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黄顶菊入侵域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全 文 :第39卷第1期
2016年1月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Vol.39No.1
Jan.2 0 1 6
文章编号:1000-1573(2016)01-0035-08  DOI:10.13320/j.cnki.jauh.2016.0006
黄顶菊入侵域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王 月1,2, 张玉曼2, 李 乔2, 张风娟1, 万方浩3
(1.河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生命科技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600;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
摘要:为了解黄顶菊入侵对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情况的影响,利用同质园试验,采用磷脂脂肪酸
(PLFAs)生物标记法研究了黄顶菊入侵对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0~5,5~10,10~15cm土层中N处理和FN处理土壤微生物出现重叠,而与F处理差异较大。20~25,25~
30cm土层中 N处理和F处理出现重叠,且二者和FN处理差异显著。不同处理中代表细菌的PLFA16∶
0Nalcohol在10~15,15~20cm土层内有较大量分布;16∶1ω5c(丛植菌真菌)在20~25,25~30cm土层内有
较大量分布;在20~25,25~30cm土层中没有出现17∶0 10-methyl(放线菌);除20~25cm土层外18:3ω6,
9,12c(真菌)在其他土层内均有较大量分布;cy19∶0ω8c(格兰氏阴性菌)在所有土层内分布都有明显差异。不
同土层不同类型微生物PLFAs的种类和含量在黄顶菊不同入侵程度之间有差异。F样地的PLFAs含量均低
于N样地及FN样地,随着黄顶菊入侵程度的加深,真菌/细菌值降低,而G+/G-的值升高。说明土壤微生物
的群落结构与地上植物群落结构密切相关,基本表现为地上植物多样性越高,土壤微生物的量越多。
关 键 词:黄顶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磷脂脂肪酸
中图分类号:S451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5-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040066,31171906).
  作者简介:王 月(1989-),女,河北省沧州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入侵生物学研究.E-mail:15373362639@163.com
  通讯作者:张凤娟(1969-),女,河北省唐山人,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学与生态学方向.E-mail:fengjuanzhang@126.com;
wanfanghao@ieda.org.cn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different depth of rhizosphere soil in Flaveria bidentis invasion region
WANG Yue1,2,ZHANG Yu-man2,LI Qiao2,ZHANG Feng-juan1,WAN Fang-hao3
(1.Colege of Life Science,Hebei University,Baoding 071002,China;2.Colege of Life Sciences,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li 066600,China;3.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193,China)
Abstract: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microbial biomass in different depth of rhi-
zosphere soil were analyzed using 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biomarker in a common gar-
de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of the treatment of native plants
(N)and the mixture treatment of Flaveria bidentis and native plants(FN)were overlapped in
0—5cm,5—10cm and 10—15cm depth of rhizosphere soil,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reatments and with the monoculture treatment of F.bidentis(F),respec-
tively.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of N and F were overlapped in 20—25cm and 25—30cm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第39卷 
depth of rhizosphere soil,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s and FN.
The PLFA 16:0Nalcohol that represents bacteria had a large distribution in 10—15cm and
15—20cm.The typical PLFA 16∶1w5cof AMF had a large distribution in 20—25cm and
25—30cm.There was no 17∶0 10-methyl which represents actinomycetes in 20—25cm and
25—30cm.The typical PLFA 18∶3w6,9,12cof fungi had a large distribution in al depth of
soil except for 20—25cm.However,the PLFA cy19∶0w8cwhich represents gram-negative
bacteria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 depth of soil.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the
kinds and amount of soil microbial PLFAs in the treatments during the invasion of F.biden-
tis.The amount of PLFAs in F were al lower than those in FN and N,respectively.The ra-
dio of fungi/bacteria PLFAs decreased,while the radio of G+/G- (gram-positive bacteria/
gram-negative bacteria)PLFAs increased with the invasion of F.bidentis.To sum up,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above
the ground.The more the plants species,the greater the microbial biomass.
