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浓度EMS对苦荞种子发芽的影响



全 文 :不同浓度 EMS对苦荞种子发芽的影响
郭耀东1,温日宇1,刘建霞2,郑联寿1,樊丽生1,武小平1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 034000;2.大同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摘要 [目的]确定荞麦种子发芽的适宜甲基磺酸乙酯( EMS)诱变剂量,为进一步获得荞麦优良性状并培育符合 EMS诱变育种需求的
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以山西省当地的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 ( L. ) Gaertn]品种晋荞麦 4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
( 0. 3%、0. 5%、0. 7%、1. 0%、1. 5%、1. 7% ) EMS诱变处理不同时间( 4、8、12 h) ,分析苦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随着 EMS诱变
剂浓度的增加,晋荞麦 4号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当 EMS浓度为 0. 3% ~ 1. 0%时与对照没有显
著差异,当 EMS浓度为1. 5%和1. 7%时与对照差异极显著。EMS处理4、8 h对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都没有大的影响,当
处理时间为 12 h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对于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这 3个处理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EMS诱变苦荞的半致死的
适宜浓度为 1. 7%,适宜的处理时间为 12 h。
关键词 苦荞; EMS;发芽率;发芽势
中图分类号 S5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14) 26 -08938 -02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EMS on Germination of Tarary Buckwheat[Fagopyrum tataricum ( L. ) Gaertn]Seeds
GUO Yao-dong et al (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nzhou,Shanxi 034000)
Abstract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confirm on the suitable EMS dosage of tarary buckwheat seed gemination,and further lay a solid founda-
tion for obtaining excellent traits of buckwheat and breeding the new varieties meeting EMS mutagenesis breeding.[Method]The seeds of Jinqiao-
mai No. 4,a Shanxi local tarary buckwheat variety,were mutageniz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0. 3%,0. 5%,0. 7%,1. 0%,1. 5%,1. 7% ) EMS
for 4,8 and 12 h,to analyze their gemination rate and gemination vigor.[Result]With the increase of EMS mutagenic agent concentration,the
gemination vigor,relative gemination vigor,gemination rate and relative gemination rate of Jinqiaomai No. 4 all showed the decrease trend,they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control when EMS concentration was 0. 3% - 1. 0%,while had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control when
EMS concentration was 1. 5% and 1. 7% . Using EMS mutagenic agent to mutagenize Jinqiaomai No. 4 seeds for 4 and 8 h had no big effects on its
gemination rate and relative gemination rate,while when the treatment time was 12 h,they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control; For gemination
vigor and relative gemination vigor,this three treatment tim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The suitable concentration and time of
