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石栎、青冈栎和杉木混交林分的空间结构



全 文 :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 25卷第 1期 35 
doi:10.3969 /j.issn.1000-8101.2011.01.008
石栎 、青冈栎和杉木混交林分的空间结构
刘畅 1 ,邓送求1 ,方顺清 2 ,关庆伟1*
(1.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 210037;2.江苏省宜兴市林场)
摘 要:为了弄清优质林分的结构特征 , 应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分析方法 ,配合混交度 、角尺度 、大小比数 3个林
分空间结构参数 ,分析了位于江苏宜兴近郊的自然保护区内宜兴小黑沟石栎 、青冈栎 、杉木混交林的空间结构特
征。结果表明:石栎 、青冈栎 、杉木混交林物种丰富度较高 , 乔木层共出现 9个树种 , 径级结构分布连续 , 群落垂直
结构特征明显 ,可分为 3个林层;林分平均混交度为 0.516, 处于强度混交状态;林分平均角尺度为 0.482,属于随机
分布;林分平均大小比数为 0.482,有超过 40%的林木处于优势状态;石栎 、青冈栎和杉木种群优势度明显 , 群落暂
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优质林;空间结构
SpatialstructureanalysisonmixedforestofTanoak, blueJapaneseoakandCunninghamialanceolata
inXiaoheigouofYixingCounty∥LIUChang, DENGSong-qiu, FANGShun-qing, GUANQing-wei
Abstract:Inordertounderstandthe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high-qualityforest, appliedthetraditionalstandstructure
indexescombiningwithmingling, neighborhoodpatern, neighborhoodcomparisonandopeningdegreetohaveanalyzed
spatialstructureofmixedrockoakandfirinBlackTrenchinanaturalconservationinthesuburbsofYixing, JiangsuProv-
ince.Theresultsshowedthat:Therearerichspeciesintheoaktreesandfirsmixedforest.Thereare9stocksinthetree
layers, thediameterstructureofcommunitywascontinuous, andtheverticalstructureofstandcouldbedividedinto3lay-
ers.Theaverageminglingofthestandwas0.516, showingthatthemixeddegreeoftheforestwashigh;Theneighborhood
paternwas0.482, indicatingthattreepositioninthestandwasrandomdistribution.Theneighborhoodcomparisonwas
0.482, andtherewerenearly40% treesinthestandbeingdominant.Thepopulationofrockoaksandfirsaredominant
now, andthecommunityisinarelativelystablestate.
Keywords:naturalconservation;high-qualityforest;spatialstructure
Firstauthor saddress:CollegeofForestResourcesandEnvironment, 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 Nanjing210037, China
