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阿坝县天然草场类型



全 文 :阿 坝县 天 然 草场 类 型
四川省草原研究所 泽 柏
阿坝县地处阿坝藏族自治州西北部 ,
西北与甘肃省和青海省为界 , 东北与若尔
盖县相邻 , 东与红原县毗连 , 南 与 马 尔
康 、 壤塘两县接壤 。 地理座标约 跨 北 纬
3 2

1 8
`一 3 3 “ 3 7 产 , 东经 1 0 1 0 0 1 /一 1 0 2 0 3 5 / 。
整个地势从西北逐渐向东南倾斜 , 境内海
拔最高达 5 1 1 9米 , 最低海拔 2 9 3 6米。
该县属典型的高原性气候 , 无明显四
季之分 , 通常只分冷季和暖季 ( 10 月至次
年 4月为冷季 , 5月至 9月为暖季 ) ,冷季寒
冷而干燥且多风 。 暖季多雷阵雨 , 温和而
湿润 。 据阿坝县气象资料 , 阿坝镇地区年
平均气温 3 . 3℃ , 极端最高气温23 ℃ , 极端
最低气温 一 3 3 . 9 ℃ , 一月 (最冷月 ) 历年
平均气温 12 . 5℃ 。 全年平均降雨 量 7 17 . 6
毫米 , 主要集中在五月至九月 , 全年无绝
对无霜期 , 全 5 ℃的活动积温 1 7 3 0 . 3℃ ,连
阴雪 、 黄沙 、 霜冻和冰省是该县的主要灾
害性天气 。
全县年 可 食 饲 料 总 贮 藏 量 为
2 2 2 5 8 8 7 9 0 5公斤 。 各类草 场平 均 亩产鲜
草 35 6 . 68 公斤 , 其中可食牧草产量 2 0 5 . 2 3
公斤 。 全县各类草场年平均 9 . 02 亩载一个
羊单位 , 年总载畜能力为 12 0 2 3 5 9只 羊 单
位 (理论载畜量 ) 。
一 、 草场及畜牧业现状
该县以收为主 。 草场面积 占总土地面
积的 85 % , 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占草场总
面积的 8 2 . 4% , 非草场面积 占总土地面积
的 25 % 。 牲畜主要以耗牛 、 藏系绵羊 、 河
曲马为主 , 据 1 9 8 2年底统计 , 该县各类牲
畜比例为 , 牛折合为 1 14 5 3 2 0只羊单位 , 马
折合为 8丁6 4 8只羊单位 ,驴折合为 9 8 13只羊
单位 , 羊 l 生5 0 1 5只 , 全县实际 载 畜 量 达
1 3 8 7了9 6只羊单位 。
二 、 草场类型的分布规律
阿坝县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 ,
受大气环流和高原地貌的影响 , 气候的垂
直带较明显。 同时由于长江和黄河两大水
系的分水岭横亘该县中部 , 将该县分为北
部黄河水系和西南部长江水系两部分 , 而
不同流域有迥然不同的地貌景观 。 因此 ,
草场类型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与当地特定的
气候 , 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
黄河水系地形平缓 , 丘陵和浅山绵延
起伏 , 山脊低缓 , 谷地宽展而平坦 , 谷间
河水泄流滞缓 , 河道蜿蜒曲折 , 迁回型蛇
曲发育 。 气候寒温而湿润 , 水草丰茂 ,是该
县的主要畜牧业基地 。 这里草场类型的分
布不仅有垂直变化 , 而且也有一定的水平
差异 。 通常海拔 3 4 0 0一 3 6 0 0米的宽谷及支
谷中是以沼泽草甸类 , 沼泽类同亚高山平
地草甸镶嵌分布。 海拔 3 6 0石一 3’ 9 o 0米一带
的阳坡和半阳坡为亚高山丘陵 、 山地草甸
草场类 , 山地的阴坡面常为亚高山灌丛草
甸类 , 海拔 3 9 0 0米 以上的山脊为高山草甸
类 (见图 1 ) 。
长江水系 , 山高谷深 , 地形陡峻 , 山
谷狭窄 , 河流切割 , 因气候 、 土壤 、 植被
等环境因素的影 响 , 草场类型从谷底到山
脊有规律的垂直分布。 通常海拔 2 9 0 0米的
柯谷阶地可种一些早熟的麦类 、 豆类等粮
食作物。 2 9 0 0一 3 9 0 0米的北向坡 是 针 叶
林为主的原始森林 , 森林边缘为疏林草甸
草场类 。 其次为高山 、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场
