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几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的毒力测定及复配增效作用



全 文 :豇豆喜光温, 种植效益高, 是海南冬季北运蔬
菜的主栽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达 2万多公顷。 近年
来 , 豆大蓟马 [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agnall)](又
名豆花蓟马, 普通大蓟马)成为豇豆种植上的主要
害虫, 在海南冬种豇豆区域普遍发生, 为害严重。
主要通过锉吸造成寄主植物损伤, 形成黑褐色斑
点, 严重降低果蔬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
豆大蓟马的寄主有 28 种, 分属 9 科, 其中 16
种为豆科植物[1-2], 喜好在花内活动, 在开花后就很
快进入[3]。 在台湾, 大多数豆科作物, 如大豆、 小
豆、 黄豆、 红豆与花生等, 都受到豆大蓟马的严重
为害[4], 其中红豆为其最喜爱寄主 [5-7]; 豆大蓟马对
豆科作物的叶、 花和荚造成严重为害, 但其为害程
度与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尚不确定 [4]; 在红豆开花
期豆大蓟马在田间呈聚集式分布 [3], 其田间种群动
态与温度显著相关 [7]。 另外, 土壤的质地、 密度及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35(8): 1615-1618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
收稿日期 2014-01-08 修回日期 2014-04-15
基金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No. 2009hzs1j009、 2014hzs1j011); 2014年海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项目。
作者简介 刘 奎(1973年—), 男, 博士,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E-mail: lk0750@163.com。
几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的毒力测定
及复配增效作用
刘 奎 1, 唐良德 1, 李 鹏 2, 韩志伟 3, 邱海燕 1, 付步礼 1, 范咏梅 3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 571101
2 海南省植保植检站, 海南海口 570203
3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海南海口 570228
摘 要 豆大蓟马是海南冬种豇豆的重要害虫, 严重影响豇豆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 本文采用离心管药膜法,
测定了毒死蜱、 阿维菌素、 高效氯氰菊酯、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吡虫啉和啶虫脒等 6 种杀虫剂对豆大蓟
马的毒力, 并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其它 5 种杀虫剂复配的增效作用及最佳配比。 结果表明: 供试
药剂对豆大蓟马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 甲维盐(0.000 5 g/L)>阿维菌素(0.056 1 g/L)>毒死蜱(0.125 3 g/L)>高效
氯氰菊酯(0.165 4 g/L)>啶虫脒(0.228 3 g/L)>吡虫啉(19.803 5 g/L); 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复配的
共毒系数为 776;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配比为 1 ∶ 9 时的共毒系数为 1 733。 本研究为开发豆大蓟马
防治药剂和田间化学防治提供了基本资料。
关键词 杀虫剂; 豆大蓟马; 毒力测定; 复配; 增效
中图分类号 S435.65 文献标识码 A
Toxocity and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Complex Formulation of
Several Insecticides to 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agnall)
LIU Kui1, TANG Liangde1, LI Peng2, HAN Zhiwei3, QIU Haiyan1, FU Buli1, FAN Yongmei3
1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 Hainan Key Laboratory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Pests,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
2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Hainan Province, Haikou, Hainan 570203, China
3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College,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
Abstract 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agnall) is an important pest in Hainan winter cowpea with serious impact on
product quality and commercial value. Laboratory studies were conducted on the toxicity and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complex formulation of 6 original insecticides to 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y using centrifuge tube residual bio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the toxicity ( LC50) was: emamectin -benzoate ( 0.000 5 g/L) >abamectin
(0.056 1 g/L) >chlorpyrifos (0.125 3 g/L) >cyhalothrin (0.165 4 g/L) >acetamiprid (0.228 3 g/L) >imidacloprid
(19.803 5 g/L); The significant synergism effect could be found after mixing emamectin-benzoate with chlorpyrifos
and the greatest synergism took place at the ratio of 1 ∶ 9, with the cotoxicity coefficient (CTC) of the mixture was
776 and 173 3 respectively. The study provides basic data for development of control agents and field chemical control.
