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30 卷 第 3期
2008 年 5 月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Vol.30 , No.3
May , 2008
收稿日期:2007--04--18
http: www.bjfujournal.cn , http: journal.bjfu.edu.cn
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4CCA03000)。
第一作者:王卓。主要研究方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Email:wangzhuo -nm1983@sohu.com 地址:010019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责任作者:黄荣凤 ,博士 ,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年轮气候学。电话:010--62889407 Email:huangrf@caf.ac.cn 地址:100091北京市颐
和园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径向生长特性研究
王 卓1 黄荣凤2 王林和1 张国盛3
(1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3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摘要:为了研究天然臭柏种群的径向生长发育规律 ,根据群落的更新进程 , 将毛乌素沙地的天然臭柏群落划分为 4
个发育阶段 , 采用样地调查法 , 调查各个发育阶段的地径和匍匐茎长度 , 采集地径及距地径 20 cm 处的树盘;用
WinDENDROTM年轮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年龄及年轮宽度 , 分析毛乌素沙地不同发育阶段天然臭柏的径向生长特性。
结果表明:臭柏在 30 年内径向连年生长曲线呈不稳定的波动变化 , 变异系数为 48.61%;在前 10 年生长缓慢 ,年平
均生长量仅为 0.2 mm;13 ~ 20 年为臭柏径向生长的速生期 , 年生长量均大于 1.0 mm , 最大可达1.8 mm;之后随着年
龄的增大 ,年径向生长量呈下降趋势 , 年平均生长量在 0.34 ~ 0.73 mm 之间。发育阶段Ⅰ 、Ⅱ 、Ⅲ 、Ⅳ中 ,臭柏的年龄
范围依次为 1~ 19年 、3~ 22年 、15~ 72年 、34~ 122 年 ,平均年轮宽度分别为 0.58 、0.68 、0.49 和 0.37 mm。在生长初
期的 Ⅰ 、Ⅱ发育阶段 , 臭柏地径与年龄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进入成熟期 , 即Ⅲ 、Ⅳ发育阶段后 , 地径与年龄之间呈
线性相关关系。4 个发育阶段中以成 、过熟的个体为主体的Ⅲ 、Ⅳ发育阶段的臭柏平均年轮宽度减小为速生期的
一半。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臭柏;径向生长;年轮宽度
中图分类号:S71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22(2008)03--0001--06
WANG Zhuo
1;HUANG Rong-feng2;WANG Lin-he1;ZHANG Guo-sheng3.Radial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population of Sabina vulgaris in Mu Us sandy land.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8)30(3)1-6 [Ch , 23 ref.]
1 College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9 ,P.R.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Wood Indu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 Beijing ,100091 ,P.R.China;
3 College of Forestry ,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9 ,P.R.China.
In order to study radial growth rules of Sabina vulgaris population , the natural population of S.vulgaris
is divided into four developmental stages(Ⅰ , Ⅱ , Ⅲ and Ⅳ)based on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 of community
in Mu Us sandy land.Through investigation method of sample plot , the diameter at ground and length of stol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tree disks at ground and 20 cm above ground were collected.Using the WinDENDROTM
analysis system of tree-ring image , the authors measured the age and tree-ring widt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radial growth curve of S .vulgaris presents unstable fluctuation and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is 48.61%
when tree age is below 30 years.In the first 10 years of growth stage , S .vulgaris grew slowly and annual
radial increment was only 0.2 mm.The radial fast-growth stage of S .vulgaris was from 13 years to 20 years ,
annual radial increment was over 1.0mm , and the maximum value was 1.8mm.After this stage , annual radial
increment declined with the increased ages , the values were from 0.34 to 0.73 mm.The age ranges of S .
vulgaris were 1-19 years ,3-22 years ,15-72 years and 34-122 years , and the average tree-ring widths of S .
vulgaris were 0.58 , 0.68 , 0.49 and 0.37 mm in four developmental stages , respectively.There exists the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meters and ages at the early growth stages.Diameters are correlated
linearly with ages in the mature stages.The main body of developmental stages Ⅲ and Ⅳ are mature and old
DOI :10.13332/j.1000-1522.2008.03.011
individuals , in which average tree-ring widths are the half of fast-growth stages.
