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北方地区快生豇豆根瘤菌的多样性研究



全 文 :注:菌株第 1、2、3个英文字母代表土样来源,最后一个英文字
母代表种子类型;DD为德都;LYG为连云港;SJZ为石家庄;HD为
邯郸;XT为邢台;WM为吴名;E表示豇豆品种鄂豇 1号;Z表示豇
豆品种早丰。
表1 供试菌株和参比菌株
菌株
XTE4
DDZ3DDZ4
LYGE1LYGE2LYGZ4LYGZ5
SJZZ1SJZZ6
HDE1HDE4HDZ2
WMZ4WME5
S.frediUSDA205
S.frediUSDA194
M.tianshanenseCCBAU3306
M.lotiNZP2213
R.legumenosarumUSDA2370
R.legumenosarum127K17








宿主植物
豇豆
豇豆
豇豆
豇豆
豇豆
豇豆
野大豆
野大豆
刺果甘草
百脉根
菜豆
菜豆
来源
河北邢台
黑龙江德都
江苏连云港
河北石家庄
河北邯郸
河南吴名
美国
美国
新疆
美国
美国
美国
文章编号:0439-8114(2006)05-0593-03
第45卷第5期
2006年9月
湖北农业科学
HubeiAgriculturalSciences
Vol.45No.5
Sept.,2006
收稿日期:2006-06-16
基金项目: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001CB1089)和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开放基金项目(Aml-0309)
作者简介:袁天英(1978-),女,河南安阳人,200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根瘤菌多样性和生物固氮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电子信箱)yuanty0924@tom.com;通讯作者,周俊初,(电话)027-87281685(电子信箱)zhoujunchu@mail.hzau.edu.cn。
豇豆(Vignaunguiculata)属一年生草本,是豆
科豇豆属植物。豇豆又称豆角,以嫩荚和种子供食
用,原产于非洲东北部和印度,中国为第二起源中
心[1]。嫩荚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等营养,主要作蔬
菜食用。干子粒除含淀粉外,蛋白质含量亦较丰富,
并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茎叶是优
质饲料,也可作绿肥[2]。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构
造复杂、地理和气候环境多样,因而也是世界上根
瘤菌资源和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3]。目前,进行
豇豆根瘤菌资源的调查研究对于保护和发掘我国
根瘤菌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与参比菌株
本研究自豇豆根瘤中分离的 14个菌株和 6个
参比菌株见表1。
1.2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根瘤菌的分离和培养采用YMA培养基[4]。碳、
氮源利用的测定采用WHITE培养基 [6]进行质粒快
速检测时采用PA培养基[5],培养温度为28℃。
1.3 研究方法
1)供试菌株的分离、纯化和回接 从河北省石
家庄、邢台和邯郸等地采用五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
品。以豇豆为捕获植物,以土样悬液为接种剂,无菌
砂培豇豆来捕获根瘤菌。采集根瘤经初步纯化并经
镜检确认无污染后选取分离物进行回接试验,回接
时分别取各自宿主植物,用Jensen无氮植物营养液
[5]进行盆栽试验,各菌株接种处理和不接种对照分
设3~5个重复,人工光照室培养(25~28℃,每日光照
12~14h),30d后观察结瘤情况。能使其宿主结瘤的
菌株为供试菌株并编号。
2)耐盐性测定 先制备每 100mL含 NaCl分
别为0.4g、0.8g和1.0g的YMA平板,然后将供试
中国北方地区快生豇豆根瘤菌的多样性研究
袁天英,杨成运,张伟涛,周俊初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摘要:从采自不同土壤中的豇豆(Vignaunguiculata)根瘤中分离、纯化并通过结瘤试验筛选出 14株豇豆
快生根瘤菌,将其和来自其他种属的6个参比菌株的耐盐性、耐酸碱性、天然抗药性、碳源与氮源利用和
质粒图谱分析进行了系统比较,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供试菌株的数值分类树状图谱。结果表明,分离自不
同土壤中的豇豆快生根瘤菌具有较大的多样性。在 77%的相似水平上,快生豇豆根瘤菌与参比菌株分
为4个亚群,亚群中部分菌株的相似性与分离的土壤有关,而6株参比菌株则分别独立形成两个亚群。