或者亚高山草甸草场类 。 海拔 4 2 0 0米以上
基岩裸露 , 倒石 、 流石堆分布 , 为不可利
用之荒山 (见图 2) 。
1 . 1
l飞节门…
口口二厂 厂井口【〕夕「二 {「下广厂1 . { l口二广川
人叭一.只O丫Où
,拍闭
降祥比目全全金
图 1 阿 坝县黄河 水系草场 类 型 分布
示意 图 图 2 阿坝县 长江 水 系草场 类 型分布
示意图
三 、 草场类型概述
阿坝县草场类型 系统和划分原则是根
据中国草场分类系统 (草案 ) 及全国北方
重点牧区草场资源调 查大纲和技术规程拟
定的三级分类单位 , 划分为六个类 、 八个
组 、 二十九个型 (见表一 ) 。
1
. 高山草甸草场类
主要分布在该县 海 拔 3 9 0 0一 4 4 0 0米
之间的高山地带 。 相对高度 约 3 0 一 1 0 0 0
米 , 山高坡陡 , 地形起伏 , 山脊部位可延
到海拔 3 8 0 0米处。 气候特点是寒 冷 半 湿
润 , 风大多雨雪 。 通常海拔 4 4 0 0米以上为
大面积基岩裸露的荒山 , 均不 能 放 牧 利
用 。 土壤为高山 草 甸 土 , 土 层 厚 17 一
80 厘米 , p H值 4 , 4一 6 。 植物群落种 类 单
纯 , 结构简单。 主要以密丛型莎草 、 禾草
和莲座状 、 垫状杂类草构成 。 植株矮小 ,
平均高度约 16 厘米 , 层次明显 。 草群总盖
度一般在 50 一 60 % , 植物种类大多同亚高
山草甸草场类的植物相似 。 主要优势种及
伴生种有 : 甘肃篙 草 ( K o b r e s i a k a n s u e -
n s i s )
, 四川篙草 ( K . s e t c h w a n e n s i s ) ,
衰一
草场类
阿 坝 县 夭 然 草 场 类 型 系 统 裹
草 场
1

高山草甸 }山地丛生莎草 、
草 场 类 杂类草
、 禾草草
场组
2
山地丛生莎草 、
草 、 杂类草草

高 {
山 … “草 {丘陵丛生禾草 、
甸 }莎草 、 杂类草草
草 {场组 `
场 … {
类 { {
}
4 ……平地丛生 、 根茎 }
{莎草
、 丛生禾草…
_ …瞥鳖
~…
l { 5 )恶篡史睿山地丛生禾草杂 {乃月、 勺 ` 叼 勺 ` } _ {场 类一类草草场组 }
{
( ` ’ 甘肃篙草 + 红棕苔草 + 四川篙草十杂类草
…( “ ’ 线叶篙草 + 甘肃篙草 + 红棕苔草 + 杂类草
! ( 3) 红棕苔草 + 高山篙草十 羊茅 + 杂类草
一( 4 ) 无尾果 +羊茅 + 杂类草
…万而瘾瘴石袜属菠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 6 ) 红棕苔草 + 禾草 + 杂类草
( 7 ) 线叶篙草 + 四川篙草 + 杂类草
( 8 ) 羊茅 十风毛菊 + 四川篙草
( 9 ) 珠芽寥 + 羊茅 + 禾草
( 10 ) 羊茅 + 篙草 + 风毛菊
( 1 1 ) 藏异燕麦 + 四川篙草十杂类草
( 21 ) 四川篙草 + 禾草 + 杂类草
( 13 ) 红棕苔草 + 羊茅 + 杂类草
( 14 ) 厂飞毛菊十羊茅 十四川篙草 + 杂类草
( 1 5 ) 四川篙草 +禾草 + 杂类草
( 1 6 ) 无脉苔草 + 禾草 + 杂类草
( 1 7 ) 蕉草 + 垂穗披碱草 + 杂类草
( 18 ) 发草 + 杂类草
( 1 9 ) 风毛菊 十禾草 + 杂类草
( 2 0 ) 糙野青茅 + 短柄草 + 禾草 + 杂类草
( 2 1 ) 发草 + 无脉苔草 + 禾草

高山 、 亚
高山灌丛
草甸草场

V
沼泽草甸
草场类

沼泽草场类 {
6
山地窄叶鲜卑花
灌丛草甸草场组
( 2 2 ) 窄叶鲜卑花一 四川篙草 + 风毛菊 `
( 2 3 ) 窄叶鲜卑花 + 高山红皮柳一 红棕苔草 + 羊茅 十篙草
( 2 4 ) 窄叶鲜卑花 + 高山红皮柳一羊茅 + 禾草 + 杂类草
( 2 5 ) 窄叶鲜卑花 + 紫丁杜鹃 一 无尾果 + 羊茅 + 杂类草
7
平地根茎丛生莎
草 、 杂类草草场
组 ·
( 2 6 ) 藏篙草 十木里苔草 + 杂类草
( 2 7 ) 藏篙草 + 无脉苔草 + 杂类草
( 2 8 ) 华扁穗草 + 无脉苔草 十藏篙草
, 8 }
平地根茎莎草草 {
(场组 `
( 2 9 ) 木里苔草 + 藏篙草 + 杂类草
线叶篙草 ( K . c a p i l l i f l i a ) , 高山篙草 ( K .
