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重瓣大岩桐叶片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全 文 :北京农业 2008年1月下旬刊
大岩桐(SirmingiaSpeciosa),又名落雪泥、巴西芙
蓉,为苦苣苔科苦苣苔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春末-秋
初开花。原产于南美巴西等国,已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大岩桐株高20~30cm,块茎扁球形,叶长椭圆形,对
生,肥厚而大,密生白色茸毛。基部锲形,叶缘有锯齿,花
梗比叶长,顶生或腋生,每梗1花,一株上着花几朵至十
几朵,花萼5裂,花冠钟状5裂,锯圆形,直径6~7cm。
雄蕊着生于花冠基部,花柱高出花药,且雄蕊早熟,温室
栽植冬季开花,有单瓣与重瓣之分。重瓣大岩桐叶茂翠
绿,花朵姹紫嫣红,是良好的室内盆花,近年来市场销售
看好。重瓣大岩桐多采用播种繁殖,这远远不能满足人
们的需要。由于它是异花授粉植物,种子后代会发生变
异,即用种子繁殖的后代难以保持原有的优良种性且成
活率不高。利用组织培养手段对重瓣大岩桐进行了离体
快繁技术研究,以解决重瓣大岩桐繁殖难的问题,还能
为批量生产重瓣大岩桐优质种苗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组
培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外植体的选取及消毒
大岩桐组培快繁主要以叶片(带叶柄)为外植体。但
也有以顶芽,茎尖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的报道。许晓静[1]以
重瓣大岩桐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茎
尖也可以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及再生小植株。但顶芽或茎
尖会对母株产生较大的伤害,而以叶片(带叶柄)为外植
体,只要不取到一叶,基本不会对母株的后续生长造成
影响。为了获得更多的幼嫩叶片,本实验采取对成苗打
头的方法,促使植株萌发更多侧芽。从健壮的植株上取
下嫩叶(带叶柄),先用自来水冲洗30min,再用吐温20
或洗洁精溶液搅动漂洗l5min,洗涤过程中注意不要用
力过猛,尽量避免造成机械损伤,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置
于超净工作台上备用,用75% 酒精消毒30s,再用
0.1% HgCl2消毒8~10min,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3~4
次,放入超净工作台备用[2]。
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目前,大岩桐的组织培养几乎都采用MS为基本培
养基,也有人使用B5为基本培养基的,但效果不如MS。
王福银[3]以 MS、1/2MS和 SH基本培养基对重瓣大岩桐
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对重瓣大岩桐试管苗
芽的分化生长影响显著,在1/2MS和SH基本培养基上
生长的试管苗增殖倍数仅相当于 MS的68%和73%。
而且在这2种培养基上生长的试管苗叶色淡,光泽差,
叶形小而薄。在MS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试管苗叶形正
常,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故初步认为大岩桐组织培养需
较高质量浓度的矿质营养。
本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激素6BA和
NAA。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 MS+6BA0.5~2.0mg/L
+NAA0.1~0.5mg/L+蔗糖(食用)3%+琼脂0.7%;分
化培养基为 MS+6BA0.1~1.0mg/L+NAA0.1mg/L+
蔗糖(食用)3%+琼脂 0.7%;继代增殖培养基为 MS+
6BA0.1~0.5mg/L+蔗糖(食用)3%+琼脂 0.7%;生根
重瓣大岩桐叶片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韦献雅 张其坤 饶春梅 胡 芳
(四川省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四川乐山 614216)
摘 要: 本文以重瓣大岩桐叶片(带叶柄)作为外植体,分别对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愈伤组织的诱导、丛生芽的增殖、生根条
件和移栽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实验结果如实报道,外植体消毒最佳方案为:0.1%HgCl2(10min)最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
养基为MS+BA2.0mg/L+NAA0.2mg/L+3%蔗糖+0.7%琼脂,诱导率为90.32%;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A0.5mg/L+3%
蔗糖+0.7%琼脂;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2%蔗糖+0.7%琼脂,生根率为83.3%。
关键词: 重瓣大岩桐; 离体培养; 植株再生
中图分类号: Q813.1+2 文献标识码: B
作者简介: 韦献雅(1980-),农艺师,现于四川省乐山市农牧科
学研究所组织培养室工作。
收稿日期: 2007-11-20
花卉·中草药
!#
北京农业 2008年1月下旬刊
花卉·中草药
阶段培养基为1/2MS+NAA0.1mg/L+蔗糖(食用)3%
+琼脂0.7%,上述培养基的pH值为 5.8~6.0。培养室