Key words Insecticide; 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agnall); Toxicity test; Complex formulation; Synergistic effect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4.08.028
第 35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表1 6种药剂对豆大蓟马成虫室内毒力
Table 1 Toxicity of six insecticides to adults of 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agnall)
药剂 LC50/(g/L) 毒力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卡方值 95%置信区间 相对毒力指数
毒死蜱 Chlorpyrifos 0.125 3 Y=2.628 8x+7.371 1 0.961 5 3.245 5 0.103 9~0.150 5 15 805
阿维菌素 Abamectin 0.056 1 Y=1.042 4x+6.304 4 0.988 6 1.514 9 0.038 1~0.089 3 35 300
高效氯氰菊酯 Betacy-permethrin 0.165 4 Y=2.021 8x+6.580 1 0.974 5 2.931 7 0.130 3~0.213 2 11 973
甲维盐 Emamectin-benzoate 0.000 5 Y=5.543x+23.105 3 0.981 4 4.061 7 0.000 5~0.000 6 3 960 700
吡虫啉 Imidacloprid 19.803 5 Y=2.556 7x+1.684 6 0.992 3 0.593 7 16.649 2~22.917 100
啶虫脒 Acetamiprid 0.228 3 Y=1.478 3x+5.948 2 0.988 1.511 8 0.168 8~0.296 9 8 674
含水量会影响豆大蓟马的化蛹 [8]; 在防治方面, 已
有豆大蓟马预测预报、 色板引诱和化学防治等的研
究报道[9-12]。
由于虫体小, 通常又隐匿在花器内活动和为
害, 生产上防治较为困难。 目前, 化学防治是降低
豆大蓟马田间种群数量的主要措施。 杀虫剂的频繁
使用, 可能使豆大蓟马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降
低, 影响防治效果。 因此, 有必要周期性开展常用
药剂对豆大蓟马的毒力测定, 以了解豆大蓟马对药
剂的敏感性现状, 提高田间用药的合理性, 同时还
能对可能产生的抗药性起到监测作用。 有鉴于此,
本研究测定了 6 种常用杀虫剂对豆大蓟马的毒力,
并通过药剂的复配, 获得了增效作用明显的配比,
以期为豆大蓟马防治药剂的研发和田间防治提供基
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昆虫 豆大蓟马采自海南省定安县定
城镇豇豆地, 在室内续代饲养。 采用四季豆作为寄
主植物进行饲养。 将田间采集的试虫接入玻璃瓶
(200 mL)中, 瓶内放入 2~3 根鲜嫩四季豆豆荚供
其取食和产卵。 用橡皮筋紧箍双层纸巾封口, 置于
温度为 26 ℃, 湿度为 75%, 光照 L ∶ D=14 ∶ 10 的
人工气候箱中。 每隔 2~3 d 将已产卵的豆荚取出,
并换入新鲜豆荚。 如此重复。 取豆大蓟马二龄若虫
供试。
1.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为 6 种常用杀虫剂的
原药: 97.4%毒死蜱(chlorpyrifos)(湖南大方农化有
限公司); 92%阿维菌素(abamectin)(南通农药剂型
开发中心); 97%高效氯氰菊酯(betacy permethrin)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70%甲氨基阿维菌
素苯甲酸盐(emamectin benzoate)(河北天顺生物工
程有限公司 ) , 以下简称甲维盐 ; 96%吡虫啉
(imidacloprid)(南通农药剂型研发中心); 96%啶虫
脒(acetamiprid)(石家庄伊宏化工有限公司)。
1.2 方法
采用离心管药膜法。 该方法分 4 个步骤: 第
一, 制作药膜。 将原药加丙酮溶解后, 将供试药剂
稀释成 6~8个浓度(含 0.1% V/V Triton X-100), 量
取 1 mL 配好的药液至 5 mL 离心管内, 盖上管盖,
摇匀滚动数分钟, 待药液在管内分布均匀时, 倒出
药液, 室内自然晾干制成药膜; 第二, 接虫。 药膜
晾干后, 选取同一批豆花蓟马的试虫 1 520 头, 用
细毛笔刷轻轻将其接入药膜管内, 盖上管盖; 第
三, 转虫。 任试虫在管内爬动 1 h 后, 将其全部转
