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重庆市两种观赏与药用黑桫椤的濒危原因调查与分析



全 文 :科技信息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1 年 第 11期
华 南 黑 桫 椤 (Gymnosphaera metteniana) 和 齿 叶 黑 桫 椤
(Gymnosphaera denticulata)为重庆市仅有的两种桫椤科(Gyatheaceae)
黑桫椤属(Gymnosphaera)蕨类植物[1]。 作为第四纪冰川的孑遗植物,它
们同桫椤一样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1]。 它们不仅在研究植物进化以
及古代自然地理环境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是两种极具观
赏价值的大型珍稀树状蕨类 [2],同时还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清热
止咳等药用价值[3]。由于其野生资源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因此被列入了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和限制出口物种名录 [4]。
目前,有关这两种黑桫椤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系统进化与
资源现状方面[5],有关濒危原因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为了给进一步做好
这两种植物的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提供更多的基础资料,我们对
重庆市仅有的这两种黑桫椤的濒危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分
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利用对策。
1 重庆市自然环境概况
重庆市位于 105°11′~110°11′E,28°10′~32°13′N,纵横幅度东西长
470km、南北宽 450km,幅员面积 8.24×104km2,共辖 40 个区县 (自治
县)。 地处四川盆地东南缘,地貌组合差异较大,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
低山为主,东北部有大巴山和巫山,东南部为七跃山与武陵山,南部主
要属于大娄山脉的北坡。 地域内江河众多,除长江干流自西向东贯穿
全境外,还有嘉陵江、乌江、綦江、大宁河等重要支流。该市气候属于亚
热带东部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 14~18℃,年均降水量 1000~1400 mm,
具有夏热冬暖、光热同季、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润多阴等特点,且山
区地域多具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自然土壤以黄壤为主,另有黄棕壤、
红壤、山地草甸土等土壤类型。 自然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代表,东北部边缘山区属于北亚热带常
绿阔叶混交林[6]。
2 调查方法
2.1 资料收集与分析
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
桫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还可以了解这两种黑桫椤在整个重庆市
的分布概况,从而为调查地点的确定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2.2 访谈调查
通过访谈调查主要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了解当地华南黑桫椤
和齿叶黑桫椤分布的历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二是把调查地点落实
到某个村社或林场的具体地点(小地名)。调查对象主要是当地资深的
中草药采集和销售人士、林业和园林技术人员、以及学校的生物教师
等相关人士。
2.3 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时,我们就根据资料分析与访谈调查所确定的地点范围
进行仔细搜索,发现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后,就逐一调查并记录
它们的植株数量、生活环境、更新情况和保护状况等相应的数据和资
料。
2.4 试验总结
为了更全面和准确了解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的生物学和生
态学特性, 我们对其进行了 3a 多的引种驯化对比试验和生长发育观
察,从中获得了许多直接的资料和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的生物学特性
通过实地观察和资料分析可以知道,由于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
椤为同一科、属的植物,亲缘关系很近,所以它们有着非常相似的生物
学特性:它们都是多年生灌木状的大型蕨类植物,植株高度可达 2.5m
左右;其根状茎平卧、粗大,端部上翘而露出地面,在根状茎上密布着
较为纤细的须状不定根;大型二回羽状至三回羽裂叶簇生于根状茎顶
端,叶柄长可达 1m 左右,幼叶拳卷,密被黄褐色绒毛,极具特色;它们
的孢子囊群生于末回裂片背面边缘,形成一个椭圆形的环状,成熟时
为红褐色;孢子繁殖是它们自然繁殖的唯一方式。 它们之间最明显的
区别为:华南黑桫椤的二回羽轴及裂片主脉背面有扁平小鳞片,小羽
片浅裂,边缘有细钝齿;齿叶黑桫椤的二回羽轴及裂片主脉背面有泡
状的小鳞片,小羽片深裂,边缘有粗齿。
3.2 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在重庆市的分布概况及变化趋势
根据访谈调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我们了解了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
桫椤在重庆市的分布概况及变化趋势: 在上世纪 50 年代因 “大办钢
铁”而大面积毁坏森林以前,现属重庆市范围的各个区、县中,除主城
区和渝东北与渝东南的少数区、县外,其余区、县在当时都有或多或少
的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分布;后来随着大面积森林的破坏,这两
种黑桫椤的数量急剧减少;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这两种黑桫
椤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样的结果就导致重庆市到现在只有少数几
个区、县才有数量很少的这两种黑桫椤残存下来,如果不采取有效措
施,这些侥幸残存下来的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也随时都有惨遭挖
掘的危险。 由此可见,人类的干扰和破坏应该是导致这两种黑桫椤处
于濒危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
3.3 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的种群组成与生活环境
重庆市两种观赏与药用黑桫椤的
濒危原因调查与分析
周 梅 1 张祖荣 1,2
(1.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 中国 重庆 402168;2.重庆高校园林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 重庆 402160)
【摘 要】采用资料收集与分析、访谈调查、实地调查和试验总结等 4 种调查方法,对重庆市仅有的两种药用与观赏黑桫椤的濒危原因进行
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导致它们濒危的主要原因除了自身的根系不发达、更新效率低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外,更重要的是人类对其生存环
境的肆意破坏和对其野生植株的私挖乱采。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利用对策。
【关键词】重庆市;两种黑桫椤;濒危原因;保护对策
Investigation and Analyzation on Endangered Reasons for Two Decorative and Medicining Using Gymnosphaeras in Chongqing
ZHOU Mei1 ZHANG Zu-rong1,2
(1.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ongqing,402168, China;
2.Chongqing College Garden and Flower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Chongqing,402160,China )
【Abstract】Through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anlyzation, visit and inquiration, field survey, experimentation and summarization, this paper had
an investigation and anlyzation on endangered reasons for two decorative and medicining using Gymnosphaeras in Chongq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reasons made Cibotium barometz in Chongqing endangered were wantonly destroying its living enviroment by people and secretly dugging
and randomly picking its wild plants, besides its underdevelopment roots, low efficient rebirth and small environmental-adapting ability. For this, this
paper advanced some corresponding protect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Choqngqing; Two Gymnosphaeras;Endangered reason;Protecting countermeasures
○本刊重稿○
442
科技信息 2011 年 第 11期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试验条件
土壤条件 光照条件(遮阴处理) 空气湿度/%
原生
境土
腐叶

