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提高九叶青花椒发芽率和成苗率的试验研究



全 文 :第 31卷 第 4期 西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 8月
Vol.31 N o.4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A ug.2006
文章编号:1000 5471(2006)04 0153 04
提高九叶青花椒发芽率和成苗率的试验研究①
宋琴芝1 ,  邓洪平1 , 2 ,  徐 洁1 ,
刘光华1 ,  方云飞1 ,   黄明才3
1.西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 重庆 400715;2.四川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 成都 610064;
3.江津市林业局 , 重庆 402260
摘要:运用正交设计及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脱粒方式(A)、采种时间(B)、脱脂程度(C)和播种后覆盖处理(D)对九
叶青花椒发芽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影响九叶青花椒发芽率和成苗率的主导因子是脱粒方式(A)和采
种时间(B);②脱脂程度(C)和播种后覆盖处理(D)会影响苗木出苗整齐度.③提高九叶青花椒发芽率和成苗率的
最佳处理组合为 A 1B2C1D1 , 即种子采收后放在阴凉通风处阴干脱粒 , 过白露节 10 d 后采收 , 脱粒后的种子用水浸
泡 2 d 后用碱水浸泡半天 , 播种后先覆盖一层稻草再覆盖地膜.
关 键 词:九叶青花椒;正交设计;发芽率;成苗率
中图分类号:Q94 文献标识码:A
花椒 , 芸香科花椒属植物 ,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 是著名的调料 、油料作物 , 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
值[ 1 5] .九叶青花椒(Zanthoxy lum armatum cv.jiuyeqing)为竹叶花椒(Zanthoxy lum planispinum)的栽培变种 , 奇
数羽状复叶 , 复叶在幼苗与幼树常 9小叶[ 3] .九叶青花椒产于重庆江津市较当地和毗邻省区的其它花椒品种不论
在产量 、品质还是在生长上都具有显著的优良特性[ 3] .江津花椒种植历史悠久 , 具有较高的普及程度和群众基础 ,
但长期以来 , 由于花椒挂果较迟(一般3 ~ 5年)、产量低(亩产鲜椒 200 kg)、病虫害重、寿命短等缺陷制约了花椒
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本文对九叶青花椒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进行了研究 , 以确定影响九叶青花椒发芽率和成
苗率的主导因子 , 为提高其种植效益 、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以及为退耕还林提供苗木等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试验材料和地点
以九叶青花椒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试验地点为重庆江津市夹滩镇 、先锋镇.
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法.表头设计见表 1.
表 1 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的各因素水平表
Table 1 Facto rs and Levels o f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Rate
因  子 水      平
1 2 3
A(脱粒方式) 种子采收后风干脱粒 种子采收后晒干脱粒
B(采种时间) 白露 10 d后采收 白露前后 10 d 采收 白露 10 d 前采收
C(脱脂程度) 种子用水浸泡 2 d 后用碱水浸泡半天 ,反复搓洗至种子失去光泽
种子用水浸泡 2 d后用碱水
浸泡半天 种子仅用水浸泡 2 d
D(播种后覆盖处理) 播种后先覆盖一层稻草再覆盖地膜 播种后只覆盖一层稻草 播种后不覆盖
① 收稿日期:2005 10 28
作者简介:宋琴芝(1980 ), 女 , 河南平顶山人,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植物遗传学研究.
通讯作者:邓洪平 , 副教授.
DOI :10.13718/j.cnki.xsxb.2006.04.034
  正交设计是一种多因素试验方法 , 优点是在试验的全部处理组合中 , 仅挑选部分有代表性水平组合(处理
组合)进行试验 , 通过部分实施试验就可了解全面试验情况[ 6 , 7] , 故省事 、省时 , 又能达到试验目的.本试验为
4因素 3水平设计.4因素为种子采收时间(种子成熟度)、脱粒方式 、脱脂程度和播种后覆盖处理.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结果
2003 2004年连续 2年分别在江津市先锋镇 、夹滩镇进行了表 1 L 18(2×37)正交试验.育苗为秋季播
种 , 两段式育苗 , 苗圃地立地条件基本一致 , 各试验区除拟定实施的措施不同外 , 均采取相同的技术措施.
各试验小区用种量 2 kg , 面积 1/15 hm 2 .种子的发芽率 、成苗率分别按每千克种子移植小苗数量 、合格大
苗数量除以每千克种子折算的种子数量计算.由于在 2年度和 2试验地点收集的各处理的发芽率和成苗率
相差不大 , 因而以其 2年的平均数分析.试验结果见表 2.
