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生态系统途径 ———生态系统管理的一种新理念 3
汪思龙1 3 3 赵士洞2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沈阳 110016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要】 介绍了生态系统途径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系统途径最早由西方生态学家提出 ,随后得到一系列国
际学术组织和国家的认同和支持 ,其中《生物多样性公约》、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发挥了
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途径的实质是对土地、水和生物资源进行综合管理 ,旨在生态系统保护、生物资源可持
续利用和共享生物资源三者之间达到平衡. 作为生态系统管理的一种方法论 ,它以生物为核心 ,将人类及
文化的多样性视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2000 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会议上制定的生态系统管
理的 12 条基本原则和 5 项行动指南 ,丰富了生态系统途径的内涵 ,明确了实施的办法. 我国在生态系统管
理方面有着丰富的学术储备和经验总结 ,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关键词 生态系统途径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态系统管理 生物资源
文章编号 1001 - 9332 (2004) 12 - 2364 - 05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Ecosystem approach :A new concept for ecosystem management. WAN G Silong1 ,2 , ZHAO Shidong3 (1 Huitong
Ex perimental S tation Institute of A pplied Ecolog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S henyang 110016 , China ;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 atural Resources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101 , Chi2
na) . 2Chin. J . A ppl . Ecol . ,2004 ,15 (12) :2364~2368.
Ecosystem approach ( EA) was firstly proposed by ecologist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n supported by a num2
ber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N GOs ,among which ,CBD ,IUCN and WWF played important roles. Ecosys2
tem approach is an integrated strategy for the management of land ,soil and bio2resources. The application of EA
will help to reach a balance between conservation ,sustainable use ,and fair and equitable sharing of the benefits
arising out of the utilization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Ecosystem approach is a methodology of ecosystem manage2
ment ,focusing on the biological organisms and recognising that human beings ,with their cultural diversity ,are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many ecosystems. The decision V/ 6 adopted by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CBD
at its fifth meeting in 2000 concretized the EA in the form of twelve principles and five operational guidelines.
Our government has recently made a lot of efforts in ecosystem management at large scale with many important
measures and obtained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but the potential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s ,institutions and indi2
viduals has not been fully played. In the attempts of managing a specific ecosystem ,there are many successful cas2
es done by our ecologists ,for example ,the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Chinese fir plantation forest in central sub2
tropical China. However ,the whole ecosystem at national or regional level is confronted with a lot of serious prob2
lems ,mainly because there is a lack of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a
lack of guidelines or principles from an integrated scientific theory. The introd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2
cosystem approach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ecosystem management in China.
Key words Ecosystem approach , Ecosystem management , Conserva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 Living re2
sources. 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 ( KZCX22405 ,
KZCX32SW2418) .3 3 通讯联系人.
2003 - 08 - 20 收稿 ,2004 - 07 - 05 接受.
1 引 言
近 50 年以来 ,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人类对生
物资源掠夺式的开发 ,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土地退化等一
系列环境问题 ,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
极大的威胁. 由《生物多样性公约 (CBD)》和国际自然保护联
盟 ( IUCN)提出并积极倡导的生态系统途径 (ecosystem ap2
proach ,EA)是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一种新理念和新途径.
在 1995 年举行的 CBD 第二次缔约国会议上 ,生态系统
途径作为一个总体原则首次被提出. 此后 ,这一新理念和新
途径迅速得到国际界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3 ,5 ,6 ] ,并在一些西
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在生物资源可持续管理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效[13 ] . 目前 ,我国在生态系统管理方面面临着诸多严峻
的问题 ,引入并实施生态系统途径 ,对改善我国生态系统管
理状况将发挥重要作用. 为此 ,本文介绍了生态系统途径的
提出、概念和内涵 ,期望得到生态学界和相关部门的关注.
