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成就和展望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26(3):249— 256 2006年 5月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成就和展望
王献溥,郭 柯
(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3)
摘 要:2004年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实施 1o周年。中国于1993年 1月 7日作为第 7个国家正式加入“公约”。
接着就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牵头组建国家履约协调组和许多联络点,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可见,国家
对生物多样性工作的重视和认真的态度。1o年来,中国在履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例如,完成了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等一大批重要文件,建立了“生物多样性
委员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和相应的科学与教育部门,开展了许多科研项目和讲授相关的课程,出版
了系列丛书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学术刊物,重视开展学术交流,建立了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和相关的管理政策,
生物多样性保护实体和产业日益增加和发展等就是明显的事例。履约 lo年的经验在于下列三个方面:(1)保
护和发展必须密切结合;(2)“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方针需要进一步完善;(3)基础性和综合性研究需要加强
展望未来,只有在加强基础和综合研究以及提高管理水平方面下一番功夫,履约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公约;自然保护;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000—3142(2006)03—0249—08

chievement and prospect of fulfilling
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in China
W ANG Xian—pu,GUO Ke
(Institute of Botany,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93,China)
Abstract: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10 years up to 2004,China formally ac
ceded to this convention in 1 993 as the seventh country.After that,State Coordinative Group of fulfilling the
Convention composed of representatives from 2O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many contact points were estab—
lished by Stat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The routine matters are responsible for its special of—
flee.It shows that Chinese government attaches importance and serious manner to biodiversity matters.China
has carried on great works in aspect of implementing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achieved large
successes in the past ten years:finishing a series of important documents including“The Research Report of
National Condition of Biodiversity in China”and“The Action Plan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China”.es—
tablishing Biodiversity Committee i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ina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Fund
in Beijing as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and related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departments in some universi—
ties,developing many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teaching related courses,publishing a series of books and
academic journa]of“Chinese Biodiversity”,paying attention to academic exchange,setting up biodiversity data—
base and related managed policies;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entities and industries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increased and developed.The experiences of implementing convention in 1 0 years are as follows:(1)conserva—
tion must be closely combined with development l(2)“United coordination and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as
guiding principle of conservation needs to be further perfected;(3)basic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es must be
further strengthened.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it only devotes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 to strengthen bas一
