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沙漠嘎多糖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全 文 :  
图 19 大黄炭各洗脱部位(280 nm)
 
映出不同饮片间的差异 ,故本实验选择乙醇作为提
取溶剂。
通过对大黄不同饮片大孔树脂分离部位的提取
物总量及其 HPLC 比较 ,确定了大黄饮片炮制前后
成分变化明显的组分。各饮片均以 20%乙醇 、50%
乙醇及 95%乙醇洗脱部位色谱峰变化显著 ,说明随
着炮制条件的加剧 ,各饮片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含量
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20乙醇 、50%乙醇及 95%乙
醇洗脱部位化学成分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大黄不同饮
片药性变化的物质基础 ,有待对各部位进行药效学
研究 ,探明其物质基础和生物化学的变化规律及其
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剖析炮制改变大黄药性的科学
内涵。
[参考文献]
[ 1]  龚千锋.中药炮制学[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3:170.
[ 2]  张 村 , 肖永庆 , 李 丽 , 等.大黄不同饮片指纹图谱
研究[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 32(2):118.
[ 3]  雷载权.中药学[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2:171.
[ 收稿日期]  2008-10-23
[ 基金项目]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热解毒中药有效成分发现的
方法学研究(JD100260652)
[ 通讯作者]  *乔延江 , Tel :(010)84738661;E-mail:yjqiao @
263.com
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沙漠嘎多糖
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董 焱 ,史新元 ,乔延江*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102)
  [ 摘要]  目的:建立以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测定沙漠嘎多糖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将沙漠嘎多
糖分离 、柱层析纯化 , 获得沙漠嘎多糖 S1 , 采用 HPGFC 法测定重均相对分子质量。色谱条件:Asahipak GS 色谱柱 GS-320 7E(250
mm×7.5 mmID , 9 μm)与GS-620 7G(500 mm×7.5 mm ID , 9μm)串联使用;流动相:0.003 mol·L-1乙酸钠;流速:1 mL·min-1 ;柱温:
35 ℃;示差折光检测器(RID)。结果:沙漠嘎多糖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回归方程为:lg(Mw)=10.167-0.287tR(r =-0.976), 线
性范围为:10 000~ 500 000 Da , 测得沙漠嘎多糖 S1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8.5×104Da。结论:为沙漠嘎多糖重均相对分子质
量测定提供了简便 、实用的分析方法。
[ 关键词]  沙漠嘎多糖;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 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05-9903(2009)06-0011-02
  沙漠嘎为 菊科植 物差把 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 Turcz.ex Bess),别名盐蒿 、沙蒿等 ,在我
国多分布于内蒙古 、辽宁等地 。味辛性温 ,具有止咳
平喘 、祛痰 、解表祛湿的功效 ,多用于慢性气管炎 、哮
喘 、风寒感冒 、风湿关节痛等症[ 1] 。目前文献主要是
对其种子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了研究[ 2-4] ,多糖的研
究尚属空白 。本研究对沙漠嘎多糖进行了分离纯
化 ,获得 10 个组分 ,以沙漠嘎多糖 S1 为例 ,采用
HPGFC法[ 5] ,以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 ,建立沙漠嘎多
糖重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的分析方法 。
1 仪器与试药
岛津 LC-10A 高效液相色谱仪(DGU-14A 脱气
机 ,LC-10ADVP 并联泵 , SIL-10AD自动进样器 , RID-
10A 检测器), 标准葡聚糖 Dextran T10 , T40 , T70 ,
·11·
第 15卷第 6 期
2009年 6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Vol.15 , No.6
Jun., 2009
DOI :10.13422/j.cnki.syf jx.2009.06.010
T110 ,T500(Pharmacia , 瑞典);娃哈哈纯净水;苯酚
(重蒸)、浓硫酸 、三氯甲烷 、正丁醇 、无水乙醇 、无水
乙酸钠均为分析纯;沙漠嘎多糖自制。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Shodex(Asahipak GS 系列)
色谱柱 , GS-320 7E(250 mm ×7.5 mm ID , 9 μm)与
GS-620 7G(500 mm×7.5 mm ID ,9 μm)串联使用。预