2 生态系统途径的提出
作为一种较为完善的科学理念 ,生态系统途径最早由西
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学家提出.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在美国
和加拿大 ,对生态系统的管理已经从传统的方式向现代的方
式过渡 ,以满足人们对不断增长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功能
的需求. 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这一方式已被生产和自然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4 年 12 月 第 15 卷 第 12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Dec. 2004 ,15 (12)∶2364~2368
资源管理部门广泛采用 ,成为指导一些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
的法规、指南和方法.
与此同时 ,一些在国际间有影响的学术机构和非政府组
织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 ,从而将有关生态系统管理问题的
讨论推向国际舞台.《生物多样性公约 (CBD)》、国际自然保
护联盟 ( IUCN)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 ( WWF) 在这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 在 1995 年召开的 CBD 科学、技术咨询机构
(SBSTTA)第一次会议上 ,生态系统途径首次作为一个基本
的行动框架而被接受. 随后 ,在 CBD 的第二次缔约国会议上
重申了引入生态系统途径的建议. 此后 ,生态系统途径被全
面反映在 CBD 文件的各个部分 ,从而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实
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 在 2000 年召开的
CBD 缔约国会议上 ,制定了生态系统管理的 12 条基本原则
和 5 项行动指南 ,明确了其科学内涵和实施办法 ,使生态系
统途径成为了一个既有科学概念又有丰富内涵的较为完善
的体系. IUCN 生态系统管理委员会 (Commission on Ecosys2
tem Management ,CEM)也于最近召开了多次会议 ,将推广生
态系统途径作为其首项任务 ,并在荷兰等国家进行了示范 ,
在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3 ] . WWF 将生
态系统途径作为一个基本原则 ,在所实施的一系列项目中贯
彻. 在目前正在实施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 (MA) 的第一本报
告《生态系统与人类福利 :评估指南》中 ,明确指出其目标与
生态系统途径是完全一致的. 这将对生态系统途径在世界范
围内的推广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3 生态系统途径的定义和内涵
生态系统途径至今还没有一个被世界公认的定义 . 笔者
认为 ,生态系统途径是一种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各个时
空尺度上对生态系统的所有组分进行综合管理的途径. 其内
涵大体分为 5 个方面 :1) 它是对土壤、水和生物资源等生态
系统组分的一种综合管理途径 ,以保证生态系统保护、生物
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公平合理地共享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
功能三者之间的平衡 ;2) 它是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个方法论 ,
以生物体为核心 ,对关键生态过程 ,以及生物体之间、生物体
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控 ,认为人类及其文化的多样
性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生态系统管理可能涉
及到多个时间和空间尺度 ,但具体实施某一管理活动时 ,必
须明确具体的时空尺度 ;4) 生态系统过程通常是非线性的 ,
其后果通常表现出时滞性、不连续和不确定性. 因此 ,生态系
统管理必须采取“边干边学”的方法 ,对其措施不断调整、不
断完善 ;5)生态系统途径的管理理念不排除其它合理的生态
系统管理方法和保护措施.
生态系统途径不是一套具体的、适合于各种生态系统管
理的方法 ,而是一个按照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对生态系统管理进行思考和制定行动计划的框架.
4 生态系统途径的基本原则与行动指南
411 生态系统途径的基本原则
CBD 在 2000 年召开的第 5 次成员国会议上 ,正式提出
了生态系统途径的 12 条基本原则及相关的基本原理 [1 ] . 后
来 Wiken 于 2002 年 10 月对 12 条原理进行了归纳和修改 ,
提出生态系统途径的 10 条原则.
原则 1 :加强陆地、水域以及生物资源管理等机构和部
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社会的各个部门和个人往往根据其自
身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需求来审视生态系统 ,当地民
众和有关部门在生态系统管理方面的权益都应得到尊重. 文
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都是生态系统途径应考虑的主要内
容.因此 ,生态系统管理工作应考虑到当地的、国家的、区域
的及国际各个层面所有有关团体和个人的利益. 按照生态系
统途径 ,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应在各个层面上增加这些部门
(如政府部门、管理机构等) 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这可以
通过在政府内部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机构 ,或建立共享信息
和经验的网络得以实现.