收稿日期:2010-05-16    修回日期:2010-08-29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项目 “南方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与恢复技术
研究与示范 ”(编号:200904015)。
第一作者简介:刘畅(1982),女 ,硕士生 ,研究方向为城市林业。通讯
作者:关庆伟 ,男 ,教授。 E-mail:guanjapan999@yahoo.com.cn
  林分空间结构是指林木在林地上的分布格局及
其属性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 ,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
林木的生长和林分稳定性 、发展的可能性和经营空间
大小[ 1] 。因而研究森林的结构特征是维持和恢复森
林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的首要问题 ,也是制定森林经
营措施的基础。以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调整林木空
间分布格局 ,以混交度调整树种空间隔离程度 ,以大
小比数调整树种竞争关系 ,用林分经营迫切性指数确
定森林经营方向 。目前林分空间结构理论在我国北
方森林群落结构研究中应用较多 [ 2-5] 。而在南方森
林群落结构研究中则应用较少 。本研究以江苏宜兴
近郊的自然保护区即宜兴国家森林公园中的小黑沟
石栎 、青冈栎 、杉木混交林为对象 ,研究其林分空间结
构的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林分在未来的发展作出
预测。通过对优质林分空间结构特点的分析 ,以期为
城市近郊的森林营建及改造提供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宜兴市东临太湖 ,地处苏 、浙 、皖三省交界 , 地理
位置为北纬 31°07′~ 31°37′,东经 119°31′~ 120°03′,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日照时数 1 941.9 h,年
平均气温 15.6℃,年平均降水量 1 197.3 mm,平均无
霜期 239天[ 6] 。属北亚热带南缘和中亚热带北缘气
候区 ,干湿冷暖四季分明 ,热量充裕 ,形成了独特的自
然环境 ,植物资源丰富 [ 7] 。
小黑沟位于宜兴国家森林公园内 ,有近 50年的
经营历史 ,地理位置在东经 119°49′,北纬 31°22′,为狭
长深谷 ,具有两坡夹一沟良好地形 ,遍布原始林木 ,中
亚带至暖温带植物呈垂直分布 ,下面是常绿阔叶林 ,
 应用研究
36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 25卷第 1期
中部为常绿 、落叶混交林 ,上部是落叶阔叶林 。调查
地林分类型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以石栎(Litho-
carpusglabra)、青冈栎(Cyclobalanopsisglauca)和杉
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为优势种 ,乔木层其他
主要树种有:野鸦椿 、牛鼻栓 、野柿子 、白檀 、朴树 、梨
树等 ,下木层植物主要有石栎 、杉木 、青冈栎 、野柿子 、
牛鼻栓 、枸骨 、络石等。调查地林分主要树种林龄约
为 40年 。研究地林区在 20世纪 50年代进行封山育
林 ,主要保护以石栎 、青冈栎和楠木等为代表的中亚热
带地带性植被的常绿阔叶次生林 ,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1.2 样地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全面调查法 ,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 ,
选择典型样地 2块 ,每块大小设置为 25 m×25m,记
录标准地群落类型 、海拔 、坡向 、坡度 、土壤等立地条
件因子 。调查样地内所有大于起测径阶(4.0 cm)的
林木特征值 ,即树木的相对 XY坐标 、树种 、胸径 、树
高 、冠幅等 ,利用这些特征值计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 。
