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单叶省藤的丛栽效应



全 文 :第 28卷 第 3期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Vol. 28  No. 3
  2008年 6月 Journal o f Central South Univ er sity o f Fo rest ry& Techno log y Jun. 2008 
文章编号: 1673- 923X ( 2008) 03- 0033- 06
单叶省藤的丛栽效应
邹文涛 1 ,尹光天 1 ,杨锦昌 1 ,冯昌林 2 ,李荣生 1
( 1.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520; 2.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广西凭祥 532600)
摘 要:  以单株种植为对照 ,通过设置 2株、 3株和 4株共 3个水平的丛栽试验对单叶省藤的丛栽效应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①母茎
保存率随丛栽株数的增加而降低 ,且均低于单株种植时的母茎保存率 ,各丛栽水平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藤丛保存率均达到 100% ,
高于单株种植时的保存率 .②丛栽对植株萌蘖数和藤丛平均株数具有显著的影响 ,植株萌蘖数和藤丛平均株数分别随丛栽株数的增
加而呈递减和递增的变化 .③丛栽分别对植株母茎长和藤丛总茎长产生明显的负面和正面效应 ;与单株种植相比 ,丛栽抑制植株母茎
的生长 ,但有利于增加藤丛总茎长 .④丛栽株数对植株的平均直径和节间长也有显著影响 ,但二者主要在单株种植与 3、 4株丛栽之间有
显著差异 .⑤随着丛栽株数的增加 ,藤条的产量也逐渐递增 ;与单株种植相比 ,丛栽可以显著提高藤林的产量 ;仅 2株丛栽与 4株丛栽之
间的藤条产量有显著差异 .⑥进一步的经济分析表明 , 2株丛栽可获得最高的经济收益 ,因而在进行丛栽时以 2株丛栽为宜 .
关键词:  单叶省藤 ;丛栽 ;萌蘖 ;保存率 ;藤条产量
中图分类号:   S759. 3; S604    文献标志码:   A
Effects of Group-planting onCalamus s implicifolius Wei
ZOU Wen-tao
1
, Y IN Guang-tian
1
, YAN G Jin-chang
1
, FEN G Chang-lin
2
, L I Rong-sheng
1
( 1. Research Ins ti tu te of Tropical Fores t ry, Chines e Academy of Fo rest ry, Guang zh ou 510520, Guangdong, China;
2. Ex perim ental Cen ter of Tropical Fores t ry, Chines e Academy of Fo res try, Pingxiang 532600, Guangxi, China)
Abstract: Ef fects of g roup-planting on Calamus simp licifol ius Wei w ere evaluated based on some ex perim en ts of planting 2, 3 and 4
seedlings per group versus planting single seedling s. The resul t s show that the survival rate of m oth er stem decreas es grad ual ly w i th
th e seedling number per g roup and is low er in group-plan ting th an in single-planting bu t th ere are no signif ican t dif f erences among th e
various t reatmen ts; th at all survival rates of clum p at dif f erent lev el s of group-plan ting are 100% , high er than that of single-plan ting;
th at group-plant ing decreases signifi cant ly both suckering shoot num ber and mother s tem length but increases d ramat ically both plan t
number per clump and total leng th per clump; that g rou p-planting als o has a signifi cant ef fect on b oth mean diam eter and mean inter-
node leng th and the di fference b etw een sing le-plan ting and 3-and 4-seedling plan ting per clum p is high ly sig ni fican t; and that cane
yield increases wi th the s eedling num ber per group and is high er in group-plant ing th an in sing le-plan ting , sh owing sh arp dif ferences
betw een g roup-planting and single-planting t reatments bu t w ith no obvious dif f erence wi th in g rou p-planting it self. A further economic
analysi s show s that 2-seedling per g rou p plan ting produces the bes t resul t among th e th ree levels of g rou p-planting.
