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连地区外来植物——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 L.)对大连生态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全 文 :第 30 卷第 3 期
2007年 9 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 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 l.30 No.3
Sep. 2007
  文章编号:1000-1735(2007)03-0355-04
大连地区外来植物
———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 L.)对大连生态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张淑梅1 ,  王 青2 ,  姜学品1 ,  栾淑君1 ,  李东良3 ,  王云锁3
(1.大连自然博物馆 ,辽宁 大连 116023;2.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3.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科研所 ,辽宁大连 116407)
  收稿日期:2007-07-09
作者简介:张淑梅(1963- ),女 ,辽宁大连人 ,大连自然博物馆研究员.
摘 要:刺果瓜原产美国 ,因其具有攀援生长 、迅速成景的绿化效果 ,曾经被广泛栽种用作藩篱植物 ,但它强烈的侵占
能力又使人感到恐惧 ,为此 ,许多国家已将它认作有害杂草 ,以限制它的蔓延.本文报道刺果瓜对大连生态的影响 ,提
出防治对策.
关键词:外来植物;刺果瓜;对大连生态的影响;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Q16   文献标识码:A
笔者曾于 1997 年发表过“大连市外来植物的初步研究” [ 1] 一文.之后 10 年 ,笔者继续关注大连市的外来植物 ,而且
做了更加细致的研究工作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对本市已报道过的外来植物进行更加细致的调查研究 , 搞清楚其
分布情况 、危害情况及发展趋势 , 拍摄根 、茎 、叶 、花 、果实等与形态识别有关的照片和生态照片 , 研究防治对策.(2)对本
市未报道过 、国内已经报道过的外来植物[ 2-3] 进行核实 ,如有发现 , 进一步做分布调查和危害情况调查 , 拍摄根 、茎 、叶 、
花 、果实等与形态识别有关的照片和生态照片 , 研究防治对策.(3)对可疑植物进行分类学研究 , 确定其归属和来源 ,如果
为外来有害物种 ,进一步做分布调查和危害情况调查 ,拍摄根 、茎 、叶 、花 、果实等与形态识别有关的照片和生态照片 , 研
究防治对策.本文报道“生态杀手”———刺果瓜(S icyos angulatus L.)的研究结果.
1 刺果瓜名字的由来
刺果瓜英文名字有多个 ,如 burcucumber , one seeded bur-cucumbe r , star cucumber , nimble ka te , chocho v ine , w all
bur cucumber , siankurkku.这些名字都是根据其形态特征命名的 , 其中“ burcucumber” 、 “ one seeded bur-cucumber” 和
“ star cucumber”都是根据它果实多刺的特点命名的 , 意思分别是“刺黄瓜” 、“单子刺黄瓜”和“星刺黄瓜”.刺果瓜的中文
名字也是根据英文名字“burcucumber”翻译过来的 , 很形象 , 这从果实的特点可以得到确认.国内还有刺黄瓜 、“野生黄
瓜”和“棘瓜”的叫法 , 也是根据其果实特点命名的.大连百姓还叫它“耷拉藤” , 这则形象地反映了这种植物为大型藤本植
物的特点.
2 刺果瓜的地理分布
刺果瓜原产美国 , 37个州都有分布 ,因其具有攀援生长 、迅速成景的绿化效果 ,曾经被广泛栽种用作藩篱植物 ,但它
强烈的侵占能力又使人感到恐惧 ,为此 , 美国东部的特拉华州(Delaw are)、印第安那州(Indiana)和肯塔基州(Kentucky)
将它认作有害杂草 ,以限制它的蔓延.
北美的加拿大 、墨西哥及加勒比地区的瓜得罗普和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也有刺果瓜分布.
刺果瓜的绿化效果曾经引起了欧洲国家的重视 , 有的将其作为观赏植物从美洲引进.文献记载 ,还曾用作黄瓜的砧
木 ,但没有更多数据记载其实际应用.但不久刺果瓜便逃逸成为杂草.现在 ,克罗地亚 、捷克共和国 、法国(西南部)、德国 、
匈牙利 、意大利 、摩尔多瓦 、挪威 、斯洛文尼亚 、西班牙 、瑞典 、土耳其 、英国等国都有报道.这些国家并非都是有意引种刺
果瓜 ,挪威认为 , 是随进口大豆引进的.刺果瓜在欧洲的蔓延 ,已经引起一些国家的重视 ,意大利 、西班牙 、挪威都将其列
为入侵杂草.
