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西藏普兰县姜叶马豆荚状铬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全 文 :华 南 地 质 与矿 产
 2006年            Geology andM inera l Resources of Sou th China             第 3期
收稿日期:2006 - 05 - 30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项目 “西藏雅鲁藏布江西
段铬铁矿资源远景调查 ”(1212010530108).
作者简介:雷义均 (1965— ),男 , 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地质矿
产勘查评价工作.
  文章编号:1007 -3701(2006)03 - 0055 -06
西藏普兰县姜叶马豆荚状铬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雷义均 ,黄圭成 ,徐德明 ,李丽娟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湖北宜昌 443003)
摘要:姜叶马铬铁矿产于雅鲁藏布江超镁铁质岩带的西段拉昂错岩体之中 ,为富铬型豆荚状铬
铁矿 。本文主要讨论姜叶马豆荚状铬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根据对拉昂错岩体岩相特
征分析 、姜叶马铬铁矿区已发现的豆荚状铬铁矿带和矿点的研究 、以及与西藏罗布莎和东巧铬
铁矿床的对比 ,总结了矿体分布和赋存规律 ,指出该地区具有形成大型豆荚状铬铁矿床的成矿
地质条件 ,呈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 。
关 键 词:豆荚状铬铁矿;地质特征;矿体赋存规律;找矿前景;姜叶马
中图分类号:P618. 33      文献标识码:A
  西藏普兰县拉昂错岩体处于雅鲁藏布江超基
性岩带的西段 ,是我国超基性岩体和铬铁矿地质工
作中的空白区 ,也是寻找铬铁矿资源最具潜力的地
区 。姜叶马铬铁矿区位于拉昂错岩体西北部位 。
地理坐标:东经 80°46′~ 80°54′,北纬 30°46′~ 30°
50′。
1 矿区地质特征
1. 1 矿区超基性岩体
拉昂错超基性岩体出露面积 750 km2 ,从北往
南分四个岩相(带 ):
(1)构造混杂岩相:约占岩体总面积的 4%,由
蛇纹岩 、强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与白垩系硅质岩 、
砂岩等相互混杂而成 。
(2)纯橄榄岩相:约占岩体总面积的 13%,岩
石较新鲜 ,仅在断裂带中才出现蛇纹石化 ,主要为
纯橄榄岩 ,其中混杂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方辉橄
榄岩 ,两者呈渐变过渡 ,主要根据岩体的辉石含量
的多少来判断 ,方辉橄榄岩 OPX含量低 ,通常不大
于 15%。
(3)方辉橄榄岩相:是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约
占岩体总面积的 73%,以中等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
为主 ,其中有少量大小不一的纯橄榄岩透镜体 。
(4)方辉橄榄岩 -辉绿岩墙群相:约占岩体总
面积的 10%,主体岩性为中等蛇纹石化方辉橄榄
岩 ,其内产出有辉绿岩 (墙)。以上各岩相 (带 )呈
渐变过渡关系(见图 1)。
西藏区调大队 (1987 ,噶大克幅区调报告 )根据
普兰超基性岩体被上新统札达组 (N2 z)不整合覆
盖 ,以及枕状玄武岩所测同位素年龄 (K - A r全岩
法 )为 98. 3M a,推断该岩带侵位时期为燕山期。
1. 2 矿区地层和构造
与岩体接触的矿区地层为上三叠统至白垩系
的沉积变质岩 ,岩性为灰绿色 、灰紫色硅质泥岩 、紫
红色硅质岩 ,夹块状大理岩透镜体 。地层围绕岩体
稳定分布 ,且均向岩体倾斜 ,倾角 20°~ 70°不等 。
地层与岩体呈断层接触 ,断层均倾向 NE ,倾角 50°