关键词:豇豆;根瘤菌;多样性;质粒快检;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S643.4;S154.3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06.05.025
菌株接种至不同盐浓度平板上,同时以YMA培养基
为对照,各作3个重复,28℃培养,3~6d后观察结果。
3)pH值生长范围的测定 用 HCl和 NaOH分
别将 YMA液体培养基的 pH值调到 4.0、5.0、6.0、
7.0、8.0、9.0、10.0、11.0和 12.0,分别接种供试菌株,
各设3个重复,28℃摇床培养3~6d后,测定菌悬液
光密度(D625nm)值[7]。
4)天然抗药性的测定 供试氨苄青霉素、四环
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壮观霉素、红霉素、
萘啶酮酸和利福平溶解后,经过滤除菌制成贮存
液。测定时按抗生素的终浓度计算加入的贮存液
量,准确加入至融化后冷却至50℃左右的YMA培
养基中,摇匀,制成所需浓度平板。将供试菌株接种
在抗性平板上,均为 3个重复,并以不加抗生素的
YMA为对照,28℃培养3~6d后,观察记录结果[8]。
5)碳、氮源利用的测定 采用WHITE法,将10
mL经过滤除菌或 115℃、15min湿热灭菌的 0.1g·
L-1供试碳源和 0.75mL无碳基础培养基 B组分加
入融化并冷却至50~60℃的90mL的无碳基础培养
基A组分中,使碳源的终浓度为0.01g·L-1。供试菌
株在YMA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离心收集菌体并
用生理盐水洗 3次,配制成含菌浓度为每毫升 1×
108个的菌悬液,用多头接种器接种平板,各菌设 3
个重复,同时设立 YMA和不加碳源的对照,28℃培
养3d和6d后各记录1次结果。氮源试验方法同
碳源测定,但需加入甘露醇取代NaNO3制成无氮基
础培养基,供试氮源的终浓度0.01g·L-1[4]。
6)根瘤菌质粒的快速检测 采用修改过的
Eckhardt方法检测[9]。
7)聚类分析 先将供试性状转换为数字性状,
如根据供试菌株的生长情况,可将能在供试平板上
生长或形成典型菌落者记为”1”,否则记为”0”,然
后采用“NTSYS-PCAppliedBiostatics,Inc”软件,以
平均连锁法(UPGMA)聚类系统自动生成树状图谱。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从生长在德都、连云港等6个地区不同土壤类
型上的豇豆根瘤中获得的分离物样品中经分离、纯
化得到待测根瘤菌。所有供试菌株经革兰氏染色反
应镜检均为负反应,呈短小杆状。在菌落形态上,快
生型为圆型、黏液较丰富、白色或半透明、在加有
BTB(溴百里香酚兰)的YMA平板上呈黄色。
2.2 耐盐性与耐酸、碱性
耐盐性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菌株表现出较一致
的耐盐性。所有菌株在 0.4%NaCl浓度下都能够生
长,当NaCl浓度为0.8%只有WME5可以生长;而在
0.8%NaCl浓度以上几乎所有的菌株都不能生长。同
时供试菌株表现出较强的耐酸性,有 7个菌株在
pH值为 4时仍能生长,而耐碱性都比较弱,在 pH
值为11时只有3个菌株能生长,在pH值为12时
所有的菌株都不生长。但是不同菌株间表现出不同
的pH值生长范围,分离自连云港和邯郸土壤中的
菌株 LYGE1和 HDE4其 pH值生长范围较大,pH
值在4~11都能生长;而分离自黑龙江德都和石家
庄土壤中的菌株 DDZ4和SJZZ1其pH值生长范围
却较小,pH值小于5和大于10都不能生长。此外,
从连云港土壤中分离得到的 3株根瘤菌在耐酸碱
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如 LYGZ4与其余两个菌株
相比,耐酸碱性相对都较弱。
2.3 天然抗药性(IAR)
供试菌株对 9种抗生素的天然抗药性测定结
果表明,多数菌株对新霉素(20μg·mL-1)、四环素
(15μg·mL-1)表现出很强的抗性,而对链霉素(10
μg·mL-1)和红霉素(30μg·mL-1)敏感。约70%的菌
株对氨苄青霉素(25μg·mL-1)、利福平(15μg·mL-1)、
萘啶酮酸(100μg·mL-1)、卡那霉素(30μg·mL-1)表
现抗性。此外,菌株间对不同或不同使用浓度抗生
素的抗性差异较大。即使是来自同一地域的菌株之
间也有部分差异,如从德都土壤中分离出的两株菌
株中,菌株DDZ3对氨苄青霉素(25μg·mL-1)、链霉
素(20μg·mL-1)敏感,而另一菌株 DDZ3对氨苄青
霉素(70μg·mL-1)、链霉素(30μg·mL-1)仍表现出抗
性,但对卡那霉素(10μg·mL-1)却表现敏感。
2.4 碳源和氮源利用
由菌株对 12种供试碳源利用的结果可知,供
试菌株能利用的碳源范围十分广泛,不仅能利用葡
萄糖、半乳糖等单糖,也能利用乳糖等双糖。同时甘
油、山梨醇、甘露醇等都是它的合适碳源,多数菌株
也能利用糊精和木糖,相比之下,这些菌株对果糖
的利用能力较差。供试菌株对13种氮源的利用情
况表明,供试菌株对氮源的利用范围相对较窄,在
13种供试氮源中就有L-甲硫氨酸、L-苯丙氨酸、L-
色氨酸、L-赖氨酸和硝酸钾5种供试氮源几乎不能
