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framework in rural area: A case study in Qiaokou, Changsha, China.

乡村景观特征评价方法——以长沙市乔口镇为例


在参考英国景观特征评价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具有典型南方水田地区特点的长沙市乔口镇为例,通过室内分类和野外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较为完整的景观特征评价研究,提炼和比较了不同景观特征区域的特点和差异,并提出了景观特征提升和管护建议.结果表明: 乔口镇可以分为2类景观特征类型和7类景观特征区域,各景观特征区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农田、植被格局和美学特征方面.景观特征评价是一种识别乡村地区景观特点的有力工具,对保护、恢复和管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针对性的乡村景观发展;在今后的乡村景观研究中,除应加强景观特征评价研究外,还应深入探讨景观建设措施对于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methods of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LCA) in England, this paper applied a complete process of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with a case study in Qiaokou Town, which is located in a typical southern paddy fields area in Changsha City. We drew the landscape character map of Qiaokou Town through desk classification and field survey, identified and compared the key characters of each character area, and proposed suggestions on the improvement and stewardship of landscape charac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Qiaokou could be divided into 2 landscape character types and 7 landscape character areas with the main differences in cropland and vegetation pattern as well as aesthetic characters. The case study indicated that LCA could be a critical tool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in rural area, and provide helpful guidance to protect, restore and maintain the unique culture and characters of rural landscape, which is useful for targeted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we suggested that the assessment on the effects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measures on the ecosystem service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 LCA research as well.


全 文 :乡村景观特征评价方法———以长沙市乔口镇为例∗
张  茜1  刘文平1,2  宇振荣1∗∗
( 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193; 2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武汉 430070)
摘  要  在参考英国景观特征评价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具有典型南方水田地区特点的长
沙市乔口镇为例,通过室内分类和野外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较为完整的景观特征评价
研究,提炼和比较了不同景观特征区域的特点和差异,并提出了景观特征提升和管护建议.结
果表明: 乔口镇可以分为 2类景观特征类型和 7 类景观特征区域,各景观特征区域的差异主
要体现在农田、植被格局和美学特征方面.景观特征评价是一种识别乡村地区景观特点的有
力工具,对保护、恢复和管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针对性的乡村景
观发展;在今后的乡村景观研究中,除应加强景观特征评价研究外,还应深入探讨景观建设措
施对于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景观特征; 视觉特征; 美学评价; 景观管护; 农田格局
文章编号  1001-9332(2015)05-1537-11  中图分类号  F323.22; Q149  文献标识码  A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framework in rural area: A case study in Qiaokou, Chang⁃
sha, China. ZHANG Qian1, LIU Wen⁃ping1,2, YU Zhen⁃rong1 ( 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
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2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 ⁃Chin. J. Appl.
Ecol., 2015, 26(5): 1537-1547.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methods of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LCA) in Eng⁃
land, this paper applied a complete process of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with a case study in
Qiaokou Town, which is located in a typical southern paddy fields area in Changsha City. We drew
the landscape character map of Qiaokou Town through desk classification and field survey, identi⁃
fied and compared the key characters of each character area, and proposed suggestions on the im⁃
provement and stewardship of landscape charac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Qiaokou could be divid⁃
ed into 2 landscape character types and 7 landscape character areas with the main differences in
cropland and vegetation pattern as well as aesthetic characters. The case study indicated that LCA
could be a critical tool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in rural area, and provide helpful guidance to
protect, restore and maintain the unique culture and characters of rural landscape, which is useful
for targeted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we suggested that the assessment on the
effects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measures on the ecosystem service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 LCA
research as well.
Key words: landscape character; visual character; aesthetic assessment; landscape stewardship;
field pattern.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4B05)资助.
∗∗通讯作者. E⁃mail: yuzhr@ cau.edu.cn
2014⁃06⁃09收稿,2015⁃01⁃10接受.
    自然纯朴的田园风光一直是人们对乡村的印
象,然而农村工程项目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
由于都遵循同一套标准且缺乏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及
技术指导[1],导致乡村景观建设忽略了地域差异,
破坏了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出现了“千村一面”的
现象,加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乡村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严重受限[2],这些现象已经逐渐引起了相
关部门和学者的重视[3-4] .为了改善以上问题,首先
需要明确乡村景观的原本特征和变化历程,并作为
指导景观建设的依据,保护、恢复、管理和提升乡村
景观特征,使得人们心目中所向往的乡村风貌得到
重现.
景观特征指景观中的一些要素(地质地貌、土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15年 5月  第 26卷  第 5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May 2015, 26(5): 1537-1547
壤、土地覆盖、文化格局等)所形成的特有的、可识
别的、一致的格局,造就了某处景观与别处的不
同[5-6] .景观特征评价 (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
ment, LCA)是识别乡村景观特征的有力工具,最早
由英国于 20世纪 90年代在景观评价工具的基础上
提出,当前主要流行于欧洲国家.景观特征评价的目
的是为了识别农业、林业以及其他形式的发展在塑
造景观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是一个帮助理解景观
的当前状态、形成过程和变化趋势的工具;其目的不
是评价景观的好坏,而是系统地记录景观的特征、格
局和特点,并解释其随时间的变化,确保变化和发展
不会破坏特定景观的特征或有价值的特点,并且考
虑提升和强化景观特征的方法[5] .景观特征评价又
被称为“特征化”过程.
景观评价研究一直是国内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
点,针对城市、乡村、农业景观等不同景观类型和从
区域、城市、村庄等不同尺度的景观评价研究层出不
穷.这些研究多是综合性评价,如利用层次分析法建
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
一般是得出景观“好”和“差”的区域,从而有针对性
地提出改善景观质量、提升景观价值或生态系统服
务的对策[7],这是与景观特征评价的根本差异所在.
