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转 基 因 的 逃 逸 及 生 态 风 险 3
卢宝荣 3 3 张文驹 李 博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433)
【摘要】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解决全球人口不断增长而引发的粮食问题带来了无限的
机遇 ,但生物技术的应用和转基因作物的环境释放也带来了一系列生物安全问题. 转基因产品是否会对植
物、动物、人类健康、遗传资源和环境带来危害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诸多生物安全问题中最引人注目的
问题之一就是转基因的逃逸及其可能导致的生态风险. 文中就转基因逃逸的可能性和逃逸的不同途径、转
基因逃逸后可能导致的各种生态风险、转基因逃逸的不同控制方法以及转基因作物安全距离设立应该考
虑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旨在了解转基因作物的环境释放和外源基因的逃逸可能导致的生物安全问
题 ,以及如何控制和避免转基因逃逸.
关键词 生物安全 转基因逃逸 生态风险 生物多样性
文章编号 1001 - 9332 (2003) 06 - 0989 - 06 中图分类号 Q78 ,Q94 文献标识码 A
Escape of transgenes and its ecological risks. LU Baorong ,ZHAN G Wenju ,L I Bo ( Minist ry of Education Key
L aboratory f or Biodiversity Scienc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 Institut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 Fudan U ni2
versity , S hanghai 200433 , China) . 2Chin. J . A ppl . Ecol . ,2003 ,14 (6) :989~994.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 particularly the transgenic technology , has brought us with tremendous
opportunities to solve the world’s starvation problems that have been caused by the continued expanding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However ,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genic biotechn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al release of trans2
genic organisms have evoked a series of extraordinary debates on biosafety issues related to the prosperity and the
future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The public and scientific communities are desperately interested in knowing
whether the transgenic products would pose negative influences on plants and animals , human life and health , as
well as on genetic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These concerns have become universal hot topics over the last
decade. Among the most debated biosafety issues caused potentially by transgenic products , transgene escape to
the environment and its consequent ecological risks become one of the appealing focal points. In this review , a
series of biosafety issues concerned by public , including the possibility of transgene escape and its various paths ,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s caused by such escape were discussed , and various approaches for control2
ling for transgene escape and the factors to consider when designing safety isolation distance between transgenic
varieties and other concerned plants were also examin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view is to allow readers to un2
derstand the potential biosafety problem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release of transgenic crops and by the escape of
foreign transgenes in particular , and to use the effective tools to control and avoid transgene escape.
Key words Biosafety , Transgene escape , Ecological risk , Biodiversity.3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0125029)和“211 工程”资助项目.3 3 通讯联系人.
2002 - 01 - 07 收稿 ,2002 - 04 - 09 接受.
1 引 言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第一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29 ] ,
转基因生物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并被应用于农作物品种
改良以及农业研究的其他领域. 由于转基因技术的成功 ,极
大地拓展了可使用种质资源的范围 ,使传统上只能在同一物
种内或近缘野生种中利用资源的状况扩大到可以将任何生
物的基因转移到目标作物. 转基因技术的出现及其在农业上
的应用为世界的粮食保障展示了无限的前景. 到目前为止 ,
已有大量来自细菌、真菌和高等植物的基因被成功地转移到
了不同的栽培作物中 ,这些导入的外源基因在提高作物产
量、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增强作物抗病虫、抗逆、抗除草剂等
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世界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
的贡献[1 ,7 ,8 ,12 ] . 一个被称之为“基因革命”的新兴生物技术
革命不仅在世界粮食安全 (food security) 方面给人们带来了
很好的机遇 ,同时也将深刻影响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
而 ,科学是一把无情的“双刃剑”,正当人们沉浸在转基因生
物技术将带来无限机遇的欣喜之时 ,转基因产品也敲响了生
物安全的警钟. 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前景和转基因作物的利
用及其利弊方面展开了激烈争论 [2 ,3 ,10 ,20 ,25~27 ] ,生物安全问
题已成为“瓶颈”,严重制约了转基因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
生物安全 (biosafety)是指转基因技术及遗传修饰体 (ge2
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 GMO)可能对植物、动物和人类
健康 ,以及遗传资源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危害的安全问
题. 生物安全问题最早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针对重组
DNA 技术及其产品以及基因工程操作的安全性提出的 [1 ] .
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转基因作物 (或遗传修饰体) 的生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3 年 6 月 第 14 卷 第 6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J un. 2003 ,14 (6)∶989~994
产不是用传统的方法 ,而是用“非自然”的方法 ,可能对人体
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安全的因素 ,而且还可能引发社会伦
理道德方面的一些负面的影响 [17 ] .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可
能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是多方面的 ,如食品安全 (food safe2
ty) 、生态风险 (ecological risk) 、社会伦理问题 (social and ethic
concern) 、转基因产品的标识和鉴定 (labeling and detection) 、
公众接受程度 (public perception) 、以及生物安全的管理与法
规等.
