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多被银莲花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高 颖1 ,郭 鹏1 ,白淑芳 1 ,刘大有 2
( 1.武警医学院 生药教研室 ,天津 300162; 2.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7)
摘 要: 多被银莲花含有皂苷类、油脂类等化学成分 ,具有抗肿瘤、抗炎等药理作用。从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质量控
制及药理作用等几方面对多被银莲花的研究状况做一简要综述 ,为进一步开发多被银莲花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多被银莲花 ;两头尖 ;多被银莲花素 ;抗肿瘤 ;抗炎
中图分类号: R284 R282. 710.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5515( 2009) 02- 0091- 05
中药两头尖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多被银莲花
Anemone raddeana Regel的干燥根茎 ,药材味辛、
热 ,有毒 ,归脾经 ,具有祛风湿、消痈肿之功效 ;临床
上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
溃烂等症 [1 ]。两头尖首载于明朝刘文泰所著《本草品
汇精要》 ,早在清代王旭高曾用其治疗乳腺癌 ,效果
颇佳。现代研究证明多被银莲花具有消肿止痛、抗菌
等活性 ,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 ,有极好的开发
价值。 对其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质量控制及药理作
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 ,以利于多被银莲花
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1 化学成分
据文献报道 ,多被银莲花中含有大量的皂苷类
成分 ,还含有内酯类、挥发油类、油脂类、生物碱、氨
基酸、微量元素及糖类等成分 [2 ]。
1. 1 皂苷类成分
银莲花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 20世纪 20
年代 ,目前已对该属 10余种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
研究 ,且多集中于其皂苷部分 [3 ]。该属植物富含五环
三萜皂苷 ,尤以齐墩果酸糖苷和常春藤配基糖苷为
主 ,它们是银莲花属植物的特征成分 [4 ]。
在银莲花属植物中的多被银莲花化学成分研究
得较早 ,且最为全面。从该药材中已分离鉴定出 20
余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最近又分离得到 2个三萜
皂苷 ,分别为多被银莲花皂苷 R19 [ raddeano side
R19,即 3-O-α-L -rhamnopy rano syl-( 1→ 4 )-β -D-
g lucopyranosyl-( 1 → 4 ) -α-L-a rabino-pranosyl-
o leanolic acid 28-O-β-D-g lucopy ranosyl-( 1→ 6 )-β -
D-g lucopyrano side ]、 多 被 银 莲 花 皂 苷 R20
[raddeanoside R20,即 3-O-α-L-rhamno-pyranosyl-
( 1→ 2) -β -D-g lucopyranosy l-( 1→ 6) -O-β -D-g luco-
py ranosyl-( 1→ 4) -α-L-arabinoprano syl ) -oleano lic
acid 28-O-β -D-g lucopyrano side ][5 ]。
从分离得到的皂苷类型来看 ,以齐墩果烷型三
萜皂苷为主 ,其中又以齐墩果酸糖苷占绝大多数 ,目
前仅发现 2个常春藤配基糖苷 ,分别为 leonlodide D、
hederacholichiside F
[6 ]。此外 ,还分离得到羽扇豆醇
型三萜皂苷桦木醇 ( betulin)和桦木酸 ( betulic
acid)
[7 ]。
1. 2 油脂类成分
采用 GC-M S法对多被银莲花中脂肪油类成分
进行分析 ,首次鉴定出石竹烯、大根香叶烯、法尼烯、
β-倍半水芹烯、榄香烯、角鲨烯、豆甾醇 -5, 22-二烯-
