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丝棉木金星尺娥幼虫寄生天敌的研究



全 文 :丝棉木金星尺娥幼虫寄生天敌的研究
王穿才 1 ,周俊 2 (1.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科学系 ,湖南永州 425000;2.永州市冷水滩区农业局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 进行了丝棉木金星尺娥幼虫天敌寄生率的调查 ,同时对天敌种类进行了识别鉴定。结果表明 ,丝棉木金星尺蛾各世代中 , 第 1代
幼虫的寄生率最高 ,达到 53.7%;不同生态环境中 ,苗圃中尚未移植的大叶黄杨球上幼虫寄生率最高 ,达到 54.3%;各龄期中 , 5龄期幼
虫寄生率最高 ,达到 46.7%。寄生天敌种类主要有姬蜂类 、小蜂类、寄蝇类。
关键词 丝棉木金星尺蛾;大叶黄杨;天敌昆虫;寄生率
中图分类号 S7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27-13127-02
StudyontheParasiticNaturalEnemyinLarvaofCalospilossuspeciaWarren
WANGChuan-caietal (HunanYongzho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ege, Yongzhou, Hunan425000)
Abstract ThestudyaimedtoinvestigatetheparasitismrateofnaturalenemyinlarvaofCalospilossuspeciaWarenfromdiferentgenerations,
ecologicalenvironmentandstadiumandcaryoutonthenaturalenemiesofidentification.Theresultsshowedthattheparasitismratewasthe
highestinfirstbroodoflarvae, reaching53.7%;theparasitismrateoflarvaeonEuonymusballnottransplantinginnurserywasthehighest,
reaching54.3% andthe5agelarvaewasthehighest, reaching46.7%.Maintypesofparasiticnaturalenemieswereichneumon, chalcidoid,
tachinidflyandsoon.
Keywords CalospilossuspeciaWarren;EuonymusjaponicusThanb;Naturalenemyinsect;Parasitismrate
作者简介 王穿才(1953-),男 ,湖南永州人 ,副教授 ,从事植物保护教
学与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  2009-02-01
  丝棉木金星尺娥(CalospilossuspeciaWaren)是大叶黄杨
(EuonymusjaponicusThanb)主要食叶害虫 。丝棉木金星尺蛾
的成虫多在夜间羽化 ,白天较少 ,成虫白天栖息于树冠 、枝 、
叶间 ,遇惊扰作短距离飞翔 ,夜间活动 ,有弱趋光性 。成虫无
补充营养习性 ,一般于夜间交尾 ,少数在白天进行。交尾后 ,
于当天傍晚即可产卵 ,多成块产于叶背 ,沿叶缘成行排列 ,少
数散产。幼虫共 5龄 ,初龄幼虫活泼 ,迅速爬行扩散寻找嫩
叶取食 ,受惊后立即吐丝下垂 ,可飘移到周围枝条上。幼虫
在背光叶片上取食 , 1~ 2龄幼虫取食嫩叶叶肉 ,残留上表皮或
咬成小孔 ,有时亦取食嫩芽;3龄幼虫从叶缘取食 ,食成大小不