外源转基因可以通过与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或其野生
近缘种的天然杂交而逃逸到环境中 ,造成非转基因作物品种
的污染和形成恶性杂草而给农田生态系统 带 来 危
害[22 ,30 ,33 ] . 外源基因通过基因漂移向农田生态系统逃逸的
可能性很大 ,而这些基因通过野生近缘种作为桥梁还可以进
一步扩散到其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种类之中 ,可能带来的
生态风险和影响也许是长期的和目前难以预测的. 因此应该
引起高度的重视 ,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制定有效的对应策
略和措施. 本文就转基因逃逸的途径、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
以及如何避免转基因作物向环境释放后引起基因逃逸等问
题进行扼要的讨论.
2 转基因逃逸的概念
转基因的逃逸 (transgene escape)是指由遗传工程的方法
转移到某一生物有机体的遗传信息 (目标基因) 在生物的个
体、种群甚至是物种之间自发移动的过程. 它包括了目标基
因在转基因作物同一品种的个体之间的移动、在该作物种类
的不同品种之间以及在该作物和野生近缘种 (包括其杂草类
型)之间的移动. 前者在同一转基因品种内的个体之间产生
基因漂移动不会带来生物安全问题 ,但是后两种情况 ,即转
基因流向非转基因品种或是其野生近缘种便会带来一系列
的生物安全问题.
在植物中 ,转基因的逃逸或称基因漂移 ( gene flow) 可以
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种子传播 (seed dis2
persal) ,即转基因作物的种子通过传播在另一个品种或其野
生近缘种的种群内建立能自我繁育的个体来实现的. 通常 ,
通过种子传播导致基因逃逸的距离较近.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
花粉流 (pollen flow) ,即转基因作物通过花粉传播与其他非
转基因作物品种或其野生近缘种进行杂交和回交 ,而在非转
基因品种、野生近缘种的种群中建立可育的杂交和回交后代
来实现. 通常 ,通过花粉传播而导致的基因漂移可以是远距
离的 ,特别是虫媒传粉植物的花粉传播距离可以在数公里以
上[22 ] .
3 转基因逃逸的途径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
311 转基因向同一物种的非转基因品种逃逸
本文所讨论的转基因逃逸是指由花粉的传播、天然杂交
和种质渗入而导致的转基因逃逸. 所谓天然杂交 ( hybridiza2
tion)是指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两个生物谱系 (lineage) ,如品
系、类型、生态型、品种、亚种或物种的有性交配并产生可育
后代的过程 ,上述谱系已经通过了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隔离 ,
使之在形态上、生理上或遗传上都有了明显的分化. 而种质
渗入 (introgression)则是指不同类型的谱系经有性杂交而产
生的遗传物质交换. 种质渗入的前提是有性杂交的发生以及
杂种第一代 ( F1)和回交后代均能生存并可育. 转基因可通过
杂交、回交后代与其双亲之一逐渐回交而不断地从一个亲本
转移到另一个亲本. 以花粉为介导的转基因逃逸可以发生在
同一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之间和不同的物种之间.
大多数栽培作物都属于自花授粉植物如水稻、小麦、大
麦、高粱、小米和豆类等作物. 虽然这些作物的异交频率很低
(通常低于 2 %) ,但是在不同的品种之间 ,特别是栽种距离
较近的品种之间也会产生一定频率的异交. 而一些异花授粉
作物如玉米、油菜、棉花、瓜类和果树等 ,其品种之间的异交
频率就要高得多. 所谓异交 (outcrossing) 是指同一品种或不
同品种的个体之间产生有性杂交受精的现象 ,异交特性的确
定通常可以由植物的器官 ,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和生
理性状来进行.
转基因可以通过异交向同一物种的非转基因品种进行
流动 ,而且 ,这种交流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为转基因作物和非
转基因品种的生育期、开花习性都非常相似. 外源基因如果
逃逸到非转基因品种 ,并且在非转基因品种中形成一定的频
率 ,将大大地影响非转基因品种的纯度 ,特别是一些繁殖种
的田块如果接受了外源基因 ,那么可以使这些外源基因向其
他没有栽培转基因品种的地方扩散 ,而无意识地增大了转基
因品种的分布和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由于大多数转基因性
状如抗除草剂和杀虫抗病等是肉眼看不见的 ,被外源转基因
污染的种子很容易与非转基因品种的种子混在一起而传播
开来. 这不仅降低了非转基因品种的纯度 ,改变非转基因品
种和转基因品种的合理布局 ,而且通过转基因的不断传播 ,
还可能带来更大的难以预测的环境问题. 非转基因作物品种
中如果混入了转基因作物的个体 ,也会使我国的粮食出口 ,
特别是向对转基因产品控制较严国家的出口造成很大的影
响 ,甚至引起一些有关法规、法律方面的纠纷.