p y g 二 a e a ) , 红棕苔草 ( C a r e x b i g y : a ) ,
羊茅 ( F e s t u e a o v i : a ) , 山 地 早 熟 禾
( P o a o r i n o s a )
, 无尾果 ( C o l u r i a l o n -
i n f o l j
a
)
,禾叶风毛菊 ( S a u s s u r e a g r a m -
卫 1c a ) ,矫芽寥 ( T o l y g c r u m y i v i r a r : m ) ,
绒叶寥 ( P 。 t e n u i f o l i: m ) , 坚杆火绒草
( l e o川 o p“ d i u m f r a n c h e t i i ) , 糖 芥 绢
毛菊 ( S o r o s e r i s h o o k e r i a n a ) , 乳 白 香
青 ( A 九a p h a l i s l a e t e a ) ,高山龙 胆 ( G e n -
t i a n a a l g i d a )
, 多刺绿绒篙 ( M e c o n o p s i s
h o r r i d u l a )
, 山 地 虎 耳 草 ( Sa x i f r a g a
二 o n t a n a ) , `乳浆大戟 (E u p h o r b i a e s u l a ) ,
马先篙 ( P e d i e u l a全15 s p . ) 等 , 在山地 的
阴坡常有紫丁杜鹃 ( R h o d o d e n d r o n v i。 -
l a o e e u m )
, 高 LIJ 绣线菊 ( S户i r a e a a lp i n a )
等低矮 、 垫状灌丛分布 , 灌丛对样地植物
群落作用极小 。
高 山草甸草地类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
1 0
.
1%
, 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 占全县可利
用 草场面积的 9 . 8% 。 平均亩产鲜草 2 5 1 . 9
公斤 , 其中可食牧草产量 1 0 7 1 6公 斤 , 占
牧草总产量的 4 2 . 5 3% 。 中等牧草占牧 草
总产量的 2 1 . 6% , 低等牧草占6 1 . 6 1% , 劣
等牧草 (有毒有害 或 不 可 食 杂 草 ) 占
1 6
.
8%
。 全年牧草总贮藏量占全县年牧草
总贮藏的 6 . 94 % , 其中可食牧草贮藏量占
全县年可食牧草总贮藏量的 5 . 13 % 。 全年
平均 17 . 68 亩草场载一个羊单位 , 其 中暖
季 5 . 1一 6 。 9亩载一个羊单位 , 冷季 8 . 83 一
1 1
.
94 亩载一个羊单位 , 年总载畜能 力 为
6 0 2 3 7个羊单位 。
高山草甸草地类 目前大部分已作为牲
畜的暖季放牧场利用 。 但产草量低 , 质量
差 , 牧草返青迟 , 枯黄早 , 牧草生长期相
对较短 , 利用季节性较强 。 加之山高 , 坡
度大 , 浸蚀较重 , 利用率甚低 , 局部地段
则无法利用 。 高山草甸草场类仅一个草场
组 , 四个草场型 。
2
.亚高山草甸草地类
分布在北部黄河水系的主要牧区 , 海
拔 3 4 3 0一 3 9 7 0米 , 山地 、 丘陵的相对高度
为 1 0 一 8 0 米。 山体浑圆 , 坡度较缓 , 起
伏不大 , 地势开阔 , 垂直分布于高山草甸 -
草场类下缘 , 同亚高山针叶林带的分布范
围相应 。 气候寒温而潮湿 , 较高山草甸草
场类的气候稍优越 。
土壤为亚高山草甸土 , 成土母质主要
是坡积或冲 、 洪积物 。 土层较厚 , 约 15 一
10 0厘米以 上 , 呈酸性至微酸性反 应 , p H
值 4 . 。一 6 . 8。 无碳酸盐反应 。
植物群落种类繁多外貌华丽 , 富有季
相变化 。 常以 丛生 、 根茎型莎草 , 疏 丛型
禾草及直根型 、 莲座型杂类草构成 , 层次
明显 , 通常禾草及高大杂类草居于群落上
层 , 莎草和矮小杂类草位于群落中下层 。
草层平均高度约 20 厘米以上 , 草群平均盖
度约 80 % 。
常见的优势种和主要伴生种有 : 四川
篙草 , 矮生篙草 ( K . h u m il s ) , 甘肃篙草 , 高
山篙草 ,红棕苔草 ,无脉苔草 ( C . e n e r r i s ) ,
垂穗苔草 ( C 。 m e l a n o s t a e h y a ) , 羊茅 , 短柄
草 ( B r a e h y p o b i 。 ;二 s y l v a t i e u m ) , 草 地
早熟禾 ( p . p r a t e n s i s ) , 硬 质 早 熟 禾
( P
. s p h o n d y l o d e s )
, 藏异燕麦 ( H e l i e -
t o t r i C h o n t ib e t i c u m )
, 垂 穗 披 碱 草
( C l i n e l y m u s “ u t a n s ) , 短 颖 鹅 冠 草
( R o e g n e r i a b r e v i g l u m i s )
, 发草 ( D e s -
e五a m p s i a e a e s p i t o s a ) , 紫 羊茅 ( F . r u b r a
L
.