3-醇、麦角甾醇-4, 6, 22-三烯 -3-醇及一些不饱和脂
肪酸及其酯 [5 ]。
2 提取工艺和质量控制
2. 1 提取工艺
多被银莲花中所含总皂苷具有抗肿瘤、消炎、镇
痛、抗惊厥及抑菌作用 ,对其提取工艺的研究主要以
总皂苷收率、量为指标 ,对提取及精制方法进行考
察 ,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 8]。
对总皂苷的提取有溶剂提取法、超临界 CO2萃
取法。以总皂苷量为指标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多
被银莲花总皂苷提取工艺 ,确定药材提取的最佳工
艺为:使用 70%乙醇提取 ,加入 8倍量溶剂 ,回流提
取 4次 ,每次提取 1 h [9 ]。应用超临界 CO2萃取多被银
莲花皂苷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条件 ,确定超临界
萃取的最佳条件为: 萃取压力 30 MPa,萃取温度
50℃ ,萃取时间 1. 5 h,夹带剂 95%乙醇用量为
20% 。结果证明超临界 CO2萃取多被银莲花皂苷
方法可行 [ 10]。
为了寻找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工艺方法 ,对多被
银莲花总皂苷提取干浸膏进行精制 ,以收率为指标 ,
考察了 3种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处理法及正丁
91现代药物与临床 Modern Pharmacy and Clinic 2009年第 24卷第 2期
醇萃取法。结果最佳分离精制总皂苷的方法为用
D101大孔吸附树脂来吸附分离 ,其工艺流程为提取
多被银莲花粗粉 ,回收乙醇 ,加入药液 4倍量水过
滤 ,浓缩至 0. 5 g /mL生药 ,上 D101大孔吸附树脂
柱 , 70% 乙醇洗脱 ,回收乙醇 ,浸膏真空干燥得到总
皂苷 [11 ]。
2. 2 质量控制
通常采用比色法测定多被银莲花总皂苷。 随着
化学成分研究的深入 ,对单体皂苷的定量分析逐渐
增多 ,主要集中在测定其抗癌活性成分多被银莲花素
A上 ,采用 HPLC、 T LCS法进行测定。 此外 ,对其所
含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引起重视。
2. 2. 1 HPLC、 TLCS法测定药材及制剂中的多被
银莲花素 A
多被银莲花药材的质量标准已收载于《中国药
典》2005年版 ,以多被银莲花素 A为指标进行测定 ,
采用 RP-HPLC法 ,流动相采用乙腈-0. 1%磷酸溶
液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为 206 nm ,规定本品以干燥
品计不得少于 0. 20% [1 ]。
李超生等 [12 ]采用 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多
被银莲花中多被银莲花素 A的量 ,色谱条件为
Alltech C18柱 , 甲醇 -水 ( 7∶ 3)为流动相 , 在 207 nm
波长处检测。 结果 ,吉林、黑龙江和辽宁 3个省采集
的药材中多被银莲花素 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
32%、 0. 357 2% 、 0. 280 8% , 平 均回 收 率为
100. 3% , RSD为 1. 4% 。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 ,适
用于多被银莲花药材的质量控制。采用 HPLC法对
不同产地多被银莲花中皂苷 D进行定量分析 ,测定
了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 4省药材中皂苷 D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 355 0% 、 0. 321 3%、 0. 287%、
0. 219 6% [13 ]。结果表明 ,上述 4省分布的多被银莲
花中皂苷 D有从南向北依次增高的趋势 ,为多被银
莲花内在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进一步利用
多被银莲花地上部分资源 ,扩大药源 ,对该植物茎、
叶、果实部分分别进行提取分离 ,得到一单体皂苷多
被银莲花素 A,以其为对照品 ,用 HPLC法测定了其
在茎、叶、果及根茎中的量。 结果在茎、叶、果及根茎
中多被银莲花素 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 185 9% 、 0.
