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菩提树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



全 文 :0 26 1年 3 月 · 第 3 卷 第三期 园林园艺
菩提树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
厉相卿
( 信阳农林学院 , 河南 信阳 4 6 4 0 0
摘要 : 园林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 其对净化空气 、 改善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为加强园林绿
化建设 , 苗木种植 、 养护 、 设计 、 施工等愈来愈受到高度重视 。 近年来 , 菩提树在我国南方园林绿化 中得到 了广泛的应 用 , 并取
得了显著的效果 。 文章先是详细论述 了菩提树的生态特征 、 引种分布等内氰 而后探究了菩提树应 用于园林绿化的优良特性 ; 最后 ,
分析了菩提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 , 以期为 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
关键词 : 菩提树 ; 园林绿化 ; 引种分布
菩提树 , 别称菩提榕 , 属于桑科榕属范畴 , 且树冠呈伞形 、
卵圆形 。 在生物学中 , 菩提树被划分为半落叶大乔木 、 常绿植
物 , 其处于幼小阶段时须依附其他树木生长。 就菩提树外观而
言 , 其主要表现为 : 先端骤尖 、 全缘或为波状、 三角状卵形 、
基生叶脉三出等。 此外 , 菩提树果实形状类似于扁球 , 待成熟
时 , 其颜色为红色。 值得注意的是 , 榕果内壁是产生雌花 、 雄
花 、 瘦花的场所 。 通常 , 菩提树的花期为 3 5 个月左右 , 榕果
成熟期为 5 . 5个月左右 。 花叶菩提榕是较为常见的菩提树品种 。
在某些地区 , 人们习惯将与菩提树相似的的七叶树 、 心叶锻等
植物称为 “ 菩提树 ” 。 实践证明 , 菩提树具有很多不可比拟的
价值 : 经济 (果实及叶子是加工食品 、 工艺品的原材料 ) 、 药
用 (花 、 液汁 ) 、 保护环境等。 菩提树比重较大 、 木材坚硬且
洁白 , 对制作包装材料 、 器具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l[] 。 近年来 ,
菩提树被广泛应用于南方园林绿化 , 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效果 。
文章在论述菩提树生态特征 、 引种分布 、 文化内涵等的基础上 ,
对菩提树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与实践进行了深人研究 , 旨在做
出重要的分享 。
的佛教 、 传说亦增添了菩提树的神秘感 , 其通常被代指为佛教 。
其次 , 生命力强 。 就菩提树育苗而言 , 可采用扦插 、 种子
等方式 , 其成活率高于 90 . 3% 。 继种子育苗之后 , 对其的管理
可采用粗放方式。 菩提树除了生命力强 、 生长速度快之外 , 其
的寿命极长 , 世界各国不乏树龄高于千年的菩提树 。
再者 , 适应性强 。 菩提树大都生长于热带环境 , 其具备耐
湿耐旱 、 易于生存 、 喜光热等特点 。 菩提树的树木质地优良 、
树叶茂盛繁密 、 树干强劲柔韧 , 在南方沿海防风中发挥着巨大
的作用 。 此外 , 菩提树对抗污染极为有益 , 其在短时间内可高
效净化污染 , 且能够高强度抵抗二氧化硫 、 氨气 、 氯气等有害
气体 。
最后 , 保水性强 。 菩提树树冠大且浓密末 , 其每年每树蒸
发率高达 2 . 19 / (时 · h ) , 有利于调节 、 改善气候 s[] 。 此外 ,
生命力极强的菩提树 , 其盘根错节的根须 , 有利于提高土体抗
剪能力 , 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地表径溜溜度 , 对提高渗水