等的缺刻;4龄幼虫取食整个叶片仅留叶柄;5龄幼虫不仅可取
食叶柄 ,还可啃食枝条皮层和嫩茎。幼虫昼夜取食 ,每次脱皮
均在 3 ~9时进行 ,往往脱皮后幼虫食尽脱下的皮蜕 ,仅留下硬
化的头壳。幼虫一般爬行到树干基部周围疏松表土 3cm中或
地被物下化蛹 ,经 2 ~3d预蛹期 ,最后脱皮为蛹。
大叶黄杨作为永州市绿化骨干树种之一 ,由湖南浏阳市
引进 ,永州广有种植。防控观察中发现 ,丝棉木金星尺娥的
天敌昆虫寄生率很高 ,可达 28% ~ 54.3%,并且作用虫态主
要是幼虫 [ 1] ,在控制虫口基数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着
环境友好型的害虫治理理念 ,笔者对该虫寄生天敌昆虫进行
了观察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观察仪器为衡阳光学仪器厂生产的 XTB-
01型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和湖南省祁阳县玻璃仪器厂生产
的 20倍手柄放大镜。养虫容器为 250 mm×200 mm×150
mm自制有机玻璃皿。丝棉木金星尺蛾幼虫 ,采于永州市城
市绿化种植的大叶黄杨植株。幼虫饲养的环境条件为室内
自然光和自然温度(18~ 26℃),湿度保持在 RH80~ 90。饲
养材料均采自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内种植的大叶黄杨植株。
1.2 寄生率调查
1.2.1 不同代别老熟幼虫的天敌昆虫寄生率 。在各代老熟
幼虫入土化蛹前 ,分别以随机取样方法 ,从某单位绿地中种
植的大叶黄杨树上采集老熟幼虫。 2007年 5月初采集第 1
代幼虫 , 6月下旬采集第 2代幼虫 , 8月上旬采集第 3代幼
虫 , 10月上旬采集第 4代幼虫 ,采集地点为同一处 ,作丝棉木
金星尺娥幼虫寄生率的调查 。
第 1、2、4代各采集老熟幼虫 300条 ,第 3代由于正处于
高温干燥天气 ,丝棉木金星尺娥发生轻 ,仅采得幼虫 150条。
将采回的幼虫用镊子夹住头尾将虫体拉开 ,用体视镜观察可
见体液中米粒状的寄生昆虫幼虫或颜色较深的蛹 ,较大型的
天敌昆虫肉眼可直接看见。由于天敌昆虫的幼虫及蛹较难
识别鉴定 ,笔者只作丝棉木金星尺娥幼虫寄生率的调查。
1.2.2 不同生态环境老熟幼虫寄生率。为观察不同生态环
境下丝棉木金星尺蛾幼虫的天敌寄生状况 , 2008年在第 1代
幼虫老熟期间 ,从栽植于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大叶黄杨树上各
随机采集幼虫 300条进行寄生率调查 。试验设 4个区域:A
区 ,大叶黄杨树下杂草灌木丛;B区 ,人行道旁 ,树下及周边
为铺装地;C区 ,苗圃中尚未移植的大叶黄杨球 ,周边为十字
花科菜地;D区 ,树冠下及周边均为马尼拉草地。各区均不
采取任何防治措施。
1.2.3 不同龄期幼虫的寄生率 。 2008年 4月 ,笔者从周边
环境相同的大叶黄杨上 ,连同枝叶 ,分别采集不同龄期的幼
虫 ,进行室内培养观察。为避免寄生昆虫循寄主所取食的植
物气味及寄生昆虫的化学信息 ,到其体上产卵 ,将饲养幼虫
的养虫皿用双层细纱罩上。将不同龄期的幼虫分为 3组:1
~ 2龄组 、3~ 4龄组 、5龄组 ,每组 30条 , 3次重复 ,保湿培养。
视情况 3 ~ 4 d换 1次嫩鲜枝叶 ,放入前清水洗净 ,略甩干。
各组分别饲至化蛹 ,其间遇有死亡的(非寄生性死亡)则弃
去 ,不补充幼虫。化蛹后 ,移至净瓶中 ,扎口观察 ,不保湿 ,否
则蛹体易腐烂。饲养期间 ,根据天气状况 ,在室内略作喷水 ,
使湿度保持在 RH80 ~ 90。待成虫羽化后 ,计算不同龄期的
幼虫平均寄生率 。
1.3 寄生昆虫种类识别鉴定 2006 ~ 2008年 ,在每年 6月
上旬未的化蛹初期 ,从受害严重的大叶黄杨树上 ,随机采蛹