普通
园土
90%-
100%
60%-
80%
30%-
50%
70-
90
50-
70
30-
50





引种
株数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成活
株数
10 7 0 10 6 1 9 6 2
成活
率/% 100 70 0 100 60 10 90 60 20
齿




引种
株数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成活
株数
9 4 0 8 4 1 8 5 0
成活
率/% 90 40 0 80 40 10 80 50 0
调查对象与分
布地点
种群组成 生活环境
总体
株数
衰老
株数
幼苗
株数
植被类型 生境特点
交通
条件
保护状
况 1﹡





江津区四面
山班竹园 66 12 14
阔叶杂木

荫蔽、湿润的溪
边;腐殖质沙壤土
山路
通行
一般
永川区阴
山纸厂沟
22 7 5
慈竹杂木

荫蔽、湿润的沟
边;腐殖质轻壤土
同上 较差
铜梁县安溪
镇黄荆沟 28 9 8
慈竹杂木

同上 同上 较差
大足县巴岳
山桫椤园 82 18 20
慈竹杂木

荫蔽、湿润的溪
边;腐殖质沙壤土
大路
通达
很好
北碚区缙云
山桫椤谷 94 22 26
阔针杂木
林 2﹡
同上 同上 很好
涪陵区小田
溪磨盘沟 122 31 37
慈竹杂木