274 2%、 0. 127 6%、 0. 324 9% ,表明其叶、茎、果中
多被银莲花素 A的量相对较高 ,但均不如根茎 ,为开
发地上部分 ,扩大药源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科学依
据 [14 ]。
回生片是由多被银莲花、白花蛇舌草、白芍、川
楝子等 12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 ,其中多被银莲花
为君药。采用双波长 TLCS法测定多被银莲花皂苷
D,展开剂为正丁醇 -醋酸乙酯 -水 ( 4∶ 1∶ 1) , 10%硫
酸乙醇溶液显色 ,测定波长: λs= 525 nm ,λR= 700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 97. 49% , RSD为 1. 53% ,本
方法准确、重现性好 ,可作为回生片质量控制的方
法 [15 ]。对中药复方脉复生口服液中多被银莲花皂苷
D测定 ,采用 HPLC法 , Hypersi l ODS ( 200 mm×
4. 6 mm, 5μm)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水 ( 70∶ 30) ,
体积流量 1. 0 mL /min,检测波长 206 nm。结果皂苷
D最低检测限为 2. 5 ng ,线性范围为 0. 4~ 1. 8 g /L,
平均回收率为 98. 96%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
好 [16 ]。
2. 2. 2 RP-HPLC-ESI-M S-M S同时鉴定多种皂苷
建立中药多被银莲花的皂苷快速鉴定方法 ,应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 -质谱 -质谱 ( RP-
HPLC-ESI-M S-M S) 方法对多被银莲花皂苷提取
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通过一步分析可以同时分
离并鉴定出多被银莲花中的皂苷 R2、 R3、 R6、 R7、
R8和 R9等 6种有效成分。 研究结果为多被银莲花
及其相关制剂有效成分的分析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
种方法 ,且此方法比采用单一组分作为质量控制指
标要更全面、更准确 [17 ]。
2. 2. 3 检测重金属及农药残留
近年来药品安全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对中药
内源性和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报道逐渐增多 ,
多被银莲花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测定也有报道。
采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法对全国主产区的多
被银莲花的铅、镉、砷、汞进行测定。 样品经 HNO3-
HClO4或 H2O2消解 ,回收率为 92. 0% ~ 99. 7% ,精
密度为2. 3%~ 4. 1% 。结果表明 ,多被银莲花药材中
含铅、镉、砷、汞 ,但参考粮食和蔬菜的国家标准未超
标 [18 ]。采用丙酮 -水提取体系、二氯甲烷液 -液分配、
浓硫酸磺化净化技术、气相色谱 OV-1701毛细管柱
内标法对不同产地多被银莲花中有机氯农药残留进
行了研究。结果多被银莲花药材中均有不同程度的
有机氯农药残留 ,但基本上未超过国家标准中有机
氯农药最大允许残留限量 [19 ]。
3 药理作用
3. 1 抗肿瘤
3. 1. 1 总皂苷
多被银莲花总皂苷能抑制癌的生成。口服多被
银莲花总皂苷 200 mg /kg对艾氏腹水癌、肉瘤 S180、
92 现代药物与临床 Modern Pharmacy and Clinic 2009年第 24卷第 2期
宫颈癌的抑制率分别达 49% 、 59% 、 84%以上 [20 ]。张
等 [21 ]对多被银莲花总皂苷体外抑制兔脑 cAMP-
PDE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脂溶性总皂苷 {主要为皂
苷 R0、 A、 C, 3-O-[β-D-吡喃葡萄糖-( 1→ 2) -α-L-吡
喃阿拉伯糖 ]齐墩果酸 }分别为 10、 30、 70、 100μg
时 ,体外抑制率分别为 31. 0% 、 36. 0%、 58. 7%、
61. 1% 。水溶性皂苷抑制率分别为 36. 4% 、 38. 6%、
59. 5% 、 61. 3% ,结果水溶性皂苷的抑制作用强于脂
溶性皂苷。
王尔贤等 [22 ]采用水解和溶剂萃取的方法从中
药多被银莲花中提取总皂苷 (总皂苷的主要成分是
多被银莲花素 A,占总皂苷的 20% ) ,并研究了总皂
苷的体外和体内的抑瘤活性。 体外试验选用 4种人
癌细胞 KB、 HCT-8、 MCF-7 /WT和 MCF-7 /ADR,
用 M TT法测定总皂苷的抑制率 ,结果 IC50分别为 7.
68、 18. 52、 17. 34、 19. 43μg /mL。体内试验选取小鼠
肉瘤 S180、小鼠肝癌 H22和艾氏腹水癌 EAC测试总
皂苷的抑瘤率 ,结果总皂苷在 1 g /kg时对 S180、 H22
和 EAC的平均抑瘤率分别达 68. 1% 、 62. 5%、 69.
