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桑沥治疗破伤风的探讨



全 文 :嘎

0 0 0 0 0心心碱 , 0 0 0 0 ( 洲今心 0 0 0 咨 0 6 心 月卜 0 6 心 0 0 0 0 0 0 心 0 0 0心 0
胆石症 “ 总攻疗法 ” 和针刺
对胆道压影响的初步观察
广东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急腹症小 组
心 O c加 0 0 0 心 0 心心 0 0 心 , O 心心 0 0 0 心 0 0 0 心心心 O心 0 0 0 0 心 , 心 0 0 0 0
以中医利胆排石方剂 、 针刺方法和西医 ( 内科 )
的胆道冲洗法 ltJ 相结合的 “ 总攻法 ” , 首倡 自遵义医学
院 r2 1 。 随后有些单位如福建省人民医院 t3J 、 广东徐闻
县人民医院“ J等加以简化 , 以利推行 。 经胆石筛取及
X 线部分复查证实 , 对提高排石率有明显 的效果 。 在
机制方面 , 以升压弧攻 , 抑以利胆冲洗排石为主要动
力 , 位得观察。 本组曾利用术后 T 管进行测压共17 例
2/ 3次 , 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资料与方法 近 1 年多来 , 我们曾利用胆石症手
术例总胆管引流术后的 T 形管 , 接上土制 的 测 压 装
皿 , 进行胆管腔内压力的测验 , 观察突破压和静止压
的数值 , 以及 “ 总攻法 ” 和针刺下胆管压力变化的大
致动态 。
对采用总攻法例进行了 12 例 / 17 次的测验观察 。
各例开始前先测突破压和静止压 , 在施行 “ 总攻法”
10 分钟后测压 , 每 5 ~ 10 分钟记录 1 次 , 观察时间为
1转 ~ 2竹 小时. 。
总攻大致按遵义医学院倡用的方法进行 ( 排石汤
6 号 , l马啡 , 亚硝酸异戊醋 , 硫酸镁 , 电针 )[ 2J 的有
8 例 / 13 次 , 按简化法即只 用排石汤 ( 本 院协定 方 为
柴胡茵陈汤 , 以柴胡 、 桅子 、 大黄 、 茵陈 、 木香 、 积
壳 、 金钱草 、 白芍组成 ) 和 3 %硫酸镁 40 ~ 50 毫升的
4 例 / 4 次 。
进行单独针刺治疗试验的 5 例6/ 次 , 均经 T 管测
压反复观察 。 曾用穴位有胆俞 、 中院 、 三阴交 、 足三
里 、 阳陵泉 ( 均右侧 , 用 电针 ) 。
结果分析
一 、 总攻和针利 两组共 17 例 / 23 次刚压结果 :
突破压平均值 2 1 。 O厘米水柱 ,
静止压平均值 1 0 . 1厘米水柱。
二 、 总次组 12 例八 7次刚压结果 。 总攻过程中各
例的最高压平均值为 1 3 . 7 厘米水柱 。 遵义法的 8 例 /
1 3次为 1 4 . 3厘米水柱 , 简化法的 4 例 4/ 次为 1 1 。 5厘米
水柱 。 注射吗啡半小时后为高峰 , 无吗啡 例 一 般 平
稳。 但各例各法均没有超过该例本身的突破压数值 。
三 、 针利组 5 例 / 6 次刚压结果 : 针刺 胆 俞 、 中
院 : 胆管压上升可能接近甚至超过突破压 , 但主要由
于病人因有痛感 , 收缩腹肌 , 腹压上升所致 。 使病人
主动腹腔加压 , 同样有这样变动 。 腹肌不强直 , 压力
无变动 , 或稍有下降 。 针刺三阴交 、 足三 里 、 阳陵泉
情况类似 , 但要更强的刺激 。
讨 论
胆道压力按文献 t5 )一般是 : 突破压 ( 即通过胆道
口括约肌的压力 ) 10 ~ 1 5 , 朴止压 5 ~ 10 , 肝分泌压
30
, 胆囊排出压 16~ 2 6 , 切断括约肌术后 3 ~ 11 , 肌
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 2 ~ 5 , 急剧超过 3 0则痛 , 超
过 35 则出现黄疽 ( 均以厘米水柱计 ) 。
本组例少 , 且对压力的变化只能观察 其 粗 略 动
态 。 胆管压力决定于肝分 泌压 、 胆囊胆管张力 、 u)J 汁
流量 、 括约肌阻力以及腹腔压力 , 是多因素的 。 根据
本组各总攻例测得的最高压 , 均低于该例的突破压 ,
提示总攻法作用实质不是靠压力加强 。 作用显然在于
胆汁流量的增加和括约肌阻力下降方面 2[, “ 〕 , 是一加
强利胆的有效疗法 。
简化法宜于普及 , 是有效可取的。 总攻法与排石
