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特征



全 文 :第 43 卷 第 2 期
2 0 1 6 年 6 月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Jour of Fujian Forestry Sci and Tech
Vol. 43 No. 2
Jun.,2 0 1 6
doi:10. 13428 / j. cnki. fjlk. 2016. 02. 002
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特征
曾思金1,马定文1,廖远芳2,林伟通1,王 盼1,刘 强1,洪文君1,朱慈佑2,庄雪影1
(1.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2.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东 惠州 516003)
摘要:广东惠东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粤东山区,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是保护区内主要的国家级保护植物之一。
应用样方调查法,分析该保护区内苏铁蕨种群所在群落的结构特点。在面积为 1200 m2 的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 89
种,隶属于 47 科 71 属,以热带和亚热带分布型为优势;林冠层以鼠刺、大头茶和阿丁枫等为优势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氮
素含量较为丰富,但磷素贫乏;在高郁闭度林冠下生长的苏铁蕨种群生活力较弱。基于研究结果,探讨了白盆珠自然保护
区苏铁蕨种群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促进该区苏铁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苏铁蕨群落;种群生活力;土壤肥力;可持续发展;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S718. 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7351(2016)02 - 0008 - 06
Communities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Populations of Brainea insignis in
Lianhuashan-Baipenzhu Nature Reserve,Guangdong
ZENG Si-jin1,MA Ding-wen1,LIAO Yuan-fang2,LIN Wei-tong1,WANG Pan1,
LIU Qiang1,HONG Wen-jun1,ZHU Ci-you2,ZHUANG Xue-ying1
(1.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Guangdong,
China Guangdong,China;2. Lianhuashan-Baipenzhu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Huizhou 516003,Guangdong,China)
Abstract:Lianhuashan-Baipenzhu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lies in the east of Guangdong Province. Brainea insignis is one of the
major national protected plants.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populations of Brainea insignis were studied by plot meth-
od. A total of 89 vascular plants belonging to 47 families and 71 genera were recorded in the plot area of 1200 m2. They are domina-
ted by th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distribution elements. The major canopy trees were Itea chinensis,Polyspora axillaries and Altingia
chinensis. The soil was high in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nitrogen,but low in phosphorus. The population viability in higher canopy den-
sity was weak. Based on the results,the major factors limiting the natural population development of Brainea insignis in Baipenzhu
Nature Reserve were analyzed. The suggestion to facilita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ve populations of Brainea insignis is
proposed.
Key words:Brainea insignis community;population viability;soil fertil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Lianhuashan-Baipenzhu Nature