样地按照一般林业野外调查要求设置 。
1.3 边缘效应的校正及结构单元的确定
林分空间结构分析中样地边界木的处理方法主
要有距离缓冲区法 、8邻域对称式法 、8邻域平移式法
和第 4邻体距离判定法 ,周红敏等研究表明距离缓冲
区法 、8邻域平移式法和第 4邻体距离判定法优于 8
邻域对称式法[ 8] 。前人研究表明在 1株参照树与其
4株相邻木组成的结构单元中 , 4株最近相邻木与参
照树构成的结构关系有 5种 ,即零度 、弱度 、中度 、强
度 、极强度 ,过渡阶段完整 ,生物学意义明显 ,空间结
构信息比较完整 ,且这种结构单元的可释性和可操作
性都比较强 , 较适宜于描述林分的空间结构 [ 1, 4, 9] 。
因此 ,本文以样地内每一棵调查木为目的树 、选取其
周围 4株最近相邻木共同组成一个林分空间结构单
元 ,采用 8邻域平移式法对样地边缘木进行校正。
1.4 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计算
本研究采用树种多样性混交度衡量对象木与最
近邻木之间 、最近邻木相互之间的树种空间隔离程
度 。其公式为:
Mi=nin2∑
n
j=1Vij,
式中:Mi表示对象木 i所处的空间结构单元树种多
样性混交度 , ni为对象木 i的 n株最近邻木中不同树
种个数 , n为最近邻木株数(本研究 n=4)。当对象
木 i与第 j株最近邻木属不同树种时:Vij=1;当对象
木 i与第 j株最近邻木属相同树种时:Vij=0[ 10] 。
角尺度(Wi)是描述 n株最近相邻木围绕参照树
i的均匀性。通过将参照树及其相邻木构成的交角
(αi)与均匀分布时的期望夹角(n=4时 ,标准角 α0
=72°)的比较来分析林木的分布状况。它被定义为
α角小于标准角 α0的个数占所考察的最近相邻木的
比例(α角:从参照树出发 ,任意 2株最近相邻木所构
成的两夹角中的较小角)[ 11] 。公式为:
Wi=1n∑
n
j=1Zij,
式中:当第 j个 α角小于标准角 α0时 , Zij=1 ,否则 Zij
=0。研究表明 , 当 n=4时 ,样地平均角尺度 W<
0.475时为均匀分布;0.475≤W≤0.517时为随机分
布;W>0.517时为团状分布[ 12] 。
大小比数(Ui)是描述 n株最近相邻木与参照树
i的大小关系的量化指标 ,它被定义为大于参照树的
相邻木占所考察的全部最近相邻木的比例 [ 13] 。其公
式为:
Ui=1n∑
n
j=1Kij,
式中:若相邻木 j比参照树 j小 , Kij=0;否则 , Kij=1。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分基本概况
宜兴小黑沟石栎 、青冈栎 、杉木混交林基本结构
概况如表 1所示。在所调查的样地内 ,林分密度为
896株 /hm2 ,物种丰富度较高 ,乔木层共有 9个树种 ,
按株数排在前 3位的树种依次是石栎 、杉木 、青冈栎 ,
按断面积排在前 3位的树种依次是石栎 、杉木 、青冈
栎 ,其中石栎与青冈栎所占株数比例以及断面积比例
之和分别超过了50%、68%。由此可知 ,石栎 、青冈栎
是该群落的主要优势树种。从群落的垂直结构看 ,可
划分为 3个林层:<7 m, 7 ~ 9m, >9 m,其中石栎的
平均树高与整个林分的平均树高处于同一林层 。杉
木 、野柿子和朴树处于群落的上层 ,青冈栎 、石栎处于
中间层 ,而野鸦椿 、白檀 、牛鼻栓和梨树则处于林分的
下层。从群落的树种组成上看 ,除了青冈栎和石栎为
常绿树外 ,其他树种均为落叶树 ,常绿树种与落叶树
种株数比例约为 1∶1 ,占据着群落的中间层 ,而且在
胸高断面积上占绝对优势。
2.2 林木树种空间隔离程度及个体空间分布格局
混交度表明了任意一株树的最近相邻木为其他
树种的概率 ,是描述群落中树种混交程度的重要指
标 ,用来说明树种的空间隔离程度。在此将树种多样
性混交度(Mi)的取值划分为 5个区间:0、(0, 0.25] ,
应用研究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 25卷第 1期 37 
(0.25, 0.50] , (0.50, 0.75] , (0.75, 1] ,对应于混交
度的定性描述分别为零度混交 、弱度混交 、中度混交 、
强度混交和极强度混交。石栎 、青冈栎 、杉木混交林
不同树种多样性混交度频度分布及均值见表 2。
表 1 宜兴小黑沟石栎 、青冈栎 、杉木混交林林分概况
树种 株数 断面积 胸径 /cm 树高 /m/(株·hm-2) /% /(m2·hm-2) /% Dmax Dmin D Hmax Hmin H