Key words: Calamus simpl ici folius Wei; g rou p plan ting; s uckering abi lit y; s urvival rate; cane yield
随着棕榈藤种植业的不断发展 ,棕榈藤的造林和经营技术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 2 ] .我国学者从栽培区
划、种苗培育、造林技术、幼林抚育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已作了详细的论述 [3~ 13 ] .丛栽是棕榈藤造林主要技术措
施之一 ,合理地丛栽可提高藤林产量和经济效益 . M anoka ran ( 1982)和 Razali etc. ( 1992)报道了西加省藤
Calamus caecius和玛瑙省藤 Calamus manan等优良藤种的丛栽试验结果 ,分析了丛栽株数对幼龄林植株存活
率和生长的变化 [14, 15 ];张伟良等 ( 1990)开展了我国重要的商品藤种白藤 Calamus tetradactylus的丛栽试验 ,论
述了丛栽株数对白藤萌蘖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16 ] .但国内外文献仅侧重于描述丛栽株数对植株生长指标的影
收稿日期: 2008-01-10
基金项目: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藤材速生丰产技术研究”资助 (编号: 2006BAD19B09) .
作者简介: 邹文涛 ( 1979- ) ,山东烟台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经济林栽培与森林生态方面的研究 .
DOI : 10. 14067 /j . cnki . 1673 -923x . 2008. 03. 026
响 ,而缺乏对造林后期藤林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和论证 .单叶省藤 Calamus simpl icifol ius属棕榈科省藤属具
刺攀援丛生的藤本植物 ,是中国特有的优良藤种之一 ,其藤茎具良好工艺特性 ,是藤编家具及工艺品的优良材
料 ,成为华南地区推广栽培的首选藤种 [17, 18 ] .为此 ,通过收集单叶省藤丛栽试验林的固定标准地材料 ,综合评
价了丛栽株数对植株生长和藤林产量的影响 .
1 研究区域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西凭祥市热带林业实验中心英阳试验站 ,北纬 22°07′,东经 106°44′,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干
湿季节交替明显 .年平均气温 21. 6℃ ,最冷的 1月份平均气温 13. 3℃ ,极端最低气温 0. 1℃ ;最热的 7月份平均
气温 27. 7℃ ,极端最高气温 37. 9℃ ;≥ 10℃积温 7 596℃ ,年平均降水量 1 388 mm ,蒸发量为 1 275 mm.试验
地的上层林木为 1983年人工营造的石梓 Gmelina arborea,种植行距为 2 m× 3 m,林分郁闭度约 0. 5;试验地海
拔高度为 330~ 370 m;土壤为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砖红壤性红壤 ,土层厚度 150 cm以上 ,表土层腐殖质含量 26. 1~
35. 4 g /kg ,全 N、全 P和全 K含量分别为 1. 024~ 1. 374、 1. 032~ 1. 300和 1. 680~ 2. 230 g /kg.
2 试验设计
2. 1 造林措施
造林前 ,清理林下杂草和灌木 ,采用穴状整地 ,种植穴规格为 50 cm× 50 cm× 30 cm.造林时选用生长健康
的 1年生藤苗 .植后 3 a每年抚育 2次 .
2. 2 试验安排
采 用随机区组排列 ,设置 2株、 3株和 4株共 3个丛栽水平 ,以单株种植 ( CK)作对照 ,重复 4次 ,共 16个小
区 ;小区为长方形 , 30个藤丛 ,面积为 180 m2 ,小区的藤丛株行距为 3 m× 2 m;藤丛内植株距离为 25 cm,单株种
于穴中间 ,双株沿等高线方向排列 , 3株种植成品字形 , 4株种植成方形 .每小区两侧设置保护行 .
2. 3 数据采集和处理
造林后 2~ 6 a测定各小区植株长度和记录存活植株数 ( 2 a时由于植株较矮小 ,以最大叶片长作为植株长
度 ) ;年龄 10 a时 ,由于调查难度大 ,每个小区随机选取 10个藤丛并做标号 ,记录观测植株的数量及长度 ; 13 a
时 ,对于标号的藤丛进行调查 ,采收 5 m长以上的植株 ,实测长度、直径、节数、鲜藤质量和干藤质量 .数据的处
理和分析在计算机上利用 SPSS统计软件进行 ,多重比较采用 Q检验 .
