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43 卷 第 3 期
2 0 1 6 年 9 月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Jour of Fujian Forestry Sci and Tech
Vol. 43 No. 3
Sep. ,2 0 1 6
doi:10. 13428 / j. cnki. fjlk. 2016. 03. 026
降香黄檀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
陈 彧1,杨众养1,周国英2,刘君昂2,黄 馨2
(1.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南 海口 571100;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摘要:采用稀释涂布平板培养法,分析比较 5 种降香黄檀混交林(降香黄檀 +檀香、降香黄檀 +母生、降香黄檀 +火焰木、
降香黄檀 +沉香、降香黄檀 +奥式黄檀)及纯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土壤类型微生物数量存在差异,微生物
总数以降香黄檀 +檀香混交林最多,达 112. 36 × 104 cfu·g -1,混交林的土壤微生物总数均显著高于纯林;各类型微生物数
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即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在 0 ~ 20 cm土层,随土层加深,微生物数量逐渐下降。各类型土壤微
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 >放线菌 >真菌,土壤细菌数量以降香黄檀 +檀香混交林最多,为 104. 27 × 104 cfu·g -1;土壤放线
菌数量、土壤真菌数量均以降香黄檀 +母生混交林最多,分别为 68. 68 × 103 cfu·g -1、22. 03 × 103 cfu·g -1。
关键词:降香黄檀;土壤微生物;混交林;纯林
中图分类号:S792. 28;S714.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7351(2016)03 - 0128 - 05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Microorganism in Different Mixed Forests of Dalbergia odorifera
CHEN Yu1,YANG Zhong-yang1,ZHOU Guo-ying2,LIU Jun-ang2,HUANG Xin2
(1. Hain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Haikou 571100,Hainan,China;
2.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Hunan,China)
Abstract:Five different Dalbergia odorifera mixed forest and pure forest was studied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quantities of microor-
ganisms us dilution coated plate cultur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soil microorganism quantity were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soil,Dalbergia odorifera + Santalum album mixed forest which reached its maximum (112. 36 × 104 cfu·g -1),and mixed
forests in the total number of soil microorganism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forest;soil microorganisms in different
models reflected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law. i. e. soil microorganism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0 ~ 20 cm soil layer;and the soil micro-
bial quantities in all types of soil showed that the bacterias > actinomycetes > fungis. soil bacteria quantities of Dalbergia odorifera +
Santalum album were the most,which were up to 104. 27 ×104 cfu·g -1. However soil actinomycete quantities and fungi quantities of
Dalbergia odorifera + Homalium hainanense were the most,which respectively reached 68. 68 ×103 cfu·g -1,22. 03 ×103 cfu·g -1.
Key words:Dalbergia odorifera;soil microorganism;mixed forest;pure fores
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又名黄花梨,蝶形花科黄檀属豆科植物,为海南特有种,是我国珍贵红
木品种,具有重要的木材及药用价值[1],市场需求大,野生资源趋近枯竭。目前国内外关于降香黄檀人工