目前,国内明确的景观特征评价研究,或者说可以归
类为景观特征评价的研究还较少,大致可分为 3 种
情况:1)研究中提到了“景观特征”一词,但对其理
解并非本文所指“景观特征”,如以景观格局指数特
点代替景观特征[8-11],或以地质地层遗迹特点作为
景观特征[12-13] .2)研究中未使用“景观特征”一词,
而是“景观特色”、“景观风貌”等其他术语,但都或
多或少地符合“景观特征”的定义和“特征化”的方
法,如徐珊等[14]基于“从感知到认知”的方法,通过
文学作品、民居建筑、传统植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总
结归纳出北京传统乡村景观,同时通过对居民、旅游
者的访谈归纳出当代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并综
合二者提出了当前北京市乡村景观风貌特征营造的
建议;陈娟等[15]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人为干扰程
度,对福州市郊区的乡村景观进行分类,形成了 33
个景观单元;李向婷[16]对长沙县乌川湖村提出的景
观分类方法体现了“特征化”的思想.3)术语和含义
都基本符合“景观特征”内涵的研究,如张晓彤等[17]
在景观特征分区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农业景观开展了
主观偏好研究;姜婧[18]通过走访、实地考察、拍照等
方法详细地研究了甘肃省某乡村的乡土景观特征;
田大方等[19]描述了临海古城的滨海区景观特征.这
些研究对我国乡村景观特征评价做出了探索,但总
体上仍然缺乏从“景观特征”角度出发、完整且系统
的景观特征评价研究.
本研究基于英国景观特征评价的概念、流程和
方法,以位于典型南方水田地区的长沙市乔口镇作
为案例,开展了较为完整的景观特征评价研究,形成
了乔口镇景观特征区域图,并总结了各区域的关键
特征和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景观特征提
升策略和管护建议,以期指导乔口镇未来乡村景观
建设的方向;在景观特征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主客观
结合的方法评价了各景观特征区域的视觉美学特
征,讨论了视觉美学评价与生态学评价的结合,以期
通过探讨镇域尺度景观特征评价的方法,为我国乡
村景观特征评价提供参考.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乔口镇(28°27′—28°32′ N,112°39′—112°45′ E)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西北部边界———长沙、益
阳、湘阴、宁乡四县交界处(图 1),自古就是自北部
出入长沙的交通枢纽.总面积 46.23 km2,辖 10 个
村、1个社区,总人口 3.4万.该镇地处洞庭湖南部滨
湖冲积平原,海拔-12 ~ 97 m,平均海拔 41.63 m.该
区属亚热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年均气温 17 ℃,
年降水量 1370 mm.境内团头湖为自然湖泊,集中了
乔口镇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动物 372种、植物328种.
乔口镇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坑塘水面和
村庄,分别占镇区总面积的 52.2%、13.6%和 11.8%,
这 3个地类构成了乔口镇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水
田为基质、坑塘为廊道、村落为斑块.空间上,主要的
城镇景观———乔口社区分布于乔口镇东北部,并沿
公路向南延伸;水田遍布整个乔口镇,大型坑塘沿
图 1  乔口镇位置示意图
Fig.1  Sketch map of location of Qiaokou Town.
835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6卷
西北至东南方向形成两条带状聚集区,其余为散布
水田和村落中的小型坑塘.镇西南为自然湖泊团头
湖,东北为湘江,两个大型自然水体通过一条人工河
流(柳林江)沿北部至西部连接起来,形成乔口镇的
边界,也形成了乔口镇三面环水的格局.
1􀆰 2  景观特征评价方法
参考英国景观特征评价[5]和 Kim 等[20]在韩国
的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景观特征评价基本流程(图
2).其中,第一步至第四步为特征化阶段,第五步至
第六步为判断阶段.
1􀆰 2􀆰 1资料收集和室内分类   通过收集资料,并根
据一定方法和数据形成景观特征区域的初步分类,
为野外调研打基础.本文室内分类采用的主要数据
包括:2011年土地利用面状地物、2011 年土地利用
线状地物、村庄行政边界(来源于国土资源部土地
勘测中心);30 m 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国际数据服务平台 http: / / dat⁃
amirror.csdb.cn / );SPOT5 遥感影像(分辨率 2.5 m,
成像时间 2011年 12月).
根据乔口镇地方特点和数据情况,在 ArcGIS
9􀆰 3平台下,采用密度分析和叠加分析工具完成景
观特征区域室内初步分类,具体步骤如下:
1)从土地利用面状地物图层中提取水体及水
利设施用地,以面积 2 hm2作为分界将河流、湖泊、
大型坑塘水面分为大型水体和小型水体两个单独图
层;从线状图层中提取沟渠作为单独图层;将小型水
体图层和线状沟渠图层分别做密度分析,并重分类
为 3类,代表密度“较高”、“中等”和“较低”;将小型
水体密度图与线状沟渠密度图叠加,生成水体分布
密度图.
2)从土地利用面状地物图层中提取园地和林
地作为单独图层,转化为点图层后进行密度分析、重
分类.
3)将园地和林地密度图与水体密度图叠加,生
成以水体和园地、林地分布密度为特点的分类图,将
此分类图与大型水体分布图叠加,形成未经检验的
初步分类图.
4)结合建制镇边界、村庄边界、遥感影像,对未
经检验的初步分类图中的各个斑块进行逐一检验,
合并面积较小的类型和特征相似的斑块,形成景观
特征区域初步分类图.
1􀆰 2􀆰 2野外调研  野外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修正景观
特征区域初步分类的边界,对各个特征区域的自然
图 2  景观特征评价流程
Fig.2  Framework of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景观、聚落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等信息进行现场判断
和记录.根据景观特征区域初步分类和村庄边界,每
个村的主要景观特征区域内选择调查点 10个左右,
次要景观特征类型选择调查点 2~5 个,每个调查点
93515期                          张  茜等: 乡村景观特征评价方法———以长沙市乔口镇为例           
覆盖周围可视范围(约 200 m),具体调查点的数量
视面积大小和景观的整体差异性而定,尽量使全部
调查点在整个村庄内均匀分布,覆盖整个区域.调研
时注意边界的变化,将需要修正的边界记录在图上,
并在景观特征记录表中说明;在每个调研点拍照作
为景观图片.实际调研开展于 2013 年 9 月,共选择
观测点 103个.调研时所用的景观特征记录表分为 3
个部分:1)土地利用和景观覆盖情况,分别从非聚
落景观和聚落景观两方面进行评价;2)视觉美学评
价;3)特征描述和边界修正建议.