312 转基因通过天然杂交向其近缘野生种逃逸
栽培作物都是由野生物种通过漫长的驯化和选育过程
而产生的 ,每一种作物都有其野生祖先种和野生近缘种以及
杂草类型. 祖先种 (ancestral species) 是指直接经驯化和栽培
而形成栽培物种的野生物种 ,如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多年生
普通野生稻 ( Oryz a ruf ipogon) 及非洲栽培稻 ( O . glaberri2
m a) 的祖先种短叶舌野生稻 ( O . barthii) ,大豆的祖先种一
年生野生大豆 ( Glycine soja) ,以及普通小麦 ( Triticum aes2
tivum) 的祖先种斯卑尔脱小麦 ( T . aestivum subsp. spelta)
等. 野生近缘种 (wild relative species )是指与栽培作物以及祖
先种具有较近亲缘关系的其他野生物种. 通常近缘种与栽培
种享有相同的一个或几个基因组. 如水稻的野生近缘种有南
美的展颖野生稻 ( O . glum aepatula) ,非洲的长雄蕊野生稻
( O . longistaminata) 和澳洲的南方野生稻 ( O . meridion2
alis)等[14 ] ; 栽培小麦的近缘种有四倍体硬粒小麦 ( T .
099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4 卷
t urgidum) 和二倍体节节麦 ( Aegilops tauschii) 等. 作物的杂
草类型 (weedy type)是指栽培作物返祖退化或是与其祖先种
和近缘野生种天然杂交和种质渗入后形成的伴生杂草 ,一般
与栽培作物是同一生物学种. 如杂草稻 ( O. sativa f . spon2
tanea) 和杂草大豆 ( Glyncine gracilis) 等. 通常栽培作物的祖
先种或野生近缘种虽然由于长期的地理或遗传上的隔离 ,与
栽培作物产生了一定的生殖隔离 ,但这种隔离并不完全 ,很
容易与栽培作物发生天然杂交导致种质渗入 ;而作物的杂草
类型因与栽培作物通常无生殖隔离而又同时出现在一块田
中 ,也很容易产生基因交流. 因此 ,如果在栽培作物的起源中
心和杂草类型多发生的地区种植转基因作物 ,而栽培作物与
其祖先种或野生近缘种又有空间上的接触 ,那么转基因从栽
培作物逃逸到其野生近缘种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特别是那
些与栽培作物含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的野生近缘种 ,种质渗入
可以较频繁的发生. 栽培作物与其野生近缘种之间的种质渗
入和基因漂移在许多栽培作物 ,如小麦2圆锥小麦2山羊草 ,
稻2野生稻 ,大豆2野生大豆 ,玉米2墨西哥类蜀黍 ( Teosinte) ,
高粱2野生高粱 ( Sorghun halepense) 等都有较多报道[6 ] . 转
基因逃逸到其他野生近缘种的案例 , 也在油菜2野生萝卜
( Raphanus raphanist rum) 和油菜2杂草型油菜 ( B rassica na2
pa) [15 ,24 ,29 ] ,普通小麦2柱状山羊草 ( Aegilops cylindrica) [28 ]
等作物中有研究报道.
一些导入的外源基因 ,如抗虫、抗病、抗旱、抗盐碱和抗
除草剂等基因一旦逃逸到野生近缘种和杂草类型并按一定
频率被固定下来 ,很可能使这些野生种的适合度大大增强.
例如某个野生近缘种的种群被某种昆虫或某一病害所制约 ,
而这些抗虫和抗病的基因又被这个野生近缘种获得 ,那么这
种野生近缘种的种群可能失去天敌对它的控制 ,便会迅速增
长并扩散 ,从而发展成为恶性杂草. 如果抗除草剂的基因也
被这个种群获得 ,那么人为的努力也不能使这种“超级杂草”
受到控制 ,便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危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天
然杂交和种质渗入都会导致转基因的逃逸 ,也并不是所有转
基因的逃逸都会导致生态风险 ,但是应认识到这种风险一旦
发生 ,将会导致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和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
的影响 ,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313 转基因通过天然杂交向非近缘野生植物逃逸
在转基因作物的农田内或周围常常会有一些与该作物
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种类 ,即非近缘种 ,如水稻田周围的假
稻属 ( Leersia) 和稗属 ( Echinochloa) 植物 ,油菜地里的其他非
芸苔属植物如芝麻菜属 ( Eruca) 和萝卜属 ( Raphanus) 植物
等等. 虽然近缘与非近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但作物与其非
近缘野生种在进化的过程中 ,通常已经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生
殖隔离 ,不可能产生天然杂交和发生种质渗入. 然而 ,即使是
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种类也有可能在特定条件下与栽培作
物产生频率极低的天然杂交而造成种质渗入 ,这就是所谓的
基因水平转移 ( horizontal transfer) . 往往这些非近缘的野生
植物种类 ,已经是作物的农田杂草了 ,如果这些植物种类再
接受一些外源基因如抗旱、抗逆、抗除草剂的基因 ,则将会使
这些野生植物种类的生态适应性大大增强 ,而得到迅速发
展 ,变成难以控制的杂草 ,带来生态上较大的危害.