~ 60°。岩体内部发育 NW 向和 NEE向两组断层
(成矿后构造 ),将超基性岩体穿切成网络状透镜
体 。由于地表岩石风化强烈 ,残坡积物发育 ,难以
 
华 南 地质 与 矿 产                 2006年 
图 1 普兰县拉昂错岩体地质简图
Fig. 1 Geolog ical sketch m ap of the Laangcuo body, Pulan Coun try
识别 ,但通过 1∶2万磁测推断出多条隐伏断层 。地
表实测断层倾角均较陡 ,断层长 2 km至 5 km ,断层
破碎带宽几米至十几米 ,断层角砾岩发育 ,蛇纹石
化强烈 , NW向断层表现出张扭特征 , NEE向断层
表现出压扭性质 ,反映岩体与地层接触的边界主断
裂具有右旋性质 ,断层对矿体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2 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已发现矿点 12个 ,矿化点 8个 ,矿化转石
点 32处。其中绝大多数矿 (化 )点分布在长约 8
km、宽 2 km的范围内 ,构成 NE向的矿带;C r2矿点
由 5个矿体组成 ,矿体之间相距数米至十几米不
等 ,集中分布在长 60m、宽 15 m的范围内。矿体具
有成带分布 、分段集中的特点(见图 2)。
2. 1 矿 (化)体特征
姜叶马铬铁矿区矿(化 )体均产于纯橄岩相中 ,
在矿区外围另有 5个矿 (化)体产于方辉橄榄岩相
中 。单个矿体规模不大 ,一般长几米至十几米 ,宽
几十厘米至几米 ,在施工的三个探矿钻孔中 , C r2矿
点矿体在孔深(ZK601)5. 87 ~ 7. 98 m处见矿 ,厚度
2. 11m。矿体呈透镜状(豆荚状)、囊状 、脉状产出 。
矿体形态与矿体规模有一定的相关性 ,矿体愈大其
形态愈简单。矿体和矿带的总体产状受岩体变形
的制约 。各矿体的产状特征各异 ,主要取决于矿体
在构造中的部位 (见表 1)。
2. 2 矿石质量
矿石类型以块状高品位冶金级 (C r2O3≥32%)
矿石为主 ,矿石中铬铁矿含量一般 80% ~ 90%,局
部达 95%,矿石平均品位达 40. 98%。该类型矿石
中有害成分 S iO 2 , S , P等含量低微 ,其平均含量分
别为 7. 26%, 0. 0061%, 0. 0045%;C r2O 3 /FeO =
3. 63。各项技术参数均可满足冶金级矿石的工业
要求 ,可直接利用;少量为浸染状 、条带状低品位耐
火级或化工级 (10%≤C r2O 3 <32%)矿石 ,矿石中
铬铁矿含量多为 60% ~ 80%,有害成分 S iO 2 , S , P
等含量高 ,需分选后才能利用。
矿石结构为半自形 -他形晶结构 、半自形 -自
形晶结构 、交代结构 、填隙结构。矿石构造有块状
构造 、稀疏浸染状构造及稠密浸染状构造等。矿石
矿物为铬尖晶石 ,脉石矿物为橄榄石 、辉石 、蛇纹石
等 。在矿石中还发现少量磁铁矿 、镍黄铁矿 、针镍
矿 、黄铜矿 、辉铜矿等硫化物 ,矿物的形成顺序为
铬尖晶石 -磁铁矿 -镍黄铁矿 -针镍矿 -黄铜矿
56
 
 第 3期 雷义均等:西藏普兰县姜叶马豆荚状铬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图 2 普兰县姜叶马铬铁矿区地质简图
Fig. 2 Geolog ical sketch m ap of the Jiangyem a ch rom item ine area, Pulan Coun try
-辉铜矿。矿石中含铂族元素 (O s, Ir, Ru , Rh, Pt,
Pd)总量在 167. 76 ~ 364. 59×10-9之间 ,但 C r1矿
点铂族元素含量高达 5 526 ×10- 9 , 可综合利用 。
此外还发现铁镍矿(合金)等地幔超高压矿物。
3 矿体赋存规律
西藏超镁铁质岩集中分布在藏南雅鲁藏布江
和藏北班公错 -怒江两条缝合带上 ,其中产出众多
规模大小不等的铬铁矿矿床和矿点。矿体均具有
成带分布 、分段集中的特点 。
3. 1 罗布莎岩体和东巧岩体岩相分带和赋矿层位
罗布莎铬铁矿处于藏南超镁铁质岩带上 ,是我
国规模最大的豆荚状铬铁矿床。根据对罗布莎岩
体原始层序剖面的恢复 , 可划分出四个赋矿层
位 [ 1] 。以岩石莫霍面为界 , 其上 、下有两种不同成
