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2014 年
收稿日期:2014-02-20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AB145)
作者简介:丰珂珏(1990-),女(回族),湖北武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电话)15971429590(电子信箱)
sophia_fkj01@sina.com;通讯作者,杨晓萍,副教授,(电话)18971124978(电子信箱)yangxp@mail.hzau.edu.cn。
枇杷花为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 (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的花蕾及花絮。 枇杷花味淡、性微
温,不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矿
质元素等营养成分 [1,2],还含有胡萝卜素 [3]、齐墩果
酸、熊果酸 [3,4]、黄酮 [5]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祛痰、
抗炎 [6]、抑菌 [7]、止咳 [8]、抗氧化 [9]、护肝等药理作
用 [10,11],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可用于开发
枇杷花饮品、保健品及药品。我国是枇杷的原产地,
枇杷花资源丰富。 枇杷全树有 80%~90%的枝条可
形成花穗,每个花穗有 80~100 朵花,但只有 3%~
5%的花可结成果实,大量的花被疏掉浪费 [6]。 将枇
杷花开发成枇杷花茶, 不仅可避免巨大的资源浪
费,还可增加枇杷产业的附加值,提高果农的经济
收入,因此,枇杷花茶的开发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然而, 目前有关枇杷花茶的研究报道还不多
见,限制其开发应用的根本原因是枇杷花的花香浓
郁刺鼻,直接饮用不易被接受,现有的产品多为枇
杷花与其他原料拼配开发成枇杷花茶饮品,如枇杷
枇杷花袋泡茶香气特征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丰珂珏,刘琼琼,杨晓萍
(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园林学院,武汉 430070)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法分析鉴定了单一型与拼配型(5∶12)
(m∶m)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花袋泡茶的挥发性成分。 结果表明,单一枇杷花袋泡茶检测出 58
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为 92.50%,主要为醛类,相对含量为 63.47%,为其具有浓郁刺鼻气味的主要原
因;其次依次为酯类、醇类、烃类,还有少量酸类、杂环类、酮类。 拼配型枇杷花袋泡茶检测出 65 种挥发性
成分,相对含量为 92.98%;拼配后醛类物质种类减少、含量降低,烃类、杂环类醇类物质含量及酯类、醇
类、酸类、酮类物质的种类、含量增加,从而使拼配型枇杷花袋泡茶具有和谐的栗香花香。
关键词: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花;拼配;袋泡茶;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 /质谱
中图分类号:TS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5-3582-06
Analyzing Aroma Characteristics and Volatile Components of
Loquat Flower Tea-bag
FENG Ke-jue,LIU Qiong-qiong,YANG Xiao-ping
(Key Laboratory of Horticultural Plant Bi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Volatile components in single loquat(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 tea-bag and blending loquat flower tea-bag (5∶12)
(m∶m) were analyzed by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SPME-GC-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8 volatile components in the single loquat tea-bag were identified, accounting for 92.50% of the total
volatile components. The most of these components were aldehydes, accounting for 63.47% , and resulting in the strong
pungent odor, followed by esters, alcohols, hydrocarbons, and a small amount of acids, heterocyclics, ketones. 65 volatile
components in the blending loquat flower tea-bag were identified, accounted for 92.98%. After blending, the number and
content of aldehydes sharply declined. But the contents of heterocyclics hydrocarbons and the number and content of esters,
alcohols, acids and ketones increased obviously. The changes in number and content of these volatile components caused
harmonious chestnut and flowery odor of loquat flower tea-bag.