收稿 日期:2004 10—12 修回日期:2005—05—3O
作者简介:王献溥(1929一),男 ,广西浦北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植被生态和 自然保护的研究。
a e
V
T C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5O 广 西 植 物 26卷
ic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tO enhance managed leve1.The works of implementing convention can ob—
tain 1arger achievement.
Key words:biodiversity;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natural conservation l protected area 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4年是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实
施 1O周年。公约开创了一个新的话题,提供了一个
包括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存和信
息与技术广泛交流等广阔的框架,为全球保护和发展
事业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当今世界把生物资源保护
和持续利用密切结合起来的时代已经开始。因此,回
顾一下公约的产生、要求、作用和实施的成就和存在
问题,从而促进它的进一步发展或许是有意义的
1 公约的产生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
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上,首次作为重点
项目被确定下来,并委托世界保护联盟起草一项保
护文件。该联盟环境政策、法律和行政管理委员会
具体承担了这项任务,1987年完成了初稿,提交该
联盟第 17届会员大会进行专题讨论。会后作了重
大修改,于 1989年 6月分送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
许多有关机构和知名人士征求意见。经过大约 i00
多个国家和许多组织近 3年的热烈讨论,进行了无
数次的修改和补充定稿。l992年 5月 22日联合国
环境规划署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一次成员国
大会上对它进行最后的审定。经历了一次连续 11
h激烈的协商会议,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重
要的分歧——有关财政机制问题的妥协下得到一致
的通过。发展中国家认为,由于发达国家在物种及
其遗传资源方面长期广泛地从发展中国家无偿地得
到利益,要求他们出资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并帮
助发展中国家实施公约有关的规定。同时,对负责
安排资助的“全球环境基金会”的许多政策及其做法
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建议公约建立专门的“生物多
样性基金会”负责制定有关财政资助的策略、政策和
确定优先资助项目。发达国家对此持反对态度。为
了避免这样重要的、世界人民普遍关心的文件陷入
困境,双方同意暂时作必要的妥协。发达国家强烈
要求编制全球受威胁物种和关键生境的名录这样一
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也被暂时搁置。许多未取得一致
的条文,也只好采用一些诸如“尽可能”或“适当地”
这样一些含糊的字句,把问题模糊起来,使大家都能
接受。同年 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
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有 150多个国家签署了公约,被
认为是这次高峰会议最重要的成就之一。I993年
12月29日,蒙古作为第 3O个国家正式批准加入公
约,使公约正式生效。
公约的生效说明,世界人民终于认识了由于人
类本身对地球的管理失误所造成的物种生存遭受严
重威胁所带来的灾难,决心采取共同行动第一次制
定了有约束力的、起综合作用的国际公约 现在,保
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各个国家的最高义务。但是,
如何搞好这项工作,在这个历史转折时刻,要求许许
多多的个人、集体、组织、国家无私地持续努力,才能
达到预期的目标。
2 公约的要求
公约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出新的
法律义务。它明确指出,生物资源拥有者的主权地
位、公平分享物种及其遗传资源利用所得到的利益
和开展有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等。它要求缔约国要认
真完成下列各方面的工作:(1)制定和实施本国生物
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战略。(2)通过实际调查不
断弄清本国的物种及其遗传资源本底,以及它们所
组成的生态系统,确定并监测其受威胁的成分,制定
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3)建设本国的保护区分类
系统,把保护区内外的生物多样性管护好。(4)搞好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促进受威胁物种的恢
复和发展。(5)控制和清除外来人侵种的不良影响。
(6)重视和整理本地社区传统的知识和实践的经验。
(7)制定保护受威胁物种及其种群的法律。(8)加强
生物多样性的迁地保护工作,弥补就地保护方面的
不足。(9)采取专门的措施,通过一定的经济投入,
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大力发展生物多样性
产业。(10)建立专题研究项 目,举办专门培训班,加
强公共教育和宣传,促进信息的传播。(11)对保护
区和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进行生态、经济与环境影
响评价。(12)在利益公平分享、不损害环境和彼此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期 王献溥等: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成就和展望 251
同意的条件下,开展物种及其遗传资源的利用和发
展正当的贸易。(13)在公平、彼此有利和同意的条
件下,发展生物技术与信息转让,促进社会经济繁
荣。(14)鼓励信息交流,加强双边和多边的科学技
术合作,促进人才成长和研究与管理机构的完善
(WRI等,1992;Heywood,1995;Wilson,1988;Me~
Neely等,1990;王献溥,1991a,1991b,1994)。
公约生效后的活动
公约生效后最主要的活动是每隔 1~2年召开
一 次的缔约国大会,讨论和交流各国实施公约过程
中的经验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
2004年 2月9~2O日,在马来西亚刚开完第 7次缔