原则 2 :寻求生态系统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
的适度平衡 ,以及在这些方面的公平和公正的利益共享. 生
物多样性的各个组分都至关重要 ,都有其内在价值 ,并在人
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系统及其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但是在传统的生态系统管理模式中 ,往往将保护和利
用对立起来 ,将对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管理活动对立起来. 改
变这一状况是改善生态系统管理方面工作的关键. 同时 ,生
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与
各个部门及社会各个层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 ,应
当以一种公正、公平的方式来管理生态系统 ,共享生态系统
提供的利益 ,分担生态系统管理的责任.
原则 3 :确保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可持续供
应.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演替特征是由当地的自然和社会
经济条件决定的 ,但是某些暂时的、不可预见的自然或人为
因素会对生态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 ,确保生态系统的
产品和服务功能可持续供应的核心是加强对这些因子的调
控 ,尽量消除其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原则 4 :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保证生态系统的
产品和服务的可持续供应. 生态系统功能及其恢复能力依赖
于物种内部、物种间和物种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 ,
以及环境中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就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而言 ,应当注意 :1) 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以及生物
多样性丧失和栖息地破碎化造成的影响 ;2)生物多样性丧失
的根本原因 ;3)当地生物多样性管理方面的决策. 对维持生
物多样性而言 ,保护和恢复物种内以及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相
互作用及有关过程比单纯保护个别物种更有意义.
原则 5 :生态系统管理活动应主要由具体实施管理措施
的基层单位来完成. 生态系统管理工作涉及到各个层次 ,越
是基层单位 ,生态系统管理工作的责任越重大. 这些单位在
生态系统管理工作中的责、权、利越明确 ,越能发挥其参与管
理工作的积极性.
原则 6 :管理决策应建立在有效利用有关信息的基础上
(包括本地的知识和经验、传统办法和创新措施 ,各个学科所
563212 期 汪思龙等 :生态系统途径 ———生态系统管理的一种新理念
提供的知识) . 由于各个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边缘效应等
方面的影响 ,生态系统管理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复杂性 ,因此 ,
整合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对制定生态系统管理的决策至关
重要. 但是迄今为止 ,人类对于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的知识仍
很缺乏 ,所以来自各有关区域和方面的信息都应予以共享.
原则 7 :生态系统管理必须考虑相关的经济价值、困难
和机遇 ,包括消除降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市场因素 ;推广促
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尽可能地在实施
管理活动的范围内 ,由管理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来治理由
此产生的种种环境问题. 对生态系统的最大威胁在于土地利
用方式的改变. 当前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常常是由市场因
素造成的. 忽略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价值 ,鼓励和支持不合理
的土地利用方式加速了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 应当制定严格
的法规 ,要求土地利用变化的受益者承担生态系统恢复与重
建的相关责任 ,并支付必要的费用.
原则 8 :生态系统管理应在与管理目标相适应的时间和
空间尺度上进行 ,但同时要考虑到该管理活动对附近地域或
相邻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系统途径的应用应当有明确的目
标和相应的时空尺度. 生态系统管理的范围应当由所有者、
管理者、科学家和有关部门共同确定. 但是对某一生态系统
的管理活动经常会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未知的或不可预测
的影响 ,所以在对某一生态系统实施管理的同时 ,应当对这
些影响进行认真考虑和仔细分析 ,加强地区之间的相互协
调 ,对于解决这一问题非常重要.
原则 9 :生态系统管理应设定长期目标 ,充分认识到每
一个生态系统过程所持续的时间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
生态系统过程具有多个时间尺度和滞后效应的特征 ,人们往
往注重生态系统直接和短期效益. 在制定生态系统管理的长
期目标时要注意克服这方面的问题.
原则 10 :充分认识生态系统的内在动力学特征及其不
确定性 ,适时调整生态系统的管理对策和措施. 受系统内部
动力学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特
征是十分复杂和多样的 ,某些过程是长期的和不可预见的.