)
, 丝颖针茅 ( S t ip a e a p i l l a e e a ) , Jl l
滇剪股颖 ( A 。 l i m p r i e l飞t i i ) , 短 芒 芯草
( K o c l e r i a l i t n i n o w i i )
, 毛蕊草 ( D u t -
h i e a d u r a )
, 双叉 细 柄 茅 ( P t i l a g r o s t i。
d i e h o t o m a )
, 齿叶风毛菊 ( s . a m u r e n s i s ) ,
条叶银莲花 ( A n e m o n e t r u l l i f o l i a ) , 淡
黄香青 ( A n a p h a l i s f l a v e s C e n s ) , 鹅 绒
委陵菜 ( p o t e n t i l l a a n , e r i n a ) , 草 玉 梅
( A
n e m o n e r i v u l a r i s )
, 甘松 ( N a r d o s -
t a c h y s c h i n e o s i s )
, 圆穗寥 ( P . s p h a e r o -
从 a c h yu “ ) , 珠芽寥 , 坚杆火绒草 , 锡 金
岩黄茂 ( H e d y s a r u m s i k i m e n s e ) , 高山 直
梗唐松草 ( T h a l i e t r u m a ]p i n u m ) , 毛食状
金莲花 ( T r o l l i o s r a n u e u l o i d e s ) , 乳 浆
大戟 , 高山紫苑 ( A s t e r a lp i n u s ) , 细秆
蕉草 ( S c i r P u s s e t a e e u s ) 等 。 在阻坡或集
水线等小地形上常有成片状 、 斑块状或零
星的灌丛分布 , 其郁闭度不到 20 % 。
亚高山草甸草场类总面积占全县草场
总面积的 4 5 . 7 2% , 其中可利用草 场 面积
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2 . 72 % 。 平 均
亩产鲜草 3 0 8 . 1 8公斤 , 其 中可食收草产量
2 2 3
.
7 3公斤 , 占枚草总产量的 6 2 . 4 6% 。 全
年收草总贮藏占全县年农草总 贮 藏 量 的
6 2
.
9 5%
, 其中可食牧草贮藏量占全 县 年
可食收草贮藏量的57 . 48 % 。全年平均 8 . 25
亩草场载一个羊单位 , 其中暖 季 1 . 64 一
4
.
95 亩草场载一个羊单 位 , 冷 季 2 . 48 一
7
.
46 亩草场载一个羊单位 。 年总载畜能力
为 6 9 3 0 8 6个羊单位 。
亚高山草甸草场面积 大 , 产 草 量 较
高 , 质量稍好 , 草场及收草利用 率 都 较
高 , 是该县牧区 良好的天然草场类型 。
亚高山草甸草场类的山地草场组 , 地
形条件相对较差 , 宜作为各类牲畜夏秋远
牧利用 。
丘陵草场组 , 面积较大 , 地形条件优
越 , 牧草产量较高 , 质量 良好 , 宜作为各
类牲畜的冬春放收场 。
平地草场组 , 虽然面积较小 , 但产草
量高 , 牧草适阶险好 , 利用率高 , 在具小
气候的向阳背风的山前地带和冲 、 洪积扇
及冬房附近有良好 的零星分布的天然割草
场 , 通常亩产鲜草 70 0一 8 0 公斤 。 局部地
形平坦 , 土层深厚利于建立人工饲草饲料
地 。 因此这类草场不仅是该县收区理想的
天然放枚场 , 而且是培育和发展天然割草
场和人工饲草饲料的基地 。
目前这类草场在 交通沿线和冬春草场
以及草场纠纷地带牲畜过度集中 , 牧草啃
食和践踏都十分严重 , 存在不同程度的过
牧现象 , 应 引起重视 。 应积极采取各种行
之有效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 严格控靓
放收强度 , 防止掠夺式的经营方式 , 防止
草场退化 。 亚高山草甸草场类共分三个草
场组十五个草场型 。
3
.亚高山疏林草甸草场类
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的阿曲河及其支
流 。 海拔 3 3 0 0一 3 7 0 0米 , 山地的相对高度
为 30 0一 1 0 0 0米 。 地形起伏大 , 山高谷深 ,
河流切割 。 峡谷两岸山坡陡峭 , 谷地呈亿
形 , 狭窄而细长 。 水热条件较适中 , 暗橡
壤土。 由于地形的起伏和坡向等生态环境
的差异 , 在同一个山地 , 疏林草甸与森林
有规律的镶嵌分布 。 森林通常位 于 北 向
坡 , 并形成主要景观 , 草地分布在森林边
缘或林间隙地 。
