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柑桔潜叶蛾在四季桔上的为害及防治对策



全 文 :2X X ( ]年 第 2 9卷 第 4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柑桔潜叶蛾在四季桔上的为害及防治对策 `
吴 雪芬
(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 2 15(刃8
柑桔潜叶蛾是柑桔嫩梢期最严重的害虫 。 我校
园艺场 1卯8 年 2 1月从广州引进盆栽四季桔 10 5株 ,
1熨洲) 年潜叶峨大量发生 , 植株受害率达 10 % ,单株
嫩叶被害率达 o % 以上 ,严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
育和树冠形成 , 导致当年四季桔不能开花结果 , 严重
影响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 为此 , 笔者对四季桔
上潜叶蛾的发生进行了深人观察研究 , 并提出综合
防治对策 。
1 发生与为害
经观察 ,潜叶蛾成虫白天栖息在叶背及桔园附
近杂草丛中 ,傍晚开始活动 ,交配产卵 , 以晚上 6 一 9
时活动和产卵最盛 , 10 时后少见 , 白天极少产卵 。
通常喜产卵在长 3 一 4c m 的嫩叶上 , 产卵量可达整个
卵量的印% 以上 。 超过以上长度的嫩叶极少产卵 ,
多产在嫩梢顶部 1 一 5 片幼叶上 。 嫩梢茎部也可产
卵 。 卵散产 , 以嫩叶背面中脉附近最多 , 一片叶上可
产卵数粒 , 多的可达 70 多粒 。 平均每雌虫产卵约 70
余粒 。 新梢不多时 ,可在嫩叶上高密度产卵 。
幼虫孵出后 , 自卵壳底面直接潜人幼叶 、嫩茎的
表皮下 ,用口器掀起表皮 , 蛀食叶肉 ,边食边婉蜒前
进 ,逐渐受害形成银白色弯曲的隧道 。 排出的虫粪
在蛀道中形成一条黑色粪线 。 幼虫进人高龄 ( 3 龄 )
后 ,暴食为害 ,受害叶片呈卷 曲状 , 既削弱 了光合作
用 ,影响新梢充实 , 又成为其他害虫的隐蔽场所 。 此
后 , 隧道表皮破裂 , 形成伤 口 , 为溃疡病菌侵染创造
了条件 , 可加重发病 。
幼虫在食物不足时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 , 一片
叶上可多头幼虫并存 ,并能正常化蛹和羽化为成虫 。
幼虫从孵出至成熟 ,均在嫩梢 、 叶片表皮下的蛀道内
活动 。 如表皮破裂虫体暴露在外 , 即行死亡 。 幼虫
老熟后 ,停止取食 ,并在叶缘附近隧道末端爬出 , 吐
丝将叶缘卷起 , 包围虫体 , 形成简单丝茧 , 结茧化蛹
其中 ,蛹期 1 一 2 日 。 末代蛹在卷叶内越冬 , 少数以
成熟幼虫在蛀道 中越冬 。 在冬季 日平均温度降至
3
.
1℃ ,最低气温降至 一 4 . 1℃时 ,除 0 . 2% 的蛹能存
活外 , 幼虫全部死亡 。
据观察 , 潜叶蛾在 日平均温度 20 ℃时开始发
生 , 20 ℃ 以下生长缓慢 ,降至 n ℃以下则停止发育 。
26
一 28 ℃时生长发育快 , 起过 29 ℃受到抑制 。 潜叶
蛾在江苏一般一年发生 10 一 12 代 , 世代重叠严重 。
通常在 4 一 5 月间幼虫开始为害春梢 , 一般受害轻 。
以 7 一 9 月夏 、 秋梢抽发盛期为害最烈 。 尤其是在 8
月下旬至 9 月下旬虫 口密度最大 , 晚秋梢受害最重 。
但在 7 一 8 月或 8 一 9 月的夏季高温 ,成虫繁殖力会
受到抑制 ,特别是在中午前后 3 ℃ 以上的高温持续
数天后 , 幼虫死亡率较高 , 导致种群数量下降 。
2 严重发生原因分析
盆栽苗引进时带有潜叶蛾 。 幼树抽梢多而不整
齐 ,适合成虫不断产卵繁殖 ,为害加重 。 1卯8 年冬季
温度偏高 , 一般 日平均温度在 3℃ 以上 , 是多年不遇
的暖冬季节 。 因此 , 潜叶蛾越冬虫 口 基数大 。 而
l男心年夏季气温不高 , so ℃ 以上的高温天气时间短 ,
且阴雨时间长 , 空气相对湿度大 , 从而有利于潜叶蛾
成虫的发生 ,繁殖产卵量增高 , 导致世代数增多 , 发
生数量越来越大 。
嫩梢时间长 。 1创粥) 年 6 一 7 月份梅雨季节长 , 又
遇 7 一 8 月份洪灾 , 长期阴雨不断 , 温度不高 ,光照不
足 ,使四季桔幼叶 、嫩梢陆续发生 ,抽发时间长 , 又未
进行抹芽放梢 , 而且盆中土壤积水多 , 排水不 良 , 土
质粘重 , 使四季桔长势弱 ,抽出的幼叶 、嫩梢质量差 ,
有利于潜叶峨成虫大量产卵 ,种群数量激增 , 加剧 了
为害 。
3 综合防治对策
3
.
