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AtHsfA2调节胁迫反应基因的表达并提高热和氧化胁迫耐性



全 文 :





398 中国科学 C辑 生命科学 2005, 35 (5): 398~407




SCIENCE IN CHINA Ser. C Life Sciences
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 AtHsfA2调节胁迫反应基因
的表达并提高热和氧化胁迫耐性*
李春光①② 陈其军① 高新起①③ 祁碧菽① 陈乃芝① 许守明①
陈 珈① 王学臣①**
(①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植物生理生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4; 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
郑州 450015; ③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曲阜 273165)
摘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热胁迫和氧化胁迫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最近的研究发现, 热激转录
因子(Hsfs)在联系热和氧化胁迫信号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 AtHsfA2 在
热激和氧化胁迫反应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和鉴定. 利用 Northern blot和定量 RT-PCR的方法, 我们
发现 AtHsfA2 的表达不仅被热激诱导, 同样也受到氧化胁迫诱导. 对 AtHsfA2 敲除突变体和超表
达植株进行功能分析表明, 突变体降低了基础性和获得性耐热能力以及氧化胁迫耐性, 而超表达
植株却增强这些耐性, 并且这些表型的改变与 APX1和一些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 离子渗漏水平,
H2O2的水平和膜过氧化伤害程度的变化相关联. 以上结果表明, 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AtHsfA2通
过调节胁迫反应基因的表达而提高热和氧化胁迫耐性. 因此, 我们提出热激转录因子 AtHsfA2在
联系热和氧化胁迫信号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热激转录因子 热胁迫反应 氧化胁迫反应 耐性

2005-04-11收稿, 2005-07-13收修改稿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30421002和 30370129)资助
** 联系人, E-mail: xcwang@cau.edu.cn
自然界中, 植物要不断忍受温度的变化. 和其他
的生物体一样, 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各种策略以降低迅速的温度变化引起的伤害, 以及
修复那些不可避免的伤害. 在各种生物体中, 热胁迫
反应已得到广泛的研究. 各种研究发现, 在热激反应
中都会迅速产生并积累一类称为热激蛋白的专一性
蛋白家族, 这类热激蛋白家族的产生与耐热性的提
高相关[1]. 这类蛋白根据它们的分子量大小又可分为
各种热激蛋白家族, 并且大多数热激蛋白都具有伴
侣分子的功能[2]. 所有生物体都具有各种主要的热激
蛋白家族(Hsp90s, Hsp70s和 sHsps), 而植物所生成的
不同种类的小Hsps的数量是最多的[3]. Hsps作为分子






第 5期 李春光等: 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 AtHsfA2调节胁迫反应基因的表达并提高热和氧化胁迫耐性 399