林栽培主要集中在引种[2 - 3]、抚育管理[4]、病虫害防治[5]等方面,缺乏降香黄檀土壤微生物分布方面的研
究。土壤微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土壤的生物活性,因此开展降香黄檀不同混交林土壤的微生
物分布特征研究,对降香黄檀人工林培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海南省澄迈县国营澄迈林场内,地处 N 19°11、E 111°1。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年日照时
收稿日期:2015 - 10 - 08;修回日期:2015 - 11 - 04
基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热带乡土树种优良种质资源筛选保存和生物复合肥研究与示范,201304402 - 5)
作者简介:陈彧(1984—),男,江西吉安人,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工程师,硕士,从事珍贵树种高效培育技术研究。
E-mail:cfstuchen@ 126. com。
通讯作者:杨众养(1965—),男,广东汕头人,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从事热带珍贵树种培育研究。E-mail:
hu36396763@ 126. com。
第 3 期 陈彧,等:降香黄檀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
间为 2200 h,年均气温 24. 1 ℃,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约 1749 mm。土壤主要为砖红壤,理化性质情况见
表 1。
表 1 土壤理化性质基本情况
全氮 /
(g·kg -1)
有效氮 /
(mg·kg -1)
全钾 /
(g·kg -1)
速效钾 /
(mg·kg -1)
全磷 /
(g·kg -1)
速效磷 /
(mg·kg -1)
有机质 /
(g·kg -1) pH
含水率 /
%
0. 1125 56. 42 0. 1923 16. 00 0. 0554 2. 22 63. 1 4. 53 7. 86
1. 2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典型的样地设置在降香黄檀 +檀香(Santalum album)、降香黄檀 +母生(Homalium hainanense)、降香
黄檀 +火焰木(Spathodea campanulata)、降香黄檀 +沉香(Aquilaria sinensis)、降香黄檀 +奥式黄檀(Dalber-
gia oliveri)5 种混交林及降香黄檀纯林内。林分基本情况见表 2。
表 2 样地的基本情况
类型 混交比例
林龄 /
a
密度 /
(株·hm -2) 平均树高 /m 平均地径 /cm 林下植被
降香黄檀 +檀香 3∶1 2 2500 降 2. 78、檀 2. 32 降 2. 64、檀 2. 43
降香黄檀 +母生 1∶1 2 2500 降 1. 30、母 1. 32 降 2. 00、母 2. 50
降香黄檀 +火焰木 1∶2 2 2500 降 1. 99、火 2. 77 降 1. 95、火 5. 73
降香黄檀 +沉香 1∶1 2 2500 降 1. 07、沉 1. 10 降 1. 30、沉 1. 50
降香黄檀 +奥式黄檀 3∶1 2 2500 降 1. 31、奥 1. 03 降 1. 64、奥 1. 41
降香黄檀纯林 - 2 2500 1. 19 1. 54
飞机草、假马鞭、一
年蓬、含羞草、胜红
蓟、牛筋草等
2013 年 6 月,在每个样地分别选取 3 块相似的 10 m × 10 m 的标准地。各标准样地按“S”型 5 点取
样,采取 0 ~ 20、20 ~ 40、40 ~ 60、60 ~ 80 cm的土样,经去杂均匀混合后装入封口袋中。将新鲜土样放到 4
℃的冰箱保藏,用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1. 3 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6]。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分别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
养基、PDA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细菌稀释梯度设置 105、106、107 cfu·g -1,放线菌稀释梯度设置 104、
105、106 cfu·g -1,真菌稀释梯度设置 103、104、105 cfu·g -1,每个浓度梯度设置 3 个重复。数据采用 Excel
2003、DPS 7. 05 等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图表绘制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活的有机体,土壤微生物的 3 大类群———细菌、放线菌、真菌是构成土壤微生物
的主要生物量,它们的类群组成和数量变化常能反映出土壤生物活性水平。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可以促进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氮、磷、钾等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提高土壤肥
力[7]。
由表 3 分析结果表明,5 种降香黄檀混交林及降香黄檀纯林中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存在差异(P >
0. 05),但总体分布均表现为细菌数 >放线菌 >真菌;各样地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即土
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在 0 ~ 20 cm土层,随土层加深,微生物数量显著下降,各土层间微生物总数存在显著差