the median lethal dose of EMS mutagenizing tarary buckwheat seed is 1. 7% and 12 h,resp. .
Key words Tarary buckwheat; EMS;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vigor
基金项目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攻关项目( SGG2014-3) 。
作者简介 郭耀东( 1976 - ) ,男,山西朔州人,副研究员,从事荞麦育种
与栽培工作。
收稿日期 2014-08-05
目前关于荞麦的研究主要涉及荞麦的遗传多样性、分类
学等基础性的生物学方面[1]。荞麦育种研究始终举足轻重,
其中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育种技术都起到了极其重要
的作用。由于普通荞麦产量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是繁殖问
题,故探究怎样克服这些不良的特性,例如利用 EMS诱变改
良性状育种,将会是育种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EMS诱变育种研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诱变亲本材料及
部位的选择,故一般选择便于操作并且对诱变较敏感的器官
作为诱变处理的部位。种子是最早也是最常用来作为 EMS
诱变处理的材料。尽管 EMS 种子诱变存在众多的受限因
素,但也存在着其他材料诱变所不具有的巨大优势[2]。种子
是植物的一个独立器官,从诱变前到处理后较长一段时间,
它不仅能保持其活力还能保存诱变来的新基因[3]。种子诱
变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处理,这样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处理步
骤;种子诱变效果虽然不能立即显现,某些新性状也许要在
子二代、子三代才能表现出来,但这些诱变来的新性状总能
遗传给后代,故可减免后续一些不必要的鉴定工作。为此,
笔者采用苦荞种子作为 EMS诱变材料,研究不同浓度 EMS
对苦荞种子发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植物材料。山西当地苦荞品种晋荞麦 4 号的种子,
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供。
1. 1. 2 试剂及其配置。
(1)EMS母液。甲基磺酸乙酯,纯度 >99%,购自北京索
莱宝科技公司。
(2)0. 2 mol /L 磷酸缓冲液(pH 7. 0)。磷酸氢二钠
(Na2HPO4,0. 2 mol /L)与磷酸二氢钠(NaH2PO4,0. 2 mol /L)
按 61∶ 39的体积比混合。
(3)硫代硫酸钠(NaS2O3·5H2O,0. 1 mol /L)溶液。称
取 24. 8 g NaS2O3·5H2O溶解在 500 ml冷却的沸水中,搅拌
待完全溶解后,加入 0. 2 g Na2CO3,再加入 500 ml 冷却的沸
水,使其完全溶解。
(4)不同浓度 EMS溶液配置。见表 1。
表 1 不同浓度 EMS溶液配置 ml
EMS浓度∥% EMS母液 磷酸缓冲液
0. 3 0. 3 99. 7
0. 5 0. 5 99. 5
0. 7 0. 7 99. 3
1. 0 1. 0 99. 0
1. 5 1. 5 98. 5
1. 7 1. 7 98. 3
2. 0 2. 0 98. 0
责任编辑 姜丽 责任校对 况玲玲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4,42(26) :8938 - 8939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4.26.024
1. 2 方法
1. 2. 1 EMS处理荞麦种子 。
(1)EMS 浓度及诱变时间设置。用浓度分别为 0. 3%、
0. 5%、0. 7%、1. 0%、1. 5%、1. 7%的 EMS 溶液,分别处理晋荞
麦 4号种子 4、8、12 h,以不添加为对照(CK),共计 21个处理。
(2)选种与浸种。将种子浸在有水的烧杯中,适中搅拌,
将浮于上层的空粒、破粒、草子和杂质一并剔除,选用大而饱
满整齐一致的苦荞种子约 5 000 粒,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和发芽势。将选好的苦荞种子在大烧杯中用清水淹没浸泡,
在 25 ℃下浸泡约 14 h。
(3)种子的 EMS处理。将上述处理过的种子铺平,均放
入贴好标签的 24个培养皿(其中有 21个处理,3个对照)中,
每个培养皿中放 100 粒苦荞种子,然后在 21 个处理组中按
照标签各加入相应浓度的 EMS 13 ml,3 个对照组中各加入
13 ml清水。与此完全相同再做 24 个即 1 组重复。把所有
培养皿放入 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4)诱变处理的终止。EMS处理达到设置时间后,倒掉
培养皿中剩余的 EMS,加入 10 ml 0. 1 mol /L Na2S2O3 洗涤,3
次重复,再用清水冲洗 3 次,将清洗后的种子放在铺有两张
定性滤纸的培养皿中,使其分布均匀,加入适量的水,使种子
保持完全湿润,放在 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
(5)发芽种子的移栽。等种子发芽后将其转移到土壤中
培养。
1. 2. 2 测定指标与方法。
(1)发芽率。7 d内供试种子的发芽百分数。
(2)相对发芽率。7 d内试验组占对照组的发芽百分数。
(3)发芽势。3 d内供试种子的发芽百分数。
(4)相对发芽势。3 d内试验组占对照组的发芽百分数。
1. 3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新复极差测试,运用 SPSS软件对
各因素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 1 EMS对晋荞麦 4号种子发芽的影响