3 结果与分析
3. 1 母茎保存率与藤丛保存率的变化
表 1 丛栽株数对母茎和藤丛保存率的影响
Table 1  The ef fect of seedling number per group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both mother stem and rattan clump
年龄
/a
母茎保存率 /%
CK 2株 3株 4株
藤丛保存率 /%
CK 2株 3株 4株
2 95. 0 90. 0 88. 1 87. 3 95. 0 100 100 100
3 94. 2 88. 8 87. 8 86. 9 94. 2 100 100 100
4 94. 2 88. 3 87. 5 86. 3 94. 2 100 100 100
5 94. 2 88. 3 87. 5 86. 3 94. 2 100 100 100
6 94. 2 88. 3 87. 5 86. 3 94. 2 100 100 100
10 94. 2 88. 3 87. 5 86. 3 94. 2 100 100 100
  母茎保存率是存活母茎数与初始造
林苗木数的比值 ,而藤丛保存率是指现
有保存的藤丛数与造林初始藤丛数的比
值 .由表 1所示: 母茎保存率随丛栽株数
的增加而逐渐递减 , 3个丛栽水平的母
茎保存率均小于单株种植 (对照值 ) ,不
同水平间的植株保存率在年龄≤ 2 a时
下降比较快 , 3 a至 4 a时下降趋势渐缓 ,
4 a之后就不再产生变化 ;藤丛保存率在
不同丛栽水平之间无差异 ,均达 100% ,
但都大于单株种植时的藤丛保存率 .
34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28卷
3. 2 植株萌蘖数与平均株数的变化
表 2 丛栽株数对植株萌蘖数和平均株数的影响
Table 2  The ef fect of seedling number per group on the suckering
number of mother stem and plant number of the clump
年龄
/a
植株萌蘖数 / (个· 丛 - 1 )
CK 2株 3株 4株
平均株数 / (个· 丛 - 1 )
CK 2株 3株 4株
2 1. 00 1. 80 2. 63 3. 47
3 0. 30 0. 20 0. 07 0. 03 1. 30 2. 13 2. 83 3. 58
4 1. 03 0. 66 0. 35 0. 21 2. 03 2. 93 3. 54 4. 18
5 2. 30 1. 59 1. 22 1. 00 3. 30 4. 56 5. 82 6. 89
6 3. 80 2. 96 2. 30 1. 90 4. 80 7. 01 8. 67 10. 00
10 6. 10 4. 22 3. 27 2. 63 7. 10 9. 24 11. 17 12. 54
13 7. 19 4. 80 3. 57 2. 83 8. 19 10. 28 11. 94 13. 22
  萌蘖既是单叶省藤重要生物学特性
之一 ,也是影响藤林产量的主要生长指
标 [16 ] .表 2数据显示 ,植株萌蘖数随丛栽
株数的增加而递减 ,各处理间的植株萌蘖
数均小于对照值 ;藤丛株数则随丛栽株数
的增加而增加 ,不同丛栽水平间的藤丛平
均株数均大于对照值 .不论是丛栽种植还
是单株种植 ,植株仅在年龄 3 a时开始萌
蘖 ,且萌蘖数很少 ,此时平均株数增长缓
慢 ;尔后萌蘖速度逐渐加快并在 6 a时达
到最大值 ,导致植株萌蘖数和平均株数迅
速增加 ;达到萌蘖高峰后 ,植株萌蘖速度开始降低 ,而藤丛平均株数仍继续保持增长 ,但相对增长速度逐渐减
弱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见表 3) ,不同丛栽处理的植株萌蘖数和平均株数在各生长阶段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多
重比较结果表明: ( 1)对于植株萌蘖数 ,当年龄为 3 a时 ,除 CK与 2株间、 3株与 4株间无显著差异外 ,其余各
水平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年龄为 4~ 6 a时 ,除 2株与 3株间无显著差异外 ,其余各水平间均有显著或极
显著差异 ; 6 a之后 ,各丛栽水平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 ( 2)对于平均株数 ,各丛栽水平间在不同年龄均产生显
著或极显著差异 .
