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城市香樟群落类型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全 文 :第34卷第4期
2016年8月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农 业 科 学 版)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AGRICULTURAL SCIENCE)
Vol.34No.4
  Aug.2016
文章编号:1671-9964(2016)04-0006-06  DOI:10.3969/J.ISSN.1671-9964.2016.04.002
收稿日期:2015-08-03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J02B01-4)
作者简介:冷寒冰(1983-),女,山东青岛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城市生态学,E-mail:008slh@163.com:
秦俊(1968-)为本文通讯作者,女,博士,教授级高工,研究方向:城镇热岛和植物碳汇研究,E-mail:qinjun03@126.com
城市香樟群落类型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冷寒冰,奉树成,秦 俊
(上海植物园,上海城市植物资源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231)
摘 要:以上海城市人工绿地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不同香樟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SOC)、全氮
(TSN)含量和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各类型香樟群落显著影响0~40cm土层平均SOC
(P<0.05),其中0~20cm土层SOC变化范围在10.77~26.87g/kg,20~40cm土层变化范围在
6.60~12.87g/kg,均表现为乔灌草结构的香樟混交林群落(MF)>地被覆盖的香樟纯林群落
(PF)>土壤裸露的香樟纯林群落(BF);(2)0~40cm土层土壤TSN和C/N因群落类型而异,变
化趋势与SOC相同,但差异性并不如SOC明显,总体而言碳素增加速度高于氮素;(3)群落叶凋落
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分别显著正相关,R2 达到0.9483和0.7176。混交林叶凋落量对土壤有机
碳和全氮的增加效应大于纯林,提高了114.90%。研究表明,群落通过地上凋落物的输入和地下
空间根系周转而影响SOC和TSN,城市配置香樟群落时,应考虑多树种混交,多层次搭配,增加地
上和地下有机物输入量,提高土壤SOC含量,增强土壤碳汇能力。
关键词:香樟群落;有机碳;全氮;碳汇;凋落量
中图分类号:S 714    文献标识码:A
Efect of Cinnamomum camphora Communitie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Soil Nitrogen in Urban Area
LENG Han-bing,FENG Shu-cheng,QIN Jun
(Shanghai Botanical Garden,Shangha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Sustainable Plant Innovation,Shanghai 200231China)
Abstract:The soil organic carbon(SOC),total soil nitrogen(TSN)and their distribution in the soil profile
under different Cinnamomum camphora community types were studied in Shanghai urban are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munity typ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SOC in the 0-40cm soil layer(P<0.05).SOC in the
0-20cm soil layer varied from 10.77to 26.87g/kg,in the 20-40cm layer from 6.60to 12.87g/kg,in the
order of mixed forest planting with grass and shrubs>pure forest only with grass>pure forest on bare
soil.TSN and C/N in the 0-40cm soil layer varied with community types in the same order with SOC,but
in less remarkable difference.Carbon(C)got the higher rate of increase in soil than Nitrogen(N).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f litter mass and SOC (R2=0.9483)and TSN (R2=
0.7176).The increase of leaf litter mass affected SOC and TSN which rose by 114.90%in mixed forest
compared to pure forest.We conclude that plant community types modify the input of litter mass and fine
root turnover,and thereby influence SOC and TSN.With more mixed species and structured colocation,
Cinnamomum camphora community increased the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input of organic matter
and improved SOC and soil carbon sink capacity.
