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鸡 血 藤 为 豆 科 植 物 密 花 豆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的干燥藤茎, 野生分布于广东、
广西、 云南等省区[1]。随着临床使用量的不断增加,
其野生资源远远满足不了药用需求。 为了确保其药
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课题组已在广东建立了鸡
血藤野生转家栽规范化种植 (GAP) 试验基地。 生
产上, 其枝叶生长极其茂盛, 产量大, 因属非药用
部位, 迄今其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利用, 而相关的研
究报道亦十分少见。 临床上有报导[2]鸡血藤叶对神
经性皮炎有治疗效果, 疗程短, 无不良反应, 但应
用很少。 为了扩大鸡血藤植物资源的利用率, 有必
要对其开展相关的研究。 没食子酸是本课题组从鸡
血藤叶中发现的一种有机酸类化合物, 预实验结果
显示叶中没食子酸含量较高。 研究报导[3-4]: 没食子
酸具有抗菌、 抗病毒、 抗氧化及抗肿瘤的药理作
用。 本研究参照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高效液
相色谱法(附录Ⅵ D), 对不同产地鸡血藤叶中没食
子酸及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 为其资源的综合开发
利用奠定基础, 现报道如下。
1 仪器、 试药与样品
2695 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 Waters 公司 );
996 二极管距阵检测仪 (美国 Waters 公司); Em-
power2 色谱工作站; T6 新世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计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BP-110S
型十万分之一天平 (德国 Sartorius 公司); 用于含
量测定的甲醇为色谱纯 (美国 Fisher 公司); 其他
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水为超纯水。
样品采自广东、 广西及 GAP 种植研究基地植
株的成熟叶片, 经广州中医药大学刘军民教授鉴定
并确定其拉丁学名; 没食子酸对照品为自制, 以面
积归一化法作纯度检查, 测得含量为 99%以上;
芦丁对照品 (批号: 100080-200903, 购自中国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方法和结果
2. 1 总黄酮含量测定 参照阮俊等[5]的方法。
2. 1. 1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定质
量的芦丁对照品 10.15 mg, 置 50 mL 量瓶中, 加
体积分数 40%乙醇稀释并溶解至刻度, 摇匀, 制
成浓度为 0.203 mg / mL 的对照品储备液。
2. 1.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 1 g,
精密称定, 置圆底烧瓶中, 加入体积分数 40%乙
醇 50 mL, 加热回流 0.5 h, 放冷, 滤过。 滤渣按
以上方法重复提取 2 次, 合并滤液, 蒸干。 用体积
分数 40%乙醇溶解, 置 50 mL 量瓶中, 定容至刻
度, 摇匀, 即得供试品溶液。
2. 1. 3 显色方法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2 mL 置
10 mL量瓶中, 加 50 g / L NaNO2 0.3 mL摇匀, 静置
6 min; 再加入 100 g / L Al(NO3)3 0.3 mL溶液摇匀,
不同产地鸡血藤叶的质量分析
黄颖瑜 1, 钟小清 2, 刘军民 1, 林伟强 3, 许钿 1
(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2.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桂林 541000;
3. 广东南台药业有限公司, 广东梅州 51460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不同产地鸡血藤叶质量进行综合分析, 为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方法】 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总黄酮及没食子酸的含量。 【结果】 总黄酮含量为 8.4 ~ 13.2 mg / g, 没食子酸含量为
1.44 ~ 3.28 mg / g。 【结论】 鸡血藤叶中没食子酸含量普遍较高, 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
关键词: 鸡血藤叶 /化学; 总黄酮 /分析; 没食子酸 /分析; 色谱法, 高压液相; 色谱法, 紫外
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3213 (2013) 03-0394-05
收稿日期: 2012-10-16
作者简介: 黄颖瑜 (1987-), 女, 硕士研究生; E-mail: abbeyhuaug@163.com
通讯作者: 刘军民, 女, 教授; E-mail: liujunmin812@163.com
基金项目: 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专项 (编号: 2009B090600135);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 (编号: 2007A032200001)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3 年 5 月第 30 卷第 3 期
May 2013, Vol. 30, No. 3394
DOI:10.13359/j.cnki.gzxbtcm.2013.03.031
9 1.2 倍 0.202 2.30 2.85 4.99 96.88
样品
序号
总黄酮
倍量
m称样量 / g m样品含量 / mg m对照品加入 / mg m测定总量 / mg p平均回收 / % sR /%p回收 / %
3 0.8 倍 0.204 2.30 1.90 4.09 97.36
7 1.2 倍 0.202 2.30 2.80 5.21 102.14
8 1.2 倍 0.203 2.31 2.84 5.11 99.18
4 1.0 倍 0.204 2.32 2.33 4.63 99.49
5 1.0 倍 0.201 2.29 2.30 4.63 100.88 99.00 1.73
6 1.0 倍 0.202 2.30 2.27 4.49 98.23
1 0.8 倍 0.202 2.30 1.85 4.05 97.57
2 0.8 倍 0.203 2.31 1.89 4.17 99.23
表 1 总黄酮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
Table 1 Determination of recovery of total flavonoids
