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江苏沿海棉区棉花子指对成苗率影响研究



全 文 :中国棉花·江苏沿海棉区棉花子指对成苗率影响研究·2014,41(11):10~12
江苏沿海棉区棉花子指对成苗率影响研究
崔必波1,王伟义1,李俊2,孙扣忠1,李亚芳1,黄志勇1*
(1.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江苏 盐城224049;
2.江苏盐城亭湖区黄尖镇农林服务中心,江苏 盐城224049)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Cotton Seed Index to Seedling Rate in the Costal
Cotton Zone of Jiangsu Province
Cui Bibo,Wang Weiyj,Li Jun,Sun Kouzhong,Li Yafang,Huang Zhiyang*
摘要: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子指大小对棉花成苗率影响很大。子指偏小的品系,在偏干型气象条件下,成
苗率较高;子指在12g以上的品系,在偏湿型气象条件下,成苗率较高。
关键词:子指;成苗率;水分;气象条件
中图分类号:S56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32X(2014)11-0010-03
收稿日期:2014-03-14
*通讯作者,jsychzy@126.com
基金项目:江苏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分(BE2013380)
  近年来,由于棉田用工成本增加和进口棉价的
冲击,使得棉农的植棉效益明显降低。为了降低棉
种、移栽与摘花等环节的成本,一种密度控制在1.8
万~2.25万株·hm-2、追求大铃与较高成铃率的棉
花轻简栽培模式在江苏省沿海植棉区迅速推广,大
铃型棉花抗虫杂交种在本地市场占有率呈逐年扩
大的趋势,但该类型的品系也存在出苗难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此类品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棉
花子指普遍在12g以上,子指偏大。为了研究子
指大小对棉花出苗的影响,笔者做了一系列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做如下小结:
1研究方法
1.1供试抗虫杂交棉品系
试验采用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自
育的子指不同大小的4个抗虫杂交棉品系分别为:
苏新棉09-12(子指9.2~9.4g),苏新棉07-32(子
指10.4~10.7g),苏新棉09-133(子指11.4~11.7
g),苏新棉08-26(子指12.4~12.8g)。种子均采
用硫酸脱绒,经精选后达国标的种子冷藏备用。
1.2室内成苗率测定
试验于2010年进行。发芽床采用砂床,用2
mm孔筛处理的砂子水洗后,经105℃高温消毒烘
干至恒定。设计4种不同的水分梯度,每100g消
毒烘干沙分别加水6g、12g、18g、24g(折合土壤
含水量分别为6%、12%、18%、24%)。不同品系与
不同水分梯度(处理)的发芽砂床共16个处理,每处
理3次重复,每重复取100粒棉子均匀置于长17
cm、宽11cm的发芽盒内,沙床厚度4cm,盖沙厚度
1.5cm,置于30℃恒温发芽箱中,发芽期间不加水。
7d后测定成苗率,同时观察未发芽种子的情况。
1.3不同品系不同年份田间成苗率测定
试验在本站试验场进行,试验地土壤为江苏沿
海粉沙性壤土。采用营养钵育苗,钵体直径7.5
cm,钵高20cm。试验于2010—2012年分3年进
行,并注意记录不同年份间苗期的气候特点,播种
时间在每年的4月5—10日。每年播种前一天下
午将试验苗床浇足水。第二天播种前再适当补水,
水分达标的标准是细木棍能顺利穿过钵体。每个
品系播3次重复,每重复播200钵,每钵播1粒达
标的种子,播后盖1.5cm厚的细土。调查各品系
成苗率与出苗期。
2结果与分析
2.1室内成苗率测定
2.1.1不同子指大小的品系在同一水分条件下的成
苗率。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子指大小的品系在同
一水分条件下,成苗率相差明显。沙床含水量6%
的处理,随着子指的增加,成苗率呈下降趋势,以子
指在12g以上的苏新棉08-26为最低,成苗率仅为
·01·
40%。通过对未发芽的棉种观察发现,随着子指增
大,未发芽的新鲜子的比例明显增加,这些棉种明
显未吸足达到种子萌动所需的75%~80%饱和含
水量[1]。
2.1.2同一子指大小的品系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
成苗率。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水分增加,同
一品系成苗率差异明显。子指最小的苏新棉09-12