Key words:loquat(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flower;blending;tea-bag;volatile component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第 53卷第 15期
2014年 8月
湖北农业科学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Vol. 53 No.15
Aug.,2014
第 15 期
花薄荷饮料 [12]、以枇杷花和中草药为原料开发的枇
杷花茶饮品[13]等。 本试验以改善枇杷花茶的香气为
目的 ,以香气指标为考核对象 ,将枇杷花与大宗
绿茶进行拼配 ,研制拼配型枇杷花袋泡茶 ,并采
用SPME-GC-MS 法分析拼配前后枇杷花袋泡茶挥
发性成分的变化,旨在为枇杷花茶的开发提供理论
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枇杷花于 2012 年 12 月采于华中农业大学枇
杷园,属于大五星品种;茶坯为低温、干燥保存的大
宗炒青绿茶, 茶叶鲜样于 2012 年 4 月采自华中农
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属于福鼎大白品种。
1.2 试验仪器
手动固相微萃取装置购于美国 Supelco 公司。
50 / 30 μm DVB / CAR / PDMS 萃取头购于美国 Su-
pelco公司。6890-5973N型 GC-MS气质联用仪购于
美国 Agilent公司。
1.3 原料的处理
茶坯处理: 大宗炒青绿茶→粉碎→过 40 目
筛→备用。
枇杷花: 枇杷花→ 热风 40 ℃干燥→粉碎→过
40目筛→备用[14]。
将处理后的枇杷花直接装袋,并将其和处理后
的大宗炒青绿茶按一定比例(0∶12、3∶12、4∶12、5∶12、
6∶12、7∶12)(m∶m,下同)拼配装袋,分别制成单一型
及拼配型枇杷花袋泡茶。
1.4 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
参照张丽华等 [15]、宋艳丽等 [16]的方法作适当修
改。 将 SPME纤维头置于 GC进样器中,进样器温度
设置为 250 ℃,老化 30 min,精确称取 1.00 g 样品置
于 5 mL 的样品瓶中,插入萃取头,30 ℃下顶空取样
30 min,取出后立即插入 GC 进样口(250 ℃),解吸
3 min。
1.5 GC /MS分析条件
参照宋艳丽等[16]的分析条件略有改动。 色谱条
件:色谱柱为 PH-5MS 石英弹性毛细管柱(30.0 m×
250 μm×0.25 μm),载气为 99.999%氦气,流速为 1.0
mL / min,进样口温度 250 ℃;色谱柱初始温度 50 ℃
(保持 1.0 min), 以 3 ℃ /min 升温至 120 ℃(保持 2
min), 最后以 4 ℃ /min 升温至 210 ℃ (保持 10
min);不分流进样。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为 EI 源,电
离能量为 70 eV,离子源温度为 250 ℃,四极杆温度
为 150 ℃,传输线温度为 280 ℃,电子倍增器电压为
1 765 V,质量扫描范围为 30~550 amu。
1.6 香气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
经过 NIST05 标准谱库检索及资料分析, 确认
香气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组分在挥发
性物质中的相对质量百分含量 [17],数据结果为 3 次
重复的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拼配比例对枇杷花袋泡茶香气品质的影
响
表 1 为不同拼配比例枇杷花袋泡茶香气审评
结果。 由表 1 可知,将枇杷花与炒青绿茶进行适当
拼配能明显改善枇杷花与炒青绿茶的香气,可使拼
配型枇杷花袋泡茶既具有优质绿茶典型的栗香,又
具有枇杷花特有的花香,其中以 5∶12 比例拼配的枇
杷花袋泡茶的栗香花香和谐,香气最佳,评分最高,
GC /MS 分析以 5∶12 比例为拼配比。 若枇杷花的添
加量太少,其袋泡茶的花香不明显;若枇杷花添加
过量,花香会掩盖绿茶特有的栗香,导致袋泡茶的
整体香气不佳。
2.2 枇杷花袋泡茶挥发性成分
由图 1、表 2 可知,从单一型枇杷花袋泡茶中共
分离鉴定出 58 种挥发性组分,主要为醇类、醛类、
烃类、酯类化合物,还有少量杂环类、酸类、酮类化
合物,这些挥发性组分峰面积占总挥发性成分峰面
积的 92.50%;在分离、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中,相对
含量最高的是己醛 18.12%,其次为(E)-2-己烯醛
13.26%、苯甲醛 11.08%、壬醛 10.25%、4-甲氧基苯
甲醛 5.21%、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3.27%、4-甲氧基
苯甲酸甲酯 3.25%、苯乙醇 2.26%,它们共占总挥发
性成分峰面积的 66.70%,共同构成了单一型枇杷花