100只 ,单只分装于指型管中 ,于室内培养 。待寄生昆虫羽化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ofAnhuiAgri.Sci.2009, 37(27):13127-13128, 13130 责任编辑 李布青 责任校对 傅真治
后 ,鉴定种类 [ 2-5] ;同时 ,还观察寄生的种类是独寄生(Ere-
moparasitism)还是共寄生(Synparasitism),即是单寄生(Mono-
parasitism)还是多寄生(Polyparasitism)。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代别的老熟幼虫寄生率 不同代别丝棉木金星尺
蛾老熟幼虫被寄生情况见表 1。结果表明 ,第 1、2、3、4代幼
虫的天敌寄生率分别为 53.7%、35.7%、9.3%、34.0%,第 1
代幼虫的天敌寄生率最高 ,第 2、4代次之 ,第 3代较低 。这
是因为 ,由于高温高燥 ,第 3代仅在较为阴凉的地方有零星
发生 。结果表明 ,适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亦适宜于寄生天
敌发生 ,寄主发生数量大 ,天敌寄生率亦高;反之 ,高温干燥 ,
害虫发生轻 ,天敌寄生率亦低 。第 4代幼虫数量回升 ,寄生
率亦随之提高 。
表 1 不同代别老熟幼虫的平均寄生率
Table1 Averageparasitismrateofdifferentgenerationoflarvae %
代别 Generation 1 2 3 4
幼虫寄生率 Parasitismrateoflarvae 53.7 35.7 9.3 34.0
2.2 不同生态环境中的老熟幼虫寄生率 同一寄主害虫世
代 ,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老熟幼虫的寄生情况见表 2。在试
验的 4个区域中 , C区的寄生率最高达 54.3%;A、D、B区寄
生率分别为 33.7%、28.7%、20.3%, B区寄生率最低 。寄生
蜂蝇成虫要在无惊忧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完成对寄生昆虫体
的定位和产卵过程 ,由于 B区植物群落单一 ,缺少蜜源植物
加之常有惊忧 ,所以寄生率低。
目前 ,丝棉木金星尺娥在幼虫阶段的不同龄期产卵寄生
率研究还较少。寄生性天敌昆虫的成虫绝大多数在成虫期
间需要补充营养 ,蜜源植物可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 ,使之寿
命延长 ,卵量增加和繁殖力提高 [ 6] 。此外 ,温度 、湿度 、光照
强度和植物高度等因素对寄生蜂 、蝇的生态选择亦有影响 。
表 2 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同代老熟幼虫平均寄生率
Table2 Averageparasitism rateofthesamegenerationoflarvaein
differentecologicalenvironment %
生态环境
Ecologicalenvironment
A区
Asector
B区
Bsector
C区
Csector
D区
Dsector
幼虫平均寄生率Average 33.7 20.3 54.3 28.7
parasitismrateoflarvae
2.3 不同龄期幼虫的寄生情况 经室内隔离饲养 , 1 ~ 2龄
幼虫组共得蛹 69只 ,其间幼虫死亡 21条;3 ~ 4龄组得蛹 81
只 ,幼虫死亡 9条;5龄组幼虫全部化蛹 。死亡幼虫即时镜检
观察。为非寄生性死亡。幼虫平均寄生率及羽化见表 3。
表 3 不同龄期幼虫寄生率及成虫羽化率
Table3 Parasitism rateofdiferentageoflarvaeandemergencerateofadultinsect