约国大会,会上十分关注森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保
护,因为世界非法采伐木材和贸易情况十分严重。
公约秘书处和有关机构或组织经常合作共同召开各
种各样的会议,例如生物多样性论坛、漫谈会、特殊
区域(如热带地区、地中海区域、温带区域、海洋、山
地、干旱地区、湿地和农业区域等)生物多样性保护
与持续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优先行动、国情报告
的编写、技术转让和合作、促进持续农业和农村发
展、生态系统关键种、指示种及其代表性产品的生
产、生物技术与无公害环境等不同性质的名目繁多
的活动,目的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公约(IUCN,
199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了进一步推动公约的实
施,还专门组织若干专家组,每个组都在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各推选一人共同主持工作。围绕各个组
的要求召开规模大小不等的专题会议更是不计其
数,活动频繁。
第 1组:目的在于确定生物多样性科研重点项
目,例如物种的鉴定和监测、就地保护和鼓励措施等。
第 2组:主要研究估价保护的经济价值和评价
生物资源的方法,目的在于引导利用者遵循生物资
源合理开发的基本原则行事。
第 3组:着重研究财政资源和生物技术转让问
题。它必须根据上述两个组的报告考虑项目。由于
公约的许多条文对这些问题含糊不清,所以工作困
难不少 。
第 4组:主要研究如何处理和应用生物技术所
培育的活有机体问题,大多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
共同制定适当的章程。
第 5组:重点放在环境法律的研究和编制上,目
的为实施公约制定一个工作指南,帮助不同国家更
好地实施公约的要求。
第 6组:专门研究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并
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下属机构共同开展,特别强调
不能忽略本地居民和社区的利益与要求。
4 公约的作用和问题
尽管公约的内容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对促
进今后全球的保护是一份很有影响的文件。在实施
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研究项 目,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协调下,在世界保护联盟和世
界保护监测中心的合作下,推动各个缔约国实施公
约作了大量的工作。总之,公约被认为是一个扭转
各类生境生物多样性流失雄心勃勃的国际框架。它
指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人类共同的任务,而且是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
促进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并指出,
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地球的可更新资源在一种持续方
式上消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做到。它提出通过科技
合作促进拥有资金和转让工艺技术的国家与拥有遗
传资源的国家为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丰富的生物资
源。这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如何公平分享所
得利益还未找到彼此都满意的办法,特别是如何鼓
励从事实际保护工作人员和从事民族生物学研究的
专家合作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公约强调要采取预防
原则来保护物种,对生物多样性有明显减少或流失
威胁的地方,即使还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也应予以
重视,不能作为把它放在次要地位的理由,避免或把
这样一种威胁减少到最小限度。公约既要求公平分
享生物多样性组成成分的利用,也明确指出国家有
权根据他们自己的环境政策,开发他们自己的资源。
它提出各种措施力求调解因此可能产生的矛盾,这
方面的工作仍需加强,并进一步落实。每一个国家
特别是缔约国都有责任保护和持续利用他们自己的
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缔约国要查明和监测其生物
多样性的组成成分,并把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
用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去。缔约国也有责任管理他
们自己可能威胁生物多样性安全的各种活动,不管
影响出现在哪里。公约要求缔约国在共同利益的事
情上合作,例如共同使用超出国家管辖范围的地区
和生态系统。公约也要求缔约国考虑发展中国家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52 广 西 植 物 26卷
殊的要求,但仍需做大量工作才能具体落实。
总之,公约不仅阐述了防止物种灭绝和生态系
统破坏的问题,也强调人类发展的目标和策略。最
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下列几个方面:
(1)如何做好野生物种种群和被传统农业与本
地人民广泛应用的物种及其变异的就地保护和迁地
保护问题。(2)发达国家如何落实支援发展中国家
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责任。(3)如何通过
技术转让和交流实施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和持续利
用的战略。(4)生物资源利用者如何落实酬报各地
从事保护工作和提供传统利用知识人们的责任。
这些问题虽然曾讨论过无数次,但都不易取得
协议。缔约国每次大会都有大量的文件,很少有人
能认真读完这些材料,更谈不上结合实际认真思考
问题;而且许多问题都是在不断地重复,工作人员又
不断地更换,了解问题的人愈来愈少,使会议有陷入
形式的危险。当然,会上政府间的政策对话和彼此
的交流有利于全球政策的制定。关键在于要求结论
简明扼要,并结合实际阐述清楚问题的实质。
公约建立了必要的机构来促进实施各项工作。
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和筹备缔约国大会 ,缔
约国大会是负责监督和实施公约的决策机构。科技
和工艺咨询组织为缔约国大会提供有关公约实施的
咨询,包括生物多样性的现况和实施公约所应采取
的有效措施等。同时,它对确定向发展中国家转让
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工艺技术也起重
要作用。公约中有许多迎合发展中国家需要的规
定,包括资金使用和工艺技术占有等,但一直未能建
立自己的财政管理机构。目前,全球环境基金会仍
是公约暂时的财政机构,负责对已批准开展的课题
和活动提供拨款。
不管怎样,公约并不是一纸空文,与其说它是一
次性产物,不如把它看为一个长期的进程,需要长期
去贯彻,并且要随着形势的发展,予以必要的修改和
完善 。
5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简