第4期 冷寒冰,等:城市香樟群落类型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Key words:Cinnamomum camphora community;soil organic carbon;total soil nitrogen;carbon sink;
litter mass
  城市作为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其碳汇资源受
自然和人类的双重驱动,城市化更是对城市碳汇资
源产生剧烈冲击[1]。因此,人工配置群落对城市生
态系统具有恢复和重新构造的功能,可促进植被、土
壤及其他生物等生态条件的融合[2]。森林的重建一
般都会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土壤有机碳(SOC)主
要来源于地上部分的枯落物输入以及地下部分根系
周转产生的碎屑,而树种主要通过控制有机质输入
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分解机制来影响土壤有机碳库
及其动态变化[3],土壤有机碳库是土壤肥力高低的
重要测定指标,是各养分的重要来源,有机碳的增加
可以改善受损土壤性质[4]。而有机碳的输入又在一
定程度上有利于土壤氮的积累[5],两者相互依存,存
在耦合关系。不少研究均表明了不同类型的植物群
落对土壤碳氮储量的差异性影响[6-8],但是在城市化
影响下,关于某一特定树种的人工配置群落对土壤
碳氮影响的研究却很少。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樟科,樟属,常
绿乔木,在上海及亚热带地区城市绿地广泛种植,也
是上海主要的绿化树种,病虫害少、树形优美,被作
为林区、行道树骨干树种进行应用栽培。由于很多
香樟绿地群落结构存在问题,踩踏现象也比较严重,
因此深入调查分析香樟群落密度和结构特征,探讨
合理的香樟群落结构,改善植物土壤理化性质,提高
土壤碳汇显得尤为重要。
本试验以上海植物园不同配置类型的香樟群落
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以及凋落
物的测算,分析香樟群落类型对土壤碳汇能力的影
响,旨在为合理配置香樟群落及提升绿地土壤碳汇
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上海植物园位于上海徐汇区,地标位置为31°10'
N和121°26'E,占地81.86hm2。该地区气候属于北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年降雨量1 123
mm,年平均气温15.7℃左右,全年无霜期约230d。
1.2 样地选择
上海植物园人工植被类型丰富,各种人工栽培
的植物形成多样化的群落类型,但种类和结构相对
单一,并多呈块状镶嵌分布,人为养护程度较低。本
次选择了园内3种具有代表性的香樟群落类型,分
别是香樟纯林(土壤裸露)(BF),香樟纯林-草本地
被(PF),香樟混交林-灌木-草本(MF),每个类型各
选取了3个样地,均无人工养护干预。
1.3 植被调查
本研究于2015年4月,对植物园内各香樟群落
进行系统的群落学调查。由于研究区域内绿地群落
斑块较小,设立面积为100m2 研究样地进行调查。
(1)记录各群落样方内乔本层植被种名、个体数量、
高度、胸径、盖度和生长状况;(2)记录灌木层植物种
名、高度、盖度及生长状况;(3)记录草本层植物种
类、盖度(表1)。
1.4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在不同群落样地内,沿对角线布置5个点,清除
土壤表层凋落物层,分别按0~20、20~40cm分层
取样,多点混合取样,分层充分混合后的新鲜土样放
入塑料袋内,自然风干、磨碎、过筛,土壤有机碳
(SOC)用 H2SO4-K2Cr2O7外加热法测定,全氮
(TSN)用凯氏定氮法量的测定[9]。
1.5 凋落物生物量采集与分析
采用样方收获法测定,在样地内沿对角线布置
5个0.5m×0.5m小样方,收集样方内所有的凋落
物层,并进行分类,分成叶、枝、果3类。将收集到的
凋落物带回实验室,称量得鲜重,再将凋落物于105
℃下杀青20min,杀青结束后,将温度降为80℃烘
干至恒重并称量,测得生物量。
1.6 数据处理
利用软件SPSS18.0和Sigmaplot12.5进行试验
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绘图。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
(ANOVA,LSD)检验参数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用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2个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
2 结果和分析
2.1 不同香樟群落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植被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植被类型不同,
土壤有机碳的输出方式也有所不同。如表2所示,
3种香樟群落类型的平均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农 业 科 学 版) 第34卷
表1 不同香樟群落主要植物特征
Tab.1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innamomum camphora communities
类型
Types
植物群落
Plant community
数量
Numbers
平均高度/m
Average height
平均胸径/cm
Averag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层盖度
Layer coverage
其他主要伴生植物
Other main
accompanying plant
BF 香樟 10  11.94  28.98  90% -
PF
香樟 8  12.33  35.48  90%
春云实(Caesalpinia
vernalis)、蔓 长 春
(Vinca major L.)、
渐尖毛蕨
(Cyclosorus acuminatus)
- - - 60%
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细叶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MF
香樟 3  14.15  53.21
广 玉 兰 (Magnolia
grandifloralinn)
1  11.10  36.90
银杏(Ginkgo biloba) 3  12.35  16.38
八 角 金 盘 (Fatsia
japonica)
13  1.50 -
蔓长春 - - -
90%
50%
50%
朴树(Celtis sinensis)、
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枇杷(Eriobotryajaponica)、
海桐(Pittosporum tobira)、
瓜子黄杨(Buxus microphylla)
  注:BF为乔灌草结构的香樟混交林;PF为地被覆盖的香樟纯林;MF为土壤裸露的香樟纯林,下同。
Note:BF:Mixed forest planting with grass and shrubs;PF:Pure forest only with grass;MF:Pure forest on bare soil.The same as below.
