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3种山西委陵菜属植物总黄酮比较



全 文 :3 种山西委陵菜属植物总黄酮比较
郑明兰 (山西省临汾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 [目的]研究 3种山西委陵菜属植物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通过 4因素 3水平的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
和提取时间对委陵菜、西山委陵菜、翻白草 3种山西委陵菜属植物总黄酮超声波提取的影响。[结果]最终得到委陵菜、西山委陵菜和翻
白草叶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优方案,在各自相应的最佳方案下提取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 13. 13、36. 48和 45. 97 mg /g,西山委陵菜和翻白草
叶中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委陵菜叶总黄酮含量。[结论]西山委陵菜和翻白草叶中黄酮类成分更为丰富,是很好的药用植物资源。
关键词 委陵菜;西山委陵菜;翻白草;总黄酮;正交试验;含量比较
中图分类号 S567. 23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2016)35 -0149 -02
Comparison of Total Flavonoids of Three Kinds of Potentilla L. Plants in Shanxi
ZHENG Ming-l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of Linfen,Linfen,Shanxi 041000)
Abstract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tudy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in leaves of three species in Potentilla L. in Shanxi. [Method] The
effects of solid-liquid ratio,ethanol concentration,extraction temperature and extraction time on the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of total fla-
vonoids from three species in Potentilla L. were investigated by orthogonal test with 4 factors and 3 levels. [Result]The optimal solutions were
obtained for the extrac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Under respective optimal solutions,the yield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P. chinensis,P. sischanen-
sis and P. discolor were 13. 13,36. 48 and 45. 97 mg /g,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in P. sischanensis and P. discolo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 chinensis. [Conclusion]The flavonoids was richer in P. sischanensis and P. discolor leaves which were ex-
cellent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Key words P. chinensis;P. sischanensis;P. discolor;Total flavonoids;Orthogonal test;Content comparison
基金项目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08011058 - 2)。
作者简介 郑明兰(1973 - ),女,山西临汾人,工程师,从事环境污染物
监测研究。
收稿日期 2016-11-02
委陵菜属(Potentilla. L)植物属于蔷薇科(Rosaceae)蔷
薇亚科,多为多年生草本,全球共有 500 余种,我国约 80 余
种,山西有 20 种 8 变种[1]。该属植物分布广,种类繁杂,很
多种类有药理作用[2 -6],如保肝[7]、抗肿瘤[8 -9]、抗氧
化[10 -11]、抗脑缺血损伤[12]、抗菌[13]、抗过敏[14]、抗病毒[15 -16]
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委陵菜属植物的成分和活性进行
了研究[5,8,11 -15]。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
实验室首次从翻白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2类化合物,分
别为黄酮苷和三萜类化合物[17]。许正刚等[18]对安徽产委陵
菜属的 7种药用种类的全草进行了总黄酮的提取及纯化工
艺研究。但有关于委陵菜属各个物种的黄酮类物质比较研
究较少。笔者对分布于山西委陵菜属中的 3 种植物进行了
总黄酮的提取,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选出最佳提取方案,建立
快速、高效的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比分析总黄酮
含量的种间差异,为委陵菜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于 2012年 8月在山西霍山、山西吕梁山采集委
陵菜(P. chinensis)、西山委陵菜(P. sischanensis)、翻白草(P.