发芽率以沙床含水量12%处理为最高;以后随着水
分的增加,成苗率迅速降低,以沙床含水量24%处
理为最低,成苗率为55.7%。通过对未发芽的棉种
观察发现,随着水分的增加,烂种比例明显增加,分
析原因是多余的水分使得发芽床的透气性变差。
子指大小在10.4~11.7g(大多数审定品种子指所
在范围)的苏新棉07-32与苏新棉09-133,随着水
分的增加,2个品系表现的趋势基本一致:沙床含
水量12%~18%处理为最好,成苗率都达到83%
以上,这与郝大翠等[2]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沙床含
水量24%处理,成苗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子指
在12.4~12.8g的苏新棉08-26,成苗率以沙床含
水量18%处理为最好,达93.0%,明显高于其他品
系,说明子指大于12g的品系发芽需要的最适水
分条件高于其他类型品系(表1)。
表1 不同品系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室内成苗情况
品系
不同水分条件下成苗率/%
6% 12% 18% 24%
  苏新棉09-12  84.7A 85.3B 73.3D 55.7D
  苏新棉07-32  69.7B 89.0A 84.3C 66.7C
  苏新棉09-133  61.3C 83.7B 87.0B 77.7B
  苏新棉08-26  40.0D 70.7C 93.0A 84.7A
  注:数据为3次重复平均数;数字后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同列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2.2不同品系不同年份田间成苗率测定
2.2.1 2010年试验结果。2010年试验地播种日期
为4月8日。当年本地苗期天气状况为:气温较常
年偏低4℃,雨量较常年略多,阴天多,明显呈低温、
寡照、高湿的特点。由表2可知,各品系间成苗率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呈现出随着子指的增加,成苗
率也显著增长的趋势,以苏新棉08-26成苗率最
高,达91.3%。对未发芽的种子鉴定发现,大多数
为烂子。说明在该气象条件下,有利于大子指的棉
种充分吸足水分。由于大子指品系种子内营养物
质高于子指小的其他品系,因而抗不良气候条件能
力强于小子指的品系,所以成苗率高。田间试验结
果进一步验证了室内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2.2 2011年试验结果。2011年试验地播种日期
4月10日。当年本地苗期天气状况为:气温接近常
年,降水量与常年相当,光照条件较好,属正常气象
条件的年份。从试验结果(表2)可以看出,随着子
指增加,4个品系间成苗率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
的特点,各品系间成苗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苏
新棉08-26成苗率70.7%为最低,该品系田间已出
的棉苗大小不一,不整齐,棉苗出现少量的“带帽”
现象。多年的经验表明,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数是由
床土缺水所引起的。观察发现,未发芽的种子多为
新鲜子,由此可见不发芽的主要原因是棉种吸水未
达到种子萌动所需最低水分要求。
表2 不同品系不同年份间田间成苗率测定
品系
2010年
发芽率/% 出苗期/d
2011年
发芽率/% 出苗期/d
2012年
发芽率/% 出苗期/d
苏新棉09-12  54.7D 10  81.0C 6  82.7B 5
苏新棉07-32  75.0C 12  89.3A 8  91.3A 7
苏新棉09-133  80.3B 12  85.7B 8  73.3C 7
苏新棉08-26  91.3A 12  70.7D 9  43.3D 10
  注:数据为3重复平均数;数字后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同列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2.2.3 2012年试验结果。2012年试验地播种日期
为4月8日。当年本地苗期天气状况为:气温较常
年偏高2℃左右,播种前10d到播种后15d内一
直无有效降雨,温度偏高、干旱、光照充足。由试验
结果(表2)可以看出,不同品系间成苗率差异明显,
以子指在10.4~10.7g的苏新棉07-32成苗率最
高,达91.3%;子指最小的苏新棉09-12成苗率次
之,为82.7%。随着子指的增大,田间成苗率迅速
·11·
降低,子 指 最 大 的 苏 新 棉 08-26 成 苗 率 只 有
43.3%。该品系不出苗的棉种绝大多数为新鲜子,
已出的棉苗很不整齐,而且“带帽”现象较多,说明
床土缺水严重。分析产生上述原因,主要同棉种吸
水快慢有关。子指偏小的品系在前期苗床水分条