(P<0.05),其中土壤裸露的香樟群落(BF)土壤有
机碳含量最低,在0~40cm土层,平均有机碳含量
仅为8.68g/kg,而乔草香樟纯林(PF)和乔灌草香
樟混交群落(MF)有机碳含量则分别达到13.15和
19.86g/kg,是BF群落类型的1.52倍和2.29倍。
这表明,香樟复层群落结构的提高有利于土壤有机
碳含量的累积。
表2 不同香樟群落类型0~4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标准差)
Tab.2 The level of SOC in 0-40cm soil layer under different Cinnamomum camphora community types(mean±SD)
群落类型
Community types
样本数
Sample numbers
有机碳含量/(g·kg-1)
SOC
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BF  3  8.68±0.6a 6.90
PF  3  13.15±0.6b 4.50
MF  3  19.86±1.8c 9.04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3种香樟群落之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
Note: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deno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ree communities(P<0.05).The same as below.
  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土层的降低,3种群落均
呈现出有机碳含量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 MF群落
下降最为明显。与0~20cm土层相比(变化范围在
10.77~26.87g/kg),20~40cm土壤有机碳变化
范围在6.60~12.87g/kg,平均降低了52.04%,香
樟的复层群落结构有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增加。0
~20cm相同土层中,MF香樟群落土壤有机碳含
量显著高于PF和BF群落(P<0.05),分别是它们
的1.63倍和2.48倍;20~40cm土层,3种群落类
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幅度减小,BF和 MF群落
有显著差异(P<0.05),BF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是
MF群落的51.16%。
2.2 不同香樟群落类型对土壤氮含量及碳氮比的
影响
如表3所示,与BF群落相比,PF群落和 MF
群落的全氮含量为1.03和1.44g/kg,分别提高了
37.33%和92.00%(P<0.05),碳氮比为16.06和
18.93,分别提高了11.61%和31.55%(P<0.05)。
这一结果表明,香樟群落在增加复层结构的同时,土
壤全氮含量和土壤碳氮比也会相应显著提高。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土层的降低,3种群落均
呈现出全氮含量下降的变化趋势,MF群落下降最
为明显,与0~20cm土层相比,其20~40cm土层
全氮含量下降了5 8.8 2%。在0~2 0cm土层,MF

第4期 冷寒冰,等:城市香樟群落类型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图1 不同香樟群落类型剖面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3种香樟群落同一土层之间差异显著(P<0.05)。BF为乔灌草结构的香樟混交林;
PF为地被覆盖的香樟纯林;MF为土壤裸露的香樟纯林
Fig.1 Distribution of SOC and TSN in the soil profile under different Cinnamomum camphora community types
Different letters deno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in the same soil layer among three communities(P<0.05).
BF:Mixed forest planting with grass and shrubs;PF:Pure forest only with grass;MF:Pure forest on bare soil.
表3 不同香樟群落类型0~40cm土壤全氮含量和碳氮比(平均值±标准差)
Tab.3 The level of TSN and C/N in 0-40cm soil layer under different Cinnamomum camphora community types(mean±SD)
群落类型
Community types
样本个数
Sample numbers
全氮含量/(g·kg-1)
TSN
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碳氮比
C/N
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BF  3  0.75±0.07a 9.33  14.39±1.68a 11.67
PF  3  1.03±0.01ab  0.97  16.06±1.35a 8.40
MF  3  1.44±0.45b 31.25  18.93±2.19b 11.57
群落土壤全氮含量比BF群落和PF群落分别提高
了134.48%(P<0.05)和55.73%;20~40cm土层
中,3种群落类型的土壤全氮含量差异幅度减少,但
依然表现出 MF群落与 BF群落差异显著(P<
0.05)。
2.3 不同香樟群落类型对凋落量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BF群落由于为人为踩踏区,
凋落物被收集和清除,其生物量为0。MF群落枝叶
总凋落量高于PF群落,是其1.14倍。从各组分来
看,MF群落叶凋落物比例较大,占总量的61.91%;
而PF 群落则枝凋落物所占比例大,为总量的
67.11%。MF群落的叶凋落量高于PF群落,是其
2.15倍,枝凋落量降低,仅为PF群落的64.80%。
混交林除了香樟树种外,增加了其他落叶树种,叶凋
落量明显增加;另一方面,香樟纯林密度过高,结构
