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高产优质绿色饲用植物——细绿萍的放养技术和利用价值



全 文 :细绿萍(AzolafiliculoidesLamk) 又称满江红、红萍、
绿萍、美萍等,是满将科满江红属的一种水生蕨类植物。
原产于美国,70年代被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引进,被作为优
质饲料大力推广。1977年中国农科院植物研究所从前西德
将细绿萍引入国内,且在大连青岛等地试种成功,目前在
我国各地均有一定程度的推广,细绿萍既是优质饲料又是
营养丰富的绿肥作物。
1 细绿萍的特征特性
1.1 细绿萍的植物学特性
细绿萍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三部分,根悬浮于水面
下呈褐色,根量多而细长,根长3~6cm,密生根毛,生长
旺盛时根较粗,随着植株生长老根不断脱落,会不断生出新
根来。茎纤细,长度3cm以上,主茎上腋生侧枝,侧枝排列
疏松,当侧枝再形成5~10个分枝后,便可以从母体上断落
下来。细绿萍的叶片无叶柄,密集互生在各分枝上,呈卵
圆形,覆瓦状排列,每个复叶又有许多卵形小叶片组成,
完整的叶片由上下两片叶组成,上片叶漂浮于水面上,呈
绿色可进行光合作用,下片叶保留在水中,是淡红色鳞片
状的一小薄层,是能够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叶。上下叶
之间有张裂空隙,使细绿萍浮在水面上。同一萍体上主茎
的叶较大,顶端的较小,子果成对的生于下面叶的上方。
1.2 细绿萍的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温度:细绿萍具有耐寒不耐热的特性,在 20~25℃之
间生长最快,3~4d鲜重即可增加1倍,超过28℃时生长缓
慢,低于5℃或高于35℃基本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死亡的
极限低温是-5℃,极限高温是43℃。
湿度:对细绿萍的生长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是 60%
~100%,最佳的相对湿度是80%~90%。
光照:细绿萍的生长要求稍有遮荫的环境,一般认为
光照强度相当于总强度的3/5~1/2最为合适。
酸碱度和盐分:细绿萍对环境的PH值有较强的适应
能力。一般认为在 PH3.5~10.5的范围内都能生长。但在
PH为6~7时固氮能力较强。细绿萍有较强的耐盐能力,一
般认为在含盐量为0.5%的海水和盐碱地上都可正常生长。
水分:细绿萍一般漂浮在水面上生长,适宜的水层深
度是15cm左右,但也可生长在湿地上。
营养物质:细绿萍叶片间有共生腔,内有共生的固氮
蓝藻,可固定空气中的氮,因此可以不提供或少提供氮肥,
但对磷钾及微肥的需要量大,尤其是磷肥需要另外提供。
2 细绿萍的放养技术
2.1 冬季保种
因为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就可能导致细绿萍的死
亡,所以在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细绿萍都不能自然越冬,
室外细绿萍会低温致死,所以需要室内保种。
冬季保种办法:从9月末开始,在霜冻前从生长田中
选择无病虫害状,植株健壮的细绿萍整株做种子,取种量
以少而精为宜。如果冬季的留种量比较大可以建专用的越
冬池,地点要选在背风向阳处,深度可在半米左右,大小
可根据需要而定,放种密度1.5kg/m2,池底应具备5~10cm
土层或放入腐熟的有机肥,池内保持 10cm的水层,放入
的水不能被污染或带有病菌,在放水不方便的情况下,为
防止水分渗漏也可在池的底部和周围铺上塑料膜,放入水
后捞起水面上的漂浮物,待水面沉淀清晰后在将留作用种
的细绿萍放入池内。环境温度不能低于 5℃也不能太高,
过高的温度将导致细绿萍大量繁殖,造成个体间激烈竞争,
形成弱苗,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10℃左右。同时要保持周
围环境有一定的湿度和空气的清洁,防止烟尘污染,如果
空气较干燥,可每天叶片喷雾1~2次。如果留种量比较小
农民也可以用水盆、各种广口瓶等进行冬季保种,容器内
可直接放入肥料、有机肥或肥沃土壤,放在室内阳光照射
充足的地方。
收稿日期:2012-05-20
作者简介:田玉超(1956-),男,辽宁阜新人,农艺师,
研究方向:种子生产与检验。
高产优质绿色饲用植物——细绿萍的放养技术和利用价值
田玉超 1,李 微 2
(1.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辽宁 阜新 123100;2.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摘 要:细绿萍是一种水生蕨类植物,营养丰富,即可作为优质饲料,又是绿肥作物。本文详细地叙述了细绿
萍的植物学特性、对环境的要求、细绿萍的放养技术和细绿萍的利用途径。
关键词:细绿萍;放养技术;绿肥
中图分类号:S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17(2012) 05-0005-02
第 14卷 第 5期
2012年 9月
Vol.14,No.5
Sep.2012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Agricultural College