Reserve
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 (Hook. )J. Smith)为乌毛蕨科(Blechnaceae)苏铁蕨属(Brainea)多年生常绿
木本蕨类植物,广布于热带亚洲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台湾及云南[1 - 2]。
苏铁蕨为单种属植物,在中生代侏罗纪曾广泛分布[3],对于研究古植物区系和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有
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由于苏铁蕨野生居群少,人为破坏较严重,目前已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
物[4]。
谭观朱等[5]、徐晓晖等[6]和蔡增旺等[7]分别报道了东莞银瓶嘴、深圳马峦山和惠城区古寨等地的苏
铁蕨群落,分析了当地苏铁蕨种群所在群落的特征。苏铁蕨种群在白盆珠自然保护区部分沟谷山地零星
收稿日期:2015 - 08 - 25;修回日期:2015 - 10 - 04
基金项目: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植物综合调查研究项目(H14087);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项目(2130299)
作者简介:曾思金(1989—),男,广东梅州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
E-mail:kaileqixia@ gmail. com。
通讯作者:庄雪影,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从事植物学研究。E-mail:xyzhuang@ scau. edu. cn。
第 2 期 曾思金,等: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特征
或聚集分布,保护和促进该物种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区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工作。本文应用样方调查法,调
查这些苏铁蕨所在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土壤肥力特点,探讨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以期为广东莲花
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苏铁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1 研究地概况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惠州市惠东县境内,位于阴那山 -莲花山山脉西南段,东
江流域的西枝江上游,地理坐标为 23°0248″—23°1110″ N、115°0248″—115°1535″ E。该保护区总面积
为 13034. 1 hm2,其中水域面积 4163. 5 hm2。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22. 0 ℃,年均降水量 1935. 7
mm,年蒸发量 1875 mm。由于海拔高差大,土壤发育有明显垂直带谱,海拔 90 ~ 1336. 3 m 的森林土壤类
型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和山顶灌丛草甸土,分布着人工林、沟谷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
林、半落叶阔叶林和灌丛草甸等森林植被。
2 研究方法
2. 1 样地调查
2015 年 1 月,在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内有苏铁蕨分布的不同群落类型中,选取 3 个具有代表性
的群落,随机设置 3 个 20 m ×20 m 的样方,每个样方分为 4 个 10 m × 10 m的小样方,共计 12 个小样方。
对样方内所有胸径(DBH)≥2 cm的树种进行每木检尺,记录其种名、树高(H)、胸径、冠幅等,在每个小样
方内随机设立 1 个 5 m ×5 m的灌木层样方和 1 个 2 m × 2 m 的草本层样方,调查灌木层样方中 DBH < 2
cm、H > 50 cm的灌木和草本层样方中的所有草本植物,记录其种名、高度和冠幅(或盖度)等,同时记录样
方内出现的层间植物及其盖度。
2. 2 土壤肥力分析
于 2014 年 1 月采用 5 点取样法,取样方内 4 个角及中心点 0 ~ 20 cm的表土,混匀后取 1 kg,带回实验
室风干后进行土壤肥力指标的检测,土壤肥力指标包括 pH 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
和有效钾[8]。
2. 3 数据分析
2. 3. 1 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计算 乔灌草各层的重要值按照刘志权等[9]计算。Margalef 物种丰富度指
数、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和 Pielou均匀度指数参考宋永昌[10]计算。
2. 3. 2 种群生活力分析 对样方中出现的苏铁蕨进行调查,主要记录植株的基径、高度、叶片数、冠幅等
指标,与出现株数和所在样方数加权平均得出各群落类型中苏铁蕨的生活力。计算公式为:V = 0. 2a +
0. 2b + 0. 2c + 0. 2d + 0. 1e + 0. 1f,式中:a为平均叶片数;b为平均冠幅;c为株数;d为平均基径;e为平均树
高;f为样方数[7]。
3 结果与分析
3. 1 苏铁蕨种群数量及分布特点