柱:GS-2G 7B(保护柱 ,50 mm×7.5 mm ID , 9μm);柱
温35 ℃;流动相:0.003 mol·L-1乙酸钠;流速:1 mL·
min
-1 ;柱压:4.5 MPa。
2.2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取葡聚糖系列标准品适
量 ,精密称定 ,加 0.003 mol·L-1乙酸钠溶解并定容至
刻度 ,振荡混匀 ,制成 1.0 mg·mL-1的标准溶液。
2.3 供试样品的制备 称取 1 g 沙漠嘎粗多糖 ,加
水30 mL溶解 ,进行 Deae-52纤维素柱层析 ,以 0.01
mol·L-1氯化钠溶液洗脱 ,每份收集 10 mL ,苯酚硫酸
法显色检测 , 收集含糖流分 , 浓缩后 , 再进行
Sepharose CL-6b柱层析 ,收集主要的含糖流分 ,透析
浓缩后 ,冷冻干燥得沙漠嘎多糖 S1 ,精密称取该多
糖 ,以 0.003 mol·L-1乙酸钠溶解 ,制得 1.0 mg·mL-1
样品溶液 ,取该溶液 50μL进样 ,经 HPGFC-RID检测
为单一峰 。(tR =18.237 min)
图 1 样品 S1凝胶色谱图
2.4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取 Dextran T10 ,T40 ,T70 ,
T110 ,T500标准品溶液 50 μL 进样 ,色谱峰保留时间
为 tR分别为 21.74 , 19.44 , 17.97 , 17.55 , 16.19 min。
以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对其 MW 的对数值进行回归 ,
回归方程为:lg(MW)=10.167 -0.287tR , r =-
0.976。MW 的线性范围为10 000 ~ 500 000Da。
2.5 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 取 Dextran T70的标准
品溶液连续进样 ,记录色谱峰保留时间 ,计算相对标
准偏差 RSD=0.06%(n=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日内每隔2 h进样一次 ,日内RSD
=0.08%(n=6)。实验结果显示标准品溶液 12h内
稳定性良好。
2.6 重复性试验 取“2.3”项下制备的沙漠嘎多糖
样品 ,配制成 1.0 mg·mL-1的溶液 ,按上述色谱条件
进行分析 , 每次进样 50 μL , 结果样品的 RSD =
0.10%(n=5),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7 样品测定 精密量取标准品溶液(Dextran T70)
和样品溶液各 50 μL ,结果色谱峰保留时间 tR =
18.25 min(n=3),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得沙漠嘎多糖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W =8.5×104Da 。
3 讨论
针对多糖类成分无紫外吸收 ,又无专属性很好
的显色剂的特点 , 有研究表明多角度激光光散射
(malls)检测器和示差检测器与凝胶排阻色谱(SEC)
联用能增加分子量测定的准确性[ 6] ,本研究采用示
差折光检测器对沙漠嘎多糖的 MW 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 ,DextranT70在 12 h内稳定性的 RSD为 0.08%,
样品溶液的重现性 RSD为 0.10%,表明示差折光检
测器的检测结果稳定性较好 ,下一步研究可采用多
角度激光光散射和示差检测器联合使用 ,增加检测
的准确性。
在流动相选择的过程中 ,由于对照品和样品是
多糖类成分 ,极性较大 ,故采用缓冲盐溶液作为流动
相 。试验确定 0.003 mol·L-1乙酸钠溶液洗脱 ,各峰
分离较好。
在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 ,考察了硼砂缓冲液
和氯化钠溶液柱层析洗脱 ,结果表明 ,氯化钠溶液洗
脱效果较好 ,且配制简单 ,操作方便 ,处理容易 ,故选
用氯化钠溶液洗脱。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分析沙漠嘎
多糖MW 的方法 ,该法简便 、重复性好 ,为进一步研
究其生物活性和开发利用沙漠嘎药材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1]  朱亚民.内蒙古植物药志[ M] .第三卷 , 呼和浩特:内
蒙古人民出版社 , 1993:184-185.
[ 2]  王延年 , 艾 路 ,乔延江.中药沙漠嘎化学成分的分离
与鉴定[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04 , 10(3):3-4.
[ 3]  王延年 ,魏宁漪,乔延江.不同产地沙漠嘎种子挥发油化
学成分研究[ J] .中国中药杂志, 2004 ,29(5):473-475.
[ 4]  张媛媛 ,乔延江.HPLC 法测定沙漠嘎种子中两种二氢黄
酮的含量[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1(1):58-60.
[ 5]  徐从立 , 陈海生 , 谭兴起 , 等.HPGFC-ELSD 法测定商陆
多糖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2004 , 25(1):116-117.
[ 6]  仲宣惟 , 黄清泉 ,奚廷斐.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检测器和
示差折光检测器联用测定壳聚糖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J] .药物分析杂志 , 2006 , 26(9):1258-1260.
·12·
第 15卷第 6 期
2009年 6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Vol.15 , No.6
Jun.,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