不合理,致使冠层内部枝条脱落,枯枝增加。
表4 不同香樟群落类型凋落量(平均值±标准差)
Tab.4 Litter mass under different Cinnamomum camphora community types(mean±SD)
群落类型
Community types
叶凋落量/(g·m-2)
Leaf litter mass
枝凋落量/(g·m-2)
Branch litter mass
枝叶总凋落量/(g·m-2)
Total litter mass
BF  0  0  0
PF  108.03±25.68  220.42±59.35  328.46±64.29
MF  232.16±33.19  142.83±22.66  375.00±42.13
2.4 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与凋落量的相关性
一元回归分析表明,枝叶总凋落量和叶凋落量与
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随着凋落物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呈上升趋势,
其中叶凋落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拟合性更
好,R2 分别达到0.9483和0.7176,而总凋落量与土
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拟合R2 仅为0.5250和0.4109,说
明叶凋落量大小与土壤碳氮含量关系更为密切。
3 讨论
  本研究中,3种群落均是在建园之初栽培的稳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农 业 科 学 版) 第34卷
图2 SOC、TSN与总凋落量的关系
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soilnitrogen and total litter mass
图3 SOC、TSN与叶凋落量的关系
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soil nitrogen and leaf litter mass
定群落,土地利用历史、立地条件、林龄均一致,其土
壤特性的差异主要归因于树种的影响。植被类型反
映了植被向土壤输入有机物量的高低[7],土壤有机
碳主要来源于地上部分的凋落物及根系周转产生的
碎屑。凋落物数量及其分解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着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对植物养分的供应[8-9],而根
系在土壤中吸收水和矿物质来合成和储存有机物,
根系微生物、根系残体以及根系死亡后的空穴对于
转化土壤有机碳和无机氮起着重要的作用[10]。分
析表明,各类型群落0~40cm土层平均有机碳含量
大小关系为:乔灌草结构的香樟混交群落>地被覆
盖的香樟纯林群落>土壤裸露的香樟纯林群落(表
2、3)。在0~20和20~40cm土层,乔灌草结构的
香樟混交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裸露的纯林
群落相比,分别提高了148.20%和95.45%。从中
可以看出香樟群落层次越复杂,树种越多样,有机碳
含量越高。这与郭家新等[11]和黄丽华[12]等的研究
结果大体一致。凋落物是人工林土壤碳库的主要来
源,凋落物的性质和多少直接决定了表层土壤碳储
量的多少[11]。研究中土壤裸露的香樟纯林,地表无
植被覆盖,由植被输入土壤的有机碳极少,致使土壤
贫瘠,雨水淋溶作用强,土壤碳汇能力最低;有地被
覆盖的香樟纯林,群落结构比较简单,凋落量较低,
也影响有机碳的积累;香樟混交林物种不仅丰富,而
且林下的凋落层明显,叶凋落量比例较大,为总凋落
量的61.91%,是纯林的2.15倍。经回归分析,叶
凋落量与土壤有机碳关系最为密切(图3),拟合效
果最好(R2=0.9483),也证明了土壤有机碳随着叶
凋落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根系的垂
直分布特征直接影响输入到土壤剖面各层次的有机
碳数量[13]。有研究表明植被群落的灌草覆盖度是
影响根系生物量的主要因素,而根系生物量与土壤
碳储量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根系生物量可以作为
土壤碳储量大小的指标[14]。本研究中乔灌草结构
的香樟混交林植被覆盖度高,植物物种丰富,根系生
产力也相应增加,广大的根系分布通过改善土壤孔
隙,帮助地表有机质分解,并有助于增强土壤动物与
微生物的繁殖力和生存范围,从而提升土壤固碳能
力。这也是多层次香樟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
的原因之一。
土壤氮主要来源于有机质,有机质的积累与分
解直接影响氮素在土壤中的储存和转化,对土壤氮
素含量起主导作用[15]。碳氮元素作为土壤中酶类
和微生物合成的物质基础,影响着酶类和微生物的
活性,从而影响着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16]。而土壤
碳氮比(C/N)既是土壤质量的敏感指标,也是衡量
土壤碳和氮营养平衡状况的指标[17]。本研究中,各
类型群落0~40cm土层平均全氮含量和C/N大小
关系与有机碳变化趋势相同,均为乔灌草结构的香
樟混交林最高,土壤裸露的香樟纯林最低,后者的全
氮含量和C/N仅为前者的52.08%和76.02%,这
也再次印证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土壤有机碳与全氮
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18]。随着香樟群落物种的
丰富,层次的增多,土壤碳氮积累速度明显加快,碳
素的增加速度高于氮素,即C/N上升,这说明地上
植被变化导致了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及其C/N发生
分异[19-20]。另一方面,土壤C/N的提高可对土壤微
生物的活动能力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促使有机质
和有机氮的分解矿化速度减慢,提高土壤固定有机
碳的能力[18]。
4 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3种不同香樟群落类型对土壤有
01