2.2 春季扩繁
为了节省人力物力一般冬季保种的数量都较少,不能
满足用种的需要,所以在北方室外放养细绿萍前1~2个月
要进行细绿萍的扩繁。一般在三月下旬或四月上旬进行,
可在温室内也可在塑料大棚内,扩繁池的建造方法与越冬
池相同,为了使细绿萍迅速繁殖,要调节好温度,白天高
温,夜晚低温,另外每隔 10 d左右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0.5kg/m2,以满足细绿萍的迅速繁殖对养分的需求,最好每
隔3d左右换一次水。
2.3 选择或建造放养池
细绿萍的放养地点选择水质肥沃、能灌能排、地面平
坦、水层较浅的广阔池塘放养最好,也可在沟渠、水库、
坑泡或人工建造的池子内养殖,最好离人畜的生活区远一
些,尤其是畜舍或厕所,以防止传播病菌或寄生虫。放养
前向池内施入腐熟的农家肥,一般每公顷施入10t左右。
2.4 细绿萍放养技术
放萍:当环境温度稳定通过8℃以后,即可进行细绿
萍的室外放养,放养前最好能将种萍放在低温条件下锻炼
1~2d。东北地区一般在5月到6月间,投放细绿萍的量一
般0.5~1kg/m2,投放时要保持10cm左右的较浅水层,投
放前先把水搅浑,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能让细绿萍充分吸收
水中的养分。因为细绿萍有集生性的特点,个体间越紧密
生长繁殖的速度就越快,所以最初投放时或在较大的水面
上养殖时,应该用一些障碍物如柳条、木棍等将他们圈在
一起,并且可进行局部优化管理,促进成活。
拍萍促繁:细绿萍的繁殖即可以进行有性繁殖也可以
无性繁殖,但是以无性繁殖为主,接触水面生长的枝下很
快就能够发育出新根,并且细绿萍的根系发达生长又快,
所以细绿萍正常生长以后,每天最好用木棍或扫帚拍打一
次,让上部枝叶断裂,促进其迅速生长繁殖。
施肥:在细绿萍正常生长之后每15~20d加施1次农
家肥,施入量0.5kg/m2左右,细绿萍本身具有很强的固氮
能力,一般不需要施入氮肥,否则会对细绿萍的繁殖和生
长起到抑制作用。磷肥对细绿萍的生长和固氮能力影响较
大,磷肥充足可增强细绿萍的抗逆性,其叶色浓绿。缺磷
时叶片呈棕红色。出现缺磷症状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办法。
可用磷酸盐,浓度为 10g/kg,每平方米喷 100g,每月喷
3~4次。
换水:夏季环境温度较高,放养池内的水很容易变质,
如果细绿萍在水面上达不到一定的面积就无法完全净化水
质,最初应每周添加新水1~2次,细绿萍进入生长旺季后
可每月换一次水。
病虫害防治:细绿萍的主要病虫害有萍暝、萍摇蚊、
萍家甲、椎实螺、蚜虫、萍丝虫和霉腐病等。要及时检查,
防治萍暝可用甲胺磷,1605乳剂,双硫磷及巴丹等;防治蚜
虫可用800~1000倍液的乐果或甲胺磷喷杀;防治萍摇蚊
可用灯光诱捕;夏季有时会发生霉腐病,防治霉腐病可及时
分萍,疏散细绿萍集中程度,也可用喷施800~1000倍液的
多菌灵或1000倍液的拖布津药液,用量是50kg/667m2。
收获:细绿萍以无性繁殖为主,生长繁殖速度非常快,
进入旺盛成长期后每3d就能增殖一倍,每公顷每日产鲜萍
量即可达到4500kg以上,若土壤肥沃、管理科学每公顷每年
可产鲜萍40万kg左右。当细绿萍的叶片布满整个水面时
就要及时采收,采收的量可根据细绿萍的生长速度和使用
情况综合决定,最初可每天收获总量的1/6,待到进入旺盛
生长期后可收获总量的1/4~1/3,每个池内要在不同的部位
交替收获利用,每次收获后要用扫帚等拍打萍体,并将它
们在水面上疏散开,利于迅速繁殖生长。
2 细绿萍的利用途径
细绿萍营养价值丰富,据分析,干物质中粗纤维 7%
~10%,粗脂肪2%~3%,粗蛋白含量为43%~55%,粗灰分
9%~16%,无氮浸出物43%~55%。细绿萍可以做畜禽鱼的
饲料,鲜萍从水中捞后用水冲洗即可直接饲喂,初喂时畜
禽也许不太适应,几天后即喜食。每只成鸡每日喂量为
50~100g,猪7.5~15kg,鸭150~200g,喂鱼时可将鲜萍洒
在鱼池上。用细绿萍喂猪可节省15%的饲料,喂鸭鹅的效
果更佳。若鲜萍暂时用不完可存储起来,供其它季节使用。
贮存方法有三种:第一晒干后粉碎。选晴朗天气将鲜萍捞
出,滩晒在向阳开阔处,厚5~6cm,每天翻倒2~3次,晒
至有干脆声时即可收回贮存,干萍经粉碎后,可做糠麸喂
猪、鸡,也可直接喂牛、羊。第二青贮。细绿萍从水中捞
出稍晾晒后即可进行青贮,可单贮也可与草粉、秸秆等混
贮。根据当地条件即可窖贮也可袋贮。青贮后的细绿萍味
道酸甜营养损失少,是畜禽的好饲料。第三冻贮。即在上
冻前将细绿萍捞出,除掉杂物后放在阴凉处逐渐冻透,饲
喂前搬入室内,化冻后即可像鲜萍那样饲喂畜禽。此外,
细绿萍还是优质的绿肥作物,可结合土地旋耕或施入有机
肥时将细绿萍压入地下。
参考文献:
[1]姜成.草鱼饲料细绿萍种植技术[J].吉林畜牧兽医,1998,
(3):29.
[2]刘稼芳.高等优质水生饲料——细绿萍[J].黑龙江畜牧兽
医,1998,(6):17-18.
[3]王桂荣,张春兴.某些环境条件对细绿萍生长发育影响
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6(2):53-57.
[4]张景樽,黄圭文.细绿萍的大面积放养与开发利用[J].中
国农学通报,1998(5):78-79.
[5]李峻成,高淑兰.陇东黄土高原人造小水面养殖细绿萍
技术[J].甘肃农业科学,2000(10):43-44.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14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