314 转基因作物与近缘野生种的杂种可变成杂草
上述转基因的逃逸 ,无论是发生在同一物种的不同品种
之间 ,还是在近缘野生种或亲缘关系较远的野生植物中 ,均
是通过基因漂移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 ,转基因作物不仅要与
非转基因作物品种或野生种进行天然杂交和形成杂种 ,还要
不断的回交 ,最后通过基因重组 ,使外源基因渗入到非转基
因作物品种或野生植物中. 但在某些情况下栽培作物与野生
近缘种的杂种第一代就可以形成杂草 ,造成农田管理的困
难. 由栽培作物与近缘种天然杂交形成杂种而直接成为恶性
杂草的例子可以在世界七种重要农作物及其近缘种的杂种
中发现[6 ] . 值得一提的例子是海甜菜 ( Beta vulgaris subup.
naritim a)和甜菜 ( B . vulgaris subsp. vulgaris) 之间的天然
杂种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恶性杂草 ,对欧洲甜菜的生产产生
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9 ] . 如果这种天然杂交是发生在转基因
作物与野生近缘种之间 ,而 (抗性)基因的渗入所产生的新杂
草比其“母本”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那么它对生物群落包括
作物群落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 ,如果转基因作物与野生种的亲缘关系
较远 ,不享有共同的基因组 ,形成的杂种第一代因不育而不
能产生后代 ,而且也不可能与其亲本进行回交而产生基因交
流. 这种情形看起来似乎对转基因向环境逃逸不会造成多大
的危害. 但是由于植物种间杂种 (多元单倍体) 可以发生染色
体天然加倍而形成可育的双二倍体 (多倍体) ,那么转基因就
可以在这个可育的多倍体新物种中被固定下来 ,如果这个物
种是多年生而且能很好地适应其环境的话 ,它就可以迅速地
发展起来成为恶性杂草. 这种由不同的物种天然杂交再经染
色体加倍而形成新物种的例子可以在许多植物类群的多倍
体进化中见到 ,如小麦族 ( Triticeae) ,芸苔属 ( B rassica) 和稻
属 ( Oryz a) 中的许多异源多倍体物种就是通过这样的途径
产生的 ,而人工合成双二倍体的例子也不少 [13 ,16 ] . 由于倍性
的差异和种间的生殖隔离 ,新形成的、带有外源基因的多倍
体物种不一定能与其亲本再发生遗传物质的交流 ,但其自身
可能已经形成具有潜在风险的杂草.
315 转基因的逃逸可能导致或加速稀有野生种的灭绝
转基因向野生近缘种的逃逸主要是通过天然杂交形成
杂种第一代 , (无论染色体加倍与否)以及与亲本的不断回交
而产生的种质渗入.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产生 ,如果转基因渗
入到近缘种或是杂草而被固定下来 ,就会形成一定的群体 ,
如果这个带转基因的群体具有很高的生态适合性 ,那么就会
迅速地发展起来而在数代之后对其他的物种 ,特别是稀有或
是已处于濒危的近缘野生种造成危害 ,甚至导致该稀有近缘
种的灭绝[4 ,5 ,9 ,32 ] . 已经有好几个例子证明栽培作物和其野
生近缘种天然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群体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而导致了野生近缘种的灭绝. 如分布于台湾的野生稻 ( O2
ryz a perennis) 与栽培稻产生了天然杂种 ,杂种种群的迅速发
展最终导致了这一分布狭窄的野生稻种在该地区的灭
1996 期 卢宝荣等 :转基因的逃逸及生态风险
绝[11 ] . 显然 ,栽培作物向野生近缘种的基因漂移有时会带来
意想不到的负面结果 ,如果漂流的基因是来自于转基因作物
中的外源基因 ,而这个基因又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 ,那么
造成这种灭绝的可能性更大. 正如 Rhyner and Simberloff [23 ]
所指出 ,“天然杂交无论是否导致了种质渗入都可能对稀有
物种的生存带来威胁甚至导致它们的灭绝. ”
4 转基因逃逸的人为控制
转基因向非转基因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和向杂草以及
近缘野生种逃逸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花粉流 . 而转基因的逃逸
必须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首先 ,通过生物和非生物为媒介
的花粉传播是造成存在于细胞核内转基因逃逸的主要途径.