植物群落主要以丛生禾草及杂类草构
成 , 禾草及个别杂类草居上层 , . 莎草和 杂
类草位于中下层 , 草层平均高 度 约 28 厘
米 , 草群平均盖度约 7 % 歹主要优势种及
伴生种有 : 糙野青 茅 ( D e y e u x i a s c a b r e -
sc en s)
,细株短柄草 、 发草 、 毛蕊 草 , 大
颗篙 ( A r t e m i s i a s i e v e r s i a n a ) , 贝加 尔
唐松草 ( T h a l i e t r u m b a i e a l e n s e ) , 丝 颖
针茅 , 羊茅 , 双叉 叶 细 柄 茅 , 川 续 断
( D i p
s a c u s a s p e r )
, 青木 香 ( A r i s t o l o -
e h i a d e b i l i s )
, 柴胡 ( B u p l e u r u n s p 。 ) ,华
雀麦 ( B 。 s i n e n s i s ) , 林地早熟禾 ( P 。 n e -
m o r a l i s )
, 野苗着 (M e d i c a g o f a l e a t a ) ,
广布野豌豆 ( V . c r a c c a ) ,红棕苔 草 , 无
脉苔草 , 四川篙草 , 圆穗寥 , 藏异燕 麦 ,
垂穗鹅冠草 ( R o e g n e r i a n u t a n s ) , 独 活
( H e r a c le u m h e m s l e y a n u m )
, 剪 股颖 ,
( A

h u g o n i百众 a ) 、 瞿麦 ( D i a n t h u s s u p -
e
lb us )
, 风毛菊 , 珠芽寥 , 线叶篙 草等。
常同零星分布的乔木和灌木混生 , 郁闭度
J/ 、

亚高山疏林草甸草场类面积占全县草
场总面积的 15 . 24 % , 其中可利用草 场 面
积 占全县可利用面积的 12 . 95 % , 平均亩产
鲜产 3 67 . 53 公斤 , 其中可食牧草产量占收
草总产量的 5 1 . 8 1% , 良等牧草占牧 草 总
产量的 1 . 76 % , 中等牧草占 5 2 . 9 3% , 低等
牧草占2 8 . 5 6% , 劣等牧草占 1 6 。 75 % 。 全
年牧草总产量 占全县年牧草总 贮 藏 量 的
13
.
34 %
, 可利用牧草贮藏量占全县 年 可
食牧草总贮藏量的 2 1 。 0 1% 。 年平均 9 。 8亩
草场载一个羊单位 , 其中 , 暖季 2 . 3一 4 . 26
亩载一个羊单位 , 冷季 3 . 72 一 6 . 8 亩载一
个羊单位 , 年总载畜能力 为 1 4 3 5 1 5 个 羊
单位 。
这类草场面积大 , 但山高坡陡 , 坡面
浸蚀较重 。 除大片的森林分布之外 , 草场
上零星小块的疏林 , 乔木林及灌木林呈块
状分布 , 故利用率较低 。
牧 草在早春和夏季利用率较高 , 冬秋
草质粗硬 , 适 口性降低 , 因此在 注意发挥
这类草场季节优势的同时 , 充分挖掘该地
区发展人工饲料的潜力 , 是这一地区实现
农牧结合 , 缓和和草畜矛盾 , 提高草场生
产 能力的基本方法 。 亚高山疏林草甸草场
类仅一个草场组 , 二个草场型 。
4
. 高山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场类
主要分布在该县南部以及北部局部地
区的山地 。 相对高度 2 0 一 1 0 0 0米 , 地形起
伏较大 , 环境多样 , 从海拔 3 3 0 0米的亚高
山带至海拔 4 2 0 0米 的高山带均有分布 。 其
界线在一个坡面上难以 区分开 。 气候寒温
湿润 , 土壤为高山或亚高山灌丛草甸土 ,
土层厚 20 一 10 0厘米 , 土壤疏松 , 呈 酸性
至微酸性反应 , p H值 4一 6 . 4。 局 部 地区
呈微酸性至微碱性反应 , p H值 6 . 4一 8 . 2 ,
并有中等碳酸盐反应 。
由于受地形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 灌丛
的分布有一定的垂直及水平差异 。 如海拔
3 8 0 0米以上的北坡面常有矮小 、 呈垫状的
灌丛分布 , 其种类主要是紫丁杜鹃 , 伴生
有高山绣线菊等 , 郁闭度大于 70 % , 牲畜
难以利用 。 此外不同坡向和不同高度灌丛
的数量及种类变化较明显。 通常阴坡面灌
丛的复盖度大于阳坡面 , 其种类也较 阳坡
多 , 愈往山坡上部灌丛种类愈单纯 , 株丛
愈低矮 。 反之则相反 。
植物群落层次分化明显 , 第一层窄叶
鲜卑花占优势 , 伴生有高山绣线菊 , 紫丁
杜鹃 , 高山柳 , 藏忍冬 , 金露梅等 , 平均
高度 8 0一 90 厘米 , 郁闭度平均达 30 % 以上 。
