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茶园套种降香黄檀效应的初步研究



全 文 :doi:10.3969/ j.issn.1002-7351.2009.02.061
茶园套种降香黄檀效应的初步研究
李凤辉
(华安县林业局 ,福建 华安 363800)
摘要:根据降香黄檀和茶树的生物学 、生态学特性及华安光照人林场的生态环境条件 ,采取林+茶栽培模式 ,开展了茶园不
同密度套种降香黄檀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降香黄檀造林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 96%以上;2.5 年生时 , 平均树高 4.38
m , 平均地径 5.16 cm , 但不同坡向生长量差异极显著;降香黄檀抗冻能力强 , 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速生性。套种密度为
450 ~ 600 株·hm-2比较适宜 , 不仅改善了茶园的生态环境 ,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 ,而且使茶园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关键词:降香黄檀;茶园套种;效应
中图分类号:S79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51(2009)02-0273-05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lanting Dalbergia odorifera in Tea Garden
LI Feng-hui
(Forestry Bureau of Hua an County , Hua an 363800 , Fujian , China)
Abstract:Based on biolo gical proper ty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 of Dalbergia odorifera , and tea and Guang zhao ren Forest Farm en-
tironment , the paper conducted the experiment of interplanting D.odori fera with different densities in tea gardern by cultiv ation
mode of “ fo rest + tea”.The preliminary results were as follow s:D.odori fera average survival ra te and conserva tion ra te reached
96% and more , two years and five months old tree s average height was 4.38 cm , average g round diameter was 5.16 cm , but there
w 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rees g rowth with different slope direction.The trees had high ability of freeze proof , and the adapt-
ability and fast-grow ing characters of D.odorifera appeared.Selection of the density of trees of 450~ 600·hm-2 w as proper rela-
tiv ely , it not only improv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ea garden and increased tea yield and tea quality , but also improved the
economical benefits o f the tea garden.
Key words:Dalbergia odori fera;interplanting in tea garden;effect
  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别名花梨 、香红木 、香枝木 、花梨 、黄花梨 ,为我国海南特有种 、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属蝶形花科黄檀属树种 ,半落叶乔木 ,其木材极其珍贵 ,是我国国家标准 5属 8类 34
种红木之一 ,排位仅次于紫檀类的珍贵红木 ,是我国常见的珍贵红木品种[ 1-3] 。降香黄檀属香枝木类树
种 ,心材极耐腐 ,切面纹理美致 ,且香气经久不灭 ,是制造雕刻精美工艺品和名贵高级红木家具的上等用
材 ,心材入药可代替进口降香 ,木材的蒸馏油香气不易挥发 ,可作定香剂。其生长较快 ,栽培容易 ,既耐干
旱又耐高温 ,在海南西部及西南部海拔 670 m 以下平原或丘陵地区有自然分布 。由于降香黄檀木材和药
用价值非常高 ,早于 20世纪 50 ~ 70年代广西 、广东 、福建及云南等地陆续对其进行引种栽培 ,但引种点
少 ,基本上是零星种植[ 4-6] 。因过度采伐 ,天然资源濒临枯竭 ,国内珍贵红木供应日益紧张[ 7] 。为培育后