3% 。对总皂苷的急性毒性测定结果显示 , ig和 ip给
药的 LD50分别为 5 700、 106 mg /kg。结果表明 ,采用
本方法制备的多被银莲花总皂苷具有较好的抑制肿
瘤生长活性 ,是一个有潜力的抗癌药物。另有研究表
明 [23 ] ,多被银莲花提取物 [主要由两头尖素
( raddeanin) R3、 eleutheroside K组成 ]于体外和体
内均具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体外对 BGC-823、人红
白血病细胞株 ( K562)、 TE-13、 MCF-7、人胃癌细胞
株 ( SMMC-7721)、 SKOV-3和 S180肿瘤细胞的增
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P < 0. 01) ,且量效关系较好。
其中对 SMMC-7721、 K562和 MCF-7的抑制作用尤
为明显 , IC50均小于 50μg /mL。给荷瘤小鼠 ig多被
银莲花提取物 ,能明显延长其生存期 ,明显抑制肿瘤
在体内的生长 ,体内抗肿瘤效果显著。对抗肿瘤机制
研究表明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多被银莲花提取物
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此外 ,多被银莲花
提取物还可通过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发挥抗肿瘤作
用。
3. 1. 2 单体皂苷
30μg /mL多被银莲花素 A对腹水型肝癌
( AH)细胞抑制率为 81% ,在体外能显著抑制小鼠
S180和 AH细胞的 DNA、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
48 h对小鼠 S180和 AH的抑制率分别达 62% 、
92% ,其抑制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 ip多被银
莲花素 A 10 mg /kg ,连续 5 d,小鼠血浆 cAMP提
高 61% [24 ]。
观察银莲花素 A在体内对小鼠移植瘤的抑制活
性。注射银莲花素 A对小鼠 S180、 H22、 U14实体瘤
和 ig银莲花素 A对小鼠 S180实体瘤都有较高的抑
瘤率 ,并且具有显著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呈明显
的量效关系 ,说明银莲花素 A在体内对实体瘤的生
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急性毒性实验发现银莲花
素 A没有累积性毒性 [25 ]。
任凤芝等 [26 ]从多被银莲花中分离鉴定了 6个化
合物 ,分别为两头尖素 R2、 R3、 Rx、刺五加苷 K,常春
藤皂苷 B,其中两头尖素 R2、 R3、 Rx及刺五加苷 K对
人胃癌细胞株 BGC823和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K562
的增殖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 4个化合物在质量浓
度为 25μg /mL时 ,对 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与阳性对照药顺铂相当 ,对 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
用强于阳性对照药。随着药物质量浓度增高 ,抑制率
也随之增高 ,说明 4个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
制作用与药物质量浓度呈正相关。
从多被银莲花中提取总皂苷 ,经碱水解切断 C-
28位苷键 ,水解后的皂苷混合物主要包括齐墩果
酸 ,皂苷 R0、 RⅡ和 RⅢ 4个化合物 ( RⅢ 、 RⅡ和 R0
在结构上依次递减一个末端糖 )。对此混合物、 RⅡ
和 RⅢ分别做体外细胞药效实验 ,采用的细胞株为
SMMC-7721、 HeLa和 L929。结果 3种受试物对 3种
肿瘤细胞均显出极强的生长抑制作用。 对 3种细胞
的 IC50值大小顺序均为:混合物 <皂苷 RⅡ <皂苷 R
Ⅲ ,随着糖链增长 ,活性降低 ,并且差值基本相等。多
被银莲花中三萜类成分抗肿瘤活性强弱存在规律
性 ,且混合物的活性总是比单一化合物强 ,说明可能
存在协同作用 [27 ]。
3. 2 抗炎作用
多被银莲花总皂苷对角叉菜胶、甲醛、葡聚糖引
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用 ,其中对甲醛的抑制作