因此 ,生态系统管理的措施不应当一成不变 ,而应根据生态
系统本身的特征、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正负两方
面的影响 ,适时地进行调整. 适时地对生态系统管理的每一
项措施的结果进行评估 ,是调整经营措施的科学依据.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 ,私有制是生物资源的一种重要所有
制形式 ,私营机构在生态系统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私有制以及其它形式的所有制在我国生态系统管理中也
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 ,如何调动私营机构以及其
它所有制主体的积极性 ,协调它们与政府部门之间关系 ,将
其经营活动引导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 ,也是生态系
统管理途径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是在 CBD、IUCN 和 WWF
的文件中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 为此 ,建议将这方面内
容充实到生态系统途径中去. 在我国 ,农户和民营企业的行
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所以在我国实施生态系统
途径时 ,积极协调农户和民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
照顾他们的利益 ,规范他们的行为 ,也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原
则予以考虑.
国家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 ,国家鼓励各种
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 ,要进一步
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 ,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
有”的政策 ,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 ,为
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412 生态系统途径的应用指南
在生态系统途径的应用过程中 ,应重视人类活动对生态
系统的干扰 ,以及生态系统为人类持续提供服务功能的能
力. 基于这一思想 ,在 2000 年召开的 CBD 缔约国会议制定
了生态系统管理的 5 项行动指南 ,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系统途
径的科学内涵和实施办法.
41211 关注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关系和过程 生态系统的
生物多样性各组分控制着生态系统内能量、水分和养分的储
存和流动 ,并且提供系统抵御干扰的能力. 在生态系统管理
过程中 ,必须充分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系统各组分
之间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及生物多样性丧
失和生境破碎化所造成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原
因 ;在生态系统管理决策过程中 ,当地生物多样性所起的决
定性作用.
41212 促进利益共享 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他组分
的功能所产生的效益 ,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及其可持续性
的基础. 生态系统途径正是要确保这些功能效益得以维持和
恢复 ,特别要保证能使承担生产和管理责任的部门或个人从
中获益. 此外 ,还需要加强实施生态系统管理的基层单位的
能力建设 ,正确评价生态系统的产品和功能 ,消除贬低生态
系统产品和服务的不正当动机.
41213 不断调整管理措施 生态系统的过程和功能是复杂
的、多变的. 其不确定性程度随生态系统与社会结构的相互
作用程度而增加. 因此 ,制定生态系统管理的长期计划应考
虑这些复杂性、多变性和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影响 ,以及各种
意外情况. 生态系统管理措施不是建立在完全明了生态系统
所有特征基础之上所采取的一成不变的行动 ,必须适时进行
调整. 由于人们缺乏对生态系统过程的认识 ,其管理过程同
时是一个“边干边学”的过程. 对于各种管理措施结果的监测
和评估而言 ,“边干边学”是一个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41214 根据具体问题为生态系统管理选定适当的时空尺度 ,
由基层单位承担管理任务 生态系统是一个功能单元 ,能在
任何尺度上产生其功能. 因此 ,管理决策和行动应首先确定
适当的层次. 生态系统途径要求基层单位更直接地参与生态
系统管理的决策和行动. 基层单位的参与首先要得到适当的
授权 ,使之既有机会承担责任 ,又有能力实施合理的管理行
动 ,而且需要得到政策和法律方面的支持. 在有公共财产投
入的地方 ,管理的尺度必须适当加大 ,以便能容纳所有相关
单位和个人的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同时还必须制定适当
的制度以解决不同地区、部门或单位之间的争端. 有些问题
的解决可能需要在较高层次上采取行动 ,例如跨越边界的合
6632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5 卷
作 ,甚至在全球层次的合作等.
41215 确保有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 生态系统途径要求
改进国家层次的生态系统管理对策和行动计划 ,并将生态系
统途径融入到农业、渔业、林业和其它生产系统中去. 按照生
态系统途径的理念 ,生态系统管理要求增加各部门之间在一
系列层次上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协作. 这可以通过在政府内部
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机构 ,或建立共享信息和经验的网络来
实现.