入另一干净 10 mL 管中, 并在其中放入 2 cm 长的
新鲜豇豆, 供其取食, 棉花团封口。 对照组以清水
(含 0.1% V/V Triton X-100)处理制作水膜。 每处理
重复 3 次; 第四, 培养记录。 在温度为 26 ℃, 光
照 L ∶ D=16 ∶ 8 的环境下放置 24 h 检查死亡率, 以
毛笔刷轻触碰无反应为死亡, 计算死亡率。 对照组
死亡率<10%为有效试验。
1.3 数据处理
利用 DP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13], 求出各药
剂的毒力回归方程、 LC50 值及其 95%置信限等。
设具最大 LC50药剂的相对毒力指数为 100, 用最大
LC50 除以各药剂的 LC50 值, 求出各药剂的相对毒
力指数。
1.4 增效作用评价
根据国家农药室内生测试验准则 [14]的方法进行
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6种杀虫剂单剂对豆大蓟马的毒力
6 种药剂对豆大蓟马成虫室内毒力见表 1。 由
表 1可知, 以吡虫啉作为标准药剂, 设定其相对毒力指
数为 100, 甲维盐的相对毒力指数为 3 960 700, 对
豆大蓟马成虫的毒力最高, 阿维菌素次之。 对豆大蓟马
成虫的毒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甲维盐 (0.000 5 g/L)>
阿维菌素(0.0561 g/L)>毒死蜱(0.1253 g/L)>高效氯
1616- -
第 8 期
3 讨论与结论
不同的生物测定方法对香蕉花蓟马的毒力测定
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关研究 [15-17]指出, 离心
管药膜法主要测定药剂的触杀作用, 因此, 本研究
所测得的毒力主要是所选药剂的触杀毒力。 本文采
用离心管药膜法测得甲维盐、 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对
豆大蓟马的毒力大于吡虫啉, 张安盛等[18]采用浸虫
法测得甲维盐和阿维菌素对西花蓟马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 的毒力高于吡虫啉; 陈雪林
等[19]采用浸叶法测得毒死蜱和阿维菌素对西花蓟马
的毒力高于吡虫啉。 这表明, 对于蓟马类害虫来
讲, 不同方法测得的毒力值会有差异, 但药剂的毒
力大小趋势可能是一致的。
研究农药复配的增效作用, 需要设置一系列配
比根据等效线法相加作用线的六等分点设置 5个配
比, 可以较全面地代表农药复配中两单剂的混合增
效情况[20]。 以配比为 1 ∶ 1 时共毒系数大小来确定最
佳配伍的依据似不足, 因为 1 ∶ 1 并不一定是各个
配伍中有最大共毒系数的配比 [20]。 因此, 本文通过
甲维盐与其它 5 种药剂 1 ∶ 1 复配, 测得甲维盐与
毒死蜱(1 ∶ 1)混配的增效作用最强, 并不能就此下
结论甲维盐与毒死蜱是最佳配伍, 如果需要确定最佳
配伍, 需进一步采用共毒因子法[19]进行配伍筛选。
两种不同的农药混配, 在某些配比附近增效作
表2 甲维盐与其它5种药剂按1 ∶ 1进行二元混配毒力
Table 2 Co-toxicity of emamectin-benzoate and other five insecticides with ratio as 1 ∶ 1
处理 LC50/(μg/L) 毒力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卡方值 95%置信区间 CTC
甲维盐+毒死蜱 Em-benzoate+Chlorpyrifos 128.342 9 Y=5.607 5x-6.822 7 0.997 4 0.304 1 118.758 3~137.421 1 776
甲维盐+阿维菌素 Em-benzoate+ Abamectin 140.858 4 Y=3.664 6x-2.874 4 0.989 3 1.908 120.381 1~158.562 7 704
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 Em-benzoate+Betacy-permethrin 540.62 Y=1.702 5x+0.347 3 0.977 8 4.600 2 387.947 2~698.164 5 184
甲维盐+吡虫啉 Em-benzoate+ Imidacloprid 208.072 1 Y=2.474 7x-0.736 9 0.957 6 4.456 5 178.476 4~245.926 9 481
甲维盐+啶虫脒 Em-benzoate+ Acetamiprid 214.980 7 Y=1.171 7x+2.267 2 0.942 1 9.036 9 129.181 4~307.109 5 464
氰菊酯(0.1654 g/L)>啶虫脒(0.2283 g/L)>吡虫啉