www.scichina.com
伴侣具有重要的功能, 不仅可以使细胞免受胁迫伤
害, 而且对于许多蛋白的折叠、胞内分布和降解都具
有重要功能[4~7].
热激反应的主要调节者是热激转录因子(Hsfs),
它属于一类在真核细胞领域都保守的蛋白家族[8~11].
热激转录因子具有一个 N 端螺旋-转角-螺旋的 DNA
结合结构域, 一个由两个疏水的七肽重复序列构成
的寡聚域(HR-A/B), 一簇对核输入必不可少的碱性
氨基酸(核定位信号)和 C 端激活结构域[8]. 植物 Hsfs
系统比迄今为止知道的其他生物体都要复杂. 在拟
南芥基因组中, 已鉴定出 21 个不同的 Hsfs 基因, 可
分为 A, B, C三类[8,12].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热胁迫和氧化胁迫反应
之间存在着内部联系, 两种胁迫都能诱导植物 Hsps
的产生[13~16]. 也有证据表明, 热胁迫也能诱导氧化胁
迫反应, 并引起细菌[17]、 酵母[18]和植物[19~23]抗氧化
酶基因的表达. 使用产生氧化胁迫的化合物处理植
物也可增加植物的耐热性, 并且短暂的热激同样可
诱导超氧阴离子或过氧化氢的猝发[24].
许多涉及氧化胁迫的重要因子如 APX1 和 Zat12
基因启动子中都含有热激元件(HSE)[23,25].
胞质 APX1 是拟南芥活性氧信号网络中的关键
组分[23]. 锌指蛋白 Zat12 也是拟南芥氧化胁迫反应
信号网络中的重要组分 , 并且在氧化胁迫中 Zat7,
WRKY25和 Apx1的表达需要 Zat12[26].
氧化还原状态敏感的 Hsfs 可能是植物一类重要
的 H2O2 感受因子[27,28], 至少在果蝇和哺乳动物细胞
中, Hsfs 体内或体外的寡聚化和 DNA 结合都可被热
和 H2O2诱导, 因此认为 Hsfs 可直接充当热和 H2O2
的感受因子[29,30]. 最近, 应用 dominant-negative 的方
法, Davletova等人[23]第一次提出遗传证据证实, Hsfs
是植物重要的 H2O2 的感受因子, 并且 Hsf21/ AtH-
sfA4a是一个好的候选因子.
这些证据表明, Hsfs在联系热和氧化胁迫信号方
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至今没有遗传证据证实, 哪
个 Hsfs 参与热和氧化胁迫反应.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
遗传证据证实, AtHsfA2通过调节胁迫反应基因的表
达, 来提高热和氧化胁迫耐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生长, 热和氧化胁迫处理
拟南芥种子(Columbia 型)种植于已灭菌的含有
2%蔗糖(w/v)的 MS板上, 4℃ 4天冷处理后, 植物生
长于 16 h光照, 22℃, 8 h黑暗, 20℃, 相对湿度为 70%
的生长室.
AtHsfA2 的 T-DNA 插入突变体品系号为 Salk_
008978, 是从 Salk Institute Genomic Analysis Labo-
ratory得到的[31]. 纯合的 AtHsfA2突变体是用 PCR扩
增鉴定的, 后被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耐热性实验是用 7天(培养在 MS板上)的无菌幼
苗来做的. 热胁迫的检测是把培养皿放在热稳定性
的烘箱中不同温度处理 2 h. 获得耐热性的检测是热
激 37℃ 1 h 后, 再放于各种温度下处理. 热处理后,
转移植物到正常的生长条件下, 培养 7天后照相.
对于氧化胁迫分析, 培养 5天的幼苗被转移到含
有 10, 20 µmol/L rose bengal (RB, 玫瑰红)(Sigma)的
MS板上, 幼苗水平或垂直处理 7或 10天后照相.
1.2 载体构建和植物转化
克隆 AtHsfA2 ORF 构建到双元载体 pBI121 上
(Clontech)(XbaⅠ /SacⅠ酶切位点 ), 转化农杆菌
GV3101菌株, 按照 Clough等人[32]的方法转化拟南芥.
T0代种子用 kanamycin筛选, 7天后挑选 T1代阳性植
株转移到土中收种子. T2代 kanamycin抗性为 3:1的
植株认为是单基因插入. T2 代植物中能得到 100%
kanamycin 抗性, T3 代的植株被认为是纯合体, 用作
进一步的实验分析.
1.3 mRNA的分离, Northern blot和 RT-PCR
3周的拟南芥幼苗 37℃热激或 4 mmol/L H2O2处
理后, 用 TRIzol reagent抽提这些材料的总 RNA. 30
或 20 µg RNA 在甲醛 1.0%凝胶上电泳, 后转移到
Millipore Immobilon-Ny+尼龙膜上 , 用α32P-标记的
HsfA2, Hsp17.6, Hsp25.3, Hsp70, Hsp101和 APX1专
一性的基因探针杂交. 这些膜用 Kodak XAR 胶片自
磷酸化.
cDNA是在 1 U RNAase 抑制剂存在下, 用反转