1􀆰 2􀆰 3室内归纳总结   对初步分类的边界进行修
正,得到最终的景观特征区域图,并基于调研时记录
的信息对每类特征区域进行描述,提取各个景观特
征区域的关键特征.首先,将调研数据作为点状矢量
图层录入到 GIS 中,调研时记录的信息作为图层属
性;将调研时对边界的修正信息同样在 GIS 中进行
处理,包括边界的变动和景观特征区域名称的修正,
得到最终的景观特征区域图.然后,将各个特征区域
内的调查点属性进行汇总,包括景观特征区域的分
布、所涉及的村庄、土地利用情况、地形特征、土壤类
型、植被特征、农田特征、聚落特征、水体特征、视觉
和美学特征情况.
1􀆰 2􀆰 4视觉美学评价  基于景观特征区域进行视觉
美学评价.为了降低视觉美学评价的主观性,本研究
采用 Ode等[21]提出的 9 个美学概念及其对应的主
客观评价指标.其中,主观评价指标在野外调研时进
行现场评价,按照 0 ~ 4 分进行评分;每个概念选择
2~5个景观指数,即客观评价指标,采用景观格局指
数软件 Fragstats 4.1计算结果,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删
除冗余指数后得到表 1 所示的最终主客观评价指
标.各景观特征区域的美学评价得分计算过程如下:
1)主观指标处理:对 9 个美学概念下的主观评
价指标分别进行加和,得到每个美学概念的总分;在
全部调查点的数据中(此步骤不分景观特征区域)
进行每个美学概念总分的归一化,归一化公式为:
Si′=
Si-Smin
Smax-Smin
(1)
Si′=
Smax-Si
Smax-Smin
(2)
式中:Si′为各美学概念归一化后的得分;Si为归一化
前的总分;Smin、Smax分别为归一化前总分中的最小值
和最大值.正向指标按照式(1)计算,负向指标按照
式(2)计算.景观特征区域内所有调查点各美学概
念的归一化得分算术平均数,即为该景观特征区域
表 1  美学概念的主客观评价指标
Table 1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indicators of each aes⁃
thetic concept
美学概念
Concept
主观评价指标   
Subjective    
indicator   
客观评价指标: 景观指数
Objective indicator:
Landscape metrics
复杂性 边界类型的多样性 斑块丰富度
Complexity Shannon多样性指数
不同景观类型的对比度 边界密度
斑块形状指数
一致性 格局的重复程度 水域斑块的比例
Coherence 植被与自然景观的一致性 植被斑块的比例
水体与自然景观的一致性 邻接度指数
散布与并列指数
干扰程度 干扰物出现的概率 干扰景观类型比例
Disturbance 干扰物的视觉影响程度 视觉影响范围比例(可视域
分析中不可视区域的比例)
视觉尺度 视野的开阔性 可视域比例
Visual scale 植被对视线的遮挡程度 可视域的形状指数
自然性 植被的缺乏管理的程度 自然植被的比例
Naturalness 水体边坡的自然程度 自然水体比例
分形指数
历史性 景观年代层的多度 历史文化要素的形状指数
Historicity 历史 /文化要素或边界出现
的概率
历史文化要素的密度
管护水平 建筑物的管护水平 受管护景观类型的比例
Stewardship 植被的管护水平 荒草地、未利用地的比例
边界要素的管护水平
变化性
Ephemera
季相变化的植被比例 季节性变化的土地覆盖
(农田、植被、水体)比例
季节耕作的农田 /周期性变
化的农田比例
记忆表征
Imageability
独特的、壮观的景观要素的
出现程度
水域的比例
瞭望点的多少 可视域分析中观察点的密度
形状指数和分形维数采用面积加权平均值,历史文化要素的形状指
数为平均值,因其斑块较少且面积差异不大.“变化性”指与季节和天
气有关的景观变化;“记忆表征”指景观给观察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能
力[21] .打分时,0=无,1=低 /很弱,4 =高 /很强 Shape index and fractal
dimension index were calculated by area⁃weighted mean. Shape index of
historical / cultural elements was calculated by arithmetic mean, due to
their small area ratio and similar size. Ephemera referred to landscape
changes related to season or weather, and imageability reflected the abili⁃
ty of a landscape to create a strong visual image in the observer and there⁃
by making it distinguishable and memorable[21] . When scoring in field
survey, 0=none, 1= low / very weak, 4=high / very strong.
的各个美学概念最终得分.
2)景观指数处理:为使客观指数对应的每个美
学概念之间、客观与主观评价结果之间能相互比较,
对每个景观指数分别采用归一化处理后,每个美学
概念下的各指标相加再次归一化,并乘以 4 以与主
观评价 0~4分的标准相一致,得到最后景观指数客
观评价的结果,为各特征区域的相对结果.归一化处
理方法同式(1)、(2).
3)最终结果:采用加权求和的方式得到景观美
学主客观评价结果.其中,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各赋
予 0.5的权重.
045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6卷
1􀆰 2􀆰 5景观管护策略  景观判断的类型根据研究目
的的不同而变化,但总体上都是基于以上各步骤的
成果,对各个景观特征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
可能的管护和发展对策,或对未来的规划提出建议、
对策等信息,以支持地区发展.在本研究中,通过调
研时的观测,总结不同景观特征区域存在的生态环
境、景观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的保
护、恢复、管护和提升对策.