异。土壤微生物总数以降香黄檀 +檀香混交林最多,土壤微生物数量最高达 112. 36 × 104 cfu·g -1;降香
黄檀 +奥式黄檀混交林次之;降香黄檀 +火焰木混交林最少,仅为 72. 09 × 104 cfu·g -1;5 种混交林的土
壤微生物总数均显著高于降香黄檀纯林(57. 27 × 104 cfu·g -1)(P < 0. 05) ,说明降香黄檀混交林有利于
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对加速森林土壤的物质转化有积极的作用。
2. 1 土壤细菌数量分析
细菌作为土壤微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主要参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氮素的固定以及硫、铁、锰
的转化[8]。
·921·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43 卷
表 3 降香黄檀混交林、纯林不同土层的土壤微生物分布
类型 土层
/
cm
细菌
数量 /
(×104 cfu·g - 1)
比例 /
%
放线菌
数量 /
(×103 cfu·g - 1)
比例 /
%
真菌
数量 /
(×103 cfu·g - 1)
比例 /
%
微生物总数 /
(× 104 cfu·g - 1)
降香黄檀 +檀香 0 ~ 20 52. 76 ± 7. 42e 46. 96 32. 97 ± 4. 50c 2. 93 9. 03 ± 0. 96ef 0. 80 56. 96 ± 7. 97def
20 ~ 40 31. 70 ± 7. 50hi 28. 22 17. 81 ± 1. 49de 1. 59 5. 56 ± 1. 38h 0. 50 34. 04 ± 7. 79ghi
40 ~ 60 12. 13 ± 1. 32lmno 10. 79 8. 83 ± 0. 40hijk 0. 79 2. 49 ± 0. 06ijkl 0. 22 13. 26 ± 1. 28klmn
60 ~ 80 7. 68 ± 0. 94mno 6. 83 2. 59 ± 0. 58jk 0. 23 1. 63 ± 0. 25jkl 0. 14 8. 10 ± 0. 92mn
小计 104. 27 ± 15. 65a 92. 80 62. 19 ± 6. 03a 5. 54 18. 72 ± 2. 58b 1. 66 112. 36 ± 16. 51a
降香黄檀 +奥式黄檀 0 ~ 20 51. 45 ± 6. 81e 46. 73 33. 87 ± 5. 94c 3. 08 8. 11 ± 0. 31fg 0. 74 55. 65 ± 7. 36def
20 ~ 40 30. 15 ± 2. 11hi 27. 39 19. 69 ± 2. 54de 1. 79 5. 93 ± 1. 84gh 0. 54 32. 72 ± 2. 54ghij
40 ~ 60 13. 10 ± 1. 17lmn 11. 90 7. 10 ± 2. 07ijk 0. 64 2. 53 ± 0. 89ijkl 0. 23 14. 06 ± 1. 01jklmn
60 ~ 80 7. 33 ± 1. 90mno 6. 66 2. 63 ± 0. 92jk 0. 24 0. 74 ± 0. 33kl 0. 07 7. 67 ± 2. 02mn
小计 102. 04 ± 6. 22a 92. 68 63. 29 ± 9. 60a 5. 75 17. 31 ± 2. 09b 1. 57 110. 10 ± 7. 38a
降香黄檀 +母生 0 ~ 20 49. 56 ± 5. 89ef 49. 18 35. 00 ± 5. 55c 3. 47 11. 15 ± 0. 66de 1. 11 54. 18 ± 6. 51def
20 ~ 40 25. 36 ± 5. 16ij 25. 16 19. 81 ± 4. 00de 1. 97 5. 94 ± 0. 88gh 0. 59 27. 94 ± 5. 65ghijkl
40 ~ 60 9. 70 ± 2. 13mno 9. 63 10. 67 ± 1. 55fghi 1. 06 3. 14 ± 0. 98ij 0. 31 11. 08 ± 2. 38klmn
60 ~ 80 7. 08 ± 1. 84mno 7. 02 3. 20 ± 1. 56jk 0. 32 1. 80 ± 0. 70jkl 0. 18 7. 58 ± 2. 07mn
小计 91. 70 ± 15. 01b 90. 99 68. 68 ± 12. 61a 6. 82 22. 03 ± 3. 21a 2. 19 100. 78 ± 16. 59ab
降香黄檀 +沉香 0 ~ 20 41. 19 ± 3. 01fg 49. 45 24. 02 ± 3. 79d 2. 88 8. 13 ± 0. 67fg 0. 98 44. 40 ± 3. 36efg
20 ~ 40 23. 03 ± 2. 53b 27. 65 17. 08 ± 3. 03def 2. 05 5. 90 ± 0. 66gh 0. 71 25. 33 ± 2. 29ghijklm
40 ~ 60 7. 73 ± 1. 09mno 9. 28 6. 13 ± 1. 29ijk 0. 74 2. 54 ± 1. 11ijkl 0. 30 8. 60 ± 1. 32lmn
60 ~ 80 4. 64 ± 2. 07no 5. 57 2. 53 ± 0. 88jk 0. 30 0. 72 ± 0. 40jl 0. 09 4. 97 ± 2. 02n
小计 76. 59 ± 8. 71c 91. 95 49. 77 ± 1. 17b 5. 97 17. 29 ± 1. 48b 2. 08 83. 29 ± 8. 97bc
降香黄檀 +火焰木 0 ~ 20 35. 10 ± 5. 17gh 48. 68 18. 82 ± 4. 72de 2. 61 7. 83 ± 2. 04fg 1. 09 37. 76 ± 4. 49fgh
20 ~ 40 20. 03 ± 3. 41jil 27. 78 11. 12 ± 2. 19fghi 1. 54 4. 16 ± 1. 53hi 0. 58 21. 56 ± 3. 78hijklmn
40 ~ 60 7. 23 ± 1. 10mno 10. 02 6. 15 ± 0. 32ijk 0. 85 2. 13 ± 0. 13ijkl 0. 30 8. 05 ± 1. 12mn