因此 ,如果要想避免外源转基因逃逸 ,必须考虑传粉媒介的
行为以及花粉的活力和存活时间. 非生物的传粉媒介 ,如风
媒传粉方式所导致的基因漂移是相对可以预测的 ,而且风媒
传粉的效率是随花粉传播源与受体植物之间距离的增加而
递减的. 也就是说 ,距离花粉源近的植株接受外源转基因的
机率较高 ,而距离花粉源远的植株接受转基因的机率较低.
但是虫媒 (如蜜蜂、蛾、蝶类) 传粉所导致的基因漂移效率则
常常是难以预测的 ,通常昆虫携带的花粉可以传播到 100 m
以外的不同植株上. 但是一些偶然的因素可以导致少量的花
粉传播到距离很远的其他植株上 ,从而增加了避免转基因逃
逸到非转基因品种和野生近缘种的难度 ,如一些存活时间虽
然较短的花粉 ,可以随强风而在几分钟之内传播到几公里以
外的其他植株上 [22 ] . 这也给以花粉传播为途径而导致基因
交流频率的研究带来了困难.
其次 ,传粉必须导致杂种第一代的形成 ,特别是对野生
近缘种而言更是如此. 如果转基因作物的花粉传到其他植株
的雌蕊柱头上 ,但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杂交不亲合而不能形成
可育的杂种种子或是由于杂种第一代生长很弱或不育 ,那么
外源基因被其他植株捕获或固定下来而造成生态风险的可
能便很小. 但如果杂种第一代能够结实或可以与其亲本之一
进行回交而产生可育后代 ,那么即使育性不高的杂种也可能
导致转基因逃逸的风险. 可育的杂种就更危险了 ,因为可育
的杂种 F1 ,可以形成一种“遗传桥梁”(genetic bridge) ,通过
它与不同的谱系再产生进一步的杂交渗入. 而多倍体 (特别
是多年生)物种的形成也可能造成基因的渗入. 通常两个杂
交不亲合的谱系之间的基因交流可以通过杂交后形成的不
育杂种的染色体加倍来实现. 正如前面讨论过的 ,经染色体
加倍的不育杂种 F1 可变得完全可育 ,虽然这些多倍体植株
与其双亲物种会产生明显的生殖隔离. 如果该多倍体新物种
具有很旺盛的生长势 ,顽强的生活力和较强的有性繁殖能
力 ,那么它便会迅速地繁衍和扩散 ,形成新的携带转基因的
种群而造成前面讨论过的生态风险.
在上述两个转基因逃逸的必要条件之中 ,花粉在不同物
种或同种的不同品种之间的交流是可以通过人为措施来控
制.如在栽种转基因作物品种时 ,不给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
因作物品种以及可能产生基因漂移的近缘野生种以空间和
时间上任何传粉的机会. 可以通过研究转基因作物和非转基
因品种以及野生近缘种的空间地理分布、开花习性、传粉机
制、繁育习性以及有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来达到避免或降低
传粉. 而第二个必要条件主要是由于转基因作物与其他相关
植物的亲缘关系 ,杂交亲合力等自身的原因造成 ,很难做到
通过人为的措施来控制传粉之后杂种 F1 是否形成以及杂种
是否生长旺盛和是否具有育性. 因此 ,靠空间和时间的隔离
来避免和最大限度地降低转基因作物和其他相关植物之间
的花粉流是避免转基因向非转基因品种和野生近缘种逃逸
的有效方法.
5 转基因作物安全距离设立应考虑的因素
511 转基因植物和近缘野生植物的传粉习性
掌握转基因植物及其野生近缘种传粉习性的资料 ,如植
物是属于风媒传粉还是虫媒传粉非常重要. 风媒传粉植物的
花粉在通常状况下的最大传粉距离与在强风的状况下的传
粉距离有时候会相差很大. 在通常的气候状况下风媒花的花
粉可能只在数百米之内 ,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传播得较
远. 通常 ,风媒传粉植物的花粉漂流距离、方向和范围都可以
有较大的可预见性 ,但是对虫媒传粉植物花粉漂流的预见性
就要困难得多. 因此 ,必须研究虫媒花传粉昆虫的种类 (有时
一种植物由一种以上的昆虫传粉) 以及这些媒介移动的距
离 ,运动的方向和规律等等. 同时还需要研究花粉从花药内
散发出来以后可以在空气中或在附着的媒介体上存活的时
间 ,以及转基因植物与其他相关植物的花期是否相遇、种群
之间在一年中的开花及持续的时间和个体之间在一天之内
的开花及持续的时间 ,这些资料都与了解基因交流和渗入密
切相关.
