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优良乡土树种乳源木莲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全 文 :诊,确定病因,及时进行防治。如对树干腐洞进行防治和修复,对树身倾斜进行了支撑加固,增加抗大风和
重压能力。
4 结语
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是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
和奋斗目标。名木古树是一种文化,一种积淀着深厚的自然和人文内涵的文化遗产。保护名木古树,形式
上保护的是树,其实质保护的是自然文化遗产。为了弘扬生态文化,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森林、树木历史、文
化、旅游价值的认识,加强古树名木和森林景观的保护,繁荣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林兴民富”为生态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不断发展的生态文化又反作用于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
在“兴林富民”中起到积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福建植物志一至六卷[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 林鹏.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景熙.福建省主要树木名录[M].晋江地区林学会,1981.
[4] 刘顺国.古树名木的价值[J].中国林业,2007(7A).
* 作者简介:康永武( 1967 - ) ,男,福建沙县人,高级工程师,从事营林与林业科技推广工作。
优良乡土树种乳源木莲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康永武*
( 沙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福建沙县 365500)
摘 要 乳源木莲是我国重要的速生、优质乡土树种,目前在我国南方已广泛种植。本文主
要介绍乳源木莲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情景,包括生物学特征、育苗、造林技术、生长规律及成
林管理技术及在针阔混交林中的作用。
关键词 乳源木莲 乡土树种 研究进展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S792. 99 文献标识码 A
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 Law)为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 Bl.)常绿乔木,主
产我国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广东、湖南等亚热带地区,不仅是珍贵用材树种和优良庭园观赏和四旁绿化
树种,也是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是人工林树种结构调整的首选树种之一。
目前,我国人工林中针叶纯林占 66%,个别省份高达 95%,闽、湘、皖、桂、浙 5 省区针叶林大多数为杉
木和马尾松 2 个树种纯林[1]。由于针叶林养分含量低,分解慢,林地自肥能力差,长期经营针叶纯林,导致
森林群落结构简单,林地肥力衰退,生物多样性差,林业有害生物频发,生态系统稳定性脆弱,人工更新难
度加大等问题日益显露。同时,针叶树林产品相对过剩与阔叶树林产品不足,引起的林产品结构不合理,
产销不对路,严重制约了林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营造阔叶纯林及针阔混交林是解决当前造林树种单一问题
的有效途径。大力推广乳源木莲的栽培,对丰富我国阔叶树造林树种,为工业用材提供原料,为园林绿化
提供优质观赏树种,同时对改善林地生境、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乳源木莲的生物学特征及用途
1. 1 形态特征
·89·
林业勘察设计 (福建) 2012 年第 2 期
乳源木莲为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 25m,胸径 70cm;树皮灰褐色;枝黄褐色;除外芽鳞被金黄色平伏柔
毛外,全株无毛。叶革质,倒披针形、狭倒卵状长圆形或狭长圆形,长 8 ~ 14cm,宽 2. 5 ~ 4cm,先端稍弯的
尾状渐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灰绿色;花单生枝顶,白色,花期 3 - 5 月;聚合果
卵圆形,熟时鲜红色至暗红色,长 2. 5 ~ 3. 5cm,果期 9 - 10 月。
1. 2 自然分布
乳源木莲属古老孑遗树种之一,自然生长在海拔 1 300 m以下沟谷台地,山沟中、下部的山坡,常与红
楠、杜英、木荷、槠栲类等常绿阔叶林混生[2]。自然分布于安徽(黄山)、浙江南部、江西、福建、湖南南部、
广东北部(乳源) ,多分布于海拔 700 ~ 1 200m的林中。
1. 3 利用价值
