全 文 :内自由基的动态平衡,以避免损伤机体的组织细胞。SOD活
力反映了机体清除 OFR的能力。MDA是自由基代谢的终产
物,血清中的量直接反映机体的脂质过氧化速率和强度[4]。
大量的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在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状态
下,OFR生成增加,SOD 活性明显降低,促进高血压的发
展[3]。另外,还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导致 NO 合成不
足[4-5]。本实验发现,SHR经高剂量的杜仲降压片(500 mg /
kg)治疗后,SHR 血清 SOD 活性明显升高,血清 MDA 量降
低,表明杜仲降压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减少自由基损伤的
作用,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提升 NO 水平,达到治疗高
血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Khattab M,Ahmad M,Al-Shabanah O A,et al. Effects of losar-
tan on blood pressure,oxidative stress,and nitrate /nitrite levels in
the nitric oxide deficient hypertensive rats[J]. Receptors Channels,
2004,10(5-6) :147-157.
[2] Schiffrin E L. Endothelin in hypertension[J]. Curr Opin Cardiol,
1995,10(5) :485-494.
[3] 黄开珍,郝永靖,曾春晖,等. 白子菜水提物对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降血压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成药,2009,31(10) :1505-
1508.
[4] 蔡昌龙,邢之华,李明月,等. 高血压病患者病情与血清
MDA、SOD水平的关系[J].山东医药,2004,44(31) :19-20.
[5] 范德义,刘克强,张爱琳,等.高血压患者过氧化损伤及血清
一氧化氮水平分析[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8) :
479-481.
一点红提取物的一般药理作用观察
张玉军1, 钟正贤2, 陈敬民2, 李开双2, 李友娣2, 李翠红2
(1.广西骨伤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2;2.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收稿日期:2010-06-20
作者简介:张玉军(1964—) ,男,在职研究生,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药物研究。Tel:(0771)2622251,E-mail:Zhangyj20@ 126. com
摘要:目的 探讨一点红提取物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方面的药理作用。方法 观察本品对小鼠自主活动
的影响;观察用药前后不同时间大鼠的血压、心率、心电图 T波及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小鼠行为、姿势、步态
等无异常,无流涎、肌颤等变化,除醇提物有一定镇静作用外,水提物对小鼠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一点红水提物大剂量
给药前、2 h和 3 h,醇提取物给药前和给药后 10 min时对呼吸频率有减少现象,对大鼠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等均无明
显变化。结论 一点红醇提物对小鼠自主活动有一定镇静作用,但水提物对小鼠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一点红水提物
和醇提物对大鼠的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但醇提取物对呼吸系统有轻微抑制作用。
关键词:一点红提取物;一般药理作用;动物实验
中图分类号:R285. 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1)07-1238-04
一点红,别名羊蹄草、叶下红等,系菊科植物一点红
Emilia sonchifolia (L)DC.的全草,分布于我国华南、华中和
西南等地。性凉,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散瘀消
肿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肺
炎、泌尿道感染、乳腺炎、疖肿疮疡、皮肤湿疹等症。化学成
分含生物碱、黄酮类、三萜类、酚类等。药理研究证实一点红
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
用[1],动物试验显示一点红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保肝、免
