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艳桢桐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全 文 :艳桢桐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杨 勇 1, 2 ,赖永超 3 ,刘 楠 1 ,任 海 1 ,张倩媚 1 ,简曙光 1* 
(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 51065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3.广东省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广东东莞 523086)
摘要 [目的 ]为艳桢桐在我国的引种驯化、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引种栽培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繁育中心及展
览区内的艳桢桐为研究对象 ,研究其形态学特征 、解剖学结构、生理生态学特征及营养成分。 [结果]在栽培条件下 ,日间平均光合速率
为 3.31μmol/(m2·s);日变化呈单峰曲线 ,无明显午休现象;气孔导度为 0.085mol/(m2·s),蒸腾速率为 2.30mmol/(m2·s),水分利用
效率为 1.44μmol/mmol。艳桢桐对营养元素的利用率较高 ,植株体内加权平均养分含量为N1.45%、P0.32%、K0.66%、Na0.02%、Ca
3.84%、Mg0.14%,其中叶片中 N、P、K、Mg含量最高 ,根中 Na含量最高 ,茎中 Ca含量最高。艳桢桐生长速度快 ,攀附及适应环境能力
强;栽培中应适时浇水及补充生长所需的N、P、K等矿质元素 ,以维持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平衡。 [结论]艳桢桐喜温暖湿润、光
照较好的环境及肥沃的酸性土壤 ,也耐贫瘠 ,适合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引种栽培。
关键词 艳桢桐;园林绿化;生态生物学特性;引种栽培;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0)19-10040-04
Ecologicaland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Clerodendrumsplendens
YANGYongetal (SouthChinaBotanicalGarden, 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Guangzhou, Guangdong510650)
Abstract [ Objective] Theaimoftheresearchwastoprovideimportantbasisforintroduction, domestication, cultivationandexploitationof
ClerodendrumsplendensinChina.[ Method] C.splendenscultivatedinbreedingcenterandexhibitionareaofSouthChinaBotanicalGarden
waschosenasresearchobjectivetosurveythemorphologicalfeatures, anatomicstructure, eco-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nutrientcon-
tents.[ Result] TheaveragediurnalphotosyntheticrateofC.splendenswas3.31μmol/(m2·s).Itsdailycourseshowedsingle-peakedcurve
withunremarkablemiddaydepression.Thestomatalconductance, transpirationrateandwateruseeficiencywere0.085mol/(m2·s), 2.30
mmol/(m2·s)and1.44 μmol/mmol, respectively.TheweightednutrientconcentrationsofC.splendenswereN1.45%, P0.32%, K
0.66%, Na0.02%, Ca3.84%, Mg0.14%, respectively.C.splendenshadahighlevelofnutrientutilizationeficiencyandhadthehighest
N, P, K, Mgcontentinleaf, Nacontentinroot, Cacontentinstem.C.splendensisafastgrowinggoodclimber, andhasgoodadaptability
todiferentenvironments.Waterandmineralnutritionessentialshouldbeaddedtoimproveitsgrowthwhencultivating.[ Conclusion] C.
splendenspreferstogrowonfertile, acidicsoil, undersunnyandwarm-humidcondition.Itcanalsogrowwelonimpoverishedsoilandisa-
dapttobeintroducedandcultivatedintropicalandsubtropicalareasinChina.
