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马鹿花人工林研究进展



全 文 :造林与经营 Silviculture &Management
32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马鹿花人工林研究进展
王鲜艳1,2 谷 勇1  赵 虹1 黄小波1,2 吴 昊1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昆明 650224;2.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昆明 650224)
[摘要] 对目前国内马鹿花人工林的造林条件、造林效果、籽
实等的利用以及放养紫胶虫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1)马鹿
花的造林条件为海拔在1 500m以下的无霜冻地区;(2)利用
马鹿花在澜沧江、怒江等流域1 500m海拔的干热河谷地区进
行引种造林,取得了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3)利用马鹿花
的籽实作动物饲料、食品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马鹿花
放养紫胶产量高、效果好,其植株是优秀的薪炭材。根据以上
研究结果指出了该种植物现阶段研究的不足,并指明今后研究
发展的方向。
[关键字] 马鹿花 人工林 造林条件 寄生植物 紫胶虫
 研究进展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口剧增、资源
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生
态系统退化和丧失很严重的地区,虽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措施,
如植树造林、自然保护区建设、退耕还林等,但总体上我国的生
态环境相当严峻。
瓦氏葛藤(Pueraria wallichii DC.)又名马鹿花、喜马拉雅
葛藤,属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葛藤属(Pueraria DC.)的
多年生常绿灌木,其伐桩具有较强的萌发能力,原产于南亚热
带的疏林丛中,现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拔1 500m以下
的无霜冻地区[1],具有适应性强、喜温、不耐寒、耐干旱、耐瘠、
生长迅速、萌发再生力强、生物量大等特点,不仅是水土保持
林、土壤改良、薪炭林的优良树种,而且是紫胶虫的优良寄主植
物[2]。目前已在澜沧江、珠江、怒江流域作为云南干热河谷的
先锋树种大面积推广种植,起到了很好的植被恢复、水土保持
和经济效果[3]。因此,马鹿花群落结构的调查研究,对生境退
化和丧失区的植被恢复以及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
且马鹿花的研究必将成为日后植被恢复中的热点。
1 造林条件
1.1 海拔高度
马鹿花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种植1年后即能开花结果,适
宜荒山造林[4]。李军等人在滇东南岩溶山区退耕还林适宜造
林树种的筛选试验中得出结论马鹿花适宜在海拔1 500m以
下的地区直播造林[5]。
作者简介:王鲜艳,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西南林业大学。
通讯作者简介:谷勇,副研究员。现从事干热河谷及岩溶地区的植
被恢复研究。
1.2 温度
谷勇等人在马鹿花受冻害和恢复能力的研究[6]中发现,日
最低气温≥0℃,马鹿花植株无冻害;日均温6.0~8.0℃,日最
低气温0~-1.0℃,连续≥3d,马鹿花植株开始出现冻害;日
均温<10.0℃,日最低气温<0~-1.0℃,连续≥9d,马鹿
花植株地上部分全部冻死,但可从植株根基部萌发;在同一地
点,随着海拔的升高,马鹿花植株由未受冻到受冻;同一区域内
不同地形的马鹿花植株,受冻害程度差异较大,凸地马鹿花植
株受冻较轻,而凹地马鹿花植株受冻较重。林地地表覆盖物高
度及盖度不同,马鹿花植株受冻害程度亦不同。因此,(1)在
选择马鹿花造林地时,必须考虑到该地区的年最低气温及霜冻
情况,通常年最低气温不低于0℃,无霜冻;(2)种植马鹿花时,
应选择向阳背风,辐射降温弱的地块造林;(3)尽快选育出抗