400 中国科学 C辑 生命科学 第 35卷



SCIENCE IN CHINA Ser. C Life Sciences
录酶反转录而成. 基因专一性的引物如下:
AtHsfA2: 正向引物 (5′-TGTTGAGGTTGGGCA-
ATACGGTTTC-3′),
反向引物(5′-CAACGCTGCTTCCAAATTACCA-
TCT-3′);
AtHsp17.6: 正向引物 (5′-GGATTTGGAGTTTG-
GAAGGT-3′),
反向引物 (5′-TTTGGCTCAGGAGGAGGAAG-
3′);
AtHsp25.3: 正向引物(5′-TCTACACTCTCATTT-
GCTGC-3′),
反向引物(5′-ACTGTCTTCCTTCTTCTGCT-3′);
AtHsp70: 正向引物(5′-TCAAGCGGATAAGAG-
TCACT-3′),
反向引物(5′-CTCGTCCGGGTTAATGCT-3′);
AtHsp101: 正向引物(5′-CTGTGAGGAGGCGA-
CCTTATTGTGT-3′),
反向引物(5′-CACCACCTTCTTCTCCATCCATC-
TC- 3′);
AtAPX1: 正向引物 (5′-ACTACCCAACCGTGA-
GCGAA-3′),
反 向引物 (5′-GGGCACCAGATAAAGCGACA-
3′);
AtActin: 正向引物 (5′-CATCAGGAAGGACTT-
GTACGG-3′),
反向引物 (5′-GATGGACCTGACTCGTCATAC-
3′).
1.4 AtHsfA2-GFP融合蛋白的胞内定位
克隆 AtHsfA2 缺失 NES (1~277)序列及全长
(1~345) 序列构建到 pBI221载体(Clontech, Palo Alto,
CA, USA)的 XbaⅠ-BamHⅠ位点中. 这个载体 BamHⅠ-
SacⅠ位点含有一个可溶的红色的 GFP 蛋白基因
(`SmRS-GFP′)[33]. 所用引物如下:
正向引物: (5′-CGCTCTAGAATGGAAGAACTG-
AAAGTGGAAATGG-3′),
反向引物: (5′-GGATCCCCTCCAAACATTGTT-
CCTCCTTAGTA-3′) 及 (5′-GGATCCAAGGTTCCG-
AACCAAGAAAACCCATT-3′).
按照 Varagona 等人[34]的方法, pBI221-(t) AtH-
sfA2-GFP的质粒 DNA转化进洋葱表皮细胞. 荧光用
LSM 510 CLSM (Zeiss)进行分析, 每次转化至少重复
两次.
1.5 离子渗漏的测定
拟南芥幼苗中离子渗漏是按照Hong等人[35]的方
法测定的.
1.6 H2O2含量的测定
拟南芥幼苗中 H2O2 的含量是按照 Brennan 等
人[36]的方法测定的.
1.7 MDA含量分析
拟南芥幼苗中的 MDA 含量分析是按照
Larkindale等人[37]的方法进行的.
2 结果
2.1 AtHsfA2-GFP融合蛋白定位于胞质和核中
许多 Hsfs不仅含有核定位信号(NLS), 而且含有
核输出信号(NES). 在番茄中, HsfA2是一个主要定位
于胞质中的穿梭蛋白, 但缺乏或截断 NES 形式的突
变体形式就是一种核蛋白[38].
通过在洋葱表皮细胞中瞬时表达 AtHsfA2-GFP
融合蛋白, 我们检测了 AtHsfA2蛋白的胞内定位. 结
果显示, 类似于番茄的 HsfA2蛋白, AtHsfA2-GFP融
合蛋白同时定位于核和胞质中(图 1(b)).
为了进一步检测 AtHsfA2 的胞质定位是否是由
于 NES 的作用, 我们构建了一个删除 NES 的突变体
形式(tAtHsfA2). 和我们预测的一样, tAtHsfA2-GFP
融合蛋白只定位在核中(图 1(c)).
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 3HA标记的 AtHsfA2融
合蛋白在烟草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的免疫荧光定位[39].
2.2 一些 Hsps和 APX1的表达被 AtHsfA2调节
已有文献提出, AtHsfA2 和拟南芥的小热激蛋
白以及其他的伴侣分子在细胞和叶中都受热激严格
诱导, 并可积累到高水平[40]. 因此我们通过 Northern
blot 检测了热激下 AtHsfA2 表达的时间特征, 结果显
示, 在 37℃热激的情况下, AtHsfA2的表达被迅速诱导,
在 1 h达到最高, 然后迅速降低到原来水平(图 2(a)).






第 5期 李春光等: 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 AtHsfA2调节胁迫反应基因的表达并提高热和氧化胁迫耐性 401



www.scichina.com


图 1 AtHsfA2对照和突变体形式 GFP融合蛋白的胞内定位
用 35S-GFP (a), 35S-AtHsfA2-GFP (b), 35S-tAtHsfA2-GFP (tAtHsfA2, 缺乏 NES信号的截短的 AtHsfA2) (c)载体瞬时转化洋葱表皮细胞.
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荧光, Bars=1 µm


图 2 AtHsfA2调节一些 Hsps和 APX1基因的表达
(a) 在 37℃热激的情况下, AtHsfA2基因的表达特征; (b) 在正常和热激条件下, AtHsfA2基因在 WT, AtHsfA2突变体(KO)和超表达植株(OE)中的表
达特征; (c) 在热激条件下, AtHsfA2突变体(KO)中一些 Hsps基因的表达被下调; (d) 在 AtHsfA2超表达拟南芥(OE)中, Hsp70和 APX1基因的表达
被明显增加






