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乡土树种蓝果树的栽培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全 文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2012,18(16)110
乡土树种蓝果树的栽培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谢旺生
(光泽县营林投资公司,福建光泽354100)
摘 要:在福建省光泽县对乡土阔叶树种蓝果树进行了为期8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干藏、湿砂层积贮藏蓝果树
种子和随采随播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以湿砂层积贮藏方式最高;蓝果树扦插育苗以1年生枝条中部成苗率最高,
以100mg/kgIAA浓度的浓液浸泡穗条下端 10h成苗率最高,达72.5%;与纯林杉木相比,蓝果树与杉木混交林的杉
木无论是胸径还是树高生长都大于纯林,且1:1混交比例的生长(树高和胸径)大于2:1(杉木:蓝果树),表明蓝
果树能够有效地促进杉木生长,但二者混交对蓝果树生长没什么促进作用;蓝果树与杉木混交改善了林地土壤肥
力,但8年生蓝果树纯林以及与杉木的混交林改土效果仅限于0 ~ 20cm土层以内。
关键词:蓝果树;乡土树种;栽培;土壤肥力
中图分类号 S792.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2)16-110-004
Cultivation of Local Broad-leaved Nyssa sinensis and the Influence on Soil Fertility
Xie Wangsheng
(Forestry Investment Company of Guangze County, Guangze3541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searched local broad-leaved Nyssa sinensis for 8 years in Guangze county, Fujian province,
the results indicate:The germination rate and germination potential of wet sand lamilated with seed storage are the
highest in three seed of Nyssa sinensis storage methods, dry storage, immediate sowing after seed collection and wet
sand lamilated with seed storage;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 of cutting seedlings is the middle of 1 year branchand and the
cutting its biological lower end limmersed in 100mg/kg IAA solution for 10 hours; th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and tree
heigh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in the mixes fores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Nyssa sinensis are greater than
that in pure fores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that the mixed proportion of 1:1 2:1(Cunninghamia lanceolata:
Nyssa sinensis), and the result showed Nyssa sinensis can promote effectively the growth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but little promotion effect to Nyssa sinensis in the mixed forest; pure foresr of Nyssa sinensis and mixed fores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Nyssa sinensis improved the soil fertility, but improvement extent only in 0~20cm soil