Keywords:Flaveria bidentis;soil microbial;community structure;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
    外 来 植 物 黄 顶 菊 [Flaveria bidentis (L)
Kuntze]为1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
2001年首次在我国天津市、河北省发现,现已成为
我国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黄顶菊的根系发
达,不仅耐盐碱、耐瘠薄、抗逆性强,而且种子量大,
繁殖速度惊人,定植后将迅速扩散蔓延,通过竞争和
占据生态位来排挤本地植物的生长,大大降低了入
侵域生物多样性,并给生态系统及农业生产带来了
严重的危害,现已列入河北省检疫性有害植物[1,2]。
外来入侵植物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入侵域土
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3]。近年来,关
于黄顶菊对入侵域土壤生态系统的研究多数集中在
土壤养分含量[2,4]、细菌群落多样性[5-6]和真菌群落
多样性[7]等方面。有研究表明,黄顶菊入侵后能与
本地丛枝菌根(AM)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从
而增强了自身对营养物质及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能
力,促进自身的生长[8-9]。入侵植物根系分泌物也能
改变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土壤中氮、磷、
钾等养分的含量与转化。但是,有关黄顶菊不同程
度入侵引起的入侵域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变化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根系的不同长度阶段对土
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利用
磷脂脂肪酸法(PLFA)研究了黄顶菊入侵域不同土
层的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探明黄顶菊不同入侵
进程中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的变化特
点,以期进一步阐明黄顶菊入侵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地概况与采样方法
  样品采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廊坊
中试基地,自2007年开始人为种植黄顶菊,模拟相
同条件下黄顶菊不同的入侵进程,建立黄顶菊不同
入侵进程的小区,每个小区大小均为2m×3m。试
验设置:(1)裸土样地(ck),样地内没有植物生长;
(2)黄顶菊重度入侵样地(F处理),样地内只生长黄
顶菊;(3)黄顶菊与本土植物混合种植样地(FN处
理),样地内生长有黄顶菊和本土植物,本土植物为
狗尾草和草木樨;(4)本土植物样地(N处理),样地
内有狗尾草和草木樨等2种本土植物,每个处理设
置5个重复。种植之初选取的同质园小区全部为裸
地,种植时F处理、FN处理以及N处理不同种植物
的播种量(种子数量)相同,均为30颗。即F处理样
地播种30颗黄顶菊种子,FN处理样地播种30颗黄
顶菊种子、30颗狗尾草及30颗草木樨种子,N处理
样地播种30颗狗尾草及30颗草木樨种子。
采样时F处理内黄顶菊的密度约为140株/
m2;FN处理内黄顶菊的密度约为88株/m2,狗尾草
和草木樨的密度约为64和52株/m2;N处理内狗
尾草和草木樨的密度约为203和197株/m2。
2013年10月上旬每个小区沿对角线随机采取
63
 第1期 王 月等:黄顶菊入侵域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生长状况良好的5株植物的根际土壤,其中黄顶菊
重度入侵样地内采集黄顶菊根际土,黄顶菊与本土
植物混合种植样地及本土植物样地内采集对角线上
距黄顶菊和狗尾草或狗尾草和草木樨等两种植物的
中心部位的土样。清除枯枝落叶及表层土壤,用土
钻(直径3cm)采集距地表0~30cm处的根际土,
采集时按平均5cm为一个土层,即分别采集0~5,
5~10,10~15,15~20,20~25和25~30cm共6
个不同土层的土样,然后将同一小区的相同土层土
壤进行混合。ck处理的土壤采集也采用沿对角线
随机选取5个点,然后按照植物根际土的采集方法
进行分层采集,共24个样品,每个样品共5个重复。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入自封袋后进行编号,过筛(筛
孔尺寸:2mm,国家标准筛)后储存在-20℃冰箱
内备用。
1.2 土壤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分析方法
PLFAs提 取 和 分 析 参 考 Frostegard 等 和
Kourtev等[10]方法。取4g储存于-20℃冰箱内的
土样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20mL 0.2mol/L的