1 对引进苗木进行处理 尽量不引进潜叶蛾为
害严重的苗木 。 如果引进苗木上仍有害虫时 , 可先
在当地剪除受害多的叶片和为害严重的枝段 。 定植
时先喷一次药防治 。
3
.
2 加强肥水管理 施足基肥 ,合理 、 适时增施各
种有机肥 、速效肥等 。 控制土壤湿度 ,合理灌水 ,及
时排水 。 清除桔园附近 、 沟边杂草 。 减少潜叶蛾成
虫产卵和幼虫侵人 ,从而减轻为害 。
3
.
3 抹芽控梢 这是一项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 抹
除抽发不整齐的夏梢 ,零星早发秋梢和产卵为害高
峰期抽发的新梢 ,使夏 、 秋稍大量抽发时期和成虫产
卵盛期错开 , 减少潜叶蛾的食料 ,降低虫 口密度 ,缩
关 原文曾请教 、听取过张怡 、陈易飞 两位老师的意见 ,
在此一并致谢 。
DOI : 10. 13938 /j . i ssn. 1007 -1431. 2000. 04. 012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 2 (X X年 第 9 2卷 第 4期
短为害期 。 在成虫发生低峰期卵量低落时集中统一
放梢 ,避过该虫盛发期 , 可 以减轻秋梢受害 。 抹芽应
随时抹除不到 Z cm 长的嫩芽 ,每隔 5 天左右连续抹
芽数次 。 抹除的嫩芽应集中焚毁或深埋 。 应根据虫
情预报 , 进行抹芽摘梢和统一放梢 。 当平均每叶的
卵量由多开始变少 , 即发生高峰开始下降时 , 立即抹
除全部嫩梢 ,施足速效肥 ,统一放梢 。 幼年树一般可
以从 5 月下旬开始抹芽 , 6 月下旬留放夏梢和喷药
保梢 。 8 一 10 月份仍能抽发晚秋梢 , 须再抹除 。 但
幼年树宜在 or 月间再留一次秋梢 。
3
.
4 利 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潜叶蛾幼虫期有 5
种寄生蜂 ,蛹期有 4 种寄生蜂 。 这些天敌对潜叶蛾
种群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 要加以保护利用 。 其中白
星姬小蜂是幼虫期寄生性天敌的优势种 ,其发生量
占幼虫期寄生蜂总数的 71 . 3 % ,在 8 月份潜叶蛾为
害高峰期的寄生率可达 54 . 3% , 自然控制效果显
著 。 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草岭和蚂蚁 。 6 月中旬至 8
月下旬天敌对潜叶蛾种群的变动起着关键作用 。 如
果在 6 一 7 月天敌较多 ,使潜叶娥种群数量明显下
降 ,秋梢潜叶蛾发生高峰期推迟 巧 天左右 ,有利于
秋梢在 8 月中旬安全抽发 ,无须用药防治 。
3
.