备资源 ,近几年福建省大力推广引种降香黄檀 ,仅仙游县 2007年就营造 660多 hm2 的降香黄檀原料林基
地 ,生长表现较好[ 8 , 9] 。目前漳州等地已兴起种植降香黄檀的高潮 ,但由于降香黄檀轮伐期较长 ,为提高
林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值 ,将森林资源培育与茶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在新发展茶园套种珍贵红木树
种 ,探索出林+茶发展新模式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以往茶园套种林果等的栽培模式已有报道[ 10] ,而茶园
套种降香黄檀的试验研究尚未见报道 。鉴此 ,在前人茶园套种林果经验基础上 , 2006年开始在华安县沙
建镇上坪岱山村光照人林场采取林+茶栽培模式 ,开展茶园不同密度套种降香黄檀试验 ,套种总面积达
20 hm2 以上 ,已取得初步的增产效应 ,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为进一步大规模推广茶园套种降香黄檀
 收稿日期:2009-03-29
 基金项目: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二期项目“茶园套种珍贵树种示范基地建设”部分研究内容
 作者简介:李凤辉(1971-), 男 ,福建华安人 , 华安县林业局工程师 ,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和森林培育研究。
第 36 卷 第 2 期
2 0 0 9 年 6 月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Jour of Fujian Forestry Sci and Tech
Vol.36 No.2
Jun., 2 0 0 9
提供了科学依据 。
1 试验点概况
试验点茶园于 2005年建立 ,茶园面积 25.3 hm2 ,位于华安县南部沙建镇上坪岱山村 ,东经 117°31′
22″、北纬 24°46′21″,海拔 276 ~ 411 m ,属九龙江北溪中游 ,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气候温和多
雨 ,年平均气温 20.6℃, 最冷(1 月)平均气温 12.6℃;最热(7 月)平均气温 27.1℃;极端最低气温
-2.2℃;最高气温 37.2℃;日均温≥10℃,活动积温 7 302.2℃,年日照时数为 1 671.9 h;无霜期 305 ~
315 d。年平均降水量 1 870.1 mm 、蒸发量 1 563.3 mm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80%。土壤为黄红壤 ,土层深
厚 ,土壤疏松 ,肥力较高 ,水湿条件好 ,为 Ⅱ类地适宜造林。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茶园种植茶树品种为红芽铁观音 ,所套种降香黄檀苗木为漳州市林业局组培中心提供的 1年生容器
苗 ,苗高 30 ~ 40 cm ,地径 0.3 ~ 0.4 cm 。
2.2 试验方法
2.2.1 茶园经营管理技术 山地茶园开垦在坡度 25°以下 ,阳坡 ,梯田式结构 ,按山地高标准有机茶园建
设 ,铁观音茶树于 2006年 2月上旬种植 。茶园加强水肥和采摘管理 ,生物防治茶树病虫害 。根据茶树生
长 ,每季茶抽芽前后撒施复合肥 1次 ,施用量 600 kg·hm-2 ,及时清除生长在茶丛中或畦面上的恶性杂草 ,
科学留养畦面 、梯壁 、路边 、沟边的地稔等匍匐性益草 ,增加茶园生态多样性 ,减少水土流失。
2.2.2 降香黄檀套种技术 选在 5个不同坡向茶园套种降香黄檀 ,造林密度设计为 300株·hm-2 、450
株·hm-2 、600株·hm-2 、750株·hm-2共 4个处理 ,并设单作茶园为对照 ,每处理 3个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
每小区套种面积 0.2 hm2 。其中密度为 450株·hm-2的在北坡和山脊茶园扩大套种面积 10.3 hm2 。原则
上在茶园行间或过道套种降香黄檀 ,上述 4种套种密度的株行距约为 6 m×5 m 、5 m×4 m 、4 m ×4 m 、3
m×4 m ,挖明穴 ,穴规格为 60 cm×40 cm ×30 cm 。种植前穴施有机肥(猪粪等)5 kg ,复合肥 100 g ,钙镁
磷500 g作基肥 ,与回土混合均匀后回填 ,2006年 4月中旬采用降香黄檀容器苗种植 。种植第 1 ~ 2 a 结
合茶园管理 ,进行松土除草 、扩穴 ,每年 3月 、5 月 、7月分别进行幼树追肥 ,每株每次沟施(复合肥+氯化
钾)125 g 。由于降香黄檀分杈较低 ,侧枝粗 ,萌芽条多 ,造林后进行合理修枝 、扶正 、抹芽。因主干较软 ,用
竹竿支撑扶正 ,以保优良干形 ,树高长至 3 m 后不修剪 ,任其生长 。
2.2.3 生长指标测定 2006年 12月和 2008年 9月在有代表性的不同坡向茶园及不同套种密度的茶园
设立样地 ,样地面积 0.20 hm2 ,分别调查降香黄檀造林成活率 、保存率 、生长量(树高 、地径)和病虫害发生
情况 ,每年 3月调查冻害情况 。连续 2 a调查观测同期单作和套种茶园的茶树生长及病虫害情况;并对调
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初步观测分析套种茶园生态环境的改善(温 、湿度变化)情况以及套种不同密度