氢氧化钾-甲醇混合溶液,37 ℃水浴加热1h,每
10min 2 000r/min涡旋1次,使脂肪酸甲酯化;加
入3mL 1mol/L的醋酸充分摇匀,中和溶液pH
值;再加入10mL正己烷,混匀后1 000r/min离心
15min,转移上层液至干净的试管中,在氮气流下使
有机相挥发完全;将所得的PLFAs溶解于1mL加
入内标19∶0的正己烷-甲基丁基醚中,充分溶解3~
5min,转入GC小瓶中,用于脂肪酸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连用(GC-MS)的检测采用美国
Agilent 6850N型气相色谱仪测定。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磷脂脂肪酸成分分析采用美国 MIDI公司生产
的基于细菌细胞脂肪酸成分鉴定的 Sherlock MIS
4.5系统。根据加入内标19∶0的量可以计算出不
同PLFAs的量,进而得出不同类型微生物的量。试
验数据采用平均数 ± 标 准 差 的 形 式 表 示,用
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SPSS19.0
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各因子主成分的贡献率,利用
主成分分析因子载荷量,计算出各因子作用的大小,
以确定其的权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顶菊不同程度入侵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
PLFAs总量的影响
黄顶菊不同程度入侵引起的入侵域根际土壤微
生物PLFAs总量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其中FN
处理和N处理的地下土壤微生物的PLFAs总量最
高,ck处理的地下土壤微生物的PLFAs总量最低。
经方差分析表明,FN处理与 N处理的根际土壤微
生物PLFAs总量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F处
理,FN处理,N处理的地下土壤微生物的PLFAs
总量分别高于ck处理74.8%,130.1%和129.6%。
注: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图1 黄顶菊不同程度入侵对入侵域土壤PLFAs总量的影响
Fig.1 Effects of F.bidentisinvasion with different levels
on total PLFAs
2.2 黄顶菊不同程度入侵对土壤真菌/细菌及
G+/G- PLFAs量的影响
真菌/细菌的比例可以反映真菌和细菌相对含
量的变化范围与2个微生物类群的相对丰富程度。
G+/G-的比值通常作为检测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
力大小的重要指标[11]。
黄顶菊不同程度入侵的土壤真菌和细菌PL-
FAs的质量比存在显著差异(图2)。F处理真菌和
细菌PLFAs的质量比最小,FN 处理真菌和细菌
PLFAs的质量比最大。说明FN处理真菌和细菌
的相对丰富程度较大。F处理的 G+和 G-的PL-
FAs质量比高于FN处理的和N处理的,且三者存
在显著差异。
73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第39卷 
图2 黄顶菊不同程度入侵入侵域土壤微生物真菌与细菌的PLFAs比值(A),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PLFAs比值(B)
Fig.2 Effects of F.bidentisinvasion with different levels on the proportion of fungi/bacteria(A)and G+/G-(B)
2.3 黄顶菊不同程度入侵对入侵域土壤同一土层
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成分分析
通过对不同土层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
可以看出:6个土层中主成分一的贡献率分别为
79.69%,69.00%,78.30%,62.55%,77.98%,
78.88%;主 成 分 二 的 贡 献 率 分 别 为 6.64%,
10.36%,8.96%,17.35%,7.11%,7.24%;主成分
一和主成分二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 86.33%,
79.36%,87.26%,79.90%,85.09%,86.12%。主
成分一和主成分二基本上能把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
物群落区分开来。
ck处理在0~5,5~10,10~15cm土层内的地
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主成分一表现出负相关,
与主成分二表现出正相关;15~20cm土层内的地
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主成分一的负方向,在主
成分二的坐标原点附近;20~25cm土层内的地下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主成分一和主成分二均表现