layer.
Key words:Nyssa sinensis ; Local tree species; Cultivation; Soil fertility
蓝果树,学名Nyssa sinensis,又称紫树,蓝果树科紫树
属,为高大落叶乔木,因其核果成熟时果皮呈深蓝色而得
名。树干通直,树冠呈宝塔形,枝叶茂密,叶片宽大。春天新
叶萌发及深秋时树叶均呈红色,是季节性彩叶植物。叶色
缤纷是蓝果树的最大特点,每逢秋季,金黄和鲜红相衬的
树冠仿佛把人们带到了美妙的童话世界,因而成为国外园
林造景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有童话树之称。加之果熟时呈
现深蓝色,非常美观。
蓝果树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产于江苏南部、浙
江、安徽南部、江西、湖北、四川东南部、湖南、贵州、福建、
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排水
良好的酸性土。喜光,长势旺盛,耐寒性强,在-18℃仍生长
强健,抗雪压能力强。根系发达,能穿入石缝中生长,具根
萌能力,在肥沃深厚的酸性土壤中生长迅速。山地造林时
对林地的立地条件要求不甚严格,但也要避免过于干燥瘠
薄的土壤,在天然混交林中常为上层林木。花期4 ~ 5月,
核果椭圆形,果幼时紫绿色,熟时深蓝色,后变深褐色,果
期9月。
当前对蓝果树系统的研究较少,管秀明[1]、刘小兰等[2]、
谢飞群[3]、丁宁[4]、吴曙光等[5]和李德国[6]探讨了蓝果树育苗
和造林技术,康其莱[7]和郑小春等[8]探讨了蓝果树在园林上
的应用及其育苗技术。但迄今为止,还未见蓝果树扦插育
苗、混交林的营造以及蓝果树造林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的报道。
为了更好地为蓝果树的栽培提供实践依据,项目组从
2004年开始对蓝果树的栽培以及造林后对林地土壤肥力
基金项目:福建省南平市科技局重点资助项目(N2004Z34)。
作者简介:谢旺生(1962-),男,福建顺昌人,大专,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培育工作。 收稿日期:2012-07-11
第18卷16期 111
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坐落于福建省光泽县寨里镇梅溪村。光泽
县位于福建西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坡,地理坐标为
E117°00 ~ 117°40、N27°18 ~ 27°59。气候属中亚
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既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又具有大
陆性气候的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干湿季节较为明
显,水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7.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
27.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极端最高温度39.7℃,
极端最低温度-10.8℃;年均降雨量1 850 ~ 2 200mm;年均
相对湿度79%;无霜期约271d。
试验地土壤为山地红壤,母岩为花岗片麻岩。造林地前
身上部为马尾松林,下部、中部为杉木林,于2003年全面皆
伐,当年炼山。林地基本上下部为Ⅰ类地,中部为Ⅱ类地,
上部为Ⅲ类地,山地坡度大约30°左右,坡向为东向。
1.2 试验材料
供试验和造林育苗所用的种子均采集于武夷山自然保
护区核心区光泽段。
1.3 种子采集与贮藏
果实由紫绿色变为深蓝色时是采种最佳时间。选择胸
径20 ~ 40cm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种。在无风的晴天,树
下铺篷布,摇动树体或用竹竿敲击打落果实,也可用采种
剪剪下多组成头状果序。果实为浆果状核果,多肉质,容易
发热、发霉变质,要随采随处理,除去外果皮及果肉,将采
回的鲜果薄摊在通风的阴凉处,待果皮软化后,放入箩筐
中,搓去果皮,洗净晾干。
贮藏时采用湿砂层积贮藏、干藏和随采随播。湿砂层积
贮藏和干藏均在早春播种。随采随播在果实采摘后用碱水
浸泡数日,然后搓去果皮,用清水将种子洗净后晾干播种。
蓝果树鲜果出籽率38%左右,种子千粒重150 ~ 200g。
1.4 育苗
1.4.1 种子育苗 苗木繁殖主要是种子育苗。苗圃地选择土