疫增强作用[2-3]。一点红药材现已作为妇科用中成药花红片
的主要原料,主治妇科炎症。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主要药效学
以外更为广泛的药理作用及应用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科
学依据。本实验对其进行一般药理学研究,观察其对神经系
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
1. 1 药物制备 (1)一点红水提物制备:全草干燥后切碎,
粉碎成粗粉,加 8 倍量水,浸泡后加热煮沸提取,煮提两次,
合并滤液。滤液水浴浓缩至稠膏状,得水提取物,得率为
16. 67%,1 g稠膏含 2. 1 g 生药,批号:20070305。(2)一点
红醇提物制备:全草干燥后切碎,粉碎成粗粉,置烧瓶中,加
8倍量 95%乙醇,浸泡后加热回流提取,回流提取两次,合并
滤液。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挥尽乙醇并水浴浓缩至稠膏状,
得醇提取物,得率为 6. 65%。1 g 稠膏含 6. 8 g 生药,批号:
20070308。一点红药材的水提物和醇提取物,由广西中医药
研究院中药化学研究所提供。空白对照及一点红水提物、醇
提物均加入数滴吐温 - 80 研磨后用 1% CMC 溶液配制成所
需浓度,灌胃给药体积均为 20 mL /kg。
1. 2 剂量与分组 给药组分别以一点红水提物 5. 0、2. 5 g
药材 /kg,一点红醇提物 6. 4、3. 2 g 药材 /kg 剂量给药,小鼠
8321
2011 年 7 月
第 33 卷 第 7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ly 2011
Vol. 33 No. 7
灌胃(ig)20 mL /kg,大鼠 10 mL /kg,分别相当于推荐临床剂
量的 10 ~ 20 倍。
1. 3 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质量(20 ± 2)g;Wistar 种大鼠,
体质量(200 ± 20)g,雌雄各半,均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
中心提供,SPF级,合格证号:SCXK桂 2003—0003。
1. 4 仪器 BL - 310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成都泰盟科
技有限公司出品。
2 方法
2. 1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采用小鼠自发活动实验方法[5]。
取小鼠 50 只,均分 5 组,每组 10 只。将小鼠分别单个投入
活动箱(31 cm × 19 cm × 18 cm)中,适应 5 min后,记录给药
前 2 min内小鼠走动时间及双前肢向上抬举次数为指标,先
测定各组小鼠给药前的活动正常值,随后分别灌胃(ig)给一
点红水提物 5. 0、2. 5 g药材 /kg,一点红醇提物 6. 4、3. 2 g药
材 /kg,对照组给等体积水。观察给药后小鼠一般行为、姿
势、步态、有无流涎、肌颤等变化,并在给药后 0. 5、1. 0、2. 0、
3. 0、4. 0 h 测定 2 min 内小鼠自主活动情况,给药组作药前
药后配对比较,并与对照组作组间比较 T检验。
2. 2 对呼吸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6] 取大鼠 50 只,雌雄各
半,随机分成 5 组,每组 10 只,动物以 40 mg /kg戊巴比妥钠
腹腔麻醉,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颈左总动脉插管接压力
换能器,于大鼠胸部剑突处接张力换能器,在大鼠四肢接心
电图Ⅱ导联接头,各换能器及心电导联与 BL - 310 生物信号
采集处理系统连接,以记录动物血压、呼吸及心电图。动物
各记录指标稳定 20 min后开始试验,分别记录给药前、给药
后 10 min、0. 5 h、1 h、2 h、3 h 的大鼠血压、呼吸和心电图情
况。各组分别统计各时间的均数、方差,与给药前进行组内
T检验和与对照组进行组间 T检验,经检测其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3. 1 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结果见表 1,表 2。结果表
明,经用药前后比较并与对照组比较,一点红水提物对小鼠
行为、姿势、步态等异常,无流涎、肌颤等变化,对小鼠神经系
统自主活动无明显影响;而醇提物 2 个剂量组则在 0. 5 ~ 2. 0
h均出现显著减少小鼠自主走动时间和抬前脚次数,具有一
定镇静作用,其他时间表现同水提物,对小鼠自主活动无明
显影响。
表 1 对小鼠的自主活动(小鼠抬前脚次数)的影响 (x ± s,n =10)
组别
剂量 /
(g /kg)
给药前
给药后不同时间小鼠抬前脚次数 /2 min
0. 5 h 1 h 2 h 3 h 4 h
对照组 13. 9 ± 2. 6 10. 7 ± 1. 7 12. 7 ± 1. 4 11. 9 ± 1. 8 13. 7 ± 1. 7 12. 6 ± 1. 5
一点红水提 2. 5 11. 4 ± 3. 8 9. 0 ± 3. 2 10. 0 ± 3. 0 11. 1 ± 3. 3 12. 0 ± 3. 4 12. 0 ± 3. 5