袋泡茶特有的香气特征。
从拼配型枇杷花袋泡茶中共分离鉴定出 65
种挥发性组分,与单一型枇杷花茶相似,挥发性成
分也主要为醇类 、醛类 、烃类 、酯类 、杂环类等几
类,其峰面积占总挥发性成分峰面积的 92.98%;在
分离、鉴定出的香气成分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苯
甲醛 11.40%,其次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0.86%、
表 1 不同拼配比例对枇杷花袋泡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枇杷花∶茶
0∶12
3∶12
4∶12
5∶12
6∶12
7∶12
12∶0
感官评语
栗香略有陈气
较和谐、栗香显
和谐、栗香尚显
栗香花香和谐
和谐、花香较显
花香显
花香浓郁刺鼻
感官评分
83
85
88
90
88
85
80
丰珂珏等:枇杷花袋泡茶香气特征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3583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2014 年
6-甲基-1-庚醇 7.86%、(E)-2-己烯醛 7.21%、己
醛 6.19%、4-甲氧基苯甲醛 4.71%、壬醛 3.48%、苯
乙醇 3.32%等 , 共占总挥发性成分峰面积的
55.03%。
2.3 两种枇杷花袋泡茶挥发性成分的对比分析
香气是不同芳香物质以不同浓度组合对嗅觉
神经综合作用的结果 [18]。 如表 3 所示,单一型枇杷
花袋泡茶共检出 58 种挥发性成分, 拼配型枇杷花
袋泡茶共检出 65 种, 两者共有挥发性成分 39 种,
分别占单一型、拼配型挥发性成分总量的 85.61%与
74.23%;单一型枇杷花袋泡茶特有成分 14 种,占其
挥发性成分总量的 6.89%, 拼配型枇杷花袋泡茶特
有成分 21种,占其挥发性成分总量的 18.75%。从挥
发性成分种类数量上看, 枇杷花与茶叶拼配后,除
醛类减少了 3 种、烃类和杂环类数量不变外,增加
了 3 种酮类、3 种酸类、3 种酯类、1 种醇类; 拼配对
挥发性成分种类含量的影响较大,拼配后醛类物质
含量急剧下降,由 63.47%下降到 35.33%,酯类、 醇
类、烃类、酸类、杂环类、酮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分
别由 10.21%、7.97%、6.61%、1.85%、1.76%、0.63%上
升到 16.72%、16.36%、7.95%、7.42%、7.25%、1.95%,
从而使枇杷花袋泡茶的香味由浓郁刺鼻转变为栗
香、花香和谐香气。 枇杷花与茶叶拼配后香气成分
组成、含量发生变化,笔者推测可能是由于茶叶的
强吸附作用, 或者是由于某些香气成分发生了异
构、降解、氧化反应等的结果。
无论是单一型还是拼配型枇杷花袋泡茶,其主
要挥发性成分都是醛类。 单一枇杷花袋泡茶中含量
较高的 4 种挥发性成分依次为己醛、(E)-2-己烯
醛、苯甲醛、壬醛,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 52.71%,因
此,单一型枇杷花袋泡茶中由于醛类浓度过大导致
了不愉快香气的形成。 枇杷花与茶叶拼配后其挥发
性成分组分中己醛、(E)-2-己烯醛、 壬醛含量分别
降为 6.19%、7.21%、3.48%,苯甲醛的含量没有明显
变化。由于低级醛有强烈刺鼻气味,C9~C12饱和醛在
高度稀释下有良好香气 [18],由此推测高含量的醛类
是引起枇杷花刺鼻花香的主要物质。 经过拼配,醛
类物质种类、含量均减少,同时,经醇类、酯类、酸
类、杂环类、酮类等物质的协调,尤其是炒青绿茶的
几种特征物质,如具有烘炒香、参与茶叶“板栗香”
形成的噻唑;具有百合花或玉兰花香气的 3,7-二甲
基-1,6-辛二烯-3-醇(芳樟醇);具有紫罗兰香对绿
茶香气影响较大的 β-紫罗酮;具有浓冬青油香的水
杨酸甲酯 [18];具有类似风信子香气的苯乙醛;一些
饱和脂肪酸(C6~C9)等,促进了栗香、花香和谐香气
的形成。
A.单一枇杷花袋泡茶;B.拼配枇杷花袋泡茶
图 1 枇杷花袋泡茶挥发性成分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A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峰
高
//m
AU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时间//min
B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峰
高
//m
AU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时间//min
3584
第 15 期
表 2 枇杷花袋泡茶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成分
5-甲基-5-己烯-2 醇(5-Hexen-2-ol, 5-methyl-)
5-乙基-2-庚醇(2-Heptanol, 5-ethyl-)
甲氧基酸十四酯(Methoxyacetic acid, tetradecyl ester)