Key words Mu Us sandy land;Sabina vulgaris;radial growth;tree-ring width
树木的径向生长是树木生长特性研究的主要内
容 ,也是树木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的基础 。树木的
生长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气候条件 、立地条件等诸
多因子的影响[ 1-2] 。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 ,树木的径
向生长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尤其是温度和降雨
量的影响[ 3-6] 。但在年降水和温度变化大的地区 ,温
度和降水变化与树木生长的关系是变化的[ 7-10] 。由
于树木的生长特性是树木本身遗传因素和外界多种
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11-12] ,因此 ,它能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出树木本身的遗传特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性。研究树木的径向生长特性 ,对了解群落的外貌 、
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把握群落的发生 、
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臭柏(Sabina vulgaris)为柏科圆柏属常绿匍匐针
叶灌木 ,主要分布在温带干旱 、半干旱地区。它抗
寒 、耐旱 、耐贫瘠 、耐沙埋 ,具有很强的固沙 、固土能
力[ 13] ,是干旱 、半干旱沙区的重要固沙树种 。在毛
乌素沙地 ,臭柏是唯一的天然常绿针叶灌木[ 14] ,集
中分布在固定 、半固定沙地及滩地边缘 ,常形成臭柏
单优群落 ,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臭柏的生物学特性 、生理生态
学特性 、种子产量和更新等[ 13 ,15-20] 开展了大量研究 ,
但关于臭柏径向生长特性的研究报道很少[ 21--22] 。
臭柏是匍匐生长的树木 ,当枝条生长到一定年
龄后 ,由于枝条的重力大于向上生长的力 ,形成匍匐
茎。这种匍匐生长特性 ,使臭柏枝条很容易形成应
压木[ 2] ,导致臭柏出现偏心生长。同时 ,毛乌素沙地
温差大 ,容易出现极端温度 ,且年降水量为140 ~ 500
mm ,年度间变化很大 。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臭柏 ,
必然会表现出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生长特性 。本文
以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群落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臭
柏径向生长规律 、径向生长与年龄的关系以及不同
更新发育阶段的径向生长特征 ,为促进臭柏群落的
天然更新 、合理管理 、保护和利用天然臭柏资源提供
理论基础 。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选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苏木境内的
毛乌素沙地整治开发研究中心的图克天然臭柏保护
区内 。地理位置为 38°57′~ 39°01′N , 109°02′~ 109°
17′E ,处于毛乌素沙地的中心 。该区为温带大陆性
半干旱气候 , 海拔 1 200 ~ 1 350 m;年平均温度
6.4℃;年降水量为 140 ~ 500 mm ,年降水量的 80%
集中在 6月中旬至 9月中旬;年蒸发量 2 300 mm 。
研究区地貌类型主要有:流动沙地 ,固定 、半固定沙
地 ,滩地 。构成群落的植物有臭柏 、乌柳(Salix
cheilophila)、沙柳(S .psammophyla)、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等灌木 ,
以及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海乳草(Glaux
maritima)、水 苏 (Stachys riederi)、二 色 补血 草
(Limonium bicolor)、红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