温度(25±1)℃,光照强度3000lx,光照12~14h/d。
3 接种、继代增殖及生根
3.1 接种及愈伤组织的诱导 将灭菌后的叶片剪成 8
mm×8mm,叶面朝上平放在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上,叶
柄横向放入培养基,接种时尽量压一下,使伤口与培养
基接触,接好后放入培养室培养。经过10d培养,外植
体弯曲、膨大增厚。15d后,切口处产生少量颗粒状愈
伤组织,叶片不定部位产生瘤状、浅黄绿色愈伤组织,以
后逐渐向中央扩展,最后连成一块,形成大块的愈伤组
织,愈伤组织继续生长。
3.2 分化及继代增殖培养 将愈伤组织剪成小块接种
于分化培养基上,10d后分化出小芽眼,继续培养,20d
后,叶片几乎长满了芽眼,同时芽逐渐抽长。30d后,在芽
的基部形成丛生芽,40d后丛生芽长大。将丛生芽切割,转
入继代增殖培养基中,可得到大量小苗,每月转瓶1次。
3.3 生根培养 将高≥3cm、带有3~5片叶的小苗切
下,接在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10d后开始生根,
15d左右,苗基部长出辐射状白色小根,20d后,根伸
长至1~1.5cm,可得到生根良好的小植株,可出瓶移栽。
4 试管苗的移栽
大岩桐组培苗十分幼嫩,抗逆性差,移栽前若不进
行炼苗,死亡率高达50%。炼苗后只要管理措施得当,
成活率可达90%以上。生根大岩桐组培苗开瓶炼苗3~
5d后,移到温室,育苗盘内蛭石∶珍珠岩为2∶1,蛭石和
珍珠岩用前用水洗净后高温干湿灭菌。移栽时,将大岩
桐瓶苗取出,置于清水中冲洗,用手将根部的培养基洗
去,此过程一定要小心,不要碰断幼嫩植株,洗净后即可
种植于育苗盘内,同时用1/4MS液体培养液浇透。移栽
前2d需要用塑料薄膜罩着,避免水分的蒸发。10d后
当大岩桐的根系稳定,可以用清水代替培养液。栽入容
器中温室白天20~23℃,夜间15℃,但注意遮阴通风。
30d后即可获得健壮的大岩桐苗[4~5]。
重瓣大岩桐是一种及具有观赏价值的室内花卉,组
织培养过程比较简单,适合于工厂化规模生产。以往有
关重瓣大岩桐组织培养的报道的增殖系数一般偏低,短
期内难以形成规模,而且成本较高,从而制约了工厂化
的发展[6]。本实验以叶片(带叶柄)为外植体,以 MS+
BA2.0mg/L+NAA0.2mg/L+3%蔗糖+0.7%琼脂作为
大岩桐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BA1.0mg/L+3%
蔗糖+0.7%琼脂作为大岩桐的绿苗分化培养基,MS+
BA0.5mg/L+3%蔗糖+0.7%琼脂作为继代培养机,
1/2MS+NAA0.1mg/L+2%蔗糖+0.7%琼脂为大岩桐
的生根培养基,建立了大岩桐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其
他参试的组合虽然也能维持大岩桐的生长 (本文未列
出),只是生长状态和生长速率较差,表明大岩桐对生长
调节物质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7]。本文将重瓣大岩桐组
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列出,便于大家借鉴。
5 讨论
所有植物的组培繁殖都要利用天然的或人工的生
长调节物质。如果不添加激素,大部分组织连生命都不
能维持,更不用说按我们的需要快速繁殖了。但目前对
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研究还不够透彻,大多是凭借经验
来确定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并且实验重复性不强,同种
植物可能会有多种完全不同的最佳组织培养方案,与所
取材料生长的地理位置,外界环境和自身生长状态都有
关系,这也正是组培快速繁殖的难点和关键所在[8]。另
外,不同的植物自身含有不同水平的内源激素,从根本
上影响着植物组培繁殖对人工生长调节物质的需求。以
往有关重瓣大岩桐组织培养的报道的增殖系数一般偏
低,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而且成本较高,从而制约了工
厂化的发展[9]。本实验是在四川乐山地区取材进行实验,
获得了适合本地区重瓣大岩桐组织培养及栽培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许晓静.大岩桐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005,
8(1):14~18
2 朱广廉.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灭菌 [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
32(6):444~449
3 王福银.重瓣大岩桐快速繁殖试验 [J].江苏林业科技,2000,27(4):
27~28
4 曹桂萍,王建美.大岩桐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J].山东农业科
学,2002(5):16~22
5 袁正仿,孔令葆,赵兴兵.大岩桐的组培快繁和温室栽培 [J].信阳师
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0(3):50~53
6 张文珠.大岩桐的组培快繁技术 [J].广西热带农业,2002,5(1):
5~6
7 秦廷豪,邹宗兰,饶晓鸿,等.重瓣大岩桐的快速繁殖及其产业化技
术程序 [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38(4):313~316
8 曹孜义,刘国民.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 [M].兰州:甘肃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6
9 张丽梅,徐瑞成,陈桂信.重瓣大岩桐组织培养初报 [J].福建果树,
2003,5(25):1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