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液质联用技术快速识别喜树叶提取物中的微量活性成分



全 文 :第 20 卷 第 5 期
2011 年 9 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Vol. 20 No. 5
Sep. 2011
收稿日期:2011 - 06 - 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25207;20975092).
作者简介:尤珠双(1986 -)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有机分析.
通讯作者:潘远江(1966 -)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
金.主要研究方向:有机分析.
doi:10. 3969 / j. issn. 1672 - 8513. 2011. 05. 006
液质联用技术快速识别喜树叶
提取物中的微量活性成分
尤珠双1,徐晓燕2,郭 成1,潘远江1
(1. 浙江大学 化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7;2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台州 318000)
摘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HPLC /ESI - MSn)对药用植物喜树叶提
取物中的微量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喜树叶中喜树碱类及鞣花酸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
规律,建立了 1 种快速识别喜树中喜树碱类生物碱和鞣花酸类成分的液质联用方法;运用这一方
法在线识别了 5 个喜树碱类生物碱和 5 个鞣花酸类成分,其中 3 个推测为新化合物.
关键词:液质联用技术分析;喜树叶提取物;喜树碱;鞣花酸
中图分类号:R 284.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 8513(2011)05 - 0340 - 08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Minor Active Constituents of Leaves of
Camptotheca by HPLC /ESI -MSn
YOU Zhu-shuang1,XU Xiao-yan2,GUO Cheng1,PAN Yuan-jiang1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China;
2. Zhejiang Hisun Pharmaceutical Co.,Ltd.,Taizhou 318000,China)
Abstract:The minor active constituents of alkaloids and ellagic acids in leave extracts of Camptotheca were investi-
gated by HPLC /ESI - MSn. In this study,the characteristic fragmentation patterns of camptothecin and ellagic acid
were discussed,and a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lka-
loids and ellagic acids in Camptotheca. With this method,5 alkaloids and 5 ellagic acids were rapidly identified,a-
mong which 3 are new compounds.
Key words:HPLC /ESI - MS;Camptotheca;alkaloid;ellagic acid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为珙桐科(Nyssaceae)喜树属(Camptotheca Decne)植物,在我国有
广泛分布,广西壮族民间常用以治疗各种肿瘤[1].喜树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美国科学家 Wall 早在 1966
年就从中国喜树的树茎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了喜树碱[2],而喜树碱衍生物制剂[3]如伊立替康(irinotecan)和托
泊替康(topotecan)药物已于 1996 年经美国 FDA 认证并批准投入临床应用.喜树碱类活性成分的主要药理
作用是以拓朴异构酶Ⅰ(topoisomeraseⅠ)为作用靶抑制 DNA的合成,从而对化学物质诱导癌变等发生明显
的抑制作用[4 - 5].随后的研究发现喜树活性成分制成的多种药物可用于治疗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肺
癌、卵巢癌、肠癌、子宫颈癌以及胃癌等各种癌症[6].基于喜树在医疗上的重要应用价值,对其化学成分的研
究一直备受关注[7 - 13],研究表明喜树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喹啉类生物碱、黄酮以及鞣花酸类化合物[11],其喹
啉类生物碱主要为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现已证实,喜树全株含喜树碱,其中果实中含量最高[9];另有喜树次
碱、10 -羟基喜树碱、11 -羟基喜树碱、9 -甲氧基喜树碱、脱氧喜树碱、喜树苷、喜树碱的糖结合物等[8,13].
过去对喜树中化学成分的分析,通常需通过色谱等方法对其提取分离以获得适量的纯化合物(一般需
5 mg以上) ,再进行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结构鉴定.这种分离分析方法往往费力耗时,不仅所需样品量
大且易忽略微量成分,目标导向性不强.本研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HPLC - MS)方法,对喜树提
取物中活性成分进行快速在线分离分析研究.由于 HPLC - MS方法同时兼备了高效液相色谱的高效分离能
力和质谱的高灵敏度及定性准确的特点,根据质谱给出的丰富的分子量和结构碎片信息,可直接快速地识别
喜树碱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特别是其中的微量成分.
1 实验部分
1. 1 样品与试剂
喜树叶提取物与喜树碱标准品由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色谱纯乙腈和甲醇购于德国 Merck
公司;实验用去离子水由纯净水经美国 Milli - Q纯化水装置处理后获得.高分辨质谱校正用的三氟醋酸钠购
自 Alfa Aesar公司.