lium)、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等草本植物。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调查
毛乌素沙地常年盛行西北风 ,由于积沙作用 ,使
地形不断抬升 ,形成从东向西由滩地逐渐过渡为相
对高差为 5 ~ 7 m的沙丘。调查表明 ,臭柏的天然更
新是在乌柳灌丛下完成的。由滩地到沙丘顶部臭柏
的更新进程表现为:滩地分布有大量的乌柳灌丛 ,其
覆盖度可达 90%,而臭柏盖度仅为 10%,并且以更
新苗为主 ,主要分布在乌柳灌丛下;在沙丘底部乌柳
灌丛相对减少 ,其盖度为 70%,臭柏更新苗数量也
随之降低 ,同时臭柏灌丛盖度增加到 20%;到沙丘
坡面处时 , 乌柳灌丛呈零星分布 , 其覆盖度仅为
20%,臭柏更新苗几乎不存在 ,此时臭柏灌丛盖度已
高达 60%,成为群落的主体;在沙丘顶部完全不存
在乌柳灌丛 ,表现为臭柏的单优群落 。根据臭柏群
落更新进程中乌柳与臭柏盖度的变化及地形特征 ,
把研究区天然臭柏群落划分为 4 个发育阶段(表
1)。
表 1 研究区臭柏 4个发育阶段概况
TABLE 1 General situation of four developmental
stages in research region
发育阶段 地形 浅层地下水埋深 cm
样地面
积 m2
盖度 %
臭柏 乌柳
Ⅰ 滩地 82 30×40 10 90
Ⅱ 沙丘底部 97 100×600 20 70
Ⅲ 沙丘坡面 146 400×200 60 20
Ⅳ 沙丘顶部 191 500×500 100 0
在野外调查中 ,根据臭柏所处的发育阶段及臭
柏个体的生长状况 ,分别采用不同大小的样方进行
调查 。发育阶段 Ⅰ 、Ⅱ 、Ⅲ中分布的臭柏植株较独
立 ,样方面积分别为 5 m×7 m(3个)、7 m ×15 m 、
18 m×20 m;发育阶段Ⅳ中分布的多为成熟或过熟
植株 ,灌幅面积较大 ,个体间匍匐茎相互交织 ,很难
区分单株 ,因此采用 100 m×100 m的样方调查。对
各样方内臭柏进行每木检尺 ,记录其树高 、地径 、距
地径 20 cm 处直径 、匍匐茎长度及整个样地的生境
2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0卷
条件 、植被状况 。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不同径级的
臭柏匍匐茎 ,沿地径和距地径 20 cm 处 ,分别截取厚
约2 cm的 2个树盘 ,用于测定年龄 。在 4个发育阶
段内采集树盘数目分别为 52 、16 、44和 80个 。
1.2.2 臭柏年龄及径向生长量的测定
在实验室内 ,对采集的树盘进行磨光处理 ,使树
盘上所有年轮清晰可辨。用扫描仪按同等比例对所
测树盘逐个进行扫描 , 将扫描好的树盘图像用
WinDENDRO
TM年轮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年轮宽度的测
量 ,并对同一样木的两个树盘采用交叉定年法进行
年轮数目的校对后 ,最终确定年龄。由于臭柏径生
长偏心率高达 105.22%~ 140.36%[ 22] ,在径向生长
量测定时 ,选择最大半径进行测量 ,然后等比计算其
延长半径的生长量。
1.2.3 径向生长曲线的绘制
以7株 30年生以下的臭柏径向生长量数据为
基础 ,计算其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平均值及
标准偏差 ,绘制臭柏匍匐茎的径向生长曲线。
1.2.4 径向生长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研究不同发育阶段臭柏群落径向生长模型时 ,
采用幂函数 y =axb 和线性函数 y =ax +b 进行拟
合 ,方程中的 x 为地径 , y 为年龄 。并对所得模型进
行相关性检验。
1.2.5 年轮宽度分布图的绘制
以10年为龄距 ,大于 80 年的臭柏归为一个龄
级 ,分别统计 4个发育阶段中各龄级臭柏的平均年
轮宽度。以龄级为横坐标 ,年轮宽度为纵坐标 ,绘制
年轮宽度分布图 。
2 结果与分析
2.1 径向生长规律
温度和年降水量变化大且不稳定是干旱 、半干
旱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 ,这就使得生长在该地区的
臭柏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生长特性的表现受到很大影
响。而且臭柏的生长特性除了受遗传因素和气候 、
土壤 、地形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外 ,由于匍匐茎很容易
形成不定根 ,且分枝多 ,与其他非克隆植株相比 ,会
出现生长规律不明显的现象[ 22] 。但从本研究所采
集样本的径向生长规律的分析结果来看 ,能够表现