寒性强的马鹿花新品种,并及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6]。
2 造林模式
谷勇等人1999-2001年在泸水、建水、南涧等县澜沧江、
南盘江、怒江流域等海拔1 500m以下的干热河谷地区进行马
鹿花不同造林方法、不同混交比例、不同造林模式试验研究[7]
中,发现直播造林株行距为1m×1.5m时的最佳。播种量为4
~6粒每塘;最佳造林时间为6月;土壤厚度20cm有利于马鹿
花生长[7]。
3 造林效果
1999-2010年胡滨在泸水、兰坪等县的怒江、澜沧江流域
海拔1 500m以下的干热河谷地区进行马鹿花引种造林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怒江州为马鹿花的适宜生长区,最适宜海拔
738~1 050m,最佳造林时间5-6月[8]。
1989-1997年,刘文耀等人通过对云南南涧干热河谷退化
山地生物生态工程治理试验示范研究,筛选出以马鹿花等为主
的20余种适应干热生境和退化山地植被恢复的乔、灌、草植
物,并根据不同立地条件营建了多种由这些筛选的物种组合的
植物群落,采用内倾式水平带状整地与调控水系统建设相结合
的生物治理措施,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5%增加到65%,项目
投产比为1∶2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9]。
徐高峰等人在建水县具有代表性的岩溶山地,对马鹿花、
苦刺、新银合欢、任豆等树种不同时间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马鹿花不同时间造林效果差异显著,以6-7月的造林效果
较好[10]。
刘文耀等人结合云南南涧县城后山泥石流生物生态工程
治理试验示范研究,总结出由土石混砌与土木筑造结构的生物
谷坊、浆筑结构拦坝和谷坊等组成的沟道侵蚀治理方法,并成
DOI:10.13456/j.cnki.lykt.2013.09.034
造林与经营 Silviculture &Management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33 








 






功地进行了相应的生物坝系建设,筛选出马鹿花等一批适宜干
热生境和沟道植被恢复及防护林建设的植物种类。同时采取
冲沟与谷坡同时整治、生物治理与调蓄水措施相结合的坡面治
理方法,发现马鹿花对于防止沟床侵蚀,抑制泥石流活动和护
床固坡效果显著[11]。
4 马鹿花的利用
早在1964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紫胶所从云南墨江采集
马鹿花种子,在云南景东试种,1978年又从景东引种到云南瑞
丽以及福建、广西等地栽培,放养紫胶虫。吕福基[4]等人对马
鹿花进行了物候观测、种子发芽、繁殖栽培等试验,对放养紫胶
虫作进一步测定,发现马鹿花具有适应性强速生、繁殖栽培容
易、耐干旱瘠薄、萌发更新能力较强等优良性状。
4.1 作紫胶虫优良寄主植物
紫胶虫是分布于南亚地区的一种资源昆虫,它的栖息、取
食、种群繁衍、分泌胶脂等生活、生存条件,主要依赖于适应南
亚地区生长繁殖的某些植物种类,而胶虫种群的世代繁衍,与
寄主植物种群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寄主植物种群的特征和
能流变化,又与其所在生境条件和人类干涉紧密联系[12]。
通过了解寄主树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种群间、种群与生
境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种群演化规
律的作用,得出野生寄主植物群落特征,为发展人工栽培寄主
群落提供科学依据[12]。
马鹿花不仅是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薪炭林的优良树种,
而且是紫胶虫的优良寄主植物[13],产胶性能较好,广泛栽种于
紫胶产区[14],是近年来筛选出的紫胶虫优良灌木寄主植物[15],
在云南省分布较多。采用马鹿花放养紫胶虫,具有生长快、投产
早(栽培2a即可放胶利用)、适应性强、产紫胶性能好、产量高
(夏代产量高于冬代,夏代放牧比高,胶被厚硕丰满连片,冬代
可保种,夏代亩产梗胶300kg[15]),病虫害少,萌发力强,能够
多次利用等优良性状,便干经营管理等优点,并且有利于长短
结合和紫胶园树种配置[16]。马鹿花枝叶繁茂,顶部有牵藤习
性,修剪尤为重要,每年夏、秋季进行打顶,以减少枝折和倒伏。