苏铁蕨主要分布在保护区海拔 200 ~ 600 m之间,植株数量约 250 ~ 300 株,分布区域总面积约 1. 0 ~
1. 2 hm2。
3. 2 苏铁蕨群落植物组成与结构特点
在 3 个 400 m2 样方中,共记录维管植物 47 科 71 属 89 种(表 1)。其中蕨类植物 10 种,隶属于 7 科 9
属。常见的蕨类植物除了苏铁蕨外,还有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
在所记录的 47 科维管植物中,物种最丰富的科为山茶科和紫金牛科,其次为茜草科;含 3 种以上的科
有 10 个,共 29 属 43 种,分别占调查群落总属数的 40. 85%、总种数的 48. 31%;泛热带分布类型较为丰富
(表 2)。
·9·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43 卷
表 1 苏铁蕨群落维管植物组成
类别 科数 占总科数 /% 属数 占总属数 /% 种数 占总种数 /%
蕨类植物 7 14. 89 9 12. 68 10 11. 24
裸子植物 2 4. 26 2 2. 82 3 3. 37
单子叶植物 5 10. 64 9 12. 68 10 11. 24
双子叶植物 33 70. 21 51 71. 83 66 74. 16
合计 47 100 71 100 89 100
表 2 苏铁蕨群落优势科及属、种数
科名 拉丁名 属数 占总属数 /% 种数 占总种数 /% 分布区类型
山茶科 Theaceae 4 5. 63 7 7. 87 泛热带分布
紫金牛科 Mysinaceae 4 5. 63 7 7. 87 泛热带分布
茜草科 Rubiaceae 6 8. 45 6 6. 74 世界分布
冬青科 Aquifoliaceae 1 1. 41 4 4. 49 东亚及热带南美
樟科 Lauraceae 3 4. 23 4 4. 49 泛热带分布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1 1. 41 3 3. 37 泛热带分布
禾本科 Poaceae 3 4. 23 3 3. 37 世界分布
壳斗科 Fagaceae 2 2. 82 3 3. 37 北温带和南温带
忍冬科 Caprifolizceae 2 2. 82 3 3. 37 温带和亚热带
莎草科 Cyperaceae 3 4. 23 3 3. 37 泛热带分布
合计 29 40. 85 43 48. 31
在 3 个样地中共记录了种子
植物 61 属,隶属 9 个地理成分,其
中,热带分布属(类型 2 ~ 7)占非
世界分布属的 88. 5%,温带成分
(类型 8 ~ 9)占 8. 2%(表 3)。
3. 3 群落优势种
3. 3. 1 乔木层 在乔木层样方中
共记录了 30 个树种,隶属于 20 科
26 属。鼠刺(Itea chinensis)和大头
茶(Polyspora axillaris)在 3个样方均
有出现;阿丁枫(Altingia chinesnsis)、
柃叶连蕊茶(Camellia euryoides)、多
表 3 研究样地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编号 分布区类型 科数 占总科数 /% 属数 占总属数 /%
1 世界分布 9 23. 08 2 3. 28
2 泛热带 13 33. 33 20 32. 79
3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 4 10. 26 5 8. 20
4 旧世界热带 1 2. 56 3 4. 92
5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 4 10. 26 14 22. 95
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 - - 4 6. 56
7 热带亚洲 - - 8 13. 11
8 北温带 2 5. 13 1 1. 64
9 东亚和北美间断 6 15. 38 4 6. 56
合计 39 100. 00 61 100. 00
* :表中“-”为无。
花山竹子(Garcinia multiflora)、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等 10 个树种出现在 2 个样方中(表
4),厚皮香等 18 个树种仅出现在 1 个样方中。
3. 3. 2 灌木层 在灌木层样方中共记录了 67 种植物,隶属于 33 科 44 属。念珠藤(Alyxia sibuyanensis)、
山血丹(Ardisia lindleyana)、苏铁蕨和山鸡血藤(Callerya dielsiana)等 9 种植物在 3 个样方中均有出现,朱
砂根(Ardisia crenata)、流苏子(Coptosapelta diffusa)和小叶青冈等 9 种植物出现在 2 个样方中(表 5),变叶
榕(Ficus variolosa)等 49 种植物仅出现在 1 个样方中。
3. 3. 3 草本层 在草本层样方中共记录了 18 种维管植物,隶属于 13 科 17 属。山菅兰(Dianella ensifo-
lia)、珍珠茅(Scleria levis)、芒萁在 3 个样方中均有出现,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扇叶铁线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在 2 个样方中出现(表 6),鳞籽莎(Lepidosperma chinense)等 13 种植物仅出现在 1 个样方中。
3. 4 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
多样性分析结果(表 7)表明,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以灌木层最高。乔木
·01·
第 2 期 曾思金,等: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特征
层以样方Ⅱ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灌木层和草本层均以样方Ⅰ较高。