5. 0 13. 1 ± 3. 7 10. 0 ± 3. 5 12. 0 ± 2. 5 11. 0 ± 3. 3 12. 0 ± 3. 1 13. 0 ± 3. 2
一点红醇提 3. 2 12. 3 ± 3. 8 7. 2 ± 3. 7* # 8. 4 ± 3. 5* # 8. 0 ± 3. 3* # 12. 6 ± 3. 5 10. 4 ± 3. 7
6. 4 11. 9 ± 2. 6 7. 4 ± 3. 9* # 8. 2 ± 4. 0* # 8. 6 ± 4. 2* # 10. 4 ± 3. 1 11. 4 ± 2. 0
注:与给药前比较,* P < 0. 05;与对照组比较,#P < 0. 05。
表 2 对小鼠的自主活动(小鼠走动时间)的影响 (x ± s,n =10)
组别
剂量 /
(g /kg)
给药前
给药后不同时间小鼠走动时间 /2 min
0. 5 h 1 h 2 h 3 h 4 h
对照组 33. 4 ± 4. 5 29. 1 ± 5. 1 32. 1 ± 3. 8 30. 1 ± 4. 2 32. 1 ± 5. 1 33. 1 ± 4. 0
一点红水提 2. 5 33. 1 ± 4. 4 32. 3 ± 3. 3 32. 4 ± 4. 3 29. 6 ± 3. 7 28. 6 ± 5. 2 31. 6 ± 3. 3
5. 0 30. 6 ± 5. 8 30. 2 ± 4. 9 31. 2 ± 4. 9 29. 8 ± 4. 5 30. 0 ± 4. 5 29. 7 ± 4. 3
一点红醇提 3. 2 30. 5 ± 5. 0 19. 0 ± 5. 8* # 20. 0 ± 4. 8* # 19. 0 ± 5. 8* # 26. 0 ± 5. 8 27. 0 ± 5. 5
6. 4 29. 1 ± 6. 0 16. 5 ± 6. 5**# 16. 5 ± 5. 6**# 16. 5 ± 6. 4**# 27. 5 ± 7. 6 28. 5 ± 5. 3
注:与给药前比较,* P < 0. 05,**P < 0. 01;与对照组比较,#P < 0. 05。
3. 2 对大鼠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大鼠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的
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电图之 T 波进行测定记录。结果
见表 3 ~ 6。结果表明,一点红水提物和醇提取物分别灌胃给
予大鼠后,给药前后的自身比较时都未见在心率、心电图之
T波、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时,
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心率、血压均无明显影响;但水提物大剂
量给药前,醇提物大小剂量组给药前后多个时间点均有一定
降低,可能是动物本身的个体差异所致。
3. 3 对大鼠呼吸系统的影响 一点红水提物和醇提取物给
予大鼠前后,各组对大鼠呼吸频率的作用见表7。从表中可
表 3 对大鼠心率的影响 (x ± s,n =10)
组别
剂量 /
(g /kg)
给药前
给药后心率变化值 /(次 /min)
10 min 0. 5 h 1 h 2 h 3 h
对照组 453 ± 38 444 ± 39 480 ± 52 459 ± 23 469 ± 29 468 ± 30
一点红水提 2. 5 450 ± 20 449 ± 37 447 ± 29 422 ± 59 453 ± 65 444 ± 60
5. 0 447 ± 43 460 ± 16 430 ± 36 435 ± 18 434 ± 44 450 ± 60
一点红醇提 3. 2 480 ± 25 471 ± 21 466 ± 30 464 ± 41 461 ± 41 469 ± 38
6. 4 434 ± 53 443 ± 51 434 ± 55 429 ± 34 397 ± 76 383 ± 84
注:与给药前比较,P > 0. 05;与对照组比较,#P < 0. 05。
9321
2011 年 7 月
第 33 卷 第 7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ly 2011
Vol. 33 No. 7
表 4 对大鼠心电图 T波的影响 (x ± s,n =10)
组别
剂量 /
(g /kg)
给药前
给药后不同时间 T波值(uv)
10 min 0. 5 h 1 h 2 h 3 h
对照组 144 ± 61 144 ± 61 160 ± 36* 160 ± 61* 152 ± 18 156 ± 18
一点红水提 2. 5 136 ± 22 144 ± 17 136 ± 22 144 ± 18 144 ± 18 144 ± 18
5. 0 160 ± 40# 152 ± 17 160 ± 28 152 ± 33 152 ± 66 160 ± 75
一点红醇提 3. 2 120 ± 57# 128 ± 17# 128 ± 18# 112 ± 18# 128 ± 18# 120 ± 28#
6. 4 120 ± 57# 120 ± 28# 128 ± 18# 128 ± 44# 136 ± 61* 152 ± 52*
注:与给药前比较,* P < 0. 05;与对照组比较,#P < 0. 05。
表 5 对大鼠收缩压的影响 (x ± s,n =10)
组别
剂量 /
(g /kg)
给药前
给药后收缩压 /kPa
10 min 0. 5 h 1 h 2 h 3 h
对照组 15. 2 ± 2. 1 14. 9 ± 0. 6 14. 5 ± 2. 2 14. 2 ± 2. 2 13. 9 ± 2. 1 14. 4 ± 2. 2