5 药剂防治 一般在抹芽控梢的前提下 , 放梢后
7

or 天 ,当嫩梢的幼虫或卵叶率达 20 % 时为防治
指标 , 即可开始施药 。 或新梢抽发盛期 , 叶长不超过
I
c m 时开始喷第 1 次药 , 必要时隔 7 天左右喷第 2
次 。 每次嫩梢期施药 1 一 2 次 。 菊醋类药剂有很好
的防治效果 , 对人畜和天敌亦安全 , 但应注意交替使
用 , 以免产生抗药性 。 施药一般在新梢长度 4 e n l 左
右时喷一次 , 10 天后再喷一次 ;有机磷剂等常用农
药可在夏 、 秋新梢不超过 3~ , 或新叶受害率达 5%
左右时开始喷药 , 以后每隔 7 天左右喷一次 ,连续 2

3 次 。 并着重防治成虫和初孵及低龄幼虫 ,防治
成虫应在傍晚喷药 , 幼虫宜在晴天午后高温时喷药 。
药剂可用 2 . 5%澳氰菊酷 (敌杀死 )乳油 2 , I〕倍液 ,为%
甲氰菊醋 2 《X幻倍液 , 25 % 杀虫双水剂 召刀 一姗 倍液 ,
5%卡死克乳油 1 ,以 ) 一 2 0仄 )倍液 , 为% 好安威乳油
1 仪刀 一 1 旦】)倍液 , 1 . 8%阿维菌素 (齐蜡素 )乳油 4 (U ) -
5 J l )倍液 , 10 % 毗虫琳可湿性粉剂 1叮 )倍液等 。
赣南柑桔黄龙病发生与防治现状调查
刘 礼胜
(江西省会昌县小密乡果茶站 义2印 3
柑桔黄龙病由类细菌引起 。 1望列〕年 or 一 1 月 ,
笔者就赣南地区会昌县柑桔黄龙病发生与防治现状
作了调查 , 现报告如下 。
1 调查方法 在本县西江 、 小密 、庄口 、珠兰 、湘江 、
高排 、 晓龙等镇 (乡 ) 的部分果园进行调查 , 小果园
( 0
.
67 hmz 以下 ) 采用详 查法 , 大果 园则随机抽查 。
柑桔黄龙病症状田间表现复杂 , 又与缺素等症状不
易区分 ,本调查只根据柑桔黄龙病黄梢 、 叶片的斑驳
型黄化典型症状作为判断标准 , 结合观察叶片硬化
及畸形果发生情况 。 对发病较轻 , 不易区分者不统
计 。 因此实际发病率要比本调查结果发病率高 。
2 调查结果 柑桔黄龙病在本县范围内普遍发生 ,
发病率 0 . 1% 一 or % ;脐橙 、 碰柑发病重 ,温州蜜柑发
病较轻 ; 目前对病树普遍未挖除 , 加快了病害传播 。
3 讨论
3
.
1 柑桔黄龙病已普遍发生 ,对病树却普遍未采取
防治措施 ,究其原因是对病害认识不足 ,认为赣南没
有黄龙病 。 而田间黄龙病症状已非常典型 ,脐橙以
发病初期的黄梢 、 畸型果为特征 。 笔者曾采样 20 个
寄台湾大学苏鸿基教授用核酸探针技术检测 : _样品
患病率 80 % 以上 ,说明黄龙病在赣南确实存在 。
3
.
2 柑桔黄龙病与缺素等具有黄化特征的病害难
以区分 ,尤其是温州蜜柑发病较轻 ,与缺锌等症状非
常相似 , 影响了对黄龙病的诊断 。 脐橙在肥水条件
较好的情况下 , 发病也较轻 , 症状不典型 , 也不 易与
缺素症状区分 。
3 3 不同品种对柑桔黄龙病抗性不同 , 脐橙 、 极柑
感病后发病症状较重 , 发病初期症状就非常典型 (黄
梢 、 叶片斑驳型黄化 、 畸形果 ) , 畸形果完全丧失商品
价值 ,而苗木 、 幼树感病后大多不能投产 。 温州蜜柑
初期病状较轻 , 以缺素状黄化为主 , 伴有红鼻果 , 果
实着色不良 ,发病后尚有一定结果能力。
3
.
4 柑桔黄龙病的传播速度取决于 田间柑桔木虱
种群数量的大小 , 赣南存在柑桔木虱 已是不争的事
实 ,但种群数量较小 , 在失管园 (树)容易看到 , 而在管
理较好的果园则不易见到 ,许多果农对木虱缺乏认识 。
3
.
5 柑桔黄龙病传播途径有两个 , 一是带病接穗 、
苗木 ;二是传病昆虫柑桔木虱 。 因此在防治上一要
严格检疫 ,培育使用无病苗木 , 及时挖除病树 , 控制
病源 ,二是要控制柑桔木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