402 中国科学 C辑 生命科学 第 35卷



SCIENCE IN CHINA Ser. C Life Sciences
为了检测拟南芥 AtHsfA2 的功能 , 我们从
SIGNAL 计划(signal.salk.edu/tabout.html)得到敲除突
变体品系. AtHsfA2突变体中, T-DNA插入到基因中的
第二个外显子中(图 3(a)). 考虑到基因超表达也是检
测基因功能的重要方法, 我们又得到 35S-AtHsfA2 转
基因植物. 在 AtHsfA2 突变体和一个转基因品系中,
AtHsfA2的表达水平被检测(图 2(b)). 结果显示, 在正
常条件下 AtHsfA2 的转录水平很低, 基本检测不到,
而在热激条件下, 转基因植物中 AtHsfA2的表达水平
比野生型高.
已有报道 AtHsfA2中两个 AHA基元具有激活功
能[39]. 为了确定拟南芥 AtHsfA2 激活哪些基因表达,
我们首先检测了AtHsfA2敲除突变体中几个代表性的
热激蛋白基因表达水平 , 这些基因包括 Hsp17.6,
Hsp25.3, Hsp70 和 Hsp101, 结果显示, 在 AtHsfA2
敲除突变体中, Hsp70, Hsp101 和 Hsp17.6的表达有
不同程度的降低, 而 Hsp70 和 Hsp101 的表达降低
的更加明显, 但 Hsp25.3表达的变化不明显(图 2(c)).
我们以前的结果显示, AtHsfA2超表达拟南芥中,
AtHsfA2 的表达增加, 并且在热激条件下更加明显,
因此我们以Hsp70为代表检测了它在 AtHsfA2超表达
品系中的表达水平 . 胞质抗坏血酸过氧化酶基因
(APX1)启动子中具有热激顺式元件[23], 因此我们也
同时检测了它在AtHsfA2突变体和超表达品系中的表
达水平.
如图 2(d)显示, 在正常条件下, Hsp70 的转录在
野生型, AtHsfA2突变体和超表达品系中都检测不到,
但是 APX1 的表达在超表达品系中明显增加. 在热激
条件下, Hsp70和 APX1的表达水平在 AtHsfA2超表达
品系中出现更加明显的增加(图 2(c)). 这些结果表明,
AtHsfA2 和靶基因 HSE 的结合可能包括组成性结合
和热激诱导性结合.
2.3 AtHsfA2 突变体增加热胁迫敏感性 , 而
AtHsfA2的超表达提高热胁迫耐性
为检测 AtHsfA2 在耐热性上的功能, 野生型、
AtHsfA2 突变体和超表达的拟南芥幼苗在不热激(图
3(b)) 或 37℃热激 1 h后(图 3(d)), 进行不同温度下的


图 3 WT, AtHsfA2突变体和超表达拟南芥对热胁迫的不同反应
(a) AtHsfA2敲除突变体中 T-DNA插入 AtHsfA2基因中的位点; (b)和(c) WT, AtHsfA2突变体(KO)和超表达拟南芥(OE)不同的基础耐热性; (d)和(e)
WT, AtHsfA2突变体(KO)和超表达拟南芥(OE)不同的获得耐热性






第 5期 李春光等: 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 AtHsfA2调节胁迫反应基因的表达并提高热和氧化胁迫耐性 403



www.scichina.com
热胁迫处理. 如图 3(b), 42℃热胁迫后, 突变体的生
长有轻微伤害, 而WT和 AtHsfA2超表达幼苗生长较
好. 43℃处理后, 大多数突变体不能恢复, 而 WT 和
转基因幼苗却能存活, 且两个超表达的转基因品系
比 WT 恢复的更好. 44℃处理后, 所有的植物都不能
存活. 然而, 对于获得性耐热性, 尽管植物都显示高
程度的漂白, 但在 45℃的热胁迫下都能存活. 在 46℃
的热胁迫后, 大多数突变体植物都不能恢复, 而 WT
和转基因植物却能生存, 并且两个 AtHsfA2超表达品
系比WT生长的都更好.
热改变膜的转运特性可能是通过影响膜的流动
性或膜通道和转运体的活性而引起的, 并且Hsp70和
sHsp 可以与膜蛋白发生分子互作, 保护膜免受热伤
害[41]. 为了检测 AtHsfA2 是否影响热胁迫下膜的稳
定性, 我们测定了突变体和超表达幼苗中的离子渗
漏水平. 结果显示, 在对照条件下, 突变体和超表达
幼苗中的离子渗漏水平无明显不同. 在热胁迫下, 突
变体中的离子渗漏水平增加, 而超表达幼苗中的却
降低(图 4).

