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食用菌学报 1 9 9 9. 6( z) :3 3一 8 3
A e taE d
u
li
sFu n gi
姬 松 茸 的 栽 培 技 术
江枝和 朱 丹 杨佩玉
(福建省农科院土肥所 , 福州 3 5 0 0 13)
摘 要 姬松茸 ( A g a) 一 i川 、 l) az ie M盯 ilr )是一种食药兼用真菌。 本文介绍其食用 、药用价值 , 生
物学特性及室 内外栽 培 、 管理 、 加工技术 。
关键词 姬松茸 ; 室内栽培 ;室外栽培 ; 栽培技术
姬松茸 ( A ga : i 。 “ 、 bl az o i M ur irl l) 在真菌分类上属于担子菌亚 门 , 层菌纲 , 伞菌 目 , 蘑菇科 ,
蘑菇属 ; 又称巴西蘑菇 。 肉质鲜美可 口 , 具有杏仁香 味 。 其子实体内含有多糖 、 核酸 、 街醇类等
多种活性成分 〔’ , 2〕和脂肪 、 矿物质 、 微量元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成分 , 对肿瘤 , 特别是
腹水癌 、 痔疮 、 神经痛具有一定疗效 。 经常食用 , 具有降血脂 、 降低胆固醇作用 。 姬松茸分布在
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南加利福尼亚州平原地区 , 但主要生长于巴西东南部圣保罗的皮埃达德 ,
当地居民采来食用 。 1 9 6 5 年在巴西从事农业研究的 日裔古本隆寿采到该菇 , 并将菌种送给 日
本三重大学农学部的岩出亥之助教授 , 1 9 6 7 年开始人工驯化栽培 , 随后以三重 、 爱知 、 岐阜三
个县为中心推广 。 中国至今未发现这种野生菇 。 1 9 9 2 年 , 我国福建省农科院首次引进栽培 ,
获得成功 (3j , 并进行生物学特性闭 、 栽培工艺阁 、 营养成分 、 加工等系统研究 。 经多次试验 、 示
范 、 推广 , 普遍认为它具有栽培原料来源广泛 、 栽培技术简单 、 周期较短 、 适应性广 、 产量高等特
点 , 因此 , 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食药兼用真菌 。
1 生物学特性
1
·
1 形态特征闭
菌丝白色 , 由抱子萌发而成 , 直径 5 一 6拌m 。 子实体多数单生 , 个别丛生 。 菌盖颜色浅褐
色到棕褐色 。 原基乳白色 , 形成菌盖时初期为浅褐色 , 成熟后呈棕褐色 , 伞状 。 菌盖覆有纤维
状鳞片 , 直径一般为 3 . 4一 7 . 4 c m , 夫的达 15 c m , 厚度为 0 . 65 一 1 . 3 c m 。 菌柄生于菌盖中央 , 近
圆柱形 , 白色 , 初期为实心 , 中后期疏松至空心 。 菌柄长度一般为 5 . 9 一 7 . s c m , 直径为 0 . 7 一
1
.
c3 m
。 菌柄与菌盖边缘连结着一层膜 , 即菌膜 。 开伞时 , 菌膜破裂 , 在菌柄周围残 留一圈菌
环 , 易脱落 。 菌褶初期为白色至粉红色 , 后呈咖啡至暗褐色 , 成熟后弹射抱子 。 抱子光滑 , 短椭
圆形 , 大小为 5 , 3 一 6 . 5 火 3 . 8 一 4 . 6 ( 5 . 0 )拜m , 棕褐色 。 一般子实体单朵重 20 一 5摊 , 大 的达
3 5 0 9
。
1
.
2 生长条件
1
.
2
.
1 营养 营养是姬松茸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 菌丝体除要求碳氮源之外 , 还需要一定数
量的无机盐 , 无机盐中需要量最多的是磷 、 钾 、 镁 , 铁 、 锰 、 锌对生长也有一定作用 , 但需要量较
少 , 原料中的含量就可以满足需要 , 培养时不必添加 。 配料成分主要是稻草 、 棉籽壳 、 木屑 、 牛
收稿 日期 : 19 9 8 一 ) 4 一 0 1 )J 稿 ; 19 9 8 一 ( )7 一 〔) 9 修改稿
DOI : 10. 16488 /j . cnki . 1005 -9873. 1999. 01. 008
3 4 食 用 菌 学 报 6卷
粪 、 献 皮 、 玉 米 粉 、 花 生 饼 粉 、 c a e o 3 、 e a sO 4 、 K H Z PO ; 、 M g sO 4 、 过 磷 酸 钙 或 其 它 磷 肥 、
( N氏 ) 2 5认 、 尿素等 , 经过人工堆制 , 适合于菌丝体和子实体吸收利用 。
1
.