因的铬铁矿 ,其上为岩浆分异结晶型铬铁矿 ,其下
为地幔橄榄岩熔融型豆荚状铬铁矿 ,两者具有不同
的成矿规律 。第一矿层位于岩石莫霍面之上 ,赋存
于堆晶岩底部岩相带中 ,出露宽度 300 ~ 1200m;第
二矿层位于岩石莫霍面之下 ,赋存于纯橄岩 -低辉
方辉橄榄岩 (斜方辉石≤10%)相带中 ,出露宽度
300 ~ 700m;第三矿层赋存于纯橄岩 -方辉橄榄岩
(斜方辉石 10 ~ 15%)相带中 ,以纯橄岩的大量减
少为特征 ,出露宽度 500 ~ 800 m;第四矿层为方辉
橄榄岩相 ,仅在罗布莎岩体的北侧局部地段少量出
露 。其中第二矿层是最主要的含矿层 ,第三矿层次
之;第一和第四矿层矿体规模小 、品位低 ,工业意义
不大。
东巧铬铁矿处于藏北超镁铁质岩带上 ,存在三
个赋矿层位 [ 1] :第一矿层赋存于纯橄岩相带中 ,出
露宽度 100 ~ 200m;第二矿层赋存于纯橄岩 -低辉
方辉橄榄岩相带中 ,出露宽度 400 ~ 500 m;第三矿
层赋存于方辉橄榄岩相带中 ,出露宽度200 ~ 300m。
57
 
华 南 地质 与 矿 产                 2006年 
表 1 姜叶马铬铁矿 (化 )体地质特征
Table 1 Geological character ist ics of the ore bodies in J iangyema chrom ite deposit
矿体编号 矿化体编号 长度 (m) 宽度 (m) 产状 形状 矿化类型 C r2O3 (wB /10- 2)
C r1 - 1 10. 60 1. 00 60°/50° 透镜体 块状 42. 72
C r1 - 2 4. 20 0. 50 走向 310° 透镜体 块状 44. 81
C r2 - 1 1. 65 1. 30 320°/50° 透镜体 块状 ,浸染状 28. 42 ~ 40. 85
C r2 - 2 6. 90 5. 50 走向 60° 囊状 块状 ,浸染状 47. 75 ~ 51. 51
C r2 - 3 7. 60 5. 10 走向 345° 囊状 块状 ,浸染状 38. 40 ~ 51. 96
C r2 - 4 3. 10 0. 70 走向 110° 脉状 块状 51. 18 ~ 51. 65
C r2 - 5 3. 40 0. 08 ~ 0. 40 220°/68° 脉状 块状 49. 99
C r3 - 1 5. 20 1. 10 295°/90° 脉状 块状 45. 38
C r3 - 2 2. 20 0. 60 走向 310° 脉状 块状 53. 44
C r4 2. 40 0. 50 305°/sw 脉状 块状 45. 21
C r5 2. 30 0. 60 走向 30° 透镜体 浸染状 42. 24
C r6 8. 00 0. 60 走向 75° 脉状 块状 36. 97 ~ 41. 15
C r7 2. 00 0. 30 走向 340° 透镜体 浸染状 11. 60
C r8 4. 20 1. 60 走向 165° 透镜体 块状 ,浸染状 17. 16 ~ 39. 48
C r9 6. 00 0. 70 走向 128° 脉状 块状 ,浸染状 31. 03 ~ 36. 19
C r10 5. 00 0. 20 走向 30° 脉状 块状 50. 72
Cr11 6. 00 1. 50 走向 115° 脉状 浸染状 19. 21
Cr12 4. 00 1. 50 170°/28° 脉状 浸染状 21. 80
C r13 5. 00 0. 09 走向 92°直立 透镜体 块状 ,浸染状 49. 02
C r14 - 1 1. 40 0. 90 走向 240° 透镜体 块状 ,浸染状 42. 90
C r14 -2 1. 20 0. 20 透镜体 块状 ,浸染状 44. 24
Cr15 2. 00 0. 60 走向 10° 透镜体 块状 49. 76
C r16 -1 1. 00 0. 50 走向 140° 透镜体 块状 45. 85
C r16 -2 0. 80 0. 30 透镜体 块状
C r17 0. 60 0. 05 走向 20° 脉状 块状
C r18 1. 20 0. 20 走向 SN 脉状 块状 42. 12
C r19 0. 50 0. 08 走向 110° 脉状 浸染状 39. 25
C r20 小细脉 范围 24m2 细脉状 块状 ,浸染状 51. 18