(19.8035 g/L)。
2.2 药剂二元混配的联合毒力
将毒力最高的甲维盐与其它 5种药剂按质量比
1 ∶ 1 进行二元混配, 其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见表 2。
从表 2 可见 , 甲维盐+毒死蜱的 CTC 最高 , 为
776。 其次是甲维盐+阿维菌素, CTC 为 704。 增效
作用从强到弱的顺序为甲维盐+毒死蜱>甲维盐+阿
维菌素>甲维盐+吡虫啉>甲维盐+啶虫脒>甲维盐+
高效氯氰菊酯。
进一步按甲维盐 ∶毒死蜱=1 ∶9、 甲维盐 ∶毒死蜱=
3 ∶ 7、 甲维盐 ∶毒死蜱=7 ∶ 3 和甲维盐 ∶毒死蜱=9 ∶ 1
的质量比调整甲维盐和毒死蜱混配比例, 分别测定
各比例混配下的共毒系数如表 3。 从表 3 可见, 甲
维盐 ∶毒死蜱=1 ∶ 9 的共毒系数最大, CTC 为 1 733;
甲维盐 ∶毒死蜱=5 ∶ 5、 甲维盐 ∶毒死蜱=7 ∶ 3 和甲维
盐 ∶毒死蜱=9 ∶ 1 的 CTC 分别为 776、 193 和 242,
大于 120, 表明其混配均有增效作用; 甲维盐 ∶毒
死蜱=3 ∶ 7 的 CTC 为 112, 小于 120, 大于 80, 表
明其混配表现为相加作用。
表3 甲维盐与毒死蜱不同比例二元混配毒力
Table 3 Co-toxicity of emamectin-benzoate and chlorpyrifos with different ratios
处理 LC50/(μg/L) 毒力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卡方值 95%置信区间 CTC
甲维盐 ∶毒死蜱=1 ∶ 9
Em-benzoate ∶Chlorpyrifos=1 ∶ 9 278.535 1 Y=2.57x-1.283 2 0.951 2 7.669 6 234.511~320.934 5 1 733
甲维盐 ∶毒死蜱=3 ∶ 7
Em-benzoate ∶Chlorpyrifos=3 ∶ 7 1 480.68 Y=2.118 4x-1.716 3 0.960 3 3.143 4 1 186.5~1 747.018 112
甲维盐 ∶毒死蜱=5 ∶ 5
Em-benzoate ∶Chlorpyrifos=5 ∶ 5 128.342 9 Y=5.607 5x-6.822 7 0.997 4 0.304 1 118.758 3~137.421 1 776
甲维盐 ∶毒死蜱=7 ∶ 3
Em-benzoate ∶Chlorpyrifos=7 ∶ 3 369.669 8 Y=1.872 9x+0.190 8 0.987 9 2.092 3 286.904 2~451.380 6 193
甲维盐 ∶毒死蜱=9 ∶ 1
Em-benzoate ∶Chlorpyrifos=9 ∶ 1 229.251 Y=1.894 5x+0.528 4 0.962 4.275 6 183.995 9~275.357 7 242
刘 奎等: 几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的毒力测定及复配增效作用 1617- -
第 35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用很明显, 而在其他配比时增效作用又很弱 [20], 如
本文中甲维盐与毒死蜱 1 ∶ 9 混配的 CTC 为 1 733,
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而 3 ∶ 7 混配的 CTC 仅为
112, 只是相加作用。 由于本文的混配比例间隔还
较大, 应进一步缩小间隔, 以测得更为准确的最大
增效比例。
不同地区由于使用杀虫剂的种类和水平不同,
采自不同地区的试虫对药剂的敏感性可能会有所不
同。 本试验试虫采自海南定安, 表现出对甲维盐和
阿维菌素较为敏感, 对另外 2 种田间常用药剂吡虫
啉和啶虫脒的敏感性则相对较低。 这对于指导当地
药剂防治豆大蓟马具有一定的意义。 特别是甲维盐
和阿维菌素作为高效、 低毒、 低残留的绿色环保型
生物源杀虫剂, 在豆大蓟马的无公害治理中可发挥
较大的作用。 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还可与其他药
剂进行二元混配或轮换使用。 当然, 本研究筛选出
了对豆大蓟马毒力较高的杀虫剂及二元混配药剂仅
是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田间实际防治效果还需要开
展田间药效试验进行验证。
致 谢 感谢华南农业大学张维球教授帮助鉴定蓟马
种类。
参考文献
[1] Chang N T. Seasonal abundance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thrips
Megalurothrips usitatus on soybean at southern area of Taiwan[J].