表 3 植株萌蘖数和平均株数的方差分析†
Table 3  Var iance analysis of the suckering number of mother stem and plant number of the clump
年龄
/a
变异来源 df 植株萌蘖数均方 F Sig.
平均株数
均方 F Sig.
处理 3 4. 612 0 553. 444** 0. 000
2 区组 3 0. 020 0 2. 400 0. 135
剩余 9 0. 008 3
处理 3 0. 059 0 23. 350** 0. 000 3. 789 0 1 061. 549* * 0. 000
3 区组 3 0. 001 3 0. 503 0. 689 0. 040 9 11. 451** 0. 002
剩余 9 0. 002 5 0. 003 6
处理 3 0. 523 0 32. 740** 0. 000 3. 358 0 123. 719** 0. 000
4 区组 3 0. 013 5 0. 846 0. 503 0. 070 8 2. 609 0. 116
剩余 9 0. 016 0 0. 027 1
处理 3 1. 305 0 57. 951** 0. 000 9. 677 0 121. 284** 0. 000
5 区组 3 0. 019 7 0. 875 0. 489 0. 224 0 2. 806 0. 100
剩余 9 0. 022 5 0. 079 8
处理 3 2. 779 0 47. 978** 0. 000 20. 130 0 63. 236** 0. 000
6 区组 3 0. 023 8 0. 412 0. 749 0. 451 0 1. 417 0. 301
剩余 9 0. 057 9 0. 318 0
处理 3 9. 119 0 338. 931** 0. 000 22. 422 0 162. 585** 0. 000
10 区组 3 0. 797 0 29. 628 0. 000 3. 272 0 23. 724 0. 000
剩余 9 0. 026 9 0. 138 0
处理 3 14. 689 0 254. 301** 0. 000 18. 814 0 58. 102** 0. 000
13 区组 3 1. 234 0 21. 359** 0. 000 5. 8880 18. 184** 0. 000
剩余 9 0. 057 8 0. 324 0
    † * 、* * 表示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下同 .
3. 3 母茎长与总茎长的变化
植株萌蘖和株数增加的同时 ,植株母茎长和藤丛总茎长也在不断增加 [3, 5 ] .从图 1和图 2可以看出 ,平均母
茎长随丛栽株数的增加而减少 , 3个丛栽水平的母茎长均小于对照值 ;而藤丛总茎长则随丛栽株数的增加而增
加 , 3个丛栽水平的总茎长均大于对照值 .不论是丛栽还是单株种植 ,平均母茎的生长均经历了由慢至快再逐
35第 3期 邹文涛等:单叶省藤的丛栽效应
渐减缓的一个过程 ;而藤丛总茎长则经历了先慢后快的生长过程 ,在 13 a时仍保持着旺盛的生长势头 .
图 1 丛栽株数对母茎长的影响
Fig. 1  The eff ect of seedling number per group on
the length of mother stem
图 2 丛栽株数对总茎长的影响
Fig. 2  The eff ect of seedling number per group on
the length of rattan clump
  通过对植株母茎长和藤丛总茎长的方差分析结果 (见表 4)可知: 在不同年龄时 ,不同丛栽水平间的平均母
茎长和总茎长存在极显著差异 ,这表明丛栽株数对植株母茎和藤丛植株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多重比较结果表
明: ( 1)对于植株母茎长 ,当年龄为 3 a时 ,仅 CK与 2株、 3株、 4株之间有极显著差异 ;年龄为 4 a至 6 a时 ,除 CK
与 2株、 3株、 4株之间有显著差异外 , 2株与 4株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年龄为 10 a时 ,除 3株与 4株之间无显著
差异外 ,其余水平之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当年龄为 13 a时 ,各水平间均产生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 ( 2)对于
藤丛总茎长 ,当年龄≤ 6 a时 ,各水平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当年龄为 10 a和 13 a时 , 3株与 4株之间无显
著差异 ,而其它水平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
表 4 平均母茎长和总茎长的方差分析
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of mean length of mother stem and of rattan clump
年龄
/a
变异来源 df 平均母茎长均方 F Sig.
