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炎、抗过敏、抗早孕、镇痛等药理活性 ,特别是黄酮类
化合物对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尤为明显。据初步
调查发现:清水县有胡枝子属药用植物 8种 ,即胡枝
子 Lespedeza bicolor、兴安胡枝子 L . daurica、多花
胡枝子 L . f loribunda、美丽胡枝子 L . formosa、铁
马鞭 L . pilosa 、绒毛胡枝子 L . tomentosa、细梗胡
枝子 L . virgata和绿叶胡枝子 L . buergeri。其中 ,
胡枝子与细梗胡枝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较高 ,
且具有良好的抗肾病作用。贯叶连翘 Hypericum
perforatum在清水县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它作
为抗抑郁天然药物 ,在欧洲已有约 1200年历史。现
代研究证明有较好的抗抑郁、抗焦虑、抗病毒、抗炎
镇痛等作用。 这些都可作为后续资源保存发展。
总之 ,发展中药材生产 ,必须贯彻保护与开发利
用相结合 ;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 ;生产与购销
相结合的方针 ,着眼与地道药材和特色药材的发展 ,
加强科学研究 ,不断普及中药材种植技术 ,才能走上
良性循环的道路。
参考文献
[ 1 ] 王 威 ,等 .胡枝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J ].
中草药 , 2000, 31( 2): 144.
[ 2 ] 马伯良 . 黄杜鹃 .贯叶连翘、胡枝子、细叶胡枝子的镇痛作用
[ J ].国外医学 -中医中药分册 , 1987, 9( 6): 31.
[3 ] 刘一兵 . 贯叶金丝桃研究进展Ⅰ -原植物、采收、制剂和化学成
分 [ J] .国外医药 . 植物药分册 , 1998, 13( 3): 99.
[4 ] 朱晓薇 .贯叶金丝桃研究进展Ⅱ -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临床应
用 [ J] . 国外医药 . 植物药分册 , 1998, 13( 4) 153.
(收稿日期: 2003-11-1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课题 2003-Kj151。
作者简介:郑艳:女 , 1967- ,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 ,现脱产在中国药
科大学中药学院攻读生药学博士学位 ;中国植物学会会
员 ,中国天然药物资源委员会会员。 主要从事植物学、生
药学等相关研究。 联系电话: 0553- 3869198。 Email:
w uxb@ mail. ahn u. edu. cn
青葙子、鸡冠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郑 艳 1 ,陈士超 1 ,沈保安2 ,王小明 2
( 1.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2.安徽省芜湖市药品检验所 ,安徽芜湖 241000)
关键词: 青葙子 ;鸡冠子 ;扫描电镜
中图分类号: R28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199( 2003) 02-0049-02
我国第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首次记载了
青葙子 [1 ]。青葙子即苋科青葙 Celosia argentea L.的
干燥成熟种子 ,具清肝、明目、退翳、降压等的功效 ,
常用于治疗肝火眩晕、视物昏花、眼生翳膜等症 [2 ]。
同属植物鸡冠花 C. cristata L.干燥成熟的种子具
敛血止血、止带、止痢之功效 ,临床上用于治疗吐血、
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诸症。因二者
外观极为相似、肉眼很难区分 ,自古以来就常混淆 ,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所述“……子在穗中 ,与鸡冠
子及苋子一样难辨”。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在寻找鉴
别二者的方法 [3, 4 ]。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产
自芜湖的青葙子和鸡冠子进行了性状、表面细微结
构等的详细观察。
1 材料和方法
1. 1 材料 用作实验的观测材料青葙 (Celosia
argentea L. )和鸡冠花 (C . cristata L. )的干燥成熟
的种子均采自安徽芜湖市四褐山 ,标本存安徽师范
大学标本馆。
1. 2 方法 取干燥成熟的青葙子和鸡冠子 ,蒸馏水
洗表面污物后干燥 ,参考楼之岑等 ( 1997)的方法 ,用
导电胶将材料直接粘在样品台上 ,置于 KYKY-
1000B扫描电镜下观察、拍照 [ 5]。
2 结果
青葙子 (图版 5~ 8图 )外观黑亮光滑 ,大多扁球
形 ,少为肾形。种子纵轴约 1. 30~ 1. 49 mm ,横轴约
1. 07~ 1. 19 mm。种子的一侧略凹 ,凹陷处近中央的
突起部分为种脐 (图 5, 8) ,形似果柄、稍歪斜。 近种
脐表面的细胞排列较紧密。种子表面长方形、多边形
等网格状纹饰十分清晰 (图 6, 7) ,细胞间无缝隙 ,网
眼内能见不规则的瘤状凸起。
鸡冠子 (图版 1~ 4图 )外观黑亮光滑 ,大多三角
状球形或肾形。 种子纵轴长约 0. 85~ 1. 10 mm ,横
轴长约 0. 56~ 0. 87 mm。 种子的种脐在一端微凸 ,
呈鸟喙状 (图 2)。种子表皮细胞多角形 (以六边形居
多 )、无缝隙 ,网格状纹饰明显 ,网眼内的瘤状突起也