出相似生长规律的样本占 50%以上 。图 1是以生
长规律表现基本一致的 30年生以下的 7 株臭柏径
向生长量数据 ,绘制的臭柏径向生长曲线。
从图 1中可以看出 ,臭柏的径向连年生长量随
着年龄的增大呈现出不稳定的波动变化 ,且变化量
大 ,变异系数为 48.61%,这与毛乌素沙地不稳定的
气候条件变化是相一致的。在生长初期 ,径向生长
图 1 臭柏匍匐茎的径向生长曲线
FIGURE 1 Radial growth curve of S.vulgaris stolon
缓慢 ,年生长量仅 0.2 mm ,随着年龄的增加 ,径向生
长量波动式上升;从 13 ~ 19 年进入生长高峰期 ,年
生长量均大于 1.0 mm ,并在 14年时出现生长量为
1.8 mm 的最大值;在 20 ~ 21年时径向连年生长量
与平均生长量相交 。若以连年生长量大于平均生长
量为标志 ,则表明 20年时是臭柏径向生长的成熟
龄;20年以上的臭柏径向生长量随年龄的增加呈波
动式下降的趋势 , 且逐渐趋于稳定 , 年生长量在
0.34 ~ 0.73 mm 之间 。总体来看 ,臭柏匍匐茎的径
向生长速率表现为“慢 —快—慢”的特点 ,只是由于
个体差异和各年份的气候条件变化大而出现一定范
围的波动变化 。
树木的年轮宽度不仅可以表示树木的生长状
况 ,同时还记载着树木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气候和
环境的变化过程[ 23] 。毛乌素沙地气候特点表现为
年温度变化和日温度变化大 ,降水量小 ,且年度间降
水量变化大。这些温度和降水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
臭柏的生长 ,表现为径向生长的波动变化 ,且变异系
数大 。因此 ,可以认为这种变化是臭柏对毛乌素沙
地气候环境变化的反应 。
2.2 地径与年龄的关系
本研究中群落发育阶段的划分是以臭柏群落的
更新进程为主要依据的 ,且发育阶段 Ⅰ和 Ⅱ中存在
大量的臭柏更新苗及幼苗 ,总体年龄小于 25 年;发
育阶段Ⅲ和Ⅳ中多为臭柏的成熟植株和过熟植株 ,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 ~ 100年范围内。臭柏的幼
龄期与成熟 、过熟期生长特性存在差异 ,所以在研究
臭柏地径与年龄的关系时 ,将发育阶段 Ⅰ和 Ⅱ合并
建立幼龄期臭柏的径向生长模型 ,发育阶段 Ⅲ和Ⅳ
合并建立成熟和过熟期的径向生长模型。
图 2是用地径与年龄的实测值绘制的散点图及
地径与年龄的关系模型。从图 2可以看出 ,生长初
期臭柏径向生长缓慢 ,5年生臭柏地径仅为 2.5mm;
10~ 20年时臭柏的径向生长迅速加快 ,地径约为 7
~ 36 mm;之后 ,径向生长速度下降并趋于稳定。地
3第 3期 王 卓等: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径向生长特性研究
径与年龄的关系 ,在幼龄期表现为对数函数曲线形
式 ,进入成熟期后呈线性变化 ,两个模型的相关系数
分别为0.93和 0.78。
图 2 臭柏地径与年龄的关系
FIGURE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meters
and ages of S.vulgaris
太 久美子等[ 21] 于 2001年对毛乌素沙地臭柏
的径向生长模型也进行过研究 ,其研究所得模型与
本研究所获得的模型相比 ,推算的臭柏年龄偏大 ,即
年轮宽度的年生长量偏小 ,这可能与他们采用生长
锥取样有关。因臭柏的伪年轮发生频率是 1.80%~
12.07%[ 22] ,使用生长锥取样会将伪年轮当作正常年
轮处理 ,这样会使所测得的年轮数比实际年轮数大 。
在毛乌素沙地 ,水分是影响臭柏生长特征的主
导因素[ 18] 。两个模型的相关系数显示 ,幼龄期生长
模型的相关性要高于成熟期的相关性 ,这与不同生
长时期臭柏生长地段的地下水位有关。幼龄臭柏主
要生长在滩地或地势较低的地段 ,而成熟期或过熟
期的臭柏生长在沙坡地段或沙丘顶部 ,前者地下水
位比后者约高 50 cm ,水分充足 ,尤其在干旱年份两
者的生长状况会有明显的差异。但两个模型均在
0.01水平下达到极显著的相关性 ,符合统计学要求。
2.3 臭柏群落的年轮宽度变化
臭柏群落平均年轮宽度及其分布在不同的发育
阶段中存在差异 。如表 2和图 3所示 ,发育阶段 Ⅰ
臭柏的最大年龄为 19年 ,包含 2个龄级 ,平均年轮
宽度为 0.58 mm ,由于该阶段中主要是 10年生以下
臭柏更新苗和幼苗 ,植株生长受环境累积作用相对
较小 ,变异系数为 77.13%。发育阶段 Ⅱ中臭柏的
最大年龄为22年 ,包含 3个龄级 ,平均年轮宽度是4
个发育阶段中最宽的 ,为 0.68 mm;由于该阶段处于
速生期的个体较多 ,且个体生长差异大 ,变异系数在
该阶段达到最大 ,为 111.98%。发育阶段 Ⅲ中 10年
生以下幼苗只有零星分布 ,不能形成一个龄级 ,因
