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 9期
土样号 剖面 土层深度∥cm 取土地点 pH 值 水解氮∥mg/kg 有效钾∥mg/kg 速效磷∥mg/kg 全氮∥%
1 A 0~12 洛伽山伽兰殿 5.50 203 275.656 1.4 0.048 247
B 12~30 后山坡 5.11 126 183.334 3.4 0.031 754
C 30~50 (黄泥土) 5.07 49 170.623 1.0 0.169 082
2 A 0~10 朱家尖牛泥塘 5.65 203 458.962 1.6 0.220 244
B 10~33 (黄泥土) 4.95 105 224.812 0.4 0.097 484
C >33 5.01 77 165.271 0.8 0.075 990
3 A 0~10 悬鹁鸪岛 6.56 567 340.549 3.8 0.213 397
B 10~55 (黄泥土) 5.34 70 174.637 4.8 0.094 387
C >55 5.32 56 127.807 2.4 0.029 528
注:土样由浙江林学院土壤实验室 2006 年 11 月 7 日分析测定。
表 1 普陀樟天然分布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 chenii)系樟科樟属常
绿乔木,间断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岛屿。在浙江仅见于舟山
海岛,为舟山海岛特有物种,集中分布于舟山市普陀区的普
陀山、朱家尖及其毗邻的悬水小岛上。普陀樟为稀有濒危植
物,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该树种具有用材和园林绿化等多种应用价值,舟山市林科
所对其进行了专门立题研究。为了保护普陀樟的遗传资源,
并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普陀樟天
然林分布区的自然概况、分布特征、生长及更新现状进行了
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天然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1.1 普陀樟在舟山海岛的分布范围
普陀樟天然分布集中在舟山市东南部普陀区境内的普
陀山、朱家尖及以这些岛屿为中心的附近悬水小岛上,如普
陀山岛东南面的洛伽山岛、朱家尖岛西南面桃花岛以东的悬
鹁鸪岛等,除普陀区之外的其他地区均未见有该树种的天然
分布。分布区位于北纬 29°30′~30°15′,东经 121°56′~123°14′。
1.2 分布区的气候条件
舟山群岛属北亚热带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普陀樟
天然分布的普陀区年平均气温为 16.1℃,极端最高气温38.2
℃,极端最低气温为-6.5℃;年平均降水量 1 223.4mm,年平
均蒸发量 1 289.8mm;年平均日照时数 2 048.9h,年平均风
速 4.7m/s;无霜期 279d。
1.3 分布区的土壤
分布区的土壤属山地红壤和粗骨土类,盐基饱和度较
高,形成南方海岛丘陵红壤特有的饱和红壤亚类和中性粗
骨土,pH 值 5.8~6.5。各分布点土样基本理化性质见表 1。
由表 1 可知,洛伽山与朱家尖牛泥塘土壤中养分含量
普陀樟天然林的调查研究
陈叶平 缪玲霞 袁燕飞 俞慈英
(浙江省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浙江舟山 316000)
摘要 对普陀樟天然林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普陀樟在浙江仅见于舟山海岛,天然分布集中于舟山市普陀区境内的普陀山、洛伽
山、朱家尖、悬鹁鸪岛等地,以海拔 100m 以下的低丘或寺庙附近最为常见,呈群落、片状散生或零星分布,天然更新良好,群落更新层密度
达 2 933株/hm2,单株树冠下,更新幼苗达 200株/m2以上,最密处为 890株/m2。
关键词 普陀樟;天然林;调查研究;舟山海岛
中图分类号 S7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032-02
比较接近,悬鹁鸪岛土壤土层较深厚,土壤中养分含量相对
比较丰富。但总体来说,普陀樟天然分布区的土壤肥力属中
等或中等偏下水平,说明普陀樟具有耐干旱瘠薄能力。
2 普陀樟天然林的分布特征及生长现状
2.1 分布特征
2.1.1 呈群落集中分布。在海岛植被调查中发现普陀樟-红
楠林群落及普陀樟-全缘冬青(Ilex integra)-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i)林群落,前者分布于朱家尖牛泥塘东南向靠近海