壤疏松、肥沃及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施好基肥。早春2月
下旬条播,条距20 ~ 25cm,株距3 ~ 4cm,播种沟深5cm,
点播为好。播种后覆2 ~ 3cm黄心土,并覆盖稻草。每667m2
播种量15kg左右。
蓝果树的种子出土很不整齐,播种前需用40 ~ 50℃的
温水浸种2 ~ 4d,每天换水,尔后放入温室,保持沙箱内温
度在27℃左右,每天翻动5 ~ 6次,边翻边用温水喷洒,使
上下温度保持一致。经7d左右,种胚逐渐“露白”,即可筛沙
取种播种。如此处理后可大大促进种子发芽整齐,提高发
芽率。
1.4.2 扦插育苗 于春季收集插穗,插穗分别使用1年生枝
条上、中、下部,留取1 ~ 3个芽眼,长约10 ~ 15cm,插穗形
态学下端单面芽背面斜切 lcm长。
插穗基部处理:A、基部2.0cm以下快蘸500mg/kg萘乙酸
(NAA)(200根插穗);B、插穗基部2.0cm以下快蘸ABT生根
粉 3种 浓 度(Al:250mg/kg;A2:450mg/kg;A3:650mg/kg)(200
根插穗);C、插穗用IAA3种浓度浸泡(C1:50mg/kg IAA、C2:
100mg/kg IAA、C3:150mg/kg IAA);D、空白对照。
C处理用200根插穗试验,形态学下端5cm处浸泡处理
液10h;D处理则将枝条按一定规格裁剪好后,直接进行扦
插。
所有处理均采用直插法,插后浇定根水。苗床用单层遮
阳网加塑料薄膜小拱棚,定期补充水分,待插穗生根发叶
后叶面追施 0.15%磷酸二氢钾。
1.5 造林
于2004年春季造林。穴规格为50cm×50cm×40cm,挖
明穴,回表土,造林密度为2 700株/hm2。造林后头3年每年
于5月、8月抚育2次,抚育方式为扩穴连带锄草。2011年11
月分别于造林地的中部和下部设置20m×20m的样地,进
行每株测胸径、逢5测高的调查,样地重复4次。
1.6 土壤取样与分析
在中部和下部标准地内,按土壤等距离取样(中、下部
样地各取一个样地),即0 ~ 20cm和20 ~ 40cm土层,每个
样地取10个点,然后混合。分析时所有方法均按照常规方
法进行[9,10]。
2 结果与分析
2.1 育苗
2.1.1 播种育苗 在本试验中,经过浸种催芽的蓝果树种子
通常播种后15d即开始发芽出土,苗木生长高峰期在6 ~ 8
月。苗木出土揭草后需马上拔草、喷药,防止猝倒病发生。
追肥全年分4次进行,第1次在3 ~ 5片真叶时;第2次在初
夏之前,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3次一般在梅雨季节过后;
第4次在立秋前后,此时是蓝果树苗木生长的第2个高峰
期,结合松土、除草,施肥最好施用速效的有机肥,如人粪
尿等。9月以后停止灌水施肥,促进苗木木质化,以利于苗
木越冬。苗木一般在10月中下旬停止生长,此后叶片逐渐
脱落。1年生苗平均地径达1.5cm左右,苗高1.2 ~ 1.5m,每
667m2出苗量约2万株。
如果是培育绿化大苗,一般要培育2年以上。大苗培育
圃地要求土层深厚,呈微酸性。做1.6m宽苗床,按株行距
0.8m×1m挖穴,每穴施基肥。选择长势健壮的1年生苗,剪
除主根,在苗木尚未萌动时定植于圃地挖好的穴中。苗木
谢旺生 乡土树种蓝果树的栽培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2012,18(16)112
成活恢复长势后注意松土除草,按常规管理。
本试验进行了不同种子贮藏方式和随采随播的育苗试
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湿砂层积贮藏的种子发芽率高于
干藏,而随采随播方式发芽率最低,但从苗木生长量来看,
随采随播最大,其次为湿砂层积,最小为干藏(见表1)。
2.1.2 扦插育苗 由于在种子播种繁育苗木发芽率相对较
低,以及考虑今后的良种繁育母本优良特性的遗传,本试
验对蓝果树扦插育苗进行了为期2年的研究。
从表2可知,不同穗条部位以中部扦插成活率最高,不
同处理以形态学下端5cm处以下浸泡100mg/kg IAA浓度的
浓液 10h成活率最高,达72.5%。
2.2 造林
山地造林蓝果树对林地的立地条件要求不甚严格,但
也要避免过于干燥瘠薄的土壤,最好选择在土层深厚、湿
润的地段造林。冬季或早春芽未萌动前均可造林,以早春
为佳。栽植前最好施用基肥。栽植时,做到根舒、根泥密接,
一般成活率可达95%以上。
2.2.1 混交林营造 本试验于2004年在光泽县止马镇水口
村营造了蓝果树×杉木的混交林,造林地为Ⅱ类地,造林
地前身为杉木林采伐迹地,造林密度2 250株/hm2,造林时
每株施用钙镁磷150g作为基肥,并于2011年11月进行调
查。
从表3可以看出,杉木与蓝果树混交,带状混交无论是
1:1还是1:2比例,生长效果都相差无几,并且生长良好。从
表3还可看出,与纯林杉木相比,混交林的杉木无论是胸径
还是树高生长都大于纯林,且1:1混交比例的生长(树高和