用最强 ;皂苷 D对角叉菜胶所致肿胀有明显抑制作
用 ,抑制强度高于总皂苷 [20 ]。
药物的抗炎活性与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过氧化物
的产生有关。 Lu等 [28 ]从多被银莲花中分离出的 6个
化合物对人体中性粒细胞超氧化反应的作用进行了
研究。这 6种化合物依次为 AOA、 OA、 EK、 Rd10、
Rd12、 Rd13。结果表明 ,三萜类皂苷 AOA、 OA、 Rd12
和 Rd13仅仅以高浓度才能显著地抑制由 fM LP引起
的超氧化反应。 其抑制率大小如下: Rd12> Rd13>
93现代药物与临床 Modern Pharmacy and Clinic 2009年第 24卷第 2期
OA> AOA。 此外 ,羽扇豆醇、桦皮醇能显著抑制
fM LP诱导的过氧化物的产生 ,且与浓度相关 ,桦皮
酸无此作用。羽扇豆醇、桦皮酸对 PMA诱导的过氧化
物的产生没有显著影响 ,而桦皮醇对 PM A诱导的过
氧化物的产生有抑制作用 ,但抑制强度低于其对
fM LP的影响。 羽 扇 豆 醇还能抑制花生四烯酸
( AA)诱导的过氧化物的产生 ,而桦皮酸、桦皮醇在低
浓度 ( 5~ 30μmo1 /L )能轻微增加 AA诱导的过氧化
物。从化学结构上看 , 3种化合物只是在 C-17位上连
接的基团不同。羽扇豆醇由于 C-17位连有羟甲基 ,其
抑制 fM LP、 PMA诱导的过氧化物的产生的作用强
于其他两个化合物。桦皮酸由于 C-17位连有羧基而
活性最弱。所以 C-17位上连接的基团不同可能对这
类三萜化合物抑制人体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产生的
活性起重要作用 [29 ]。
冉忠梅等 [30 ]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对多被银莲
花根茎的不同提取部位进行了抗炎活性的初步测
试 ,结果表明 ,多被银莲花的氯仿层提取物、醋酸乙
酯层提取物和沉淀层均无明显的抗炎活性 ,而水层
部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抗炎活性 ,且与剂
量呈正相关。
3. 3 其他作用
多被银莲花挥发油、内酯、总皂苷对乙型链球
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呈现抑制作用。此
外 ,多被银莲花总皂苷还具有镇痛、解热、镇静、抗惊
厥、抗组胺作用 [ 20]。
4 结语
多被银莲花中富含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药理研
究表明 ,多被银莲花总皂苷以及单体皂苷在体内、体
外均表现出较强的抗癌活性 ,因此具有极好的开发
价值。
对其抗癌活性构效关系初步探索发现 ,多被银
莲花皂苷主要以双糖链皂苷为主 ,但是体外活性试
验表明双糖链皂苷没有细胞毒活性 ,所以多被银莲
花直接应用几乎没有抗癌作用。 通过碱水解去除酯
键糖链 ,能够大大增加有效成分的量 ,从而增加提取
物的抑瘤活性。齐墩果酸型皂苷在植物中普遍存在 ,
但是具有抗癌活性的报道很少。 从不同植物中分离
到的多种齐墩果酸型皂苷 ,仅发现多被银莲花中的
三萜皂苷有比较强的抗癌活性。 它们的结构差异只
是 3位上糖的种类和次序不同 ,但是活性差别却很
大 [22 ]。周鸿立等 [5 ]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抗肿瘤作
用进行研究 ,两个化合物 R19和 R20没有抗肿瘤
活性。提示抗肿瘤活性与齐墩果酸苷元取代基的
位置及糖的个数有关 , 3位取代为必须 ,都与吡喃
阿拉伯糖连接 , 28位无取代 ,超过 5个糖则无抗
肿瘤活性。
综上所述 ,多被银莲花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抗癌
药物 ,对其研究逐步深入 ,但是尚未完全阐明其抗癌
作用物质基础及构效关系 ,因此 ,有必要对多被银莲
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一步研究 ,为进一
步开发出低毒、高效的抗癌药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 中国药典 [ S] .一部 . 2005.
[2 ] 周鸿立 ,孙永旭 ,李 勇 .两头尖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
展 [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07, 18( 5): 1239-1241.