略回顾与展望
1992年 6月,中国在巴西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
会上签署了公约;同年 l1月,经第 7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 28次会议审议和批准,于 1993年 1月 7日
作为第 7个国家正式加入“公约”。接着,国务院批
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组建国家履约协调组,
成员包括外交部、财政部、公安部、发改委、科技部、
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建设部、国家海洋局、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
国家广电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海关总署、新华社、
人民日报和光明 日报共 2O个部门的代表,阵容齐
全,力量雄厚,权威性强;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可见,国家对生物多样性工作的重视和认真的态度
(王德辉等,2003)。现就我们所知,对履约工作做一
简略回顾,并展望未来。
5.1成就
应该说,1o年来的工作是大量的,成绩明显,主
要有下列方面:
(1)出版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概
略地阐述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本底情况,对其价值
和效益进行了分析,对履约必需的经费作出了估算,
提出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必需的国家
能力的建设(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
1998)。
(2)出版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提
出了保护目标、优先保护行动和重点研究项 目,列出
优先保护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名录(中国生物多样性
保护行动计划总报告编写组,1994)。
(3)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各
主管部门都确定和批准了多项生物多样性重大研究
项目,组织专门队伍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写出了许
多研究专著和宣传手册(陈灵芝等,1993;王献溥等,
1994;姜汉侨等,1998;李渤生等,1994;陈灵芝等,
2001;Mackinnon等,1996)。
(4)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
相应人力和物力开展研究,主持召开了多次大型全
国性研究大会,出版 了系列丛书和“中国生物多样
性”学术刊物,并通过“生物多样性通讯”做简要宣传
和报导(中国生物多样性委员会,1994,1995,1998;
蒋志刚等,1997;胡志昂等,1997;陈灵芝等,1999;陈
灵芝等,1997)。
(5)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设立了生
物多样性专门工作组,组织专人进行了大量研究,提
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并出版了不少专著和有关
刊物,介绍国际工作的进展(中国环境于发展国际委
员会,1997;李振宇等,2002)。
(6)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
会”非政府组织,多途径筹集资金,在研究、普及宣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期 王献溥等: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成就和展望 253
传、教育培训、经验交流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产业建立
等都作了大量工作;还主持召开了多次国际研讨会,
出版了相应的专门报告和学术著作(季延寿,2001,
2002;金鉴明,2OO1,2002;肖培根,2003)。
(7)许多科研和教育部门建立了有关生物多样
性方面的研究机构、并加强数据管理和信息网络能
力建设,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和短期培训班,培养了不
少人才,大大推动了事业的发展。
(8)作为1O个国家首先试点之一,由国家环境
保护总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建立了生物多样性数
据库,制定了一系列基础数据管理指南、国家生物多
样性数据管理计划,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编目,大大
促进了数据管理和部门间信息交流和共享,增强国
内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建设和国际生物多样性信息
交流机制的形成(王献溥,l996a)。
(9)有关主管部门编制了“中国 21世纪议程
— —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书中
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出了许多明确的
要求,特别是对生物多样性管护区的建立提出了明
确的目标,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这正是国际上提倡
保护区生物区域规划管理新方向的具体体现(国家
计划委员会等,l994;王献溥,1998a,2001a)。濒危
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办公室和科学委员会
与围绕生物多样性的许多问题,特别与贸易有关的
问题作了大量的工作。
(10)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存
和生产发展的场所迅速增加。截至2004年底,全国
已建立保护区2 194处,面积达 14 822.6万hm。,占
国土面积 14.8 9/6,其 中国家级保护区有 226处,面
积 8 871.3万 hm。,已大大超过原订计划;还有许多
诸如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
湿地公园、海岸公园、农田保护区、保护小区、历史文
化保护区等保护实体,现在的问题在于提高管理质
量 植物园、树木园、动物周、野外动物园、野生动物
繁殖场、饲养场、水族馆等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质
量在不断提高,有些已成为把保护、科研、教育、资源
开发和生态旅游密切结合起来的综合性机构。许多
有发展前景的国家保护物种得到了广泛的栽培与饲
养,建立了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产业,从而使其在发展
中摆脱了受威胁的处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
态保护司,2000;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