十分明显。
—49—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3年第 17卷第 2期Resear ch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MedicinesDOI : 10. 13728 /j . 1673 -6427. 2003. 02. 026
图 1~ 8 青葙子、鸡冠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3 结论与讨论
3. 1 与其它鉴别方法相比 [6, 7 ]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
镜区分青葙子与鸡冠子十分容易 ,二者的种脐 (果柄
状突起的是青葙子 ;鸟喙状突起的是鸡冠子 )、形状
大小等的特征区别尤其明显。
如果具备扫描电子显微镜 ,那么区分青葙子与
鸡冠子的操作就非常方便、准确。
3. 2 虽然都是用扫描电镜观察青葙子、鸡冠子 ,但
我们的观察结果与其他研究者有所不同 [ 8, 9]。这表明
研究不同的居群、探讨不同的产地环境对中药材的
品种品质的影响应该是中药研究者值得关注的研究
课题。
3. 3 已有的研究表明:青葙子与鸡冠子除脂肪酸的
种类与含量基本相同外 ,二者的无机成分、氨基酸类
等的成分差异较大 ,并主张二者不能混用 [10, 11 ]。 我
们的观测结果表明 ,二种的形态结构除外观极相似
外 (均黑亮光滑 ) ,其它方面差异明显 ;临床中不可将
二者混用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 1 ] 魏· 吴普等述 .清· 孙星衍 ,孙冯翼 ,辑 .神农本草经 [M ].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2.
[ 2 ]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中国药典一部 [ 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 , 2000. 152, 157.
[3 ] 李时珍 .本草纲目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75: 1389.
[4 ] 唐慎微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影印 , 1957. 286.
[ 5 ] 楼之岑 , 李胜华 ,主编 .中草药性状和显微鉴定法 [M ]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1997. 7.
[ 6 ] 詹亚华 ,等 .中药青葙子及其误用品的研究 [ J] .中药材科技 ,
1984, ( 5): 25.
[7 ] 赵华英 , 陈永林 .苋科 6种种子类药材的蛋白电泳鉴别 [ J ].中
国中药杂志 , 2000, 25( 1): 52.
[ 8 ] 凌 云 .青葙子及其混淆品的扫描电镜鉴别 [ J ].西北药学杂
志 , 1989, 4( 2): 21.
[9 ] 魏福德 ,付 静 , 张立新 ,等 .青葙子及其误用品的扫描电镜鉴
别 [ J] .西北药学杂志 , 1989, 4( 3): 26.
[ 10] 郑庆华 ,崔 熙 ,李松林 .青葙子和鸡冠子中脂肪酸成分的比
较 [ J ].中药材 , 1995, 18( 9): 466.
[ 11] 郑庆华 ,崔熙 ,周平 .青葙子和鸡冠子中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的
比较研究 [ J ].中药材 , 1996, 19( 2): 86.
(收稿日期: 2003-03-04)
(上接第 46页 )
表 1 中风回春片中丹参酮Ⅱ A的含量
样品 含量 ( mg /片 ) 样品 含量 ( mg /片 ) 样品 含量 (mg /片 )
1 0. 0212 6 0. 0303 11 0. 0324
2 0. 0254 7 0. 0271 12 0. 0193
3 0. 0369 8 0. 0214 13 0. 0318
4 0. 0259 9 0. 081 14 0. 0189
5 0. 0196 10 0. 0236 15 0. 0288
4 讨论
4. 1 丹参为该制剂中的君药 ,丹参酮Ⅱ A为其主要
活性成分之一 ,为提高药品质量 ,确保疗效 ,建议对
中风回春片增加丹参酮Ⅱ A的含量测定项 [3 ] ,暂定
为每片中丹参酮Ⅱ A不得少于 0. 020 mg。
4. 2 增加以丹参为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 ,中风
回春片应和对照药材的色谱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防
止擅自添加丹参酮Ⅱ A投料行为。
4. 3 含量测定在测定脂溶性丹参酮Ⅱ A的同时 ,可
增加用 HPLC法测定水溶性丹参素或原儿茶醛指
标成分 ,可验证中风回春片制备工艺是否完全按《中
国药典》规定生产。
参考文献
[ 1] 梁 勇 ,羊裔明 ,袁淑兰 ,等 .丹参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进展 [ J ].中草药 , 2000, 31( 4) , 304.
[ 2 ] 高玉桂 ,宋玉梅 ,杨友义 ,等 .丹参的药理 [ J] .药学学报 , 1979,
14( 2): 75.
[ 3 ] 王宝 王王木 .中成药质量标准与标准物质研究 [M ].北京: 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 , 1994. ( 2002-11-13)
—50—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3年第 17卷第 2期Resear ch and Practice o f Chinese Medic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