[3 ] 邹忠杰 ,刘红霞 ,杨峻山 .银莲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
[ J ].中国药学杂志 , 2004, 39( 7): 493-495.
[4 ] 曹 沛 ,吴凤锷 ,丁立生 .银莲花属植物化学及药理研究概况
[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04, 16( 6): 581-584.
[5 ] 周鸿立 .两头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D] .长春
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2007.
[6 ] 夏忠庭 ,刘大有 ,王晓颖 ,等 .两头尖的化学成分研究 (Ⅱ ) [ J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2004, 62( 11): 2057-2059.
[7 ] 路金才 ,徐 ,张新艳 ,等 .两头尖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药学学
报 , 2002, 37( 9): 709-712.
[8 ] 刘永宏 ,刘大有 ,梁 丽 .银莲花属植物药用新进展 [ J ].时珍国
医国药 , 1999, 10( 1): 57-58.
[9 ] 李 成 ,邱智东 ,金成赞 ,等 .正交实验法优化两头尖总皂苷提
取工艺 [ 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 2003, 26( 2): 101-103.
[10 ] 马晓红 ,姚向阳 ,韩凤梅 ,等 .超临界 CO2萃取两头尖皂甙研究
[ J] .湖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003, 25( 2): 156-159.
[11 ] 李 成 ,邱智东 ,朱彩凤 ,等 .两头尖总皂苷的精制 [ J ].延边大
学医学学报 , 2003 , 26( 1): 7-9.
[12 ] 李超生 ,潘书洋 ,韩伟亭 ,等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
地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 A的含量 [ J] .药物分析杂志 , 1999, 19
( 1): 22-24.
[13 ] 李 勇 ,张 惠 ,刘大有 . HPLC法对不同产地两头尖中皂苷
D的定量分析 [ J ].中草药 , 2000, 31(1) : 15-16.
[14 ] 刘大有 ,李 勇 ,赵 博 ,等 .两头尖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及其含
量测定分析 [ J] .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 2005, 21( 1): 43-44.
[15 ] 王兆华 ,耿 莉 ,张大军 ,等 . 薄层扫描法测定回生片中两头
尖皂苷 D的含量 [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05, 11( 3) : 20-
21.
[16 ] 傅永锦 ,苏泽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脉复生口服液中两头尖
皂苷 D的含量 [ J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2007, 27( 6): 823-824.
[17 ] 李顺意 ,李 紫 ,王世敏 .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质谱法快速鉴
定中药竹节香附的皂苷 [ J] .湖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000, 22( 4): 382-386.
[18 ] 于连贵 ,李雪花 ,高 山 . 平贝母等 3种中药材铅、镉、砷、汞
含量的研究 [ 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23 ( 2) : 53-56.
[19 ] 李月茹 , 刘墨祥 , 陈国伟 .桔梗等 3种中药材有机氯农药残留
研究 [ 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24 ( 4) : 87-89.
[20 ] Wang B X, Cui L C, Liu A J. Studies on pharmacological
act ion of saponin of the root of Anemone raddeana [ J ]. J
94 现代药物与临床 Modern Pharmacy and Clinic 2009年第 24卷第 2期
T radit Ch in Med , 1985, 5( 1): 61-68 .
[21 ] 张尔贤 ,吴凤锷 .竹节香附糖甙和多种天然多糖 cAM P-PDE
抑制活性的研究 [ 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 1993, 1: 61-65.
[22 ] 王明奎 ,丁立生 ,吴凤锷 .两头尖总苷的抗肿瘤活性 [ J ].研究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8, 14( 3): 378-382.
[23 ] 赵学涛 .中药多被银莲花提取物抗肿瘤及免疫学调节作用的
实验研究 [D] .河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006.
[24 ] 刘力生 ,肖显华 ,张龙弟 ,等 .多被银莲花素 A对癌细胞 DN A、
RN A、蛋白质和血浆 c AM P含量的影响 [ J ].中国药理学报 ,
1985, 6( 3): 192-194.
[25 ] 王明奎 ,丁立生 ,吴凤锷 .银莲花素 A对 S180、 H22和 U14细
胞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 J] .癌症 , 2008, 27( 9): 910-913.
