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刺五加叶总皂甙对离体工作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全 文 :第 2 1卷 第 4 期 白 求 恩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
N
.
B T H E UN E UN IV
.
MD E
.
S C I
.
V ol
.
2 1N
o
.
4
1 9 9 5年 1 9 9 5
刺五加叶总皂贰对离体工作心脏
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基础 医学院童纂憨几羹战 术不卜成文 钟国粉江 岩
提 要 本文作者在 Wt isr a大鼠的 离休心脏上 , 以 主动脉流量 、 冠脉流量 、 每搏输出量 、 心
率 、 血压 、 左室最高压 、 右 室舒末压 、 室 内压最大上升与下降速率等 10 项参数为指标 ,观 察
刺五加叶总皂贰 ( A S S )对心肌收缩性能的影响 。 5 0 、 1 0 0 、 2 0 0 拼g / m L A S S 均使心肌收缩性
能立 即减弱 , 洗脱 后作用迅速消失 ,这提示 A S S 具有钙通的阻滞作用 ,且具有明显的的剂
量依赖性 。
关键词 刺五加叶总皂贰 离休工作心脏 心肌收缩性能 钙通道阻滞作 用
中图号 R 2 8 4 . l
关于刺五 加作为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
的材料较多二, ’ 2 , , 但就其对心血管血流动力学的
影响 尚未见报道 。 本实验拟在离体鼠心上 以 1 0
项参数为指标 , 对比观察不同剂量刺五 加叶总
皂贰 ( A S S ) 对心肌收缩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L I 药品与试剂 A S S 由白求恩医科大学
有机化学教研室提供 ,纯度 76 . 5% 。 使用时用
生理盐 水配成水溶 液储存 , 临用 时用 K r bs 一
H e n s e l e i t 液配成所需浓度 。
1
.
2 离体工作心脏制备及心肌收缩性能的测定
共用体重 2 0 0一 3 0 0 9 W i s t a r 大鼠 1 6 只 , 雌
雄兼用 , 由我校实验动物部提供 。 将动物迅速断
髓 , 取心 ,立即作动脉插管 ,进行逆灌流 ,并记录
动脉血压 。 继之 , 作左肺静脉插管 , 以备顺向灌
流 。 再向左心室插管 , 记录左室内压 , 并在心尖
部置电极引导心 电图 。 逆向灌流 10 m in , 待心
脏活动稳定后 ,改为顺向灌流 。离体心脏在前 负
荷 一s x g . s o 6 P a , 后负荷 7 0 义 9 . s o 6 P a 的条件
下工作 。 用 R M一 6 0 0 0 型心导记录仪同步记录
心 电 图 ( E C G ) 、 动 脉血 压 ( A P ) 、 左 室最高压
(L V S P )
、 左室舒末压 (L V E D )P 、 室内压最大上
升速率 ( + d p / d mt s : )及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 (一
d p / d .mt

)
, 同时记录主动脉流量 ( A F ) , 冠脉流
量 ( C F ) , 并算出每搏输 出量 (S V ) 与心输 出量
( C O )

2 结 果
2
.
1 A S 对大鼠离体工作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
响 按照离体心脏工作 10 m in 后 , 加药 10 、 20 、
3 。 、 4 0 m in 前后 ,洗脱后的顺序 , 在每只动物上
进行反复观察 50 拼g / m L 、 10 0 拼g / m L 、 2 0 0 拌g /
m L 不同剂量对上述 10 项参数的影响 。 每次洗
脱 .均待后项参数恢复至加药前水平后 ,再进行
下一次观察 , A S S 可使 心肌 力学与血流动 力学
的 10 项参数一致减小 , 即心肌收缩性 能减弱 ,
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表 1 、 2 、 3 ) 。
DOI : 10. 13481 /j . 1671 -587x. 1995. 04. 008
战 术等 刺五加叶总皂贰对离体工作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T
ab
.
1 C
aZ + e
h
an n e
l b l oc k
a
d
e a et ion of A S 50 产 g /L m
on isol
at d e w
or
k i
n gr ath eart
P A
( kP a )
L V P S
( P k a )
L V D P E
( P k a )
+d p /d
t 二一x
( kP a /
s
一 d p /d t ~x
( P k a /
s
)
C冶n t r ol 1 5 .0士 1 .1 5 10 .8士 0 .38 1 .0 4 士 0 .4 3 36 5 .5士 6 1 .8 2 8 1 .6士 4 2 .1
10 m in 1 1
.
8士 3 .6 3 10 .3士 0 .6 2… 1 .6 1士 0 .2 3 3 38 .2 士 4 7 .92 5 1 .6士 7 1 .0
2 0 m in 1 1
.
2士 0 .9二 9 .0 3士 2 .0 1 .2 2 士 0 .19 30 3 .3士 4 3 .0 ’ 2 18 .8士 2 7 .7`
30 m in 10
.