藤丛总茎长
均方 F Sig.
处理 3 0. 101 0 40. 425** 0. 000 0. 834 0 101. 580** 0. 000
3 区组 3 0. 004 7 1. 869 0. 036 9 4. 499 0. 034
剩余 9 0. 002 5 0. 008 2
处理 3 0. 447 0 22. 396** 0. 000 7. 657 0 55. 744** 0. 000
4 区组 3 0. 024 0 1. 204 0. 363 0. 301 0 2. 189 0. 159
剩余 9 0. 020 0 0. 137 0
处理 3 3. 092 0 22. 151** 0. 000 28. 087 0 67. 292** 0. 000
5 区组 3 0. 140 0 0. 794 0. 528 0. 981 0 2. 351 0. 140
剩余 9 0. 111 0 0. 417 0
处理 3 6. 943 0 24. 007** 0. 000 78. 559 0 39. 815** 0. 000
6 区组 3 0. 390 0 1. 348 0. 319 4. 909 0 2. 488 0. 127
剩余 9 0. 289 0 1. 973 0
处理 3 43. 809 0 48. 820** 0. 000 560. 654 0 72. 072** 0. 000
10 区组 3 1. 556 0 1. 734 0. 229 154. 924 0 19. 916** 0. 000
剩余 9 0. 897 0 7. 779 0
处理 3 86. 698 0 84. 449** 0. 000 1 095. 173 0 47. 481** 0. 000
13 区组 3 5. 718 0 5. 384* 0. 021 590. 869 0 25. 617** 0. 000
剩余 9 1. 062 0 23. 066 0
3. 4 植株平均直径与节间长的变化
表 5 丛栽株数对 13 a时植株平均直径和节间长的影响
Table 5  The ef f ect of seedling number per group on stem
diameter and internode length at the age of 13
项目 CK 2株 3株 4株
直 径 /cm 1. 43± 0. 7 1. 41± 0. 5 1. 36± 0. 6 1. 35± 0. 6
节间长 /cm 18. 7± 0. 6 18. 6± 0. 3 18. 2± 0. 3 18. 1± 0. 3
  直径与节间长是衡量藤条质量的重要指
标 [19 ] .表 5显示:平均直径和节间长均随丛栽
株数的增加而有所减小 ,但减小幅度不大 ;与
单株种植相比 , 2株种植时的平均直径和节
间长与对照值相差不大 ,但丛栽株数超过 2
株时 ,与对照值之间的差异则进一步拉大 .方
36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28卷
差分析表明 (见表 6) ,丛栽株数对平均直径和节间长分别产生极显著和显著影响 .经多重比较:平均直径在 CK
与 3株、 4株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在 2株与 3株、 4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节间长则仅在 CK与 2株、 3株之间产
生显著差异 .
表 6 平均直径和节间长的方差分析
Table 6 Variance analysis of stem diameter and internode length
变异来源 df 平均直径均方 F Sig.
节间长
均方 F Sig.
处理 3 0. 006 08 35. 852** 0. 000 0. 000 031 6. 233** 0. 014
区组 3 0. 009 68 57. 098** 0. 000 0. 000 027 5. 433 0. 021
剩余 9 0. 000 17 0. 000 005
图 3 丛栽株数对 13 a时藤条产量的影响
Fig. 3  The ef fect of seedling number per group on the
cane yield at the age of 13
3. 5 藤丛产量的变化
保存率、萌蘖力、藤丛总茎长和直径等因子最终影
响到藤林的产量 (本文中用干藤质量来表示藤丛的产
量 ) .根据 13 a的采收结果可知 (见图 3) ,藤丛产量随丛
栽株数的增加而增加 ,丛栽水平间的产量均大于单株
种植时的产量 ,尤其以 2株丛栽时增产效应明显 .经方
差分析 (表 7)和多重比较表明 ,藤丛产量在不同丛栽水
平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其中 CK与 2株、 3株、 4株之间 ,
以及 2株与 3株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 .由此说明 ,丛栽
株数对藤条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 ,丛栽可明显提高藤
林的产量 ,但丛栽株数不宜太多 ,否则增产效果不明
显 .