discolor)的叶,自然条件下阴干,粉碎成粉末后备用。芦丁标
准品(纯度≥98 %)购于上海同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亚硝酸钠(NaNO2)、氢氧化钠(NaOH)、无水乙醇、硝酸铝
[Al(NO3)3]均为分析纯,购于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
公司。超纯水自制。
1. 2 方法
1. 2. 1 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根据文献[19],选择料液比
(g∶ mL)、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 4 个因素,以黄酮
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然后使用 L9(3
4)正交表进行试验设
计,所选因素及水平如表 1 所示。
表 1 超声提取条件正交试验的因素和水平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test
水平
Level
因素 Factor
A(料液比)
Solid-liquid
ratio
B(乙醇浓度)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C(提取时间)
Extraction
time∥min
D(提取温度)
Extraction
temperature∥℃
1 1∶ 60 50 50 50
2 1∶ 80 60 60 60
3 1∶ 100 70 70 70
1. 2. 2 提取液的制备。准确称取 5 g叶干粉,按单因素试验
和 L9(3
4)正交试验中相应的提取条件,经超声仪提取,抽滤,
合并滤液,将提取液经旋转蒸发仪蒸干。将提取物用 50 mL
蒸馏水溶解,经石油醚萃取,母液加无水乙醇配成体积分数
为 30%的乙醇溶液,冰箱过夜。沉淀叶绿素,经5 000 r /min
离心 5 min,除去叶绿素层,澄清液完全转入100 mL容量瓶
中,用体积分数 30%的乙醇定容至刻度。
1. 2. 3 总黄酮提取量的测定。以芦丁标准品为标样,利用
NaNO2 - Al(NO3)3 - NaOH 系统显色法显色。在 510 nm处
测定吸光度值 A,参照文献[20]进行操作。以芦丁浓度值
(C)为横坐标、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对数据进行线性拟
合,得标准曲线方程为:A = 14. 84C - 0. 002(R2 = 0. 999 3)。
精确量取 1. 0 mL 提取液,以 NaNO2 - Al(NO3)3 - NaOH
系统显色法显色,并用体积分数为 30% 的乙醇定容至
25 mL,在51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浓度
C(mg /mL)。然后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提取物中总黄酮提取量
(mg /g):总黄酮的提取量 = C × 100 × V /W,式中,C 为浓度
(mg /mL) ,V为定容体积(mL) ,W为干粉量(g)。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6,44(35):149 - 150,175 责任编辑 黄小燕 责任校对 黄小燕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6.35.141
2 结果与分析
2. 1 委陵菜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筛选 从表 2 可以看
出,各因素对委陵菜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料
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且初步确定提取的最
佳方案是 A3B2C2D3,即料液比为 1∶ 100,浓度为 60%的乙醇,
在 70 ℃下提取 6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得到的总黄酮含量为
13. 13 mg /g,较此次正交试验中的最高提取量(12. 97 mg /g)有
所增加,说明该方案有效可行。
表 2 委陵菜的 L9(3
4)正交试验结果
Table 2 L9(3
4)orthogonal test result of P. chinensis
试验号
Test No. A B C D
总黄酮提取量
Yield of total
flavonoids∥mg /g
1 1 1 1 1 9. 81
2 1 2 2 2 11. 58
3 1 3 3 3 10. 93
4 2 1 2 3 12. 07
5 2 2 3 1 11. 20
6 2 3 1 2 10. 01
7 3 1 3 2 12. 86
8 3 2 1 3 12. 97
9 3 3 2 1 12. 30
k1 10. 77 11. 58 10. 93 11. 10
k2 11. 09 11. 92 11. 98 11. 48
k3 12. 71 11. 08 11. 66 11. 99
R 1. 94 0. 84 1. 06 0. 89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料液比对委陵菜总黄酮提取量具有
极显著的影响,即在所设置的 3个水平条件下提取得到的总
黄酮含量差异很大,从而便于选择最优水平;乙醇浓度、提取
温度和提取时间三者在所设定的范围内对委陵菜总黄酮提
取量的影响不显著。
2. 2 西山委陵菜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筛选 由表 3 可以
看出,各因素对西山委陵菜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
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并初步确定提
取的最佳方案为 A3B2C3D3,即料液比 1∶ 100、乙醇浓度 60%、
表 3 西山委陵菜的 L9(3
4)正交试验结果
Table 3 L9(3
4)orthogonal test result of P. sischanensis
试验号
Test No. A B C D
总黄酮提取量
Yield of total
flavonoids∥mg /g
1 1 1 1 1 24. 85
2 1 2 2 2 28. 06
3 1 3 3 3 33. 07
4 2 1 2 3 28. 47
5 2 2 3 1 34. 37
6 2 3 1 2 29. 93
7 3 1 3 2 33. 68
8 3 2 1 3 34. 26
9 3 3 2 1 32. 91