2  结果与分析
2􀆰 1  景观特征区域分类
根据初步分类图和野外调研的修正,乔口镇最
终的景观特征由水体和陆地两类景观特征类型
(landscape character type, LCT)构成,其中,水体及
周边景观区包括大型坑塘(A1)、湘江(A2)、柳林江
(A3)、团头湖(A4)4 类景观特征区域,陆地和城镇
景观区包括开阔水田区(B1)、小型林地和果园集中
区( B2 ) 及城镇景观区 ( B3 ) 3 类景观特征区域
(图 3).
2􀆰 2  景观特征区域具体描述和关键特征分析
2􀆰 2􀆰 1具体描述和关键特征举例  在景观特征区域
基本描述的前提下,通过总结调研数据和记录得到
各景观特征区域的具体描述并提取关键特征.本节
以大型坑塘及周边植被区(A1)为例,说明景观特征
的具体描述内容和关键特征的主要方面.
1)具体描述.分布特征、土地利用、地形特征见
表 2.土壤类型为潴育水稻土.植被特征:植被覆盖比
图 3  乔口镇景观特征区域图
Fig.3  Landscape character areas of Qiaokou Town.
A1: 大型坑塘与周边植被区 Large ponds and neighbor vegetation; A2:
湘江及周边滩涂区 Xiangjiang River and neighbor beach; A3: 柳林江
及所连接的水体 Liulin River and connected water; A4: 团头湖及所连
接的水体 Tuantou Lake and connected water; B1: 开阔水田区 Open
paddy field; B2: 小型林地和果园集中区 Small wood and orchard; B3:
城镇及周边建设区 Town and neighbor construction area. 下同 The same
below.
例(不包括农田)平均为 21.8%,其中,68.8%为自然
植被,31.2%为人工植被,多为乔灌草结合的自然群
落,管护水平较低,多样性较高.农田特征:农田分布
集中连片,边界多为规整的直线,少数边界为曲线,
以道路、沟渠和田埂为分界,多数边界具有草本植
被,田块边长平均约 60 m.聚落特征:聚落多数沿道
路或河流分布,二层和低层房屋混合,屋顶颜色蓝
色、绿色、红色、灰色,墙体为白色、灰色和较浅的黄
色、红色等;无公共空间,道路路面材质多为水泥,维
护良好;村庄绿化比例平均为 13.3%,乔灌草搭配为
主 .水体特征:水体以坑塘和沟渠为主,面积较大,边
表 2  乔口镇景观特征区域基本描述
Table 2  Basic descriptions on landscape character areas of Qiaokou Town
景观特征类型
LCTs
代码
Code
景观特征区域名称
LCAs
分布
Distribution
土地利用
Land use
地形特征
Terrain
水体及周边景观
Water body and its
periphery
A1 大型坑塘与周
边植被区
呈多分枝的狭长带状分布于乔
口镇的西部和东部
面积较大的种植莲藕的荷塘和
养殖鱼塘为主,包括坑塘周边的
植被
平地和洼地为主,洼
地主要为水塘或河
流湖泊堤岸下方
A2 湘江及周边滩
涂区
分布于乔口镇东部边界 河流为主,包括江中的沙洲和周
边的滩涂、植被
江边有地势较高的
堤坝
A3 柳林江及所连
接的水体
带状分布于乔口镇西部和北部
边界
人工开凿的大型沟渠为主,表现
为河流景观,包括周边的坑塘和
植被
江边有地势较高的
堤坝
A4 团头湖及所连
接的水体
带状分布于乔口镇南部边界 湖泊为主,包括周边的坑塘和植

湖边有地势较高的
堤坝
陆地及城镇景观
Land and town
B1 开阔水田区 自西北至东南贯穿乔口镇中部,
东部与 A1 区域交错分布,西部
与 A3 交错分布
主要为开阔水田,其中散布着乡
村聚落和小型坑塘
多数位于平地和洼
地(坑塘附近),少部
分地区有缓坡起伏
B2 小型林地和果
园集中区
分布于乔口镇西南部 聚落和围绕在周边的小型果园、
林地斑块分布密度较高,其余部
分为水田
主要位于平地
B3 城镇景观及周
边建设区
位于乔口镇北部乔口社区,并沿
公路向南延伸
城镇景观为主,包括周围开发在
建的建筑工地
主要位于平地
14515期                          张  茜等: 乡村景观特征评价方法———以长沙市乔口镇为例           
图 4  开阔水田区(B1)及小型林地和果园集中区(B2)的农田格局局部放大视图
Fig.4  Partially enlarged view of field pattern in B1 and B2 .
坡人工、半自然、自然兼有,大型鱼塘一般形状都为
人工修饰,种植莲藕的荷塘整体自然性较高,周边植
被丰富;水生植物比例为 21.9%,以挺水植物为主,
水质一般.
2)关键特征.平地为主,有少部分洼地;大型种
植莲藕和渔业养殖的坑塘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农
田、聚落较少;种植坑塘周边植被多样性较高,管护
水平低,养殖坑塘周边管护水平相对较高,多样性较
低;农田分布集中,边界多为规整直线,平均田块较
大;聚落多数沿道路和河流分布,一般为二层房屋,
房前为硬化空地,房后为菜地或小型坑塘;整体视觉
尺度中等,植被对视线的遮挡程度较高.
2􀆰 2􀆰 2具体特征的比较   1)农田特征的比较.在 7
个景观特征区域中,除 A2“湘江及其周边滩涂”外,
均有农田分布,但农田比例较大的为 B1“开阔水田
区”和 B2“小型林地和果园集中区”,分别占二者区
域总面积的 75.5%和 68.0%,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图 4),是本节主要讨论的两个景观特征区域.农田
特征主要通过田块大小和形状来表现.