512 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和野生近缘种的分布及关
系
对于转基因作物和非转基因作物品种的合理空间布局
非常重要 ,同一物种的不同品种之间由于不存在生殖隔离 ,
最容易产生异交和种质渗入. 在转基因作物的周围栽种同一
物种的非转基因品种 ,显然是容易造成外源转基因对非转基
因作物品种的污染 ,特别是某些异花授粉的作物如玉米、棉
花、油菜和一些蔬菜作物. 因此 ,必须对同种的转基因和非转
基因品种进行隔离种植 ,即设立有效的安全隔离空间. 否则
被污染的非转基因作物会继续污染其他的非转基因品种而
大大降低非转基因品种的纯度.
对于某一地区的作物野生近缘种和杂草类型的地理分
布应该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如野生稻虽然很容易与栽培水稻
发生杂交和种质渗入 ,但仅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几个省份的
局部地区[34 ] ,而野生大豆在我国分布的面积却很大 ,在很多
情况下可入侵栽培大豆的田块 [35 ] . 同时也需要研究和了解
野生近缘种的开花习性、花粉传播距离和传粉机制 ,因为基
因漂移是双向的 ,外源基因既可以从转基因作物漂移到野生
近缘种 ,野生种的花粉也可以漂向转基因作物而形成杂种 ,
无论哪一种情况发生都会同样造成转基因的逃逸. 要了解野
299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4 卷
生近缘种的生态特性 ,如是否已是严重的农田杂草 ,其种群
的消长动态是否很容易受人类控制 ,野生近缘种的天敌是什
么 ,有哪些关键因素 (如昆虫、病害和环境胁迫等) 对其种群
的消长和扩散有抑制作用 ,是多年生还是一年生植物 ,其染
色体数目是多少 ,是二倍体还是多倍体 ,这些野生近缘种与
相关栽培作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等等 ,上述种种因素都
与转基因是否能够转移到野近缘种以及如何设置安全距离
有直接的关系.
513 转基因作物与其野生近缘种的基因漂移
转基因作物是否能够与其野生近缘种产生杂交 ,杂交亲
合力的大小以及异交的频率有多高 ,它们之间是否会产生基
因漂移 ,基因漂移的方向和频率的高低都与转基能否以一定
的频率逃逸到野生近缘种有直接关系. 通常栽培作物的异交
率很低 ,在 1 %左右 ,如水稻的异交率约为 2 % ,而野生近缘
种的异交率却较高 ,如多年生普通野生稻 ( Oryz a ruf ipogon)
的异交率在 5 %~60 %之间 ,且种群间的差异较大 [18 ] . 因此 ,
在一般的情况下 ,外源基因由栽培作物流向野生近缘种的可
能性较高. 这在设置转基因作物与野生近缘种的安全距离时
必须加以考虑.
转基因作物与相关植物的安全隔离 ,是避免和降低转基
因逃逸的有效方法 ,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特别是在转基因
作物的环境释放或大田实验阶段 ,设立转基因作物和相关植
物的安全距离尤为重要. 由于野生近缘种的开花、散粉期不
集中 ,一个种群中 ,从最早开花的个体到最后开花个体之间
的时间间隔可以长达一个月以上 ,因而往往与栽培作物的开
花期有一段时间的重叠 ,而且近缘种和栽培种在一天内开花
散粉的时间非常相似. 如水稻和多年生普通野生稻在一天内
的始花时间仅相差一小时左右 ,因而希望通过时间上的隔离
来避免花粉流不是太有效. 安全距离的设置如果得当 ,可以
避免转基因通过花粉流向野生近缘种逃逸. 由于不同植物种
类的开花习性 ,传粉习性和机制有很大的差异 ,很难用一个
通用的模式来设立不同植物种类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距离. 如
正常情况下水稻品种花粉最大的漂流距离可为 110 m ,而油
菜和马铃薯的花粉传播可以在数公里以外 [6 ,21 ,22 ] . 因此 ,必
须对不同种类植物分别进行认真研究以获得有关传粉习性
的可靠科学数据.