刺果瓜在亚洲发现于日本 、朝鲜 、台湾和中国大陆.在日本 ,该草 1952年首次发现于静冈县[ 4] ,被认为是外来引进物
种 ,在耕地和非耕地均有发生 , 同时也袭击当地植被 ,有在玉米地的观察表明 , 当每10 m2有 15 ~ 20 棵植株时 , 玉米减产
356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0 卷
80%;而当每 10 m2 有 28~ 50 棵植株时 ,玉米减产 90%~ 98%.在台湾 , 1999 年刘和义等[ 5]报道台湾中北部草地发现归
化种刺果瓜 ,但他们对该植物只是做了简单的描述.在中国大陆 , 2003 年秋 , 陈辰在辽宁大连市郊马栏河中游岸边发现
一种未经《中国植物志》收录的植物 ,经鉴定 , 王青 、陈辰等[ 6] 于 2005年在《西北植物学报》发表题为《中国大陆葫芦科一
归化属———野胡瓜属》论文 , 文中确定刺果瓜为中国大陆可靠的野胡瓜属首例归化记录 , 并详细地描述了刺果瓜的形态
特征.
自王青等的报道后 ,笔者对大连市刺果瓜的分布情况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发现这种归化植物在大连市不仅限于
马栏河中游岸边有分布 ,另有多处分布点 , 而且种群数量十分庞大 , 种群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已经对大连生态构成严重威
胁 ,是大连生态的最大杀手 , 应当将其确定为外来有害植物加以重点防范 , 并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根除措施.同时建议其
他地区加强防范 ,一旦发现刺果瓜的踪迹 , 立即斩草除根 , 以防后患.
在中国大陆 ,尚有刺果瓜的应用报道 , 张圣平等[ 7]报道 , 利用棘瓜(即刺果瓜)嫁接的黄瓜苗可以忍受更长时间或更
大强度的低温.
3 刺果瓜的形态特征
刺果瓜为葫芦科野胡瓜属 1 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各部分特征如下:
秧苗:子叶与普通的黄瓜子叶很相像 , 厚而成椭圆形 , 其上撒布着许多毛.子叶下面的胚轴也有许多短毛.早春萌发
(见图 1).
茎:长一般都有 5 ~ 6 m , 最长可达 10 m 以上 , 具有纵向排列的棱槽 , 其上散生硬毛 ,在叶子着生处毛尤其多.通过分
岔的卷须攀援生长 ,卷须 3 ~ 5 裂.
叶子:圆形或卵圆形 , 长和宽近等长 , 5 ~ 20 cm;具有 3 ~ 5 角或裂 , 裂片三角形;叶基深缺刻 , 叶缘具有锯齿 , 叶两面
微糙;叶柄长 , 有时短 ,具有短柔毛(见图 2).
花:雌雄同株.雄花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头状聚伞花序;花序梗长 10 ~ 20 cm , 具有短柔毛;花托长4 ~ 5 mm , 具有柔毛;
花萼 5 , 长约1 mm ,披针形至锥形;花冠直径9 ~ 14 mm , 白色至淡黄绿色 ,具有绿色脉 ,裂片 5 , 三角形至披针形 ,长约 3 ~
4 mm;雌花较小 ,聚成头状 , 无柄 , 10~ 15 朵着生在 1 ~ 2 cm 长的花序梗顶端.花期 5 ~ 10 月(见图 3).
果实:果实 3 ~ 20 个簇生 , 长卵圆形 ,长度 10~ 15 mm , 顶端尖 , 似小黄瓜 , 其上密布长刚毛 ,不开裂 , 内含种子 1 枚.
果期 6~ 11 月(见图 4).
种子:橄榄形至扁卵形 , 光滑 ,长 7 ~ 10 mm.
4 刺果瓜的生态习性
从掌握的资料看 ,刺果瓜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 在低矮林间 、悬崖底部 、低地 、田间 、灌木丛 、铁路旁 、荒地等环境中都有
发现.作者在考察中发现 , 刺果瓜更加适应悬崖底部 、低地 、灌丛和类似的背阴环境.在背阴的环境下 ,刺果瓜呈现出生长
繁茂的特点:叶色碧绿而有光泽 , 瓜藤向四周迅速蔓延或向高处迅速攀援 , 蔓的长度可达 10 多 m , 结果率高 ,果实丰满.