2
.
2 温 度 姬松茸属于中温型真菌 。 菌丝在 15 一 32 ℃均能生长 , 最适温度为 2 一 23 ℃ , 该
温度下菌丝粗壮 , 爬壁力强 ;低于适宜温度 , 菌丝生长慢 ; 29 ℃时菌丝虽然生长最快 , 但菌丝较
弱 , 老化快 , 菌丝未长透管底就开始萎缩变黄 。
温度在 16 一 2 6℃均能出菇 , 以 18 一 21 ℃ 最适宜 , 2 5℃ 以上子实体生长快 , 从扭结至采菇只
需 5一 6 d , 但菇薄 、 轻 ; 低于适宜温度 , 子实体生长缓慢 , 从扭结到采菇需 1 1 d 。
1
.
2
.
3 水分 只有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 , 姬松茸的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进行 。 水分不足 , 菌丝
生长慢 、 细弱 , 菇蕾难于形成 , 或已形成的菇蕾干缩至死 ; 水分过多 , 通气不 良 , 碰到高温易长胡
桃肉状菌 , 也会影响姬松茸呼吸作用 , 造成烂菇或死菇 。 实践证明 , 姬松茸生长发育阶段 , 空气
相对湿度 8 5 % 一 9 5 % , 培养料含水率 68 . 4 3 % 一 70 . 51 % 较适宜 。 一般室内栽培的培养料含水
率为 68 % , 室外栽培的含水率为 70 . 51 % 。 培养料含水量太高或太低 , 都会影响菌丝生长 。
1
.
2
.
4 酸碱度 姬松茸菌丝在粪草培养基高压灭菌后 p H 3 , 5 一 8 . 5 时均能生长 , 最适 p H 为
6
.
5一 7 . 5 , 此时 , 菌丝生长粗壮 , 扭结最多 ; 而 p H 在 3 . 5 和 8 . 5 时 , 菌丝生长慢 , 长势弱 , 扭结
少 。 由于菌丝生长过程中产生碳酸和草酸 , 使培养料变酸 , 对菌丝和子实体生长不利 , 且易滋
生霉菌 , 因此 , 进房前的培养料 p H 应调至 7 一 7 . 5 。 土粒 p H 7 . O一 8 . 0 , 可以防止霉菌 , p H 高于
8
.
0 易长石膏霉 。
1 2
.
5 光线 姬松茸属腐生菌 , 依靠分解和吸收培养料中养分生活 。 菌丝体生长阶段可在黑
暗中培养 , 子实体形成时需要一定散射光刺激 , 但光线不能过亮 , 否则影响菇体品质 。
1
.
2
.
6 氧 气 姬松茸是一种好氧菌 , 菌丝呼吸时不断吸进氧 , 呼出二氧化碳 , 在堆料过程中也
会不断产生二氧化碳 、 硫化氢 、 氨气等 。 当这些气体超过一定浓度 , 会抑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
形成 , 所以栽培中必须有 良好的通风设备 , 排除有害气体 , 补充新鲜空气 。
2 菌种制备 5[, 6〕
2
.
1 母种培养基
马铃薯 2 0 0 9 , 葡萄糖 20 9 , 琼脂 2 0 9 , 水 l() 0 m L , p H 自然 , 按常规方法配制 。 接入菌种后 ,
在 2 4 一 2 6℃条件下培养 7 一 g d , 菌丝即可布满斜面 , 可供转接原种 。
2
.
2 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
2
.
2
.
1 稻草种 稻草 4 1 . 5 5 ;0 、 牛粪 (干 ) 4 5 o)rt 、 鼓皮 10 ;0 、 糖 1 ;0 、 e a c O 3 2 % , K H Z P () ; o . 3 ox) 、
M g S (五 0 . 1 5 % 。
2
.
2
.