6 结 语
作物外源转基因的逃逸及可能导致的生态风险是众多
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 . 随
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 ,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农业中的
广泛应用 ,将有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产品释放到环境和进入到
商品化市场中 (表 1) . 而只有新的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才
能养活我们这个人口不断增长的世界. 1970 年的诺贝尔获
得者 N. E. Borlaug 博士曾总结 :“我们不能再退回到农业生
产的老路 ,而使用那些只能养活与现在相比少很多人口的传
统农业方法. 我们花了一万年的时间才使粮食的产量增加到
目前每年 50 亿吨的水平. 到 2025 年 ,全球的人口将接近翻
倍 ,除非全世界的农民都掌握了农作物高产的现代方法 ,以
及在生物技术方面有所突破 ,从而增加我们主要粮食作物的
产量 ,并提高稳产性和营养品质 ,否则上述庞大人口的增加
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困难. 我们需要尽早在农业科学和技术
的争论中产生共识. ”
表 1 全球于 1997~2001 年间种植主要转基因农作物的统计
Table 1 Global area of main transgenic crops during 1997~2001 ( ×
106 hm2)
作物种类及转移性状
Crop and trait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大豆 Soybean 6. 1 14. 5 21. 6 25. 8 33. 1
玉米 Corn 3. 2 8. 3 11. 1 10. 3 9. 8
棉花 Cotton 1. 4 2. 5 3. 7 5. 3 6. 8
油菜 Canola 1. 2 2. 4 3. 4 2. 8 2. 7
马铃薯 Potato < 0. 1 < 0. 1 < 0. 1 < 0. 1 < 0. 1
其他 Other < 0. 5 < 0. 1 < 0. 1 < 0. 1 < 0. 1
总计 Total 12. 5 27. 8 39. 9 44. 2 52. 6
抗除草剂 6. 9 19. 8 28. 1 32. 7 40. 6
Herbicide tolerance
抗虫 4. 0 7. 7 8. 9 8. 2 7. 8
Insect resistance (Bt)
抗除草剂、抗虫 < 0. 1 0. 3 2. 9 3. 2 4. 2
Herbicide tolerance and insect resistance
其他 Other < 0. 1 < 0. 1 < 0. 1 < 0. 1 < 0. 1
总计 Total 10. 9 27. 8 39. 9 44. 1 52. 6
根据 ISAAA Briefs 资料统计整理 Modified based on ISAAA Briefs
(http :/ / www. isaaa. org) .
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由转基因生物技术带来并引起
人们广泛关注的生物安全问题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得到
解决 ,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将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带来的安
全问题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 在我们强调生物安全问
题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转基因技术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巨大利
益[1 ,7 ,8 ,31 ] . 对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的两种极端的态度 ,即将转
基因技术视为洪水猛兽 ,过分夸大转基因技术及产品可能带
来的生物安全问题 ;或是完全忽视转基因产品可能给人类健
康、动植物以及环境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而轻率从事都是不
可取的. 在没有对转基因产品进行严格的评价和科学研究的
情况下便盲目将它们向环境释放和推向市场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应该积极推进生物技术 ,让它为人类的生活谋更大的利
益 ,但又要以谨慎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可
能带来的不安全后果 ,并且以科学的手段来解决和避免由转
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给这个世界带来的问题和风险.
参考文献
1 Barber S. 1999. Transgenic plants : Field testing and conmercializa2
tion including a consideration of noval herbicide resistance rape
( B rassica napus L . ) . In :Lutman PL W ,ed. Gene Flow and Agri2
culture Relevance for Transgenic Crops. Norttingham :Major Design
and Production Ltd. pp 3~12
2 Bergelson J , Purrington CB , Wichmann G. 1998. Promiscuity in
transgenic plants. Nat ure ,395 :25
3 Crawley MJ ,Brown SL ,Hails RS , et al . 2001. Biotechnology2trans2
genic crops in natural habitats. Nat ure ,409 :682~683
4 Ellstrand NC. 2001. When transgenes wander , should we worry ?
Plant Ecology ,125 :1543~1545
5 Ellstrand NC , Elam DR. 1993. Population genetic consequences of
small population2size2implications for plant conservation. A nnu Rev
Ecol Syst ,24 :217~242
3996 期 卢宝荣等 :转基因的逃逸及生态风险
6 Ellstrand NC , Prentice HC , Hancock J F. 1999. Gene flow and in2
trogression from domesticated plants into their wild relatives. A nnu
Rev Ecol Syst ,30 :539~563
7 Falck2Zepeda JB , Traxler G ,Nelson RG. 2000. Surplus distribution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a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A mer J A gric
Econom ,82 :360~369
8 Fernadez2Cornejo J ,McBride W. 2000.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
for pest management in US agriculture. Farm Level Effects , Re2
source Economics Division ,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USDA. A2