C r2(ZK601) 2. 11 块状 ,浸染状 18. 11 ~ 37. 52
  注:样品由中南地质检测中心测试 , 2004, 2005年。
58
 
 第 3期 雷义均等:西藏普兰县姜叶马豆荚状铬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第二矿层为主矿层 ,第一矿层次之 ,第三矿层仅有
矿化 ,无工业意义 。
3. 2 拉昂错岩体与罗布莎岩体和东巧岩体岩相分
带及赋矿层位对比
根据超镁铁质岩体岩石矿物含量和组成分析 ,
拉昂错岩体 、罗布莎岩体和东巧岩体各岩相带之间
可以初步建立对应关系:拉昂错岩体中的纯橄岩相
与罗布莎第二含矿层及东巧岩体第一含矿层相对
应;拉昂错岩体中的方辉橄榄岩相和方辉橄榄岩 -
辉绿岩墙群相与罗布莎第三含矿层及东巧第二含
矿层相对应;拉昂错岩体缺失底部含矿岩相和顶部
堆晶岩相;拉昂错岩体中的方辉橄榄岩相对应于东
巧岩体纯橄岩 -低辉方辉橄榄岩相 ,方辉橄榄岩 -
辉绿岩墙群相对应于东巧岩体方辉橄榄岩相 。拉
昂错岩体岩相分带和赋矿层位与东巧岩体更接近
(见图 3)。
图 3 拉昂错岩体与罗布莎和东巧岩体成矿部位
柱状对比示意图 (据鲍佩声等 , 1999,改编 )[ 1 ]
Fig. 3 The ske tchm ap show ing the columnar sec tion o f the
m inerogenic position am ong the Laangcuo, Luobu sha
and Dongqiao bodies
1.纯橄岩;2.方辉橄榄岩;3. 二辉橄榄岩;4. 铬铁矿体;5. 辉绿
岩墙;6.岩石莫霍面;7.豆荚状铬铁矿含矿岩相带界限;8.辉长
岩;9.异剥橄榄岩 -辉石岩;10.含长纯橄岩;11.堆晶岩中似层
状铬铁矿;12.含矿层位编号
4 找矿前景分析
4. 1 拉昂错岩体含矿性初步评价
产于超基性岩体 (蛇绿岩 )中的豆荚状铬铁矿
分富铝型(C r≤60)和富铬型 (C r>60)两种。大型
富铬型豆荚状铬铁矿的形成条件有两条[ 1] :一是地
幔橄榄岩(由二辉橄榄岩 、方辉橄榄岩 、纯橄榄岩组
成 )的熔融程度为高融 ,前进式熔融作用从低到高
依次为:二辉橄榄岩→高辉橄榄岩→低辉橄榄岩→
纯橄榄岩 ,具体表现为岩相分带好 ,有纯橄榄岩相
的出现 。在此过程中 ,硅酸盐矿物 Mg′值 [Mg′=
100M g /(Mg +Fe2+)]及铬尖晶石 C r值 [ C r′=
100C r /(C r+A l)]值递增 ,矿物中的 FeO , A l2O 3组
分递减;二是地幔橄榄岩的塑性流变作用强 ,具体
表现为变形程度高。反之 ,成矿规模有限 。
资料表明 ,拉昂错岩体造矿铬尖晶石 C r值在
70 ~ 80之间 ,属于典型的富铬型豆荚状铬铁矿;岩
石中 MgO平均含量由二辉橄榄岩 (41. 98%)→方
辉橄榄岩 (42. 74%)→纯橄榄岩 (44. 21%)递增;
A l2O 3平均含量由二辉橄榄岩 (1. 40%)→方辉橄榄
岩 (1. 26%)→纯橄榄岩 (0. 95%)递减;岩体规模
大 ,岩相分带较好。综合反映拉昂错岩体具有形成
大型豆荚状铬铁矿床的地质条件。
4. 2 下一步工作建议
豆荚状铬铁矿在同一个矿床内常存在两种类
型的矿体:一种是地幔橄榄岩高度熔融形成的高品
位豆荚状铬铁矿体 ,矿体规模大小不一 ,形态较复
杂 ,产出不稳定;另一种可能是地幔橄榄岩熔融后 ,
含铬熔滴没有充分聚集而形成的低品位浸染状 、条
带状铬铁矿体 ,矿体规模较大 ,形态一般为脉状 ,产
出较稳定 ,此类矿体在东巧铬铁矿床中较为常见 。
姜叶马铬铁矿区也发现此种类型(C r11、C r12矿点 ,
见图 2),两矿点矿石虽属低品位矿石 (C r11品位
19. 21%、C r12品位 21. 80%),但矿体产状清晰 (倾
向南),同时两矿点相距约 350米 ,二者之间有浸染
状 、条带状矿化转石分布 ,展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
值得进一步工作 。下一步可在 C r11和 C r12两矿点
之间布置探槽数条 ,如果地表揭露出原生矿体 ,确
定两矿点相连后 ,再布置钻孔 1 ~ 2个 ,控制矿体深
部延伸和变化 ,争取探获一定的资源量。
59
 
华 南 地质 与 矿 产                 2006年 
对于高品位块状矿石 ,总结西藏铬铁矿床的勘