荫蔽、湿润的溪
边;腐殖质沙壤土
人迹
罕至
较差
齿




江津区四面
山班竹园 12 3 2
阔叶杂木

荫蔽、潮湿的溪
边;腐殖质沙壤土
山路
通行
一般
大足县巴岳
山桫椤园 19 4 5
阔叶杂木

同上
大路
通达
很好
北碚区缙云
山桫椤谷 18 3 5
阔针杂木

同上 同上 很好
涪陵区小田
溪磨盘沟 22 5 7
慈竹杂木

同上
人迹
罕至
较差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重庆市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的种群组成
与生活环境概况如表 1 所示。
表 2 华南黑桫椤和引种驯化对比试验结果
表 1 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在整个重庆市范围内发现的华南黑桫椤
和齿叶黑桫椤种群分别只有 6 个和 4 个,且有齿叶黑桫椤的地方就有
华南黑桫椤,但有华南黑桫椤的地方却不一定都有齿叶黑桫椤。 这说
明在整个重庆市范围内保存下来的两种黑桫椤种群已经很少,另一方
面,由于这两种黑桫椤亲缘关系很近,所以在生态特性方面也具有很
高的相似性。从种群大小来看,齿叶黑桫椤全部种群、华南黑桫椤有两
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在 50 株以内。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看,由于它
们的种群规模太小,其自然生存的时间很难超过 50a[7]。 再从各个种群
的更新情况来看,华南黑桫椤 6 个种群中,有两个种群的幼苗数都少
于衰老植株数,因此表现为衰退型种群,其余 4 个种群虽然表现为增
长型种群,但增长效率也十分低下;齿叶黑桫椤 4 个种群中,尽管有 3
个种群表现为增长型种群,但增长效率也很低下,这也是导致种群规
模普遍偏小的主要原因。 从以上这些种群特性来看,它们都在不同程
度上给种群的生存与扩大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也是造成华南黑桫椤和
齿叶黑桫椤濒危的原因之一。
从自然生活环境来看,调查发现的 10 个种群全部都生长在
溪边或沟边的以阔叶植物或慈竹为主的杂木林中。 因为这些杂
木林不仅可以给这些种群提供荫蔽、湿润(甚至是潮湿)的环境
条件, 更重要的是其丰富多样的枯落物保证了土壤腐殖质的原
料来源。 再从土壤条件来看,10 种群都是富含腐殖质的轻壤土
或沙壤土,这样的土壤是综合性能最好的土壤之一,说明这两种
黑桫椤对土壤条件的要求都是很高的。 由于它们赖以生存的杂
木林属于经济效益低下的“低效林”,是被改造为具有更高经济
效益的人工林的对象。 因此, 当这些杂木林都被改造为人工林
后,依附其中的这两种黑桫椤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从人为环境来看,10 个种群中, 保护状况越好或交通条
件越差的种群,其个体数量。 这就说明:原来那些交通方便而又
缺乏保护的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种群已经被挖掘殆尽,只
有那些交通不便或保护严密而挖掘成本太高的种群才得以侥幸
保存下来,但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保
护措施,它们被挖掘的命运也不可避免。
3.4 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根据适者生存的原则, 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对环境适
应能力的大小也决定着它们的生存能力。 通过引种对比试验是
了解它们对陌生环境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8]。本次试验结果
如表 2 所示。
从表 2 结果可以看出,一方面,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对
环境的适应特点非常相似,它们对土壤、光照和空气湿度的适应
能力都较差,只有在荫蔽、湿润、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上才有较
高的引种成活率;另一方面,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齿叶黑桫椤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华南黑桫椤, 对空气湿度的依赖性
尤其明显。这是由于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为同一科、属的植
物,亲缘关系很近,所以它们有着非常相似的生态学特性,但因
为是不同的种,所以二者之间又有一定的区别。
3.5 濒危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以上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导致重庆市华南黑桫椤
和齿叶黑桫椤濒危的主要原因可以初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5.1 植株根系不发达 由于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是树状蕨类
植物,其地上部分比普通蕨类植物要高大得多,因而需要消耗的水分
和无机营养也比普通蕨类植物要多得多,而担负植株水分和无机营养
供给的地下部分却和普通蕨类植物一样,是柔软纤细、入土很浅的不
定根,这种根系的吸收和运输能力都十分有限,它们对华南黑桫椤和
齿叶黑桫椤植株的生存能力显然是一种先天的限制。
3.5.2 自然更新效率低下 根据前面 3.3 项中的结果和分析可以知
道,自然更新效率低下也是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主要的濒危原因
之一。
3.5.3 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从自然分布区域来看,由于华南黑桫椤和
齿叶黑桫椤是我国南方分布较广的两种蕨类植物 [9],因此其对温度条
件的适应能力应该是较强的。 但由于其对土壤、光照和空气湿度的适
应能力较差,从而影响了它们对整体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样,尽管它们
分布范围较广,但种群却少而小,且零星分散、相互隔离。 而这样的分
布格局是不利于种群生存和繁衍的 [7]。
3.5.4 人为因素的影响 虽然这两种黑桫椤本身的弱点给它们的生
存和繁衍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但和人类的破坏相比,其威胁程度又
要轻微得多。 我们在前面的 3.2 项中已经述及,由于人们对其赖以生
存的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甚至对其植株的大肆挖掘,是导致它们处
于濒危状态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
4 保护对策
通过本次调查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造成重庆市华南黑桫椤和
齿叶黑桫椤濒危的主要原因,除了本身的内在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人
类对其自然资源的掠夺性采掘、以及对其生存环境的肆意破坏。 针对
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对策。
4.1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
由于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大多分布于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
后的林区或山区, 当地百姓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往
表 1 重庆市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的种群组成与生活环境概况
1﹡:保护状况的划分——很好是指有专门的保护人员进行专职保护;一般是指由
林场的护林员或景区管理员进行的兼职保护;较差是指由乡镇管理的集体林和私有林
中的华南黑桫椤和齿叶黑桫椤几乎无人保护的状况。
2﹡:是指阔叶植物(主要是壳斗科和樟科植物)为主,但又有一定数量针叶植物
(主要是马尾松和杉木)。
○本刊重稿○
443
科技信息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1 年 第 11期