1. 3. 1 观赏价值 乳源木莲为常绿乔木,树干通直,枝叶紧凑浓密,树冠浓郁优美,四季翠绿,叶片肥厚,叶
色闪亮,新叶鲜红,花如莲花,色白清香,观赏价值高;而且乳源木莲耐寒性、耐热性较好,移栽成活率高,并
耐一定盐碱,其对各类杆菌,球菌类细菌有良好的杀菌抑菌作用[3],适合公园、居住区、庭院美化,是优良
庭园观赏和四旁绿化树种。
1. 3. 2 药用价值 乳源木莲成熟干燥后的果实称“木莲果”,可治肝胃气痛、脘胁作胀、便秘、老年干咳等。
花可提取芳香油。树皮含厚朴酚及厚朴碱,可作为厚朴中药代用品。
1. 3. 3 工业价值 乳源木莲木材色质兼优,纹理直,结构甚细,均匀。质轻柔,强度中,不翘不裂。加工容
易,刨面光滑,油漆后光亮性良好。可供上等家俱、工艺品、文具、仪器箱盒及胶合板、车船等用材。
2 研究现状
2. 1 乳源木莲育苗技术
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苗木质量直接影响造林质量和幼树生长,因此育苗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周东
雄等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福建沙县对乳源木莲进行播种育苗技术的研究[4]、另外浙江林根旺、
李永胜、金国庆,安微方乐金、福建陈存及、刘春霞、李文宣、天津林文景等介绍了各地开展的乳源木莲大田
育苗、容器育苗、苗期生长情况等研究成果[5 - 12]。
抓好育苗的各个环节是育苗技术的关键。乳源木莲果实一般在 9 月中旬成熟,但气候、海拔会影响其
果实成熟时间。当聚合蓇葖果由浅黄色转淡红或紫红色,少量蓇葖果微裂时,要及时采集种子。因乳源木
莲种子被假种皮包被,不易发芽。经发芽试验,破皮处理的比不做破皮处理的发芽率提高 68%;采用湿沙
贮藏的种子比干藏种子发芽率提高 30 ~ 50%。春播大田育苗比冬播大田育苗苗量提高 38. 5%,平均地径
增加 6. 3%,苗高增加 17. 9%;遮荫比不遮荫苗木高生长提高 77. 8%,地径提高 50%,产苗量提高 22. 5%。
2. 2 乳源木莲造林技术
通过研究发现,由于采取人工措施,加强了幼林抚育,改善了乳源木莲的生长环境,提高了早期生长
量,高、径速生阶段大大提前。乳源木莲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高生长速生期提前了 15a左右,径生长速生
期提前了 20a左右[4]。因此乳源木莲可以做为速生丰产的用材树种,在生产上应用。人工营造乳源木莲
林,促进其快速生长,可以得到数量更多的木材,这对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林业可持续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乳源木莲为中性喜光浅根性树种,幼树稍耐荫,主根不太明显,侧根非常发达。乳源木莲喜湿润疏松
土壤,一般应选择山坡中下部水湿条件好的地方造林,对立地的要求与杉木接近。因此造林地宜选择在阴
坡、半阴坡或阳坡中下部,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酸性土壤。在造林前 1 年的 8 月劈山,杂草平铺于林
地,任其自然腐烂。若杂草繁茂或采伐剩余物多,可酌情采取堆烧或局部炼山清理。造林密度 2 200 ~
3 000 株 /hm2。整地采用挖大穴,穴面为 60cm × 60cm,深度 40cm,回表土。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穴内施基
肥,基肥可用磷肥或复合肥。造林季节宜在早春 2 ~ 3 月上旬,可对苗木进行适当修枝剪叶,以减少水分蒸
腾,保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同时还应修剪过长或受伤的根系。栽植前可将苗根沾拌有适量磷肥的黄
泥浆。造林后前 3 年,每年在 5 月和 9 月进行两次锄草松土,并逐步扩穴通带,以后每年锄草 1 次,直至林
分郁闭。有条件的地方应做到适当施肥和深翻[13]。
·99·
林业勘察设计 (福建) 2012 年第 2 期
乳源木莲可营造纯林,也可与杉木、马尾松、马褂木、香樟等混交。但在低山丘陵种植乳源木莲必须采
取必要的营林措施,例如营造混交林,利用混交树种的侧方或上方庇荫,为乳源木莲生长创造适宜的生长
环境,发挥其适应性和丰产性。实验表明:杉木、马褂木与乳源木莲混交,种间关系比较协调,能够促进两
树种的生长,采用株间混交或行间混交,混交比例以 2:1 或 1:1 为宜[14 - 17]。
2. 3 乳源木莲生长规律及成林管理技术研究
刘春霞、詹步清、曹永慧、陈东华、谢芳、黄茂根、王忠平等对乳源木莲的苗木、生长规律、生长动态、营
林措施对其生长的影响及培育乳源木莲优质干材林等进行了研究[18 - 25]。
乳源木莲的苗高从 5 月开始快速生长,7 月进入速生期,7 月中旬达到生长高峰,9 月生长速度变缓,
10 月净生长量开始下降,至 l1 月生长逐渐趋于稳定。乳源木莲造林后 3 年内,主要是扎根生长,树高和直
径生长较缓慢. 4 年后明显加快。乳源木莲树高连年生长量≥1 m 的年龄阶段在 6 ~ 7a、12 ~ 15a,胸径年
生长量≥1cm的年龄阶段在 6 ~ 8a、18 ~ 19a。
合理的营林措施,可以保证林木的持续稳定快速生长,明显地提高林木单株材积生长量,有利于乳源
木莲的生长和大径材的培育。造林时适当降低混交林的初植密度,尤其要降低单位面积内乳源木莲的株
数,以降低乳源木莲来自种内的竞争,促进乳源木莲的高径生长;适时间伐(8 - 10 年生时进行首次间伐) ,
增加乳源木莲生长所需的营养空间,有利于乳源木莲的持续速生和林分的高效产出,有利于培育大径材。