2 棉籽 壳种 棉籽壳 5 9 . 5 5 叹, 、 牛 粪 (干 ) 2 9 ;0 、 献皮 8 ;0 、 糖 2 0,) 、 c a C O: 2 0)rt 、 K H Z P ( ) 4
()
.
3叹, 、 M g S O 、 ( ) . 1 5 % 。
2
.
2
.
3 木屑种 木屑 4 1 . 5 5 % 、 牛粪 (干 ) 4 5 % 、 欲皮 l o u,o 、 糖 l % 、 c a C ( ) 3 2 % 、 K工IZ P O、 ( ) . 3% 、
M g S认 () . 1 5 % 。
2
.
3 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的配制
先将稻草 、 牛 粪预湿后 , 预堆一个 晚上 , 第二天再把糖 、 c a c( ) , 、 K H 2 (P ) 4 、 M g s( ) ; 溶解 干
水 , 拌入献皮中 , 最后均匀洒入粪草中 。 培养基 含水量以手握紧培 养基 , 指缝有水纹 、 不滴为
度 , 然后装入蘑菇瓶中 , 塞棉塞 , 经高压灭菌后接入试管母种 , 在 2 4 一 26 ℃下培养 4 0 一 4 6 d , 菌
1期 江枝和等 :姬松茸的栽培技术
丝长满全瓶 , 即为原种 。 栽培种培养基的装瓶 、 灭菌 、接种与原种相似 , 一瓶原种可接 40 一 50
瓶 , 培养温度同上 , 待菌丝长满全瓶后 3一 4 d 即可用于栽培生产 。
3 室内栽培川
姬松茸生长周期长 , 受环境影响大 , 必须认真抓好姬松茸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管理 , 创造
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 才能取得高产量 、 高效益 。
3
.
1 菇房设计
3
.
1
.
1 地 .卢、 方位 菇房要选择交通方便 , 离水源近 , 环境干净 , 离堆肥场近 , 水 电设施完善的
地方建造 。 朝向应坐北朝南 , 利于通风换气 , 又可提高冬季室温 , 避免春秋季节干热的南风直
接吹到菇床 , 还可以减少西斜 日晒 , 栽培面积一般为 10 0一 2 0 m 2 。
3
.
1
.
2 菇床规格 两侧采菇的床面宽 1 一 1 . 5m , 单侧采菇的床面宽度不宜超过 0 . 8m 。 一般
5一 6 层 , 底层离地面 10 一 巧 c m , 层间距离以 0 . 6 一 0 . 65 m 为宜 , 最后一层距房顶 l m 左右 。
3
.
1
.
3 通 气设施 同蘑菇 。
3
.
2 栽培季节的安排
我国幅员辽阔 , 各地的栽培季节应根据当地的 自然条件 , 并结合菌株特性选择 。
3
.
3 栽培料配方
( 一)稻草 4 2 % 、 棉籽壳 4 2 % 、 牛粪 (干 ) 7 % 、 教皮 6 . 5 % 、 钙镁磷 x % 、 C a C O 3 1% 、 K执 P认
0
.
5%
。
( 2 )稻草 5 0 ;0 、 牛粪 (干 ) 5 0 % 、 花生饼 2 0, 、 过磷酸钙 0 . 7 5% 、 e a e O 3 1% 、 e a s认 l % 、 尿素
0
.
7 5%
。
( 3 )稻草 4 1% 、 牛粪 (干 ) 10% 、 蔗 渣 4 0 . 5% 、 教皮 6% 、 钙镁 磷 1 % 、 C a C O 3 1% 、 K H Z P O 4
0
.
5%
。
3
.