全林分 896 100 23.28 100 42.5 5.5 16.3 13.0 5.0 8.7
青冈栎 208 23.21 3.59 15.42 23.3 7.8 14.2 9.5 5.0 7.7
石栎 240 26.79 12.34 53.01 42.5 6.0 21.7 10.8 5.7 9.0
杉木 224 25.00 4.78 20.53 29.4 7.5 15.2 13.0 6.6 9.8
野鸦椿 32 3.57 0.14 0.60 8.4 6.4 7.4 6.3 6.0 6.2
白檀 16 1.79 0.04 0.17 5.7 5.7 5.7 4.4 4.4 4.4
野柿子 96 10.71 1.69 7.26 19.8 11.3 14.7 12.0 8.2 10.0
牛鼻栓 48 5.36 0.32 1.37 10.7 5.5 8.9 7.8 5.8 6.8
梨树 16 1.79 0.12 0.52 9.8 9.8 9.8 6.8 6.8 6.8
朴树 16 1.79 0.25 1.09 14.2 14.2 14.2 9.5 9.5 9.5
  从表 2中全林分混交度频度统计可知 ,分布在中
度混交和强度混交 2个等级上的频率之和达70%,以
中强度单元为主 ,弱度混交单元比例约为 16%,零度
混交单元和极强度混交单元所占比例较低 。石栎 、青
冈栎 、水杉混交林的平均混交度为0.516,属强度混交
范畴。
从不同树种来看 ,以石栎为参照树的空间结构单
元中以中度混交为主 ,所占比例约 40%,其次为强度
混交和弱度混交单元 ,无极强度混交单元。且从表 1
可知 ,石栎为该林分中株数最多树种 ,而其平均混交
度为0.383,属于中度混交。另一优势树种青冈栎其
空间结构单元也以强度混交为主 ,所占比例达 54%,
平均混交度达 0.548,处于强度混交状态 。由表 1可
知 ,以上两个树种为该林分的两大优势树种 ,其数量
之和占全林分的50%,且其空间结构单元都主要分布
在强度混交和中度混交单元 。此外 ,杉木的平均混角
度为0.504,也属于强度混交状态 ,由此可见 ,这 3个
树种相互混交的几率较高 。除这 3个树种以外的其
他树种株数比例约为全林分的 25%且均无零度混交
和弱度混交 ,故该林分整体混交度较高 。
表 2 石栎 、青冈栎 、杉木混交林混交度和角尺度统计
树种 混交度 角尺度零度混交 弱度混交 中度混交 强度混交 极强度混交 均值 很不均匀 不均匀 随机 均匀 很均匀 均值
全林分 0.036 0.161 0.339 0.375 0.089 0.516 0 0.161 0.589 0.250 0 0.482
青冈栎 0 0.231 0.154 0.538 0.077 0.548 0 0.308 0.385 0.308 0 0.500
石栎 0.133 0.200 0.400 0.267 0 0.383 0 0.067 0.667 0.267 0 0.450
杉木 0 0.214 0.286 0.429 0.071 0.504 0 0.071 0.571 0.357 0 0.429
野鸦椿 0 0 1.000 0 0 0.500 0 0 1 0 0 0.500
白檀 0 0 0 1.000 0 0.750 0 0 1.000 0 0 0.500
野柿子 0 0 0.667 0.167 0.167 0.531 0 0.167 0.833 0 0 0.542
牛鼻栓 0 0 0.333 0.333 0.333 0.750 0 0.333 0.667 0 0 0.583
梨树 0 0 0 1.000 0 0.750 0 0 1.000 0 0 0.500
朴树 0 0 0 0 1 1.000 0 1.000 0 0 0 0.750
2.3 林木个体空间分布格局
角尺度 ,反映了相邻木围绕参照树的均匀性。对
于每个空间结构单元而言 ,取 4株最近相邻木时 ,最
优标准角为 72°[ 13] 。 Wi有 5种取值 ,即 0、0.25、0.5、
0.75或 1,对应于角尺度的定性描述分别为绝对均
匀 、均匀 、随机 、不均匀或很不均匀 , W值越大参照树
周围的相邻木分布越不均匀。就整个群落而言 ,研究
表明随机分布的平均角尺度取值范围是 [ 0.475,
0.517] ,平均角尺度小于 0.475的分布为均匀分布 ,大
于 0.517为团状分布 ,根据这些原则计算并判断林木
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石栎 、青冈栎 、杉木混交林不
同树种空间结构单元角尺度频度分布及均值见表 2。
由表 2可知 ,调查样地内无很不均匀和很均匀的
结构单元 ,均匀和不均匀的比例较大 ,而随机的空间结