图 1 芦丁对照品和鸡血藤叶供试品光谱扫描图
Figure 1 Spectral scanograms of rutin reference substance and leaves of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静置 6 min; 最后加 40 g / L NaOH 溶液 4 mL, 然
后用蒸馏水定容至 10 mL, 摇匀, 静置 15 min。
2. 1. 4 测定波长的选择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
试品溶液, 按 2. 1. 3 项下方法显色, 于 200 ~ 800
nm波长下进行扫描, 两者均在 505 nm下有最大吸
收, 故选择 505 nm为测定波长。 结果见图 1。
2. 1. 5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吸取芦丁对照品储
备液 1、 2、 3、 4、 5 mL置 10 mL量瓶中, 按 2. 1. 3
项下方法显色后于 505 nm 下测定吸光度。 以芦丁
浓度 X (mg /mL) 对吸光度值 Y 进行线性回归分
析, 得回归方程为 Y = 11.261X-0.020 2, 相关系数
r=0.999 6。 表明芦丁在 0.020 3 ~ 0.101 5 mg /mL 范
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2. 1. 6 方法学考察
2. 1. 6. 1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对照品储备液溶液
2 mL 定容置 10 mL 量瓶中, 按 2. 1. 3 项下方法显
色后 , 连续测定 6 次 , 其吸光度相对标准偏差
(sR) 为 0.31%, 表明该仪器精密度良好。
2. 1. 6. 2 重现性试验 取 6 份同批次样品 (样
10) 各 1 g, 分别精密称定后, 按 2. 1. 2 项下方法
处理, 按 2. 1. 3 项下方法显色后测定。 其 sR值为
0.97%, 表明该方法的重现性良好。
2. 1. 6. 3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 (样 10) 1 g,
按 2.1.2 项下方法处理, 按 2. 1. 3 项下方法显色后
置于室温下, 40 min 内每间隔 5 min 测定其吸光
度。 结果显示: 40 min 内其 sR 值为 3.46%, 表明
供试品溶液在 40 min内稳定。
2. 1. 6. 4 加样回收试验 取 9 份已知芦丁含量的
样品 (样 10) 粉末各 0.2 g, 精密称定, 分别精密
加入对照品适量 (约为样品总黄酮含量的 0.8、
1.0、 1.2 倍量), 按 2. 1. 2 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
液, 按 2. 1. 3 项下方法显色后测定其吸光度, 计
算加样回收率。 结果见表 1。
黄颖瑜, 等. 不同产地鸡血藤叶的质量分析第 3 期 395
a. 对照品 b. 鸡血藤叶
t / min t / min
图 2 对照品和鸡血藤叶供试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Figure 2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ms of
reference substance and leaves of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表 2 鸡血藤叶中总黄酮、 没食子酸的含量 (N=4)
Table 2 Determination of gallic acid and total flavonoids
in leaves of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序号 采集地
w总黄酮 /
(mg·g-1)
w没食子酸 /
(mg·g-1)
3 广东深圳梧桐山 9.8 2.15
7 广东广州三元里 11.2 2.05
8 广西贺州 8.8 3.08
4 广东从化 10.8 1.81
5 广东岑溪 13.2 1.55
6 广东广州番禺 11.4 1.44
1 广东深圳布吉 (山顶) 8.4 2.94
2 广东深圳布吉 (山脚) 10.6 3.28
9 广东平远 (GAP 基地) 11.5 2.49
10 广东平远 (GAP 基地) 9.5 3.07
注: 1 ~ 5 为野生品, 6 ~ 10 为栽培品
2. 1. 7 样品总黄酮含量测定 取 10 批不同采集
地的鸡血藤叶, 按 2. 1. 2 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
液, 按 2. 1. 3 项下方法显色后以试样为空白, 采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测得吸光度值
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总黄酮含量, 结果见表 2。
2. 2 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
2. 2. 1 液相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 Waters C18
色谱柱 (250 mm×4.6 mm, 5 μm); 以甲醇-0.5%
醋酸溶液 (体积比为 10∶90) 为流动相, 等梯度洗
脱 ; 流速 1 mL / min; 柱温 35℃ ; 检测波长 270
nm; 进样量 10 μL。 在此色谱条件下, 没食子酸对
照品色谱峰与供试品中的其他组分色谱峰达到基线
分离, 且峰形对称, 分离度良好 (见图 2)。 色谱
柱理论板数按没食子酸峰计算应不低于 5 000。
2. 2.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置五氧化二
磷干燥器中干燥至恒定质量的没食子酸对照品
11.20 mg, 置 10 mL 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
刻度, 摇匀, 制成 1.12 mg / mL 的没食子酸对照品
溶液, 作为对照品储备液。 精密吸取 2 mL 储备液
置 10 mL 量瓶中, 制成 0.224 mg / mL 的对照品溶
液。
2. 2.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 1 g,
精密称定 , 置圆底烧瓶中 , 精密加入体积分数
20%乙醇 25 mL, 称定质量, 加热回流 2 h, 放冷,
用体积分数 20%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 摇匀, 静
置, 滤过, 取续滤液。
2. 2. 4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吸取没食子酸对照
品溶液, 以甲醇稀释, 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 0.014、
0.028、 0.056、 0.112、 0.224 mg / mL 的系列溶液 。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溶液各 10 μL, 注入液相色谱