降香黄檀后对茶叶品质 、产量 、效益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降香黄檀幼林保存率
2006年 12月和 2008年 9月 ,分别对降香黄檀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进行调查 。从成活率和保存率调
查数据统计汇总情况看 ,同一坡向不同套种密度处理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无明显差别 ,各坡向茶园造林
成活率和保存率调查结果情况见表 1 。从表 1看出 ,在光照人林场茶园套种降香黄檀 ,不同坡向平均造林
成活率达 96.4%,其中山脊 、东坡 、东南坡成活率达 100%,而南坡 、北坡造林成活率相对较低 ,主要因个别
栽种不当 、蚁害及部分受台风影响幼树折断造成枯死 ,但北坡和南坡平均造林成活率仍达 89%以上。2 a
后 ,茶园套种降香黄檀总平均造林保存率达 96.3%。试验表明不同坡向茶园套种降香黄檀造林成活率和
保存率都较高 ,降香黄檀对坡向的要求并不严格 ,能较好适应当地茶园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且与套种密度
·274·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36 卷
无明显相关。
表 1 不同坡向茶园套种降香黄檀成活率和保存率调查情况表
坡向 调查株数/株 成活株数/株 成活率/ % 调查株数/株 保存株数/株 保存率/ %
东坡 1260 1260 100 1260 1260 100
东南坡 1260 1260 100 1260 1260 100
南坡 1260 1134 90.0 1260 1131 89.8
北坡 1260 1163 92.3 1260 1154 91.6
山脊 1260 1260 100 1260 1260 100
总平均 6300 6077 96.4 6300 6065 96.3
*:调查株数为 4 种套种密度茶园降香黄檀的总和。
3.2 降香黄檀生长表现
经调查 ,茶园不同套种密度的降香黄檀生长量无显著差异 ,而不同坡向茶园套种降香黄檀生长量存在
差异 ,具体调查结果见表 2。从表 2可以看出 ,幼林总平均树高 4.38 m ,平均地径 5.16 cm ,其中优势木最
高树高达 5.48 m ,最大地径达 7.31 cm ,总体上生长表现良好 ,其生长速度不亚于原产地 。表明茶园套种
后 ,结合抚育管理 ,对促进降香黄檀的树高 、地径生长有利。经对不同坡向茶园调查的树高 、地径试验数据
进行方差分析 ,表明不同坡向茶园降香黄檀生长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具体分析结果见表 3和表 4。
表 2 不同坡向茶园套种降香黄檀生长性状表现调查表
坡 向 样地幼树生长量 样地优势木生长量平均树高/ m 平均地径/cm 树高/ m 地径/cm
东坡 4.10 5.08 4.90 5.90
东南坡 4.04 4.32 4.52 4.05
南坡 4.87 5.75 5.48 7.31
北坡 4.47 5.42 5.37 6.12
山脊 4.40 5.22 5.25 6.24
总平均 4.38 5.16 5.10 5.92
*:调查数据为 4 种套种密度茶园降香黄檀生长量总平均值。
表 3 不同坡向树高方差分析表
差异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显著水平
组间(不同坡向间) 8.27 4 2.07 8.49 0.00002**
组内(同坡向内) 12.66 52 0.24
总计 20.93 56
*:*表示 5%显著性差异 , **表示 1%极显著差异 , 下同。
表 4 不同坡向地径方差分析表
差异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显著水平
组间 13.47 4 3.37 6.65 0.0003**
组内 26.32 52 0.51
总计 39.79 56
从表 3 、表 4中可知 ,东坡 、东南坡 、南坡 、北坡和山脊的降香黄檀树高和地径生长量的组间差异达到
极显著差异水平 。其中南坡树高最大 ,平均为 4.87 m ,而东南坡树高最小 ,平均为 4.04 m ,东坡平均为
4.10 m ,分别比南坡低0.83 m 和0.77 m;另外 ,南坡幼树平均地径也最大 ,达到5.75 cm ,最小的东南坡为
4.32 cm ,两者相差达 1.43 cm ,表明坡向对幼树生长量有极显著影响。降香黄檀属喜光树种 ,对光照要求
强 ,由于光照条件不同 ,试验地茶园南坡光照明显强于其他坡向 ,在相同的水肥条件下 ,南坡有比较充足的
·275·第 2 期 李凤辉:茶园套种降香黄檀效应的初步研究
光照 ,对降香黄檀的树高 、地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3.3 降香黄檀抗寒性表现
降香黄檀最低可抗低温-3 ~ -5℃,随着树龄增大 ,抗寒能力更强 。经连续 2 a调查观察 ,在华安光
照人林场茶园套种生长表现正常 ,对气候适应性较强 ,未出现冻害现象 ,表明该树种基本适应试验地的气
候和土壤条件。尽管华安县光照人林场茶园套种试验地位于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海拔高度
276 ~ 410 m ,气候特点与原产地海南有明显差异 ,但对其生长发育没有产生影响 ,栽培成活率和保存率
高 ,从套种茶园生长表现看 ,幼树平均树高及地径生长量不亚于原产地和福建省其他引种地区 ,而且抗病