2-乙基-1-己硫醇(1-Hexanethiol, 2-ethyl-)
己醛(Hexanal)
(E)-2-己烯醛(2-Hexenal, (E)-)
3-甲基-1,2-环戊二醇(1,2-Cyclopentanediol, 3-methyl-)
6-甲基-1-庚醇(1-Heptanol, 6-methyl-)
1,2-二乙基环丁烷(Cyclobutane, 1,2-diethyl-)
1,2-二氯辛烷(1,2-Dichlorooctane)
顺-2-甲基环己醇(Cyclohexanol, 2-methyl-, cis-)
6 -甲基-双环[4.2.0]辛-7-酮(6-Methyl-bicyclo[4.2.0]octan-7-one)
苯甲醛(Benzaldehyde)
3-甲基戊酸(Pentanoic acid, 3-methyl-)
己酸(Hexanoic acid)
2 -戊基呋喃(Furan, 2-pentyl-)
(E,E)-2,4 -壬二烯(2,4-Nonadienal, (E,E)-)
顺-5-十二烯酸(cis-5-Dodecenoic acid)
辛醛(Octanal)
(E,E)-2,4 -庚二烯醛(2,4-Heptadienal, (E,E)-)
3,7-二甲基-6-壬烯醛(6-Nonenal, 3,7-dimethyl-)
3,6-二甲基-2-辛酮(Octan-2-one, 3,6-dimethyl-)
3-O-苄基-D-葡萄糖(3-O-Benzyl-d-glucose)
丙酸叶醇酯(2,6-Octadien-1-ol, 3,7-dimethyl-, propanoate, (E)-)
4-乙基-1-辛炔-3-醇(1-Octyn-3-ol, 4-ethyl-)
N-苄氧羰基-DL-亮氨酸(dl-Leucine, N-[(phenylmethoxy)carbonyl]-)
苯甲醇(Benzyl Alcohol)
3-苄氧基-2-氟-4-甲氧基苯甲醛(Benzaldehyde,
3-benzyloxy-2-fluoro-4-methoxy-)
苯乙醛(Benzeneacetaldehyde)
2-丁基-1-辛醇(1-Octanol, 2-butyl-)
(E)-2-辛醛(2-Octenal, (E)-)
2-羟基环壬酮(Cyclononanone, 2-hydroxy-)
3-叔丁基-5-氯-2-羟基二苯酮
(3-tert-Butyl-5-chloro-2-hydroxybenzophenone)
1-甲基-3-环己烯-1-甲醛(3-Cyclohexene-1-carboxaldehyde, 1-methyl-)
2,9-二甲基-5-癸炔(2,9-Dimethyl-5-decyne)
庚酸(Heptanoic acid)
异丁酸-3,7-二甲基-2-辛烯-1-酯
(2-Octen-1-ol, 3,7-dimethyl-, isobutyrate, (Z)-)
1,2-15,16-二环氧十六烷(1,2-15,16-Diepoxyhexadecane)
顺-2-异丙基-反-5-甲基-1-环己醇
(Cyclohexanol, 5-methyl-2-(1-methylethyl)-, (1à,2à,5á)-)
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1,6-Octadien-3-ol, 3,7-dimethyl-)
壬醛(Nonanal)
苯乙醇(Phenylethyl Alcohol)
3,7,11-三甲基正十二醇(1-Dodecanol, 3,7,11-trimethyl-)
烟酸甲酯(Methyl nicotinate)
保留时间
min
3.25
3.33
3.60
3.63
3.88
4.97
5.21
5.40
5.75
6.26
6.55
6.81
8.16
8.80
9.32
9.42
9.44
9.64
9.67
9.94
10.12
10.41
10.44
10.64
10.66
10.81
10.97
11.22
11.23
11.72
11.88
11.91
12.16
12.37
12.40
12.73
13.13
13.38
13.38
13.61
13.81
14.10
14.37
15.21
单一型
0.76
0
0
0.52
18.12
13.26
0.18
0
0.99
0
0.99
0.50
11.08
0.32
1.34
0.41
0.51
0
0.96
0
0.20
0
0.21
0.43
0
0
0.39
1.39
0
0.71
0.75
0
0
0.62
0
0
0
0
0.46
0
10.25
2.26
0.30
0.81
拼配型
0.66
0.40
0.20
0.18
6.19
7.21
0
7.86
0.42
0.42
0.39
0.31
11.40
0
2.91
0
0.23
0.30
0
0.39
0
0.24
0
0
0.31
2.52
0.64
0
0.98
0.15
0
0.45
0.27
0
1.09
0.51
0.27
0.42
0
0.29
3.48
3.32
0
0.69
相对含量//%
丰珂珏等:枇杷花袋泡茶香气特征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3585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2014 年
3 结论
采用 SPME-GC-MS 法从单一型枇杷花袋泡茶