仪 , 测定峰面积积分值 。 以没食子酸进样量 X
(μg) 对峰面积 Y 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得没食子酸
的回归方程为 Y=2.981 3X×106+8.611 4×104, 相关
系数 r=0.999 9, 表明没食子酸在 0.14 ~ 2.24 μL 范
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2. 2. 5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对照品溶液, 连续进样
6次,每次 10 μL。 测得没食子酸对照品平均峰面积为
8 317 295, sR为 0.28%, 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 2. 6 重现性试验 取 6 份同批次样品 (样 10)
各 1 g, 分别精密称定后, 按 2.2.3 项下方法处理,
测定, 计算没食子酸平均含量为 2.144 mg / g, sR为
0.6% (N=6), 结果表明本方法重现性良好。
2. 2. 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 室温下
静置, 分别于 0、 2、 4、 8、 12、 24 h 按 2. 2. 1 项
色谱条件测定 , 测得没食子酸峰面积依次为
2 565 159、 2 602 080、 2 651 784、 2 694 339、
2 834 987、 2 616 731, sR为 3.6% (N=6), 结果表
明供试品在 24 h内稳定。
2. 2. 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 6 份已知没食子酸含
量的样品 (样 10) 粉末各 0.5 g, 精密称定后, 加
入与样品中没食子酸含量相等的没食子酸对照品溶
液, 按 2.2.3 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进样 10
μL, 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 计算回收率。 平均回收
率为 99.29%, sR为 2.1%, 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
好的回收率。 结果见表 3。
2. 2. 9 样品没食子酸含量测定 取 10批不同采集
地的鸡血藤叶, 按 2. 2. 3 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
液,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
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按 2. 2. 1 项下色谱条件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年第 30 卷
V
/m
V
V
/m
V
396
6 0.504 0 1.081 0.865 1.969 102.6
样品
序号
m 取样 / g m 样品含量 / mg m 添加量 / mg m 测出 / mg p回收 / % sR /%p平均回收 / %
3 0.504 5 1.081 0.865 1.944 99.7 99.3 2.1
4 0.500 4 1.073 0.865 1.929 99.0
5 0.505 0 1.082 0.865 1.923 97.3
1 0.500 6 1.073 0.865 1.940 100.3
2 0.504 4 1.081 0.865 1.919 96.9
表 3 鸡血藤叶中没食子酸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
Table 3 Determination of recovery of gallic acid
定, 测得峰面积并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没食子酸含
量, 结果见表 2。
3 讨论
据文献[6-7]报导: 黄酮类成分具有消除自由基、
抑菌、 抗癌等作用, 而缩合鞣质具有抗氧化和抗癌
活性。 鸡血藤醇提物中缩合鞣质的含量较高 [7]。 没
食子酸作为缩合鞣质的前体之一, 是本课题组从鸡
血藤叶中发现的一种有机酸类化合物, 前期研究发
现其在鸡血藤叶中的含量普遍较高。
没食子酸含量测定实验中, 前期研究采用甲
醇、 乙腈、 水及体积分数 0.1%醋酸溶液等不同流
动相进行多次比较选择, 结果显示本研究条件下没
食子酸分离度好、 保留时间适中。 还比较了加热回
流、 超声、 冷浸 3种提取方法, 以加热回流提取为
佳; 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 (水, 不同浓度的甲醇、
乙醇溶液, 盐酸溶液), 回流时间 (30、 60、 120
min), 溶剂用量 (25、 50、 100 mL) 等, 结果显
示 : 以体积分数 20%乙醇 25 mL 加热回流 120
min 提取效果最佳。 该方法能完全提取没食子酸,
故最终确定为供试品制备方法。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试验过
程中, 先后尝试了 3 种测定方法: 直接测定、AlCl3
- CH3COONa 显色体系及 NaNO2- Al (NO3)3- NaOH
显色体系。 直接测定法对照品和样品在 270 nm 处
有最大吸收, 但由于在此波长有紫外吸收的结构较
多 , 对结果影响较大 , 不宜采用 。 以 AlCl3 -
CH3COONa 为显色体系的测定方法, 样品出现沉
淀, 也不宜采用。 故选用 NaNO2- Al (NO3)3- NaOH
显色体系为显色剂, 以试样为空白, 进行紫外测
定。 通过加入显色剂, 使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移至
可见光区, 提高灵敏度和准确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产地鸡血藤叶的总黄酮
含量较低, 在 8.4 ~ 13.2 mg / g之间, 具有明显差异。
鸡血藤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相对较高, 但不同产地
样品中的含量差异较大, 其范围在 1.44 ~ 3.28 mg / g
之间。 栽培品的含量普遍高于野生品。 此外, 在
不同产地野生品的比较中, 深圳产样品的含量明
显高于其他产区, 其影响因素尚待进一步确定 。
本研究为鸡血藤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
了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M]. 北
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180.
[2] 姜爱玲,王永强. 鸡血藤叶治疗神经性皮炎 60例[J]. 中国
民间疗法, 2004, 12(10): 62.
[3] Lo C, Lai T Y, Yang J S, et al. Gallic acid inhibits the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A375. S2 human melanoma cells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 and
