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乡村片区旅游规划路径探索
———以桐木农业公园为例
汤 波1,魏 甫2,朱志华3
(1.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 长沙410014;2.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湖南 长沙410014;3.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410014)
摘要:介绍了桐木农业公园的项目背景及资源概况,并进行了SWOT分析,探讨了规划战略及总体规划布
局,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公园;旅游;自然资源;两型
收稿日期:2015-03-17
作者简介:汤 波(1982—),女,湖南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5-0312-03
1 引言
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片区环境品质和人民群众的
生活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将桐木、大华、立
马三村资源整合,以桐木城乡农业公园的发展模式对该
片区进行旅游规划。该发展模式为城市周边近郊“两
型”社会建设下的新农村建设探索有益的发展路径。
2 项目背景
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获国家批准为全国资源
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莲
花镇被定为“两型”社会示范镇。在《长沙大河西先导区
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莲花“两型”社会建设正
一步步朝目标靠近。
桐木片区以桐木村村镇建设为首的“两区型”社会
建设初具雏形。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随之有很多投
资项目入住该片区。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发展前
景较好,但由于各个项目都是独立个体,彼此之间没有
必然的联系,这些项目发展模式与一般新农村建设发展
模式类似,在如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当代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下,显然竞争力较弱。为了进一步
提升片区环境品质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片区各
项社会事业的飞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将
桐木、大华、立马三村资源整合,发展片区一体化的联合
竞争经济,势在必行。
3 现状情况
3.1 区位条件
莲花镇位于先导区西南角,与长沙市中心联系紧
密,交通便捷。以桐木、大华、立马三村为主的桐木片位
于莲花镇西南角,紧临莲花集镇,京珠西线互通位于桐
木村东侧,交通区位优越,总规划面积1742.4hm2。
3.2 自然资源评价
3.2.1 综合自然山水资源评价
桐木片规划地块是群山环抱的盆地,山林植物保护
完整,莲花河上游水系发源地之一,水资源丰富,风景秀
丽。
3.2.2 综合人文资源评价
(1)村容村貌。莲花镇是两型社会示范镇、生态宜
居新家园、城乡统筹样板区。而桐木村是两型社会示范
村,内有节能减排示范点-玉华新村;另有连接莲花集
镇至大华村的生态宜居走廊。这些以打造特色“两型”
社会建设下的新型农村村貌将是旅游的亮点。
(2)休闲农业。莲花镇桐木片规划地块内现有多家
休闲农业接待点,其中以小仙窝度假园、南洲湖生态农
园具有较强代表性。南洲湖生态农园以垂钓、绿色食品
为特色。小仙窝可作为团体度假休闲点,内有登山、康
体娱乐等接待项目。
3.3 SWOT分析
3.3.1 优势(Strengths)
(1)旅游资源优势。莲花镇桐木片四面环山,地块
内没有工业的污染,只有青山碧水,小桥流水人家,景色
宜人,是两型社会示范村,且有生态宜居走廊串联莲花
集镇。另外地块内已有多家乡村旅游服务接待点,为旅
游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区位优势。紧临莲花集镇,有京珠西线互通落
户桐木,且有多条通往长沙市区的公路,交通网络比较
完善,有利于旅游面的扩散。
(3)政府主导优势。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莲花“两
型社会”的建设,重视各片区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
路。桐木片以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的特色,引起岳麓区
的高度重视,决定完善片区配套服务设施,提升片区旅
游品质,打造片区特色旅游经济,为片区旅游业的发展
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3.3.2 劣势(Weakness)
(1)地块内交通可达性较弱。虽然有方便快捷的交
通直达长沙市区和其它区域,但由于桐木片内各村均依
托雨九线作为联系村外的道路,彼此没有道路相连,片
区内各服务点之间的可达性较弱。
(2)旅游资源特色不突出。近年来乡村体验,是城
213
2015年5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5期
市居民短期旅游的热潮,该片区有几个农村旅游服务
点,但大都开发模式差异不大,特色不鲜明,和其它区域
的散点式农家乐游差不多,且各自为阵,品质难以提升,
经济效益不高。
(3)区域协调不力。由于缺少片区之间的协调发
展,盲目跟风,导致大大小小的类似游客服务点无序发
展,不但不能带来片区整体经济发展反而会导致内部效