2士 4 .0 8 .4 0士 2 .12 1 .2 1士 0 .2 6 2 8 6 .6 士 5 9 .76 1 9 .6 士 1 5 .4 二
4 0 rn i
n 9
.
3 3士 4 .0 4 .8 .0 1士 2 .1 1’ 1 .30 士 0 .2 12 6 6 .6士 2 7 .8 二 18 5 .5士 1 3 .9二
F F A C C OV H S R
〔 L m /( m in · g )〕 〔 mL /( m in · g )〕 〔 L m /( m in · g )〕 ( mL / g( b )p m )
C o
n t r ol 14 5
.
6 士 7 .54 8 9 .0士 6 .22 2 2 4 .6士 6 .88 1 .0 9士 0 .2 12 0 5 .2 士 1 5 .3
10 m in 14 0
.
2士 7 .4 4 8 7 .0士 5 .94 .2 18 .2士 6 .0 7 1 .0 7士 0 .1 32 0 3 .0 士 19 .0
2 0 m in 10 4
.
0士 1 1 .8 .“ .74 .2 士 2 .94 ’ .8 1 7 .2士 7 .6 3… 1 .0 6士 0 .0 6 1 1 7 .9士 2 5 .5 .
30 m in 8 8

8士 4 1 .6 .“ .6 9 .4 士 5 .2 8 二 1 58 .2士 1 9 .9二 ’ 0 .6 9士 0 .30 16 5 .4 士 2 4 .2 .
4 0 m in 7 3
.
6士 1 3 .4 .“ .70 .2士 7 .54 二 ’ 14 3 .8士 10 .4 .’ ` 0 .0 9士 0 .2 0 6 10 .4 士 2 1 .6 ’
T
ab
.
2 Ca
Z + eh n an el b l oc k
ad e a et ion of A S 10 0 严 g /L m
on isol
at
d e wo
r k in gr ath ea
r t
P A
( kP a )
.
2士 6 .8 5
.
2士 3 .7 9
.
0 士 3 .7 1
.
0 士 5 .0 3
L V P S
( P k a )
L V D P E
( P k
a
)
+d p /d
t m
sx
( P k a /
s
一 d p /d t mx o
( kP a / s )
C on t r ol
10 m in
2 0 m in
30 m i
n
4 0 m in 4 1
.
0士 1 .54
1 3
.
7士 1 .4 7
2 1
.
9士 0 .7 7
1 1
.
4士 1 .2 9
10
.
3士 0 .8 6 ’ .
10
.
0 士 0 .4 8 “ ’
F C
〔 mL ( / m in .9 )〕
1
.
0 1士 0 .6 7
1
.
18士 0 .4 4
1
.
2 2士 0 .4 3
1
.
3 1士 0 .1 7
1
.
3 1士 0 .19
4 6 1
.
9士 74 .2
8 2 3
.
1士 0 3 .8 .哥
3 5 5
.
5士 4 6 .8 .,
3 4 6
.
6士 4 8 . 1 “ “ 怪
3 2 6
.
6士 1 7 . 6 .
3 2 8
.
8士 2 7 . 7
2 7 9
.
0士 2 0 . 4 .
2 4 2
.
2士 2 3 . 4 二
2 1 7
.
7士 4 6 . 8 二
2 0 0
.
0士 2 3 . 1 . , .
心乙00`h,自O乙工1三
A F
〔m L / ( m i n · g ) 〕
1 6 6
.
6士 5 8 . 6
1 5 5
.
4士 2 2 . if
96
.
2士 1 2 . 5
9 4
.
8士 78 . 4
7 7
.
6士 13 . 3 价
C O
〔m L / ( m i n . 9 )〕
3 0 1
.
2士 5 5 . 6
2 6 8
.
2士 2 9 . 2
2 33
.
6士 4 0 . 0
2 0 9
.
6士 6 3 . 8 ’
1 7 6
.
4士 3 1 . 6 “ .
S V
( m L / g )
H R
( b P m )
C心n t r o 】
1 0 m i n
2 0 m i
n
3 0 m i n
4 0 m i n
1 3 4
.
8士 5 0 . 4
1 1 2
.
8士 3 5 . 8
1 3 7
.
4士 6 7 . 6
1 3 4
.
8士 4 9 . 0
9 8
.
8士 5 0 . 0
1
.
2 1士 0 . 0 3
1
.
1 9士 0 . 1 3
1
.
0 1士 0 . 2 0
0
.
9 3士 0 . 1 4 ` .
0
.
8 1士 0 . 10…
2 5 5
.
3士 3 6 . 2
2 2 5
.
7士 2 7 . 7
2 3 1
.
0士 1 5 . 4
2 2 6
.
3士 1 1 . 0
2 1 8
.