Ras[J]. Melanoma Res, 2011, 21(4): 267.
[4] You B R, Kim S Z, Kim S H. Gallic acid-induced lung
cancer cell death is accompanied by ROS increase and
glutathione depletion[J]. Mol Cell Biochem, 2011, 357(1-
2): 295.
[5] 阮俊, 黄永林. 野菊花总黄酮提取方法研究[J]. 中成药,
2004, 26(2): 153.
[6] 黄锁义, 罗建华, 张丽丹, 等 . 鸡血藤总黄酮的提取及
对羟基自由基的消除作用研究 [J]. 时针国医国药 ,
2007, 18(9): 73.
[7] 程悦, 符影, 王志宇, 等. 鸡血藤提取物中缩合鞣质的含
量测定及其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 ,
2011, 50(2): 75.
【责任编辑: 黄玲】
第 3 期 黄颖瑜, 等. 不同产地鸡血藤叶的质量分析 397
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 of Yangchunsha Granula
LIANG Xiaoyin, LIN Wenhua, YAN Ping, HUANG Jinshan,
ZHAN Ruoting, CHEN Weiwen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Herbal Resource and Engineering, Key Laboratory of Lingnan
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 Ministr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 for Yangchunsha ( Amomum villosum) Granula.
Methods Vanillic acid, protocatechuic acid and quercitrin from Yangchunsha Granula were identified by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 The content of vanillic acid was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 Results The spots of TLC were clear and well separated, without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negative control. The vanillic acid presented linear tendency in the range of 0.103-1.645μg (r=0.999 6),
and its average recovery rate of reference sample was 99.8% (N=6, RSD=0.7%) . Conclusion The developed
method is simple, reproducible and accurate,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Yangchunsha
Granula.
Key words: Amomum villosum / chemistry; Vanillic acid / analysis;
Protocatechuic acid / analysis; Quercitrin / analysis;
Chromatography,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in layer
Quality Analysis of Leaves of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HUANG Yingyu1, ZHONG Xiaoqing2, LIU Junmin1,
LIN Weiqiang3, XU Tian1
(1. School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 China; 2. Guilin Sanj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Guilin 541000 Guangxi, China; 3. Nant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Meizhou 51460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leaves of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and to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ts medicinal material resource. Methods
Th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and gallic acid in leaves of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the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were in the range of 8.4-13.2 mg / g, and the contents of gallic acid
were in the range of 1.44- 3.28 mg / g. Conclusion The leaves of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all have high gallic acid content, while th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in the leaves vary in different
habitats.
Key words: Leaves of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 chemistry;
Total flavonoids / analysis;
Gallic acid / analysis;
Chromatograpy,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y, ultraviolet
!!!!!!!!!!!!!!!!!!!!!!!!!!!!!!!!!!!!!!
(Continued from page 393)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年第 30 卷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