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 ,刺果瓜也能生长 , 但长势明显不如阴生环境 ,表现出叶色偏暗 ,缺少光泽 , 瓜藤向四周蔓延或向高
处攀援的速度慢 ,蔓的长度不会超过 3 m , 结果率低 ,果实也不丰满.也就是说 , 刺果瓜属阴生植物 , 在潮湿 、背阴的环境
中扩张能力强 ,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扩张能力相对差些.
5 刺果瓜对大连生态的影响
5.1 刺果瓜在大连有多个分布区
刺果瓜最初发现于马栏河中游岸边 ,现在 , 大连市区从西至东多处有发现 , 如中山区迎宾路附近山林中 、棒棰岛水库
第 3 期 张淑梅等: 大连地区外来植物———刺果瓜(S icyos angulatus L.)对大连生态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357 
附近 、棒棰岛景区内 、西岗区八一路附近的桃花源小区 、滨海路 、森林动物园内等处都有大量的刺果瓜生长.这些分布区
基本上都是景区 、景点 , 农田中尚未发现.为此 , 作者推测可能是草坪引种时无意将其带入(见图 5 、6).
5.2 刺果瓜蔓延速度快
刺果瓜的蔓延速度十分快.2006年 , 作者对中山区迎宾路附近山林中的刺果瓜进行了测算 , 不少处刺果瓜占地宽度
达 20 m ,而被入侵的地面总长度达 1 000 多 m , 与 2005 年调查时相比 ,刺果瓜的入侵面积扩大了 100 倍 ,达上万 m2 .
5.3 刺果瓜是大连生态的最大杀手
刺果瓜对大连生态的影响极为严重 ,已经威胁到所在地植物的生长.在棒棰岛水库附近 , 刺果瓜的生长十分茂盛 , 在
其生长区内竟然没有一棵杂草存活.这种植物还将灌木丛整个覆盖住 ,被覆盖的灌木已经全部枯死;同时它们还攀援上
周围槐树等高大乔木 ,不少乔木的树冠已经被其完全覆盖 ,部分乔木已经枯死.在西岗区八一路附近的桃花源小区内 , 刺
果瓜占据了某居民楼周围 ,将原本绿地上的草坪全部绞杀 ,只留下了这种植物.在迎宾路 ,刺果瓜已经大面积地从山缘顺
峭壁攀上了山腰 ,在一些路段已经大面积上树 ,不仅使许多树木枯萎 , 一些树竟然被压得倒伏在地(见图 7~ 10).
总之 ,刺果瓜的蔓延触目惊心 , 如不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 大连的生态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5.4 刺果瓜的危害性分析
刺果瓜之所以表现出如此大的危害 ,主要有 5个因素:(1)刺果瓜是大型藤本植物 ,具有卷须 , 能牢牢地缠住其他植
图 10 这棵树就是被刺果瓜绞死的
物.(2)刺果瓜的生长速度快.刺果瓜是 1 年生草本植物 , 每年春天萌发幼苗 ,
至秋天就能长到5~ 6 m ,环境适宜的地方则能长到 10 多 m.这样的生长速度 ,
使得它不但能迅速占领地面 ,争夺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的生长地 , 而且能向上
攀援到树冠的顶端 ,遮盖住部分甚至整个树冠 , 从而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 , 阻
止其生长.为此 , 有刺果瓜生长的地方 ,不但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难以生存 , 连
高大的乔木也受到威胁.(3)刺果瓜的繁殖率高.刺果瓜的果实 3~ 20 个簇生
在一起。作者对 1 株刺果瓜植株进行了仔细观察 , 发现竟然结着 16 簇共 102
个果实.每一个果实内有 1 粒种子 , 1株刺果瓜就有 102 个种子 , 第 2 年春天就
可能萌发出 102棵植株.就是说 , 刺果瓜的繁殖率可达百倍.(4)刺果瓜传播途
径多.刺果瓜的果实上具有附着性很强的长刚毛 , 可以附着在动物的身体 、人
的衣物及各种物体的表面 ,随着动物和人的移动及物体的搬动而到处传播.(5)刺果瓜的适应性强.刺果瓜虽然喜欢背阴
的环境 ,但在低矮林间 、悬崖底部 、低地 、田间 、灌木丛 、铁路旁 、荒地等背阴或不背阴的环境中都能生存 ,只是长势好坏的
358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0 卷
问题.所以 , 不管刺果瓜传播到哪里 ,都后患无穷.