此 ,该阶段的统计是从 11年生以上龄级开始的 ,包
含 7个龄级 ,其平均年轮宽度为 0.49 mm ,变异系数
为 95.39%。发育阶段Ⅳ中臭柏的年龄大于 34 年 ,
包含 6个以上龄级 ,平均年轮宽度为 0.37 mm ,由于
该龄级年 龄范围大 , 因此变异系数 也高 , 为
98.46%。发育阶段Ⅳ中 ,由于臭柏灌丛沙埋严重 ,
已经找不到原初的更新面 ,调查时以现在的地面为
基准进行测定与采样 ,因此 ,所测定的年龄是现在地
面以上部分的年龄 ,该年龄应该比该发育阶段臭柏
的实际年龄偏低。臭柏群落平均年轮宽度在4个发
育阶段中表现为:发育阶段Ⅱ>发育阶段 Ⅰ >发育
阶段 Ⅲ>发育阶段Ⅳ。
表 2 臭柏群落 4个发育阶段的年轮宽度
TABLE 2 Tree-ring width of S.vulgaris in
four developmental stages
发育阶段 年龄范围 a
平均年轮
宽度 mm
变异系
数%
偏心率(长径
与短径比) %
Ⅰ 1~ 19 0.58 77.13 109.05
Ⅱ 3~ 22 0.68 111.98 113.08
Ⅲ 15~ 72 0.49 95.39 117.28
Ⅳ 34~ 122 0.37 98.46 121.77
图 3 臭柏群落的年轮宽度分布
FIGURE 3 Tree-ring width distribution of S.vulgaris community
臭柏是匍匐生长的针叶树种 ,因而在接近地面
的一侧容易形成应压木 ,出现偏心生长现象。从发
4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0卷
育阶段Ⅰ到发育阶段Ⅳ,随着年龄的增大 ,其径向生
长的偏心率也呈增加趋势 ,由表2可知 ,从发育阶段
Ⅰ到发育阶段 Ⅳ , 偏心率由 109.05%增加到
121.77%。
从臭柏群落的年轮宽度分布看(图 3),生长初
期平均年轮宽度较窄 ,为 0.28 ~ 0.39 mm;11 ~ 20年
的平均年轮宽度最大 ,为 0.57 ~ 0.87 mm。发育阶
段Ⅰ 、Ⅱ、Ⅲ均存在 11 ~ 20年龄级的臭柏 ,但平均年
轮宽度变化很大 ,其中发育阶段 Ⅰ的平均年轮宽度
最小 ,发育阶段Ⅲ的平均年轮宽度最大;同时 ,发育
阶段Ⅲ中 11 ~ 20年龄级臭柏的盖度也远远大于乌
柳的盖度 ,发育阶段 Ⅱ次之 ,发育阶段 Ⅰ最小 ,表明
速生期臭柏平均年轮宽度与群落中臭柏所占的比例
有关 。臭柏种群进入成熟 、过熟阶段时 ,乌柳逐渐退
出群落甚至几乎全部消失 ,此时臭柏灌丛几乎已经
覆盖了所有的生存空间 ,在长期的风蚀与积沙的相
互作用中 ,地势相对增高 。该阶段臭柏个体间的竞
争强 ,处于弱势的个体开始枯死 ,臭柏群落处于一种
自身平衡状态 ,致使该阶段臭柏的平均径向生长缓
慢且变化很小。因此 ,臭柏径向生长除了依赖于本
身的遗传特性外 ,同时还受臭柏所处环境尤其是气
候及臭柏植株之间的生存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表现
出相同龄级的臭柏在不同发育阶段中年轮宽度不同
的特点。
3 结论与讨论
臭柏匍匐茎的径向生长随着年龄的增加 ,呈现
出不稳定的波动变化 ,变异系数为 48.61%;在 10年
以前生长缓慢 ,年平均生长量仅为 0.2 mm;13 ~ 20
年为臭柏径向生长的速生期 , 年生长量均大于
1.0 mm ,最大可达 1.8 mm;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 ,年
径向生长量呈下降趋势 ,其值在 0.34 ~ 0.73 mm 之
间。
幼龄期臭柏的地径与年龄的关系呈对数函数曲
线变化 ,成熟期臭柏地径随年龄呈线性变化 ,相关系
数分别为 0.93和 0.78。两个模型相关系数的差异 ,
表明水分是制约不同发育阶段臭柏生长的主要因
子。两个模型均在 0.01水平达到极显著相关 ,因
此 ,可以利用这两个模型 ,根据地径的实测值推算臭
柏的年龄 。
臭柏平均年轮宽度在不同发育阶段中存在差
异 ,表现为:发育阶段 Ⅱ>发育阶段 Ⅰ>发育阶段 Ⅲ
>发育阶段Ⅳ,其值分别为 0.68 、0.58 、0.49和 0.37
mm 。成 、过熟臭柏为主体的发育阶段 Ⅲ 、Ⅳ的平均
年轮宽度仅为速生期的一半左右。
目前 ,臭柏在园林绿化和人工造林方面使用广
泛。由于臭柏在干旱条件下进入径向生长速生期所
需的年限很短 ,一般只需 10年左右 ,而且臭柏寿命
长 ,沙丘顶部臭柏群落的寿命至少在 123 年以
上[ 22] 。因此 ,将臭柏作为干旱区的绿化树种不仅可
以在短时间内达到绿化效果 ,同时可使其绿化效果
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
参 考 文 献
[ 1 ] MAKINEN H , NOJD P , SARANPAA P.Seasonal changes in stem
radius and production of new tracheids in Norway spruce[ J] .Tree