益下降,生态也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3.3.3 机遇(Opportunity)
(1)省内旅游业发展的态势。随着长花灰韶线的贯
通,莲花镇作为红色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将带来
更多的游客群体。
(2)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的战略。以“区域资源整
合、网络共生”为基础,发挥大河西岳麓山-象鼻窝-莲
花山、洋湖垸湿地公园-大王山-靳江河-泉水冲等旅
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对区域的带动作用,精心组织区域交
通线路,挖掘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旅游资源,策划旅游
项目,把莲花镇融入到大的发展环境中去。
(3)莲花“两型社会”示范镇的建设。以“两型”为指
导思想,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为依托,促进
莲花镇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农村的新的发展道路,
也为旅游业带了特色之路。
(4)莲花镇和文化旅游的规划。莲花镇原有的以灵
瑞寺等为代表的人文资源加以利用,重点突出湖湘文化
的特色,打造”和“文化品牌,带动莲花片区旅游经济的
发展。
3.3.4 挑战(Threats)
(1)资源的整合,走特色之路。由于是三村组合成
片,在相互联系,相互共享资源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取
舍要得当,资源利用要合理。另外规划区域内已经散布
多个乡村服务点,要挖掘各自的特点,突出各个特色,不
冲突、不重复,达到资源平衡、共享,形成一个完整的旅
游体系。
(2)新农村旅游的竞争。新农村旅游成为当今城市
近郊的周末度假的热潮,如何提高竞争力,在新农村旅
游热潮中占据长期的位置,是我们始终思考的问题。
4 规划战略
4.1 规划理念及定位
从现状分析可见该片区的特殊性,不能用以往规划
农村村镇旅游,发展农家乐的满地开花式的发展模式,
应寻找适应当前发展要求。即既顺应莲花“两型社会”
示范镇的建设和莲花镇和文化旅游的规划,又接力莲花
生态宜居走廊景观风貌改造规划,发展自身片区特色旅
游,将该片区旅游定位于城乡农业公园。
城乡农业公园就是城市建设者基于人处自然和谐
共处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1],将城市公园的规划手段融
入农村宜居田园规划的一种模式,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
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
结合于一体的公园 [2]。其中包涵两个属性,一方面以
农村宜居田园为载体,有着群山环抱的田园,点缀在其
间的乡间白墙灰瓦,蜿蜒流经的小河,春天油菜田,夏天
荷花开,秋天满目金黄色的稻田,一片纯朴的乡间景色;
另一方面有城市公园的功能,能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
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
活动的场所。
4.2 片区旅游规划目标及策略
4.2.1 规划目标
桐木片区旅游规划将景观生态原理与地域综合生
态特点以及公园发展目标相结合,构建一个空间结构稳
定,具有可持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区域农业公园景
观[3]———桐木农业公园。即将桐木、大华、立马三村形
成的桐木片区内各个旅游服务点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在保护生态的前提适度开发,打造集农业观光、康体娱
乐、农园教育于一体的桐木农业公园,形成片区旅游经
济,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
4.2.2 规划策略
(1)树立品牌。整合现有资源,精心设计旅游精品,
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
(2)生态保护。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两
型社会”建设理念,对生态的保护贯穿始终,既是保护现
有美丽景色,也是维持旅游长久的生命力。
(3)完善基础设施。按城市公园的经营思路将公园
的配套服务设施完善,为良性的旅游经济发展打好基
础。完善旅游路线体系、公共服务建筑、停车场、医疗卫
生、环卫设施、指示牌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4)项目策划。旅游项目策划应根据服务的人群、
自身旅游资源而设计。桐木农业公园就公园性质来说,
应该是开放的、大众的。目前以农家乐吸引来消费的人
群为主,一般为近郊一日游。抓住已有消费人群心理,
拓展新的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以扩大旅游产品吸引,
完善旅游体系的综合性,以项目吸引回头客和新旅游群
体。规划多种旅游线路,以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改变单
一的一日式农家乐短暂旅游,变一日游为二日游、三日
游、寒暑假游。
(5)市场营销。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旅游,不仅要有
好的生态环境,还必需能聚集人气,有一定的游客量,旅
游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怎样聚集人气是是旅游必需
考虑的问题,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是重要的手段。通过积
极开拓市场,树立市场意识;制定以特色“两型”建设下