Keywords Clerodendrumsplendens;Landscapegreening;Ecologicaland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Introductionandcultivation;Exploitation
基金项目 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2008BAJ10B03);广东省科技计划项
目(2006B60101034, 2008A060207017)。
作者简介 杨勇(1983-), 男 ,湖南怀化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植
物生态学。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10-03-31
  藤本植物是一类主茎细长而且柔软 ,自身不能直立 ,利
用卷须 、小根 、吸盘或其他特有器官攀卷于或螺旋状缠绕于
他物上生长的植物 [ 1] 。该类群适应性强 ,具有独特生物学特
性 ,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 2] 。藤本植物由于生长迅
速 、易于造型且占地面积小 ,园林利用价值高 [ 3] ,是城市立体
绿化的重要材料 [ 3-4] ,在拓展城市园林绿化空间 、增加城市
绿化面积 、丰富园林多样性 、构建特殊景观效果 、形成垂直绿
化和水平绿化有机结合方面具有其他植物难以替代的优
势 [ 5] 。利用藤本植物进行立体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扩
大绿地数量与提高绿地质量的有效途径 。目前 ,藤本植物在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着种源不足 、绿化材料相似度高等
问题 [ 6] 。加强对具有较高园林绿化价值的乡土植物进行开
发利用固然重要 ,而对一些具有较高园林绿化价值 、能形成
独特景观的外来植物进行开发利用 ,会在改善城市生态环
境 、增加城市异质景观 、提高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方面发
挥重要作用 [ 7] 。在以往的园林绿化过程中 ,很多外来植物引
种到我国后得到广泛应用 ,并未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
响 ,如五叶地锦(ParthenocisusquinquefoliaPlanch)、紫穗槐
(AmorphafruticosaL.)、紫菜莉 (Mirabilisjalapa)、假连翘
(Durantarepen)、日本绣线菊 (Spiraeajaponica)、金叶女贞
(Ligustrumlucidumcv)等 [ 7-9] 。而且 ,一些原产我国的植物
种类如月季(Rosachinensis)、山茶(Commoncamelia)、牡丹
(Paeoniasufruticosa)等引种到国外后 ,经过驯化或改良 ,不
但在园林绿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为引种国家或地区带来
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 10-12] 。
艳桢桐(Clerodendrumsplendens)隶属于马鞭草科(Ver-
benaceae)桢桐属(Clerodendrum),是一种大型常绿木质藤本
植物 ,原产非洲西部热带地区 [ 13] ,在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有栽培 。其叶对生 、光滑 、鲜绿 ,圆锥花序组成大型顶生的聚
伞花序 ,花冠红色到深红色 ,花形独特 ,花色灿烂 ,花期为 11
月 ~次年 1月;园林观赏价值高 ,常作园林植物栽培于家庭
庭院和公园 [ 14] 。艳桢桐喜温湿 ,不耐寒 ,可以通过种子和扦
插繁殖 [ 15] ,其根 、叶片以及树皮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 [ 16] 。目
前国内外对艳桢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价值 [ 13 , 16]和植物
化学成分分析 [ 17] ,另有一些有关形态解剖学 [ 18-19]和花粉氨
基酸含量研究 [ 20] ,而对其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系统研究尚未
见报道 。这为其引种 、驯化 、栽培及在城市立体绿化中的应
用带来困难。作为一种能形成独特景观 、具有较高园林绿化
价值的藤本植物 ,艳桢桐在我国尚未被广泛开发利用。为
此 ,笔者从形态解剖学特征 、光合生理指标 、营养元素含量等
方面对艳桢桐的生态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 ,为该物种的
引种 、栽培 、驯化 、入侵性评价以及在城市立体绿化中的开发
利用等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引种栽培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繁育
中心及展览区内的艳桢桐为对象。艳桢桐栽培时间为 3年 ,
生长于光照充足的环境中 ,长势良好 ,均已开花结实 。种植
责任编辑 刘月娟 责任校对 况玲玲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ofAnhuiAgri.Sci.2010, 38(19):10040-10043, 10071
时除初次施足基肥外 ,每年加施 1 ~2次 N-P-K复合肥(总量
约 150 g/株)。除干旱季节浇水以保持土壤潮湿外 ,平时基
本为粗放管理 。试验时选取生长良好的成熟植株。