图 4 热胁迫下, WT, AtHsfA2突变体(KO)和超表达拟
南芥(OE)不同膜透性
2.4 AtHsfA2也参与氧化胁迫反应
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 热胁迫和氧化胁迫之间
存在着内在联系, 并且我们前面的结果也显示参与
氧化胁迫的 APX1 和一些 Hsps 的表达可被 AtHsfA2
调节, 因此进一步检测了AtHsfA2是否参与氧化胁迫
反应. 首先通过 RT-PCR 分析了氧化胁迫下 AtHsfA2
的转录水平, 结果显示 AtHsfA2 的 mRNA 水平在 4
mmol/L H2O2 处理 1 h内明显增加, 3 h达到最高, 然
后逐渐降低(图 5(a)).
同时我们检测了氧化胁迫下 AtHsfA2 突变体和
超表达品系中 APX1 和 Hsp70 的表达水平. 正如图
5(b), 类似于热激条件下的情况 , 在正常条件下 ,
Hsp70的转录在WT, AtHsfA2突变体和超表达品系中
都不能检测到, 但 APX1 的表达在超表达品系中却明
显增加 . 氧化胁迫下 , 在 AtHsfA2 超表达品系中 ,
Hsp70 和 APX1 的表达都明显增加. 这些结果也进一
步证实了AtHsfA2和它的靶基因的结合可能包括组成
性结合如 APX1和胁迫诱导性结合如 Hsp70.
我们又用玫瑰红(rose bengal, 4,5,6,7-tetrachloro-
2,4,5,7-tetraiodofluorescein)处理 AtHsfA2 突变体和超
表达幼苗以观察它们对氧化胁迫的敏感性. 存在于
介质中的玫瑰红(RB)暴露于光下就会产生 ROS[42,43].
在无 RB 的介质中, AtHsfA2 突变体和超表达植株与
WT的生长并没有明显不同. 当 5 天龄的幼苗被转移
到含 10 µmol/L RB的 MS板上后, AtHsfA2突变体幼
苗明显变褐, 比起 WT 和超表达植物, 表现出更加严
重的生长抑制. 在含更高 RB(20 µmol/L)的介质中,
WT 和突变体幼苗的生长显示出更强的抑制, 并且大
多数突变体幼苗变白, 而转基因幼苗的生长并没有
受到明显的抑制(图 5(c)). 为了观察 RB 对幼苗根生
长的影响情况, 5天幼苗在含 20 µmol/L RB的 MS介
质上倒置培养, 发现 RB对WT, AtHsfA2突变体和超
表达幼苗根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2.5 AtHsfA2 突变体和超表达植物中 H2O2 和
MDA的含量测定
胞质的 ROS 清除酶 APX1 是拟南芥活性氧基因
网络中的关键组分[23]. 我们以前的结果表明, APX1
的表达可被AtHsfA2调节, 因此推测AtHsfA2参与热
和氧化胁迫可能是因为 APX1和一些 Hsps影响 ROS
的稳态.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 我们测定了在正常条件,
热胁迫和氧化胁迫下, WT, AtHsfA2突变体和超表达
幼苗中的 H2O2 水平, 结果显示, 在热和氧化胁迫下,
突变体中的 H2O2 积累到较高水平, 而在超表达植物
中 H2O2水平却较低(图 6(a)).
由于 H2O2水平的提高可导致膜脂过氧化程度增
加, 因此分析了这些幼苗中的 MDA 水平, 正如图
6(b), 在热和氧化胁迫下, MDA水平在突变体中积累
较高, 而在转基因中积累的却较少.






404 中国科学 C辑 生命科学 第 35卷



SCIENCE IN CHINA Ser. C Life Sciences

图 5 WT, AtHsfA2突变体和超表达拟南芥对氧化胁迫的反应
(a) 4 mmol/L H2O2处理时 AtHsfA2基因的表达特征; (b) 在正常和 4 mmol/L H2O2条件下, WT, AtHsfA2突变体(KO)和超表达拟南芥(OE)中,
AtHsfA2, Hsp70和 APX1基因的表达特征; (c)和(d) WT, AtHsfA2突变体(KO)和超表达拟南芥(OE)对化合物 RB不同的敏感性