出负相关;25~30cm土层内的地下土壤微生物群
落结构在主成分一的坐标原点附近,与主成分二表
现出负相关。F处理的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
0~5,5~10,10~15cm土层内的地下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与主成分一和主成分二均表现出负相关;0
~5,15~20cm土层内的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与主成分一和主成分二均表现出高度正相关;20~
25,25~30cm土层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在主成分
一的负方向,主成分二的正方向。FN处理在15~
20cm土层内的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主成分
一和主成分二均表现出负相关。其余土层的地下土
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均在第一主成分的正方向,在第
二主成分的原点附近。N处理在0~5,5~,10~15
cm土层内的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主成分一
表现出正相关,在主成分二的坐标原点附近,且与
FN处理的有重叠,说明二者差异性不大;15~20
cm土层内的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第一主成
分的正方向,在第二主成分的负方向;20~25cm土
层内的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第一主成分的原
点附近,在第二主成分的正方向;25~30cm土层内
的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第一主成分的负方
向,在第二主成分的正方向,且FN处理的和F处理
的在20~25,25~30cm土层中的有重叠。
选取绝对含量大于0.5μg的PLFAs做因子载
荷分析,结果表明,0~5,5~10cm土层内细菌的代
表脂肪酸16∶0Nalcohol[12-16]在主成分一上的载荷
为负值,在主成分二上的载荷为正值,说明PLFA
16∶0Nalcohol在黄顶菊不同程度入侵样地内的分
布差异较大;15~20cm土层内12∶0生物标记在主
成分一和主成分二上的载荷均为负值,且几乎为0;
其余所有的PLFAs在主成分一上的载荷都为正值。
大部分PLFAs如15∶0anteiso,16∶0iso,17∶0iso,
20∶0等在主成分二载荷较小,表明主成分一是这些
PLFAs的代表因子。
丛植菌真菌(AMF)的代表性脂肪酸16∶1ω5c
在0~5,5~10,10~15,15~20cm土层内的载荷在
第一主成分上为正值,在第二主成分上为负值,说明
AMF在黄顶菊不同程度入侵样地的这几个土层内
分布差异较大;20~25,25~30cm土层内的载荷在
第一和第二主成分上均为正值,说明 AMF在黄顶
菊不同程度入侵样地的这2个土层内均有较大量分
布。0~5,5~10,10~15,15~20cm土层内代表放
线菌的PLFA17∶0 10-methyl在第一主成分上的载
83
 第1期 王 月等:黄顶菊入侵域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荷为正值,在第二主成分上的载荷为负值;20~25,
25~30cm土层内没有出现PLFA17∶0 10-meth-
yl。真菌的代表性脂肪酸18∶3ω6,9,12c在20~25
cm土层内载荷在第一主成分上为正值,在第二主成
分上为负值;其余土层内在2个主成分上均为正值。
所有土层内代表格兰氏阴性菌的PLFA cy19∶0ω8c
在主成分一上的载荷为正值,在主成分二上的载荷
为负值,说明格兰氏阴性菌在黄顶菊不同程度入侵
样地内的分布差异较大。
0~5cm 土层内PLFA 20∶1ω9c在F处理和
FN处理中的因子载荷远远大于在 N处理中的,说
明黄顶菊入侵后20∶1ω9c的量显著增加;5~10cm
土层内N处理中没有PLFA 16∶0Nalcohol而在 F
处理和FN处理中有16∶0Nalcohol存在,说明黄顶
菊入侵后增加了5~10cm土层内脂肪酸的种类;10
~15cm土层内各个PLFAs在不同处理中的量没
有明显变化;15~20cm 土层内PLFAs 16∶1ω5c,
17∶0cyclo,16∶1 2OH在F处理和FN处理中的因子
载荷值大于在N处理中的,说明黄顶菊入侵后增加
了该土层中PLFAs的量;20~25cm土层内PLFAs
17∶0anteiso,16∶1 2OH,18∶1ω9c在F处理和FN处
理中的因子载荷远远大于在 N处理中的;25~30
cm土层内N处理中没有PLFA 16∶0Nalcohol而在
F处理和FN处理中有16∶0Nalcohol存在。
2.4 黄顶菊不同入侵程度同一土层根际土壤不同
微生物类群的比较
黄顶菊入侵显著降低了各土层真菌的含量,重
度入侵降低了放线菌、细菌(G+,G-和其他类细菌)
和AMF的含量(表1)。此外,同一土层中,不同处
理之间土壤微生物的PLFAs的量有差异。与N处
理相比,0~5cm土层F处理、FN处理间不同类型
微生物的含量均显著降低。5~10cm土层中,各处
理间AMF具有显著差异,即黄顶菊入侵显著降低
了AMF的含量;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含量在FN处