60 ~ 80 4. 41 ± 1. 66no 6. 12 2. 46 ± 0. 32jk 0. 34 0. 63 ± 0. 08jkl 0. 09 4. 72 ± 1. 67n
小计 66. 77 ± 1. 07d 92. 60 38. 54 ± 7. 38c 5. 35 14. 75 ± 3. 36c 2. 05 72. 09 ± 2. 10cd
降香黄檀纯林 0 ~ 20 28. 01 ± 2. 66a 48. 91 15. 28 ± 3. 63efgh 2. 67 6. 06 ± 0. 38gh 1. 06 30. 14 ± 3. 06ghijk
20 ~ 40 14. 61 ± 2. 49b 25. 51 9. 83 ± 2. 54ghij 1. 72 2. 87 ± 0. 97ijk 0. 50 15. 88 ± 2. 83ijklmn
40 ~ 60 6. 81 ± 1. 24mno 11. 90 5. 26 ± 1. 65ijk 0. 92 2. 06 ± 0. 11ijkl 0. 36 7. 54 ± 1. 42mn
60 ~ 80 3. 47 ± 0. 89o 6. 07 1. 95 ± 0. 85k 0. 34 0. 34 ± 0. 03l 0. 06 3. 70 ± 0. 81n
小计 52. 90 ± 5. 48e 92. 38 32. 32 ± 8. 67c 5. 64 11. 33 ± 1. 47d 1. 98 57. 27 ± 6. 49de
* :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者为差异显著(P < 0. 05)。
从图 1 可以看出,各混交林的细菌数量均主要集中在 0 ~ 20 cm的表层土中,20 ~ 40 cm土层的细菌数
量次之,再次为 40 ~ 60 cm土层,60 ~ 80 cm 土层的细菌最少,这是由于表层土环境适宜,营养丰富,能促
进土壤细菌的新陈代谢。从表 3 可看出,不同降香黄檀混交林之间的土壤细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 >
0. 05),土壤细菌数量表现为降香黄檀 +檀香混交林 >降香黄檀 +奥式黄檀混交林 >降香黄檀 +母生混
交林 >降香黄檀 +沉香混交林 >降香黄檀 +火焰木混交林,5 种降香黄檀混交林下土壤细菌数量均显著
高于降香黄檀纯林,分别是降香黄檀纯林的 197%、192%、173%、145%、126%,说明降香黄檀混交林更利
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氮素的固定。
2. 2 土壤放线菌数量分析
放线菌作为数量上仅次于细菌的一个类群,主要参与植物残体的分解和碳、氮、磷化合物的转化[9]。
从表 3 及图 2 可以看出,不同类型样地林下土壤放线菌数量存在差异,其中以降香黄檀 +母生混交林放线
菌数量最多(68. 68 × 103 cfu·g -1),降香黄檀纯林最少(32. 32 × 103 cfu·g -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降香
·031·
第 3 期 陈彧,等:降香黄檀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
图 1 不同混交林和纯林的土壤细菌数量
黄檀不同类型样地土壤放线菌数量差异
不显著。
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具体表现为:降香
黄檀 +母生混交林 >降香黄檀 +奥式黄
檀混交林 >降香黄檀 +檀香混交林 >降
香黄檀 +沉香混交林 >降香黄檀 +火焰
木混交林 >降香黄檀纯林;从图 2 可以看
出,土壤放线菌均主要集中在 0 ~ 20 cm的
表层土中,其次为 20 ~ 40 cm的土层,再次
为 40 ~ 60 cm 的土层,60 ~ 80 cm 土层的
放线菌最少。
图 2 不同混交林和纯林的土壤放线菌数量
2. 3 土壤真菌数量分析
真菌是土壤微生物中数量相对较少
的类群,主要参与土壤中淀粉、纤维素、单
宁的分解以及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9]。
从表 3 及图 3 可以看出,降香黄檀不同类
型林下土壤真菌数量表现为:降香黄檀 +
母生混交林 >降香黄檀 +檀香混交林 >
降香黄檀 + 奥式黄檀混交林 > 降香黄
檀 +沉香混交林 > 降香黄檀 + 火焰木混
交林 >降香黄檀纯林;降香黄檀混交林土
壤真菌数量均显著高于降香黄檀纯林,不
图 3 不同混交林和纯林的土壤真菌数量
同混交林间差异不显著(P > 0. 05),说明
降香黄檀混交林更利于真菌的繁殖和生
长及土壤中淀粉、纤维素、单宁的分解以
及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降香黄檀各类
型样地土壤真菌数量存在垂直分布规律,
不同土层间,土壤真菌数量存在显著差异
(P < 0. 05),真菌主要集中在 0 ~ 40 cm 土
层间。
3 结论
1)降香黄檀不同类型混交林三大微
生物数量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 > 0. 05),微生物总数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降香黄檀 +檀香 >降香黄
檀 +奥式黄檀 >降香黄檀 +母生 >降香黄檀 +沉香 >降香黄檀 +火焰木。降香黄檀 5 种混交林的土壤微
生物总数均显著高于降香黄檀纯林(57. 27 × 104 cfu·g -1)(P < 0. 05) ,说明降香黄檀混交林有利于土壤
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对加速森林土壤的物质转化有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2)不同类型降香黄檀混交林的土壤三大类微生物均表现为细菌数量 >放线菌数量 >真菌数量;同一
混交林中不同土层间的细菌、放线菌以及真菌数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 05),各混交林的细菌、放线菌
和真菌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少,这可能与表层土环境适宜,营养丰富,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新陈