3. 6 经济收益的变化
表 7 丛栽水平间藤条产量的方差分析
Table 7  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cane yield at the diff erent
level of seedling number per group
变异来源 df 均方 F值 Sig .
处理 3 4. 727 54. 673* * 0. 000
区组 3 2. 940 34. 006* * 0. 000
剩余 9 0. 086 5
  丛栽株数对藤条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
丛栽可较明显地增加产量 ,但并不意味着丛栽株
数越多 ,其经济收益就越高 .丛栽株数的增加一方
面提高了藤条产量 ,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造林成
本 ,因此确定合理的丛栽株数是保证在单位面积
上获得最高经济收益的重要措施 .通过收集当地
技术经济指标 (见表 8) ,结合不同丛栽水平间的藤条产量 ,分析和评价丛栽株数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见表 9) .
表 8 单叶省藤丛栽试验林技术经济指标†
Table 8  The related economic factors of managing test plantat ion of C. simplicif olius
造林成本 / (元· hm- 2)
CK 2株 3株 4株
抚育费
/(元· hm- 2 )
年固定费用
/ (元· hm- 2)
利率
/%
税费
/%
采收和销售成本
/ (元· t- 1 )
价格
/ (元· t- 1 )
2 409 3 866 5 325 6 784 300 195 5 15 2 500 5 000
    † 抚育只在造林后 3年进行 ,固定费用含护林防火费和地租 .
表 9 丛栽株数对 13 a试验林经济效益的影响
Table 9  The ef fect of seedling number per group on the economics of
test plantation at the age of 13 元
丛栽处理 总投入 总产出 净收入 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
CK 3 954 64 750 18 709 6 453 13. 7
2株 5 411 81 100 22 974 8 431 13. 0
3株 6 870 85 200 22 950 8 247 11. 4
4株 8 329 89 950 23 154 8 289 10. 2
  随着种植株数的增加 ,总投入迅速
增加 ,总产出也不断增加 ,但递增幅度较
小 ,内部收益率也逐渐减小 .净收入和净
现值在各丛栽水平间变化不太 ,但明显
高于单株种植的净收入和净现值 ;而丛
栽所获得内部收益率则低于单株种植 .
因此综合来看 , 2株丛栽种植时效果最
好 ,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收益 .
37第 3期 邹文涛等:单叶省藤的丛栽效应
4 讨 论
丛栽对植株萌蘖数和藤丛平均株数具有显著的影响 ,二者随丛栽株数的增加分别呈递减和递增变化 .
丛栽也分别对植株母茎长和藤丛总茎长产生明显的负面和正面效应 ,与单株种植相比 ,丛栽抑制植株母茎
长的生长 ,但有利于增加藤丛总茎长 .丛栽株数对母茎长和总茎长产生的效应也随年龄而变:丛栽对母茎长的
影响程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而对总茎长的影响则在前期更为明显 ,而到后期有所减弱 .随着丛栽株数的增
加 ,藤丛内植株个体间的生长竞争加剧 ,导致植株平均萌蘖数和母茎生长的下降 ,因而明显抑制了植株萌蘖特
性和植株个体生长潜能的发挥 ,丛栽株数越多 ,抑制作用越明显 ,而单株种植则有利于植株萌蘖和植株生长 ;另
一方面 ,由于初植株数多 ,丛栽仍有利于增加藤丛平均株数和藤丛总茎长 ,丛栽效果优于单株种植 ,但这种增长
效应并不随丛栽株数的增加而成倍增长 [ 10 ] ,况且到了后期随植株萌蘖和个体间竞争的加剧 ,这种增长效应也
逐渐减弱 .