0士 1 2 . 1
T
a b
.
3 C
a Z+ e
h
a n n e l b lco k
a
d
e a e t io n o f A S 2 0 0 拜g / m L
o n i so la t e d w o kr i
n g r a t h e a r t
A P
( k P a )
L V S P
( k P
a
)
L V E D P
( k P a )
+ d p / d
t .
:
( k P a /
s
一 d p / d t二 . x
( k P a / s )
C o
n t r o l 1 7
.
3士 5 . 0
r l】I n
n l I n
0 士 3 . 2 0
7士 2 . 4 6
12
.
7士 1 . 3 1
1 1
.
9士 1 . 0 7
10
.
2士 1 . 3 3 .
9
.
5 ( )士 1 . 3 3 .
0
.
8 5士 0 . 1 9
1
.
1 7士 0 . 17 `
1
.
3 4士 0 . 18 ’ 件
1
.
5 3士 0 . 3 5 .
1
.
7 1士 ( ). 1 4 ’ ` .
C O
〔m L / ( m i” · 只 )〕
2 7 7
.
( )士 3 7 . 6
19 4
.
6士 2 4 . 6 .
1 2 8
.
0 士 2 2 . 8 璐 “ .
10 3
.
6士 2 3 . () ` “
8 ()
.
2士 2 1 . 2二 `
3 6 9
.
9士 3 6 . 7
3 3 6
.
6士 6 . 6 7 . `
29 3
.
3士 4 4 . 9 .
2 5 1
.
6士 3 5 . 1二 任
2 2 8
.
8士 2 0 . 4 怪 . 备
5 V
( m L /之 )
2 5 6
.
0士 3 0 . 0
2 18
.
6士 3 6 . 4
1 9 3
.
3士 4 7 . 1
15Hl()20
3 0 nr
一n
4 0 m i
n
9
.
6 6士 0 . 3 3 1
8
.
0 1士 4 . 0 ’
A F
〔m L / ( m i n · g ) 〕
16 4
.
2士 3 6 . ()
1 1 7
.
0士 3 1 . 6
7 7
.
2士 3 3 . 6 .
5 6
.
4士 2 9 . 2 “ “
4 6
.
6士 2 6 . 4 . 母
7
.
7 8士 1 . 0 2 . ’ “
C F
〔m L / ( m i n · g ) 〕
1 1 2
.
8士 3 5 . 2
7 7
.
6士 1 7 . 6
5 0
.
4士 1 1 . 8 路
4 7
.
2士 1 6 . 8 .
4 3
.
6士 1 2 . 6 , ’
15 8
.
3士 3 1 . 9 肠 .
14 2
.
3士 2 6 . 7 , .
C o n t
r o l
10 m i n
2 ( ) n z ; n
3 ( ) m
万n
4 ( ) m i
n
0
.
99士 0 . 2 0
( )
.
9 0士 ( ) . 1 0
( )
.
65 士 0 . 12 圣
( )
.
6 3士 ( ) . 1 1 `
0
.
59 士 0 . ( ) 3 肠 ’
H尺
( b p m )
2 2 8
.
3士 4 8 . 2
2 1 6
.
8士 4 4 , 3
1 9 7
.
5士 4 9 . 7
1 6 3
.
8士 4 8 . 8
1 3 6
.
()士 9 ( ) , 0
x 士 s n = 4 ; (P < 0 . 0 5 ) ; 关 书 ( P < 0 . 0 1 ) ; 沂 资 甘 ( P < 0 . ( ) 0 1 ) V S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3 4 5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 9 9 5年 第 2 1卷 第 4 期
3讨 论
本实验不 同于一 般的心脏 灌流法 , 后者为
逆向灌流 , 靠外加液压逆 向灌流冠脉来维持心
肌营养 。 而本实验则为顺向灌流 , 灌流液靠离体
心脏 的左心 室做功维持循环 ; 而且前负荷 固定
在 1 . 4 7 k P a 、 后负荷固定在 6 . 8 6 k P a 。 所 以能
在排 除前 负荷与后 负荷 的条件下 ,观察离体心
脏的泵血功能与心肌收缩性能〔3 ,
在本实验 中心肌 力学 与血流动力 学的 10
项参数表明 , A S S 使心肌 收缩性能减 弱 , 且 具
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 刺五加使心肌收缩性能
减弱 的这一作用生效快 , 洗脱后作用迅速完全
消失 , 与离子通道机制特点吻合 ; 并排除了心肌
收缩性能的减 弱是因为实验 中发 生心 肌损伤的
可 能性 。 上 述 结 果 符 合 钙 通 道 被 阻 滞 , 使
〔C a Z + 〕。降低 , 因而使兴奋收缩祸 联减 弱的基本
机理 , 提示 A S S 具有钙通道 的阻滞作用 。
参 考 文 献
1 M iy a n o m a e T
,
F ir n d e I E
.