理和N处理之间的差异性不明显,但二者显著高于
F处理。10~15cm土层中,F处理的细菌、真菌、放
线菌、AMF的含量均显著低于 N处理的和FN处
理的;15~20cm土层中,除放线菌和G-外其他微
生物的含量在F处理与FN处理之间有显著差异;
而F处理与N处理之间含量有显著差异的微生物
类群是放线菌、真菌、G+ 和 G-。20~25cm 土层
中,F处理与N处理的各大类群微生物之间含量几
乎没有显著差异,而与FN处理的含量差异较大;25
~30cm土层内的AMF和真菌在F处理与N处理
之间有显著差异,FN处理和 N处理各大类群微生
物的含量差异均显著。
表1 黄顶菊不同程度入侵对同一土层中不同类型土壤微生物PLFAs量的影响
Table 1 Effect of the F.bidentisinvasion on PLFAs of different soil microbial groups
in the same soil depth μg/g
土层深度/cm
The depth of soil
处理
Treatments
土壤微生物类型 Soil microbial groups
放线菌

AMF
其它类细菌(除G+和G-)
Other
真菌

革兰氏阴性菌
G+
革兰氏阳性菌
G-
0~5
ck  0.200 2c 0.117 8d 0.610 6c 0.666 8c 0.797 7d 0.386 1c
F  0.427 8b 0.786 3c 1.338 1b 1.646 3b 2.128 7c 0.805 5b
FN  0.534 7b 1.032 8b 1.452 3b 1.905 5ab  2.632 4b 0.982 9b
N  0.726 8a 1.763 9a 1.775 2a 2.103 2a 3.404 7a 1.257 7a
5~10
ck  0.186 1c 0.127 8d 0.596 8c 0.607 7c 0.755 6c 0.411 2c
F  0.367 1b 0.655 9c 0.807 8b 0.846 8b 1.330 5b 0.556 8b
FN  0.429 0a 1.011 9a 1.060 4a 1.316 7a 1.872 1a 0.775 9a
N  0.412 1a 0.766 8b 0.982 6a 1.220 3a 1.768 7a 0.746 7a
10~15
ck  0.124 6c 0.077 9c 0.404 6c 0.395 5c 0.409 4c 0.318 9c
F  0.275 9b 0.449 4b 0.661 2b 0.732 0b 0.933 7b 0.415 0c
FN  0.390 8a 0.619 1a 0.916 8a 1.128 8a 1.363 3a 0.569 4b
N  0.451 4a 0.567 4a 1.069 9a 1.354 8a 1.578 6a 0.704 5a
93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第39卷 
续表
土层深度/cm
The depth of soil
处理
Treatments
土壤微生物类型 Soil microbial groups
放线菌

AMF
其它类细菌(除G+和G-)
Other
真菌

革兰氏阴性菌
G+
革兰氏阳性菌
G-
15~20
ck  0.147 9c 0.086 4c 0.482 6c 0.460 9d 0.524 2c 0.338 9c
F  0.286 2b 0.690 4a 1.020 1a 1.030 3b 1.081 5b 0.572 2b
FN  0.218 4b 0.314 5b 0.620 5b 0.820 1c 0.921 4b 0.367 2c
N  0.415 9a 0.441 4a 1.032 2a 1.249 5a 1.473 5a 0.732 3a
20~25
ck  0.178 1b 0.115 2c 0.554 1c 0.660 1c 0.638 3c 0.398 4c
F  0.212 7b 0.305 0b 0.746 7b 0.676 0c 0.970 6b 0.520 3b
FN  0.320 0a 0.428 0a 1.024 2a 1.249 8a 1.490 9a 0.676 3a
N  0.175 2b 0.295 1b 0.822 5b 0.954 6b 0.854 5b 0.470 8bc
25~30
ck  0.189 5b 0.126 4d 0.594 6b 0.725 0b 0.678 8b 0.439 1b
F  0.126 3c 0.240 0b 0.510 1b 0.385 9c 0.500 0c 0.329 7c
FN  0.247 6a 0.382 9a 1.131 5a 1.344 2a 1.121 1a 0.584 4a
N  0.120 2c 0.178 6c 0.573 8b 0.623 1b 0.499 3c 0.319 4c
0~30
ck  1.026 3c 0.651 5c 3.243 2c 3.516 1c 3.804 0c 2.292 6c
F  1.695 9b 2.827 0b 5.089 9b 5.317 3b 6.944 9b 3.199 4b
FN  2.140 6a 3.789 1a 6.205 8a 7.765 2a 9.401 2a 3.956 1a
N  2.301 5a 4.013 2a 6.256 1a 7.505 5a 9.579 3a 4.201 4a
  注:数值为平均数±标准差。同一列中,数据后根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LSD,P<0.05).