丛栽可显著提高藤林的产量 .丛栽时 ,产量仅在 2株丛栽与 4株丛栽间有显著差异 ,而在其它丛栽水平间差
异并不显著 ,因此丛栽时 ,单从产量角度考虑 ,实施 3~ 4株丛栽是一条良好的途径 [ 4] .对丛栽效果进行动态经
济分析得知 , 13 a时 , 2株丛栽可获得最高的经济收益 ,其净收入、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均高于 3株和 4株丛栽 ,
由此说明产量高 ,经济效益不一定好 ;与单株种植相比 ,丛栽的内部收益率较低 ,这与丛栽株数的增加导致造林
成本大幅度增加而产量并未按相应比例增加有关 .
参考文献:
[1 ] 竺肇华 .海南省竹藤发展战略调研报告 [ R].中国海口:海南省竹藤产业发展研讨会暨合作洽谈会 , 2001: 1- 15.
[2 ] 许煌灿 ,孙清鹏 .棕榈藤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C ] / /竺肇华主编 .中国热带地区竹藤发展 . 2001: 88- 106.
[3 ] 许煌灿 ,尹光天 ,曾炳山 .棕榈藤的研究 [M ]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1994.
[4 ] 尹光天 ,许煌灿 ,曾炳山 ,等 .单叶省藤生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 J ].林业科学研究 , 1998, 11( 1): 7- 1.
[5 ] 曾炳山 ,尹光天 ,许煌灿 ,等 .单叶省藤组培苗造林初步研究 [ J].林业科学研究 , 2003, 16( 2): 240- 244.
[6 ] 杨锦昌 ,许煌灿 ,尹光天 ,等 .黄藤人工林密度效应 [ J] .林业科学 , 2006, 42( 4): 57- 61.
[7 ] 杨锦昌 ,尹光天 ,李荣生 ,等 . 5种生长方程在建立 2种藤林生长模型中的应用 [ J ].福建林学院学报 , 2007, 27( 3): 217- 221.
[8 ] 曾炳山 .短叶省藤离体快繁研究 [ J] .中南林学院学报 , 1997, 17( 4): 37- 43.
[9 ] 曾炳山 ,许煌灿 ,刘 英 ,等 .大量元素对棕榈藤组培增殖的影响 [ J ].中南林学院学报 , 1999, 19( 1): 24- 28.
[10 ] 曾炳山 ,刘 英 ,许煌灿 ,等 .单叶省藤和黄藤种质离体培养保存研究 [ J ].中南林学院学报 , 2002, 22( 3): 24- 27.
[11 ] 李荣生 ,尹光天 ,许煌灿 ,等 .长嘴黄藤和异株藤人工幼林生长初报 [ J ].中南林学院学报 , 2005, 25( 1): 46- 49.
[12 ] 颜立红 ,祁承经 ,刘小雄 .中国亚热带中部藤本植物区系的基本特点 [ J ].中南林学院学报 , 2006, 26( 4): 36- 41.
[13 ] 孟艳琼 ,高文芳 ,李仁杰 ,等 .花叶扶芳藤扦插繁殖技术 [ J].经济林研究 , 2007, 25( 4): 113- 116.
[14 ]  Manokaran N. Surviv al and g row th of rotan sega(calam us caesiu s) s eedlings at 2 years af ter plantingⅢ . Group-plan ting in poo rly-drained
soil [ J ]. The Maylaysia Fores t ry, 1982, 45( 1): 36- 48.
[ 15 ]  Razali W , Dransfield J, Manokaran N. A guid e to th e cu ltiv ation of rattans [M ]. Malaysian Fores t Records No. 35. Fores t Research of
Ins ti tu te of Malaysia, 1992.
[16 ] 张伟良 ,尹光天 ,许煌灿 .白藤丛栽试验初报 [ J] .林业科学研究 , 1990, 3( 1): 81- 85.
[17 ] 卫兆芬 .中国省藤属的研究 [ J] .广西植物 , 1986, 6( 1- 2): 17- 40.
[18 ] 江泽慧 .世界竹藤 [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2: 592- 593.
[19]  Bhat K M , Renuka C. Variation in physical characteris tics of Kerala g row n rattans of Peninsular India [ J ]. Th e Maylaysian Fores t ry,
1986, 49( 2): 185- 197.
[本文编校:谢荣秀 ]
38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2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