表 2 九叶青花椒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
Table 2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Rate of Zanthoxy lum armatum cv.jiuyeqing
处理号 因 素 及 水 平
A B A×B C A×C B×C D 误差
发芽率
/ %
成苗率
/ %
1 1 1 1 1 1 1 1 1 91 82
2 1 1 2 2 2 2 2 2 83 68
3 1 1 3 3 3 3 3 3 80 59
4 1 2 1 1 2 2 3 3 78 61
5 1 2 2 2 3 3 1 1 84 71
6 1 2 3 3 1 1 2 2 81 62
7 1 3 1 2 1 3 2 3 76 58
8 1 3 2 3 2 1 3 1 72 49
9 1 3 3 1 3 2 1 2 81 68
10 2 1 1 3 3 2 2 1 64 49
11 2 1 2 1 1 3 3 2 59 47
12 2 1 3 2 2 1 1 3 68 59
13 2 2 1 2 3 1 3 2 70 56
14 2 2 2 3 1 2 1 3 66 47
15 2 2 3 1 2 3 2 1 73 64
16 2 3 1 3 2 3 1 2 38 29
17 2 3 2 1 3 1 2 3 31 25
18 2 3 3 2 1 2 3 1 41 29
3.2 试验结果分析
3.2.1 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见表 3 、表 4.
表 3 种子发芽率的直观分析
Table 3 The Visualized A naly sis of Seed Germinat ion Rate
因素总和 A B A×B C A×C B×C D 误差
K 1 726 445 417 413 414 413 428 425
K 2 510 452 395 422 412 413 408 412
K 3 - 339 424 401 410 410 400 399
K 1 80.7 74.2 69.5 68.8 69.0 68.8 71.3 70.8
K 2 56.7 75.3 65.8 70.3 68.7 68.8 68.0 68.7
K 3 - 56.5 70.7 66.8 68.3 68.3 66.7 66.5
R 24.0 18.8 4.9 3.5 0.7 0.5 4.6 4.3
15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1卷
表 4 种子成苗率的直观分析
Table 4 The Visualized Analy sis of Seedling Ra te
因素总和 A B A×B C A×C B×C D 误差
K 1 578 364 335 347 325 333 356 344
K 2 405 361 307 341 330 322 326 330
K 3 - 258 341 295 328 328 301 309
K 1 64.2 60.7 55.8 57.8 54.2 55.5 59.3 57.3
K 2 45.0 60.2 51.2 56.8 55.0 53.7 54.3 55.0
K 3 - 43 56.8 49.2 54.7 54.7 50.2 51.5
R 19.2 17.7 5.6 8.6 0.8 1.8 9.1 5.8
  由表 3 、表 4可知 , A(脱粒方式)、B(采种时间)两因素水平的极差(R)分别居于发芽率和成苗率的第
1 、第 2位 , 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关键因素 , 其它因素(含交互作用)的影响较小.根据各试验因子的各水平
总数或各水平均值(K i)得到影响种子发芽率的最佳水平组合为:A 1B2C2D1 , 影响种子成苗率的最佳水平组
合为 A 1B1C1D1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 , 白露节 10 d后采摘 , 种子易开裂 , 同时还会影响种壳的色泽 , 而白露
节前后 10 d种子绝大多数已经成熟 , 发芽率较高;同时 B因素的 3个水平中 B1 和 B2 之间相差不大 , 因此
B可取 B2 , 提高九叶青花椒种子成苗率的最佳组合方式为 A 1B2C1D1 .由表 2可以看出 , 包含 A 1B2 C2 水平
组合的第 5号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分别达 84%和 71%在所有处理中较多.极差分析没有判别所考
察各因素的显著程度 , 无法估计各因子水平之间的差异是由于试验误差造成的还是水平间实质性变化[ 6 9] .
因此 , 需要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
3.2.2 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见表 5 、表 6.
表 5 种子发芽率的方差分析
Table 5 The V ariance Analysis o f Seed Germination Rate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 方 F 值 F0.05 F0.01
A 2 592.0 1 21 592.0 1 727.4** 18.51 98.49
B 1 336.3 2 668.2 53.5* 19.00 99.00
A×B 76.3 2 38.2 3.1 19.00 99.00
C 37.0 2 18.5 1.5 19.00 99.00
A×C 1.3 2 0.7
B×C 1.0 4 0.3
D 139.0 2 69.5 5.6 19.00 99.00
误 差 25.0 2 12.5
总 和 4 207.9 17
  *表示达显著水平 , **表示达极显著水平.
由表 5可知 , 脱粒方式(A)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 采种时间(B)达显著水平.因素 D , C
及 A×B , B×C , A×C 交互作用的影响均不显著.