3 结论与讨论
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功能与地上植物群
落的组成、功能存在密切联系[17]。在一定的空间尺
度上具有相似环境的条件下,植物类型初步决定了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18]。入侵植物常通过压制或排
挤本地物种,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而形成单优势种
群,从而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严重破
坏[18-21]。本研究利用同质园试验研究黄顶菊不同入
侵程度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顶菊不同
入侵进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不同。黄顶菊单种
处理土壤中微生物PLFAs的总量和真菌/细菌的比
值显著低于黄顶菊与本地植物混种处理和本地植物
处理;而G+/G-的值显著高于黄顶菊与本地植物混
种处理和本地植物处理。说明黄顶菊入侵改变了土
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22],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
地上植物群落结构密切相关。Westover等研究得
出根际微生物生物多样性不仅受植物种类等因子的
影响,也受地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23]。主成分分析
表明,0~5,15~20,20~25cm土层内黄顶菊入侵
后聚集了某些PLFAs,且不同土层聚集的PLFAs
不同,表现为0~5cm土层内主要聚集了PLFA 20
∶1ω9c;15~20cm 土层内主要聚集了PLFAs 16∶
1ω5c,17∶0cyclo,16∶1 2OH;20~25cm土层内主要
聚集了 PLFA 17∶0anteiso,16:1 2OH,18∶1ω9c。
5~10,10~15cm土层内黄顶菊入侵后增加了PL-
FAs的种类,说明这些PLFAs在黄顶菊入侵过程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alaway等[27]研究也表明,植
物入侵后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破坏本土植
物与土壤微生物之间形成的长期共生关系,一些土
壤微生物会提高入侵植物的竞争优势,从而有利于
外来植物的入侵。
根系分泌物是入侵植物化感物质释放的主要途
径。根系分泌物为微生物提供重要的能量物质,其
成分和数量影响着微生物的种类和繁殖。不同植物
种类根系释放的有机物种类和数量不同,导致其根
际微生物活性、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也不同。根系分
泌是黄顶菊化感物质释放的主要途径[2,24,25]。入侵
植物根系分泌物主要含有各种无机离子、有机酸、可
溶性糖和一些生理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为土壤微生
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碳、氮营养,从而改变根际周围
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影响土壤氮、磷、钾等养分的
04
 第1期 王 月等:黄顶菊入侵域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转化与供应,进而影响植物生长。此外,入侵植物的
化感作用强弱还与入侵域植物种类有关[26]。本研
究的试验材料黄顶菊、狗尾草、草木樨为3种不同功
能型植物类群:黄顶菊具有生长速度快和光合效率
高(C4植物)的特点,其根系为直根系,主根长约25
cm;草木樨和狗尾草是黄顶菊入侵域常见的杂草,
狗尾草(C3植物)根系为须根系,长约10cm;草木
樨为豆科植物,其根系为直根系,长约30cm。因
此,不同土层植物根系种类不同:0~10cm土层分
布有黄顶菊、草木樨和狗尾草等3种植物的根系,10
~25cm土层分布有黄顶菊和草木樨植物的根系,
深于25cm的土层中只有草木樨植物的根系。各土
层根系分布不同,则根系分泌物的分布也不同,也必
将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分布。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
处理、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一
定差异,其中0~5,5~10,10~15cm土层中,本地
植物(N处理)土壤和黄顶菊与本地植物混种(FN
处理)土壤中的微生物出现重叠,而与黄顶菊单种
(F处理)土壤中的微生物差异较大,说明黄顶菊入
侵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且随着黄顶菊入
侵程度的加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随之加
大,具体表现为黄顶菊单种(F处理)相对于黄顶菊
与本地植物混种(FN处理)向主成分一和主成分二
的负方向移动。20~25,25~30cm土层中,本地植
物(N处理)和黄顶菊单种(F处理)土壤中的微生物
有区别,但也有部分重叠,且二者与FN处理黄顶菊
与本地植物混种(FN处理)的差异较大。具体表现
为黄顶菊单种(F处理)土壤中的微生物相对于黄顶
菊与本地植物混种(FN处理)向主成分一的负方向
移动、向主成分二的正方向移动。究其原因可能与
植物种类和植物多样性有关,因深于20cm的土层
中,黄顶菊与本地植物混种(FN处理)中有黄顶菊
和草木樨等2种植物的根系,而本地植物(N处理)
和黄顶菊单种(F处理)土壤中只有黄顶菊或草木樨
植物的根系。综上可知,本地植物种类也是影响不
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因素。也有研究报
道[27],每种植物对微生物都有自身的选择方式,最
终目的是形成对自身生长有力的土壤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晓红,皇甫超河,曲波,等.黄顶菊(Flaveria biden-
tis)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农业资
源与环境学报,2014,31(2):182-189.
[2] 杨 星,张利辉,郑 超,等.黄顶菊入侵对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
学报,2012,18(4):907-914.