k1 28. 66 29. 00 29. 68 30. 71
k2 30. 92 32. 23 29. 81 30. 55
k3 33. 62 31. 97 33. 71 31. 93
R 4. 96 3. 23 4. 03 1. 38
提取时间 70 min、提取温度 70 ℃,在此条件下提取得到的总
黄酮含量为 36. 48 mg /g,较此次正交试验中最高提取量
(34. 37 mg /g)有所增加,说明该方案提取效果较好。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西山委陵菜总
黄酮提取量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的影响,即在所设置的 3
个水平条件下提取得到的总黄酮含量差异很大,从而便于选
择最优水平;而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在所设定的范围内对西
山委陵菜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不显著。
2. 3 翻白草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筛选 从表 4 可以看
出,各因素对翻白草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乙
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并初步确定最佳提取
方案为 A3B2C2D1,即料液比 1∶ 100、乙醇浓度 60%、提取时间
60 min、提取温度 50 ℃,在此条件下提取得到的总黄酮含量
为 45. 97 mg /g,较此次正交试验中最高提取量(44. 07 mg /g)
有所增加,说明该方案提取效果较好。
表 4 翻白草的 L9(3
4)正交试验结果
Table 4 L9(3
4)orthogonal test result of P. discolor
试验号
Test No. A B C D
总黄酮提取量
Yield of total
flavonoids∥mg /g
1 1 1 1 1 39. 40
2 1 2 2 2 41. 56
3 1 3 3 3 39. 65
4 2 1 2 3 39. 91
5 2 2 3 1 41. 02
6 2 3 1 2 40. 19
7 3 1 3 2 35. 88
8 3 2 1 3 42. 08
9 3 3 2 1 44. 07
k1 40. 20 38. 40 40. 56 41. 50
k2 40. 37 41. 55 41. 85 39. 21
k3 40. 68 41. 30 38. 85 40. 54
R 0. 47 3. 16 3. 00 2. 29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翻白草总黄
酮提取量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的影响,即在所设置的 3个
水平条件下提取得到的总黄酮含量差异很大,从而便于选择
最优水平;而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在设定的范围内对翻白草总
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对委陵菜属 3种植
物叶片进行总黄酮的提取,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出委陵菜属
3种植物叶片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方案,分别为:委陵菜料液比
1∶ 100、乙醇浓度 60%、提取温度 70 ℃、提取时间 60 min,西
山委陵菜料液比 1∶ 100、乙醇浓度 60%、提取温度 70 ℃、提取
时间 70 min,翻白草料液比 1∶ 100、乙醇浓度 60%、提取温度
50 ℃、提取时间 60 min。在各自相应的最佳方案下提取得到
的总黄酮含量依次为 13. 13、36. 48和 45. 97 mg /g。西山委陵
菜和翻白草叶中黄酮类成分更为丰富,是很好的药用植物
资源。
(下转第 175页)
051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年
的喜好,缺乏能让游客直接参与其中的旅游产品。无论是那
达慕大会,还是歌舞表演,仅限于旅游者观赏,演者自演、观
者自观,从而削弱了产品的吸引力。例如有些游客对蒙古族
歌舞感兴趣,并想参与其中,但景区不提供任何为游客打造
的歌舞类产品,导致游客扫兴而归。蒙古族民俗旅游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可以采用原生态的方式来展示,从而给旅游者以
异族风情真实的感受。
3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未来发展建议
3. 1 重视挖掘蒙古族文化内涵,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打下坚
实的基础 首先,充分发挥蒙古族民俗研究协会专家的指导
力量,同时,开发者应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对蒙古族的民俗文
化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加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可对
其进行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学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从业
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对蒙古族民俗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
认知,避免景区民俗产品开发庸俗商业化[5]。
其次,利用名人效应对蒙古族典型民俗文化进行宣传,
如在景区举办名人专题式的真人秀,深度挖掘文化内涵,避
免内容空、泛、大。通过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
文化、祭祀文化、那达慕文化、婚礼文化等各种专题式的体
验,增加景区民俗产品的吸引力,提高游客的兴趣,同时也满
足了游客的求知欲望,避免游客走马观花或看热闹。
3. 2 注重民俗产品的体验性和差异化,开启体验营销模
式 由于蒙古族民俗旅游资源在内蒙古具有同质性,导致景
区体验内容雷同。所以,在设计旅游产品或项目时,要尽量
削弱旅游产品的可复制性,保证旅游体验的唯一性。目前,
蒙古族民俗旅游产品主要是以娱乐观赏体验为主,在注重娱