B1区域是农田分布的集中区域,其范围内包含
多个基本农田区域和土地整理项目区域,由于项目
建设标准的要求,农田在沟渠和道路的分割下,表现
出较为整齐的方块状;B2区域是小型林地和果园分
布较为集中的区域,农田不仅受到道路和沟渠的分
割,还被不规则的林地进一步隔离,形成了不规则的
状态.田块大小主要依靠田块边长来反映,基于实地
调研点记录的数据计算得到 B1、B2区域的平均田块
边长分别为 60.5 和 49.2 m,B1区域整体上田块较
大,B2在图 4中显示农田斑块较大是由于一些低于
分辨率的细小道路和沟渠无法在图中显示.B2区域
农田斑块形状复杂的情况通过景观格局指数也得到
反映(图 5),B2的形状指数和分形维数都比 B1高,
形状指数和分形维数越高,表明斑块的形状越复杂.
此外,在实地调研中还发现,B1区域的农田边界多为
规整的直线,而 B2区域的农田不仅边界为多变的曲
线,而且田面高低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出了更加多样
化的视觉效果.
    2)植被特征的比较.植被是组成景观特征的重
要方面,植被特征包括整体覆盖率、植被类型、组成
结构和管护水平.由图 6可以看出,在所有景观特征
区域中,非聚落区域的植被覆盖率(不包括农田)比
聚落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高,二者差距最大的是 A2
“湘江及周边滩涂区”,高达 30%,差距最小的是 B1
区域,相差仅不到 1%.一般来说,在水域较多的地
区,周边的植被也比较茂盛,因此水域面积大的区域
的非聚落植被覆盖率比聚落植被覆盖率高,除 B1外
的其他区域都体现出了这种特点.从非聚落区域植
被覆盖的情况看,A2区域覆盖率高,是因湘江周边
滩涂为自然草地,江中沙洲为林地;B1区域主要分布
水田,林地、水塘等植被丰富的斑块较少,因此整体
覆盖率较低.从聚落区域的植被覆盖率看,各景观特
图 5  各景观特征区域的形状指数和分形维数
Fig.5  Shape index and fractal dimension index of LCAs (area⁃
weighted mean±SD).
245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6卷
图 6  各景观特征区域的植被覆盖率
Fig.6  Vegetation coverage of LCAs (mean±SD).
Ⅰ: 非聚落区 Nonsettlement area; Ⅱ: 聚落区 Settlement area.
征区域都维持在 13%左右;A2区域中的聚落主要为
湘江周边的工厂厂房,绿化低于乡村居民点,其聚落
植被覆盖率最低;B3区域的城镇范围内缺乏绿色景
观,植被覆盖率也较低;B2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最高,
因其小型林地和果园主要分布于村落周边和房前屋
后,体现了当地传统的房屋、庭院及周边区域的格局
设计.
    从植被的类型(图 7)看,人工种植的植被(如行
道树、房屋前后的遮阴树、休闲广场的绿化植被)占
所有植被比例为 20%~30%,自然植被(包括人工种
植后因缺乏管理而自由生长、无法辨别是否为人工
种植的植被)占 70%~80%;只有 B3“城镇及周边建
设区”与其他景观特征区域的情况相反,人工植被
比例高于自然植被 2 倍多,缘于城镇景观中休闲绿
地为人工规划、建设和管理.无论是非聚落区域还是
聚落区域,其植被结构都具有乔灌草结合的多层次
图 7  各景观特征区域的植被类型
Fig.7  Vegetation type of LCAs (mean±SD).
Ⅰ: 人工被比例 Percentage of manual vegetation; Ⅱ: 自然植被比例
Percentage of natural vegetation; Ⅲ: 挺水和浮水植物覆盖率 Coverage
of emergent and floating leaf plant.
配置,且除 B3区域外,其他区域的植被管护水平均
较低,尤其在非聚落区域.此外,在荷塘(种植莲藕)
较多的 A1、 B1、 B2区域内,水面植被的覆盖比例
较高.
2􀆰 3  视觉美学评价结果
由于各个美学概念正负指向不同,而且不存在
得分“越高越好”的情况,因此无法相加得到一个整
体的视觉美学评价结果,仅能每个概念分别分析.一
般来说,“复杂性”和“一致性”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
系,景观的一致性越高(只有一种类型时为最高),
其复杂程度就越低;同样,“干扰程度”与“自然性”、
“自然性”与“管护水平”也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但“干扰程度”与“管护水平”却不一定具有正相关,
因为干扰有正向有负向,而管护是一种正向的干扰.
由表 3 可以看出,就复杂性来说,B2区域最高,
这与其各类型用地交错分布有关;复杂性最低的是
A4“团头湖及其所连接的水体”,与其湖泊几乎占据
了整个区域有关.一致性最高的是 A2区域而不是团
头湖区域,这是因为湘江区域的边界简单,基本为平
滑直线,而团头湖边界复杂多变;B1 区域的一致性
最低.干扰程度最高的是 A2区域,而非 B3“城镇景观
及周边建设区”,这是由于湘江乔口镇段自然状态
和建设场地的鲜明对比,给人视觉冲击较大的缘故;
复杂性最高的团头湖区则被认为干扰程度最低.由
于植被对视线遮挡程度的变化,陆地景观的视觉尺
度较水域景观低.河流湖泊区域(A2、A3、A4)的自然
性整体高于其他区域,B3最低,这反映了典型的江南
地区植被与水体管护程度低,呈现自然状态的特点;
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人类活动多的区域自
然性较低.与自然性相关的管护水平得分情况相反,
B3区域最高.历史性整体得分不高,虽然当地历史文
化悠久,但难以从视觉上观察出来,而得分较高的园
地林地集中区和城镇景观区主要是缘于可以看到一
些历史文化建筑或通过当地人了解到有历史悠久的
公墓等信息.变化性主要受到植被的影响,由于 B3
城镇景观内植被很少,其变化性也最低,自然性较高
的 A2区域与植被较多的 B2区域变化性较高.记忆表
征方面,受到地势高低变化所导致的观察点数量以
及水域分布的影响较大,因此具有堤坝的水域分布
区的记忆表征均较高,主要为平地的水田分布区
最低.