3. 5 苏铁蕨种群生活力分析
3 个样方的苏铁蕨种群生活力评价
结果(表 8)表明,样方Ⅱ的生活力最大,
样方Ⅲ次之,样方 I最小。其生活力与其
群落郁闭度呈负相关,即在郁闭度高的
群落,其苏铁蕨种群的生活力较低。
3. 6 苏铁蕨群落的土壤肥力分析
土壤肥力检测结果(表 9)表明,苏
铁蕨群落土壤呈酸性,pH 值在 4. 31 ~
4. 94 之间,土壤类型为轻壤至砂壤。土
壤有机质含量为 68. 4 ~ 84. 08 g·kg -1,
全氮含量为 2. 08 ~ 2. 78 g·kg -1,碱解氮
含量为 168. 21 ~ 196. 87 mg·kg -1,其含
量均达到或超过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
分分级的一级标准;全钾含量为 10. 09 ~
14. 75 g· kg -1,速效钾含量为 1. 55 ~
2. 22 mg·kg -1,其含量达到全国土壤养
分三至四级标准;而全磷含量和有效磷
含量远远小于全国土壤磷素含量六级标
准(全磷含量 < 0. 2 g·kg -1,有效磷含
量 < 3 mg·kg -1),反映苏铁蕨群落具有
土壤含磷量低的特性。
3. 7 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
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 10)表明,乔木层
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土壤全钾含量呈
显著的正相关,Shannon-Wiener指数与土
壤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的
正相关,Pielou 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全磷、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
的正相关;灌木层 Margalef 丰富度指数
分别与土壤 pH 和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
关和显著的负相关,Shannon-Wiener 指数
与土壤 pH 呈显著正相关,Pielou 均匀度
指数与土壤理化指标无相关性;草本层
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土壤理化指标均
无相关性,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与土
壤 pH和全钾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和极显
著的负相关,Pielou 均匀度指数与土壤
pH 和全钾含量分别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和极显著的负相关。
表 4 乔木层中出现在 2 个以上样方的树种
中文名称 学名
样方
Ⅰ Ⅱ Ⅲ
阿丁枫 Altingia chinesnsis + + -
柃叶连蕊茶 Camellia euryoides - + +
小叶青冈 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 + + -
罗浮柿 Diospyros morrisiana + + -
变叶榕 Ficus variolosa + + -
多花山竹子 Garcinia multiflora + - +
鼠刺 Itea chinensis + + +
石栎 Lithocarpus glaber - + +
豺皮樟 Litsea rotundifolia var. oblongifolia + + -
密花树 Myrsine seguinii + - +
大头茶 Polyspora axillaris + + +
毛棉杜鹃 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 + -
* :+为在样方中出现,-为在样方中未出现;加粗字体表示重要值排
在前 10 位者。下同。
表 5 灌木层中出现在 2 个以上样方的植物
中文名称 学名
样方
Ⅰ Ⅱ Ⅲ
念珠藤 Alyxia sibuyanensis + + +
朱砂根 Ardisia crenata + + -
山血丹 Ardisia lindleyana + + +
苏铁蕨 Brainea insignis + + +
山鸡血藤 Callerya dielsiana + + +
流苏子 Coptosapelta diffusa + + -
小叶青冈 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 - + +
华杜英 Elaeocarpus chinensis + + -
栀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 + -
小叶冬青 Ilex chinensis + + -
鼠刺 Itea chinensis - + +
石栎 Lithocarpus glaber + + +
绒毛润楠 Machilus velutina - + +
毛棯 Melastoma sanguineum + + +
巴戟天 Morinda officinalis + + +
密花树 Myrsine seguinii - + +
桃金娘 Rhodomyrtus tomentosa + + +
粉背菝葜 Smilax hypoglauca + + +
暗色菝葜 Smilax lanceifolia var. opaca + - +
南方荚蒾 Viburnum fordiae + + -
表 6 草本层中出现在 2 个样方以上的维管植物
中文名称 学名
样方
Ⅰ Ⅱ Ⅲ
山菅兰 Dianella ensifolia + + +
芒萁 Dicranopteris pedata + + +
珍珠茅 Scleria levis + + +
蔓九节 Psychotria serpens + + -
扇叶铁线蕨 Adiantum flabellulatum + + -
·11·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43 卷