构单元比例最大 ,高达 58.9%。角尺度分布呈现出对
称分布特征 ,左侧分布略大于右侧 ,说明样地内均匀分
布单元稍多于聚集分布单元。该林分平均角尺度为
0.482,根据平均角尺度判断标准 ,属于随机分布 。
从不同树种的空间结构单元来看 ,以石栎 、杉木
为参照树的角尺度其均值分别为 0.450和0.429,属均
 应用研究
38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 25卷第 1期
匀分布 ,但就其角尺度频度分布来看 ,处于随机分布
的单元频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单元 ,故其依然偏向于随
机分布 。在其他树种中 ,除以野柿子 、牛鼻栓和朴树
为参照树组成的结构单元其角尺度均值属于聚集分
布外 ,其他树种的角尺度均值均处于随机分布状态 ,
而从野柿子和牛鼻栓的角尺度频度分布来看 ,随机分
布的单元频度依然远大于其他单元 ,故整个林分的林
木空间分布格局处于随机分布状态。
2.4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
大小比数(Ui)用以反映参照树与相邻木的大小
关系的量化指标 ,根据比较的指标不同可分为胸径大
小比数 、树高大小比数 、冠幅大小比数 ,考虑到测定树
高和冠幅的精确性较低 ,本文采用胸径大小比数。 U
有 5种取值 ,即 0、0.25、0.5、0.75或 1,对应于参照树
所处生长状态的定性描述分别为优势 、亚优势 、中庸 、
劣势或极劣势 , U越大代表相邻木大于参照树所占比
例越大 ,参照树生长越不占优势 。
从表 3可知 ,全林分的大小比数均值为0.482,群
落中在胸径上处于优势和亚优势地位的个体分别为
25%、 17.9%, 处于极劣势和劣势的个体分别为
19.6%、21.4%,胸径大小比数频度分布呈现出均衡
分布特征 ,处于被压状态和优势地位的林木各约占
40%,近 20%处于中庸状态。
表 3 石栎 、青冈栎 、水杉混交林大小比数统计
树种 大小比数极劣势 劣势 中庸 亚优势 优势 均值
全林分 0.196 0.214 0.161 0.179 0.25 0.482
青冈栎 0.077 0.385 0.077 0.308 0.154 0.481
石栎 0.067 0.067 0.267 0.133 0.467 0.283
杉木 0.20 0.133 0.20 0.143 0.286 0.464
野鸦椿 0.500 0.500 0 0 0 0.875
白檀 1 0 0 0 0 1
野柿子 0.167 0.167 0.167 0.333 0.167 0.458
牛鼻栓 0.667 0.333 0 0 0 0.917
梨树 1 0 0 0 0 1
朴树 0 1 0 0 0 0.750
从不同树种来看 ,石栎种群有60%的个体在胸径
上处于优势和亚优势地位 ,仅有约13%的个体处于劣
势和极劣势地位 ,可见其林木生长受相邻木的干扰较
小 。另一方面 ,从表 1可知石栎株数所占比例大 ,在
群落垂直结构中占据主林层有利的生态位 ,从径级结
构特征可知其径级分布连续 ,因此 ,石栎种群在此林
分的种间竞争中将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此外 ,青冈栎
种群中有46%的个体在胸径上处于优势和亚优势地
位 ,仅有约8%的个体处于中庸地位 ,处于劣势和极劣
势地位的超过了46%,可见其林木生长会受到相邻木
的干扰。不过青冈栎作为该林分中除石栎外的另一
常绿树种 ,当落叶树种在秋天落叶至初春尚未长叶
时 ,能接受到较好的光照条件 ,其径级分布连续 ,平均
树高较高处于群落的中层 ,且更新层中存在一定的青
冈栎幼苗 ,因此 ,青冈栎种群在此林分的种间竞争中
处于稳定地位 。从整体上来看 ,杉木树种在调查样地
群落生态位中占据一定优势 ,有近44%的个体在胸径
上处于优势和亚优势地位 ,平均树高达 9.8m,占据
着群落的上层 ,拥有有利的生长环境条件和生态位 ,
但同时还有超过 33%的个体处于劣势和极劣势的地
位 ,可见 ,杉木在群落掩体过程中仍处于自然界适者
生存的动态变化中 ,难以发展到顶级群落。据调查得
知 ,样地中的杉木不是北亚热带天然林乡土树种 ,而
是通过飞播造林均匀地分布与群落中的外来树种 。
由于杉木适应性较强 ,逐渐在群落中占据一定优势
性 ,但随着植物群落的发展演化 ,杉木将逐渐被天然
乡土树种所更新取代。
在其他主要树种中 ,野柿子有50%的个体在胸径
上处于优势和亚优势地位 ,约33%的个体处于劣势和
极劣势地位 ,可见有一部分个体会受到相邻木的干