空间上,A1区域表现出了较高的视觉尺度、历
史性和记忆表征,较低的干扰程度,其他的美学概念
均处于中等水平;A2区域表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
34515期                          张  茜等: 乡村景观特征评价方法———以长沙市乔口镇为例           
表 3  各景观特征区域的视觉美学评价结果
Table 3  Scores of landscape aesthetic assessment of LCAs
代码
Code
复杂性
Complexity
一致性
Coherence
干扰程度
Disturbance
视觉尺度
Visual scale
自然性
Naturalness
历史性
Historicity
管护水平
Stewardship
变化性
Ephemera
记忆表征
Imageability
A1 1.95 1.92 0.86 2.51 1.64 2.14 2.80 1.85 2.62
A2 1.59 3.38 3.42 2.32 3.61 0.80 0.63 2.44 2.22
A3 2.00 2.14 1.10 2.62 3.27 1.09 1.83 1.32 2.83
A4 1.32 2.85 0.55 3.19 3.09 2.03 1.80 1.64 3.40
B1 2.23 0.83 1.05 1.08 1.97 2.01 2.74 1.84 0.67
B2 3.32 1.04 1.65 1.89 2.31 2.86 2.64 2.12 2.23
B3 1.86 1.13 1.03 3.04 0.69 2.26 3.00 0.50 1.84
图 8  乔口镇视觉美学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
Fig.8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sults of landscape aesthetic assessment.
A: 复杂性 Complexity; B: 一致性 Coherence; C: 干扰程度 Disturbance; D: 视觉尺度 Visual scale; E: 自然性 Naturalness; F: 历史性 Historicity;
G: 管护水平 Stewardship; H: 变化性 Ephemera; I: 记忆表征 Imageability.
干扰程度和自然性,较低的历史性和管护水平;A3
区域体现出了较高的自然性,较低的管护水平;A4
区域表现出了较高的视觉尺度、自然性和记忆表征,
较低的复杂性和干扰程度;B1区域体现出了较低的
一致性、视觉尺度和记忆表征,其他美学概念均处于
一般水平,没有较高的方面;B2区域体现出较高的复
杂性,没有较低的方面;B3区域视觉尺度较高,自然
性和变化性较低(图 8).整体上,水体景观具有较高
的视觉尺度、自然性和记忆表征,较低的干扰程度和
管护水平;陆地及城镇景观则由于各类差别大,各美
学概念方面没有明显的趋势.
2􀆰 4  景观管护策略
根据调研和分析,发现乔口镇乡村景观存在的
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水田中的农药化肥使
用导致的面源污染问题、水塘等水体水质的改善、大
型水体边坡的维护、地方特色的保护和生境网络的
连接等.针对这些问题,在遵循总体管护原则的基础
上,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表 4).总体管护原则
如下:
1)农业和土地利用:鼓励传统边界多变的农业
用地格局和多样化的边界管理,种植乡土植物或蔬
菜、花卉、药材等作为缓冲带;鼓励对边角地的利用
和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鼓励有利于生物多样性
保护的耕作、管理行为.
2)水体:鼓励低化学品投入的养殖业管理方
式;采用乡土植物、模拟本地自然植被群落结构,重
建沟渠、坑塘边坡的植被;对于已经产生污染的水
体,种植适宜的可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并定期管理;
鼓励非硬质化的水体护坡方式,最大程度保持水体
的自然特性.
445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6卷
表 4  乔口镇景观问题和管护措施
Table 4  Landscape opportunities and suggestions for stewardship of Qiaokou Town
景观建设机遇
Opportunity for landscape improvement
涉及的景观特征区域
Involved LCAs
管护措施
Stewardship measure
水田中面源污染的控制
Control of non⁃point pollution in paddy field
B1 1) 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 2) 较大排水沟边坡种植植被(草本)作为
缓冲带; 3) 水田内小型水塘周边种植植被(草本或小型灌木)作为
缓冲带
水塘水质的改善
Improvement of water quality in pond
A1、B1、B2 1) 控制渔业养殖肥料的使用; 2) 水塘周边种植植被作为缓冲带,
宽度视水塘大小而定; 3) 水塘边缘浅水区可种植水生植物用于净
化水质
大型水体的维护
Stewardship of large water body
A2、A3、A4 1) 避免工程措施对自然水体的破坏,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 2) 水
体边坡植被的重建; 3) 非必要的地段改用植被护坡,而非水泥硬质
护坡
地方特色的保护
Protection of local culture
B1、B2、B3 1) 聚落新建房屋尽量符合当地风俗,房前屋后种植本地特色植物;
2) 加大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 3) 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
生境网络的连接
Connection of habitat network
B1、B2 1) 强化道路两侧的植被建设; 2) 将水塘周边植被、聚落植被、小型
林地和园地通过植被连接起来; 3) 植被建设采用本地物种、模拟自
然群落
    3)自然和半自然生境:鼓励减少对湘江周边景
观的工程干扰,重建湘江周边草地植被和江中沙洲
的植被;提高水体周边植被与林地、园地之间的连
接,以利于形成生境廊道.
4)聚落和社区:鼓励新建房屋采用当地材料,
并采用符合当地风格的建筑形式和外观;鼓励在庭
院内种植植物、蔬菜等避免地面的长期裸露;鼓励在
房前屋后种植具有当地特色和风俗的水杉等树木;
鼓励对长期无人居住的空心屋、坍塌房屋进行整治,
提高聚落的土地利用效率;鼓励增加对道路系统的
植被和防护林建设,以美化聚落和提高生态服务;新
规划的项目应当尽量符合当地的特色和风格,避免
出现景观污染.