第二层 , 草本层又可分为两层 , 第一层
以丛生禾草 , 莎草科植物构成 , 杂类草位
于第二层 。 草本植物的分布较均匀 , 种类
较多 , 大至同亚高山草甸草场类的植物种
近似。 草层平均高度 19 厘米 , 草群总盖度
达72 % 。 主要优势种及伴生种有 : 四川篙
草、 羊茅 、 红棕苔草 、 风毛菊 、 无尾果、
紫羊茅 、 垂穗苔草 、 发草 、 藏异燕麦 、 木
茎荆山梅、 垂穗鹅冠草 、 高山篙草 、香青、
野青茅 、 丝颖针茅、 线叶寥 、 银莲花 、 裂
叶风毛菊 、 高山直梗唐松草 、 旱雀麦 、 短
柄草 、 `穗序剪股颖 、 大颗篙 、 远 东 岌 岌
草 ( A c h n a t h e t u m e x i r e m i o r i e n t a l e ) , 鹅
绒委陵菜等。
高山亚高山灌丛草场类 总 面 积 占全
县草场总面积的2 1 。 8 4 % , 其中可利用草场
面积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 1 7 . 23 % 。 平均
亩产鲜草 3 2 9 . 7 1公斤 , 其中可食枚草占枚
草总产量的 6 0 . 2 1% , 良等收草占牧 草 总
产量的 4 。 24 % , 中等牧草占29 . 68 % , 低等
收草占4 。 15 % , 劣等牧草占12 。 68 % 。 全
年牧草贮藏量占全县年牧草总 贮 藏 量 的
1 5

4 %
, 其中可食牧草贮藏量占全 县 年
可食牧草总贮藏量的 16 . 16 % 。 年平均 9 . 53
亩草场载一个羊单位 , 其 中 暖 季 3 . 5 3一
.5 17 亩载一个羊单位 , 冷季 4 . 94 一 7 . 24 亩
载一个羊单位 。 年总载畜能力为 1 9 6 0 3 7个
羊单位 。
高山亚高山灌丛草场面积较大 , 其灌
木牲畜基本不食 , 因此这类草场中除掉灌
丛外 , 草场利用率同亚高山草甸草场类相
似 , 草本植物牲畜仍然喜食 , 牧草的适 口
性较好 , 利用率较高 , 适宜各类牲畜放牧
利用 。 高山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场类仅一个
草场组 , 四个草场型 。
5
. 沼泽草甸草场类
分布在该县北部黄河水系的宽谷低洼
地 、 河流泛滥地 、 坡麓或山前 泉 水 露 头
段 。 常处于草甸草场和沼泽草场之间的地
带 。 与亚高山草甸草场 、 沼泽草场镶嵌分
布 。 海拔 3 4 5 0一 3 6 0 0米。 地表常有临时积
水或者季节性积水 , 常处于过湿状态 。 土
壤为泥炭草甸土或潜育化草甸土类 , 地表
草丘密集 。
植物群落中既有较多的草甸中湿生植
物又有沼泽植物成份渗入 , 通常中生植物
着生于草丘顶部或边缘 , 沼泽植物生长丘
间低洼处。 植物群落结构 、 土壤 、 水份 以
及所处的地形等特征 , 反映了沼泽草甸是
草甸草场与沼泽草场之间的过渡性草场类
型 。
植物群落种类较多 , 层次明显 。 一般
可分为二层 , 第一层以密丛型莎草构成 ,
常着生在草丘顶部 , 并形成主要景观 。 第
二层以根茎型莎草和部分杂类草构成 , 常
着生于草丘边缘或丘间佳地 。 草层平均高
度约 15 厘米 , 草群平均盖度约 83 % 。 主要
优势种和伴生种有 : 藏篙草 ( K . t i be t i C a ) ,
无脉苔草 , 华扁穗草 ( B l y s m u s s i n o “ O m p -
r e s s u s )
, 木里苔草 ( C . m u l i e n s i 。 H a n d . ) ,
灯芯草 (了u n C u s e f f u s u s ) , 甘肃篙草 , 四
川篙草 , 花草驴蹄草 ( C a l t h a s c a p 0 S a ) ,
圆穗寥 , 硬 质 早 熟 禾 , 小 白 花 地 榆
( s a n g u i s o r b a p a r v i f l o r a )
, 发草 , 鹅绒
委陵菜 , 条叶 垂 头 菊 ( C r e m a n t h o d i u m
h n e a r e )
, 银莲花 , 毛食状金莲花 , 矮泽
芹 ( C h a m a e s i u m p a r a d o x u m ) , 高原 毛
莫 ( R a n u n e u l u s b r o t h e r u s i i ) , 珠芽 寥 ,
高山直梗唐松草等。
沼泽草甸草场面积占全县草场总面积
的 3 . 26 % , 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占全县可
利用草场面积的 3 . 56 % 。 平均亩 产 鲜 产
5 8 0
.