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 水源涵养的增加 , 有利于改善土体结构 、
透气性 、 费力 、 孔隙度等 。 为调节 、 改善南方丘陵山 区环境 ,
可大面积栽种具有固水功能的菩提树 。
1 菩提树的引种分布
菩提树最初来源为斯里兰卡 、 缅甸 、 印度等 , 其在印度作
为国树而存在 , 印度人习惯将其称为毕钵罗树。 1 950 年代 , 印
度总理尼赫鲁将菩提树赠予毛主席及周总理。 为表明国家国教
属性 , 斯里兰卡在其国旗四个角上分别设计了一片菩提叶 。 从
引种 、 栽培至今 , 我国菩提树历史已有上千余年 。 纵观历史文献 ,
其中有 3 次对中国引人菩提树进行了记载 z[] : 第一次 , 南朝时
期的 《元亨释书 · 卷二 》 中记载了印度僧人将菩提树引种至广
州光孝寺 ; 第二次 , 上世纪 50 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向中国赠
送菩提树 ; 第三次 , 斯里兰卡佛教协会长老代表赴台智光佛教
大学讲学时携带两株菩提树苗 。 继菩提树引人后 , 其生长于我
国南方各地寺院。 通过分析气候 、 地理位置等因素可知 : 纬度
属于 25 O N 以南范畴的地区 ,均可露天种植 、栽培菩提树 。 现今 ,
主要栽植菩提树的地区有西南 、 华南地区 。 菩提树是我国台湾
花莲县的县树。 北方地区 , 对菩提树的栽培 、 展览依托温室 。
此外 , 北京 、 上海 、 南京等地植物园的温室中均种植了菩提树 。
2 菩提树应用于园林绿化的优良特性
首先 , 观赏性较强 。 冬季时节 , 菩提树的叶片不会凋零 ,
其巨大的树冠如天弯顶 , 利于遮蔽 。 菩提树外观呈现出以下特
点 : 挺拔的树干 、 深绿的颜色 、 优美的树形 、 盖地的浓荫。 此外 ,
菩提树先端骤尖 , 即所谓的 “ 滴水长尖 ” , 实属罕见。 此种形状 ,
有利于适应热带雨林环境 , 清晨时期树叶产生的水分经由叶尖
滴落 。炎热夏季 , 菩提树的浓荫可给人以清爽的感觉 ,抬头仰望 ,
其的树叶呈透明新型 , 给人以美的体验。 与此同时 , 历史悠久
3 菩提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
菩提树的形态因地区而异 , 其在南方表现为雄伟 、 粗壮 ,
在北方表现为盆景 、 观赏树种 。 长久以来 , 菩提树作为佛教文
化树种而存在 , 其遍布于南方各大寺庙 。 经过多年升级 、 换代
书中 , 菩提树的种植场所明显扩大 : 校园 、 道路景观路绿化 、
公园 、 风景区 、 广场 。 此外 , 菩提树带动了佛教文化旅游业的
发展 。
3
.
1 寺庙园林绿化
从景观设计角度来看 , 树冠巨大 、 浓荫盖地 、 树干挺拔的
菩提树与肃穆 、 庄严的寺庙建筑相得益彰。 古树名木 , 有利于
增强寺庙的历史悠久干 。 据记载 , 古树的存在有利于提升寺庙
名气 。 菩提树树形呈卵圆形 , 其可集中游客的注意力。 此外 ,
菩提树既可独木成景 , 又可与乔木 、 灌木等搭配种植以形成具
有一定层次感的生态小群落 。 宋代时期 , “ 羊城古八景 ” 便包
含 “ 光孝菩提” #[] 。广州很多寺庙均有菩提树 , 云南地区亦是如此 。
3
.
2 城市绿地景观绿化
众所周知 , 城市公共场所的存在 , 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
空间 , 优美的景观能够极大的吸引市民 、 游客前去观赏 、 游玩 ,
对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颇有益处 。 植物在风景区 、 广场 、 公
园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 其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绿化景
观的吸引力 。 实践证明 , 菩提树在绿化景观的植物中属于优良
术中 , 其具备调节气候 、 遮蔽 、 固土保水等特点 , 对南方湿热
气候 、 多山条件十分适应 。
3
.