放胶前还需修剪,以便林内通风透光,保证胶虫良好成长[15]。
谷勇[17]等人对马鹿花植株施肥、放养紫胶与结籽关系的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只要控制好紫胶虫的固虫率(20%左右),
放胶与否对马鹿花植株的结实量没有明显影响;马鹿花植株是
否施肥对其生产紫胶量无明显影响;马鹿花植株施肥与否对其
产种量无明显影响。故生产中以生产紫胶或种子为目的时,马
鹿花植株不必追肥,并可以同时放养紫胶和生产种子[17]。
4.2 作动物饲料
1994年吕福基等成功地开发了马鹿花蛋白饲料[18]。本世
纪初张建成[19]等人对马鹿花根及种子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及鉴定进行了研究初探,结果得到5个化合物,初步鉴定为大
豆素(A)、大豆苷(B)、葛根素(C)等异黄酮类化合物,豆甾醇
(D)和谷甾醇(E)等甾体类化合物,为马鹿花的开发利用提供
科学的理论依据。经研究,马鹿花籽实和叶含蛋白质25%左
右,粗脂17%左右[18],可替代常规配合饲料的豆饼[20]。
吕福基[21]等人利用四水平的马鹿花籽实饲喂肉仔鸡以评
价马鹿花籽实的饲用价值,结果证明马鹿花作为鸡的蛋白质饲
料资源是切实可行的,且经马鹿花籽实饲养的鸡鸡肉的胸肌
率、胸肉与腿肉的蛋白质含量均比对照组高;经对鸡胸肉品味
评分鉴定结果色、香、味、嫩度及总分都优于对照组[21]。
4.3 作食品
马鹿花籽实为高蛋白源型豆类,其籽实的粗蛋白含量达
33%,接近于大豆的含量,并且富含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不
含胆固醇[22]。在矿物质方面钙、镁、锌含量均较高,其中镁含
量是大豆的8倍多,锌含量是大豆的20倍,是食物补充钙、镁、
锌的较好来源[22]。基于马鹿花如此丰富的营养成分,邱坚[22]
等人探讨了马鹿花的营养成分及豆奶的加工生产工艺,并研制
出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马鹿花豆奶。
4.4 其他
1999年云南省林业厅把马鹿花列为“澜沧江、珠江两大生
态防护林工程”推广树种之一;同时也列为长江、怒江等防护
林的造林树种之一[19]。
马鹿花枝条收胶后可作为薪炭材或其它用途,但其果荚在
收种子后往往作为废料而被遗弃。通过试验,冯颖[14]等人利
用马鹿花果荚培养凤尾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此,马鹿花果
荚是一种很好的食用菌[14,23]培养材料。其叶及细枝可栽培平
菇根有根瘤菌能固氮改良土壤并有药用价值[23]。
因此具有多功能、多效益、多种用途的薪材树种的马鹿花
在我国南方适生地区推广种植后,将会提高薪炭林的经济效
益,加速薪炭林的发展[24]。
5 结语
马鹿花是一种生态恢复植物,不管从生态学角度,还是山
区经济发展角度,都有着可观的发展前景和利用价值。但从目
前国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其大部分研究时间都在20世纪,
近几年的研究偏少,且都停留在日常生活利用中,如作饲料、薪
炭材、食品等,人工林的群落动态研究、抗逆性研究以及生理生
化特性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甚至还处于空白阶段,如果在这
些方面在加以努力,所取得的更加完善的研究成果必定为其在
水土流失、生态丧失区的推广和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易被
大多数山区人们接受和认同。
参考文献:
[1] 张建云,安银岭,李正红,等 .马鹿花化学成分研究初探[J].林产
化学与工业,2001(21):67-70.
[2] 吕福基 .木本豆类蛋白植物马鹿花[J].饲料研究,1991(9):
20-21.
[3] 谷勇,邹恒芳,孙汝林,等 .马鹿花受冻害与恢复能力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1,14(3):328-331.
[4] 吕福基 .马鹿花良种栽培及应用技术[J].云南林业,1998
(2):21.
[5] 李军,李卓新,谷勇 .滇东南岩溶山区退耕还林适宜造林树种的
筛选试验[J].广西林业科学,2006(3):129-132.
[6] 谷勇,邹恒芳,孙汝林,等 .马鹿花受冻害和恢复能力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1,14(3):328-331.