4 堆料
一般在姬松茸播种前 12 一 2 5 d 堆料 , 堆料前一个晚上 , 先将草预湿 , 牛粪拌湿 , 以不滴水为
准 。 第二天堆料时 , 先在水泥地或在地上放几根木棍或竹棍 , 然后铺上一层 2 0 c m 、预湿后的草
料 ,宽度根据气候来定 , 温度低堆宽一些 , 温度高堆窄一些 , 一般宽 1 . 3 一 1 . 8m , 长度不限 , 然后
在上面铺上一层牛粪 , 厚度根据牛粪用量来定 , 如此反复堆置 , 最顶层盖稻草 , 堆间每隔 Zm 插
上通气筒 , 以利料堆上下透气 , 堆完后插上温度计观察 。 如下雨 , 可用塑料薄膜遮盖 , 雨后一定
要掀膜 , 以利通气发酵 , 防止厌气发酵 。
培养料从堆制到进房 , 一般需翻 4 一 5 次 , 其间隔时间应根据天气情况 , 堆温变化灵活掌
握 , 整个发酵期约 12 一 21 do
一般堆后 2 一 3 d 堆温可上升至 70 一 80 ℃ , 并且早晚可见到堆顶上 冒出雾状水蒸汽 。 堆后
4 一 6 d , 温度下降到 65 ℃左右 , 可进行第一次翻堆 , 同时加入过磷酸钙 , 其作用除增加钙元素
外 ,还能促进微生物分解阁 , 使培养料的 p H 不致变化过激 。 若堆后 2 一 d3 不见雾状水汽 , 说
明料太干 , 应在干的地方适当浇水 , 若堆后 3 一 4 d 温度还不上升到 70 ℃ , 说明发酵不 良 , 应提
前翻堆 , 查明原因 , 采取补救措施 。 第一次翻堆后 4 一 d5 进行第二次翻堆 , 加入石膏粉及碳酸
钙 , 以增加钙 , 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碳酸钱 , 改善培养料的物理性状 , 这次翻堆 , 可适当缩小
料堆 , 高不变 。 共翻堆 4 一 5 次 , 一般间隔 3 一 4 d , 翻堆时通常不加水 , 最后一次翻堆时间间隔 2
3 6 食 用 菌 学 报 6卷
一 3 d , 翻堆后 , 用手握料 , 以指缝间有水纹为宜 。 隔 Z d 进房 。
3
.
5 播种前准备及播种覆土
3
.
5 1 进房 进房前一天 , 把菇房门窗关紧 , 堵塞拔风筒 , 门窗缝 隙也要用纸条糊严 , 每立方
米可用福尔马林 10 m L , 高锰酸钾 5 9 熏蒸 。 菇房经熏蒸 d1 , 即打开门窗 , 通气后进料上床 。 料
面铺平 , 稍稍拍紧 , 一般草菇料每平 方米 13 . sk g , 蘑菇料每平方米 20 一 2 k g 。 待料 温降至
26 ℃ 时即可播种 。
3
.
5
.
2 才番种 播种前要检查菌种质量 , 带杂菌 、 带病毒 、 菌丝弱的不能使用 , 菌种走透 瓶后 3
一 4 d 即可播种 , 播种量为干料的 6 % , 散播 , 播完后轻轻压一下 , 以免影响发菌 , 最后盖上薄膜 。
3 5
、
3 覆土 姬松茸菌丝生长发育成子实体 , 需要较高湿度和充足的空气 。 覆土能减少培养
料的水分蒸发 , 能提高表层培养料的湿度 , 调节料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 , 改变菌丝体的营
养条件 , 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 此外 , 土粒对菇体还起支撑作用 , 一般播种后 15 一 Z Od , 菌丝走透
后即可覆土 。
覆土前 , 全面检查培养料 , 如发现瞒类 , 应及时处理 。 覆土以砂性土为好 , 粗土应稍偏砂 ,
以利菌丝长入粗土粒中 ; 细土应偏粘 , 喷水不板结 , 以利通气 。 一般粗土粒 1 . 5 一 cZ m , 细土粒
0
.
5 一 l e m 。
粗细土一次覆完 , 先覆粗土 , 后覆细土 。 覆土前 , 先用石灰水把水调成微碱性 , p H 7 5 一 8 ,
土粒置于土箕上浸于水中 , 吸水程度以册开土内层不 白为度 。 土粒太湿易造成菌丝冒土 , 形成
菌被 , 导致出菇减少 , 甚至不出菇 。
3
.
6 菇房管理
要获得高产 、 优质姬松茸 , 必须加强菇房管理 。
3
.
6
.
1 播种 后的管理 播种后是培养菌丝的关键阶段 。 菇房温度应控制在 2 一 26 ℃ , 空气
相对湿度为 70 % 左右 。 通风应由小到大 , 刚播种后 3 一 d5 不通风 , 以利菌丝在料面上迅速生
长 , 并定植于料中 。 待菌丝生长旺盛 , 呼吸强度大 , 需氧量增加时 , 应逐步加大通风 。 菌丝深入
培养料三分之一后 , 增加通风次数 , 促使菌丝向下生长 , 同时还可抑制杂菌 。 通风不良 , 菌丝变
黄 , 易长绿霉 、 石膏霉等 。 应根据菌丝生长情况灵活掌握通风次数 。
3
.