图 6 在热和氧化胁迫下, WT, AtHsfA2突变体和超表达拟南芥中 H2O2水平和 MDA含量
(a) 在热和氧化胁迫下, WT, AtHsfA2突变体(KO)和超表达拟南芥(EO)中 H2O2水平; (b) 在热和氧化胁迫下, WT, AtHsfA2突变体(KO)和超
表达拟南芥(EO)中 MDA含量






第 5期 李春光等: 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 AtHsfA2调节胁迫反应基因的表达并提高热和氧化胁迫耐性 405



www.scichina.com
3 讨论
在番茄细胞中, HsfA2的活性和胞内定位可被一
个包括 HsfA1, Hsp17-CI和 Hsp17-CII的蛋白网络所
调节. 正常条件下, 在 Hsp17-CI存在时, HsfA2通过
与可溶性Hsp17.4-CII 相互作用而使它稳定在转录失
活形式(处于无活性状态), 并且保持在 HS 条件下可
迅速被激活的能力. 通过分析拟南芥 AtHsfA2 和 CII
sHsps 的 orthologs 的结果表明, 相应的蛋白网络的
调节作用也可能存在于这个拟南芥中 [40,44]. 我们的
实验结果表明, 在热激和氧化胁迫条件下, AtHsfA2
突变体或超表达植物改变了一些 Hsps 的表达, 如
Hsp70, 但在正常条件下, 即使在超表达植株中都没
检测到Hsp70的表达. 这些结果提出AtHsfA2的活性
或核定位或两者都需要其他热诱导因子调节, 其中
可能是 CII sHsps. 尽管在正常条件下, AtHsfA2的超
表达不能激活Hsps的表达, 如Hsp70, 但是可导致活
性氧基因网络中的关键成分 APX1 的表达. 这可能是
AtHsfA2 超表达植物提高了基础耐热性的原因. 这些
结果也表明一些基因如APX1可组成性结合AtHsfA2,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酵母中. 在酵母中, 一些基因可与
Hsf 组成性结合, 尽管在鉴定的基因中主要是与酵母
Hsfs热诱导性结合[45].
我们的结果也发现, 尽管在 AtHsfA2 突变体中,
Hsp70, Hsp101, Hsp17.6和 APX1的表达在热激条件
下被不同程度地降低, 但这些基因的表达并不完全
关闭, 从而说明这些基因可能不仅被 AtHsfA2 激活,
这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植物Hsfs的多样性, 实际上, 迄
今总共有 21 个 AtHsfs 在拟南芥中被发现. 我们推测
Hsp70, Hsp101 和 APX1 的表达可能主要由 AtHsfA2
调节. Hsp101 对于植物严重热胁迫下的生存和耐热
性的获得都是必不可少的[35,46]. Hsp70 在各种伴侣分
子网络中可能具有中心功能, 并且可能参与氧化胁
迫反应[47], 胞质APX1是拟南芥活性氧基因网络中的
关键组分[23], 因此 AtHsfA2 可能参与拟南芥热和氧
化胁迫反应. 我们的结果显示, AtHsfA2 突变体对热
和氧化胁迫更加敏感, 而 AtHsfA2超表达提高了这两
种胁迫的耐性. 与胁迫耐性相一致, 在 AtHsfA2 突变
体中, 热和氧化胁迫下的离子渗漏水平, H2O2水平和
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加, 而在超表达品系中, 这些水平
却降低 . 这些结果提示 , 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
AtHsfA2 通过调节胁迫反应基因的表达而提高热
和氧化胁迫耐性 . 因此 , 我们提出热激转录因子
AtHsfA2 在联系热和氧化胁迫信号反应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
至少有 3 种不同的感受分子可能涉及植物中
H2O2 的感知. H2O2 可被一个双组分激酶系统或其他
的受体分子, 或通过磷酸酶活性的直接抑制, 或通过
氧化还原状态敏感的转录因子如 Hsfs 感知[25,26], 并
且至少在果蝇和哺乳动物细胞中, Hsfs 的寡聚化和
DNA结合在体内或体外都可被热和 H2O2诱导, 从而
提出 Hsfs充当细胞中热和 H2O2的直接感受因子. 这
两种胁迫的感知需要在Hsfs的DNA结合结构域内存
在可形成对氧化还原状态敏感二硫键的两个半胱
氨酸[27,28]. 最近, Davletova 等人[23]第一次提出遗传
证据表明, 植物 Hsfs 是 H2O2的重要感知因子, 并且
AtHsf21 可能是较好的候选因子, 根据我们的结果推
测, AtHsfA2可能也是一个植物感受热和H2O2的感知
因子. 但精确的胁迫感知和激活信号的机制还有待
进一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Howarth C J, Ougham H J. Gene expression under temperature
stress. New Phytol, 1993, 125: 1~26
2 Jaenicke R, Creighton T E. Junior chaperones. Curr Biol, 1993, 3:
234~235
3 Jakob U, Buchner J. Assisting spontaneity: the role of HSP90 and
smHSPs as molecular chaperones. Trends Biochem Sci, 1994, 19:
205~211
4 Ellis R J. Chaperone substr ates inside the cell. Trends Biochem
Sci, 2000, 25: 210~212
5 Hartl F U, Hayer-Hartl M. Molecular chaperones in the cytosol:
from nascent chain to folded protein. Science, 2002, 295: 1852~
1858
6 Haslbeck M. sHsps and their role in the chaperone network. Cell
Mol Life Sci, 2002, 59: 1649~1657
7 Morimoto R. Dynamic remodeling of transcription complexes by
molecular chaperones, Cell, 2002, 110: 281
8 Nover L, Bharti K, Döring P, et al. Arabidopsis and the Hsf world:
How many heat stress transcription factors do we need? Cell
Stress Chap, 2001, 6: 177~189