1.2 试验地概况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位于广州市 ,
113°21′E, 23°10′N,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园内以低丘
陵台地为主 ,土壤为赤红壤和沙质中壤土 ,地带性植被为南
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夏季炎热潮湿 ,秋冬温暖干旱 ,年
平均气温 21.8℃,最热月平均温度 28.3 ℃,极端最高温度
38.3 ℃,最冷月温度 13.3 ℃,极端最低温度 -0.8 ℃,冬季
几乎无霜冻。年平均降雨量 1 623.6 ~ 1 899.8mm,雨量集中
于 4 ~9月 , 10月 ~翌年 3月为旱季 ,干湿季节明显。年平均
日照时数为 1 875.1 ~ 1 959.9 h,年太阳总辐射量 105.3 ~
109.8kJ/cm2。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 形态学特征。参照任海等方法 [ 21] ,选取生长良好的
4株同龄植株测量平均节间距 、枝角 、每株枝条数 、每枝条着
叶数等。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观察叶片纵切面结构图 ,叶
表皮通过石蜡制片整体染色程序在显微镜下完成 [ 22] 。采用
烘干称重法 [ 21]测定叶片含水量 。采用美国 Li-cor3000叶面
积仪 [ 21]直接测定叶面积。
1.3.2 生理生态学方法。采用美国 Li-cor公司生产的 LI-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
率 、气孔导度等。测定时采用标准叶室 ,利用自然光照 ,选择
在晴朗无风的天气(2008年 7月 5日)进行。 7:00 ~ 17:00每
2 h测定 1次 ,测定时选取同一植株中部向阳的 4个部位的 4
片当年生成熟叶片进行 ,每个叶样重复 4次 ,结果取平均值。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1.3.3 营养元素测定。野外采集新鲜植物样品带回实验
室 ,按照叶 、枝 、主茎 、根分开 ,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后 ,在恒
温箱中 60 ℃烘干 ,干样品磨碎后通过 80目筛 。用酸消化 ,
其中用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 N、P含量 ,用原子吸收光谱
仪 [ 23]测定 Na、K、Ca和 Mg含量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分析植株器官对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并以最小显
著差异法(LSD)比较植株不同器官间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
数据采用 Excel处理和作图 ,采用 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特性 艳桢桐为大型木质攀援藤本植物 ,叶长 8
~ 11 cm,宽 6 ~ 9 cm,纸质 ,对生 ,卵圆形至椭圆形 ,基部心
形 ,叶缘圆滑;网状脉 ,主脉明显;叶片肥大 、光滑 、暗绿;叶柄
较短。大型管状花 ,花冠宽大 ,红色至深红色;花期为晚冬至
早春。喜温度高 、热量丰富的环境 ,不耐霜冻 ,耐修剪 ,可塑
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 ,但在富含有机质 、排水良好的酸性
土壤上生长最佳。艳桢桐的主根发达 ,生长速度快 ,年生长
量约 1.8 m。艳桢桐可通过种子和扦插繁殖 ,凭借自身主茎
缠绕于支持物生长 ,攀援能力强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覆盖支
持物或地面。
2.2 形态解剖学特征 从图 1可以看出 ,艳桢桐叶片为异
面叶 ,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约为 1∶3,栅栏组织排列较紧
密 、有序 ,而海绵组织排列较疏松而无序 ,细胞呈无规则型 ,
有明显的胞间隙。与一些植物相比 ,艳桢桐的栅栏组织厚度
一般 ,叶片厚度处于中间水平 [ 24-25] 。从叶表皮结构图可以
图 1 艳桢桐的叶片形态解剖学特征
Fig.1 LeafanatomicalstructureofClerodendrumsplendens
看出 ,叶片的主脉粗壮 ,小脉稀疏 ,叶片的维管组织发达。
  艳桢桐 、山蒟 、禾雀花在华南植物园的生长以及栽培环
境相似 ,因此将三者的形态学指标进行比较。由表 1可知 ,
艳桢桐的平均节间距 、枝角 、每枝条着叶数 、平均叶面积 、下
表皮气孔数均大于山蒟和禾雀花 ,其每枝枝条数 、叶厚度均
小于山蒟和禾雀花 ,其单位叶面积干重 、栅栏组织厚度 、栅皮
表 1 艳桢桐、山蒟和禾雀花的形态比较
Table1 Comparisonson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Clerodendrumsplendens, PiperhanceiandMucunabirdwoodian
指标Index
平均节间距∥cmDistance
betweenbranches
每枝枝条数
Branchnumberperindividual
枝角∥°Branch
angle
着叶描述Leaf
description
每枝条着叶数Leaf
numberperbranch
单位叶面积
干重
mg/cm2Weightperarea
平均叶面积
cm2Average
leafarea
叶厚度
μmLeafthicknes