探过程 [ 2 ~ 4] ,大多采用磁法测量和重力测量相结合
的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姜叶马铬铁矿区
磁法测量证明 ,单一的磁法测量结果具有多解性 ,
构造破碎带 、蚀变岩 、石英菱镁岩脉等均能引起异
常 ,只有将重磁法结合起来 ,才能较准确地判断矿
致异常 。下一步在开展重力测量的同时 ,还应加强
拉昂错岩体与国内外豆荚状铬铁矿床的对比研究 ,
进一步总结成矿规律 ,在纯橄岩相和方辉橄榄岩相
中寻找规模更大的隐伏矿体。
参考文献:
[ 1]鲍佩声 ,王希斌 ,彭根永 ,陈方远. 中国铬铁矿床 [M ]. 北
京:科学出版社 , 1999. 145— 146 , 297—306.
[ 2]李德威. 西藏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成矿演化的构造过程
[ J] .现代地质 , 1996 , 9(4):452.
[ 3]巴登珠 ,张浩勇 ,吴继林.西藏铬铁矿地质工作现状与找
矿前景 [ J]. 西藏地质 , 1996, 1:63—64.
[ 4]勒宝福. 重磁法在西藏铬铁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 J]. 西
藏地质 , 1996, 1:94— 105.
Prospect for the Jiangyema Podiform Chrom ite Deposit and its
GologicalCharacteristics in Pulan Country, Tibet
LE IY i-jun , HUANG Guei-cheng , X IDe-m ing , LI Li-juan
(Y ichang institu te o fGeo logy andM ineral Resou rces , Yichang , 443003 , Hubei , China )
  Abstrac t:Jiangyem a ch rom ite depo sit lie s in the Laangcuo rock body of wh ich locates in the w estern
Yaluzangbu jiang ultram afic rock bel.t It is a sort of the C r-rich podiform chrom ite deposi.t This a rticle mostly
discuss prospect fo r the Jiangyema podiform chrom ite depo sit and its go log ical characteristics in Pu lan Country,
Tibe .t A ccord ing to the ana ly sis of the rockfacies characte ristics of Laangcuo rock body, investiga ted podiform
chrom ite be lt and o re spo ts o f w hich have been d iscove red in Jiangyema chrom ite m ine a rea, compared w ith
chrom ite deposits of Luobusha andDongq iao in T ibe.t In this pape r summarized the rule of the o re bodies d istri-
bution and their occurrence. This area exists geo log ical condition for form ing podiform deposits on large scale
and represents good prospecting poten tiality.
Key words:pod ifo rm chrom ite deposit;geo logica l characte ristics;rule of the ore bod ie s occurrence ;
prospecting po tentia lity ;Jiangyema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