边的山谷地带,海拔 100m,坡度 25°,土壤为棕黄砾泥,多巨
石 。后者分布于普陀山东南面的洛伽山小岛东南坡海拔
50m 以下的低丘,坡度 20~25°,土壤为黄红壤,两群落总面
积为 7.1hm2,群落中普陀樟重要值分别为 30.51 和 38.00,平
均高为 7.5~7.7m,平均胸径 11.5~13.2cm。
2.1.2 呈小片状散生分布。分布于桃花岛东边悬鹁鸪岛的
普陀樟多呈小片状或散生状分布,全岛总面积 76hm2,海拔
139.8m,无人居住,天然分布结果母树约 1 万株左右。分布
最密处达 1 株/m2,并呈小片状分布。由于全岛无人居住,天
然林受人为影响较小,资源保存较好。全岛最大植株树高
10m,根径 48.4cm,分枝较低,胸径处有三分叉,其径分别为
26.1cm、16.2cm、16.3cm,平均冠幅 7.0m。
2.1.3 零星分布。佛教圣地普陀山及洛伽山寺庙内外及庭
院、路旁一般呈零星分布,树龄达 250 年以上的古树共有 23
株。普陀樟天然林往往分布于东南向的临海迎风山坡,而北
面几乎找不到天然更新植株,这可能与鸟类传播种子有关;
同时,也说明普陀樟喜较温暖的气候,具有较强的抗海风
性能。
2.2 生长现状
2个天然分布群落内的普陀樟平均树高分别为 8.6m 和
7.7m,平均胸径 13.2cm 和 11.5cm,群落外貌表现为整齐、浓
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001102203)。
作者简介 陈叶平(1981-),男,浙江磐安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科
研工作。
收稿日期 2009-03-30
园艺博览
32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 9期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调查地点 树龄∥年 调查株数∥株 坡向 土壤深度∥cm 平均树高∥m 平均胸径∥cm 平均冠幅∥m 平均单株材积∥m3
天目山林场七岭沟林区 8 140 北 40 4.72 7.7 1.96 0.010 55
天目山林场场部 8 150 东北 40 5.38 9.1 2.32 0.016 80
邢集镇罗楼村林场长岭岗 5 150 南 20 3.30 7.1 2.00 0.006 27
邢集镇罗楼村林场长岭岗 8 20 西 15 5.68 10.0 2.56 0.021 45
表 4 坡向对火炬松生长的影响
调查地点 海拔∥m 树龄∥年 胸径生长量 树高生长量 备注
平均∥cm 比值∥% 平均∥m 比值∥%
天目山林场场部 450 8 14.4 194.6 6.8 151.1 生长正常
天目山林场七岭沟林区 750 8 7.4 - 4.5 - 冻梢雪压
表 5 不同海拔高度对火炬松的影响
立地类型
树龄
年
标准地面
积∥m2
调查株
数∥株
树高∥m 胸径∥cm 平均单株
材积∥m3
蓄积量
m3
折合蓄积
量∥m3/hm2
年平均生长
量∥m3/hm2平均 最高 最低 平均 最高 最低
丘陵区阳坡下坡凹形 8 400.2 100 5.6 7.4 3.6 10.0 14.1 6.4 0.021 11 2.111 60 52.789 5 6.598 5
山区阴坡凸形中坡 8 400.2 118 3.3 4.2 2.5 7.0 9.0 3.5 0.005 57 0.634 98 15.874 5 1.984 5
丘陵区阴坡上坡凸形 8 333.5 80 4.7 5.5 3.8 7.7 9.9 6.0 0.017 51 1.400 80 42.024 0 5.253 0
表 6 不同立地类型对火炬松生长的影响
(上接第 31页)
性树种,且具有耐干旱瘠薄土壤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致使阳
坡栽培的火炬松明显地比阴坡(北、西北)栽培的火炬松生
长快、树势旺。
1.5 海拔
在一般情况下 ,豫南引种火炬松的栽培区都在海拔
500m以下,在 500m以上的中低山栽植,随着垂直高度上升,
导致气温降低,温差增大,风力增强,土壤肥力递减,生长量
呈显著下降,而且产生严重的冻梢、雪压现象(见表 5)。
2 不同立地类型对火炬松生长的影响
从表 6 可以看出,丘陵区阳坡下坡凹形,八年生火炬松
蓄积量、年平均生长量最高,丘陵区阴坡上坡凸形次之,山
区阴坡凸形中坡最低。由此可见,火炬松栽植在浅山丘陵凹
形地区的阳坡、下坡,生长比较迅速,林分的平均高、平均胸
径和蓄积量均高于其他立地类型。
3 综合评价
豫南地区栽植火炬松时,在土层深厚、砾石含量较低、
水肥条件好的黄棕壤,凹形山地的山坡中、下部,南坡、西坡
等阳坡,海拔 500m 以下地区生长良好,可以获得较好的林
木收益。
4 参考文献
[1] 高建华.闽北不同海拔对火炬松生长的影响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
2005(4):17-20.