栅栏组织厚度∥μmThicknesof
palisadetisue
小脉间距
μmDistanceofintervascular
下表皮气孔
数∥No/mm2Numberofstomataon
thelowerepidermis
栅皮比
Epidermiscel/palisade
脉岛数
No/mm2Vein-islet
number
艳桢桐 14.75±2.67 9.80±2.10 70.30±5.20 整枝分布 14.50±2.90 5.50±1.60 58.60±37.97 190.00±70.00 50.00 280.00 166.00 11.20 6.20
Clerodendrumsplendens
山蒟[ 27]Piperhancei 6.88±1.30 56.50±9.50 55.50±13.30 整枝分布 13.30±6.14 3.30±0.70 29.00±6.50 210.10±49.00 15.00 410.00 40.00 17.20 1.30
禾雀花[ 27] 12.60±3.80 22.30±3.90 47.40±17.10 整枝分布 13.10±9.00 7.90±1.00 40.40±12.40 410.00±170.00 60.00 151.00 13.00 8.10 17.10
Mucunabirdwoodiana
1004138卷 19期                    杨勇等 艳桢桐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比 、脉岛数均介于山蒟和禾雀花之间。
2.3 生理生态学特征 经测定 ,艳桢桐当年生成熟叶片的
日平均光合速率为 3.31 μmol/(m2·s),蒸腾速率为 2.30
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为 1.44 μmol/mmol,气孔导度
为 0.085 mol/(m2·s)。
由图 2可知 ,在自然条件下 ,艳桢桐的净光合速率日进
程呈现典型的单峰曲线。早晨和傍晚净光合速率较低 ,此时
光合有效辐射低 ,光合作用弱。日出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光
合有效辐射逐渐增加 ,艳桢桐的净光合速率迅速升高 ,至
11:00达到最高值 ,并在 11:00 ~ 13:00存在稳定的高峰期 ,之
后迅速降低 ,无明显午休现象。艳桢桐叶片蒸腾速率和净光
合速率的日变化过程相似 。从早晨开始 ,随着大气温度和光
合有效辐射的不断增加 ,蒸腾速率逐渐增大 ,特别是在 9:00
~11:00蒸腾速率有一个明显的快速放大的过程 , 11:00达到
最大值。这可能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光合速率迅速提高而导
致同化速率上升 ,对水分的需求急剧增加。而在栽培条件
下 ,水分充足 ,不存在抑制蒸腾速率的环境条件。此后蒸腾
速率缓慢降低 ,在 11:00 ~ 15:00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峰
期 ,维持在 3.57 ~3.75 mmol/(m2·s)。 15:00后由于同化速
率下降 ,对水分需求减少 ,蒸腾速率迅速下降 。艳桢桐叶片
的气孔导度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趋势基
本相似 ,最大值出现在 11:00左右 ,为 0.117 mol/(m2·s)。
11:00 ~ 15:00,气孔导度略微下降 ,但是下降的幅度较小 ,在
15:00左右气孔导度约为其最大值的 91%。此段时间持续
较大的气孔开度 ,有利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维持。
15:00后 ,气孔导度逐渐降低 ,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一同下
降。艳桢桐的水分利用效率日进程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
率呈现单谷型曲线 。日出后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 ,净光
合速率增加 ,但此时相对湿度大 ,温度低 ,蒸腾速率小 ,净光
合速率增幅大于蒸腾速率增幅 ,水分利用效率在 7:00左右
达到最大值(5.17μmol/mmol)。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和净光合速
率增加到一定强度后 ,蒸腾速率增加幅度大于光合速率增幅 ,
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减少 , 15:00左右达到最低值 (0.56
μmol/mmol),随后平缓增加。
图 2 艳桢桐叶片的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
Fig.2 Diurnalvariationofphotosyntheticactiveradiation, airtemperature, netphotosyntheticrate, transpirationrate, stomatalconductance
andwateruseefficiency
2.4 各器官主要营养元素含量 由表 2可知 ,艳桢桐茎中
总营养元素含量最高 ,根其次 ,枝最少。植株加权平均养分
含量(即整个植株磨碎混匀后的测定结果)为 Ca>全 N>
全 K>全 P>Mg>Na。植株的不同器官中 , N、P、K等营养
元素的平均含量不同。叶片中全 N、全 K、全 P、Mg含量最
高 , Ca含量最低。茎中全 N、全 K、全 P、Mg含量最低 ,而 Ca
含量最高。Na元素在根中的含量最高 ,不同器官中的 N、K、
Ca元素含量差异在 0.05水平显著。在所有被测定的元素
中 , Na元素在各器官中含量都是最低的 ,且在各器官之间的
差异最小。
3 结论