(上接第 458 页)的花卉,草本花卉、观叶性花卉,可 1 月喷 1 次沼液,
浓度 3 份沼液 7 份清水,生长较慢的花卉、木本花卉、观花、果花卉,按
其生育期要求,1 份沼液加 3 份清水追肥。 穴施:可在根梢处挖穴,采
用沼液、沼渣、混施,依树大小,0.5—5 千克不等。
(2)盆栽
①配制培养土: 腐熟 3 个月以上的沼渣与风化较好的山土拌匀,
比例:鲜沼渣 1 千克,山土 2 千克,或者干沼渣 1 千克,山土 9 千克。
②换盆:盆花栽植 1—3 年后,需换土、扩钵,一般品种可用上法配
制的培养土填充,名贵品种需另加少许山土降低沼肥含量。凡新植、换
盆花卉,不见新叶不追肥(20—30 天)。
③追肥:盆栽花卉一般土少树大,营养不足,需要人工补充,但补
的是不是时候,多少准不准,是盆栽花卉,特别是阳台养花的关键。
茶花类(山茶为代表)要求追肥稀、少,即次数少,浓度稀,3—5 月
每月一次沼液,浓度 1 份沼液加 1—2 份清水;季节花(月季花为代表)
可 1 月 1 次沼肥,比例同上,9—10 月停止。
6.2 注意事项
(1)沼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尤其是沼渣,可将新取沼渣用桶存放
20—30 天再用。
(2)沼液作追肥和叶面喷肥前,应敞 2—3 小时。
(3)沼肥种盆花,应计算用量,切忌性急,过量施肥。
若施肥后,纷落老叶,视为浓度偏高,应及时水解或换土;若嫩叶
边缘呈水渍状脱落,视为水肥中毒,应急脱盆换土,剪枝、遮荫养护。
作者简介:马东花(1966.7—),女,回族,宁夏灵武人,大学专科,中央党校财
经专业,现任宁夏灵武市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干部。
[责任编辑:张慧]