6 3公斤 , 其中可食牧草产量占牧草总
产量的理9 . 0 4% , 良等收草占牧草总 产 量
的 8 . 8 5% , 中等牧中占 12 . 39 % , 低等牧草
占 6 7 . 1 4% , 劣等牧草占1 2 . 27 % 。 全年收
草贮藏量占全县年牧草总贮藏量 5 . 80 % ,
其中可食收草贮藏量占全县年可食牧草总
贮藏量的 4 . 9 4% , 年平均 6 。 68 亩草场载一
个羊单位 , 其中暖季 1 . 53 一 2 . 80 亩 草 场
载一个羊单位 , 冷季 2 . 78 一 5 . 08 亩 草 场
载一个羊单位 。 年总载畜能力 为 5 7 8 8 9个 ’
羊单位 。
沼泽草甸草场类 , 面积小 。 这类草场
早春牧草萌发早 , 牧草鲜嫩 , 适 口 性 良
好 , 采食率较高 , 是该县牧区的主要放牧
草场 。 在 夏秋大量牧草萌发后 , 大部分牧
草茎叶变老 , 消化率和适 口性大为降低 ,
夏秋寄生虫滋生 , 危害性畜健康 。 冬季牲
畜在饥俄状况下仍然采食一些牧草 , 这类
草场在春季牧草青黄不接时 , 最先被牲畜
利用 , 促进牲畜回膘 , 故 = 般作为冬春草
场为佳 。 沼泽草甸草场类仅乙个草场组 ,
四个草场型 。
6
. 沼泽草场类
主要分布在该县黄河水系的宽谷及支
谷 , 地形平坦 、 低洼 、 地表常年积水 , 地
表有零星草丘或无草丘形成 。 海拔 3 4 2 0一
3 7 0 0米 , 沼泽同沼泽草甸在地形 、 土壤 、
植被以及水份状祝都有显著的差异 。 土壤
为沼泽土 , 土层厚 60 一劝厘米 , 土壤呈酸
性成微酸性反应 , p H值 4 . 0一7 . 2 。 由 于过
湿的生境 条件使草场植被组成极为单纯 ,
种类贫乏 , 结构简单 , 以湿生 、 沼生 、 水
生植物为主 。 优势种和常见的伴生种有 :
木里苔草 、 藏篙草 、 华扁穗草 、 花草驴蹄
草 、 小白花地榆 、 无脉苔草 、 灯芯草 、 泽
芹 、 窄果苔草 ( C . a n g u s t i f r u c t u s ) 、 水毛
莫 ( R . p u l C h e l l u s ) 、 水麦 冬 ( T r i g l o e h i n
p a l u s t r e ) 等植物 , 草群盖度 达 7 7 % , 草
层平均高度约 20 厘米 。
沼泽草场面积占全县草场 总 面 积 的
3
.
83 %
, 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占全县可利
用草场面积的 3 . 72 % 。 平 均 亩 产 鲜 产
5 3 0
.
9 5公斤 , 其中可食牧草产量占牧草总
产 量的 4 4 。 5 2% 。 良等收草占牧 草 总产量
的 4 1 。 9 2% , 中等牧草占6 . 29 % , 低 等 牧
草占46 . 17 % , 劣等牧草占6 . 31 % 。 全年牧
草贮藏量占全 县 年 牧 草 总 贮 藏 量 的
5
.
54 %
, 其中可食牧草贮藏量占全县年可
食牧草总贮藏量的4 . 28 % 。 年平均 7 . 82 亩
草场载一个羊单位 , 其中暖季 3 . 1 亩载一
个 羊单位 , 冷季 4 . 71 亩载一个羊单位 , 年
总载畜能力为 5 5] 95 个羊单位 。
沼泽草场在该县牧区均零星分布 , 面
积小 , 通常在早春出牧时利用较好 , 局部
地段人畜难进入而无法利用 。 春后寄生虫
滋生 , 引起各种病虫害 的 感 染 , 尤 其 对
牛 、 羊危害极大 , 冬季可放牧利用 , 但草
质粗劣 , 利用率甚低 , 常有大片被遗弃 。
在 该县牧 区对这类草场进行过人工排水 ,
特别是在沿山脚开沟切断 水源的方法效果
较好 。
四 、 草 原 利 用 意 见
随着当前牧区生产责任制的变化 , 草
场 的合理利用和建设如何适应新情况 , 这
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 。
从阿坝县 目前的情况来看 , 牧区的生产责
任制变化后 , 牲畜已分到户 , 实行了大包
干的生产责任制 。 但是草场责任不明确 ,
在草场上过牧 , 抡牧 , 乱收只利用不建设
的大锅饭现象仍然十分突出 , 加上原始的
游牧生活流动性大 , 条件艰苦 , 畜收业经
营粗放 , 致使草场建设及其它各项建设难
以落实。 如过去有的地方种草而现在不种
了 , 有的生产队牧业机械无用武之地甚至
降价出售。
从该县牲畜发展情况来看 , 牲畜头数
逐渐上升 , 但从现有天然草场的可利用面
积和可食牧草产量 , 按各类牲畜年需要饲
草量来概算的载畜量表明大部分地区出现
超载 。 可见牲畜除了夏秋能吃饱外 , 冬春
季节是处在饥饿状态下维 持 其 生 命 。 因
此 , 一遇自然灾害 , 就造成大 批 牲 畜 死
亡。 ’由此可见 , 改善收区的生产条件充分
合理地利用天然草场资源 , 大搞草场建设
是开创牧区工作新局面 , 实现畜牧业现代
化的必然趋势 , 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供参
考 。
1
.尽快固定草场使用权 , 逐步实行定