植物光合作用常与叶面积 、叶片厚度 、叶片的排列方式
和单叶的光合能力有关 [ 22] 。艳桢桐的叶面积大 ,枝角大 ,节
间距大 ,下表皮气孔数量多。这些特点均有利于艳桢桐增加
叶面光照和同化能力 ,从而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因此 ,艳桢
桐在园林绿化中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叶片是植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较敏感且可塑性较大的
器官 ,其结构特征最能体现环境因子的影响或者植物对环境
的适应 [ 26] 。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程度反映了环境水
分状态 [ 27] 。艳桢桐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出现一定程度
的分化 ,叶肉细胞间隙较大 ,表明艳桢桐适宜于生长在水分
较为充裕的环境;其粗壮的主脉则有利于叶片水分的运输 ,
提高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 ,有利于藤本植物向更大的空间
攀缘和伸展。植物叶片栅栏组织厚度与抗寒能力呈正相
关 [ 28] 。艳桢桐的叶片和栅栏组织厚度一般。这与其抗寒能
力不强的特性相一致。但是 ,这也有利于艳桢桐防止水分的
10042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
过度蒸腾 ,表明它适合在气温较高 、冬无霜冻的热带与亚热
带地区引种栽培。我国热带亚热带区域气候温暖湿润 ,与艳
桢桐的原产地自然条件接近 ,易引种成功 ,无需经历长时间
的生态驯化过程 。
表 2 艳桢桐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
Table2 NutrientcontentindiferentorgansofClerodendrumsplendens g/kg
器官
Organ
全 N
TotalN
全 P
TotalP
全K
TotalK Na Ca Mg
平均值
Mean
叶 Leaf 27.27±0.17a 5.26±0.51a 10.25±0.12a 0.23±0.03b 9.99±0.73d 4.12±0.10a 9.52±0.28
根 Root 11.03±0.11c 2.66±0.06bc 5.87±0.06b 0.29±0.03a 62.88±1.07b 0.43±0.01c 13.86±0.22
茎 Stem 7.96±0.21d 2.09±0.18c 4.88±0.05d 0.20±0.02b 66.49±0.92a 0.42±0.01c 14.47±0.24
枝 Branch 11.64±0.44b 2.81±0.32b 5.39±0.06c 0.24±0.04ab 14.14±0.21c 0.60b 5.80±0.18
平均值 Mean 14.48±0.23 3.21±0.27 6.60±0.07 0.24±0.04 38.37±0.73 1.40±0.03 10.71±0.23
 注:不同字母表示不同器官间营养元素含量差异在 0.05水平显著。
 Note:Diferentletersindicatesignificantdiferenceinnutrientcontentoforgansat0.05level.
  攀援植物对光照的趋向性和适应性对其生长具有重要
意义 [ 29] 。艳桢桐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其叶片净光合速
率日变化呈现单峰曲线 ,存在较为稳定的高峰期 ,无明显的
午休现象。这表明水肥充足的栽培条件下 ,艳桢桐对高温和
强光照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适合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引种
栽培。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 ,艳桢桐可以维持高的蒸腾速
率 ,有利于矿质元素和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有利于
降低叶片温度 ,维持光合系统高效正常运行 。气孔是二氧化
碳进入和水分散失的门户。气孔导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光合
作用和蒸腾作用 [ 25] 。艳桢桐的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与净光
合速率均表现出同步的单峰曲线日变化进程。这表明水分
条件良好 ,艳桢桐植株没有受到胁迫时 ,可维持较高的气孔
开度和高效的光合作用水平。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光合速
率和蒸腾速率的比值 ,反映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情况 ,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植物的耗水性 [ 30] 。艳桢桐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平
均值为 1.44 μmol/mmol,与一些植物如山蒟 (Piperhan-
cei)[ 31]和首冠藤(Bauhiniacorymbosa)[ 32]相比 ,其水分利用效
率日平均值相对较低。这表明艳桢桐对水分的需求量大 ,在
高温干燥季节应及时浇水以满足其水分需求。
植物器官的养分含量反映植物的营养状况和养分需求
状况 ,与养分的供应存在直接关系 [ 33] 。植物器官营养元素