汤作用性质相同 , 但在一定时间内更集中中西药物的
协调作用 , 在生理压力范围内流出大皿 )tJ 汁而加强排
石效率 。 胆汁流量的增加是否由于药物进入十二指肠
及空肠后 , 激发胆囊收缩素和胰泌素的释放 , 值得进
一步探索 。 这二激素均有增加胆汁流量的生理作用。
大量胆汁入肠 , 胆盐吸收后也成为一弧利胆hlj 。
针刺本身不增加胆道压力 , 反有时稍为下降口气
腹压主动增加能使与外界相通的 T 管水柱上升 , 但无
T 管时 , 腹内压 与胆总管内压同时增加 , 互相抵消 ,
推论未能利用腹压排胆。
参 考 文 献
[ 1〕 A b d o m S u r g 6 7 : 8 3 9 , 19 5 3 [ 2〕 遵义医学
院 : 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腹症 , z。。~ 2 0 5页 , 1 97 2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通 讯 (2 ) : 24 , 1 9 7 6 〔4 〕 新医
学 7 : 5 2 3 , 19 7 6 〔 5〕 H e s s W : S u r g e r y o r l弓i l j a r y
P a s s a g e s & th e P a n e r e a s
,
P 2 4 ,
, 1 96 5 t 6〕 中西以
结合治疗 急腹症通讯 ( 4) : 5 0 , 1 9 7 6 〔7 〕 中华外科杂
志 1 1 : 2 9 0。 1 9 6 3
加。已闷” J 月挑 , 翻 , ,亡 4 , ,亡月解 , 二4 ” J引 , , 口招》 , 绷城 r 弓铭吧心瑞玩月林 , 绷片〔 l沁 记召洲 , 二侣落。 £七、£除鸽沁` ,
桑沥治疗破伤风的探讨
广西北海市人民医 院 外科
1 0 7 5 年第 9卷第 1 期
我科从 1 9 7 1~ 1 9 7 6年 , 收治 破伤风病人 52 例 , 其
中用桑沥治疗或配合破伤风抗毒血清治疗23 例 , 单用
2 l
破伤风抗毒血清治疗 9 2例 。 现报告如下 :讨 论
一般资料 男 7 1例 , 女 6 例 。 新生儿 5 例 , 儿童 一 、 桑沥的作用 : 该药的药物成份及药理作用目
5 例 , 成年人13 例。 年龄 7 天一 58岁 。 潜伏期 : 7 天 前尚未了解 。 根据祖国医学的记载 : 其味苦 , 性平 ,
以内 8 例 , 7 ~ 14 天 1 0例 , 15 一30 天 5 例 。 最 短 3 有清热 , 祛风 , 通络的功效。 用于风湿痹痛 , 四肢拘
天 , 最长30 天 。 病灶 : 中耳炎 1 例 , 上肢 4 例 , 下肢 挛等症。 据宋代 《 太平圣惠方 》 载 : 破伤风其病因为
12 例 , 躯干 1 例 , 脐炎 5 例 。 症状出现距入院时间 : 风毒之邪由创 口侵入而发生惊风症状 , 风毒入里后可
1 天 10 例 , 2 ~ 3 天 9 例 , 4~ 5天 3 例 , 7 天 1 例 。 以化热化痰产生痰阻经络 , 痰迷 心窍等表现 , 根据风
病情 : 轻型 4 例 , 中型 4 例 , 重型 12 例 , 极 重 型 3 属肝 , 风入里化热化痰的病因病理变化 , 选用性味苦
例 。 对照组 29 例 , 轻型 3 例 , 中型 6 例 , 重型 14 例 , 寒 , 药入肝经 , 具有清热法风通络的桑树枝 , 火烤取
极重型 6 例 。 沥 , 而 “ 沥 ” 又具清热化痰镇惊之功效 , 所以桑沥应
治疗方法 具有清热化痰 , 镇惊熄风的作用 , 故用于治疗本病可
一 、 桑沥制法 : 取长约 2 ~ 3 市尺 , 直径 2 ~ 3 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
厘米的新鲜桑枝一段 , 倾斜架空 , 树枝中段用烈火烧 本组 7 例单独使用 , 除轻 、 中型外 , 有 2例为重
烤 , 较低一端用器皿盛接 , 滴出之黄褐色汁液即为桑 型破伤风 , 1例新生儿 , 1 例 12 岁的儿童 , 均 3 天停
沥 。 止抽搐 , 7 天治愈出院。 加用抗毒血清者 , 亦收到较
二 、 服法 : 新生儿每次 3~ 5毫升 , 儿童 10 毫升 , 好的效果 。 但对个别极重型或重型病例 , 单用桑沥治
成人 20 ~ 30 毫升 , 每日 3 次 , 口服或鼻饲 。 多服无任 疗也有完全无效的情况。