的新农村乡镇之旅为旅游线,以“蔚蓝之村”的桐木农业
公园为形象口号,加大宣传力度对旅游地形象传播;规
划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并策划的旅游节庆节,主要策划
的节庆为:春季-步行节、昆虫节;夏季-蔬菜节、务农
节;秋季-水果节;冬季-稻草艺术节。
5 总体规划布局
5.1 规划结构
桐木片区旅游规划结构为一带两环。一带即游览
观光带,也就是连接莲花集镇的莲花生态宜居走廊;两
环即核心田园旅游环、生态旅游环。核心田园旅游环即
公园内主要游览道路,主要连接各个特色旅游接待点。
生态旅游环则是生态山林和田园风光旅游环,也是公园
的山林背景环(图1)。
313
汤 波,等:乡村片区旅游规划路径探索———以桐木农业公园为例 地理与旅游
图1 规划结构
5.2 旅游主题策划
根据现有旅游服务点,进行资源整合,整体规划,形
成服务大众群体的综合性农业公园。农业公园内根据
大众游客来源的年龄层次和出行种类分别布置主题旅
游点,并根据各主题规划定期旅游节日,吸引游客。
(1)生活体验旅游———农家生活体验,突出以青少
年教育和乡村文化的主题。以体验农家生活的旅游模
式,主要针对以家庭为单位或青少年教育团体或个人设
计,设计的住宿以体验稻香田园生活为主题。主题规划
在生活体验区,主要规划的旅游接待节点有:西域农林、
南洲湖、开心农场。
(2)村落风光旅游———观光游览,突出“蔚蓝之村”
观光的主题。对外展示的形象窗口,以展示体验“两型
社会”建设指导下的村落风貌观光。主要针对途经游客
观光体验,是提升旅游品质和吸引更多游客的重要展示
窗口。主题规划在旅游观光带上,主要设计有:玉华新
村、生态宜居走廊观光游览带。
(3)养身旅游———养生保健,突出乡间田园养身的
主题。现有旅游接待点小仙窝,地处幽静山凹内,环境
优美,是藏风聚水的风水宝地,适合以养身保健为主题
的旅游开发和药用植物的种植。主要针对老年人养身
保健和药用植物材料的供应。主题规划在养生保健区,
主要规划的旅游接待节点有:小仙窝、玉华新村。
(4)商务旅游———商业会晤。结合天泉草业自身的
发展,突出高效产业的田园风光,并设立少量对外开放
的用于商业会晤功能的酒店,以满足商业会晤层次的人
群。主题规划在产业观光区,主要规划的旅游接待节点
是天泉农场,建议发展产业类项目,建议策划的项目有:
天泉产业观光、产品展示园、商务会所、草原民居等。
(5)生态旅游———田园风光、山林休闲娱乐,突出团
体活动的主题。以体验田园自然风光,享受大自然的秀
丽山水和清新的空气。适合企业团体和老同学聚会的
团体旅游,可供团体环公园游览并进行团体娱乐活动。
如团体山林拓展运动、团体会馆、团体步行运动等等。
主题规划在休闲娱乐区,主要规划的旅游接待节点有:
果香林居、森林运动园(图2)。
图2 主题分区
5.3 游线组织
旅游路线均利用已有硬化道路再规划设计,形成内
部完整的游路体系。为加强公园内部的可达性,整体上
采用“大环套小环”游线组织,联系公园内部各个景观节
点。“大环”由次游路与北面玉华新村后山形成空间形
态上的外环,即生态旅游环。“小环”由主游路借莲坪大
道连接成环,即核心田园旅游环,公园内环,连接主要的
旅游接待点。
5.4 公共服务设施布点
桐木农业公园的公共服务设施可以概括为两心九
点。两心即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公园管理中心。游客服
务中心结合桐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布置。公园管理中
心布置在桐木村部。九点即九个旅游接待点。即玉华
新村(花香田舍)、小仙窝、果香林居、森林运动园、天泉
农场(天泉草业)、唐家湾农家乐、稻香农庄、西域农林、
南洲湖。
6 结语
桐木农业公园是桐木、大华、立马三村的桐木片区
旅游规划,是利用其片区的区域条件优势,整合山水自
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源,运用共生原理、景观
结构与功能原理、系统整体性和要素异质性原理、边缘
效应原理[4]进行整体规划,实现“产城一体化”符合“两
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要求。桐木农业
公园的发展模式,是农业自然景观载体与城市发展需求
有机结合的结果,有效地将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合为一
体,拓展了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思路,美化和优化了城镇
生态景观环境,为“两型”社会示范镇建设添砖加瓦了,
使其成为特色的城镇,为城市周边近郊的“两型”社会建
设下的新农业建设探索有益的发展路径。
413
2015年5月 绿 色 科 技 第5期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市场开拓研究
———以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曹馨月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650051)
摘要:指出了生态旅游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域协调发展和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我国
当前自然保护区域开发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发展方向,以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域的发展和
旅游市场开拓为例,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域和生态旅游的关系,探讨了纳板生态旅游市场的开拓对策,以期
为推动我国自然保护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域;生态旅游;市场开拓;研究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5-0315-02