含量和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能够很大程度上反映植株的生
长状况 [ 34] 。植物体中 , N、P、K都是可移动营养元素 ,为植物
必须的大量元素 [ 35] 。N、P均是重要的结构组成元素 。N能
够促进植物的生长 ,提高光合作用;P能够促进植物根系发
育 、新器官的生成以及植物抗逆能力的提高;K虽不是植物
的结构组成元素 ,却是植物生理活动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能
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a是细胞的结构物质 [ 35] ,与蒸腾
作用有关 [ 36-37] ,具有不可流动性 [ 34] 。Mg元素是构成叶绿素
的重要元素 ,与呼吸作用 、磷酸和蛋白质的代谢密切相关 ,为
可移动营养元素 ,为植物必须的微量元素 [ 34] 。艳桢桐具有
数量较多的叶片和较大的叶面积 ,其叶片中 N、P、K和 Mg含
量最高 ,表明叶片是整个植株的生理活动中心 ,有利于艳桢
桐叶片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以达到快速攀援和覆盖的目的 。
叶片中 Ca含量最低 ,有利于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 ,减少水分
散失 ,以更好地适应阳光充裕的生境。根和枝条中 Ca含量
最高 。这主要是由于 Ca元素具有不可流动性 ,随着植物器
官生长而不断积累 ,在生理代谢旺盛的器官中积累较少 ,而
在根和主茎中积累较多。根和茎中营养元素含量较高 ,表明
艳桢桐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和运输能力强 ,营养利用效率
高 ,对生长环境适应性强 ,可塑性好。
由此可知 ,艳桢桐适合在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引种栽
培 ,其生长速度快 、攀援及覆盖能力强 、耐干旱 、耐贫瘠等特
性使其在棚架绿化 、廊架组景 、立柱绿化及墙面绿化等立体
绿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引种栽培时 ,要合理 、适时
地浇水 、施肥 ,尽量种植于有机质丰富的酸性土壤 ,保持土壤
湿润。在生长旺盛季节 ,尤其要保证水分供应。在生长过程
中 ,应适时适量地补充 N、P、K等矿质元素的供应 ,维持植株
所需的养分平衡。在植物生长迅速的春夏时期 ,应增大养分
的供应量 ,以解决植株的养分限制 。在植物的开花期 ,则可
适当地修剪枯枝败叶 ,合理调节植株的养分供应 ,以促进艳
桢桐的快速生长 、开花 、形成景观及适应环境。
参考文献
[ 1] 王发国 ,陈红峰 ,刘东明,等.广东省野生藤本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绿
化中的应用 [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2009, 29(3):157-161.
[ 2] 蔡永立.浙江天童森林公园藤本植物的基本特征 [ J] .华东师范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 1999(2):75-81.
[ 3] 胡海燕 ,娄钢.藤本植物立体绿化 [ J].陕西林业科技 , 2005(2):32-34.[ 4] 蔡永立 ,宋永昌.藤本植物生活型系统的修订及中国亚热带东部藤本
植物的生活型分析[ J].生态学报, 2000, 20(5):808-814.
[ 5] 季梦成 ,郑钢,俞曙光.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资源及园林应
用[ J] .林业科学 , 2008, 44(9):165-169.
[ 6] 曾风,王美娜,陈红峰.广州市观赏藤本植物资源以及园林应用 [ J] .中
国园林 , 2009(9):51-55.
[ 7] 李斌,王咏 ,谢久详.长春市园林绿化外来种的初步研究 [ J] .长春师范
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1):73-76.
[ 8] 李斌,王咏 ,何春光.长春地区外来植物的初步研究[ J].长春师范学院
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6(5):85-88.[ 9] 王爱民 ,李新国.试论城市绿化中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的互补性[ J].
广西园艺, 2008, 19(2):24.
[ 10] 何晓燕,包志毅.英国引种家威尔逊引种中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及其
影响 [ J].浙江林业科技 , 2005, 25(3):56-61.
[ 11] 罗桂环.西方对中国-园林之母的认识[ 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0, 19
(1):72-78.
[ 12] 罗桂环.西方从中国的植物引种及其影响[ J].古今农业, 1995(1):1-
6.
[ 13] SHRIVASTAVAN, PATELT.Clerodendrumandhealthcare:anoverview
[J].MedicinalandAromaticPlantScienceandBiotechnology, 2007, 1(1):142-150
[ 14] WONGM.TropicalVinesforHawaisLandscapes[ J].Ornamentsand
Flowers, 2007, 35:1-21.
[ 15] RIFFLERL.Thetropicallook[M].Portland:TimberPress, 1998:3-4.