虫害能力较强 ,基本无病虫害发生 ,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速生性 ,说明茶园套种降香黄檀试验基本获得
成功 。
3.4 茶园套种的生态效应
茶树是耐荫树种 ,光照过强会引起茶树代谢机能减缓 ,出现光休眠 ,降低光合效率 ,影响茶叶品质。茶
园套种因降香黄檀树冠(3年生冠幅达 1.3 ~ 1.6 m)的遮蔽作用 ,光照强度明显减弱 ,不容易使茶叶变老 ,
由于上层降香黄檀的调节作用 ,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对光度的要求。温度直接影响茶树新梢生长 , 20 ~
30℃是茶树生长的适宜温度[ 10] 。茶园套种降香黄檀后具有良好的温 、湿度调节效应 ,茶园的小生态环境
得到改善 。经观测 ,早 、晚时段(8∶00前 ,16∶00后)套种茶园比单作茶园气温高 ,而相对湿度反而低 ,从不
同套种密度观察情况看 ,随套种密度增大这种调节作用趋势越明显;而在太阳光直射和地面散射的
10∶00 ~ 16∶00时段因降香黄檀树冠阻挡及树体的蒸腾和林内空气湍流活动影响 ,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分
别比单作茶园降低 1 ~ 3℃和提高 1%~ 5%,茶园温 、湿度这种变化趋势与套种密度大小呈正相关 ,相对套
种密度增大 ,遮荫面积大 ,调节效应更明显。采取套种可使幼龄茶树避免夏季高温的伤害 ,同时减缓茶园
地温剧烈变化 ,这种调节作用对茶树生长有利 ,有利于创造适宜茶树生长的茶园小气候环境。
3.5 套种对茶叶品质 、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据有关研究[ 10]表明 ,套种茶园的生态环境条件有利于茶树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合成与积累 ,叶片的叶
绿素含量显著提高 ,而茶多酚含量有所降低 ,使酚氨比下降 ,从而改善茶叶的品质 。但套种茶园的生态环
境条件直接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 ,并与套种密度有较大关系。随着套种密度增大 ,茶叶年产量
增值呈现一定下降现象。经对茶园套种不同密度降香黄檀和同期单作茶园产量及品质进行初步调查统计
表明 ,总体上 ,套种茶园的茶树较单作茶园发芽早且整齐 ,芽叶持嫩性强 ,头轮和第 2轮新梢开采早 ,中高
档茶比例提高 。经产量测定统计 ,套种茶园的 2 年生 、3年生春 、夏 、暑 、秋 、冬茶叶产量均比单作茶园高 ,
但增产幅度有明显差别 ,其中 300株·hm-2 、450株·hm-2 、600株·hm-2 、750株·hm-2套种密度的 2年生
茶青年总产量依次提高 358 kg·hm-2 、345 kg·hm-2 、264 kg·hm-2 、176 kg·hm-2 ,增产率分别达 10.6%、
10.2%、7.8%、5.2%,3年生茶青年总产量依次提高1 250 kg·hm-2 、1 170 kg·hm-2 、925 kg·hm-2 、817
kg·hm-2 ,增产率分别达 23.5%、22.0%、17.4%、15.4%。随着幼树不断增大 ,必然引起胁地效应 ,为避
免降香黄檀长大后过度遮荫以及根系对茶园水肥的竞争更趋激烈 ,考虑到茶园套种对茶叶产量提高和品
质改善及单位面积降香黄檀成材后产生的效益 ,认为套种密度不宜超过 750株·hm-2 ,以 450 ~ 600株·
hm
-2比较合适 。若以 450株·hm-2套种密度计算 ,按茶青年平均收购价格 15元·kg -1估算 , 2年生和 3年
生茶园可增加短期经济收益分别达 5 175元·hm-2和 17 550元·hm-2 ,有效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单位面积
产值 。另据收购茶青的茶叶加工厂反馈 ,套种茶园的茶叶加工制成的茶叶品质较单作茶园同品种铁观音
提高了一个档次 ,口感好 ,色香味俱佳 ,茶叶产品价值更高 。可以预测 ,随着降香黄檀和茶树的优势互补 ,
长短结合 ,降香黄檀成材后 ,长远的经济收益和单位面积产值更加可观。
4 小结与讨论
1)茶园套作试验结果表明 ,2.5年生降香黄檀幼树平均树高 、地径分别达 4.38 m 和 5.16 cm ,生长表
现较好 ,与原产地无明显差异 ,没有出现冻害和发生病虫害 ,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速生性 ,但不同坡向茶
园套种降香黄檀的生长表现有明显差异 ,尤以南坡茶园生长最好 ,因此提倡在阳坡茶园套种 ,可促进降香
·276·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36 卷
黄檀的生长。
2)降香黄檀与茶树套作 ,可以改善茶园生态环境 ,促进茶园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有利于调节并改善
茶园夏秋季光照 、温度 、水湿条件 ,茶树耐荫与降香黄檀喜光互补性强 ,两者能充分利用光热 、养分与水分 。
加上降香黄檀本身病虫害极少 ,且能散发出辛辣香味 ,具有灭菌 、驱避害虫作用 ,有效减轻套种茶园茶小绿
叶蝉和茶丽纹象甲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 ,促进茶树生长 ,单位面积年茶叶产量提高 10%以上 ,茶叶
品质提高一个档次 ,提高林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值 ,为华安县乃至全省推广茶园套种降香黄檀提供了新