1 引言
风景名胜资源主要是指能够引起人们审美和欣赏
的一些事物的统称,在我国纳板河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域
有着独特的风景特色,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在这
里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生态旅游是当地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强对
该地区的生态旅游市场的开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
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更好地对生态旅游的规划发展、
产品设计以及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都进行深度探索和
研究,从而不断推动我国自然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和进
步。
2 自然保护区域和生态旅游的关系分析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域基本上综合了保护、教育、协
调、生产以及旅游等多个方面的职能发展状况,其中在
自然保护区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重视对自然保
护区域的保护发展。保护是开展其他职能的重要前提,
在发展过程中,要想更好的实现生产和经济效益水平的
提升,就必须重视保护活动的开展。
我国当前在对生态旅游研究过程中,仍然缺乏统一
的认知,但是生态旅游发展所具备的一些特殊的性能比
如环保性能、教育性能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知,也被
人们所认可,这也证明了生态旅游是比较符合自然保护
区域坚持的保护特性。自然保护区域主要是针对一些
稀缺物种和濒临灭绝的物种开展的保护工作,通过设立
天然的集中保护区域,从而更好的维持现有的物种现
状,使其更好的发展。这是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
分,开展生态旅游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当地的经济发
展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用,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当地资源的
保护,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休憩场所。
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区域都是以实现资源和环境
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上,能够加强保护工作开展,同时也在发展过程中重视
发展变革,能够形成一种高效率的发展变革方式,实现
生态旅游事业和自然保护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互相促
进,共同发展,因此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了自然保护区旅
游开发的必然趋势。
3 生态旅游市场研究
在自然保护区域内开发生态旅游事业时,是将生态
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利用的,既然是一种产
品,那么就必须将其融入到市场环境中,通过吸引更多
的游客来实现生态旅游产品的消费。在生态旅游资源
开发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纳板河流域的风景名胜资源
的开发和保护管理,在旅游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
持一定的基本原则,以实现生态旅游为主,加强宣传教
育工作开展,不断普及当地的民风习俗,丰富群众文化
生活。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破坏,
也不能利用天然的生态环境进行一些建设项目的投资
建设,这样会破坏纳板河流域的天然景观,同时在生态
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当地的交通便利,方
便游客来此游玩。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该地方拥有很多
收稿日期:2015-03-09
作者简介:曹馨月(1972—),女,云南昆明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工作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
参考文献:
[1]游明伦,杨政水.城市农业公园的内涵、模式及路径[J].贵州农业
科学.2014,42(12):267~272.
[2]郑 阳,孙明高,辛培刚.对现代农业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探
索———以聊城市凤凰苑现代农业公园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4,35(2):280~283.
[3]宋 俊.谈现代农业公园景观的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2).
[4]谢花林.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
(3):39~40.
513
2015年5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