何毒性反应 。 本组最多者一天服 30 毫升。 二 、 单独应用抗毒血清文献报道病死 率 仍 高达
三 、 服用天数 : 1 ~ 3天 4 例 , 4 ~ 1 0天 1 3例 , 2 0~ 5 0% 仁, , 4 , S J , 本对照组病死率 为 3 4 . 7% 。 而应用
1 ~ 15 天 5 例 , 28 天 1 例 , 一般 7 天左右 。 桑沥的 23 例中 , 病死率为 13 . 。% , 与国内报道较低的
四 、 配合抗毒血清用量及时间 : 对轻型或中型可 病死率 1 1 。 9% t61 较为接近 。 有 5 例同时使用中药 , 疗
不用或少量应用 , 本组未用 7 例 , 其中轻型 2 例 , 中 效似更佳 , 尤其对重型及极重型病例 。
型 3 例 , 重型 2 例 , 均治愈。 抗毒血清平均用 4 。 95 万 从此点看 , 中西医结合治疗降低死亡率是可 以初
单位 , 比同期对照组平均6 . 79 万为少 。 时间: 本组抗 步肯定的 。 本组 3例死亡 , 均死于合并症 , 今后若能
毒血清一般 2 ~ 3 天 用 完 , 最 短 1 天 , 最长 5 天 , 加强护理与治疗 , 及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病死率还
平均2 . 2天 。 国内目前趋向 1~ 2 天用完1[, 叼 。 可以下降。 .
五 、 酌情应用抗菌素 、 镇静解痉药及中药 。 本组有 1例重型破伤风患者 , 入院第 1 、 2 天分
六 、 气管切开 : 本组 3 例极重型作紧 急 气 管 切 别用破伤风抗毒血清 3 万单位 , 但抽搐更频 , 引起窒
开 。 息至必须作气管切开 。 后于入院第 4 天加服桑沥 , 每
疗效观察 天 3 次 , 每次20 毫升鼻饲 , 3 天后抽搐基本控制 , 5
一 、 本组 23 例治愈 19 例 , 其中重型及极重型 13 例 天后抽搐停止 , 7 天后拔除气管插管 , 14 天 治 愈 出
( 新生 儿 3 例 ) , 好 转 1 例 , 死亡 3 例 ( 新生儿 2 院 。
例 ) , 病死率为 1 3 . 0 % 。 死亡 3 例中 1 例为成年人极 三 、 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 : 一般认为 比较困难 ,
重型破伤风 , 入院 5 天 , 抽搐 已完全控制 , 后死于肺 病死率高达 50 ~ 90 % .lt “ ,73 。 本对照组 5例 , 均死亡 。
部感染合并败血症 , 2例新生儿破伤风 , 入院 2 ~ 4 本组 5 例 , 死亡 2 例 , 我们认为 , 若能于入院及时擂
天病情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 , 1 例因喂食不慎 ( 没 入鼻饲管 , 加强护理 , 预防并发症 , 治愈率还可以进
有采用鼻饲 ) , 食物误入气管 , 窒息而死 , 另 1 例死 一步提高 。 从本组治疗效果来看 , 桑沥对新生儿破伤
于呼吸衰竭 。 而同期对照组 29 例 , 治愈10 例 , 未愈 9 风亦似有一定疗效 。
例 , 死亡 10 例 , 病死率 34 . 7% 。二 、 一般应用桑沥或配合抗毒血 清 治疗 后 , 第 参 考 文 献
1 天开口增大 , 甚至正常 , 2 一 4天抽搐强度减轻 , l[ 〕 中华外科杂志 14 : 52 , 19“ 〔 2〕 北京 儿 血
间隔时间延长 , 每次持续 时 间 缩 短。 轻 型 及 中 型 医院 《 实用儿科学 》 编辑组 : 实用儿科学 第 2 97 页 ,
者能达到完全控制 。 重者约需 7 ~ 10 天 , 或 更长 时 19 73 〔3〕 中华外科杂志 7 : 8 82 , 19 5 9 〔们 黄家姻 :
间 。 外科学 第 1 23 页 , 1 9 6 4 〔5〕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 (外科
三 、 住院时间 : 3 ~ 5 1天 , 平均 1 4 天 。 刘一 J狠组 学分册 ) 2 : 5 5 , i , 7 6 [6〕 中华 外科 杂 志 13 : 6 6 1 ,
平均 2 1天 。 、 1 9 6 5 t 7〕 诸福棠 : 实用儿科学 一 第 ` 6 5页 , 2 5 6 0
2 2
· 新 医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