Physiology , 2003 , 23:959--968.
[ 2 ] 陈承德 ,黄日明 ,林金星.马尾松枝桠材应压木与对应木的解
剖研究[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 1993, 17(4):27-31.
CHEN C D , HUANG R M , LIN J X.Anatomical studies on
compression wood and opposite wood of Masson pine branches[ J] .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1993 ,17(4):27-31.
[ 3 ] RICHARDSON S D , DINWOODIE JM.Studies on the physiology of
xylem development Ⅰ :The effects of night temperature on tracheid
size and wood density in conifers[ J]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Wood Science , 1960 , 6:3--13.
[ 4 ] ANTONOVA G F , STASOVA V V.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wood formation in Scots pine stems[ J] .Trees , 1993 , 7:214--219.
[ 5 ] HERZOG K M , HASLER R , THUM R.Diurnal changes in the
radius of a subalpine Norway spruce stem:Their relation to the sap
flow and their use to estimate transpiration[ J] .Trees , 1995 ,10:94--
101.
[ 6 ] DESLAURIERS A , MORIN H , URBINATI C , et al.Daily weather
response of balsam fir (Abies balsamea(L.)Mill.) stem radius
increment from dendrometer analysis in the boreal forest s of Qubec
(Canada)[ J] .Trees , 2003 , 17:77--484.
[ 7 ] M KINEN H , N JD P , MIELIK INEN K.Climatic signal in
annual growth variation in damaged and healthy stands of Norway
spruce(Picea abies(L.)Karst.)in southern Finland[ J] .Trees ,
2001 , 15:177--185.
[ 8 ] FRITTS H C.Tree rings and climate [ M ] .London:Academic
Press , 1976.
[ 9 ] COOK E R , JACOBY G C.Tree-ring-drought relationships in the
Hudson Valley , New York[ J] .Science , 1977 , 198:399--401.
[ 10] SZEICZ J M , MACDONALD G M.A 930-year ring-width chronology
from moisture-sensitive white spruce(Picea glauca Moench)in the
northwestern Canada[ J] .The Holocene ,1996 , 6:345--351.
[ 11] BRAZIER J D.The effect of forest practices on quality of the
harvested crop[ J] .Forestry , 1977 ,50(1):77--79.
[ 12] MEDHURST J L , BEADLE C L.Photosynthetic capacity and foliar
nitrogen distribution in Eucalyptus nitens is altered by high-intensity
thinning[ J] .Tree Physiology , 2005 ,25:981--991.
[ 13] 王林和 ,张国盛,隋明杰 , 等.毛乌素沙地臭柏不定根发生特
性的研究[ J] .林业科学 , 2002 ,38(5):156--159.