[26 ] 任风芝 ,张雪霞 ,牛桂云 ,等 .两头尖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 J].中草药 , 2005, 36( 12): 1775-1778.
[27 ] 张嘉岷 ,曹 莉 ,吴争鸣 .竹节香附中三萜类成分的抗肿瘤活
性研究 [ J] .中国新药杂志 , 2003, 12( 3): 191-193.
[28 ] Lu J C, Su n Q S, Sugahara K, et al . Ef fect of six
compounds is olated f rom rhizome of Anemone raddeana on
the su peroxide generation in human neu trophi [ J] .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1, 280( 3): 918-922.
[29 ] Yamashita K, Lu H, Lu J, et a l. Ef fect of th ree
t rit erpenoids , lupeol, b etulin , and betulinic acid on the
s tim ulus-induced su peroxide gen eration and tyros yl
phosphorylation of proteins in h uman n eut rophil s [ J ]. Clin
Chim Acta, 2002, 325( 1 /2): 91-96.
[30 ] 冉忠梅 ,陈金斗 ,刘 宇 .两头尖抗炎活性的初步测试 [ J ].中
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00, 46: 293-294.
(收稿日期 2008-11-25)
中国药膳的发展与思考
郑 帅 1 ,郑 艳 2 ,刘张林 3
( 1. 皖南医学院 医学一系 2006级 ,安徽 芜湖 241000; 2.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药资源研究所 ,
安徽 芜湖 241000; 3.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北京 100021)
摘 要: 中国药膳寓医于食 ,内容丰富 ,源远流长 ,不仅是中国烹饪营养学和中医药学相结合的产物 ,更是中华民族
对人类饮食文化的独特贡献。对中国药膳的渊源、分类、特点等进行了整理 ,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旨在为充分挖
掘和利用中国药膳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中国药膳 ; 饮食文化 ; 饮食疗法
中图分类号: R247.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5515( 2009) 02- 0095- 03
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得现代医学正由“生物
医学模式”向“生理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这和
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不谋而合。无论药物以何种
方式发挥作用 ,最终都将依靠人体自身免疫力而获
得康复。中国药膳 (饭食 )寓医于食 ,在中医辨证配膳
理论的指导下 ,由药物、食物和调料 3者精制而成 ,
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 ,可以提高人体自身的
免疫力 ,使食用者在心理上感觉是一种享受并在享
受中滋补身体、治疗疾病。中国药膳不仅是中国烹饪
营养学和中医药学相结合的产物 ,更是中华民族对
人类饮食文化的独特贡献 ,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传统
医学中的一门实用学科 ,称为中医营养学 [1-3 ]。 笔者
从中国药膳的渊源、特点、分类等入手 ,通过分析所
存在的问题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药膳资源提供
科学依据。
1 中国药膳的渊源与分类
源于“药食同源”的中国药膳 ,形成于秦汉以后 ,
成熟于唐宋 ,昌盛于明清。20世纪 50年代之后因“大
跃进”、“文革”等历史原因而短暂滞后 ,至 20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的深入又再次繁荣。
汉字“药”与“膳”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与金文中 ;
《后汉书· 列女传》中“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首次将
“药膳”二字合起来使用。 西周时则有专人从事药膳
制作和应用。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载药 365种 ,
其中大枣、人参、枸杞、五味子、地黄、薏苡仁、茯苓、
生姜、当归、贝母、杏仁、乌梅、鹿茸等已成为当今配
制药膳的常用原料。汉代医圣张仲景在发展《黄帝内
经》理论的基础上 ,突出饮食的调养及预防作用 ,开
创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治疗重、急症的先例 ,所著
《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论》中有采用白虎汤、桃
95现代药物与临床 Modern Pharmacy and Clinic 2009年第 24卷第 2期
基金项目 芜湖市 2008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基金资助 ( 2008628)
* 通讯作者 郑 艳 ,博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Tel / Fax: ( 0553) 3872614, E-mail: zh eng y@ mail. ah nu. edu.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