中检测出 58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为 92.50%,主
要为醛类,相对含量为 63.47%,其次为酯类化合物
10.21%、醇类 7.97%、烃类 6.61%,还有少量杂环类、
酸类、酮类化合物。 枇杷花与炒青绿茶按 5∶12 比例
拼配后具有较好的香气指标, 共检测出 65 种挥发
性物质,相对含量为 92.98%;拼配后醛类物质不仅
种类减少了 3 种,且含量急剧降低,由 63.47%下降
合 计
序号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成分
(E,Z)-2,6-壬二烯醛(2,6-Nonadienal, (E,Z)-)
(E)-2-壬烯醛(2-Nonenal, (E)-)
6-甲基十八烷(Octadecane, 6-methyl-)
辛酸(Octanoic Acid)
萘(Naphthalene)
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
十二烷(Dodecane)
癸醛(Decanal)
苯并噻唑(Benzothiazole)
4-甲氧基苯甲醛(Benzaldehyde, 4-methoxy-)
壬酸(Nonanoic acid)
4-甲氧基苯甲醇(Benzenemethanol, 4-methoxy-)
1-甲基萘(Naphthalene, 1-methyl-)
苯甲酸-2-苯乙酯(Benzoic acid, 2-phenylethyl ester)
5,8-二乙基十二烷(Dodecane, 5,8-diethyl-)
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Benzoic acid, 4-methoxy-, methyl ester)
3-苯基-2-丙烯酸甲酯(2-Propenoic acid, 3-phenyl-, methyl ester)
正十四烷(Tetradecane)
广藿香烷(1H-3a,7-Methanoazulene, 2,3,4,7,8,8a-
hexahydro-3,6,8,8-tetramethyl-, [3R-(3à,3aá,7á,8aà)]-)
石竹烯(Caryophyllene)
4-甲氧基苯甲酸乙酯(Benzoic acid, 4-methoxy-, ethyl ester)
十六烷(Hexadecane)
2,2,6,7-四甲基-5 -酮-10-氧杂三环[4.3.0.1(1,7)]癸烷
(2,2,6,7-Tetramethyl-10-oxatricyclo[4.3.0.1(1,7)]decan-5-one)
β-紫罗兰酮(3-Buten-2-one, 4-(2,6,6-trimethyl-1-cyclohexen-1-yl)-)
十五烷(Pentadecane)
十四甲基环庚硅氧烷(Cycloheptasiloxane, tetradecamethyl-)
二丁基-苯甲醇(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二氢猕猴桃内酯(2(4H)-Benzofuranone-5,6,7,
7a-tetrahydro-4,4,7a-trimethyl-,(R)-)
雪松醇(Cedrol)
十六甲基环八硅氧烷(Cyclooctasiloxane, hexadecamethyl-)
十八甲基环九硅氧烷(Cyclononasiloxane, octadecamethyl-)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bis (2-methylpropyl) ester)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
十六甲基八硅氧烷(Octasiloxane,1,1,3,3,5,5,7,7,
9,9,11,11,13,13,15,15-hexadecamethyl-)
二十一烷(Heneicosane)
保留时间
min
15.90
16.19
16.69
16.82
17.03
17.64
17.97
18.23
18.80
20.22
21.06
21.47
21.80
22.19
24.01
25.47
25.90
26.86
27.26
27.63
29.05
29.67
30.03
30.57
31.19
31.46
31.65
32.10
34.68
37.19
41.73
42.56
44.93
45.63
48.18
单一型
0.23
0.67
0.49
0
1.22
0.21
0.84
0.73
0.36
5.21
0.19
0.76
0.10
0.50
0.17
3.25
0.19
0.49
0.21
0.21
1.55
0.21
0
0.13
0.21
0.10
0.52
0
0.12
0.16
0.24
3.27
0
0.28
0.96
92.50
拼配型
0.20
0.54
0
0.76
2.73
0.17
0.50
0.23
2.16
4.71
0.42
0.70
0.19
0.37
0
2.47
0.16
0.36
1.09
0.37
0.74
0.11
0.28
0.68
0.11
0.35
0.41
0.59
1.05
2.33
1.47
10.86
0.20
0.24
0.33
92.98
相对含量//%
续表 2
3586