2. 4 乳源木莲在针阔混交林中的作用
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但因其针叶养分含量低,分解慢,林地自肥能力差,加上长期纯林经
营,造成林地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生产力下降。因此,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树种
营造混交林,增加生物多样性,对提高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维持地力具有重大意义。杉木与乳源
木莲混交林不仅可改善林地地力,增加林分总生物量,促进杉木的生长,而且在造林实践中发现,杉木与乳
源木莲混交林能够提早林分郁闭时间,提高林分的光能利用率,从而有利于林木的快速生长和单位面积上
乔木层生物量的提高[27]。
周东雄等[4]比较了沙县 10年生杉木纯林、乳源木莲纯林及莲杉不同混交方式:莲杉株间混交 1:1、1:2
莲杉行间混交 1:1、1:2、1:3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莲杉混交无论是乳源木莲还是杉木,其平均胸径、平均树
高、混交林总林分蓄积量与杉木、乳源木莲纯林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的增加,且杉木、乳源木莲均生长
较好,林相整齐,种间关系比较融洽。曹永慧等[21]通过研究表明:当杉莲混交比例在 9:1 ~ 7:3 范围时,乳源
木莲树高生长量和胸径生长量均显著高于纯林,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应,即杉莲比为 9:1 时,乳源木莲树高
与胸径生长量比纯林可分别增产 22. 3%和 69. 3%;杉莲比为 8:2时,则分别增产 23. 2%和 56. 9%。
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乳源木莲叶片大,落叶多,增加了枯枝落叶量,且易分解,营养元素的归还生物
循环更快[28],积累了较多的土壤腐殖质,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形成较多的水稳性团粒结构,土壤疏松、多
孔,容重较小,总孔隙度较大,毛管和非毛管孔隙的比例适当。混交还提高了土壤养分,有机质、全 N、全
P、水解 N、速效 P、速效 K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 12. 2、11. 8、4. 5、29. 6、10. 5 和 10. 1,土壤酸度降低,而且增
加了立木材积生长量,提高了林地生产力[26]。莲杉混交林与杉木纯林比表土层大于 0. 25mm的水稳性团
聚体增加 4. 8%;结构体破坏率减少了 3. 1% ;土壤侵蚀量减少,土壤入渗能力增强,地表径流系数减少,
林分总的涵养水源能力达到 2 799. 19 t /hm2,比杉木纯林增加 60. 7%。由此可见,混交林比杉木纯林具有
更好的固土保水功能[29]。
综上所述,乳源木莲在针阔混交林中的作用十分显著,是与杉木混交造林的理想伴生树种。乳源木莲
与杉木混交后.林地枯枝落叶多,分解迅速,改良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结构疏松、多孔,提高了土壤中有
机质等养分的积累,土壤水、肥、气、热比较协调。乳源木莲是一种自肥、培肥和改土效益较好的树种,而且
两树种混交后林木生长比纯林好。对南方林区大面积针叶纯林的林分结构改善,防止杉木连栽引起的地
力衰退,保证林地的可持续经营都具有积极作用。
3 发展前景
乳源木莲作为濒危树种,是福建省近几年重点推广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乳源木莲适应性强,生长
·001·
林业勘察设计 (福建) 2012 年第 2 期
快、树形优美、树干通直圆满,木材色质兼优,是良好的绿化与用材药用树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高质量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是发展的必然,因此,近年来,优良用材
阔叶树资源的社会需求十分旺盛。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为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对木材
多方面的需求,缓解供需矛盾,加快速生丰产林的建设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乳源木莲生长
快、树干通直圆满,是优良速生的阔叶树种。发展乳源木莲既可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可满足广
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在生态效益方面,乳源木莲在针阔混交林中的作用十分显著,是与杉木混交造林的理想伴生树种。乳
源木莲与杉木混交后.林地枯枝落叶多,分解迅速,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等养分的积
累,土壤水、肥、气、热比较协调。且乳源木莲是一种自肥、培肥和改土效益较好的树种。营造乳源木莲纯