[ 16] OKWUDE, IROABUCHIF.Phytochemicalcompositionandbiological
activitiesofUvariachamaeandClerodendoronsplendens[ J].E-Journalof
Chemistry, 2009, 6(2):553-560.
(下转第 10071页)
1004338卷 19期                    杨勇等 艳桢桐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表 3 方差分析
Table3 Thevarianceanalysis
因素
Factors
偏差平方和
Squareofdeviance
自由度
Freedomdegree
F比
Fratio
F临界值
Fcriticalvalue
显著性
Significance
溶剂浓度∥%Solventconcentration 0.529 2 105.800 19.000 *
时间∥minTime 0.042 2 8.400 19.000
微波功率∥WMicrowavepower 0.131 2 26.20 19.000 *
误差 Error 0.01 2
  由表 2、3可知 ,溶剂浓度对黄酮得率的影响最大 ,微波
功率次之 ,萃取时间对其影响最小 ,其中溶剂浓度和微波功
率在* P<0.05时达到显著水平。各因素最佳组合为
A3B1C3D2 ,即:2.5g西番莲叶干粉用 75 ml60%的乙醇溶液
在微波功率为 350 W时 ,间歇萃取 9 min可得黄酮得率为
3.459 3%。
2.3 验证试验 按照正交实验得到的优选条件 ,重复实验 3
次 ,黄酮得率分别为 3.468%、3.457%、3.463%。黄酮的平
均得率为 3.463%。
3 结论与讨论
微波辐射不仅提高了紫果西番莲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
取率 ,还大大缩短了萃取时间。传统的抽提工艺在乙醇浓度
60%,温度 80℃,料液比 1∶50,浸提时间为 1 h时 ,其得率最
高为 2.81%[ 11] ,而利用微波处理 ,在短时间内黄酮得率可达
3.46%,产率提高了 23.13%。微波处理的另一显著的优点
是节省时间 ,相比于传统的抽提时间为 1h或更长 ,微波萃取
只需要 5 ~ 7min就可达到更好的效果。此外 ,该实验在操作
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不高于 60 ℃,因为当温度高于 60 ℃
时 ,黄酮类物质原来的结构会遭到破坏 ,不仅影响其黄酮得
率 ,也不利于以后黄酮类物质的鉴定。
参考文献
[ 1] DENGAJUN, ZHOUYJ, BAIMM, etal.Anxiolyticandsedativeactivities
ofPasifloraedulisf.flavicarpa[J] .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2010,
128(2010):148-153.
[ 2] ZUCOLOTTOSM, GOULARTS, MONTANHERAB, etal.Bioassay-
guidedisolationofanti-inflammatoryC-glucosylflavonesfromPassiflora
edulis[J].PlantaMed, 2009, 75(11):1221-1226.
[ 3] KAMALDEEPDHAWAN,SANJUDHAWAN,ANUPAMSHARMA.Pasi-
flora:areviewupdate[J] .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 2004, 94:1-23.
[ 4] 潘琢,郑穗平.两种西番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J].现代
食品与药品杂志, 2007, 17(2):5-9.
[ 5] 李小燕 ,邓光辉 ,罗伟强,等.微波萃取广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
艺研究[ J].生物质化学工程 , 2007, 41(4):39-42.[ 6] 陈建真 ,吕圭源 ,叶磊,等.微波辅助提取麦冬黄酮的工艺研究[ J].中
华中医药杂志 , 2009, 24(2):216-218.
[ 7] 曲有乐 ,李玉龙 ,于春光,等.微波辅助萃取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花中总
黄酮的工艺研究[ J].光谱实验室 , 2009, 26(3):476-479.
[ 8] 符稳群 ,林雨婷.微波辅助萃取白花蛇舌草黄酮的研究[ J].安徽农业
科学 , 2009, 37(30):14680-14681.
[ 9] 苗方,侯刚健 ,安芸,等.分光光度法对银杏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 22(3):359-360.
[ 10] 刘可越,周斌 ,刘海军.垂柳叶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 [ J].安徽农业科
学, 2007, 35(31):9813, 9823.[ 11] 刘南波,郑穗平,邹江冰,等.西番莲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 J] .现
代食品科技, 2009, 25(6):622-624.
[ 12] 周宝利,姚婷 ,张健,等.苦参黄酮对黄瓜枯萎病及抗性生理的影响
[ 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0(2):78-82.