Taiwan Plant Protection Bulletin, 1987, 29: 165-173.
[2] Miyazaki M, Kudo I, Iqbal A. Notes on the Thrips
(Thysanoptera)Occurring on the Soybean in Java [J]. Kontyú
Tokyo, 1984, 52(4): 482-486.
[3] Chang N T. Dispersion patterns of bean flower thrips, 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nall), (Thysanoptera: Thripidae)on flowers of adzuki
bean[J]. Plant Protection Bulletin(Taipei), 1992, 34(1): 41-53.
[4] Chang N T. Population trends of 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agnall)
(Thysanoptera: Thripidae)on adzuki bean and soybean examined
by four sampling methods[J]. Plant Protection Bulletin(Taipei),
1988, 30(3): 289-302.
[5] Chang N T. Population trends of 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nall)
(Thysanoptera: Thripidae)on adzuki bean and soybean examined
by four sampling methods[J]. Plant Protection Bulletin, 1988a,
30(3): 289-302.
[6] Chang N T. The preference of thrips, 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agnall), for three leguminous plants[J]. Plant Protection Bulletin,
Taiwan, 1988b, 30(1): 68-77.
[7] Chang N T. The damage and control of thrips(Insecta: Thysanoptera)
on root crops, pulses, and Other grain crops[J]. Chinese Journal
of Entomology, Special public, 1987(1): 55-72.
[8] Chang N T. Impacts of soil physical factors on the pupation of
bean flower thrips, 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nall)(Thysanoptera:
Thripidae)[J]. Plant Protection Bulletin, 1989, 31(4): 377-386.
[9] 麦昌青, 王 硕, 袁伟方. 三亚市冬季瓜菜豇豆蓟马预测方法
和绿色防控技术初探[J]. 中国植保导刊, 2012, 32(11): 43-45.
[10] Chang N T. Color preference of thrips(Thysanoptera: Thripidae)
in the adzuki bean field[J]. Plant Protection Bulletin, 1990, 32
(4): 307-316.
[11] 云天海, 肖日新, 吴月燕, 等. 蓝板诱杀技术在豇豆蓟马防控
上的应用[J]. 中国蔬菜, 2012(5): 32.
[12] 李现玲, 宋 娜. 60 g/L 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治豇豆蓟马田
间药效试验[J]. 广西植保, 2012, 25(3): 18-19.
[13] 唐启义 . DPS 数据处理系统 [S].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2010,
364-368.
[14] N /T1154.7-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 杀虫剂第 7 部分:
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S].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144-148.
[15] 孟和生 . 两种生测方法对杀螨剂毒力测定结果的影响比较 [J].
植物保护, 2002, 28(3): 49-51.
[16] 何玉仙, 梁智生, 林桂君. 烟粉虱成虫对烟碱类杀虫剂抗性的
生物测定方法[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06, 35(2): 144-146.
[17] 张永强, 丁 伟, 吴 静. 3 种杀螨剂生物测定方法的比较研
究[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7, 28(7): 50-53.
[18] 张安盛, 张思聪, 李丽莉, 等. 3 种环境友好型药剂对西花蓟
马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J]. 植物保护, 2012, 38(4): 175-177.
[19] 陈雪林, 孙 蓉, 杜予州, 等. 阿维菌素与三种杀虫剂对西花
蓟马的联合毒力[J]. 植物保护学报, 2011, 37(5): 206-209.
[20] 陈 立, 徐汉虹, 李云宇, 等. 农药复配最佳增效配方筛选方
法的探讨[J]. 植物保护学报, 2000, 27(4): 349-354.
责任编辑: 叶庆亮
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