WANG L H , ZHANG G S , SUI M J , et al.Study of sprouting of
advent itious root s of Sabina vulgaris in Mu Us sandy land [ J]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 2002 ,38(5):156--159.
[ 14] 李博.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
5第 3期 王 卓等: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径向生长特性研究
LI B.Studies on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 of Ordos
Plateau in Inner Mongolia[ M] .Bei jing:Science Press , 1990.
[ 15] 苏世平 ,李晓兰.沙地臭柏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J] .
西北林学院学报 , 1987, 21(1):29-40.
SU S P , LI X L.Study on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t raits in Sabina
vulgaris[ J] .Journal of Northwest China Forestry College , 1987 , 21
(1):29-40.
[ 16] 李云章 ,李春和 ,王林和.臭柏生长与更新特征初探[ J] .内蒙
古林学院学报 , 1996 ,18(4):1--5.
LI Y Z ,LI C H ,WANG L H.A preliminary study of characteristics
of Sabina vulgaris growth and regeneration[ J]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College , 1996 , 18(4):1- 5.
[ 17] 王林和 ,张国盛 ,董智.毛乌素沙地臭柏种子产量及更新的初
步研究[ J] .林业科学 , 1998, 34(6):105--112.
WANG L H , ZHANG G S , DONG Z.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eed yield and regeneration of Sabina vulgaris inMaowusu sand[ J]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 1998 , 34(6):105--112.
[ 18] 何维明 ,张新时.水分共享在毛乌素沙地 4种灌木根系中的
存在状况[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1 , 25(5):630--633.
HEW M , ZHANG X S.Water sharing in the roots of four shrubs of
the Mu Us sandy desert[ J]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 2001 , 25
(5):630--633.
[ 19] 张国盛 ,刘海东 ,李玉灵 ,等.切断匍匐茎对毛乌素沙地臭柏
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J] .林业科学 ,2004 , 40(3):60--65.
ZHANG G S , LIU H D , LI Y L , et al.Effects of severing stolon on
chlorophyll f 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Sabina vulgaris [ J]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 2004 ,40(3):60- 65.
[ 20] 张国盛 ,王哲 ,王林和 ,等.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居群有性更
新幼苗动态研究[ J] .林业科学 , 2006, 42(5):62-67.
ZHANG G S ,WANG Z ,WANG L H , et al.Regenerative seedlings
dynamics of natural Sabina vulgaris community in Mu Us sandland
[ J]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6 , 42(5):62--67.
[ 21] 太 久美子 ,前中久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毛鸟素沙地にぉ
ける臭柏(Sabina vulgaris Ant.) 体群の 造と [ J] .绿
化工学会 ,2001 , 27(1):84--89.
OKUBO K , MAENAKA H.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Sabina vulgaris Ant.in the Mu Us desert , Inner Mongolia , China
[ J]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Revegetation Technology , 2001, 27(1):
84--89.
[ 22] 黄荣凤 ,张国盛,鲍甫成 , 等.毛乌素沙地臭柏年轮生长动态
的研究[ J] .林业科学 , 2005 ,41(2):117--122.
HUANG R F , ZHANG G S , BAO F C , et al.Dynamic analysis on
tree ring growth of Sabina vulgaris grown in Mu Us sandland[ J]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 2005 ,41(2):117--122.
[ 23] 黄荣凤 ,鲍甫成.异常气候环境变化与树木年轮[ J] .世界林
业研究 ,2002 , 15(6):26--31.
HUANG R F , BAO F C.Abnormal climate environment and tree
rings[ J] .World Forestry Research , 2002, 15(6):26-31.
(责任编辑 冯秀兰)
本刊在首批期刊出版规范检查合格名单中榜上有名
新闻出版总署于 2007年 7月 1日启动的对全国期刊进行出版形式规范检查工作已于 2007年 9月完成
第一阶段工作。检查组将能够找到样刊的 7 300多种期刊全部初检 、复检完毕 ,并经各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
认真核实 ,确定了首批 3 305种合格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在 2007年 11月 29日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
首批期刊出版形式规范检查合格名单中榜上有名 。北京林业大学期刊编辑部出版的另外 2种中文期刊《北
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林业教育》也在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首批期刊出版规范检查合格名
单之列。
2008年1月 17日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第二批期刊出版形式规范检查合格名单 ,《中国林学(英文版)》出
现在名单中。至此 ,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4种刊物全部通过检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6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