2. 1. 1 不同浓度 EMS对晋荞麦 4号种子发芽的影响。从表
1可以看出,随着 EMS诱变剂处理浓度的增加,晋荞麦 4 号
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但在 EMS 浓度为
0. 3% ~1. 0%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但当 EMS浓度达到
1. 5%和 1. 7%时,晋荞麦 4号种子的发芽势由对照的 85. 0%
降到 46. 7%和 27. 3%,发芽率由对照的 96. 0%降到 68. 0%
和 45. 3%,与对照差异极显著,说明在这两个浓度下,晋荞麦
4号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受 EMS抑制极大。
同时,随着 EMS浓度的增加,晋荞麦 4 号种子的相对发
芽率和相对发芽势也呈下降趋势。当浓度在 0. 3% ~ 1. 0%
时,晋荞麦 4号种子的相对发芽势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当
浓度达到 1. 5%时,晋荞麦 4 号种子的相对发芽势由对照的
1. 00降低到 0. 55,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当浓度在 0. 3% ~
1. 0%时,晋荞麦 4 号种子的相对发芽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
异,当浓度达到 1. 5%和 1. 7%时,晋荞麦 4 号种子的相对发
芽率由对照组的 1. 00降低到 0. 71和 0. 47。因此认为 1. 7%
EMS溶液是甜荞诱变的最佳浓度。
表 1 不同浓度 EMS对晋荞麦 4号发芽的影响
EMS浓
度∥%
发芽势
%
相对发
芽势
发芽率
%
相对发
芽率
0(CK) 85. 0 aA 1. 00 aA 96. 0 aA 1. 00 aA
0. 3 77. 7 aA 0. 91 aA 89. 7 abA 0. 94 abA
0. 7 76. 3 aA 0. 90 aA 89. 3 abA 0. 93 abA
0. 5 74. 7 aA 0. 88 aAB 88. 7 abA 0. 93 abA
1. 0 68. 7 aAB 0. 81 aAB 74. 3 bcB 0. 78 bcB
1. 5 46. 7 bBC 0. 55 bB 68. 0 cB 0. 71 cBC
1. 7 27. 3 cC 0 cC 45. 3 dC 0. 47 dC
注:表中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 0. 05) ,无相
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 <0. 01)。
2. 1. 2 不同处理时间对晋荞麦 4号种子发芽的影响。从表
2可以看出,EMS溶液处理 4 和 8 h对晋荞麦 4 号种子发芽
率、相对发芽率都没有大的影响,当处理时间为 12 h时,影响
达到显著水平;但对于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这 3 个处理时
间没有显著差异。
表 2 不同处理时间对晋荞麦 4号种子发芽的影响
处理时
间∥h
发芽势
%
相对发
芽势
发芽率
%
相对发
芽率
4 71. 1 aA 0. 78 aA 84. 7 aA 0. 88 aA
8 64. 0 aA 0. 73 aA 78. 1 abA 0. 82 abA
12 60. 4 aA 0. 65 aA 73. 4 bA 0. 76 bA
注:表中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 0. 05) ,无相
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 <0. 01)。
3 结论与讨论
确定合适浓度范围的诱变剂量是诱变育种试验成功与
否的关键,不同植物都有其各自的一定浓度范围的适宜剂
量,只有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物种才能保持其优良性状并
产生更多的新的变异[4 -5]。
该试验选用山西当地的晋荞麦 4号(苦)种子,进行了不
同浓度 EMS溶液不同时间的诱变育种试验,结果表明,诱变
剂 EMS对晋荞麦 4号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当 EMS溶液
浓度达到 1. 7%时,相对发芽率降低到 0. 46,接近 0. 50,因此
认为 1. 7%是其半致死浓度,也是诱变的最佳浓度[4];另外,
诱变时间应该在 8 h以上。
该试验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菌种的控制,通过试验发
现,荞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很容易染菌,适宜的生长环境使菌
种滋生繁衍,并通过感染抑制荞麦种子的正常萌发。故试验
前对培养皿的消毒必须到位,且观察和统计数据的过程中必
须防止菌种的过渡侵染。
参考文献
[1]蒋忠丽,耿晓文,王国华.浅谈苦荞麦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J].杂粮
作物,2006,26(6):437 -438.
[2]王慧,杨媛,杨明君,等.晋北地区旱作苦荞麦品种选筛[J].山西农业
科学,2013(4):321 -323.
[3]杨汉民,刘玉章,王子淑,等.细胞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7:82 -83.
[4]安学丽,蔡一林,王久光,等.化学诱变及其在农作物育种上应用[J].
核农学报,2003,17(3):239 -242.
[5]王燕飞,陈丽君,刘华君,等.我国甜菜诱变育种方法研究进展[J].中
国糖料,2008(4):66 -68.
939842 卷 26 期 郭耀东等 不同浓度 EMS对苦荞种子发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