406 中国科学 C辑 生命科学 第 35卷



SCIENCE IN CHINA Ser. C Life Sciences
9 Scharf K D, Heider H, Höhfeld I, et al.,The tomato Hsf system:
HsfA2 needs interaction with HsfA1 for efficient nuclear import
and may be localized in cytoplasmic heat stress granules. Mol
Cell Biol, 1998, 18: 2240~2251
10 Schöffl F, Pra¨ndl R, Reindl A. Regulation of theheat shock re-
sponse. Plant Physiol, 1998, 117: 1135~1141
11 Wu C. Heat stress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nu Rev Cell Biol, 1995,
11: 441~469
12 Nover L, Scharf K D, Gagliardi D, et al. The Hsf world: Classifi-
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lant heat stress transcription factors. Cell
Stress Chap, 1996, 1: 215~223
13 Banzet N, Richaud C, Deveaux Y, et al. Accumulation of 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 including mitochondrial Hsp22, induced by
oxidative stress and adaptive response in tomato cells. Plant J,
1998, 13: 519~527
14 Dat J F, Foyer C H, Scott I M. Changes in salicylic acid and anti-
oxidants during induction of thermotolerance in mustard seedlings.
Plant Physiol, 1998, 118: 1455~1461
15 Schett G, Steiner C W, Groger M, et al. Activation of Fas inhibits
heat induced activation of Hsf1 and upregulation of Hsp70,
FASEB J, 1999, 13: 833~842
16 Lee B H, Won S H, Lee H S, et al. Expression of the chloro-
plast-localized small heat shock protein by oxidative stress in rice.
Gene, 2000, 245: 283~290
17 Morgan R W, Christman M F, Jacobson F S, et al. Hydrogen per-
oxide-inducible proteins in Salmonella typhimurium overlap with
heat shock and other stress protein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86, 83: 8059~8063.
18 Davidson J F, Whyte B, Bissinger P H, et al. Oxidative stress is
involved in heat-induced cell death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6, 93: 5116~5121
19 Gong M, Li Y J, Chen S Z. Abscisic acid induced thermotolerance
in maize seedlings is mediated by Ca2+ and associated with anti-
oxidant systems. J Plant Physiol, 1998, 153: 488~496
20 Storozhenko S, De Pauw P, Van Montague, M, et al. The heat-
shock element is a functional component of the Arabidopsis APX1
gene promotor. Plant Physiol, 1998, 118: 1005~1014
21 Lee H S, Kim K Y, You S H, et al.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of a cDNA encoding copper/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
from cultured cells of cassava (Mannihot esculenta Crantz). Mol
Gen Genet, 1999, 262: 807~814
22 Panchuk I I, Volkov R A, Schöffl F. Heat stress and 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dependent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of ascorbate
peroxidase in Arabidopsis. Plant Physiol, 2002, 129: 838~853
23 Davletova S, Rizhsky L, Liang H J, et al. Cytosolic ascorbate
peroxidase 1 is a central component of the reactive oxygen gene
network of Arabidopsis. Plant Cell, 2005, 17: 268~281
24 Vallelian-Bindschedler L, Schweizer P, Mosinger E, et al.
Heat-induced resistance in barley to powderymildew (Blumeria
graminis f. sp. Hordei) is associatedwith busts of AOS. Physiol
Plant Pathol, 1998, 52: 165~199
25 Storozhenko S, De Pauw P, Van Montague M, et al. The
heat-shock element is a functional component of the Arabidopsis
APX1 gene promotor. Plant Physiol, 1998, 118: 1005~1014
26 Rizhsky L, Davletova S, Liang H, et al. The zinc-finger protein
Zat12 is required for cytosolic ascorbate peroxidase 1 expression
during oxidative stress in Arabidopsis. J Biol Chem, 2004, 279:
11736~11743
27 Desikan R, Cheung M K, Bright J, et al. ABA, hydrogen peroxide
and nitric oxidesignalling in stomatal guard cells. J Exp Bot, 2004,
55: 205~212
28 Mittler R, Vanderauwera S, Gollery M, et al. The reactive oxygen
gene network of plants, Trends Plant Sci, 2004, 9: 490~498
29 Zhong M, Orosz A, Wu C. Direct sensing of heat shockand oxida-
tion by Drosophila 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Mol Cell, 1998,
2: 101~108
30 Ahn S G, Thiele D J. Redox regulation of mammalian heat shock
factor 1 is essential for Hsp gene activation and protection from-
stress. Genes Dev, 2003, 17: 516~528
31 Alonso J M, Stepanova A N, Leisse T J, et al. Genome-wide inser-
tional mutagenesis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Science, 2003, 301:
653~657
32 Clough S J, Bent A F. Floral dip: a simplified method for Agro-
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Plant
J, 1998, 16: 735~743
33 Davis S J, Vierstra R D. Soluble, highly fluorescent variants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for use in higher plants. Plant
Mol Biol, 1998, 365: 521~528
34 Varagona M J, Schmidt R J, Raikhel N V. 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s) required for nuclear targeting of the maize regulatory
protein opaque-2. Plant Cell, 1992, 4: 1213~1227
35 Hong S W, Lee U, Vierling E. Arabidopsis hot mutants define
multiple functions required for acclimation to high temperatures.
Plant Physiol, 2003, 132: 757~767
36 Brennan T, Frenkel C, Involvement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the
regulation of senescence in pear. Plant Physiol, 1977, 59: 411~416
37 Larkindale J, Knight M R. Protection against heat stress-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in Arabidopsis involves calcium, abscisic acid,
ethylene, and salicylic acid. Plant Physiol, 2002, 128: 682~695
38 Heerklotz D, Döring P, Bonzelius F, et al. The balance of nuclear
import and export determines the intra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to-
mato heat stress transcription factor HsfA2. Mol Cell Biol, 2001,
21: 1759~1768