第 15 期
表 3 两种枇杷花袋泡茶挥发性成分种类的比较
香气种类
醛类
酯类
醇类
烃类
酸类
杂环类
酮类
合计
共有成分
8
7
9
11
2
5
2
44
特有成分
5
1
3
2
1
2
0
14
总合
13
8
12
13
3
7
2
58
共有成分
59.55
9.78
7.03
5.95
1.53
1.14
0.63
85.61
特征成分
3.92
0.43
0.94
0.66
0.32
0.62
0
6.89
总合
63.47
10.21
7.97
6.61
1.85
1.76
0.63
92.5
共有成分
8
7
9
11
2
5
2
44
特征成分
2
4
4
2
4
2
3
21
总合
10
11
13
13
6
7
5
65
共有成分
33.96
15.46
7.5
6.44
3.33
6.55
0.99
74.23
数量(种)
特有成分
1.37
1.26
8.86
1.51
4.09
0.7
0.96
18.75
总合
35.33
16.72
16.36
7.95
7.42
7.25
1.95
92.98
相对含量//% 数量(种) 相对含量//%
单一型 拼配型
到 35.33%,醇类、酯类、酸类、杂环类、酮类物质含量
也明显增加,从而使拼配型枇杷花袋泡茶的香味由
浓郁刺鼻转变为栗香、花香和谐。 综上所述,枇杷花
经拼配后香气物质种类多、含量丰富、栗香与花香
和谐,具有更佳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周春华. 枇杷花、 果主要生物活性组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07.
[2] 张泽煌,邓朝军,周丹蓉,等 .枇杷花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分差
异[J].福建农业学报,2011,26(5):753-757.
[3] 张晓喻,黄春萍,张 宏,等 .RP-HPLC 测定四川不同产地枇杷
花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7,27(1):
129-131.
[4] 成 丽,刘 燕,陈凌亚,等.枇杷花三萜皂甙成分的研究[J].华
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32(2):283-285.
[5] 胡 娟, 张 宏, 刘 刚, 等 . 枇杷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
究[J]. 中药材, 2008, 31(11): 1724-1727.
[6] 邓晶晶,卢先明,蒋桂华,等.枇杷花镇咳祛痰和抗炎的药效学研
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469-2470.
[7] 何 莲,张 宏,李 琪,等 .枇杷花系统溶剂提取物抑菌作用
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12):109-112.
[8] 王静波,杨必坤,张 宏,等.枇杷花提取物止咳作用研究[J]. 中
草药,2009,40(7):1106-1109.
[9] 闫永芳,孙 钧,孟天真,等.枇杷花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2(1):28.
[10] 孙苏逖,孟宪丽,李春雨,等.枇杷花的研究进展及其药效评价
思路的探讨[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1,26(3):199-202.
[11] 闫永芳,孙 钧,孟天真,等.枇杷花研究及开发进展[J].食品工
业科技,2011(12):544-546.
[12] 马春华 , 兰天水 . 枇杷花薄荷饮料的研制 [J]. 饮料工业 ,
2012,15(1):32-33.
[13] 施木田,吕 峰,黄佑姝.枇杷花茶饮品的制备方法及产品[P].
中国专例:CN:1640316A.2005-07-20.
[14] 康孟利,薛旭初,凌建刚,等.新颖袋泡茶工艺参数的优化[J].中
国农学通报,2007,23(1):130-134.
[15] 张丽华,杨生婷,徐怀德,等.枇杷花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 GC-
MS 分析研究[J].食品科技,2008,33(3):108-110.
[16] 宋艳丽,于慧斌,姬志强,等.枇杷花挥发性成分分析[J].河南大
学学报(医学版),2009,28(2):104-106.
[17] 李丽华,郑 玲,刘晓松.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茉莉花的香
气成分[J].化学分析计量,2006(02):37-39.
[18] 宛晓春 .茶叶生物化学 [M].第三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6.
(责任编辑 赵 娟)
丰珂珏等:枇杷花袋泡茶香气特征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3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