林或混交林既能丰富造林、绿化树种,又能发挥森林多种效益,改变当前由于人工造林树种单一,杉松比例
过大造成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促进生态平衡。
总之,乳源木莲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肥土效益好,发展乳源木莲造林,尤其是与杉木等南方林区主
要造林树种混交,对南方林区大面积针叶纯林的林分结构改善,防止杉木连栽引起的地力衰退,保证林地
的可持续经营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极具发展情景。
参 考 文 献
[1] 周平.植树者醒来!警惕森林人工化[J].人与自然,2002(7) :11 ~ 12.
[2] 郑万钧.乳源木莲[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424.
[3] 李晓储,徐海兵.中山陵园乳源木莲复层混交林群落抑菌功能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7,12:3 ~6.
[4] 周东雄,林文革.乳源木莲驯化技术研究[R]. 2001
[5] 林文景.乳源木莲苗木质量评价[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8,4(1) :25 ~ 28.
[10] 金国庆,周志春,等. 3种乡土阔叶树种容器育苗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4) :387 ~392.
[13] 郭玉硕.乳源木莲人工栽培技术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6,1:160 ~ 161.
[14] 周怀容.乳源木莲不同季节与伴生树种造林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 :132 ~ 134.
[15] 王忠平,陈水龙.乳源木莲造林试验研究初报[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6,16(4) :315 ~ 318.
[16] 刘国武.福建永安丘陵地乳源木莲引种造林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6) :41 ~ 43.
[17] 周东雄.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林分生产力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5) :23 ~ 25.
[18] 刘春霞,陈存及.乳源木莲苗高年生长规律[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23(2) :173 ~ 176.
[19] 詹步清.乳源木莲生长动态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4(2) :255 ~ 258.
[20] 曹永慧,陈存及,李生.间伐对杉莲混交林中乳源木莲树冠结构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4,17
(5) :646 ~ 653.
[21] 曹永慧,李生.乳源木莲杉木混交林生长及其竞争关系分析[J].林业科学,2005,41(5) :201 ~ 206.
[22] 陈东华.不同间伐措施对乳源木莲生长的影响[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2,31(2) :13 ~ 17.
[23] 谢芳.乳源木莲优质干材混交培育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3,39(2) :84 ~ 90.
[24] 黄茂根.乳源木莲的分枝特性与调控技术[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8,4(3) :192 ~ 195.
[25] 王忠平.乳源木莲生长规律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1995,22(2) :25 ~ 29.
[26] 陈善治,周东雄.杉木乳源木莲混交对地力影响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1995,22(2) :44 ~47.
[27] 翁闲.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生物量分布规律研究[J].安微林业科技,2011,37(3) :18 ~ 21.
[28] 周东雄.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凋落物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24(6) :595 ~ 598.
[29] 周东雄.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分特征与固土保水功能[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1) :68 ~ 71.
·101·
林业勘察设计 (福建) 2012 年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