[2] 林德根.不同整地方式对火炬松幼林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6):1-3.
密、长势良好;而分布于普陀山寺庙内外的普陀樟古树平均
树高为 8.1m,平均根径为 37.9cm,平均冠幅为 6.2m;分布于
普陀山佛顶山的慧济寺墙外东侧,其树高为 8.5m,胸径 44.4
cm,根径 46.5cm,南北冠幅 11.2cm,东西冠幅为 8.5m。
3 普陀樟林的更新
3.1 群落的林下更新
洛伽山岛的普陀樟-全缘冬青-红楠林群落下更新层
中仅见普陀樟、红楠、全缘冬青,普陀樟在乔木层、幼树、幼
苗中所占的重要值呈递增趋势,在幼苗中的重要值达到 90.0,
呈单优状态,而全缘冬青在幼苗中没有出现。由此可见,在
长期的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后可能演替为普陀樟-红楠群落。
朱家尖岛的普陀樟-红楠林群落更新层以普陀樟
(41.0)、红楠 (28.0)共占优势 ,其中普陀樟密度达 2 933
株/hm2,红楠 2 933 株/hm2,生长旺盛,此外还有少量黄檀
(Dalbergia hupeana)、沙朴(Celtis sinensis)、枫香(Liquidambar for-
mosana)等落叶树种,但生长较差。因此,该群落下一演替阶
段形成将以普陀樟—红楠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并趋于稳定。
3.2 单株母树树冠下更新状况
对洛伽山、普陀山的普陀樟母树树冠下幼苗更新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在地面无枯枝落叶的情况下,往往有成片分
布的天然更新幼苗,分布密度 200 株/m2以上,最高更新密
度达到 890 株/m2。由此可见,普陀樟天然更新能力极强,幼
苗期具有极其耐庇荫的特性。
4 结语
通过对普陀樟天然林的调查,进一步掌握了普陀樟所
需的适生环境条件。普陀樟适宜于亚热带地区生长,喜酸性
或微酸性土壤;其良好的天然更新性状表明其幼年期比较
耐阴,在人工培育驯化过程中苗期必须给予遮荫。从悬鹁鸪
岛天然林分布情况来看,无人为干扰的小岛极适宜于多种
鸟类栖息,为普陀樟的种子传播及天然更新创造了良好的自
然条件。寺庙内外所生长的普陀樟古树树龄已达 250 年以
上,长势旺盛,结果正常,为该物种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了
可靠的保障。今后应在保护好天然林的前提下,加强人工驯
化及繁育栽培,使得这一珍稀物种产生更好的经济、生态及
社会效益。
5 参考文献
[1] 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M].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1.
[2] 丁陈森.浙江植物志(第二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993.
[3] 张若蕙.浙江省珍稀濒危植物[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 陈征海,唐正良,裘宝林,等.浙江海岛植物区系的研究 [J].云南植物
研究,1995,17(4):405-412.
[5] 俞慈英,陈叶平,袁燕飞,等.舟山海岛普陀樟等 3 种特有树种种质资
源清查[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4):413-417.
[6] 于永福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里程碑——国家重点野生植物名录(第
一批)[J].植物杂志,1999(5):3-11.
[7] 俞慈英,李修鹏,赵慈良,等.普陀樟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 [J].林业
科学,2008,44(9):65-71.
园艺博览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