乐体验的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体验。
首先,设计鲜明独特的体验主题。主题的确定应体现出
蒙古族典型民俗独有的特色,根据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突
显个性,避免与周边临近地区同类旅游目的地的雷同,通过
细节来强化主题。例如开展蒙古族歌舞教育,通过游客积极
参与,满足其求知、求新的旅游需求,提升游客旅游满
意度[6]。
其次,运用互联网思维,为游客定制个性化产品,吸引特
定人群。例如,针对商务人士,开发独一无二的旅游产品,在
体验产品的同时,兼顾工作,一举两得。
4 结语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开发者在进一步开发和设计民俗旅
游产品时,在保护文化内涵不流失的基础上,以游客需求为
中心,提高产品的体验性,优化产品,从而促进景区更好地
发展。
参考文献
[1]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1.
[2]蒙丽琴.基于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的蒙古族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研
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4):72 -73.
[3]谢丽梅.浅析蒙古族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28(10):40 -41.
[4]成吉思汗陵管委会. 2015年旅游工作总结[Z]. 2015.
[5]茼茂兰,王峥.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7(4):24 -28.
[6]顾涛.中国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2002.
(上接第 150页)
参考文献
[1]刘天慰.山西植物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86.
[2]《中华草本》编委会.中华草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024.
[3]《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75:78.
[4]任燕利,曲玮,梁敬钰.委陵菜属植物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0,
22(5):1 -8.
[5]沈阳,王庆贺,林厚文,等.委陵菜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2006,
29(3):237 -239.
[6]张萍.勿将委陵菜混作翻白草治疗糖尿病[J].中国中药杂志,2004,
29(8):811 -812.
[7]WANG J Q,LI J,ZOU Y H,et al. Preventive effects of total flavonoids of
Litsea coreana Levl on hepatic steatosis in rat fed with high fat diet[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9,121(1):54 -60.
[8]黄华艺,查锡良.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
临床杂志,2002,21(7):428 -433.
[9] RAMOS S. Effects of dietary flavonoids apoptotic pathways related to
cancer chemoprevention[J].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2007,18 (7):
427 -442.
[10]陈乃富.蕨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J].食品与发酵
工业,2003,29(11):63 -66.
[11]陈乃富,张莉.金樱子黄酮类化合物的初步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
2005(5):2 -4.
[12]ZHANG Y Y,WANG X Y,WANG X R,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fla-
vonoids from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on cerebral ischemia injury
[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6,108(3):355 -360.
[13]柯春林,任茂生,王娣,等.黄酮化合物抗菌机理的研究进展[J].食品
工业科技,2015,36(2):388 -391.
[14]钟飞,蒋韵.沙棘总黄酮的抗过敏作用[J].中草药,1990(12):6.
[15]张丽欣,李垚.植物黄酮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学,
2010(3):33 -37.
[16]曹纬国,刘志勤,邵云,等.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西
北植物学报,2003,23(12):2241 -2247.
[17]邹俊利. 翻白草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29(4):
104 -105.
[18]许正刚,闽运江.安徽产委陵菜属 7 种药用种类的黄酮提取与分析
[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29 -2933.
[19]明道绪.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09 -314.
[20]郑媛媛,李辰,封士兰,等.油橄榄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探讨[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2):547 -550.
57144 卷 35 期 梁雅丽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蒙古族民俗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