1. 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Agilent 1100 液相色谱仪,配备 G1312 二元泵,G1314A紫外检测器,20 μL进样环的 Rheodyne 7755 型手
动进样器以及 Agilent化学数据处理工作站.待测样品在依利特 ODS18反相柱(4. 6 mm × 150 mm × 3. 5 μm)、
室温下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条件设为:0 ~ 40 min,乙腈从 20%线性增加至 30%;40
~ 80 min,乙腈从 30%线性增加至 50% .流速为 0. 6 mL /min,检测波长为 252 nm.
1. 3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分析条件
液质谱联用分析在 Agilent的 HPLC系统和 Bruker的 Esquire 3 000 plus 离子阱质谱上进行,配备电喷雾
离子源(ESI) ,离子阱质量分析器,数据通过 Esquire 5. 0 软件处理.样品从高效液相色谱仪通过 T 型三通阀
以分流比 2∶1 引入质谱离子源内,离子检测模式为正离子模式.离子源温度为 250 ℃,氮气作为干燥器和雾
化器,分别设为 10 L /min 和 30 psi.氦气(约 0. 6 mPa)作为碰撞气引入离子阱中用以提高诱捕效率.喷雾电
压为 4. 0 kV;离子扫描范围 103 ~ 1 000 m/z.
1. 4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条件
离线的高分辨 ESI - FTICR - MS实验在 Bruker的 7. 0T活性屏蔽超导磁体的 ApexⅢ傅立叶变换离子回
旋共振质谱仪上完成,仪器配有外置的 Apollo 电喷雾离子源.样品溶液通过 Cole - Parmer syringe 泵系统以
3. 0μL /min的流速进入离子源,准确的质量数测量以三氟醋酸钠为外标.在多级质谱实验中,以相关扫描提
取母离子,碰撞诱导解离(CID)用持续非共振脉冲激发,氩气作为碰撞气.用 XMASS 6. 1. 1 版本的数据软件
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 1 喜树叶提取物的 HPLC /ESI -MS分析和 FTICR -MS分析
喜树提取物经 HPLC /ESI -MS分析得到 10个主要成分见图 1,且都检测到它们的[M +H]+和[2M + H]+
的离子峰,借此可以确定各成分的可能分子量.各成分经 FTICR - MS 分析,可确定它们准确的化学元素组成,
列于表 1.结合喜树植物化学成分文献研究[8 - 13],可初步推测这 10个成分为生物碱类和多酚类化合物.
143第 5 期 尤珠双,徐晓燕,郭 成,等:液质联用技术快速识别喜树叶提取物中的微量活性成分
表 1 喜树提取物各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信息和高分辨质谱数据
成分 相对分子质量 实测值 计算值 元素组成 误差 /10 - 6
1 364 365. 113 4 365. 113 2 C20H17N2O +5 + 0. 55
2 364 365. 113 2 365. 113 2 C20H17N2O +5 0
3 348 349. 118 6 349. 118 3 C20H17N2O +4 + 0. 86
4 378 379. 129 0 379. 128 8 C21H19N2O +5 + 0. 53
5 332 333. 124 7 333. 123 4 C20H17N2O +3 + 3. 9
6 328 329. 028 8 329. 029 2 C16H9O +8 - 1. 2
7 356 357. 060 1 357. 060 5 C18H13O +8 - 1. 12
8 356 357. 060 3 357. 060 5 C18H13O +8 - 0. 56
9 372 395. 038 9 395. 037 4 C18H12O9Na + + 3. 797
10 342 343. 046 4 343. 044 8 C17H11O +8 - 4. 66
2. 2 喜树碱标准品的 ESI - MSn 分析
喜树碱分子式是 C20H16N2O4,相对分子质量为 348.在正离子模式下(图 2) ,质子化发生在内酯环(E)的
羰基氧上(m/z 349) ,二级(CID)质谱中主要丢失 44 u,即丢失一分子的 CO2,内酯环开环生成 m/z 305 碎片
243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20 卷
离子.另外还存在丰度较小的 m/z 277,249 碎片离子,这也是 m/z 305 产
物离子的三级质谱的 2 个主要产物离子峰,即 m/z 277,249 碎片离子分
别由碎片离子 m/z 305 丢失 28 u即一分子乙烯(C2H4)和再丢失 28 u 即
一分子 CO形成的.在四级质谱图中,m/z 249 离子丢失 18 u 即一分子水
(H2O)得到 m/z 231 碎片离子,丢失 28 u (CO)得到碎片离子 m/z 221,丢
失 43 u即一分子异氰酸(NHCO)得到碎片离子 m/z 206.