表 6 种子成苗率的方差分析
Table 6 T he Va riance Analysis o f Seedling Rate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 方 F 值 F0.05 F0.01
A 1 662.7 1 1 662.7 97.2* 18.51 98.49
B 1 214.1 2 607.1 35.5* 19.00 99.00
A×B 109.8 2 54.9 3.2 19.00 99.00
C 269.8 2 134.9 7.9 19.00 99.00
A×C 2.1 2 1.1
B×C 10.1 4 2.5 0.2
D 570.1 2 285.1 16.7 19.00 99.00
误 差 34.1 2 17.1
总 和 3 872.8 17
  *表示达显著水平 , **表示达极显著水平.
155第 4期        宋琴芝 , 等:提高九叶青花椒发芽率和成苗率的试验研究
由表 6可知 , 脱粒方式(A)和采种时间(B)对九叶青花椒种子成苗率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因素 D , C
及上述交互作用对种子成苗率的影响都不显著.
4 结  论
通过对九叶青花椒种子的采收时间(种子成熟度)、脱粒方式 、脱脂程度和播种后的覆盖处理对种子发
芽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研究 , 结果表明:①影响发芽率 、成苗率的主导因子是脱粒方式(A)和采种时间(B).
②虽然脱脂程度(C)和播种后的覆盖处理(D)两因素的影响不显著 , 但会影响苗木出苗整齐度以及在自然
气候条件下动物对种子的危害度 , 因而在生产实践中不能忽略.③提高九叶青花椒发芽率和成苗率的最佳
水平组合为 A 1B2C1D 1 , 即种子采收后放在阴凉通风处阴干脱粒 , 过白露节 10 d后采收 , 脱粒后的种子用
水浸泡 2 d后用碱水浸泡半天 , 播种后先覆盖一层稻草再覆盖地膜.试验结果可为九叶青花椒的丰产栽培
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1] 施 瑶 , 李定祥 , 闵知大.花椒属植物对口腔致病菌的抗菌活性(英文)[ J] .中国天然药物 , 2005 , 3(4):248 251.
[ 2]  邓振义 , 孙丙寅 , 康克功 , 等.花椒嫩芽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 [ J]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05 , 20(1):179 180.
[ 3]  郭敬民 , 蔡田贵 , 袁建中 , 等.九叶青花椒栽培技术 [ J] .西南园艺 , 2004 , 32(3):58.
[ 4]  毕 君 , 王春荣 , 赵京献 , 等.北方花椒主产区种质资源考察报告 [ J] .河北林果研究 , 2003 , 18(2):165 168.
[ 5]  陶朝阳 , 陈万生 , 张卫东 , 等.刺异叶花椒香豆素类化学成分 [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3 , 28(4):344 346.
[ 6]  汤绍虎 , 孙 敏 , 周启贵 , 等.采用正交设计快速获得梨无菌外植体的研究 [ 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 29(2):282 284.
[ 7]  李春喜 , 王志林 , 王文林.生物统计学 [ M] .第 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0:86 149.
[ 8]  陈 敏 , 易茂祥 , 廖志华 , 等.多因子正交试验对发根农杆菌生物波培养基的筛选 [ 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2000 , 25(5):616 620.
[ 9]  郑启发 , 胡桂兵 , 陈大成.正交试验法在龙眼和荔枝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 J] .果树科学 , 2002 , 17(4):269 272.
Research on Improving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Rate of Zanthoxylum armatum cv.Jiuyeqing
SONG Qin-zhi1 ,  DENG Hong-ping1 , 2 ,  XU Jie1 ,
LIU Guang-hua1 ,  FANG Yun-fei1 ,  HUANG M ing-cai3
1.School of Life Science , Southwest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715 , China ;
2.School of life science , Sichuan University , Chengdu 610064 , China ;
3.Forestry Bureau of Jiangjin City , Chongqing 402260 , China
Abstract:The w ay s o f threshing (A), the time of co llect ing seed(B), the degrease contents(C)and the
cove rage af ter planting (D)which inf luenced the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rate o f Zanthoxy lum arma-
tum cv.jiuy eqing w ere researched by o rthogonal design and statistic analy sis.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ain facto rs inf luencing seed ge rmination and seedling s rate are ①ways of threshing (A)and the time of
col lecting seed(B).② The deg rease contents(C)and the coverage af ter planting (D)can also inf luence
the t rimness.③A 1B2C1D1 was found to be the best combination fo r the improvement o f the seed germina-
tion and seedlings rate of Zantho xy lum armatum cv.Jiuyeqing .
Key words:Zanthoxy lum armatum cv.jiuyeqing;or thogonal design;seed germination rate;seedling s rate
责任编辑 胡 杨    
156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