往会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对它们进行肆意采掘或破坏其生存环境。
为了减少、甚至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相关的管理部门就应该广泛发
动群众、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当地百姓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意识,打
牢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群众基础,真正发挥广大群众在此工作中不可
替代的巨大作用。
4.2 加大保护投入,强化保护措施
一方面是增强普通百姓对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意识需要一个循序
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也不可能让每个百姓都具备这样的自觉性。因
此,在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的同时,加大投保护入、强化保护
措施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3 严格科学开发,促进合理利用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是辨证统一的,保护的最终目的就是
为了实现对它们的可持续利用 [10]。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在强化
保护的基础上严格进行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该
通过引导市场消费、扩大资源再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途径把植物
保护和资源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实现对珍稀濒危植物的有
效保护。
4.4 提倡严格执法,以便惩前毖后
由于自然空间的开放性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差异性,在重庆市乃至
全国范围内, 发生肆意破坏珍稀濒危植物的违法事件是在所难免的。
这时,为了惩前毖后、警示后人,相关管理部门对这类事件就应该严格
执法、依法重处。
【参考文献】
[1]刘玉成.重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区系地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0,25(4):439-447.
[2]曾汉元.我国的观赏蕨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生物学通报,2008,43(5):9-11.
[3]易思荣,黄娅,肖波,等.重庆市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战略研究[J].世界科学技
术,2007,9(4):61-66.
[4]马洪菊,何平,陈建民,等.重庆市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与保护对策[J].西南师范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6):933-939.
[5]曾汉元.中国重点保护蕨类植物研究进展[J].生物学通报,2002,37(7):14-17.
[6]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823-888.
[7]邓亚妮,成晓,焦瑜,等.中国特有濒危植物扇蕨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濒危机
制初探[J].生物多样性,2009,17(1):62-68.
[8]罗吉凤,龙春林,周翊兰.云南几种野生茶生态环境与引种试验的初步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1,19(1):39-46.
[9]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国蕨类植物志:第二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68-274.
[10]万开元,陈防,陈树森,等.通过合理利用促进珍稀濒危植物保护[J].生态环境,
2008,17(1):447-453.
作者简介:周梅(1989—),女,重庆綦江人,重庆文理学院 08 级园林本科专
业学生。
通讯作者:张祖荣(1966—),男,汉族,重庆江津人,重庆文理学院,副教授,
硕士,长期从事濒危植物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自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kj071204)。
[责任编辑:常鹏飞]
(上接第 470 页)
表 2 计算成果对比分析
4 结语
论文归纳总结了基于传统极限平衡理论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 ANSYS 软件强大的建模功能、数据库功能,结
合 VisualBasic 语言的可视化编程功能,编制了“边坡楔体稳定分析系
统”,并对一楔形体算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可
以实现岩质边坡中楔形体稳定性的快速正确评价。
【参考文献】
[1]Hoek E., Bray J .W. , Rock slope engineering , Revised second edition [M] .
Institution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London, 1977:142-155.
[2]CHEN Z Y. A generalized solution for tetrahedral rock wedge stability analysi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2004,41 (4):
613-628.
[3]许强,黄润秋,巨能攀,等.边坡岩体块体稳定性分析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工程
地质学报,2001 ,9(4):408-413.
[4]周家文,徐卫亚,石崇.基于 3DEC 的节理岩体边坡地震影响下的楔体稳定性
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7(1):3402-3409.
[责任编辑:王静]
计算工况 自重工况 自重+7度地震工况 自重+地下水工况
SWEDGE软件 1.758 1.474 1.275
本文程序 1.759 1.474 1.275


○本刊重稿○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