2003;王献 溥,1996a,2003a,2003b;韩 念 勇 等,
2002)。一些主管部门还成立了“生态安全办公室”、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公室”、“农业生物工
程安全委员会”,指导人们对基因资源的研究、利用、
转基因物种的培育和创建及其食品生产与对入侵物
种的防除等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
架课题组,2000)。
5.2经验和问题
从公约签署、批准、正式加入到履约的过程中,
工作都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情况下有条不紊地进
行,积累了大量有关科研管理的资料和经验,但也存
在不少问题,需要在今后实践过程中予以解决。体
会比较深的有下列三点:
(1)保护和发展必须密切结合:在制定和实施生
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时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在
于,如何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必须把保护和发展密切
结合起来。在中国当前经济迅速发展,但人们生态
意识较薄弱的情况下,不强调保护必然回导致破坏,
所取得的成绩就会建筑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上,甚
至得不偿失。而过分强调保护不与发展相结合,所
制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为地方的经济实力毕竟
十分薄弱,而且保护的意义在人们的认识中所占比
重很小。所以,应该把保护看作是发展的组成部分,
把经济手段引入到保护事业中去,特别要注意对资
源拥有者和管理者给予必要的补偿。如果要公众参
与保护,但使其遭受损失,破坏就难以避免;保护的
成果必需要计算出其经济价值,才能激励人们的积极
性,而且如何补偿才能科学地计算出来。当今经济全
球化和保护地方化的发展趋势,市场的力量正在导致
各地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只有用上述的办法解决生态
补偿,并帮助人们把各种保护实体搞好搞活,充分利
用好不同类型的土地,保护的效果才得以提高。因为
只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们来承担保护的任务是
难以实现的。难以想象一些地方迅速致富,一切应有
尽有,但不担负任何保护的责任;而另一些地方,为了
承担保护而过着清贫的日子。实践证明,当本地居民
在保护中获得利益时,保护的目标才能较好地达到,
这就是为什么要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的根本原因,
发展是硬道理的意思似乎就在与此(王献溥,1995b,
1999b,1999c,2000a~郑易生等,2001)。
(2)要完善“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方针:我国
有关自然保护,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内,主要是遵
循“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方针,也就是说,在一个
有权威性的部门统一协调下,发挥各个主管部门的
积极性来开展保护工作。在现阶段的条件下,这个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54 广 西 植 物 26卷
方针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实践证明,必须进一步完
善才可能有突破性的进展。首先,要由最有权威性
的领导机构来担负统一领导协调工作,国家拨给其
相应的经费预算,由其合理分配使用,主持一些重大
的方向性的工作。其次,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充分
发挥各个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特别是非政府组织、
公私企业集团、企业界、社区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
性,在利益公平分享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应该认识
到,生物多样性工作涉及到每一个人,政府不可能全
部包办下来,而且当前社会各界人士对其重要性有
较深刻的认识,愿意积极投入,参与其中。只有这两
方面的工作都做好,保护和发展才能真正密切结合
起来(王献溥,l998b)。
(3)要加强基础性和综合性工作:生物多样性的
含义非常广泛而深刻,不是任何人在短期内就能弄
清。如果基础工作没有做好,许多更深入更实用的
工作就难以科学的进行。因此,对生物多样性编目、
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热点地区的科学确定、重要
生态系统关键种(包括生态关键种和经济关键种)的
确定等这样一些基础工作是不能忽视的,也不是短
期就能完成;缺乏这些基础研究,要认识各个区域丰
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就十分困难。在保护国际所制
定的世界 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我国只有横
断山地区被列入其中,北热带地区被列入印度一缅
甸区域的范围。最近,他们似乎认识到,东亚湿润亚
热带地区(中国占据面积最大)是世界一个独一元二
的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而独特,正在醒酿要列入其
热点规划内。同时,生物多样性的综合性研究也十
分重要,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开展
综合性研究就不能科学地去认识它。因此,对生态系
统中物种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必需
加强,对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关系和规律
以及生态系统管理途径的研究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这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规划才能科学的
制定,区域生态平衡才得以维持。许多保护区管理有
效性不强的主要原因可能就在于此。看来,要深刻地
认识和利用生物多样性必须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
方针,做到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微观和宏观、保护和
发展、近期和长远四个结合来规划开展(中国植被编
辑委员会,198o;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
20Ol;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所,1989)。
5.3展望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我国履约 1O年来的成绩巨
大,积累经验不少;但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丰富而
