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病理学报
ACTA PHYTOPATHOLOG ICA SIN ICA 37(2):207-209(2007)
收稿日期: 2005-09-08;修回日期: 2006-05-29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2003C 006Z))
第一作者:姬广海(1970 -),男 ,河南睢县人 ,博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植物病原鉴定与病害控制研究;E-m ai l: jghai001@yahoo. com. cn。
研究简报
芦荟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姬广海 1 , 吴亚鹏 1 , 张乃明 2 , 杨云亮 1
(1云南农业大学 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重点实验室 , 昆明 650201;2云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 昆明 650201)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 associated w ith roo t-rot d isease o f aloe JI Guang-hai1 ,
WU Ya-peng1 , ZHANG Nai-m ing2 , YANG Yun-liang1 (1Key Laboratory for Agr icultural B iod iversity for PestM a-
nagem en t of China Education M inistry, Yunnan A gricu ltura l Un ivers ity, Kunm ing 650201, China;2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Y unnan A gricu ltura lUn iversity, Kunm ing 650201, Ch ina)
Abstract:The pa thogen assoc ia ted w ith roo t-rot d isease of aloe, a severe disease of aloe in Yunnan pro-
vince, was identified as Fusarium solani (M ar.t ) Sacc. , according to morphology, cultural characters and
pathogen ic ity.
Keywords:aloe;root-rot;Fusarium solani
文章编号:0412-0914(2007)02-0207-03
芦荟是百合科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 ,原
产于非洲热带沙漠干旱地区 ,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
植物。随着芦荟的医疗 、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
可 , 70年代以来 ,美国 、日本 、韩国等国家相继掀起
了芦荟热。我国芦荟产业从 80年代末开始起
步 ,近几年来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均有
栽培 ,尤以海南 、云南 、福建和广东省等地较为集
中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芦荟种植面积为 800 km2
左右。但是随着芦荟大规模的种植 ,其根腐病的发
生也日愈严重 ,威胁到芦荟种植业的发展。 2004
年 ,大面积田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该病在云南省
的发病率为 42. 54%、死亡率为 26. 36%。对于芦
荟根腐病病原菌的研究 ,国内外还没有报道 ,本文
对引起云南省芦荟根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了系统的
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 1 采样及分离
2004年在云南省元江县万绿公司芦荟种植基
地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株。
将新鲜病株根部洗净 ,常规表面消毒后 ,采用
组织分离法于 PSA上分离培养 ,经 2次纯化后 ,采
用稀释法进行单孢分离 ,得到纯培养。
1. 2 致病性测定
将分离的病原菌在 PSA上培养 7 d后 ,从培养
基上刮取菌丝 ,制成孢子悬浮液 ,在显微镜下用孢
子计数器将孢子悬浮液浓度调至 1. 0 ×106个 /
mL。采用根部切伤接种法[ 1]接种 , 接种量为 10
mL /株 ,每个处理重复 3次 ,其中接种健康植株来
自于云南省元江县万绿公司芦荟种苗基地 ,设清水
对照 。定期观察 、记录发病情况 ,在接种植株出现
症状后 ,比较其症状是否与田间症状一致;并从病
组织上再次进行病原菌分离 ,比较前后分离病原菌
的菌落形态和孢子的特征 。
1. 3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观察 [ 2]
观察菌落的形状 、色泽 ,测量其生长速度;在
显微镜下观察大 、小分生孢子的形状及多少 ,测
植物病理学报 37卷
量其大小 、有无隔膜及隔膜数目 , 观察产孢细胞
类型 ,厚垣孢子的有无及着生部位和子实体类
型等 。
2 结果与分析