模式 ,最终实现茶园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全面提高。
3)福建省漳州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 21℃以上 ,雨水充沛 ,土壤肥沃 ,全市茶园面
积达 1.4万 hm2 ,仅华安县就达 0.4万多 hm2 ,有近半以上低海拔丘陵山地茶园适宜套种降香黄檀 ,发展
潜力巨大 。从华安县茶园套种珍贵树种示范基地建设效果看 ,在开展“创绿色家园 ,建富裕新村”活动中 ,
着力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 ,以短养长 ,以长促短 ,通过茶园套种 ,人工促进茶园生态系统 ,促使林中有
茶 、茶中有林 、林茂茶香 ,增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 ,在新发展茶园和低产老茶园改造中 ,可以大
力推广套种降香黄檀模式 ,实现林业和茶叶产业的新发展 ,促进增产增效 ,提高农民收入 。
4)由于茶园套种降香黄檀试验时间尚短 ,随着幼树的树高生长和冠幅不断增大以及茶树年龄增加 ,不
同套种密度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的影响程度可能出现新的变化 ,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继续观测 ,以
便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为提高茶园的保肥 、保湿 、保温功能 ,有必要开展茶园间作矮杆绿肥作物
(如圆叶决明 、平托花生等)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 1] 周铁烽.中国热带主要经济林树种栽培技术[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1.
[ 2] 叶水西.降香黄檀扦插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J] .安徽农学通报 , 2008 , 14(9):128-129.
[ 3] 郭文福 , 贾宏炎.降香黄檀在广西南亚热带地区的引种[ J].福建林业科技 , 2006 , 33(4):152-155.
[ 4] 黄培忠.热带 、南亚热带地区珍稀濒危树种引种保存研究[ J].林业科学研究 , 1995 , 8(2):193-198.
[ 5] 黄永标 , 梁开智.广西马山县古零石灰岩山区林业综合开发[ J].广西林业科学 , 1998 , 27(4):213-1217.
[ 6] 朱积余.南亚热带珍稀濒危树种引种迁地保存的初步研究[ J] .中南林学院学报 , 1997 , 17(2):59-66.
[ 7] 王卫斌.中国的红木树种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福建林业科技 , 2003 , 30(4):108-111.
[ 8] 黄泉生.降香黄檀引种试验初报[ J].热带林业 , 2006 , 34(3):36 , 33.
[ 9] 蔡金清.降香黄檀栽培技术与引种试验初报[ J] .林业建设 , 2006(4):8-9.
[ 10]刘 钦.茶园套种板栗效应研究[ J] .林业勘察设计 , 2002(4):88-89.
[ 11]胡振亮.气象条件对鲜叶生化成分变化的影响[ J].中国茶叶 , 1985(2):22-25.
(上接第 194 页)尊重自然和生态规律;充分地考虑实现社会 、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 ,
考虑沿海环境与防护林资源的保护 。要结合物权法的实施 ,进一步完善防护林资源物权制度 ,突出生态利
益与经济利益协调 、平衡的原则 ,通过国家级专门立法与地方立法配套相结合 ,构建中国特色的沿海防护
林法律保障体系 ,确保沿海防护林体系得到有效保护 。从而实现沿海地区社会 、经济 、环境三方面效益的
均衡 、综合发挥和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1] 福建省林业厅调研组.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R].福州:福建省林业厅 , 2005.
[ 2] 国家林业局.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Z]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0:12.
[ 3] 林 鹏.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R].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2001:1-2.
[ 4] 朱建国 , 王 曦.中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 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 , 2004:23-36.
[ 5]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2009.
·277·第 2 期 李凤辉:茶园套种降香黄檀效应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