3  讨    论
3􀆰 1  景观特征评价的优缺点
本研究通过采用室内资料分类和野外调研结合
的方法,以长沙市乔口镇为例,开展了景观特征评价
研究,将乔口镇分为 2类景观特征类型、7 类景观特
征区域,描述了各景观特征区域的地形、土地利用、
农田、植被、水体、聚落等方面,并重点比较了农田格
局和植被特征的异同.与一般意义上的景观评价不
同,本研究采用的景观特征评价方法的目的并不是
为了选出研究区域内景观的质量或美感“好”与“不
好”的地区,而是归纳和总结景观的特征,目的是为
了给未来可能的景观规划或农村项目提供参考,保
证这些规划和项目能够在不破坏当地特色的情况下
提升景观的生产、生态、美学功能,防止“千村一面”
或盲目建设的现象发生,这对于美丽乡村和生态文
明的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不评价景观的好坏,也
即“价值无关”的方法是符合英国景观特征评价要
求的,但价值无关仅限于“特征化”阶段,到了“做出
判断”阶段,因要涉及到景观的建设、保护、管护、提
升策略,必须有所针对地采取不同措施,因此难以做
到“价值无关”.此外,本研究与一般景观评价不同的
另一方面就是评价结果得到的分区图并没有按照行
政边界划分,虽然行政边界作为最终分区的一个参
考,但行政边界是靠人为划分的,而景观的变化则与
地形、历史、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塑造有
关,而这些并不以行政边界为界.
景观特征评价的方法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学
者对其“定性研究多” “主观性太强”等方面的批
评[5],也因此进行着不断修正.在英国提出的景观特
征评价指南中对景观特征描述的方法和措辞提出了
严格建议,要求避免采用例如“优美的”、“柔和的”
等主观感情强烈的词汇.本研究为了避免缺乏定量
化数据的问题,在野外调研中记录了诸如植被覆盖
度、田块边长等数量信息,并通过景观格局指数的计
算,比较不同景观特征区域的农田格局和植被特征.
地形、土壤和植被是影响景观特征的重要因素,本研
究由于数据的限制(未能收集到详细的土壤信息)
和研究区域特点的限制(地形因素),采用了水体、
植被密度作为指标,对景观特征区域的初步分类方
法进行初步探索,但整体上仍然缺乏对景观历史变
化和当地人对景观特征看法的信息.因此,今后开展
相关工作时,尤其是在研究区域空间尺度较大、特征
变化明显的情况下,应尽量收集更为详细和全面的
数据;在景观特征初步分类时可打破常规方法,根据
54515期                          张  茜等: 乡村景观特征评价方法———以长沙市乔口镇为例           
研究地点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方式;在实地调研过程
中,应通过访问当地人,了解乡土知识和景观变化历
史,认识和理解当地人对于景观的感情所在[22],通
过这种不同于专家认识的方式,提高景观特征评价
的准确性,增强景观特征评价工作对当地人的实际
意义.
3􀆰 2  美学评价与景观特征
由于景观对于普通公众来说,首先理解的是其
“风景”的含义[23],视觉上景观的美与不美是公众对
于景观最直观的感知和判断,许多学者因此开展了
从感知、偏好角度的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研究和总
结[24-25] .正因如此,本研究在完成景观特征评价分
区和描述后,还对各景观特征区域进行了视觉美学
评价,并采用了 Ode等[21]提出的 9个视觉美学特征
概念,在各个概念下各选择了若干主客观指标,主观
指标通过实地调研获得,客观指标通过景观格局指
数反映,最后以等权重的方式将二者相加得到各个
景观特征区域的美学特征得分,通过得分的高低反
映各景观特征区域之间的相对情况.美学概念之间
无法加和得到一个总的结果,且对于某一个概念也
不能简单地认为得分高低对应的视觉美学价值高
低,不同概念的指标之间还存在交叉和重复,因此如
何使用这些概念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对于学者来说,
景观的“美”不仅体现于视觉上的“外表美”,还与景
观所能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高低的“内在美”有关,
这二者之间既存在交集也存在矛盾. Fry 等[26]在
Ode等[21]的基础上总结了 9 个视觉美学概念层次
在生态学和美学方面存在的重叠指标,而 Gobster
等[27]就“美的景观不一定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这
一矛盾,提出了一个“美学⁃生态关系”概念模型,认
为景观格局与人类的认知过程和感情反映相互影响
且形成循环.然而这些研究提出的都是概念框架,在
实践角度美学指标与生态学指标之间如何综合利用
仍不甚明了,因此在此方面还可以进行深入探讨,依
托景观研究的多学科综合特点[28],在景观特征评价
的基础上,从生态、美学等角度,提出更好地指导景
观建设的方法和策略,使乡村景观在具有特色的前
提下,达到兼具“外表美”和“内在美”的状态.
4  结    论
景观特征评价是一种识别乡村地区景观特点的
有力工具,对于保护、恢复、管理和提升有乡土气息
或有特色的乡村风貌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解决当
前我国乡村景观建设遇到的瓶颈.本研究参考英国
景观特征评价的流程和方法,以长沙市乔口镇为案
例,开展了景观特征评价的探索性研究,并通过景观
特征评价,得到了乔口镇景观特征区域分类图、视觉
美学评价、景观管护原则和措施建议.在开展评价工
作的过程中,由于数据的限制,本研究修改了评价中
初步分类的方法,在视觉美学评价方面采用了主客
观指标结合的评价方法.本研究成果对于乔口镇景
观特征的公众认知、景观管护和提升、乡村休闲发展
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其他地区开展景
观特征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在今后的乡村景观研
究中,应加强景观特征评价的研究,开发出适合于我
国的景观特征评价方法,并研究景观建设措施对于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探讨如何将景观的
“外表美”和“内在美”结合,指导我国美丽乡村创建
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Yun W⁃J (郧文聚), Yu Z⁃R (宇振荣). Ecological
landscaping strategy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in China.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
neering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4): 1 - 6 ( in
Chinese)
[2]  Gu X⁃K (谷晓坤), Chen B⁃M (陈百明).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evalu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A case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in
Jianghan Plain. China Land Science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12): 58-62 (in Chinese)
[3]   Yun W⁃J (郧文聚), Yu Z⁃R (宇振荣). Theory,
method,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and eco⁃
logical engineering of land consolidation. China Land
Science (中国土地科学), 2011, 25(6): 4 - 9 ( in
Chinese)
[4]  Yu X⁃C (喻学才). Preserv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heritage, brook no delay. Architecture & Culture (建筑
与文化), 2013(3): 9-14 (in Chinese)
[5]   Swanwick C.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Guid⁃
ance for England and Scotland. Edinburgh, UK: Coun⁃
tryside Agency, Cheltenham and Scottish Natural Herit⁃
age, 2002
[6]  East Devon District Council.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Guidelines [ EB / OL ].