胸径)大于2:1,表明蓝果树能够有效地促进杉木生长。与
杉木混交,似乎对蓝果树生长没什么促进作用。
2.2.2 蓝果树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针对当前种植杉木、
马尾松纯林造成林地地力衰退等现象,种植乡土阔叶树种
纯林或混交林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之一就是能否改良土
壤、提高地力。为此本试验对种植8年生的杉木纯林和杉
木、蓝果树混交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从表4看,种植蓝果树后,土壤肥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改
善,改善的程度以杉木与蓝果树混交1:1比例的更大,为此
也表明了蓝果树改善地力的作用。蓝果树为乡土阔叶落叶
树种,每年大量的枯落物为土壤的改良提供了良好的物质
基础。
从表4还可看出,蓝果树纯林和杉木混交林对土壤的改
良作用在0 ~ 20cm 土层表现的较为明显,而对20 ~ 40cm
土层的改良基本无作用。由此表明,8年生的蓝果树纯
林以及与杉木的混交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仅限于土层
0 ~ 20cm范围以内。
3 结论
(1)不同蓝果树贮藏方式和随采随播种子发芽势和发
芽率以湿砂层积贮藏方式最高,但苗木生长量以随采随播
方式最大。
(2)蓝果树扦插育苗以1年生枝条中部形态学下端5cm
处以下浸泡100mg/kg IAA浓度的浓液10h成活率最高,达
3 ô#õ£%ö÷OË`X(2011¨11Äçè)

(!‡ˆÀ)
1:1
2:1

!‡ˆ
ˆ‰

!‡ˆ

!‡ˆ

!‡ˆ

(cm)
7.20
7.12
6.98
7.02
6.46
7.06
ˆÏ
(m)
5.52
6.02
5.46
6.09
5.43
5.99
4 ô#õ£%ö÷díî˜øKfg(2011¨$”éÊ)
%
(cm)
0~20
20~40
0~20
20~40
0~20
20~40
0~20
20~40
þC
(g/kg)
37.28
16.72
30.88
17.02
25.69
16.78
20.68
15.43
î©
(g/kg)
1.328
0.549
1.256
0.533
1.043
0.503
0.887
0.510
îª
(g/kg)
0.475
0.231
0.393
0.228
0.352
0.229
0.298
0.220
î–
(g/kg)
4.328
2.118
4.294
2.064
3.563
2.157
3.056
2.098
´©
(mg/kg)
100.34
50.43
90.22
55.47
77.63
50.98
60.33
48.20
âª
(mg/kg)
2.234
0.602
1.427
0.681
0.889
0.554
0.772
0.551
Uâ–
(mg/kg)
121.72
54.21
98.46
58.90
77.90
50.73
70.55
43.12
&e
(cmol/kg)
2.215
1.235
1.882
1.310
1.634
1.120
1.253
0.887
第18卷16期 113
72.5%。
(3)与纯林杉木相比,蓝果树与杉木混交林的杉木无论
是胸径还是树高生长都大于纯林,且1:1混交比例的生长
(树高和胸径)大于2:1,表明蓝果树能够有效地促进杉木
生长,但二者混交对蓝果树生长没什么促进作用。
(4)蓝果树与杉木混交改善了林地土壤肥力,但8
年生蓝果树纯林以及与杉木的混交林改土效果仅限于
0 ~ 20cm土层以内。
参考文献
[1]管秀明.蓝果树育苗造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6(4):26.
[2]刘小兰,刘 蕾,罗永松.蓝果树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
(13):239.
[3]谢飞群.蓝果树种子育苗试验[J].安徽林业,2010(4):86.
[4]丁 宁.用途广泛的蓝果树[J].湖南林业,2005(4):17.
[5]吴曙光,汪树人,王小红.乡土树种—蓝果树及其栽培技术[J].安
徽林业,2006(1):31.
[6]李德国. 丽水市蓝果树野生资源调查及育苗造林技术[J].现代农
业科技,2008(24):88-89.
[7]康其莱.蓝果树的繁殖与应用[J].花园与设计,2007(1):28-29.
[8]郑小春,曾广腾. 园林绿化树种—蓝果树[J].林业实用技术,2002
(11):40.
[9]国家林业局.森林土壤分析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1210-1275-1999)》[S].北京:标准出版社,2000.
[10]张万儒,许本彤.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6.