2. 1 症状描述
芦荟根腐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地下部分 ,在芦荟
的整个生长期此病都会发生。在发病初期 ,芦荟幼
苗 、成株的根部呈褐色腐烂 ,病根皮层剥离 ,须根
少 ,整个植株易拔起 ,肉质茎尖变为红褐色 ,且失水
内卷 ,对主根进行纵 、横切割发现主根髓部变黑 ,并
且向上发展 ,褐色渐浅。病情迅速扩展至茎部 ,导
致植株萎蔫 、失绿 ,最后死亡(图 1、2)。
Fig. 1 Symp tom in the fie ld
Fig. 2 Roo t-ro t and interior decay of aloe
2. 2 致病性测定结果
接种 2个月后 ,对照植株生长情况良好 ,而接
种植株易拔起 ,肉质茎和根部表现出的症状与田间
症状基本一致。在接种病株上再次分离病原菌 ,经
PSA培养基培养 ,显微镜观察 ,发现再分离得到的
病原菌与接种病原菌为同一病原菌 。
2. 3 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观察结果
2. 3. 1 培养性状 在 PSA培养基上 , 菌落呈圆
形 ,气生菌丝薄绒状 ,白色至浅灰色 ,中间有土黄色
分生孢子座 ,基物表层肉色 ,培养基不变色 ,生长速
度为 4. 2 ~ 4. 5 cm;在 B ila i’ s培养基上气生菌丝
稀少 、白色;在米饭培养基上呈咖啡色。
2. 3. 2 形态特征 小型分生孢子数量多 、肾形 ,大
小为 (8 ~ 16) μm ×(2. 5 ~ 4. 0) μm;大型分生孢
子马特型(孢子最宽处在中线上部 ),两端较钝 ,顶
胞稍弯 ,基部有足细胞 ,壁较厚 , 2 ~ 7隔 ,多为 3 ~ 4
隔 ,大小为 (22. 5 ~ 47. 5)μm ×(3 ~ 7) μm。产孢
细胞在气生菌丝上长出 ,为长筒形单瓶梗 。在分生
孢子座上长出的分支多 ,长短不一 。厚垣孢子圆
形 ,在菌丝或孢子的中间顶端单生或对生 ,直径
4 ~ 8 μm(图 3)。
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观察结果 ,
参照 Boo th的镰刀菌分类系统 [ 3] ,该病原菌鉴定结
果为茄病镰孢 [Fusarium solani (Mar.t ) Sacc. ] 。
其分类地位为半知菌亚门 (Deuteromycotina)丝孢
纲(Hyphom yce tes)瘤座孢目 (Tuberculariales)瘤座
孢科 (Tuberculariaceae)镰孢属(Fusarium L ink)。
3 讨论
3. 1 目前 , 国内外还没有芦荟根腐病病原的报
道。经致病性测定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
观察 ,作者将其病原菌鉴定为茄病镰孢 [Fusarium
solani (M ar.t ) Sacc. ] , 这在国内外还是首次报
道。芦荟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 ,该病在云南省元
江县芦荟种植区危害严重 ,其中从美国引进的库拉
索芦荟发病较重 ,而且该品种在 3年及 3年以上连
作的田块发病特别重 ,经调查 ,其发病率为 74%,
死亡率为 56%。因此 ,鉴定芦荟根腐病的病原菌 ,
对该病害的发生规律等研究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
据。
208
2期 姬广海 ,等:芦荟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Fig. 3 Con idia ofFusarium so lan i isolated from A loe barbadensis
A:M acrocon idia(16×10);B:M ic rocon id ia(16×40).
3. 2 茄病镰孢及其所在的马特组的分类和名称
变化较频繁 , 1913年 ,Wollenweber首先建立起马
特组 ,茄类镰刀菌是当时 3个种中的 1个;1935
年 , Reinking和 Wollenweber重新审定了这个组;
1940年 , Snyder和Hansen将所有马特组和腹状组
合并为茄病镰孢 ,但当时并没有被镰刀菌工作者所
普遍接受;1950年 , Raillo根据初生阶段大型分生
孢子的宽度将其分为 3个组 ,但这个分类方式在同
种单孢株系的杂交实验中遇到了困难;直到 1971
年 , Booth将其分为 4个种和 1个变种 ,这种分类
方式才为镰刀菌工作者所普遍接受。其中 , Booth
将产孢细胞和孢子的发生方式引入镰刀菌的鉴定
意义重大 ,例如 ,茄病镰孢和尖孢镰孢有些菌株大 、
小孢子形状相似 ,但产孢细胞有明显区别 ,茄病镰
孢梗长 ,尖孢镰孢梗短。
参考文献
[ 1] Fang Z D. P lant pathology resea rch me thod ( in
Ch inese)[ M ] . Be ijing:China Agriculture P ress(北
京:农业出版社), 1979. 64.
[ 2] Lu J Y. Phytopathogen mycology( in Chinese)[ M ] .
B eijing:Ch ina A gr iculture Press (北京:农业出版
社), 2001. 436 - 437.
[ 3] Booth C. The genus Fusa rium. Translated by Chen Q H
( in Ch inese)[ M ] . Be ijing:China A gricu lture P ress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8. 46 - 53.
责任编辑:杨晓昱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