表 7 苏铁蕨群落多样性分析
层次
丰富度指数(D)
Ⅰ Ⅱ Ⅲ
多样性指数(H)
Ⅰ Ⅱ Ⅲ
均匀度指数(E)
Ⅰ Ⅱ Ⅲ
乔木层 2. 87 4. 37 2. 46 1. 89 2. 54 1. 71 0. 68 0. 88 0. 69
灌木层 7. 43 6. 18 5. 14 3. 20 2. 93 2. 76 0. 89 0. 86 0. 85
草本层 3. 03 3. 32 3. 37 2. 08 1. 97 1. 40 0. 95 0. 86 0. 67
表 8 各样方苏铁蕨种群生活力
样方号 平均树高
/
cm 平均叶片数
平均冠幅 /
(m × m) 株数
平均基径 /
cm 郁闭度 生活力
Ⅰ 27. 69 11. 46 1. 51 × 1. 25 13 11. 76 0. 8 10. 79
Ⅱ 67. 81 22. 06 1. 79 × 1. 66 16 14. 60 0. 5 18. 31
Ⅲ 43. 54 13. 23 1. 35 × 1. 28 13 12. 01 0. 6 12. 75
表 9 苏铁蕨群落的土壤肥力
指标 Ⅰ Ⅱ Ⅲ 均值
pH 4. 94 4. 76 4. 31 4. 67 ± 0. 32
有机质 /(g·kg -1) 68. 40 103. 30 80. 56 84. 08 ± 17. 71
全氮 /(g·kg -1) 2. 08 2. 78 2. 36 2. 40 ± 0. 35
全磷 /(g·kg -1) 0. 11 0. 17 0. 12 0. 13 ± 0. 03
全钾 /(g·kg -1) 10. 09 10. 99 14. 75 11. 94 ± 2. 46
碱解氮 /(mg·kg -1) 168. 21 223. 03 196. 87 196. 03 ± 27. 42
有效磷 /(mg·kg -1) 1. 55 2. 22 1. 93 1. 90 ± 0. 33
速效钾 /(mg·kg -1) 81. 84 117. 24 60. 13 86. 40 ± 28. 82
表 10 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因子 层次 pH 有机质 全氮 全磷 全钾 碱解氮 有效磷 速效钾
丰富度指数(D) 乔木层 - 0. 871 - 0. 394 - 0. 340 - 0. 564 0. 915* - 0. 204 - 0. 154 - 0. 909
灌木层 0. 957* - 0. 392 - 0. 445 - 0. 208 -0. 924* - 0. 567 - 0. 608 0. 327
草本层 - 0. 810 0. 670 0. 710 0. 520 0. 750 0. 810 0. 840 0. 000
多样性指数(H) 乔木层 0. 440 0. 850 0. 820 0. 935* - 0. 520 0. 730 0. 690 0. 984**
灌木层 0. 931* - 0. 460 - 0. 510 - 0. 280 - 0. 890 - 0. 630 - 0. 670 0. 250
草本层 0. 992** 0. 020 - 0. 040 0. 210 -0. 999** - 0. 180 - 0. 230 0. 690
均匀度指数(E) 乔木层 0. 200 0. 954* 0. 934* 0. 994** - 0. 290 0. 880 0. 850 0. 910
灌木层 0. 870 - 0. 590 - 0. 640 - 0. 420 - 0. 810 - 0. 740 - 0. 770 0. 110
草本层 0. 999** - 0. 150 - 0. 200 0. 050 -0. 990** - 0. 340 - 0. 390 0. 560
* :* 为显著相关;**为极显著相关。
4 结论与讨论
谭观朱等[5]研究东莞银瓶嘴自然保护区的苏铁蕨群落的物种组成特点,在 1600 m2 面积中,记录了
36 个乔木层树种,以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阿丁枫、鼠刺和黄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等为
优势种;灌木层以九节(Psychotria asiatica)、鼠刺和桃金娘等为优势种;草本层以芒萁、铁线蕨和扇叶铁线
蕨等蕨类为优势种。徐晓晖等[6]比较研究了深圳马峦山、田头和牙排山苏铁蕨所在群落的物种组成,揭
示了马峦山乔木层优势种为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 var. oblongifolia)、鸭脚木(Schefflera heptaphylla)、降
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等;田头乔木层优势种为毛棉杜鹃、山乌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苏铁蕨、
鼠刺和降真香等;牙排山乔木层优势种为豺皮樟、苏铁蕨、鼠刺、鸭脚木和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等。
·21·
第 2 期 曾思金,等: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特征
蔡增旺等[7]揭示了惠城区古寨自然保护区的苏铁蕨群落乔木层优势种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野漆
(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鸭脚木、黄樟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等。与以上研究地域相比,白盆
珠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乔木层以阿丁枫、大头茶、毛棉杜鹃、小叶青冈和石栎为优势种,灌木层以石栎、
苏铁蕨、桃金娘和鼠刺为优势种,草本层以珍珠茅、芒萁、鳞籽莎为优势种。虽然这些地域苏铁蕨群落的物
种组成不同,但群落中均出现了桃金娘、芒萁等喜光型先锋植物,反映了苏铁蕨群落具有较强的次生性。