[ 13] 孔卫青,杨金宏,彭云武,等.家蚕黄酮合酶Ⅰ基因 BmFNSⅠ的克隆与干
涉载体的构建 [ 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0(5):26-30.
[ 14] 卢其能,杨清 ,沈春修 ,等.马铃薯类黄酮 -3-O-葡萄糖基化酶基因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0(4):11-16.
[ 15] 尚海涛.液质联用分析黄毛耳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 J].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09, 30(6):26-27.
[ 16] 霍强 ,王宇,高荣远,等.瑞香狼毒总黄酮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
究[ J].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0, 31(2):83.
[ 17] 朱飞娥,田自华,张子义.甘草总黄酮微波法提取工艺的研究[ J].畜
牧与饲料科学 , 2008, 29(5):1-2.
(上接第 10043页)
[ 17] PINTOWJ, NESWR.24beta-ethylsterols, n-alkanesandn-alkanolsof
Clerodendrumsplendens[ J].Phytochemistry, 1985, 24(5):1095-1097.
[ 18] INAMDARJA.AnatomicalstudiedinClerodendrumsplendensG.Don
[ J].ProceedingsoftheIndiaAcademyofScienceSectionB, 1968, 67
(1):8-17.
[ 19] INAMDARJA.EpidermalstructureandontogyofstomatainsomeVer-
benaceae[J] .AnnualofBotany, 1969, 33(1):55-66.
[ 20] MONDALAK,MONDALS, MANDALS.Thefreeaminoacidsofpolen
ofsomeangiospermictaxaastaxonomicmarkersforphylogeneticinterre-
lationships[ J].CurentScience, 2009, 96(8):1071-1081.[ 21] 任海,彭少麟,戴智明,等.了哥王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J].应用生态学
报 , 2002, 13(12):1529-1532.
[ 22] 梁彦,汪矛 ,郭洁,等.3属 3种毛茛科植物幼苗形态结构及其系统演
化分析 [ J].西北植物学报 , 2007, 27(7):1357-1363.
[ 23] 李志安 ,丁明懋 ,方伟,等.马占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物质的储存
与分布 [ J].生态学报 , 1995, 15(S1):103-104.
[ 24] 蔡永立 ,宋永昌.浙江天童常绿落叶林藤本植物的适应生态学Ⅰ.叶片
解剖特征的比较 [ J].植物生态学报 , 2001, 25(1):90-98.
[ 25] 林植芳 ,吴彤,孔国辉,等.8种城市绿化攀援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水分
关系特性[ 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7, 15(6):473-481.[ 26] 王勋陵 ,王静.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 [ 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
1989:105-108.
[ 27] 李芳兰,包维楷.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 J] .植物学通报 , 2005, 22(S1):118-127.
[ 28] SUNJ.HighlightefectsoilCO2fixationgradientsacrossleaves[J].PlantCelandEnvironment, 1996, 19:1261-1271.
[ 29] 梁莉 ,钟章成.4种攀援植物光合作用对不同光照的适应 [ J].西南师
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9(5):856-859.
[ 30] 王旭军,吴际友,廖德志,等.乐东拟单性木兰光合蒸腾和水分利用效
率研究 [ J].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10):175-178.
[ 31] 简曙光,李玲 ,张倩媚 ,等.山蒟(Piperhancei)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 J].
生态环境学报 , 2009, 18(2):608-613.
[ 32] 李玲 ,陈永聚 ,任海,等.首冠藤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J].热带与亚热带
植物学报, 2009, 17(6):528-534.[ 33] 官丽莉,刘菊秀,周小勇.土壤条件与植物响应 [ J].生态环境, 2003, 12
(4):478-481.
[ 34] 刘广全,赵士洞,王耗 ,等.锐齿栎林个体光合器官生长与营养季节动
态 [ J].生态学报 , 2001, 21(6):883-889.
[ 35] 蒋廷惠,占新华,徐阳春,等.钙对植物抗逆能力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意
义 [ J].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5):971-976.
[ 36] 刘鹏 ,郝朝运 ,陈子林 ,等.不同群落类型中七子花器官营养元素分布
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J].土壤学报 , 2008, 45(3):304-312.
[ 37]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79:31-32.
10071 38卷 19期              赵瑞瑞 微波萃取法提取紫果西番莲叶中黄酮类物质及其含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