5 生态系统途径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
近年来 ,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及生态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1994 年完成的《中国生物
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是指导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纲
领性文件. 1998 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
划》,对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为此 ,我国的
自然保护区事业作为保护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
段 ,蓬勃发展. 到 2001 年底 ,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 1 551 个 ,
国家级 171 个 ,面积达 1145 ×108 hm2 ,约占国土面积的
14144 % ;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 70 %的陆地生态系统
种类、80 %的野生动物和 60 %的高等植物 ,也保护着约 210
×107 hm2 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 112 ×107 hm2 的
各种典型湿地 ;中国自然保护区作为宣传教育的基地 ,通过
对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自然保护科
普知识的宣传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公民的自然保护意识 [17 ] .
然而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虽然在“数量”上得到了迅速扩
大 ,但“质量”提升却相当滞后[10 ,17 ] ;其主要根源在于自然保
护区的设立与地方经济发展及当地社区利益没有得到妥善
解决 ,因而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7 ] . 另外 ,我国大
多数自然保护区的设立都是为了保护特定的物种、生物群落
或生态系统 ,缺乏对跨边界生态相互作用的认识和生态整体
性考虑. 2003 年 1 月批准的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以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
的自然保护区 ,将惠及幅员广阔的三江领域 ,特别是对下游
地区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4 ] . 但是保护区的规划和
设计基本上是沿袭以往的做法 ,只是针对保护区内部而言 ,
对于部门之间如何协作、各利益群体之间责、权和利如何协
调均不明确 ,特别是如何处理下游地区与保护区共同承担责
任和利益共享问题也没有明确的回答 ,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
到能否切实对保护区实施有效保护和管理.
与此同时 ,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 ,启动了许多生态建设
项目. 2001 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其规划
范围覆盖了全国 97 %以上的县 ,规划造林任务超过 7313 ×
106 hm2 ,从工程范围、规模和投资上均为历史罕见. 这六大
林业工程瞄准我国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如生物
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治理与水源涵养、沙漠化防治与风沙
治理、木材供应紧缺等问题 ,加大治理力度 ,是新世纪我国林
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阶段目标的重要举措 [19 ] . 这些工程的实
施表明了我国政府对改善我国生态系统管理状况的决心 ,但
这仅仅是林业行业内部的行动计划 ,缺乏部门或行业之间的
合作 ;另外六大工程虽然在某种程度有较强的政策性和广泛
的群众参与 ,但在实施过程中 ,这些政策未能全面调动参与
者的积极性. 最近 ,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 ,国家鼓励各
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 ,要进一
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 ,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
共有”的政策 ,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 ,
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这将确保林业六
大工程各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 ,大力推动我国生态系统管
理.但是没有其它行业和部门的协作 ,生态系统管理状况无
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我国的生态学家在理论探索和试验研究方面作了很多
努力[2 ,8 ,12 ,16 ,18 ,19~22 ] ,尤其是针对我国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及
其存在的问题 ,开展了大量的观测、研究、试验和示范工作 ,
在相关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在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分循
环、养分循环、污染防治[9 ,15 ] 、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与保
护[11 ]等方面 ,对具体生态系统过程与管理进行了试验或示
范. 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曾于 20 世纪 90 年
代建立了林、果、草、鱼复合生态系统经营模式. 该模式明显
提高了养分循环效率和系统生产力 [18 ] . 最近国家林业局组
织各省林业厅及相关单位 ,对我国建国以来林业生态建设的
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结合不同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林业生态建设和六大林业工程建设的需要 ,遴选出 545 个模
式 ,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
意义[14 ] .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重要速生用材树种 ,在我国亚热
带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杉木人工林的经营一方面满足了当
地居民对木材和一系列副产品的传统需求 ,另一方面在国家
经济发展和区域生态建设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经营
管理方面来看 ,杉木人工林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林农自主的经
营方式 ,当地居民也一直对其保持着积极的参与意识. 中国
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自 1960 年以来 ,在杉木中心产
区的湖南会同林区开展长期定位研究 ,阐明了杉木人工林生
态系统结构、功能和主要的生态过程 ,揭示了杉木人工林连
栽导致的衰退过程及其调控机理 ,并将林学、土壤学和生态
学等专业知识与当地实践经验相结合 ,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
的杉木人工林生态管理的概念框架和技术体系 [8 ] . 这一概念
框架以维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力为目标 ,在林分和小流域以
及区域尺度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程进行调控 ,通过提高
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树种多样性 ,改善杉木人工林的系统功
能.尽管这一框架在许多方面尚存在缺欠 ,仍可作为我国当
前条件下实施生态系统途径的一个典范.