龄期
Age
羽化数∥只
Emergencenumber
羽化率∥%
Emergencerate
寄生数∥只
Parasitismnumber
寄生率∥%
Parasitismrate
不羽化数∥只
Non-emergencenumber
不羽化率∥%
Non-emergencerate
1~ 2龄组 1-2 agegroup 67 97.1 0 0 2 2.9
3~ 4龄组 3-4 agegroup 63 77.8 17 21.0 1 2.1
5龄组 5-agegroup 48 53.3 42 46.7 0 0
  1~ 2龄组 、3 ~ 4龄组 、5龄组的羽化率分别为 97.1%、
77.8%、53.3%,寄生率分别为 0、21.0%、46.7%。可见 ,低龄
幼虫阶段基本无天敌寄生 ,天敌寄生主要是在 4 ~ 5龄阶段
产卵时期。正常羽化后的蛹壳与被寄生的蛹壳的区别为:羽
化蛹的蛹壳 ,从头部至背中线纵裂 ,而后者无纵裂线并在蛹
壳上有位置及数目和大小不同的天敌羽化孔。
2.4 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生现象及主要种类 丝棉木金星
尺蛾的寄生天敌多为跨期寄生 ,即幼虫 ~蛹期间寄生。天敌
昆虫的羽化在丝棉木金星尺蛾的蛹期 ,在丝棉木金星尺娥化
蛹初期和羽化高峰期之前调查天敌寄生率 ,大体能够代表这
个世代的平均寄生率。
2006 ~ 2007年的观察目的是识别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
类 ,未做寄生率观察记载 。 2008年观察的 100只蛹中 ,正常
羽化的为 53只 ,占 53%;不羽化蛹(非寄生)3只 ,占 3%;寄
生蛹 44只 ,占 44%。被寄生蛹中 ,独寄生 24只 ,占被寄生蛹
的 54.5%;共寄生的 20只 ,占 45.5%。不管是独寄生还是共
寄生 ,羽化出的天敌昆虫均为多寄生 ,未发现单寄生现象。
调查结果表明 ,丝棉木金星尺蛾的寄生天敌种类主要
有:①姬蜂类。主要有广黑点瘤姬蜂(XanthopimplaPunctata
Fabricius)、松毛虫埃姬蜂(ItoplectisalternansspectabilisMatxu-
mura)、黄条长尾姬蜂(EphialtesrufataGmeim)、满点黑瘤姬
蜂(CoccygonimusaethiopsCurtis)、横带驼姬蜂(Goryphusbasi-
larisHolngrem)、全黑细柄姬 蜂 (Leptobatopsisnigrescens
Chao)、松毛虫黑点瘤姬蜂(XanthopimplapedatorFabricius)
等;②小蜂类 。主要有无脊大腿小蜂(Brachymeriaexcarinata
Gahan)、广大腿小蜂(B.lasusWalker)、费氏大腿小蜂(B.
fiskeiCrawford)、齿腿长尾小蜂(MonodomerusminorRatz)等;
③寄蝇类。透翅追寄蝇(ExoristahyalipennisBaranov)、日本
追寄蝇 (E.japonicaTounsend)、家蚕追寄蝇 (E.xorbilans
Wiedeman)、红尾追寄蝇(E.xanthaspisWiedeman)、平庸赘寄
蝇(DrinoinconspicuaMeigen)、台湾皮寄蝇(Sisyropaformasa
Mesnil)、隔离狭颊寄蝇(CarceliaexisaFalen)等。
此外 ,还有稻纵卷叶螟啮小蜂(Tetrastichussp)及黑青小
蜂(DibrachyscavusWalker)和白跗赛茧蜂 (Zelealbiditarsus
Curtis)等。
3 小结与讨论
(1)不同代别丝棉木金星尺蛾老熟幼虫被寄生第 1、2、
3、4代幼虫的天敌寄生率分别为 53.7%、35.7%、9.3%、
34%,第 1代幼虫的天敌寄生率最高 ,第 2、4代次之 ,第 3代
较低;在试验的 4个区域中 ,老熟幼虫在 A、B、C、D区的寄生