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并做到应用自如,相差甚远,有
大量工作要开展和加强。
5。3。l研究方面 (1)强化基础和综合性研究:履约
需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在国际会议上的许多争论问
题难以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很大程度
上与掌握基础材料不够,缺乏综合分析有关。看来,
在编目、监测、评估、跟踪、信息管理和网络能力、生物
技术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再下一番工夫是必要的(张荣
祖,1997;约翰 ·马敬能等,2000;傅立国等,1992;杨
业勤等,2002;王献溥等,2OOl;许再富,1998)。
(2)评估各类保护实体的现状、管理有效性,及
时予以调整和提高。作为就地保护主要场所——国
家保护区分类系统的制定是当务之急(薛达元等,
l994;王献溥 ,20oOb)。
(3)对国家保护物种从受威胁类型、保护措施和
发展潜力等进一步开展研究,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情
况的综合保护和发展规划也是十分迫切的(王献溥,
200lb)
(4)对作物、果蔬、牧草、药物、经济林木和畜禽
基因资源及其野生亲缘种要进行深入一步的调查研
究,加强保护和广泛利用,遏制其大量流失,为“三
农”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王献溥,199lc)。
(5)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城镇、保护海域等
来加强保护实体以外的就地保护工作。
(6)实施中国2l世纪议程要求建立生物多样性
管护区的规划,把保护区和周边地区有关部门和社
区的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争取广大公众积极
参与到实践中来。这样,搞好一个保护区就能带动
一 个区域全面的发展(王献溥,1993,1995a,1999a)。
5.3.2管理方面 (1)完善立法和执法体系:当前,
有关保护方面的法律大多过于笼统,而且已经远远
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应根据保护和发展密切结
合的总体要求,从整个自然保护领域来考虑立法和
执法体系,孤立的考虑必然要产生片面的结果,像自
然保护法、生物多样性法、保护区法、受威胁物种保
护法、生物资源管理条例、有关生态补偿的若干规定
等都是十分迫切的(桑守秋,1996;秦天宝,1999;田
其云,l998;孟庆瑜等,199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
生态保护司,2002;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
室,2002)。
(2)建立国家统一的协调机构:自然保护在国家
乃至全球所占的位置愈来愈重要 ,因此,建立一个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期 王献溥等: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成就和展望 255
国性的有权威性的统一协调机构就成为一项迫切的
任务。这个机构应该掌握国家所拨给的专门经费,
主管有关财政、立法、宣教、科研监测等这样一些重
大问题的规划和监督;并发挥各主管部门、非政府组
织、公私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必要时还
要组织有关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咨询委员会来协助
推动各方面的工作(王献溥等,2OO3)。
(3)加强宣传普及基本知识:至今,生物多样性
的深刻意义和对国计民生的价值还不是广大公众特
别是决策者所充分了解,要长期耐心地开展宣传教
育工作。一旦人们的认识提高,特别是决策者下定
决心,困难就容易解决了。首先,要加强传媒的宣传
报导,广泛地建立专家讲座、咨询和论坛;其次,要搞
好校内外教育,根据高等院校、中等专科学校、中小
学、教师培训和职业培训的不同要求来开展(王献
溥,1997;2002)。
(4)多途径筹集资金,大力发展国际合作:生物
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是一项国际性事业,内容涉
及到全球各行各业,光靠政府拨款是不够的,必需要
通过国内外不同途径去争取资金,大力发展国际合
作去完成各种不同的项目,促进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总报告编写组.1994.中国生
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MG.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1998.中国生物多样
性国情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委员会.1997.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
[A].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课题组,2000.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
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1994.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
理与方法[A].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等.1995.生物多样性研究进
展[A].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等.1998.生物多样性与人类
未来[A-1.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所.1989.中国自然保护地图集[M-1.北
京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2001.1{1 000 000中国
植被图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植被编委会.1980.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
王献溥.1993.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对广西南部喀斯特山地农
业发展中的作用,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问题探讨[A-1.北
京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12—24lJ
王献溥.1995a.生物多样性管护区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国土资
源保护中的作用,全国首次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理论研讨
会论文集[A].北京:中国国土资源开发促进会,185—187.