曾绮薇等[11]对香港灌丛植物与环境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苏铁蕨群落结构简单,物种丰富度低,其群落
与其它灌丛类型的生境差异较大。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种群所在生境具有酸性
土、土壤有机质和氮素丰富,钾素中等,磷素贫乏等南方酸性红壤区的肥力特点,反映了土壤肥力并不是限
制苏铁蕨种群发展的主要因素。
苏铁蕨为喜阳植物,在郁闭度适中的次生林中生长良好。蔡增旺等[7]研究惠城区古寨自然保护区苏
铁蕨种群活力,揭示了林冠层郁闭度与苏铁蕨种群生活力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徐晓晖等[5]对深圳 3 个苏
铁蕨种群活力的研究结果表明,郁闭度为 0. 5 ~ 0. 7 的田头和排牙山苏铁蕨群落,表现出较好的长势;而郁
闭度为 0. 8 的马峦山苏铁蕨群落长势较弱。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白盆珠自然保护区的 3 个苏铁蕨种群中,
在林冠郁闭度为 0. 5 的样地Ⅱ种群的活力明显高于其他 2 个高郁闭度样地,反映了苏铁蕨具有喜光的生
态特性,即在光照良好生境下生长旺盛,在郁闭度大的生境生长受抑。因此,光照条件是限制苏铁蕨种群
发展的主要因素。
对生物多样性最大的威胁是生境丧失,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关键手段就是保护其生境[12 - 13]。曹洪麟
等[14]分析了苏铁蕨群落在广东鼎湖山消失可能与过于郁闭有关,表明适度的干扰,保持群落的通透性,是
保持该种群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白盆珠自然保护区野生苏铁蕨种群呈零星或小片状聚集分
布,有些生长在平缓坡地,有些则生长在陡峭沟谷两侧。对于生长在平缓坡地或小路旁的种群,当其生境
的林冠层过于郁闭,影响其种群生长时,在不破坏其上层乔木生长的前提下,可对林间藤本和林下植物进
行适度清理,以保障苏铁蕨能健康生长;但对于生长在陡峭沟谷或水土流失敏感区的种群,尽可能不作人
工干预,让其自然演替。为了保存苏铁蕨野生种植资源,可利用实验区的山脊灌丛、林缘或道路两旁等光
照充足的地域进行人工栽培,建立集种植资源保护、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迁地保护小区,使苏铁
蕨的种植资源能更有效地得到保护与利用。
参考文献:
[1]吴兆洪 . 中国植物志:第 4 卷第 2 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92 - 215.
[2]Wang FG,Xing FW,Dong SY,et. al. Flora of China:vol. 2 - 3[M]. Beijing:Science Press,2013:411 - 417.
[3]王勇进,张寿洲,李勇,等 . 深圳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区系特点与分布状况[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4
(1):63 - 66.
[4]彭少麟,陈万成 . 广东珍稀濒危植物[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
[5]谭观朱,冯志坚,何仲坚,等 . 东莞市银瓶嘴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特征[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1):121 - 123.
[6]徐晓晖,王小清,孙延军,等 . 深圳马峦山及其邻近山地苏铁蕨群落特征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0,19(4):
63 - 69.
[7]蔡增旺,吴林芳,程方,等 . 惠城区古寨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特征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2014,30(5):7 - 12.
[8]鲁如坤 .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1 - 638.
[9]刘志权,刘彤,张荣,等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短命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异[J]. 生态学杂志,2007,26(11):
725 - 731.
[10]宋永昌 . 植被生态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9 - 45.
[11]曾绮薇,李海生,陈桂珠,等 . 香港灌丛植被的数量分类与环境关系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2007,20(5):45 - 49.
[12]蒋志刚,马克平,韩兴国 . 保护生物学[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3]Ehrlich PR. The loss of diversity:causes and consequences[M]. Biodiversity: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8.
[14]曹洪麟,黄忠良,张林艳,等 .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J].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2002(9):1 - 9.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