造林与经营 Silviculture &Management
34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浅析麻疯树的研究进展
殷 瑶1 王 耘1 苟 平1 施顺李1 辛培尧2
(1.云南神宇新能源有限公司 昆明 650051;2.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
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224)
[摘要] 麻疯树作为一种能源树种,受到国家及科技工作者的
高度重视,其综合利用前景广阔。概述了麻疯树的植物学性
状、生态习性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等方面的一些进展,并对其
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麻疯树 生物学特性 研究进展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为大
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地区[1],绝大多数生长在美洲和亚洲热带地区,在我国也有较
大面积的种植和野生分布,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由于石油
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大
事。在此趋势下,寻找新的具有环境友好的石油替代能源已迫
在眉睫。随着对麻疯树基础研究逐步深入,这将对国民经济的
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 麻疯树简介
麻疯树,又名小桐子、膏桐、黑皂树等,为大戟科麻疯树属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2],高2~5m,分枝多;皮层灰绿色,厚而具
乳汁,单叶互生,掌状形,长10~18cm,宽8~14cm,全缘有角
作者简介:殷瑶,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能源树种的
种植及遗传改良工作。
或分3~5裂,基部心脏形,柄长,具乳汁。花单性,雌雄同株;
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无毛或稍被白色短柔毛;雄花萼片及
花瓣各5枚;花瓣披针状椭圆形,长于萼片1倍;雄蕊10,二轮,
内轮花丝合生;花盘腺体5;雌花无花瓣;子房无毛,2~3室;花
柱3,柱头2裂。蒴果卵形,长3~4cm,直径2.5~3cm;种子
椭圆形,长18~20mm,直径11mm[3-5]。种子在果子黑开裂
时采收,黑熟果单果质量3.6~4.0g,种子质量占果质量的一
半稍多。
麻疯树原产热带美洲,世界热带地区广布,资源非常丰
富[6]。现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洲的南非、莫桑比
克、赞比亚等国,亚洲中南半岛的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
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及北澳地区,美国
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夏威夷群岛等地有分布[7]。在我国分布于
云南、四川、广西、广东、海南、贵州、台湾、福建等地,以云南最
多,四川次之。麻疯树喜光,喜暖热气候,耐干旱瘠薄。在云南
广泛分布于全省热区,以干热河谷地区最为常见,海拔1 600m
以下,年均温在17℃以上均能正常生长,通常生长于河边、宅
旁、路边。
麻疯树的有效成分存在于种子、树皮、叶、根和乳汁中。从
麻疯树中分离得到的物质主要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脂肪
[7] 谷勇,文彬,邹恒芳,等 .干热河谷地区马鹿花造林模式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5):122-126
[8] 胡滨 .怒江干热河谷不同海拔马鹿花造林效果初探[J].内蒙古
林业调查设计,2011(4):33-34
[9] 刘文耀,盛才余,刘伦辉 .云南南涧干热退化山地植被恢复重建及
其效益初析[J].广西植物,1999,199(3):215-220.
[10] 徐高峰,谷勇,陈喜英,等 .建水县岩溶山地不同造林时间造林效
果分析[J].山东林业科技,2010(6):32-33.
[11] 刘文耀,刘伦辉,盛才余 .干热退化山地不同类型侵蚀沟生物生
态工程治理试验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9(1):37-43.
[12] 赖羡光 .应用生物群落生态学理论营建人工紫胶园[J].云南林业
科技,1988(1):43-46.
[13] 吕福基 .木本豆类蛋白植物马鹿花[J].饲料研究,1991(9):
20-21.
[14] 冯颖,陈晓鸣 .马鹿花果荚栽培凤尾菇简报[J].云南林业科技,
1987(2):20.
[15] 吕福基 .胶虫寄主树马鹿花的繁殖栽培[J].云南林业,1987
(2):17.
[16] 吕福基,杨鸿玲 .马鹿花引种栽培及放养紫胶虫效果的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1987(11):25-26.
[17] 谷勇,邹恒芳,周榕,等 .施肥放养紫胶对马鹿花结籽的影响[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4):38-40.
[18] 吕福基,等 .特种动植物产业发展与研究[A].云南省特种动植
物产业与市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7:131-137.
[19] 张建云,安银岭,李正红,等 .马鹿花化学成分研究初探[J].林
产化学与工业,2001(2):67-70.
[20] [作者不详].开发木本豆类蛋白饲料资源[J].饲料于畜牧,1999
(1):36.
[21] 吕福基,李正洪,袁杰,等 .马鹿花籽实饲喂肉仔鸡研究[J].饲
料工业,1996(5):20-23.
[22] 邱坚,张建云,李正红,等 .马鹿花籽实豆奶加工工艺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1(2):111-114.
[23] 唐乾若,兰晓阳,黄志能,等 .紫胶虫寄主树枝条栽培平菇试验
[J].中国食用菌,1987(2):14.
[24] 吕福基,杨成源,唐乾,等 .马鹿花和大叶千斤拔的多种经济效益
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1991(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