从以上喜树碱的多级质谱碎裂方式可以看出,喜树碱在二级质谱中
具有 44 u(CO2)的特征中性丢失,在三级质谱中则具有 28 u(C2H4)和 56
u(CO + C2H4)的特征中性丢失,在四级质谱中还有 28 u(CO)和 43 u(NHCO)的特征中性丢失.根据喜树碱
的碎裂方式和特征丢失可总结出了喜树碱类生物碱的质谱裂解规律(见图 4a) ,同时可推测出质子化喜树碱
的多级质谱碎裂途径(见图 4b).
2. 3 喜树叶提取物的 HPLC /ESI - MSn 分析
通过各成分的多级质谱图中可以看出,成分 1 ~ 5 的 CID 质谱图中均有 44 u(CO2)、28 u(C2H4)、28 u
(CO)的特征中性丢失,和喜树碱的质谱裂解规律相似,可推测成分 1 ~ 5 均为喜树碱类生物碱.
成分 1 和成分 2 分子质量相同,经 ESI - FTICR - MS 实验(见表 1)确证,两者元素组成相同,则两者应
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和喜树碱分子质量差 16 u(O) ,质谱碎裂方式和喜树碱类似(如图 5 ~ 6 所示) ,据此可推
测成分 1 和 2 均为羟基喜树碱.二者不同的是成分 2 先丢失 44 u(CO2) ,与喜树碱裂解方式相同,表明羟基
对裂解没有影响,其羟基在 A环上,成分 2 为 10 -羟基喜树碱[14 - 15],为喜树中已报道的化合物(见图 7b) ;
而成分 1 的羟基则可能在 E环上,因为成分 1 优先丢失 18 u(H2O) ,再丢失 44 u(CO2) ,表明羟基对裂解有
影响,推测其位置可能在内酯环的亚甲基上,故成分 1 的可能结构为 17 -羟基喜树碱(图 7a) ,该结构尚未见
报道,推测为新化合物.图 8 为成分 1 的可能裂解机理.
同样,对比成分 3 ~5质谱碎裂方式与喜树碱的质谱碎裂方式,发现它们的碎裂方式均相似,结合 ESI - FTICR
-MS数据并参照文献[8 -11],推测成分 3 ~5分别为 9 -甲氧基喜树碱、喜树碱和 20 -脱氧喜树碱(见图 9).
从成分 6 ~ 10 的多级质谱图可看出它们没有 44 u(CO2)等的特征中性丢失,却均含 15 u(·CH3) ,28 u
(CO)的特征丢失,另外成分 9 还有 18 u(H2O)的特征丢失,组分 8 和 10 均有 30 u(2·CH3) ,56 u(2CO)的特
征丢失,与文献中酚类的鞣花酸化合物的特征丢失一致[16 - 18](见图 10) ,参照喜树中已报道的鞣花酸化合物
结构特征[11],推测成分 6 ~ 10 可能属于鞣花酸化合物.其中与成分 6、9 和 10 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在喜树
研究中已有报道[11],根据它们的多级质谱图和 ESI - FTICR - MS数据(见表 1)可推测成分 6、9 和 10 的化合
物结构图 11.而与成分 7 和 8 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在喜树研究中还未见报道,推测可能为新成分.
343第 5 期 尤珠双,徐晓燕,郭 成,等:液质联用技术快速识别喜树叶提取物中的微量活性成分
443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20 卷
成分 7 和 8 相对分子质量均为 356,根据
ESI - FTICR - MS 数据(表 1)可知成分 7 和 8
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成
分 10 多 14(CH2).比较它们的多级质谱图(见
图 12 ~ 13)发现两者的质谱碎裂方式不同,推
测可能是它们对应的取代基位置有差异.成分
7 和 8 的碎裂方式和成分 9 和 10 的碎裂方式
比较相似,都有 15 u(·CH3)的丢失,另外两者
均无 18 u(H2O) ,说明结构中不含羟基.成分 7
只有 1 个 15 u(·CH3)的丢失说明取代基中只
有一个甲氧基,因其比成分 10 多 1 个 CH2,故
推测另外 1 个取代基为乙氧基,其可能结构如
图 14(a)所示.成分 8 有连续 2 个 15 u(·CH3)
的丢失说明取代基中有 2 个甲氧基,故多出的
CH2 推测在 5位点上,表现为甲基取代基,其
可能结构如图 14(b)所示.这 2 个结构均未见
报道,可能为新化合物.