扰 。但其平均树高达 10 m,占据着群落的最上层 ,拥
有有利的生长环境条件和生态位 ,下层乔木对其生长
不构成威胁 ,且从径级结构特征可知其径级分布连
续 ,更新层亦有分布 ,因此野柿子种群能顺利繁衍下
去 。牛鼻栓种群在胸径上均处于极劣势和劣势地位 ,
可见其个体受相邻木影响较大 。从径级结构特征可
知其径级分布连续 ,更新层亦有分布 ,但其平均树高
为6.8m,处于林木下层 ,自然更新将受阻 ,因此有必
要为其创造更为理想的生长环境 ,以保证其在竞争中
不被淘汰 。朴树也几乎都处于极劣势状态 ,无优势个
体 ,虽然其平均树高为 9.5 m,占据群落的上层 ,仍将
在群落中存续一段时间 ,但其树种的个体数量少 ,径
级分布不连续 ,样地内更新层中未发现其幼苗 ,更新
较困难。白檀和梨树种群均处于极劣势状态 ,无优势
个体 ,平均树高不高 ,处于群落的下层 ,树种的个体数
量少 ,径级分布不连续 ,更新较困难。因此 ,经过一定
时期的演替后 ,现存的朴树 、白檀和梨树老化枯死或者
发生病虫害而死亡后 ,以上种群将从此林分内消失。
3 结 论
一般来说林分的空间结构越优 ,林分的功能越
强 ,稳定性也就越高。本文利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配
合空间结构参数分析林分结构 ,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林
应用研究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 25卷第 1期 39 
分结构的特征。宜兴小黑沟石栎 、青冈栎 、杉木混交
林的结构较为合理 ,林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整体上
表现出群落处于较高演替阶段的属性特征。从树种
组成上看 ,林分乔木层中共分布有 9个树种 ,物种丰
富度较高。群落径级分布连续 , 呈现出正态分布特
征 。林分垂直结构特征明显 ,可分为 3个林层 ,呈现
出典型的复层林结构特征 。从空间结构各参数来看 ,
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516,强度和极强度结构单元比
例占46%,中度结构单元比例占 33%,树种混交程度
较高;平均角尺度为 0.482 ,属于随机分布;胸径大小
比数为 0.482,频率分布呈现出均衡分布的特征 ,石
栎 、青冈栎种群和杉木种群在空间结构单元中具有较
高的优势度 。
从演替趋势来看 ,群落目前暂时处于相对稳定状
态 。石栎种群株数所占比例最大 ,在胸径上处于优势
地位 ,径级结构分布连续 ,在垂直结构中占据主林层
有利的生态位 ,林木生长受相邻木的干扰较小 ,在种
间竞争中将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青冈栎种群有近一
半的个体在胸径上处于优势地位 ,不过在秋冬季节能
接受到较好的光照条件 ,其径级分布连续 ,平均树高
较高处于群落的中层 ,且更新层中存在其幼苗 ,因此 ,
青冈栎种群在此林分的种间竞争中处于稳定地位 。
杉木目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优势性 ,但随着植物群落
的发展演化 ,将逐渐被天然乡土化树种所更新取代 。
野柿子种群也有近一半的个体在胸径上处于优势地
位 ,且其平均树高最高 ,占据着群落的最上层 ,其径级
分布连续 ,更新层亦有分布 ,因此野柿子种群能顺利
繁衍下去。牛鼻栓种群在胸径上则均处于极劣势和
劣势地位 ,虽然其径级分布连续 ,更新层亦有分布 ,但
其处于林木下层 ,自然更新将受阻。其他种群绝大部
分树种均处于劣势地位 ,且各树种个体数量少 ,径级
分布不连续 ,更新较为困难 ,故有必要切实采取保护
措施 ,保证其顺利生长 ,以保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
稳定性。该群落将演替成带有落叶成分的常绿阔叶
混交林 ,达到或接近该地区的顶级群落状态。同时 ,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 ,营建自然保护区或封山育林是形
成优质林分结构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1]惠刚盈 ,胡艳波.混交林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表达方式的研究 [ J] .