被利用。供试菌株大多数能在 L-脯氨酸、L-酪氨
酸、L-亮氨酸、L-丝氨酸、L-组氨酸、L-缬氨酸和蛋
白胨上生长,利用率均大于 90%,绝大部分菌株也
能利用硫酸铵,但利用能力较差。
2.5 质粒图谱
用快速检测质粒的方法(Eckhardt方法)[9]对供
试菌株的质粒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供试的
14个快生型菌株均含有1~4条质粒带。根据质粒的
594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2006年
大小及其数目将不同菌株的质粒图谱分为不同类
型,部分菌株的质粒图谱如图1所示。从图 1可以
看出,供试的14个菌株的质粒组成存在差异,表现
出6个不同的质粒图谱类型。菌株所具质粒图谱类
型的分布情况见表2。从表2可知,具有第6类质粒
图谱特征的菌株最多,占快生型菌株的43%;而3、4
和 5类质粒图谱的菌株各占 14.3%;1和 2类质粒
图谱的菌株各仅占7%,表现出了较为丰富的多样
性。
2.6 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对上述所测表型数据采用平均连锁法聚类,结
果如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全部菌株在67%的相
似水平上聚成一类,均为快生根瘤菌。在77%的相
似水平上则分为4个亚群,亚群1、2中都不含参比
菌株,分离自连云港和邯郸土壤中的菌株都聚为一
类,而分离自黑龙江德都的两个菌株则分别在亚群
1和2中。亚群3的参比菌株USDA205、USDA194、
CCBAU3306、NZP2213聚为一类,两个参比菌株
USDA2370、127K17独立形成亚群4。
3 讨论
表型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快生根瘤菌在加有
BTB的 YMA平板上呈黄色,都能够耐受 0.4%Na-
Cl,这与 Eaglesham等(1987)对 Bradyrhizobium sp.
的研究相一致。这些菌株能利用双糖、三碳糖、五碳
糖和己糖,其中甘露醇、葡萄糖、甘油、乳糖、山梨醇
等是良好的碳源。多数也能利用木糖,这与樊蕙等
(1986)报道有少许差异。而且对氮源的利用与已知
文献相比也有较大出入。这些菌株利用硝酸钾和甲
硫氨酸的能力很差,却能利用丝氨酸。
通过聚类分析研究,20株根瘤菌在77%的相似
性上分为4个亚群,而14株供试菌株在80%相似
性上分为2个亚群,而亚群中多数菌株的相似性与
分离地有关。但个别菌株即使它们分离自不同土
壤,甚至不同宿主,其表型性状的相似性仍然很高,
图1 部分菌株的质粒图谱
表2 供试菌株的质粒图谱类型
质粒图谱
类型编号
1
2
3
4
5
6
各类型菌株
所占比例/%
7.0
7.0
14.3
14.3
14.3
43.0
菌株
DDZ4
WME5
HDE1;XTE4
SJZZ1;SJZZ6
WMZ4;LYGZ5
LYGE1;LYGZ4;LYGE2;
HDZ2;HDE4;DDZ3
图2 供试菌株的数值分类树状图
第5期 595袁天英等:中国北方地区快生豇豆根瘤菌的多样性研究
GeneticDiversityofVignaunguiculataRhizobiaFrom theNorthRegionofChina
YUANTian-ying,YANGCheng-yun,ZHANGWei-tao,ZHOUJun-chu
(StateKeyLaboratoryofAgriculturalMicrobiology,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Wuhan430070,China)
Abstract:Fourteenstrainsoffast-growingrhizobiawereisolatedandpurifiedfromdiferentregionsrepresentingthetypical
vigna ofChina.These strainsand six reference strainswere comparatively studied by determining their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ncludingsaltstress,acid-alkaliendurance,resistanceofintrinsicantibiotics,utilizationofcarbonandnitrogen
sourcesandplasmidprofiles.Thedendrogramwasdescribedbyusingclusteranalyses,andthebiodiversityofrhizobiaisolated
fromvignawasshown.Atthesimilarityof77%,alstrainscouldbedividedinto4subgroups.Similaritiesofsomestains
clusteredintoasubgroupwererelatedwithgeographicalsamplingsites.And6referencestrainsclusteredintotwosubgroups
respectively.