E x p 一 H e m a t o l , 19 8 8 , 1 6 ( 9 ) :
8 0 1
2 K iir l lo v o l
,
aD
r d y n l o
v
VI
.
M a t e
r
l
z u e h Z h e ,s h e n y a
rD
u g i k h eL k S
rde s t v aD l玩 e g o V o s t ok a
.
1 9 6 6 , N 7
,
5 5一 6 1曾敬天 , 李少如 , 王雨若 . 哺乳动物离体心脏灌流及
其心 电图生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二集 ) , 上海科技
出版社 , 1 9 54 . 6 4 ( 1 9 9 4一0 5一0 4 收稿 )
I n f l u e n e e o f A S S o n b l o o d f l o w d y n a m i c s o f
15 0 1a t e d w o r k in g h e a r t
Z h a n S h u
,
S u n C h e n w e n
. , Z h o n g G u og
a n
, e t a l
(肠 P t . oj hP ys i汉 . ’ C召瓜加 I L在b . of hP y is 呀 )
A b s t ar e t T h e i n f lu e n e e s o f A S S o n t h e m y o e a r d ia l e o n t r a e t i li t y w e r e o b s e r v e d o n is o la t e d w o r k
-
i n g h e a r t o f W i
s t a r r a t s
,
t a k in g 1 0 p a r a m e t e r s i n e l u d in g A F
,
e F
,
e o
,
S v
,
H R
,
P P
,
L v s P
,
L v E D P
,
+
d p / d t m
. 二 , 一 d P / d t。 . : a s in d e x e s . 5 0 , 1 0 0 , 2 0 0 拜g / m L A S S a l l r e d u e e d t h e m y o e a r d i a l e o n t r a e t il it y im -
m e d ia t e l y
, a f t e r w a s h in g o u t
,
t h e a e t i o n d is a p p e a r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in d i e a t e d t h a t A S S h a v e e a le i u m
e h a n n e l b loc k a d e a e t io n d o sa g e 一 d e p e n d e n t ly ·
K e y w o r d s s a p o n i n o f a e a n t h o p a n a x s e n t ie o s i d e ; i s o la t e d w o r k in g h e a r t ; m y o e a
r
d ia l e o n t r a e t i li
-
t y ; e a le iu m e h a n n e l b loc k a d e a e t io n
中枢性尿崩征 10 例临床分析
第三 临床学院儿科 楚海峰 尹显贵 莫秀芬
尿崩征为临床内分泌综合征 , 主要表现为烦渴 、 多饮 、多尿 , 尿 比重低 。 尿崩征分中枢性和肾性两类 。 我科收治
l 。 例中枢性尿崩征报告如下 。
l在床资料 男 4 例 ,女 6 例 , 发病年龄 2~ 12 岁 。 1例有结核性脑炎病史 ,其余 9 例未找到病因 . 病程 20 天 ~ 2
年 ,发病最早为 1 岁 , 最迟 12 岁。 全部病例均有烦渴 、 多饮 、 多尿 , 日尿量 3 0 0 。 ~ 1 0 0 0 m L , 5 例有夜尿增多 , 1 例肥
胖 , 3 例消瘦 , 10 例智力均 正常 。 实验室检查 , 尿糖阴性 ,尿比重 1 . 0 01 ~ 1 . 0 06 ,血糖 ,钠 、 钾 、 钙 、氯均正常 。 限水试
验 :尿比重不超过 1 . 0 06 :垂体加压素试验 ,尿比重上升至 1 . 0 1 5 。 10 例颅骨 X 光摄片和头部 C T 均未见异常 。
讨 论 中枢性尿崩征是由于下丘脑及垂体分泌和释放抗利尿激素 ( A D H ) 不是所引起的水代谢失调 ,临床上
表现为多饮 、 多尿的症状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 男性比女性多见 , 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前者原因不明 ,可能
与遗传有关 (常染色体隐性或性连锁遗传 ) 。 后者如肿瘤 、 外伤感染 ,脑部血管病 , 新生 儿窒息等皆可引起 。 诊断本征
应除外肾性尿崩征和精神性多饮 , 后二者也可出现多饮 , 多尿 , 但垂体加压素试验和限水试验尿比重 < 。 . 01 5 ,故可
除外上述两种疾病 。 本文女性占多数 , 可能与病例数少有关 。 目前国外推荐使用 D A V (P l 脱氧一 8一右旋精氨酸加
压素 )是治疗中枢性尿崩征的首选药物 , 国内多用垂体加压素 , 氯磺丙服 , 双氢克尿唾 、安妥明等药物治疗 。 本组用
双氢克尿唾 、安妥明治疗好转后出院未随访 。 (l 994 一 04 一 19 收稿 )
3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