虽然我国在各个具体的生态系统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
学术储备和经验总结 ,但是生态系统的整体情况仍然十分严
峻 ,生存环境恶化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善 ,突出表现为生态系
统的功能衰退、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等. 由
此而造成的生态灾害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
重障碍.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具体表现为 :1) 缺
乏对生态系统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必须理解 ,生态系统是构
763212 期 汪思龙等 :生态系统途径 ———生态系统管理的一种新理念
成地球巨系统的基本单元 ,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
务功能是人类生存、社会进步的基础. 因此加强和改善生态
系统管理工作 ,增强生态系统提供产品和服务功能的能力 ,
是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的福利 ,以及促进社会经
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2) 缺乏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
系来指导生态系统管理工作.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是复杂、多变的 ,其结果往往是长期的 ,有时是不确定的. 可
见生态决策的风险很高. 为此 ,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信
息和数据 ,制定一个尽可能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 ,为各个时
空尺度的生态管理决策提供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 3) 没有将
人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分 ,对人类活动给生态系统造
成的影响及其长期效应缺乏预测. 按照现代生态学的观点 ,
人的经济活动和文化多样性都是重要的生态过程. 充分认识
人类的经济和文化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将其引导到有利
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是生态系统管理工作的一项
核心内容. 4)缺乏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很难
做到信息和数据共享. 生态系统管理是涉及到多个地区、多
个部门的一项事业 ,在深入理解生态系统变化对不同层次和
不同部门影响的基础上 ,加强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
作 ,建立信息和数据共享的机制和技术平台 ,是当前一项十
分紧迫的任务. 5)有关单位和个人在生态系统管理中的责、
权、利不清. 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理念 ,没有制定相关的法规 ,
使得许多单位和个人注重索取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功能 ,
却逃避承担治理环境的责任. 这是造成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严
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 CBD 和 IUCN 提出并积极倡导的生
态系统途径 ,正是为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一种新理念. 引入
并推广生态系统途径 ,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系统的管理状况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2000. Decision V/ 6 : The E2
cosystem Approach. Montreal ,Canada :CBD Secretariat .
2 Gu C2H (顾传辉) , Sang Y2H (桑燕鸿) . 2001. Discussion on e2
cosystem management . Ecol Econ (生态经济) , ( 11) : 41~43 (in
Chinese)
3 Hartje V , Klaphake A ,Schliep R. 2003. The internation debate on
the ecosystem approach2critical review international actors obstacles
and challenges. Bonn ( Federal Agenc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
BfN2Skripten. 80.
4 He Y2B (何玉邦) . 2003. Ideas and measur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ure Reserve for the Origins of Three rivers. Qinghai Sci
Technol (青海科技) , (1) :15~18 (in Chinese)
5 Korn H ,J utta S , Edward M , eds. 1999. Report of the Scientific
Workshop“The Ecosystem Approach2What does it Mean for Euro2
pean Ecosystems ?”at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Nature Con2
servation Isle of Vilm , Germany , November 26/ 27 , 1998. Bonn
( Federal Agenc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 BfN2Skripten. 9.