率分别为 33.7%、20.3%、54.3%、28.7%, C区的寄生率最
高 , B区寄生率最低;1 ~ 2龄组 、3 ~ 4龄组 、5龄组幼虫的羽
化率分别为 97.1%、77.8%、53.3%,寄生率分别为 0、21%、
46.7%;丝棉木金星尺蛾的寄生天敌种类主要有姬蜂类 、小
蜂类 、寄蝇类 。
(下转第 13130页)
13128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
起点温度条件下 ,因此成虫可随时产卵 ,卵可随时孵化 ,蝻可
随时羽化为成虫。第 1代蝻孵化到第 4代成虫产卵所需要
天数为 276d,其中第 1代和第 4代 ,由于经过 “冬 ”、“春 ”干
旱低温 ,完成一代均为 87 d,第 2、3代进入雨季 ,正逢高温 ,
有利东亚飞蝗生长发育 ,完成一个世代的天数是 40 ~ 49 d。
第 1代发生期一般在 1 ~ 4月 ,第 2代发生期一般在 5 ~ 7月;
第 3代发生期一般在 7 ~ 9月;第 4代发生期一般在 9 ~ 11
月 。东亚飞蝗在第 5龄时大量取食 ,经过 8 ~ 13d,最后一次
脱皮进入成虫期。成虫约 10d左右 ,生殖器官成熟进行交配
和产卵。在海南地区 ,东亚飞蝗的羽化因各自温度不同 ,从 5
龄到羽化为成虫需要的时间相差甚大 ,最短的仅 4 d,最长的
却需要 28d,从 4 ~ 9月中旬为 4 ~ 13 d,平均 8d,其他月份是
10~ 28 d,平均 15 d。
4 防治方法
海南省儋州市东亚飞蝗于 1987年在海南海头地区首次
发生为害 ,而后于 1993、1998、2001、2003、2005年再度爆发为
害 ,经过多年的防治试验 ,总结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对于海南来说 ,东亚飞蝗每年第 1代的发
生都在 1 ~ 4月 ,在闲置荒地或多年宿根且生长较差的甘蔗
地 。因为这些地农事活动较少 ,给飞蝗的繁殖创造了良好的
条件 ,因此 ,在每年的 2 ~ 4月期间 ,应及时耕翻这些荒地 ,以
破坏卵块 ,使土壤中尚未孵化的卵块被翻出或深埋促进卵的
死亡。减少发生面积降低发生密度 ,特别是在冬春干旱年
份 ,农业防治所起的作用极大。
4.2 化学防治
4.2.1 地面化学防治。海南东亚飞蝗第 1代一般不会成
灾 。第 2代发生的密度高低预示着第 3、4代是否会爆发成
灾 ,因此在化学防治上要抓好第 2代的防治 。海南第 2代的
发生高峰在 5~ 7月。地面化学防治主要适用于达到防治指
标的蝗区 ,针对蝗虫发生情况可以采取:挑治 、普治 、补治扫
残等措施 [ 8 -9] 。
4.2.2 农药选用。所用的化学农药应符合国家规定 ,高效 、
低毒 、低残留 、对环境无污染 ,且使用方便 ,农田使用的农药
应对农作物和农产品安全。目前 ,化学防治常用农药有:有
机磷农药 、菊酯类农药及有机磷与拟除虫菊脂类农药的复配
制剂等 ,如百树得 、保得 、马拉硫磷等。化学防治的最佳时间
为蝗蝻期。
4.2.3 施药方法。地面防治的施药方法以低容量喷雾和超
低容量喷雾为主 ,也可以适当采用烟雾和喷粉的方式进行防
治 [ 10] 。常用施药器具有:①泰山-18型机动弥雾机 、泰山-26
型机动弥雾机;②3WC-5.5灭蝗超低容量喷雾机;③欧丽牌
烟雾机 。
4.3 生物防治 目前 ,海南东亚飞蝗的生物防治主要是使
用蝗虫微孢子虫和绿疆菌 [ 7 , 11-12] 。蝗虫微孢子虫对海南东
亚飞蝗虫口密度的控制能力较强 ,但绿僵菌受湿度影响较
大 ,应用效果不如微孢子虫好。
参考文献
[ 1] 邓建华.旱情有利蝗虫滋生 海南今年蝗虫可能偏重发生 [ EB/OL].(2006 -02 -21)h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06/02/21/
000089940.shtml.[ 2] 刘举鹏.海南岛的蝗虫研究[ M] .杨凌:天则出版社, 1995:184-287.