3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
菩提树不仅生命力旺盛 , 其寿命长 , 具有 (下转第 2 1 4 页 )
2 3 9
基层管理 20 16 年 3 月 · 第 3 卷 第三期
作社 , 挂个牌子 , 贴几张制度 , 流于形式 , 没有真正合作意义 ,
有悖于国家在这方面的良苦用心和初衷 。
( 7 ) 行政、 技术 、 农民三者之间没有形成合力 , 仅技术
推广站重视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
1
.
3 农民方面
( 1 ) 农民对种植积极性不高 。 由于产出物售价没有多大
变化 , 没有大型加工企业带动 , 产业链短 , 生产环节费用不断
增加 , 导致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 出现总量下降趋势 。
( 2 ) 种植者技术素质不高 。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 , 劳务
输出业呈现出无本效宏的趋势 ,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 ,
加人城市行列 , 成为名副其实的不种地农民 , 他们常年生活在
外 , 和自己的责任田无牵无挂 , 致使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大
量缺乏 , 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随着大量劳动力
的转移 , 农村所剩劳力 , 大多为老人 、 妇女 、 儿童 、 病残 、 鳄
寡孤独人员 , 即我们常说的 “ 3 . 8 、 6 . 1 、 9 . 9’ 部队 , 他们没有
更多的能力经营好自己的责任田 , 大部分农民把粮食生产当作
不要紧的副业来经营 , 还有个别人内心潜意识 , 就是只要地不
荒 , 有庄稼 , 人不笑话就行 , 缺乏高产 、 优质 、 高效的理念 ,
科学种 田的素质缺乏 , 基础太差 , 影响了技术推广触角的延伸 。
2 思考
2
.
1 思考一
人才保障到位 , 政策支持到位 , 组织发展到位 , 是做好技
术推广与事业发展相融合的关键 。
2
.
2 思考二
注重培养农技人才 , 用机制留住人才 、 用好人才 , 为推广
事业发展汇聚智力支持和资源保障。
2
.
3 思考三
生产提出推广需求 , 推广提供生产支撑 , 生产拓展推广发
展空间 , 推广丰富生产水平 , 辩证分析生产与推广二者之间的
重要关系 , 推动农业走特色化 、 出彩化之路 。
2
.
4 思考四
政治对农业的认同感和推广对农业的认同感自有以来是统
一的 。 长久以来 , 推广的支撑保障了社会的平稳 , 使政治慢慢
忘却了推广的重要 , 二者之间出现了疏离 , 政治没有给予推广
足够重视 , 只有当天灾可能出现的时候 , 推广才有希望被人们
重视。 因此 , 要进一步深化执政理念 , 将 “ 以农业为本 ” “ 以
农民为本 ” “ 以农技为本 ” 与现代农业结合起来 , 实打实重视
起来 , 形成政治与农技完美对接 , 使其发挥巨大社会效应 。
2
.
5 思考五
推广提供需求 , 超出需求 , 因此 , 要加大推广的创新能力 ,
提升推广的核心价值体系 , 改善农技推广者的外在形象 , 改变
势利者观念 , 提高农技推广者的社会地位和人格尊严 , 把农技
推广者当人才用 。
2
.
6 思考六
集成农机化发展思路 , 缓解劳动力缺乏制约生产发展瓶颈 。
(上接第 15 页 ) 有个性化特点 的村民防灾避险明白卡并发放
至每户村民 , 为所有村赠送科普展板 、 书籍 、 避险手册 、 挂图
等宣传品 , 气象平台 、 多媒体气象预警服务终端有科普宣传的
图片 、 视频 、 P P T 等资料和防灾基础信息 , 每个村能够自行开
展科普活动 , 每年至少一次。 浦 口区气象局每年定期组织农村
气象信息员培训 , 联合区农业局 、 安监局等部门对种养殖大户
和重点单位安全员开展培训 。
2
.
6
.