gricultural Report ,No. 786
9 Haxel GR. 1999. Rapid displacement of native species by invasive
species : Effect of hybridization. Biol Conserv ,89 :143~142
10 Huper P. 1983. Exorcists vs. gatekeepers in risk regulation. Regu2
lation ,7 :23~32
11 Kiang YT ,Antonvics J , Wu L . 1979. The extinction of wild rice
( Oryza perennis formosa) in Taiwan. J Asian Ecol ,1 :1~9
12 Liu Q (刘 谦) , Zhu X2Q (朱鑫泉) ,Cao M2Q (曹鸣庆) , et al .
2001. Biosafety. Beijing :Science Press. (in Chinese)
13 Lu B2R(卢宝荣) , Yang J2L (杨俊良) . 1991. Cytology and fertility
studies of artificial amphidiploids (2n = 10x = 70) of two Roegneria
species. Guihaia (广西植物) ,11 (3) :231~239 (in Chinese)
14 Lu BR ,Naredo MBE ,J uliano AB , et al . 2000. Preliminary studies
on taxonomy and biosystematics of the AA genome Oryza species
( Poaceae) . In :Jacobs SWL and Everett J ,eds. Grasses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Collingwood :CSIRO Publishing. 51~58
15 Mikkelsen TR ,Andersen B ,Jorgensen RB. 1996. The risk of trans2
gene spread. Nat ure ,380 :31
16 Multani DS , Dhaliwal HG , Singh P , et al . 1988. Synthetic am2
phiploids of wheat as resistance source to Karnal bunt ( Neovossia
India) . Plant B reed ,101 :122~125
17 Nuffield Council on Bioethics. 1999.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
The Ethical and Social Issues. London :Latimer Trend and Compa2
ny Ltd.
18 Oka HI. 1988. Origin of Cultivated Rice. Tokyo :Japan Scientific
Societies Press.
19 Parker IM ,Bartsch D. 1996. Recent advances in ecological biosafety
research on risks of transgenic plants : a transcontinental perspec2
tive. In : Tomiuk J , Wohrmann K , Sentker A ,eds. Transgenic Or2
ganisms:Biolog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Basel :Birkhauser Ver2
lag. pp . 147~161
20 Prakash CS. 2001.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 debate in the con2
text of agricultural evolution. Plant Physiol ,126 :8~5
21 Raybould AF. 1999. Transgenes and agriculture - Going with the
flow ? Trends Plant Sci ,4 (7) :247~248
22 Raybould AF , Gray AJ . 1993.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nd hy2
bridization with wild relatives :A U K perspective. J A ppl Ecol ,30 :
199~219
23 Rhymer J M , Simberloff D. 1996. Extinction by hybridization and
introgression. A nnu Rev Ecol Syst ,27 :83~109
24 Rieger MA ,Preston C ,Potter T , et al . 1999. Gene flow from trans2
genic canola to wild radish - A model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risk.
In :Lutman , PL W , ed. Gene Flow and Agriculture Relevance for
Transgenic Crops. Norttingham :Major Design and Production Ltd.
137~142
25 Saxena D ,Stotzky G. 2001. Bacill us thruringensis (Bt) taxon re2
leased from root exudates and biomass of Bt corn has apparent sffect
on earthworms , nematodes , protozoa , bacteria , and fungi in soil.
Soil Biol Biochem ,33 :1225~1230
26 Schiermeier P. 1998a. Switzerland seeks to head off ban on use of
transgenic animals. Nat ure ,391 :312
27 Schiermeier P. 1998b. German transgenic crop trails face attack.
Nat ure ,394 :819
28 Seefeldt SS , Young FL ,Zemetra R , et al . 1999. The production of
herbicide2resistant jointed goatgrass ( Aegilops cyli ndrica ) ×
wheat ( Triticum aesti uv um ) hybrids in the field by natural hy2
bridization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ir occurrence.
In :Lutman PL W , ed. Gene Flow and Agriculture Relevance for
Transgenic Crops. Norttingham :Major Design and Production Ltd.
pp 159~170
29 Snow AA ,Jorgensen RB. 1999. Fitness cost associated with trans2
genic glufosinate tolerance introgressed from B rassica napus ssp .
oleif era ( oilseed rape ) into weedy B rassica napa . In : Lutman
PL W ,ed. Gene Flow and Agriculture Relevance for Transgenic
Crops. Norttingham : Major Design and Production Ltd. pp 137~
142
30 Tatar M. 2000. Transgenic organisms in evolutionary ecology.
Tree ,15 (5) :207~221
31 Thomas PE , Kaniewski WK , Lawson EC. 1997. Reduced field
spread of potato leafroll virus in potatoes transformed with the pota2
to leafroll virus coat protein gene. Plant Disease ,18 (12) : 1447~
1453
32 Wolf DE , Takebayashi N ,Rieseberg L H. 2001. Predicting the risk
of extinction through hybridization. Conserv Biol ,15 :1039~1053
33 Wolfenbarger LL , Phifer PR. 2000. The ecological risks and bene2
fits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plants. Science ,290 :2088~2093
34 Wu M2X (吴妙鑫) . 1990. Collection of Research Papers on Wild
Rice Germplasm. Beijing :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in
Chinese)
35 Zhuang B2C (庄炳昌) , eds. 1999. Biological Studies of Chinese
Wild Soybeans. Beijing :Science Press.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卢宝荣 ,男 ,1957 年生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植物种质资源的生物多样性以及转基因植物生态
风险研究 ,发表论文 120 多篇. Tel :021265643668 , E2mail :br2
lu @fudan. edu. cn
499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4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