6 刺果瓜的防治对策
刺果瓜的防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6.1 春季拔苗
刺果瓜在大连于 4 月中旬至五月中旬陆续萌发 ,刚长出的幼苗 , 样子似黄瓜苗 , 很容易识别 , 也很容易拔 , 如果此时
组织人力连根拔起 ,就可从根本上杜绝其传播.
6.2 夏季剪秧
夏季是刺果瓜的生长旺季 ,根部被茂密的藤蔓和叶子遮盖得严严实实 ,此时要连根拔起很难 , 可以采取剪秧的办法 ,
即遇着藤蔓就用剪刀剪断 ,这样剪口以上的部分就会因得不到根部提供的营养而渐渐枯死 , 被遮盖的植物就会重见天
日 ,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6.3 秋季烧果
秋季 ,刺果瓜的果实渐渐成熟 , 落到地上或传播到其他地方 , 就会于第 2 年春天繁衍出新的后代.如果将其收集起
来 ,用火烧掉 , 就会防止其在原地繁衍和在其他地方传播.
6.4 加强巡查
就刺果瓜在大连的泛滥情况看 ,其防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方面 , 已经发现的地块面积多达数万 m2 ,种群数量多
达几十万至上百万株 ,即是春 、夏 、秋 3 季都采取防治措施 , 也难免有漏网的植株.漏 1株第 2年就可能萌发 100 株 ,如此
算下来 ,没有几年时间是无法彻底消灭刺果瓜的.另一方面 , 大连地域广阔 ,目前的调查只限于市内 ,广大的农村和市郊
有没有刺果瓜的入侵? 这有待于更多的人加入刺果瓜的巡查工作.
参考文献:
[ 1]  张淑梅 ,韩全忠.大连地区外来植物的初步研究[ 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7 , 20(4):323-330.
[ 2]  徐海根 ,强胜.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编目[ 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2004.
[ 3]  李振宇 ,解焱.中国外来入侵种[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2.
[ 4]  N AGA TA T.Illus t rated Japan ese alien plants[ M] .T okyo:Hoku ryu-kan , 1972:50.
[ 5]  刘和义 ,杨远波.台湾维管束植物简志[ M] .台北:行政院农业委员会 , 1999(3):235.
[ 6]  王青 ,李艳 ,陈辰.中国大陆葫芦科一归化属———野胡瓜属[ J] .西北植物学报 , 2005 , 25(6):1227-1229.
[ 7]  张圣平 ,王烨.低温胁迫对以野生黄瓜(棘瓜)为砧木的黄瓜嫁接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J] .西北植物学报 , 2005 , 25(7):
1428-1432.
Futher study on exotic plant in Dalian(I)alien invasive plant
———S icyos angulatus L.in Dalian:their domages and prevention s trategies
ZHANGShu-mei 1 ,  WANG Qing 2 ,  JIANG Xue-pin 1 ,  LUAN Shu-jun 1 ,
LI Dong-l iang3 ,  WANG Yun-suo3
(1.Dalian Natural Mu seum , Dalian 116023 , China;
2.C ollege of Life S cience ,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 Dalian 116029 , C hina;
3.Liaoning Xianrendong Nature Reserve Ins titue , Dalian 116407 , China)
Abstract:Sicyos angulatus L.originating in the Uni ted States has a habi t of climbing grow th rapidly
so it has the effect o f virescence.It i s cultiva ted w idely as the plant o f hedge , but i ts speedy and ag-
g ressive g row th makes people terrified.Therefore it i s considered a harm ful ruderal by many countrie s
and its o verspread is st rict ly cont rolled.This repor t dwells on the inf luence of Sicyo s angulatus L.on
the enviroment of Dalia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of prevent ion and cure.
Key words:exo tic plant ;Sicyos angulatus ;infectiong to Dalian;prevention st 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