一点红水提 2. 5 14. 2 ± 1. 4 14. 8 ± 0. 3 13. 3 ± 2. 0 14. 0 ± 0. 9 13. 5 ± 1. 4 13. 9 ± 1. 1
5. 0 16. 1 ± 2. 4 15. 8 ± 0. 6 15. 4 ± 1. 1 16. 0 ± 2. 6# 16. 0 ± 1. 8# 16. 8 ± 2. 1#
一点红醇提 3. 2 15. 2 ± 1. 2 14. 9 ± 1. 2 13. 6 ± 2. 0 13. 6 ± 14 13. 6 ± 0. 9 13. 8 ± 9. 0
6. 4 14. 1 ± 1. 2 13. 3 ± 3. 3 13. 3 ± 1. 4 13. 6 ± 1. 2 13. 3 ± 1. 9 13. 6 ± 2. 0
注:与给药前比较,P > 0. 05;与对照组比较,#P < 0. 05。
表 6 对大鼠舒张压的影响 (x ± s,n =10)
组别
剂量 /
(g /kg)
给药前
给药后舒张压 /kPa
10 min 0. 5 h 1 h 2 h 3 h
对照组 11. 6 ± 1. 8 11. 2 ± 1. 1 10. 8 ± 1. 7 10. 6 ± 1. 7 11. 6 ± 1. 7 10. 6 ± 1. 7
一点红水提 2. 5 10. 9 ± 1. 3 10. 9 ± 1. 2 10. 8 ± 0. 4 10. 9 ± 0. 8 10. 8 ± 1. 8 10. 4 ± 0. 8
5. 0 11. 8 ± 1. 1 11. 7 ± 0. 8 11. 6 ± 1. 1 11. 8 ± 2. 2 11. 0 ± 1. 6 11. 3 ± 1. 8
一点红醇提 3. 2 10. 8 ± 1. 6 10. 5 ± 0. 9 9. 9 ± 1. 3 9. 8 ± 0. 9 10. 0 ± 0. 8 10. 1 ± 1. 1
6. 4 10. 4 ± 1. 6 9. 1 ± 2. 9 9. 9 ± 1. 2 9. 6 ± 1. 1 9. 6 ± 2. 2 9. 9 ± 2. 4
注:与给药前比较,P > 0. 05;与对照组比较,#P < 0. 05。
表 7 对大鼠呼吸频率的影响 (x ± s,n =10)
组别
剂量 /
(g /kg)
给药前
给药后呼吸频率 /(次 /min)
10 min 0. 5 h 1 h 2 h 3 h
对照组 81 ± 19 80 ± 7 80 ± 4 86 ± 12 92 ± 28 84 ± 21
一点红水提 2. 5 86 ± 15 80 ± 15 75 ± 19 78 ± 22 80 ± 22 78 ± 21
5. 0 71 ± 10# 76 ± 13 77 ± 15 81 ± 27 79 ± 6# 78 ± 10#
一点红醇提 3. 2 73 ± 14# 83 ± 19 75 ± 14 88 ± 18 85 ± 11 89 ± 25
6. 4 75 ± 12 73 ± 3# 83 ± 8 83 ± 10 88 ± 8 87 ± 17
注:与给药前比较,P > 0. 05;与对照组比较,#P < 0. 05。
见,在实验剂量范围内,一点红水、醇提取物经给药前后自身
对照,未见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一点红水提物
大剂量给药前、2 h和 3 h,醇提取物给药前和给药后 10 min
时对呼吸频率有减少现象,说明在这些时间点有轻度抑制作
用。
4 小结与讨论
一般药理学研究是指观察主要药效学以外的药理作用,
观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三个方面,是新药研究
的重要内容,为新药用于临床提供安全性依据[7]。本实验研
究结果表明,一点红水提物在药效学剂量对小鼠自主活动能
力无明显影响,对动物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一点红醇提物
对小鼠自主活动有轻度抑制作用,具有一定镇静作用。一点
红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呼吸频率在给药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 05) ,与对照组作组间比较时,
一点红水提物大剂量给药前、2 h 和 3 h,醇提取物给药前和
给药后 10 min时对呼吸频率有减少现象,说明在这些时间点
有轻度抑制作用。一点红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大鼠各用药组
心率、平均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给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
(P > 0. 05)。与对照组比较时,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心率、血压
均无明显影响;但水提物大剂量给药前,醇提物大小剂量组
给药前后多个时间点对心电图 T波均有一定降低,可能是动
物本身的个体差异所致。
综上所述,在正常药效剂量范围内,一点红水提物对呼
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均无明显影响,但醇提物有一定镇静作
用。一点红醇提物对心电图 T 波和呼吸频率有轻度抑制作
用,提示在应用该药材时需注意。本实验为开发一点红新药
0421
2011 年 7 月
第 33 卷 第 7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ly 2011
Vol. 33 No. 7
提供了一定的一般药理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9:6863.