[ 3] 卢芙萍 ,赵冬香 ,马恩波.海南岛蝗虫研究现状与展望 [ J].热带农业科学, 2006, 26(1):53-59.
[ 4] 顾时宏.海南蝗灾形势严峻,今年治蝗仍面临较多困难[ 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2(8):13.
[ 5] 邓建华.海南百万亩农田遭蝗灾之苦,受害面等均创新高 [ EB/OL].(2004-06-13)htp://www.rednet.com.cn/.
[ 6] 邓建华.蝗虫已肆虐海南 15万亩土地,预计受灾将达百万亩[ N].海南日报, 2005-06-02.
[ 7] 张龙,石旺鹏,严毓骅,等.蝗虫微孢子虫处理剂量与海南省荒地东亚飞蝗感病率的相互关系[ 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1, 6(3):90-95
[ 8] 黄光斗 ,王石永 ,蔡笃程,等.海南岛西南部东亚飞蝗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J].热带作物学报, 1991, 12(2):92-98.
[ 9] 黄宗道 ,黄光斗 ,何凡,等.应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防治东亚飞蝗的研究[ J] .热带作物学报 , 1991, 12(1):99-104.
[ 10] 邬国良,刘奎 ,黎忠城 ,等.烟雾剂对蔗田东亚飞蝗的防治试验 [ J] .热带农业科学, 2002, 22(4):26-27, 55.
[ 11] 苏晓杰.黄流飞蝗成灾热农院“绿僵菌生物农药”灭蝗 [ EB/OL].(2006-07-17)htp://www.ce.cn/cysc/agriculture/gdxw/200607/17/
t20060717 7760076.shtml.[ 12] 代鹏 ,唐复润 ,谢玉萍 ,等.绿僵菌对东亚飞蝗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J].
热带作物学报 , 2006, 27(4):87-90.
(上接第 13128页)
  (2)丝棉木金星尺蛾第 1代幼虫是主害代 ,也是天敌寄
生率最高的 1代 。第 1代幼虫被产卵寄生后 ,仍能正常取食
为害 ,行动亦无异常 ,但对减少下 1代虫口密度及危害却有
重要作用。如何做到既能控制第 1代幼虫的为害 ,又能最大
限度地持续发挥天敌昆虫的控制作用 ,有待进一步研究。
(3)评价天敌效能高低主要在于种群数量及寄生率 。
2006年广黑点瘤姬蜂在所调查的天敌中占 8.7%, 2007年则
为 3.9%;寄蝇 2006年为 17.4%,而 2007、2008年分别为
19.3%、12.6%。调查结果表明 ,丝棉木金星尺蛾幼虫的寄
生率虽然很高 ,但优势种群并不稳定 ,常随园林植物及周边
植物种群的变化而变化。
丝棉木金星尺蛾幼虫不同世代虫口密度及危害程度变
化很大 ,第 1代严重 ,第 2、4代较轻 ,第 3代仅零星发生。其
中原因较为复杂 ,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 1] 章玉苹 ,李敦松.桔小实蝇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J].昆虫天敌 , 2007, 2
(4):174.
[ 2] 湖南省林业厅.湖南森林昆虫图鉴 [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1992.
[ 3]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天敌昆虫图册 [ 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1978.
[ 4] 夏松云 ,吴慧芬 ,王自平 ,等.稻田天敌昆虫原色图册 [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 5] 何俊华 ,庞雄飞.水稻害虫天敌图说 [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 6] 福建农学院.害虫生物防治[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82.
13130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