[3] Wolfe B E,Klironomos J N.Breaking new ground:soil
communities and exotic plant invasion[J].Bioscience,
2005,55:477-487.
[4] 张天瑞,皇甫超河,白小明,等.黄顶菊入侵对土壤养
分和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0,29(7):1
353-1358.
[5] 闫素丽,皇甫超河,李刚,等.四种牧草植物替代控制
对黄顶菊入侵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植物生态
学报,2011,35(1):45-55.
[6] 纪巧凤,宋振,张国良,等.黄顶菊入侵对土壤磷细菌
多样性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31
(2):175-181.
[7] 常瑞恒,皇甫超河,杨殿林,等.生物替代对黄顶菊根
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33):60-66.
[8] 何博.黄顶菊入侵地土壤因子及黄顶菊与AM真菌共
生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9] 何博,贺学礼.黄顶菊根围 AM 真菌与土壤因子相关
性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33(1):34-38.
[10] Kourtev P S,Ehrenfeld J G,H ggelom M.Exotic
plant species alter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the soil[J].Ecology,2002,83(11):
3152-3166.
[11] Bardett R D,McAlister E.The measurement of soil
fungal:bacterial biomass ratios as an indicator of eco-
system self-regulation in temperate meadow grass-
lands[J].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1999,29(3):
282-290.
[12] 陈振翔,于鑫,夏明芳,等.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在微
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2005,24(7):
828-832.
[13] 颜慧,蔡祖聪,钟文辉.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及其在土
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土壤学报,2006,
43(5):851-859.
[14] 钟文辉,蔡祖聪.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J].应
用生态学报,2004,15(5):899-904.
[15] 白震,何红波,张 威,等.磷脂脂肪酸技术及其在土壤
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6,26(7):2
387-2395.
[16] 王曙光,候彦林.磷脂脂肪酸方法在土壤微生物分析
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04,31(1):114-117.
[17] Wardle D A,Bardgett R D,Klironomos J N,et al.Ec-
14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第39卷 
ological linkages between aboveground and below-
ground biota [J].Science,2004,304 (5677):
1629-1633.
[18] 杨喜田,宁国华,董惠英,等.太行山区不同植被群落
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
(9):1761-1764.
[19] 安韶山,黄懿梅,刘梦云,等.宁南宽谷丘陵区植被恢
复中土壤酶活性的响应及其评价[J].水土保持学报,
2005,12(3):31-34.
[20] 郑华,欧阳志云,王效科,等.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土
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
(11):2019-2024.
[21] 万方浩,郭建英,张峰,等.中国生物入侵研究[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9.
[22] Pimentel D,Lach L,Zumiga R,et al.Envitomental and
economic casts of non-indigenous species in the Unit-
ed States[J]Bioscience,2000,50:53-65.
[23] Waid J S.Does soil biodiversity dependent upon met-
abolic activity and influences[J].Applied Soil Ecolo-
gy,1999,13:151-158.
[24] Westover K M,Bever J D.Mechanisms of plant spe-
cies coexistence:complementary roles of rhizosphere
bacteria and root fungal pathogens[J].Ecology,
2001,82:3285-3294.
[25] Calaway R M,Thelen G,Rodriguez A,et al.Release
from inhibitory soil biota in Europe and positive plant-
soil feedbacks in North America promote invasion[J].
Nature,2004,427:731-733.
[26] Kapoor R.Root exud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on rhizo-
sphere mycoflora[J].Advances in microbial biotech-
nology,1999,351-362.
[27] 冯建永,陶晡,庞民好,等.黄顶菊化感物质释放途径
的初步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2(1):
72-77.
[28] 闫商.黄顶菊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根系分泌物中
活性成分分析[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
[29] Levine J M,Vila M,D'Antonio C M,et al.Mecha-
nisms underlying the impacts of exotic plant invasions
[J].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 Sci,
2003,270(1517):775-781.
[30] Maron J L,Vila M,Bommarco R,et al.Rapid evolu-
tion of an invasive plant[J].Ecol Monographs,2004,
74(2):261-280.
[31] 彭军,马艳,李香菊,等.黄顶菊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J].杂草科学,2011,29(1):17-22.
[32] 李会娜,刘万学,万方浩.紫茎泽兰和黄顶菊入侵对土
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旱稻生长的影响[J].中国生态
农业学报,2011,19(6):1365-1371.
(编辑:王雅娇)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