王献溥.1999a.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在研究红壤利用上的
应用,红壤生态系统研究(第 2集)[A-1.南昌:江西科学技
术 出版社 ,23—26.
王献溥,刘玉凯.1994.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与实践[M-1.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王献溥,林尤兴,罗健馨.2001.保护人类之食粮——植物
[M-1.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王献溥,崔国发.2003.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M-1.北京:
化学工业 出版社.
王德辉,方 晨.2003.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
生物多样性加强 自然保护区管理[A].北京: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社 ,5—9.
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2002.中国水生野生动
植物保护管理法规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许再富.1998.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原理与方法[M-1.昆
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李振宇,解 炎.2002.中国外来入侵种[A].北京:中国林业
出版社.
李渤生,詹志勇.1994.绿满东亚~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
与保护区会议暨 CNPPA/IUCN第 41届工作会议论文集
[A-1.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张荣祖.1997.中国哺乳动物分布[M-1.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约翰 ·马敬能等.2000.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长沙:湖南
教育 出版社.
陈灵芝,王献溥,汪 松.1993.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
保护对策[M-1.北京:科学出版社.
陈灵芝,陈清朗,刘文华.1997.中国森林多样性及其地理分
布[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灵芝,王祖望.1999.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A].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灵芝,马克平.2001.生物多样性科学 ·理论与实践[A].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肖培根.2003.第 3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
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1.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郑易生.王世文.2001.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一卷)[A].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国家计划委员会等.1994.中国 21世纪议程一人 口 环境与
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2000.全国自然保护区
发展规划[M-1.北京;学苑出版社.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2002.自然保护区工作
手册一法规文件[M-1.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2003.中国自然保护区政策
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季延寿.2001,2002.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有效管理
[A].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
杨业勤等.2002.黔金丝猴的野外生态[M].贵阳:贵州科技
出版社.
金鉴明.2001,2002.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
际研讨会论文集[A].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56 广 西 植 物 26卷
姜汉侨。欧晓昆.1998.生物圈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
续发展[A].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胡志昂,张亚平.1997.中国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A].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桑守秋.1996.环境资源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傅立国,金鉴明.1992.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I-M].北京:
科学出版社.
韩念勇,蒋高明,李文军.2002.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退化
生态系统管理[A].北京 :清华大学 出版社.
蒋志刚,马克平,韩兴国.1997.保护生物学[M].杭州:浙江
科学技术出版社.
Heywood VH (ed). 1995. Global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Cambrid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UCN.1993.Global biodiversity forum[A].IUCN,Gland,
Switzerland.
Mackinnon J。Meng Sha。et a1.1996.A biodiversity review of
Chinal,M].Hongkong,wwF Internationa1.
MeNeely JA,et a1.1990.Conserving the world’s biological
diversity[M].IUcN,Gland,Switzerland.
Meng QY(盂 庆瑜),Chen J(陈 佳 ).1998.On the natural
resources legislation and legal system structure of Clfina(论
我国自然资源立法及法律体制构建)lJ].Present Science
of Law(当代法学)。4:3—6.