(2008⁃02⁃28) [2014⁃01⁃13]. http: / / www. eastdevon.
gov.uk / plg_lcawhole.pdf
[7]  Chen Y (陈  莹), Wang X⁃D (王旭东), Wang P⁃F
(王鹏飞). Analysis and thought on the rural landscape
research in China.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10): 297-300 ( in Chi⁃
nese)
[8]  Tian G⁃J (田光进).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compari⁃
s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China. Remote Sensing Infor⁃
mation (遥感信息), 2002(4): 31-34 (in Chinese)
[9]  Liu Y⁃X (刘源鑫), Jiao F (焦  峰). Landscape pat⁃
645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6卷
tern characteristics and grain effect of landscape index in
Loess hilly region.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
tion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3): 23-27 (in Chi⁃
nese)
[10]  Yang X⁃Y (杨晓艳), Yan D⁃H (闫东浩), Cheng F
(程   锋). Landscape features of cultivated land in
Yanqing County of Beijing Municipality. Resource Sci⁃
ence (资源科学), 2005, 27(3): 98- 104 ( in Chi⁃
nese)
[11]  Wang Y⁃C (王印传), Xu H (许  嗥), Sun D⁃F (孙
丹峰), et al. Landscape characters of agricultural ecol⁃
ogy system in Huangta small watershed.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14
(1): 209-211 (in Chinese)
[12]  Yang G (杨  更). Research on Landscape Characteris⁃
tics & Genesis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Geo⁃
logical Heritages of Kanas National Geopark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hD Thesis. Chengdu: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3 (in Chinese)
[13]  Shan L⁃L (单莉莉). Research on Geologic Relic Land⁃
scape Characteristic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
ment Model in Weiyuan Dome District, Sichuan. PhD
Thesis. Chengdu: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2 (in Chinese)
[14]  Xu S (徐  姗), Huang B (黄  彪), Liu X⁃M (刘晓
明), et al. From perception to cogn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andscape style in Beijing. Landscape Architec⁃
ture (风景园林), 2013(4): 73-80 (in Chinese)
[15]  Chen J (陈  娟), Dai W⁃Y (戴文远), Bao Z⁃X (包
战雄), et al. Study on rural landscape features and spa⁃
tial difference in Fuzhou Suburbs. 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重庆师范大学
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28(4): 69-73 ( in Chi⁃
nese)
[16]  Li X⁃T (李向婷).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A case study in Wuchuanhu Village of
Changsha County.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27): 15226-15228 ( in
Chinese)
[17]  Zhang X⁃T (张晓彤), Li L⁃T (李良涛), Wang X⁃J
(王晓军), et al. Agricultural landscape preferential
model from subjective preference and spatial landscape
index: A cas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11 agricul⁃
tural landscape partitions in Beijing.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1):
180-184 (in Chinese)
[18]  Jiang J (姜   婧). Constit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ngdong Tashan Village Vernacular Landscape of Local
Resources Constraints. Master Thesis. Xi’ an: Xi’ 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2012 ( in
Chinese)
[19]   Tian D⁃F (田大方), Cheng S (程   思), Ren J⁃H
(任君华). Analysis on landscape features of waterfront
in ancient city.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12): 7235 - 7236 ( in
Chinese)
[20]   Kim KH, Pauleit S. Landscape character, biodiversity
and land use planning: The case of Kwangju City Re⁃
gion, South Korea. Land Use Policy, 2007, 24: 264-
274
[21]   Ode Å, Tveit MS, Fry G. Capturing landscape visual
character using indicators: Touching base with land⁃
scape aesthetic theory. Landscape Research, 2008, 33:
89-117
[22]  Vouligny É, Domon G, Ruiz J. An assessment of ordina⁃
ry landscapes by an expert and by its residents: Land⁃
scape value in areas of intensive agricultural use. Land
Use Policy, 2009, 26: 890-900
[23]   Ni J⁃X (倪静雪). Unscramble the Image of the Rural
Landscape. Master Thesis. 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2007 (in Chinese)
[24]   Palmer JF. Using spatial metrics to predict scenic per⁃
ception in a changing landscape: Dennis, Massachu⁃
sett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9: 201-
218
[25]   Rogge E, Nevens F, Gulinck H. Perception of rural
landscapes in Flanders: Looking beyond aesthetic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7, 82: 159-174
[26]  Fry G, Tveit MS, Ode Å, et al. The ecology of visual
landscapes: Exploring the conceptual common ground of
visual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indicators.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9, 9: 933-947
[27]  Gobster PH, Nassauer JI, Daniel TC, et al. The shared
landscape: What does aesthetics have to do with ecolo⁃
gy? Landscape Ecology, 2007, 22: 959-972
[28]  Li S (李   晟), Chen Z⁃Z (陈祖展), Fang M (方
明).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to the characteris⁃
tics of vernacular landscap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 Social Science)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7
(1): 126-129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张  茜,女,1987年生,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景
观生态评价研究. E⁃mail: zqssrs@ cau.edu.cn
责任编辑  杨  弘
74515期                          张  茜等: 乡村景观特征评价方法———以长沙市乔口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