Keywords:Vignaunguiculata;rhizobia;biodiversity;clusteranalysis
表3 各亚群菌株的鉴别特征
性状
ρ(NaCl)/g·100mL-1=0.4
ρ(NaCl)/g·100mL-1=0.8
pH值4.0时生长
pH值11.0时生长
天然抗药性
Amp(50μg·mL-1)
Spe(20μg·mL-1)
Rif(10μg·mL-1)
Ery(20μg·mL-1)
Nal(100μg·mL-1)
Neo(30μg·mL-1)
Km(30μg·mL-1)
Tc(15μg·mL-1)
Str(30μg·mL-1)
惟一碳源
甘露醇
蔗糖
乳糖
山梨醇
果糖
糊精
肌醇
半乳糖
甘油
麦芽糖
木糖
唯一氮源
L-Met
L-Phe
L-Trp
L-Pro
L-Tyr
L-Lys
L-Leu
L-Ser
L-His
L-Val
KNO3
蛋白胨
(NH4)2SO4
亚群1(11)
+
+(1)
+(7)
+(3)
+(6)
+(5)
+(7)
+(4)
+
+
+(10)
+
-
+
+
+
+
+(2)
+
+
+
+
+
+(9)
-
-
-
+
+
-
+
+
+
+
+(1)
+
+
亚群2(3)
+
-
-
-
+
+(2)
+(2)
-
-
+(2)
-
+
+(1)
+
+
+
+
+(1)
+
+
+
+
+
+(2)
+(1)
-
-
+
+
-
+
+
+
+
-
+
+
亚群3(4)
+
+
-
+(3)
+(1)
+(2)
+(1)
+
+
+
+(3)
+
+(1)
+
+
+(1)
+
+
-
+
+
+
+
+
+
-
-
+(2)
+(2)
-
+
-
+(2)
-
+
+
+
亚群4(2)
+
+
-
+(1)
+
-
+
+(1)
+(1)
+
-
+
+
+
+
+
+
+
-
+
+
+
+
+
+
-
-
+(1)
+(1)
-
-
+
+
+(1)
+
+
+
注:“+”示所有的菌株均为正反应;“-”示所有的菌株均为负
反应;括号内所示数字为有正反应的菌株。
如第一亚群的 HDE1和 XTE4其相似性高达 90%;
而有些菌株即使它们分离自同一土壤,甚至同一宿
主,其表型性状却存在很大差异,如 DDZ3和 DDZ4
尽管都分离自德都土壤,但它们分属于不同的亚
群。以上结果表明了快生型豇豆根瘤菌在形态、生
理生化、抗逆性等方面表现出多样性。通过快生型
菌株的质粒检测发现其质粒图谱的差异与其表型
性状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如第3类质粒图
谱的菌株与表型结果一致。但大部分菌株的质粒组
成具有多样性。如亚群1的菌株的质粒型分属于第
2、4、5和第 6质粒型;菌株 DDZ4、SJZZ1和 SJZZ6
在表型分类中均属于亚群2,而质粒型却分别属于
第1和第3质粒型。本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自不同土
壤的豇豆根瘤菌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表现出丰富的
表型多样性。此外,此项研究也对我们了解我国豇
豆根瘤菌的分布,保存根瘤菌资源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二部)(M).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贾雪峰,张伟敏,钟 耕.蛋白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J].粮食与油脂,2006(3):19-21.
[3] 史晓霞,师尚礼,杨 晶,等.豆科植物根瘤菌分类研究进展[J].
草原与草坪,2006(1):12-17.
[4] YANG Jiang-ke,XIEFu-li,ZOU Jie,etal.Polyphasic
CharacteristicsofBradyrhizobia Isolated from Nodulesof
Peanut(Arachishypogaea)inChina[J].SoilBioloby& Bio-
chemistry,2005,37:141-153.
[5] 李阜棣,喻子牛,何绍江.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
农业出版社,1996.97-98.
[6] 胡千德,周俊初.湖北潜江灰潮土中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
biumfredi)多样性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0,20(2):7-10.
[7] 陈明周,谢福莉,周俊初.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fredi)
的多样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4):597-600.
[8] CHENLC,ANTONIOF,HUGOV,etal.Diversityand
SymbioticEfectivenessofRhizobiaisoLatedfromField-grown
SoybeanNodulesinParaguay[J].BiolFertilSoils,2002,35:
448-457.
[9] ECKHARDTT.A RapidMethodfortheIdentificationof
Plasmid Desoxyri-bonucleic acid in Bacteria[J].Plasmid,
1978,1:584-588.
(责任编辑 郑 威)
596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