件较好的情况下,能迅速吸足棉种萌动所需的水
分,故田间成苗率高。而子指越大的品系,由于吸
足萌动所需水分所用的时间相对较长,而此时床内
土壤中的水分由于下渗作用,散失明显;同时较高
的床温又加剧了这种下渗作用,加上床内的水分又
得不到外界的有效补充,所以棉种很难吸足萌动所
需的最低水分,这就是导致这类品系在这类气象条
件下成苗率低的原因之一。本区土壤质地主要为
粉沙性壤土,保水、保肥能力弱,土壤升温快,保温
效果差,这也是导致成苗率低的另一重要原因。
3小结与讨论
(1)室内试验表明,不同子指大小的品系,在不
同的水分条件下,成苗率存在差异,这与本地不同
年份间、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田间成苗率表现是一致
的,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室内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从室内试验与田间试验的结果来看,子指
偏小的品系在偏干型气象条件下成苗率高,随着水
分的增加成苗率下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如遇低
温、寡照、多雨的气象条件,往往成苗率低。这就要
求生产中在棉花播种期间,注意了解本地区中长期
天气预报;如可能出现上述天气状况时,可采取减
少播种前田间浇水量、适当降低盖土厚度等措施,
来提高成苗率。
(3)从室内试验与田间试验的结果来看,子指
在12g以上的品系在偏湿型气象条件下成苗率
高,随着水分的减少成苗率下降显著。在实际生产
中,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要重视播前的浇水工作,
确保浇足水、浇匀水。如中长期天气预报显示无有
效降雨的情况下,可采取播前浸种的方法,保证棉
种播后能迅速吸足水分,提高成苗率。而在特殊年
份,如遇苗床缺水,可采取人工揭膜补水的办法。
但采取该项措施必须首先注意,揭膜时间一定要控
制在早上,确保在床内温度未明显上升时进行;其
次浇水的方法宜采用细水洒滴法,不能采取大水泼
浇法,以防止钵面板结,影响正常出苗。
(4)种皮的厚薄是否影响棉种的吸水速度,从
而影响成苗率,本次试验由于试验条件所限未做研
究,可在今后条件成熟时,进一步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学振,陈翠容,周治国.棉籽吸水速度的研究[J].
种子,1993,63(2):19-22.
[2]郝大翠,余四斌,郭介华.棉籽发芽的水分条件研究[J].
种子,1998,94(2):30-32.
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
  ●
9……(张丽娟,等)鄱阳湖植棉区棉花脱叶催熟
技术的应用研究
一定的影响。2013年对催熟效果进行了重点考
察,表明高氯酸镁与乙烯利复配、噻苯隆与乙烯利
复配有明显的催熟效果,药效期可达20多天,但在
低温条件下催熟效果不明显。
3.3脱叶催熟关键技术
1)根据试验结果,结合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
果[1-4]初步确定鄱阳湖植棉区棉花脱叶催熟的关键
技术是:适宜的喷施药剂及剂量为50%噻苯隆
600~900g·hm-2与 40% 乙烯利 2250~3000
mL·hm-2复配或高氯酸镁2250~2700g·hm-2与
40%乙烯利2250~3000mL·hm-2复配。2)施用
脱叶剂催熟剂的时间不宜过早,应保证棉铃有尽可
能长的铃期;也不宜施用太晚,以免影响药效。棉
花自然吐絮率达到60%、日平均气温保持在20℃
以上进行为宜。参考该棉区多年的气象资料,一般
为10月初至10月中旬喷施催熟剂。3)施药期应
选择在降温后气温开始回升之前施药,应尽量避免
在降温之前的高温日施药[5]。气温高,剂量可适当
减少;气温低,剂量要适当增加。
参考文献:
[1]姜伟丽,马艳,马小艳,等.不同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
应用效果[J].中国棉花,2013,40(10):11-14.
[2]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栽培学[M].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126-1128.
[3]曹阳,严玉萍,冯振秀,等.北疆机采棉脱叶环节存在
问题及改善途径[J].中国棉花,2012,39(11):6-7.
[4]王谊,杨丽红.脱叶剂对棉花脱叶率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棉花,2014,41(4):28-30.
[5]樊庆鲁,陈云,陈冠文,等.不同配方棉花脱叶与催熟应
用技术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12):2390-
2396.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