6 Korn HR ,eds. 2003.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Ecosystem Approach”at the Interna2
tional Academ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Isle of Vilm , Germany ,Oc2
tober 9211 ,20022including a compilation of case2studies and lessons
learned2Bonn ( Federal Agenc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 . BfN2
Skripten. 78.
7 Li E2L (李二六 ) . 2003. Study on harmonious develepment of
Huanglianshan natural reserve and its peripheral areas. J Southwest
For Coll (西南林学院学报) ,23 (3) :39~40 (in Chinese)
8 Liao L2P (廖利平) , Zhao S2D (赵士洞) . 1997.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ecosystem management of Chinese fir plan2
tations. Resour Sci (资源科学) ,21 (4) :1~6 (in Chinese)
9 Liu S2C (刘思春) , Wang Y(王 玉) ,LüJ2L (吕家珑) , et al .
200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state and energy in SPAC of
farm ecosystem with different fertilities. Acta Ecol S in (生态学
报) ,22 (12) :2104~2110 (in Chinese)
10 Liu S2H(刘思慧) ,Liu J2K(刘季科) ,Wang Y2X(王应祥) . 20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nature re2
serve in China. World For Res (世界林业研究) ,15 (4) :47~54 (in
Chinese)
11 Mu C2R (穆从如) , Yang L2S (杨林生) , Wang J2H (王景华) , et
al . 2000. Wetland ecosystems formation and its protection in Yel2
low River Delta.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11 (1) :123~
126 (in Chinese)
12 Ren H(任 海) , Wu J2G(邬建国) , Peng S2L (彭少麟) , et al .
2000. Concept of 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its essential elements.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11 (3) :455~458 (in Chinese)
13 Smith RD ,Maltby E. 2001. Using the Ecosystem Approach to Im2
plement the CBD :A Global Synthesis Report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Three Regional Pathfinder Workshops. Royal Holloway , Eng2
land :University of London.
14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 P. R. China (国家林业局) . 2003.
National Forest Models for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Manage2
ment .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 (in Chinese)
15 Xie X2Q (谢贤群) . 2001. A study on water cycle in agro2ecosystem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crops and water. Chin J Eco2A gric (中国
生态农业学报) ,9 (1) :9~12 (in Chinese)
16 Yu G2R(于贵瑞) . 2001.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the ecologi2
cal basis for ecosystem management .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生态
学报) ,12 (5) :787~794 (in Chinese)
17 Yu J2H(余久华) ,Wu F2L (吴丽芳) . 2003. Problems and counter2
measures in management of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Chin J Ecol
(生态学杂志) ,22 (4) :111~115 (in Chinese)
18 Yu Z2Y(余作岳) ,Peng S2L (彭少麟) . 1996. Ecological Studies on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Degradation
Ecosystems. Guangzhou : Guangdong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
(in Chinese)
19 Yuan F2Y(袁方曜) . 1995.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pre2
sent ecosystem management - Advice and policy decision. Ecol E2
con (生态经济) , (5) :13~15 (in Chinese)
20 Zhang Y2X(张煜星) . 2003. Discussion on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ix key forestry programs ,five great changes and salient develop2
ment . For Resour M an (林业资源管理) , (1) :26~28 (in Chinese)
21 Zhao S2D (赵士洞) , Wang Y2X (汪业勖) . 1997. Summary on e2
cosystem management . Chin J Ecol (生态学杂志) ,16 (4) :35~38
(in Chinese)
22 Zheng J2M (郑景明) ,Luo J2C (罗菊春) , Zeng D2H (曾德慧) .
2002. Review of researches in forest ecosystem management . J Bei2
ji ng For U niv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4 (3) : 103~109 (in Chi2
nese)
作者简介 汪思龙 ,男 ,1964 年生 ,博士 ,研究员 ,主要从事
人工林生态学和森林土壤学研究 ,发表论文 30 余篇. E2mail :
slwang @iae. ac. cn
8632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5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