6
.
2 出菇前管理 从覆土到出菇 , 管理工作的 目标主要是促使粗土中菌丝粗壮浓密 , 土粒
不被菌丝板结 , 粗细土间形成子实体原基 。 覆土后菌丝生长好坏 、子实体形成量及速度与土粒
水分和菇房通风状况密切相关 。 因此 , 覆土后 3一 4 d 应关紧门窗 , 待菌丝长上粗土时就通风换
气 , 通风量由小到大 。 如土层太干 , 菌丝上土慢 , 就要减少通风或推迟通风 , 适 当向地上喷水 ,
提高空气相对湿度 , 造成空气新鲜 、 湿润的环境 , 促使菌丝迅速爬土 。 应避免菇房闷气 , 否则菌
丝易形成一 团一团的棉花絮 , 一段时间后变黄 , 萎缩 , 不能出菇 。 若土层太湿 , 空气相对湿度超
过 9 6 % , 再遇到高温 , 就长出胡桃肉状菌 , 栽培失败 。 因此 , 每天都要到菇房观察 , 出现问题及
时解决 、 补救 , 确保优质 、高产 。
3
.
6
.
3 出菇阶段管理 从菇床面上菌丝开始扭结到采收阶段 , 要求室内空气新鲜 , 每夭应通
风 2 一 3 次 。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85 % 一 95 % , 不能超过 95 % , 湿度太大会抑制子实体生
长 。 从菌丝扭结到形成菇盖阶段 , 喷水要匀 、 细 , 喷后通风 0 . 5 一 l h , 不能喷后就关门窗 , 闷湿
的环境易造成原基死亡 。 应避免在中午温度高时喷水 。 阴雨 、 气压低 、 闷湿的天气 , 菇房空气
湿度大 , 不必喷水 , 要注意通风 。 应根据土的干湿 、 菇的大小 、 环境的湿度灵活喷水 ,
1期 江枝和等 : 姬松茸的栽培技术
4 室外栽培
4
.
1 菇场的选择
栽培场地应选择避风向阳 , 水源方便 , 进料方便 , 地势高爽 , 排水畅通 , 阴凉通 风 , 冬暖夏
凉 , 土质肥活的田地 , 酸碱度中性到敞酸性 , 上搭荫棚 。
4
.
2 搭盖荫棚
荫棚可用茅草 、 稻草 、 编织的草帘 、 木棍和竹筒搭成 , 荫棚高 Zm , 宽度和长度不限 , 坐北朝
南 。
4
.
3 准备地床
上床之前栽培地先用锄头翻松 , 畦宽 0 . 8一 l m , 畦长不限 , 畦高 10c m , 畦四周挖 3 3 c m 深 、
4 Oc m 宽的畦沟 , 以利排水 。 地床南北向 , 以利通风换气 。
4
.
4 堆料 、 翻堆 、 播种及发菌管理
堆料及翻堆方法同室内栽培 。 播种前先将地床消毒 , 堆入培养料后盖上塑料膜 。 播种时
将培养料抖松 、 铺平 , 待料温下降至 2 6℃时播种 。 播种后轻压床面 , 盖上塑料薄膜 , 促使菌丝
在培养料中定植生长 , 防止杂菌污染 。 地床上用竹子搭一环形棚架 , 竹杆间距 50 一 7 0 c m , 中心
高度 6 0 cn 飞 播种后 3 一 s d 为菌丝定植阶段 , 要保持棚内温度适宜 、 小气候稳定 。 若温度太高 ,
易闷坏菌种 , 可在夜间打开两头的薄膜或略掀起背风处的薄膜以透气降温 。 勿让风直接吹向
床面而导致菌种枯干 , 一般播种后 5一 7 d 菌丝已进入培养料 , 通风可大些 , 以减少料面水分 , 促
使菌丝向料内生长 。 但通风时必须防止塑料膜上水珠滴入 料中而影响菌丝生长 。 一般培养
15 一 2 5〔 l后菌丝走透培养料即可覆土 , 覆土应较室内栽培时厚 , 这样保湿性更好 , 菌丝洁 白 , 出
菇多 , 质量高 。
4
.