[2] 钟正贤,周桂芬,陈学芬,等. 一点红提取物药理作用的实验研
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4) :36.
[3] 钟正贤,李开双,李翠红,等. 一点红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4) :267.
[4] 陈 奇主编.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3:669.
[5] 朱 彬,李凤新,郜 欣,等. 虎杖总蒽醌提取物一般药理学实
验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2) :160.
[6] 李 华,蒯正根,邝荔香. 药用辅料壳聚糖的一般药理学研究
[J].安徽医药,2004,8(2) :9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研究指南[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9.
戊己丸配伍机制研究
赖静怡, 张振秋* , 林丽丽, 高崇佳, 李玉恒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收稿日期:2010-07-12
作者简介:赖静怡(1985—) ,女,硕士生,研究方向:中药质量。E-mail:laijingyi123@ 163. com
* 通信作者:张振秋(1964—)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Tel:(0411)87586058,E-mail:zhangzhenqiu@ sina. com
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戊己丸的配伍机制,对传统配伍理论进行验证并明确各药味在处方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全
拆方实验设计,对不同药味组成的 7 个组方进行药理实验,以大鼠胃溃疡实验,小鼠镇痛实验和小鼠腹泻实验作为药效
学指标,用 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明确了黄连为方中君药,白芍相须为用,吴茱萸药性相反,
起反佐之功,与传统的中医理论相一致。结论 本实验证实了中医组方理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戊己丸的现代应用提
供了理论依据,为中药复方研究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戊己丸;拆方;配伍机制
中图分类号:R285. 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1)07-1241-03
戊己丸始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现收载于《中国药
典》2010 年版一部,由黄连、制吴茱萸和炒白芍按 6 ∶ 1 ∶ 6 比
例组成,方中黄连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止痢,为君药;吴茱萸
辛温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又可制约黄连过于苦寒
而伐胃,与黄连配伍一寒一热,相反相成,起反佐之功,为佐
药;白芍苦酸微寒缓急止痛,养血和血,止泻痢,与黄连等量
相须为用,为臣药;三药配伍具有辛开苦降、泻肝和胃、降逆
止呕止泻之功。用于肝火犯胃、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灼热疼
痛、呕吐吞酸、口苦嘈杂、腹痛泄泻。现代多用于胃痛呕吐,
胃溃疡,急慢性胃炎及急性肠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
症[1-2]。
本实验采用全拆方研究法,以药效学为指标,运用现代
科研方法对古方的配伍理论进行验证,并探求其组方原理,
作用机制,科学实质及内涵,为中医配伍理论提供科学的理
论依据。
1 实验材料
1. 1 动物 SD 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 180 ~ 220 g;小鼠,
雌雄各半,体质量 18 ~ 22 g,均由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
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辽)2008-0002。
1. 2 试药 黄连、吴茱萸和白芍药材均购于河北省安国,经
辽宁中医药大学李峰教授鉴定,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
tis chinensis Franch.的干燥根茎;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的干燥近成熟果实;白芍为
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制吴茱萸、
炒白芍均依《中国药典》吴茱萸、白芍项下炮制标准炮制而
成。
胃欣舒胶囊(国药准字 Z20026336,上海方大药业股份
有限公司,批号 091102) ;元胡止痛片(国药准字 Z42020501,
隆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 090401) ;香连丸(国药准字
Z20033084,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公司,批号 090101)。
无水乙醇(华北地区特种化学试剂开发中心,天津) ,分
析纯;冰醋酸(沈阳试剂一厂) ,分析纯;番泻叶溶液(番泻叶
购于大连百草堂药房,经鉴定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 Cassia
angustifolia Vahl的干燥小叶,加 90 ℃热水浸泡制成 0. 3 g /
mL溶液。
2 方法与结果
2. 1 拆方设计方案 采用全拆方设计法,将戊己丸处方药
材拆方为 7 个配伍组,分别为黄连(18 g)、制吴茱萸(3 g)、
炒白芍(18 g)、黄连 +制吴茱萸(18 g + 3 g)、黄连 +炒白芍
(18 g + 18 g)、制吴茱萸 +炒白芍(3 g + 18 g)及黄连 +制吴
1421
2011 年 7 月
第 33 卷 第 7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ly 2011
Vol. 33 No.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