第 5期 李春光等: 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 AtHsfA2调节胁迫反应基因的表达并提高热和氧化胁迫耐性 407



www.scichina.com
39 Kotak S, Port M, Ganguli A,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C-terminal
domains of Arabidopsis heat stress transcription factors (Hsf)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signature combination of plant class A
Hsfs with AHA and NES motifs essential for activator function
and intracellular localization. Plant J, 2004, 39: 98~112
40 Port M, Tripp J, Zielinski D, et al. Role of Hsp17.4-CII as co-
regulator and cytoplasmic retention factor of tomato heat stress
transcription factor HsfA2. Plant Physiol, 2004, 135: 1457~1470
41 吴厚雄, 肖辉海, 李必湖. 植物热激蛋白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
术通报, 2003, 4: 6~13
42 Wierrani F, Kubin A, Loew H G, et al. Photodynamic action of
some sensitizers by photooxidation of luminol. Naturwissen-
schaften, 2002, 89: 466~469
43 Mengiste T, Chen X, Salmeron J, et al. The Botrytis Susceptible1
gene encodes an R2R3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protein that is
required for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 responses in Arabidopsis.
Plant Cell, 2003, 15: 2551~2565
44 Baniwal S K, Bharti K, Chan K Y, et al. Heat stress response in
plants: a complex game with chaperones and more than twenty
heat stress transcription factors. J Biosci, 2005, 29: 101~117
45 Hahn J S, Hu Z Z, Thiele D J, et al. Genome-wide analysis of the
biology of stress responses through 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Mol Cell Biol, 2004, 24: 5249~5256
46 Queitsch C, Hong S W, Vierling E, et al. Heat shock protein 101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rmotolerance in Arabidopsis. Plant Cell,
2000, 12: 479~492
47 Vignols F, Mouaheb N, Thomas D, et al. Redox control of
Hsp70-Co-chaperone interaction revealed by expression of a thio-
redoxin-like Arabidopsis protein. J Bio Chem, 2003, 278: 4516~
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