Qin TB(秦天宝).1999.On the assessment of legal system of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in China and its legislative
model(关于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评价及其立法取
向)lJ].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J China
(中国人LI、资源与环境),9(3):1O一14.
Tian QY(田其 云).1998.On the conception of developing
technical standard of sustainable resources use(关于制定资
源持续利用技术规范的构想)I-J].Jianghai journal(江海
学刊),4:21—25.
Wang XP(王献 溥).199la.On the strategy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use(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战略)
[J].Natural Resources(自然资源),3:34—37.
Wang XP(王 献 溥 ).1991b.Effective action of conserving
biodiversity(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行动)[J].China Na
ture(大 自然),1:2—4.
Wang xP(王献溥).1991c.The significance and approach of con—
serving wild crop relatives(保护作物野生亲缘种的意义和途
径)[J].Rural Earenviron(农村生态环境)。4:7一l1.
Wang XP(王献溥).1994.On the main research way of biodi—
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use(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主
要研究方向)[J].NaturalResources(自然资源),4:1 6.
Wang XP(王献溥 ).1 995b.On th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J].Rural Eco—environ(农村生
态环境),11(4):40—44.
Wang XP(王献 溥).1996a.The significance and approach of
establishing biodlversity conservation information system(建
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系统的意义和途径)lJ].J Plant
Res Environ(植物资源与环境),5:48—53.
Wang XP(王 献溥).1997.The basic cintent of conservation
education and its role in establishment of sustainable society
(保护教育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建设持续社会中的作用)[J].
Tianmushan Journal(天 目山),3;13一l5.
Wang XP(王献溥 ).1 998a.Bioregional planning:New direc-
tion of managing protected area in 21st century(生物 区域规
划 :21世纪保护区管理的新方向)[J].Chin Environ News—
paper(中国环境报 ),Aug.22.
Wang XP(王献溥).1998b.On the managed system of organi
zalion of protected area(论保护区的管理体制)I-J].J Plant
Res Environ(植物资源与环境),7(1):49—53.
Wang XP(王献溥).1999b.Prospect of conservation and de—
velopment in new century(新世 纪保护和发展 的展 望)I-J].
Plants(植物杂志),6:3 5.
Wang XP(王献 溥 ).1999c.relation of biodiversity to local
people(生物多样性与当地居民的关系)I-J].Plants(植物杂
志)。5:16—17.
Wang XP(王献溥).2000a.Key problems of biodiversity con—
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at present(当前生物多样性的
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J].Plants(植物杂志),3:4.
Wang XP(:g献溥).2000b.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efective
assessment of managing protected area(保护区管理有效评估的
意义和作用)lJ3.Tianmushanjournal(天目山),3:4—5.
Wang XP(王献 溥).2001 a.New model of protected area in
new century(新世纪保护区的新模式)EJ].Plants(植物杂
志),1 3—5.
Wang XP(王献溥).2001h.The threatened status and protec—
ted measures of Magnoliaceae speciesin China(中国木兰科植
物受威胁的状况及其保护措施)[J].J Plant Res Environ
(植物资源与环境),10( :43—47.
Wang XP(王献 溥).2002.Social science and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社会科学与保护区的管理)[J].Tianmushan
Journal(天 目山),2:7—9.
Wang XP(王献溥).2003a.Relation of conservation entities in
China to IUCN management categories of protected area(由
国的保护实体与 IUCN保护区管理类型的关系)[J].Plants
(植物杂志),6:3—5.
Wang XP(王献溥).2003b.The contribution of biosphere re—
serve to global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cause(生物圈
保护区对全球保护和发展事业的贡献)[J].1’ianmushan
Journal(天 目山)。4:15 22.
Wilson EO(ed).1988.Biodiversity[A].Washington DC.Na—
tional Academy Press.
WRI,IUCN,UNEP.1992.Global Biodiversity Strategy.IU—
CN。Gland。Switzerland.
Xue DY(薛达元),Zheng YY(郑允义).1994.The study of
effective managed assessment index of natural protected area
in China(我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指标研究)I-J].Ru
ral Eco—environ(农村生态环境),10(2):6—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