3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准确地鉴
定喜树中喜树碱类生物碱和鞣花酸类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在对喜树碱进行多级 CID质谱分析的基础
上,总结出了基于结构特征的喜树碱类化合物的质谱碎裂规律,利用这个规律,成功运用 HPLC /ESI - MSn 快
速识别了喜树提取物中的 5 个喜树碱类成分,推测其中成分 1 为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在比较鞣花酸类化合
物的质谱碎裂方式规律的基础上,推测出 2 个新的鞣花酸类化合物.该方法对于快速识别具有复杂组成的天
然化合物尤其是其中的微量活性成分非常有效.
543第 5 期 尤珠双,徐晓燕,郭 成,等:液质联用技术快速识别喜树叶提取物中的微量活性成分
643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20 卷
参考文献:
[1]张显强,唐金刚,乙引. 中国喜树资源及可持续开发对策[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 :36 - 39.
[2] WALL M,WANI M,COOK C,et al. Plant antitumor agents. I. The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of camptothecin,a novel slkaloidal
leukemia and tumor inhibitor from camptotheca acuminata1,2[J]. J Am Chem Soc,1966,88(16) :3 888 - 3 890.
[3] ADAMOVICS J A,HUTCHINSON C R. Prodrug analogs of the antitumor alkaloid camptothecin[J]. J Med Chem,1979,22
(3) :310 - 314.
[4] HSIANG Y,HERTZBERG R,HECHT S,et al. Camptothecin induces protein - linked DNA breaks via mammalian DNA topoi-
somerase I[J]. J Bio Chem,1985,260(27) :14 873 - 14 878.
[5] HERTZBERG R,CARANFA M. Modification of the hydroxylactone ring of camptothecin:inhibition of mammalian topoisomerase
I and biological activity[J]. J Med Chem,1989,32(3) :715 - 720.
[6] BEISLER J A. Potential antitumor agents. 1. Analogs of camptothecin[J]. J Med Chem,1971,14(11) :1 116 - 1 118.
[7]林隆泽,沈积慧,贺湘,等.喜树中的吲哚生物碱[J].化学学报,1988,46(12) :1 207 - 1 211.
[8] TIEN Hsien Ju,TIEN Jack M,YEH Mou Yung. et al. 喜树成分的研究. I.喜树叶的成分[J].化学,1977(2) :51 - 54.
[9]林隆泽,赵志远,徐任生.抗癌植物喜树化学成分的研究 I.喜树根中的化学成分[J].化学学报,1977,35(3 /4) :227 - 231.
[10]徐任生,赵志远,林隆泽,等.抗癌植物喜树化学成分的研究Ⅱ.喜树果中的化学成分[J].化学学报,1977,35(3 /4) :193
- 200.
[11]林隆泽,宋纯清,徐任生.抗癌植物喜树化学成分的研究Ⅲ.喜树果中的鞣花酸类化合物[J].化学学报,1979,37(3) :207
- 214.
[12]林隆泽,宋纯清,徐任生. 抗癌植物喜树化学成分的研究Ⅳ. 11 -羟基喜树碱等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J]. 化学学报,
1982,40(1) :85 - 89.
[13]林隆泽,宋纯清,徐任生,等.抗癌植物喜树化学成分的研究Ⅴ.喜树果中的其他成分[J].化学通报,1978(6) :327 - 328.
[14]林隆泽,沈积慧,周彤,等.新生物碱 10 -羟基脱氧喜树碱[J].化学学报,1989,47(5) :506 - 508.
[15] XU Chunyan,HUANG Mingzhi. Synthesis and spectral characterization of 10 - hydroxycamptothecin[J]. Abstracts of Papers,
231st ACS National Meeting,Atlanta,GA,United States,March 26 - 30,2006,ORGN -147.
[16] MARIA G R,GABRIELA Z,BIRGIT S. et al.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of phenolics in plant - derived foods by using library
search approach[J]. Food Chemistry,2011,124(1) :379 - 386.
[17] ABAD - GARCA B,BERRUETA L A,GARMN - LOBATO S,et al. A general analytical strategy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fruit juices by high -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diode array detection coupled to electros-
pray ionization and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J]. J Chromatogra A,2009,1216(28) :5 398 - 5 415.
[18] PFUNDSTEIN B,El DESOUKY,S K,Hull W E,et al. Polyphenolic compounds in the fruits of Egyptian medicinal plants
(Terminalia bellerica,Terminalia chebula and Terminalia horrida) :Characterization,quantit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antioxi-
dant capacities[J]. Phytochemistry,2010,71(10) :1 132 - 1 148.
(责任编辑 戴 云)
743第 5 期 尤珠双,徐晓燕,郭 成,等:液质联用技术快速识别喜树叶提取物中的微量活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