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07年第12期 总第145期CAOYEYUXUMU 草业与畜牧
施宝顺
(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 西宁 810008)
收稿日期:2006-12-22
作者简介:施宝顺(1963-),男,青海西宁人,毕业于青海大
学农牧学院草原系,畜牧草原师,主要从事草地科技推广工作。
青海冷地早熟禾种子繁育基地建设的
必要性及思路
摘 要:青海冷地早熟禾是通过国家牧草品种鉴定登记的适宜青藏高原种植的优良牧草,在环青海湖地区建成该牧草
品种规模化繁育推广基地,对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青海冷地早熟禾;繁育;推广;思路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发源地,草
地总面积3644.94万公顷,可利用草地面积3161.03万
公顷,中度退化草地面积 1633万公顷,黑土滩总面
积达200万公顷,由于气候变暖、人口增加、超载过
牧、鼠虫危害,导致草地退化沙化,生态系统不断恶
化。因此,良种扩繁基地建设对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
性循环及畜牧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1 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战略举措
青海冷地早熟禾繁育推广基地建设,可促进青藏
高原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加快结构调
整步伐,提高抗灾保畜能力,提高草地生产力,满足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需要,提高农业综合开
发科技含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传统农业向
现代农业转型的战略举措。
1.2 有利于推进生态保护和人工种草进程
青海冷地早熟禾是适宜青藏高原大面积推广的优
良牧草,为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种。青海省草地科技工
作者从1961年起在青海湖天然草场采集冷地早熟禾
种子试种,经引种、栽培、驯化、选育后,于 2003
年登记为野生栽培品种—青海冷地早熟禾。其适于海
拔2200~4600m、降水量400mm的地区种植,适宜
作为下繁草混播刈牧兼用草地利用,在旱作时,干草
产量 3000kg/hm2,种子产量 300kg/hm2左右,具有
适应性强、抗寒、耐旱、品质优良、茎叶柔软、叶量
多、产量高、返青早、生长快、产量稳等优点;青藏
高原人工及半人工草地建植过程中,效益十分显著。
2 基地建设的有利因素
2.1 青海省草业科技部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青海省草地科技工作者从1961年对采集于青海湖
地区天然草场上的野生冷地早熟禾,经引种、栽培、
驯化、选育后,在1993年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
基础上,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委会鉴定,并登记为野生
栽培品种—青海冷地早熟禾。因此,青海省草原总站
等科技单位对青海冷地早熟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2 推广前景广阔
青海冷地早熟禾是从当地天然草地野生早熟禾中
选育而成的,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具有特殊的适应
性,是人工种草和草地改良的当家品种,在青藏高原
海拔2000~4200m的高寒地区,可作为下繁草混播
刈牧兼用草地利用,具有抗寒、耐旱、耐盐碱、草质
优良、适口性好、产量高、利用年限长、耐牧等特
点,深受牧民欢迎,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2.3 市场需求量大,规模化生产潜力大,可推动草产
业链条延伸
依据青海省草地建设规划,在2010年之前改良
治理退化草地510万公顷,年需多年生牧草良种770
万千克,实施退耕还林草和荒山种草工程约6.5万公
顷,年需多年生牧草良种200万千克,而青海省年产
多年生牧草种子约为450万千克左右,供需缺口大,
市场潜力大。青海省万亩良种扩繁基地建设可年产青
海冷地早熟禾良种20万千克,可缓解市场需求,推
动草产业链条延伸和区域草业经济持续发展。
3 建设思路
论 坛
责
任
编
辑
王
华
柱
54
2007年第12期 总第145期 CAOYEYUXUMU草业与畜牧
3.1 建设规模应结合青海省草地生态治理客观实际,
力求取得最佳投资效益
依据青海省草地建设规划,在2010年之前改良
治理退化草地及实施退耕还林草和荒山种草工程,年
需多年生牧草良种约970万千克 (其中青海冷地早熟
禾需求量约占10%),而全省年产各类多年生牧草种
子约为450万千克左右 (其中青海冷地早熟禾比例约
