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沙松人工林生长及林分结构初探



全 文 :来稿日期: 1999- 07- 12
责任编校: 任少英
文章编号: 1001- 9499 ( 2000) 02- 00010- 03
沙松人工林生长及林分结构初探
孙岳胤 1 薛兆琨 2 杨宏烨1 邢智勇 3
( 1. 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2.牡丹江市四道林场 ,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3. 牡丹江市林业局沿江乡林业站 ,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 对沙松人工林的调查发现 , 10年生沙松人工林即进入生长速期 ; 24~ 26年生沙松人工林适
宜密度为 2 000~ 2 200株 /hm2; 沙松自然整枝能力差 ; 30年生沙松人工林生长超过落叶松。
关键词: 沙松 ; 人工林生长 ; 林分结构
中图分类号: S718. 55+ 1. 2    文献标识码: B
  沙松 ( Abies holophyl la Maxim)为冷杉
属中生长较快、 材质优良、 抗病虫害能力极
强的树种 , 以前对其生长特性和林分结构的
研究相对较少 , 目前对现存于牡丹江林区的
沙松人工林进行了调查 , 初步了解了沙松的
生长规律及其林分结构。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分设在大海林林业
局的长汀、 海林林业局的横道、 林口林业局
的湖水三个林场。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 24~ 26年生沙
松人工林。
试验方法 采用标准地法对沙松人工林
的各项生长指标进行调查 ,并进行计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沙松的生长节律
经过树干解析 , 对沙松人工林生长节律
有了明确的认识 , 以 S1- 2号解析木为例 (见
图 1, 2, 3)。从直径和树高生长曲线可以看
图 1 直径生长曲线
图 2 树高生长曲线
图 3 材积生长曲线
第 25卷 第 2期
2 0 0 0 年 3月     
林 业 科 技
FORESTRY SCIENCE& TECHNOLOGY
     Vol. 25 No. 2
Mar . 2 0 0 0
出 ,沙松人工林直径和树高生长在 10年以后
即进入生长速期。 平均每年直径生长可达
0. 7cm, 树高可达 60cm以上 , 可持续至 20
年。 20年后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 , 而平均生
长量还没有达到加速期。由材积生长曲线可
以看出 , 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和总生长量进入
生长速期的时间要比直径和树高晚 ,一般 15
年之后进入生长速期。 材积平均每年达到
0. 004 59m
3以上 , 但连年生长量还没有达到
最高峰。
2. 2 沙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
2. 2. 1 沙松人工林株数按径阶分布的规律
对所调查的 4块沙松人工林标准地进行
分析 (见表 1)。可以看出 , 沙松人工林的株
表 1 沙松人工林株数按径级分布规律
标准地序号 林 龄
( a)
郁闭度 密 度
(株 /hm2)
径  级  ( cm )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S 1 24 1. 0 2 600 6 15 10 19 14 11 13 5 3 3
S 2 24 0. 7 2 100 1 1 8 6 4 0 1
S 3 24 0. 8 2 250 1 5 12 21 14 3 1
S 4 26 0. 6 1 338 2 5 7 7 9 5 2 1
数按径阶分布的规律与林分郁闭度、 密度的
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S1标准地郁闭度高达
1. 0, 密度为 2 600株 /hm2。沙松株数按径阶
分布规律表现为个体的强烈分化 , 占总数
82. 8%的个体分散在 6~ 16cm的 6个径阶
中。 S2、 S3两标准地郁闭度分别为 0. 7、 0. 8,
密度分别为 2 100株 /hm2、 2 250株 /hm2 , 沙
松株数按径阶分布呈现出正态分布的规律
性 , 而且株数按径阶分布比较集中 , 82%以
上的株数集中在 3个径阶中 , 未出现个体分
化。 S4标准地的沙松株数按径阶分布亦呈现
出正态分布的规律 , 但由于其郁闭度较低
( 0. 6) , 密度仅为 1 338株 /hm2 , 因此其林分
个体营养空间充裕 , 竞争不强 , 株数按径阶
分布明显表现出大径阶分布较多 (相对前三
块标准地 )。
2. 2. 2 沙松人工林树冠结构
表 2 沙松人工林树冠结构
编号 林龄( a) 郁闭度
密度
(株 /hm2 ) 平均树高 ( m) 平均冠长 ( m) 冠长 /树高(% )
S1 24 1. 0 2 600 8. 6 5. 7 66. 3
S2 24 0. 7 2 100 9. 1 6. 9 75. 8
S3 24 0. 8 2 250 10. 1 7. 0 69. 3
S4 26 0. 6 1 338 8. 9 7. 2 80. 9