代谢有关。
3)不同混交林之间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真菌数量的差异也不显著(P > 0. 05),这可能与林地
的土壤质地、土壤养分以及土壤酶活性有一定的关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31·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43 卷
参考文献:
[1]邱治军,周光益,陈升华 . 海南特有珍贵红木树种———降香黄檀[J]. 林业实用技术,2004(6):41 - 42.
[2]黄泉生 . 降香黄檀引种试验初报[J]. 热带林业,2006,34(3):33,36.
[3]程亮,余玉珠,胡礼伟,等 . 降香黄檀育苗及高效栽培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12(8):21 - 23.
[4]吴银兴 . 不同抚育方式对降香黄檀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173 - 174.
[5]桑利伟,刘爱勤,孙世伟,等 . 海南降香黄檀炭疽病病原鉴定及防治[J]. 热带农业科学,2009,29(8):23 - 25.
[6]沈萍 . 微生物学实验[M]. 4 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lehio N,Akane M. Comparison of mieorlfora of Yezo spurce (Picea jezoensis (Sieb. etZuec. )Cart.)roots in the healthy and del-
eterious forests[J]. Japanese Jounral of Forest Environment,1994,36(1):51 - 56.
[8]李占宏,樊永军,高将,等 . 毛乌素沙地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植物盖度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2011,
31(6):53 - 56.
[9]An,Meijun,Zhou,Xingang,Wu,et al. Rhizosphere soil microorganism population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water-
melon cultivars with differing resistance to f. sp. Niveum.[J]. 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2011,57(5):355 - 365.
(上接第 127 页)
[18]吴鹏飞 . P高效利用杉木无性系适应环境磷胁迫的机制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
[19]Nadeem M,Mollier A,Morel C,et al.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seed phosphorus reserves and exogenous phosphorus uptake to
maize nutrition during early growth stages[J]. Plant & Soil,2011,346(1 - 2):231 - 244.
[20]梁俊,李建科,赵伟,等 . 石榴皮多酚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2):159 - 165.
[21]朱祝军,喻景权,Joskagerendas,等 . 氮素形态和光照强度对烟草生长和 H2O2 清除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
学报,1998(4):379 - 385.
[22]曾永三,王振中 . 活性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4):57 - 65.
[23]杨兰芳,庞静,彭小兰,等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364 - 366.
[24]汤绍虎 .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5]汪月霞,孙国荣,王建波,等 . NaCl胁迫下星星草幼苗 MDA 含量与膜透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的关系[J]. 生态学
报,2006(1):122 - 129.
[26]秦晓佳,丁贵杰 . 低磷胁迫对不同种源马尾松幼苗的影响[J]. 林业科技,2012(3):1 - 5.
[27]赵俊香,刘守伟,吴凤芝 . 盐碱胁迫对 4 种菊芋材料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5(1):133 - 137.
[28]朱利君,苏智先,胡进耀,等 . 珍稀濒危植物珙桐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J]. 生态学杂志,2009(3):451 - 455.
[29]邓茳明,熊格生,袁小玲,等 . 棉花不同耐高温品系的 SOD、POD、CAT活性和 MDA含量差异及其对盛花期高温胁迫的
响应[J]. 棉花学报,2010(3):242 - 247.
[30]万美亮,邝炎华,陈建勋 . 缺磷胁迫对甘蔗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
1 - 6.
[31]李俊,张春雷,秦岭,等 . 不同磷效率基因型油菜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2):222 - 228.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