占15%),冷地早熟禾年供需缺口约为30~40万千克,
规模化、市场化生产发展潜力巨大。青海省冷地早熟
禾良种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20千克,由此可以推
断青海省建设 666.67公顷青海冷地早熟禾良种扩繁
基地最为理想。
3.2 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是牧草良种扩繁后优良性能
延续的重要保证
青海省环青海湖地区平均海拔 3000~4000m,
年降水量为420~500mm,无霜期短,属高寒干旱气
候区,冬春干旱寒冷,夏季凉爽,雨热同季;地势平
坦,土层厚度为70~150cm,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
良好,适宜种植优良牧草。因此,选择环青海湖地区
作为良种繁殖基地,能确保青海冷地早熟禾良种优良
性能延续,并形成以青海湖为辐射中心的青藏高原优
良牧草推广区域。
3.3 抓好良种选育、提纯复壮、良种扩繁三大建设良
种基地的重要生产环节
对优良品种选育、提纯复壮、良种扩繁是保证牧
草品种优良性能,提高品系质量的重要程序。因此,
在良种基地建设的前期规划中应全面考虑育种中心、
原种基地、良种基地建设,做到布局合理、相互推
动、投资合理,能全面保证良种规模化生产质量。
3.4 充分发挥品种优势,加快面向青藏高原的推广步伐
青海冷地早熟禾适宜作为下繁草混播刈牧兼用草
地利用,具有适应性强、抗寒、耐旱、品质优良、茎
叶柔软、叶量多、产量高、返青早、生长快、产量稳
等优点,应加快青藏高原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步伐,
形成青藏高原新的生态建设亮点。
3.5 充分利用草业科技资源,做好种植技术培训工作
通过多年的发展,青海省草业科技队伍、研发力
量已初具规模,牧草品种选育、扩繁、种植等技术已
日趋成熟,但青海省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科技人员
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对人工草地及半人工草地建植
技术、管护利用等方面知识掌握得不全面。因此,在
基地建设的过程中,要切实做好面向青藏高原的多年
生禾本科牧草种植技术的科技培训工作,为今后大面
积推广夯实基础。
3.6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是良种扩繁基地持续发展的
重要保证
优良牧草良种扩繁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一
套科学化、规范化的财务制度、人事制度、保障制
度、质检制度、销售制度、安全制度,才能保证基地
在最低成本投入的情况下,保持高效率的运转,进一
步促进扩繁基地持续发展。
3.7 建议农业部尽快立项,并给予政策支持和倾斜,
使良种扩繁基地建设能尽快成为现实
青海冷地早熟禾虽已通过品种鉴定,且草业科技
部门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基础设施完善,完全有能
力承担青海冷地早熟禾繁育推广基地建设重任,但由
于建设资金匮乏,无法实现成果转化,无法实现良种
规模化生产。建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加大资金
支持力度,并给予政策倾斜,尽快将青海冷地早熟禾
繁育推广基地建设项目予以立项实施。
4 效益预测
4.1 经济效益
青海冷地早熟禾繁殖以6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建
设规模以666.67公顷计算,可年产青海冷地早熟禾20
万千克,每千克良种按20元计,年收入400万元,扣
除所有生产成本后,预计年净利润达40万元。在一个
生产周期内可创造产值2000万元,净利润200万元。
4.2 社会效益
青海省万亩繁育基地建成,能改变农业开发项目、
三江源及环湖地区草地生态治理项目、退耕还林及常
规生态工程中多年生良种严重缺乏的局面,丰富牧草
品种,增强牧业防灾能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繁荣
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4.3 生态效益
青海省万亩繁育基地建成,每年向社会提供青海
冷地早熟禾良种20万千克,可满足2.67万公顷商品
种基地建设和建立4万公顷人工或半人工草地,能有
效提高植被盖度,增强草地水源涵养能力,改善青藏
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状况。
参考文献
[1] 尚永成.浅谈青海省饲草业现状及发展战略[J].草业与畜牧,
2006,(8):54-56.
[2] 常祺.青海省环湖家庭牧场生产经营模式探讨[J].草业与畜
牧,2006,(7):53-54.
[3] 蒲翔,等.红豆草等草种国家级繁育基地建设初见成效[J].四
川草原,2006,(5):58-61.
论 坛
责
任
编
辑
王
华
柱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