居放牧 , 为现代化畜牧业生产创造基本条
件 。
目前在各项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 着手
进行草场区划和规划工作 , 随着生产责任
制变化将草地根据气候、 地形 、 水源等自
然条件和草场类型 、 等级等经济特征加以
综合平衡后划分给各户 , 实行在一地定居
后 , 小范围内推行分片季节轮牧 , 这样不
仅为牧区的经济建设和文教 、 卫生以及科
学研究等项事业 的进行创造了基本条件 ,
而且是改变几千年来的原始游收方式 , 开
创草地畜牧业现代化新局面的突破 口 。
2
. 合理利用天然草场 , 大力谙养天然
Jxl 草场同建立人工草场相结合 。
该县天然草场面积大 , 牧草产量及质
量良好 。 长期从事畜牧业的藏族牧民有丰
富的实践经验 , 这是自然赋予我们发展当
地畜牧业的一大优势 。 但是要发展畜牧业
生产 , 单纯依靠天然草场是有限的 。 因此在
北部牧区 , 在定居的基础上根据草场的数
量 、 质量制定合理的载畜量和使用管理制
度 , 在充分合理利用天然草场的同时大力
培育天然割草场 , 建立小型分散有利于经
营的人工草场 。在该县牧区的局部地带 , 小
地形条件较优越 , 不仅有较为理想的天然
割草场分布 ,而且适宜发展小型人工草场 。
天然 XlJ 割草场一般亩产鲜产 70 。公 斤 , 人
工草场在管理不善的情况下亩产鲜 草 5 0
公斤 , 只要加强管理其产量可显著增加 。
在半农半牧区气候条件较牧区优越 ,
应大力推行粮草轮作 、 种植优 良牧草 , 许
多地方的经验证明 , 这不仅是彻底改变农
业生产条件的主要措施 , 也是实行农牧结
合 、 缓和草畜矛盾的基本方法 , 不仅可以
提供牧草饲料来发展农区畜牧业 , 而且可
以改 良土壤 , 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
量 。 可实现以牧促农 , 农收 结合 。
3
。 因地制宜发展季节畜牧业 。
该县自然条件差异大 , 各地的经济类
型和生产习惯都不尽相同 , 一个地 区发展
什么牲畜 , 不同的草场在不同的季节发展
多少牲畜是有一定客观规律的 。 因此要根
据不同地区特点宜养牛则养牛 , 宜放羊则
放羊 。 夏秋青草期多养 , 冬春枯 草 期 少
养 , 夏秋存畜 , 冬春存钱 , 大搞季节畜牧
业加速周转 , 逐步使目前大包千的生产责
任制形式向专业化 、 社会化方向发展 。
4
.加强草原工作 , 努力发挥牧民科学
养畜的积极性。
草原科研要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 。 县
属从事草原工作的单位 , 目前要搞好草场
规划 、 管理 、 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 特别在
当前要充分应用各项资源调查成果 , 搞好
乡 、 队级的总体规划 。 对一些承包户采取
承包等方式 , 进行定居放牧 , 采用一些行
之有效的综合技术措施 (如种草 、 植树
封育天然割草场 、 科学饲养和放收 、 畜冷 .
改良 、 治病防病等 ) 同有关科研单位共同
攻关 。 搞好试点 , 逐步推广 。 有关部 汽二
组织力量定期为农牧区培训从事草地工作
的基层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 。 培养一支具
有一定草地科学知识 , 善于创新 , 勇于创
新的草原科技力量 。
( 上接 4 4页 )
草场带来了困难 。 近几年开展的草场普查
工作 , 虽然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 然而草
场开发涉及面广 , 技术力量还远远不足 ,
今后应抓住时机 , 培训技术队伍 。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 , 处 于 北 草 南
界、 南草北界地段 , 栽培收草中 , 出现了
北草难以越夏 、 南草难以越冬的局面 。 今
后应抓住时机搞好本地野生优良牧草的驯
化和栽培 , 加强牧草的选育工作 , 迅速培
养出理想的优良牧草来。 同时 , 还要加强
对定向控制草场植物群落的研究。
4
。 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资源 。 对现有
草场资源要合理利用 , 落实好使用权 , 并
划分给农民一定数量的山地 , 让他们发展
畜牧业和植树造林 。 利用时 , 要贯彻养用
结合的方针 , 努力扩大放牧半径 , 实行轮
牧 ; 严禁在草场上铲草皮、 _ 大量垦荒等掠
夺式的经营方式 , 对于破二环草场 资源造成
不良后果的 , 要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 。
本文在编写中 , 得到了湖北省建始县
畜牧局的刘雄同志的帮助 ,在此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