第4期 冷寒冰,等:城市香樟群落类型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机碳、全氮含量和碳氮比垂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合
地上凋落物研究,筛选出土壤碳汇能力最强的香樟
群落类型。
各类型香樟群落显著影响0~40cm土层平均
SOC(P<0.05),TSN变化不如SOC显著,但大小
关系均表现为乔灌草结构的香樟混交林群落>地被
覆盖的香樟纯林群落>土壤裸露的香樟纯林群落。
地上凋落量的输入和地下空间根系周转是主要的影
响因子。群落叶凋落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分别呈
显著正相关关系,R2 达到0.9483和0.7176;灌草覆
盖的混交林群落0~20和20~40cm土层土壤有机
碳和全氮含量均高于地表裸露和仅草本覆盖的纯
林。结果表明,多树种混交、多层次搭配的香樟群落
能够较好地增加地上和地下有机物输入量,提高土
壤有机碳含量高,增强土壤碳汇能力。
参考文献:
[1] 叶有华,邹剑锋,吴锋,等.高度城市化地区碳汇资源
基本特征及其提升策略[J].环境科学研究,2012,25
(2):240-244.
[2] 史久西,王小明,阙国宁,等.绍兴市城市森林人工群
落配置模式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4):
395-405.
[3] Binkley D Giardina C.Why do tree species affect
soils?The warp and woof of tree-soil interaction[J].
Biogeochemistry,1998,42:89-106.
[4] 康轩,黄景,吕巨智,等.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及有
机碳库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6):
2339-2343.
[5] 刘畅,唐国勇,董成立,等.不同施肥措施下亚热带稻
田土壤碳、氮演变特征及其耦合关系[J].应用生态学
报,2008,19(7):1489-1493.
[6] 马玉红,郭胜利,杨雨林,等.植被类型对黄土丘陵区
流域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7,
22(1):97-105.
[7] 刘守赞,郭胜利,王小利,等.植被对黄土高原沟壑区
坡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
(4):529-536.
[8] Sulzman E W,Brant J B,Bowden R D,et al.Contri-
bution of aboveground litter,below ground litter,and
rhizosphere respiration to total soil CO2efflux in an
old growth coniferous forest [J].Biogeochemistry,
2005,73(1):231-256.
[9] Prescott C E.Do rates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tel us
anything we realy need to know?[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5,220(1-3):66-74.
[10] 周莉,李保国,周广胜.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
其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99-105.
[11] 郭家新.杉木火力楠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土壤碳氮库研
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8,35(2):5-10.
[12] 黄丽华,贺红早,刘盈盈,等.黔东南不同植被类型下
土壤养分及颗粒态有机碳差异分析[J].广东农业科
学,2014(8):202-205.
[13] 闫美芳,张新时,江源,等.主要管理措施对人工林土
壤碳 的 影 响 [J].生 态 学 杂 志,2010,29(11):
2265-2271.
[14] 黄林,周立江,王峰,等.红壤丘陵区典型植被群落根
系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
(6):134-138.
[15] 杜虎,宋同清,曾馥平,等.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植被
类型碳格局变化及影响因子[J].生态学报,2015,35
(14):4658-4667.
[16] Puget P,Lal R.Soil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in a
Molisol in central Ohio as affected by tilage and land
use[J].Soil and Tilage Research,2005,80:201-213.
[17] Huang B D,Sun W X,Zhao Y C,et al.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total ni-
trogen in an agricultural ecosystem as affected by
farming practices[J].Geoderna,2007,139:336-345.
[18] 张春华,王宗明,居为民,等.松嫩平原玉米带土壤碳
氮比的时空变异特征[J].环境科学,2001,32(5):
1407-1414.
[19] 张彦军,郭胜利,南雅芳,等.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
碳氮比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
2012,27(7):1214-1223.
[20] 马玉红,郭胜利,杨雨林,等.植被类型对黄土丘陵区
流域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7,
22(1):97-10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