(徐世红编、校)
(上接94页)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栽培制度以及种植品种
等基本相似,但该场小麦吸浆虫一直发生较轻。据2006-
2009年4月上旬淘土调查,有虫方仅在10%左右,一般每小
方有虫仅1 ~ 2头,2009年5月中旬剥穗调查,平均百穗有
虫7头。就其两场发生程度的差异,笔者认为可能是土质的
区别。正阳农场系淮河和淠河的冲积物土壤母质,无石灰
反应,砂粒含量高于黄泛沉积物,土壤结构较差,不利于红
吸浆虫的生存。
2.3 品种
不同小麦品种因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不同受吸
浆虫的为害程度也不相同。除小麦抽穗扬花期与吸浆虫成
虫盛发期吻合外,小麦芒长以及内外颖的扣合紧密也是抗
虫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麦穗排列疏松、芒短、颖壳扣合不
紧、扬花期长的品种利于成虫产卵和幼虫入侵,抗虫性就
差。近年来,小麦品种更换频繁,当推广的新品种较多,品
种间抗虫性也有差异。此外,品种的抗性与小麦籽粒中的
酚类化合物、单宁、还原糖和黄酮等也有一定关系。为了解
当地主推品种的抗虫性,笔者于2010-2011连续2年对寿西
湖农场农科所的14个品种展示区进行了剥穗调查,各小区
除品种不同外其他管理水平一致。2年的调查结果是:皖
麦53、郑麦9023、皖麦19、宿麦9908、抗虫性较好,百穗虫
量在3 ~ 45头,烟农19、泛麦5号、豫麦70、扬麦13、抗性一
般百穗虫量在60 ~ 145头,新麦18、周麦18、同舟麦916、新
麦208、邯6172、偃展4110、淮麦20、抗性较差百穗虫量在
170 ~ 252头。
2.4 栽培条件和耕作制度
沿淮地势低洼、平坦,常年以麦—豆轮作为主,长期以
来,小麦收获后大部分田块免耕直播大豆,耕层没有翻动
暴晒,对小麦吸浆虫越夏十分有利,致使小麦吸浆虫越夏
死亡率低,基数积累多。同时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
断提高,小麦全部用收割机收获,麦壳、随收割丢在地里。
对于部分尚未离穗入土的吸浆虫可随麦糠散落在地里,加
之近年来禁烧秸秆,夹带在麦糠里的吸浆虫幼虫可很快又
钻入土中,这也是基数积累的一个重要因素。
2.5 天敌
小麦吸浆虫的天敌较多,主要有寄生蜂、蚂蚁、蜘蛛、寄
生蝇等。卵期主要有寄生蜂,大发生时卵寄生率可达35%,
幼虫寄生率可达30% ~ 75%,此外在成虫羽化期尚有捕食
成虫的蚂蚁、蜘蛛、蓟马及舞虻等。这些天敌对于吸浆虫的
发生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近年来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
用,使大量农田蜘蛛、蚂蚁、寄生峰等天敌同时被杀死,生
态失去平衡,天敌控害作用下降。
3 防治措施
防治小麦吸浆虫应从多方面着手,诸如:一要加强虫情
监测,掌握发生区域,因地制宜进行防治。二注意保护利用
天敌,维护生态平衡,抑制小麦吸浆虫基数的增长。三是采
取农业和药物相结合的防治措施,把吸浆虫危害控制在最
低限度。除此之外,还应采取如下措施:
3.1 栽培防治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避免麦—豆长期连作,有条件的区
域可实行麦稻轮作,或种植棉花等其他经济作物,可以抑
制吸浆虫的发生。麦收后及时浅耕暴晒,杀死幼虫。
3.2 选用抗虫品种
适时播种,避开危害高峰期,推广抗虫品种是最经济有
效的防治措施。
3.3 撒施毒土
在吸浆虫密度较高的田块,可在中蛹盛期撒施毒土。每
667m2用80%敌敌畏100ml或50%辛硫磷150ml拌细土20kg
均匀撒施,药后浇水或雨前施药效果更好。
3.4 成虫期防治
于成虫盛发期每667m2用高效氯氢菊酯有效成份2.2g或
毒死蜱有效成份20g或敌敌畏有效成份80g对水30kg喷雾。
参考文献
[1]洪晓月,丁锦华.农业昆虫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2:126-131.
[2]刘家成.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办法与技术[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
社,1995:111-118.
[3]吕锡祥.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13-217.
(徐爱民编、校)
谢旺生 乡土树种蓝果树的栽培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