2 能够组织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农村气象信息员学习观
摩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 指导开展预警传递 、 紧急转移 、 警戒设置 、
避险逃生等专项演练 , 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村开展演练 。
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基础设施建设 、 强化气象防灾科普和演练 ,
实现气象预警信息村民 “ 收得到 、 用得上 ” 的总体目标 。 “ 收
得到 ” 就是要解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怎样传递到田间户头 , 真
正实现气象预警信息村村通 叭 “ 用得上 ” 离不开群众防灾减
灾意识的增强和科普知识的普及 「3一4 ] , 真正实现农村气象防灾
科普和演练常态化 , 最大程度地减轻气象灾害损失 。
3 结语
浦 口区农村气象防灾新模式推广应用以来 , 村民防灾减灾
意识和避险自救互救技能显著增强 , 基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大
幅提升。 但是 , 近年来气候变化大背景下 , 极端气象灾害及其
引发的次生灾害突发 、 频发 , 农村又是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
地区 ,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 进一步
【参考文献 ]
l[] 矫梅燕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 系田 求是 ,
2 0 2 0 (0 6 )
z[] 朱明 在新农村建设 中加强 气象灾害防御体 系建设的思考 田 江西
农业科学 , 2 0 2 2 , 23 (6 ) : 2 0 0一 2 0 1 .
3[] 赵俊芳 , 郭建平 , 张艳红 , 等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综述 田
中国农业气象 , 2 0 2 0 ( 2 ) : 2 0 0一 2 0 5
#[] 于飞 , 谷晓平 , 罗宇翔 , 等 贵州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与区划 田
中国农业气象 , 2 0 0 9 ( 2 ) : 2 6 7一 2 7 0 .
(上接第 23 9 页 ) 良好的抗逆性。 菩提树的蒸腾作用极强 , 有
利于调节气候 。 此外 , 菩提树树形优美 、 姿态端庄 、 树干挺直 、
抗风能力强 , 是台湾 、 云南 、 广西等地道路绿化的最佳选择 。
其中 , 台北多条道路景观绿化采用了菩提树树种 。
3
.
4 盆景
菩提树的外观条件 , 符合观赏树种的要求 , 且其富有辟邪
的意义 , 属于南方景点盆景 。 北方对于菩提树盆景的养护 , 主
要场所是温室 。 我国广东现有微型菩提树盆景 。
3
.
5居住区绿化
所谓的居住区环境指的是城市居住空间中的公共空间 , 其
的绿化效果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 , 在选择绿化树种时
须谨慎。 不可否认 , 其他植物具有 良好的绿化效果 , 但其大都
存在着很多问题 (花粉传播 、 异味 、 带刺等 ) , 不适合应用于
居住区景观绿绿化 。 较上述植物来讲 , 菩提树并不具备上述缺
点 s[] , 且其极易遭受虫害影响 。
总而言之 , 菩提树在寺庙 、 广场 、 公园 、 道路中发挥着极
大的景观绿化作用 , 其具备生命力旺盛 、 寿命长 、 抗风能力强 、
环保等优点 。 期待我国不断优化种植 、 培育菩提树的方法 , 以
使充分发挥其的经济 、 药用 、 观赏等价值 。
【参考文献 ]
l[] 丁杨 , 姜卫兵 菩提树及其在园林绿化 中的 应 用 田 江 西农业学
报 , 2 0 2 2 , 04 : 7 2 一 7 4 .
z[] 王雅稚 , 孙宁 , 张磊 , 陈小强 , 许燕萍 菩提树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田
天津农学院学报 , 2 0 1 2, 02 : 3。一 3 3
3[] 姚立平 不 同光质对菩提树组培苗 生长发育的影响 田 辽宁林业科
技 , 2 0 2 2 , 06 : 2 2一 2 2 + 4 2 .
#[] 吴志红 , 张绍茹 菩提树繁殖栽培技术田 云南农业科技 ,2 01 0, 01 : 2 9 -
3 0
.
5[] 杨升 , 郑翠芳 , 张燕 , 黄诗 雯 , 陈友铃 , 吴文珊 福 州菩提树传粉生
物学研究 田 福建师 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 16 , 01 : 53 一 5 8+ 6 4
·
2 1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