  由表 2可以看出 , 幼龄沙松人工林树冠
很长 , 基本可达树高的 70%~ 80% , 沙松人
工林自然整枝能力很差。以 S1标准地为例 ,
尽管其林分郁闭度达到 1. 0, 并已经造成沙
松人工林的个体分化 , 但其冠长仍占树高的
66. 3% 。
2. 3 沙松人工林林分生产力评价与预估
2. 3. 1 沙松人工林林分生产力评价
沙松人工林林分蓄积的计算采用标准地
法 , 以公式 V= g1. 3 (h+ 3) f S计算沙松平
均单株材积。式中 f S = 0. 45。然后以平均单
株材积推算标准地林分蓄积 , 再换算成公顷
蓄积 , 其结果 (见表 3)表明 , 幼龄期沙松人
工林 , 以大密度人工纯林的生产力最高。
表 3 沙松人工林林分生产力对比
编号 林龄
( a )
郁闭度 密度
(株 /hm2 ) 坡向 坡位
树种
组成
公顷蓄积
( m3 /hm2 )
S1 24 1. 0 2 600 西 中 10沙 163. 8
S2 24 0. 7 2 100 西北 下 10沙 123. 9
S3 24 0. 8 2 250 西北 中上 6沙 4落 156. 3
S4 26 0. 6 1 338 南 中下 7红 3沙 97. 0
2. 3. 2 沙松人工林林分生产力预估
对沙松人工林林龄 30年的林分生产力
进行预估 ,采用一种近似的计算方法 ,以 S1、
S2两标准地为例具体方法如下:
( 1) 将两标准地平均木直径和树高连年
生长量曲线按现实态势顺延至 30年 ,查出相
11第 2期         孙岳胤等: 沙松人工林生长及林分结构初探
应连年生长量 , 并计算移动因子 , 结果见表
4。
表 4 沙松人工林 30年林分直径、 树高连年生长量预估
标准地号 林龄( a) 直径连年生长量 ( cm) 树高连年生长量 ( m) R = Zd /c
S1 30 0. 37 0. 40 1. 11
S2 30 0. 40 0. 40 1. 20
   ( 2)设定移动因子 R= 1 , 将标准地各
径阶按预估直径连年生长量进行整化。
( 3) 将标准地平均树高加预估树高连年
生长量 , 使之成为 30年时标准地平均树高。
( 4) 按 2. 3. 1计算林分生产力的方法计
算 30年时林分的生产力 , 结果见表 5。
表 5 沙松人工林 30年林龄生产力预估
标准地号 林龄 密度
(株 /hm2 ) 坡向 坡位 树种组成
平均直径
( cm)
平均树高
( m)
蓄积量
( m3 /hm2 )
S1 30 2 600 西 中 10沙 14. 2 11. 68 258. 4
S2 30 2 100 西北 下 10沙 13. 5 11. 90 202. 19
  由表 5可以看出 , 林龄 30年的 S1和 S2
两标准地沙松人工林蓄积量将分别达到
258. 4m3 /hm2和 202m3 /hm2。平均年蓄积增
长量分别达到 15. 76m3 /hm2和 13. 05m3 /
hm
2。由于采用了近似预估方法 , 且 S1标准
地现实林分郁闭度已达 1. 0, 随着林分的生
长 , 个体竞争将更为激烈 , 个体分化必将更
加严重 , 实现预估指标有一定的困难。但 S2
标准地现实林分郁闭度只有 0. 7, 密度也不
大 , 实现预估指标是现实的。即使将年均蓄
积增长量再降低到 10m3 /hm2 ,这个指标也明
显超过森工总局颁布的 《林地更新造林技术
规程》中制定的 30年落叶松人工林的平均增
长量 ( 8. 233 5m3 /hm2 )。因此 , 大力发展沙
松人工林效益巨大。
2. 4 沙松人工林病虫害
通过调查 , 发现无论在苗期 , 还是人工
林 , 不论纯林与混交林 , 不论密度大小均未
发现沙松病虫害。
3 结论与建议
3. 1 沙松人工林在 10年生以后 ,其树高、直
径的连年生长量进入速生期 , 材积生长量在
15年以后进入速生期。至 27年 (调查的年龄
最大的林分 ) 亦未达到高峰 , 因此 , 沙松是
早期速生树种 ,在此期间应加强抚育管理 ,以
促其速生丰产。
3. 2 对于林龄 24~ 26年的沙松人工林来
说 , 林分密度应保持在 2 000~ 2 200株 /hm2
为宜 , 过大过小均对沙松人工林生长不利。
3. 3 沙松是一种长冠型树种 ,人工林树冠可
达树高的 70%~ 80% , 且自然整枝能力很
差。因此 , 做好沙松人工林整枝工作是沙松
人工林抚育的重要措施。
3. 4  30年沙松人工林林分平均直径、 平均
树高和平均年蓄积增长量将分别达到
13. 5cm、 11. 9m和 13. 05m3 /hm2 , 超过落叶
松 ,作为纸浆材原料林可以达到工艺成熟。因
此 , 沙松将成为替代落叶松作为针叶丰产林
的首选树种。
3. 5 沙松抗病虫害能力强 ,在苗期和人工林
培育期均未发现沙松病虫害。
参 考 文 献
[1 ] 周以良等 .黑龙江树木志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6. 6
[2 ]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 .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中国
林业出版社 , 1981. 1
[3 ]  马玉华 . 试验统计 .农业出版社 , 1982. 1
[4 ]  许慕农 , 陈炳浩 . 林木研究法 . 1983
[5 ]  东北林学院森林经理教研室 .测树学 , 1985. 8
12 林 业 科 技               第 2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