5 出菇期管理
一 般播种后 3 5 一 4 5 d 可出菇 。 水分管理应根据菇的大小 、 多少 、 菌丝生长发育情况及气候
条件来调节 。 喷水后要通风 , 待土表水分稍干后关门 , 以 防止菌丝在闷湿条件下衰老 。 喷水时
间为早上和傍晚 , 每天喷两次 , 以保持适当湿度 -
4
.
6 采收后的管理
姬松茸从开 始采菇 到菇 潮结 束约 60 一 83 d , 每 潮相 隔 14 一 1 9d , 第 一潮 占 46 . 2 0 % 一
4 9
.
3 %
, 第二潮占 2 6 . 2 2 % 一 34 . 8 % , 以后每潮逐渐减少 。 每次采完菇后都要捡掉菇脚 、 死
菇 , 以 防杂菌污染 , 同时要补土 , 停水 3 一 5d 后管理方法同上 。
5 采收和加工
5
.
1 采收
姬松茸以刚形成菌膜 、 菌膜未破时采收为佳 。 如果于菌膜将破时采收 , 在烘干过程中菌膜
仍会破裂 , 导致品质下降 ; 采收太早 , 影响产童 , 也影响效益 。 一般每天采收 2 一 3 次 。
5
.
2 加工
采收后削掉菇脚 , 洗掉砂 , 把菇排在烤筛中 , 关紧烤箱 。 初始温度为 35 一 4 0℃ , 鼓风 , 保持
8 一 10 }。 。 温度升至 4 0 一 5( )℃ 后 , 保持该温度至菇含水童为 9 叹、 一 n % 即可装袋包装 。 这样烤
出来的菇香味浓 , 颜色淡黄 , 观感及品质都好 。 在供干过程中应避免温度太高 , 水分蒸发太快 ,
38食 用 菌 学 报 6卷
使菇变小变黑 , 从而影响品质及经济效益 。
参 考 文 献
黄年来 . 姬松茸及药效 . 江苏食用菌 , 1 9 9 4 , ( 3 ) : 20 一 30 .
黄年来 . 姬松茸及药效 . 江苏食用菌 , 1 994 , ( 4 ) : 30 一 3 1 .
江枝和 . 姬松茸 ( 19 92 . 6 . 6 栽培成功 ) . 中国食用菌 , 19 9 3 , ( 3 ) :封底 .
江枝和 , 朱丹 , 杨佩玉 . 姬松茸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食用菌学报 , 1 996 , 3 ( 3 ) : 5 一 1 3 .
江枝和 , 朱丹 , 杨佩玉 . 姬松茸栽培工艺的研究 . 食用菌学报 , 1 997 , 4( 4 ) : 40 一 5() .
江枝和 . 朱丹 , 杨佩玉 . 姬松茸制种料与产量相关性研究简报 . 食用菌学报 , 19 97 , 4 ( 2 ) : 43 一 4 6
江枝和 , 朱丹 , 杨佩玉 . 姬松茸菌株的特性及栽培要点 . 食用菌 , 19 5 , ( 3) : 16 一 1 7 .
杨庆尧 , 黄学馨编著 . 蘑菇与草菇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 80 . 38 ,
T h e C u l t i v a t i o n T e c h n iq u e o f A g 口 r 乙C “ S b l a z e i M u r r i l l
J ia n g Z h i h e Z h u D a n Y a n g P e iy u
( 50 1
a n d F e r t ili
z e r In s r i t u t e
,
F uj i a n A e a d e m y
o
f A g
r i e u lt t , r a l S e i e n e e s
,
F u z ll o u 3 5 0 0 1 3 )
A bs t
r a e t A卯 r i〔` u s b la ze i M u r r ill 15 on e o f t h e e d ib le a n d m e d i e in a l f u n g i . I t s e d i l〕 te a n d m e d一e in a l v a lu e , t h e
b 1
0
1
0 9 一e a l e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cs
, t h e p ocr cs
s i n g t e e h n i (一t一e s a n d t h e t e e h n iq u e s o f i n do r a n d o u t do r e u i r i v a t io n a r o r e囚 r [ e (J
in t h is P a P e r
.
K e y w o r ds A邵 r i o u s b l a ez i ; In do r e u lt i v a t io n ; O u t do r e u l t iv a t io n : C u l t iv a t io n t e e h n iq u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