林业科学研究 , 2001, 14(1):177-181.
[ 2]王威 ,郑小贤 ,梁雨, 等.北京八达岭林场黄栌风景林空间结构分
析 [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2008, 36(2):25-26, 39.
[ 3]苏薇 ,岳永杰 ,余新晓.北京山区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分析 [ J] .
灌溉排水学报 , 2008, 28(1):113-117.
[ 4]胡艳波 ,惠刚盈 , 戚继忠 , 等.吉林蛟河天然红松阔叶林的空间结
构分析 [ J] .林业科学研究 , 2003, 16(5):523-530.
[ 5]赵中华 ,惠刚盈 ,袁士云 ,等.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
[ J] .林业科学 , 2009, 45(3):1-6.
[ 6]教忠意 ,张纪林 ,黄利斌.宜兴市龙背山森林公园林相改造植物配
置 [ J] .中国城市林业 , 2007, 5(4):16.
[ 7]谈新明 ,严国军 ,周小奇.宜兴市苗木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 J] .
江苏林业科技 , 2003, 30(1):49.
[ 8]周红敏 ,惠刚盈 , 赵中华 , 等.林分空间结构分析中样地边界木的
处理方法 [ J] .林业科学 , 2009, 45(2):1-5.
[ 9]郑丽凤 ,周新年 ,江希钿 , 等.松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 J]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6, 14(4):275-280.
[ 10]汤孟平 ,唐守正 ,雷相东 ,等.两种混交度的比较分析 [ J] .林业资
源管理 , 2004(4):25-27.
[ 11]惠刚盈 , GadowKV, AlbertM.角尺度———一个描述林木个体分
布格局的结构参数 [ J] .林业科学 , 1999, 35(1):37-42.
[ 12]安慧君.阔叶红松林空间结构研究 [ 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
2003.
[ 13]惠刚盈 , KlausvonGadow, MathiasAlbert.一个新的林分空间结
构参数———大小比数 [ J] .林业科学研究 , 1999, 12(1):1-6.
(责任编辑 葛华忠)
“河北省枣树重大病虫无公害治理技术 ”通过专家验收
  2010年 12月 25日 , 由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北农业大学共同承担的 “河北省枣树重大病虫无公害治理技术”通过了
河北省林业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项目针对目前枣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病虫(枣疯病 、枣缩果病 、裂果病 、绿盲蝽蟓 、皮暗斑螟)危害严重的问题开展研究。
对我国传统主栽品种抗性进行了调查研究 , 选育出大果 、优质 、抗枣缩果病 、裂果 、枣疯病的系列新品种 9个 ,通过国家审定新品
种 1个(曙光)、省级审定新品种 8个 ,并提出了相应的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触角点位方法 , 明确
了对皮暗斑螟雄蛾最为敏感的性信息素组分 ,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找出了皮暗斑螟性信息素成分 , 并人工合成出安全有
效的性引诱剂 ,皮暗斑螟控制率 1%以下。项目制定了《无公害粘虫胶防治枣树害虫技术规程》(DB13/T943-2007)和《枣园绿
盲蝽蟓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13/T940-2008)2项地方标准。申报 4项国家发明专利 , 其中 “一种环保型粘虫胶”获得授权。
建立了适合枣外植体 RNA提取方法和反转录体系以及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技术 ,找到 24条抗枣疯病相关基因片段 , 获得一个
全长基因片段 , 并在 Genbank进行了登录。提出了可以有效控制枣缩果病 、裂果病的技术和方法。在生产中高接抗缩果病 、抗
裂果优良新品种— “曙光 ”,裂果和缩果病发生率在 3%以下 , 采用遮盖塑料膜简易避雨栽培技术 , 使裂果率由 75.8%降到
11.5%、缩果率由 38.7%降到 9.7%。
该项目的完成对发展枣树生产 , 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枣农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讯员 徐振华)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