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77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3年第27卷第6期Chin Med J Res Prac,2013 Nov.Vol.27 No.6
·综述·
婆婆纳属药用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杜月,王晓琴 *,杨美珍
( 内蒙古医科大学 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关键词:婆婆纳属药用植物;传统疗效;药理活性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427(2013)06-0077-04
收稿日期:2013-05-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60615)
作者简介:杜月,女, 硕士研究生,从事中蒙药活性成分分布规律及质量
控制研究,Tel:15647191073,E-mail:missdu89@sina.com
*通讯作者:王晓琴,教授,博士,从事中蒙药活性成分分布规律及质量
控制研究,Tel:13948816535, E-mail: nywangxiaoqin@126.com
玄参科(Scrophulariceae)婆婆纳属 (Veronica )
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约有 250 种,主产于欧洲、亚
洲。我国产 61 种,记载入药的达 27 种 [1-4],多具有
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凉血止
血的功效。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婆婆纳属药用植物
的药理活性报道逐渐增多,显示了该属植物良好的利
用前景。在对婆婆纳属药用植物民间传统疗效整理的
基础上,对国内外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
综述,希望能够有助于此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
1 民间传统疗效
婆婆纳属药用植物种类较多,应用历史悠久,疗
效享有盛誉。本属共有 27 种植物有本草记载,主要
以全草入药,广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感
冒,骨折,月经不调,外伤出血等症,具体药用情况
见表 1。
国外也有婆婆纳属植物民间应用的报道。在土耳
其、埃及等国的传统药中,部分婆婆纳属植物被用
于治疗风湿、抗炎、抗癌等 ;蚊母草在韩国传统医
学中被广泛用于感染、出血、胃溃疡等的治疗 ;尼
日利亚民间用 V. amygdalina 治疗疟疾;印度民间用 V.
officinalis 治疗肝炎 , 作为肝炎病人的食物补充剂 ;藏
医用 V. eriogine 治疗肝病。蚊母草与其他药物组方还
可以治疗高血脂症,胃炎,咽峡炎,风湿性关节炎,
腰椎颈椎突出和骨质增生等病症 ;水蔓菁用于治疗风
湿病,关节病、乳腺炎等相关疾病 ;阿拉伯婆婆纳有
乌发和抵抗脱发的作用 ;爪哇婆婆纳可以治疗慢性扁
桃体炎,急性乳腺炎等炎症疾病 ;长果婆婆纳组方用
于治疗传染性肝炎,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等,其抗
痤疮的作用也有报道。一些婆婆纳属植物还有美白,
补水,修复生物膜的作用而被应用于化妆品的组成成
分。
2 药理活性研究
婆婆纳属植物具有显著的传统疗效,引起了国内
外药理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婆婆
纳属植物的药理学研究报道不断增多,发现其在抗氧
化、抗肿瘤、抗炎、抗微生物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活性,
现总结综述如下。
2.1 抗氧化活性
多种婆婆纳属植物由于其普遍含有多酚羟基的
苯乙醇苷和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清除
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Harput[5] 等的研究表明植物提
取物的总酚含量与其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能力关
系密切。四种婆婆纳 V. orientalis,V. officinalis, V.
baranetzkii 和 V. peduncularis 的甲醇提取物的总酚含
量分别为 127.64,200.20,83.15 和 139.92 mg/g。清
除 DPPH 实验的 IC50 值显示为 85.1,37.68,99.03,
54.19 mg/mL。其中,V. officinalis 总酚含量最高显示
了最强的清除 DPPH 活性。四种植物同样显示了清
除 NO、超氧化物(SO)的活性,与 DPPH 实验的结
果相一致。Condrat[6] 的研究也证实 V. officinalis 具有
清除 DPPH 的活性。Nikolova[7] 发现 V. bellidioides,
V. kellereri,V. vindobonensis,V. beccabunga,V.
rhodopaea 和 V. austriaca 具有显著的清除 DPPH 自由
基、抗氧化活性。Saracoglu[8] 发现 V. cuneifolia 和 V.
cymbalaria 有清除 DPPH 和 SO 的活性,并且前者清
除自由基的活性强于后者。Moreno-Escobar[9] 在对多
种墨西哥植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中发现美洲婆
婆纳 V. americana 的甲醇提取物显示了极强的抗氧化
活性,其DPPH和ABTS实验测定的 IC值分别为0.491
和 0.892 mg/mL。
体外抗氧化研究显示卷毛婆婆纳 V. teucrium、V.
jacqinii 和 V. urticifolia 清除 DPPH 自由基的 IC50 值
为 12.58-66.34 g/mL ;Fe3+ 还原能力的测定值为 0.97-
DOI:10.13728/j.1673-6427.2013.06.029
— 78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3年第27卷第6期Chin Med J Res Prac,2013 Nov.Vol.27 No.6
表 1 国内婆婆纳属药用植物民间传统疗效
Tab.1 The folk traditional effect of Veronica species in China
NO. 原植物种名 药用部位 民间传统疗效与应用 文献
1 阿拉套婆婆纳 V. alatavica 全草 祛风除湿,消炎止痛。 [2]
2 北水苦荬 V. anagallis-aquatica
带虫瘿全草 清热利湿。治跌打损伤,活血止血,消肿解毒。 [2-4]
根 清热解毒。
果实 用于腰痛,肾虚,跌打损伤。
3 长果水苦荬 V. anagalloides 带虫瘿全草 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祛风湿,利水。用于风湿痹症,水肿,肾炎,膀胱炎,关节痛。 [1-4]
4 直立婆婆纳 V. arvensis 全草 清热,除疟。 [1,2,4]
5 有柄水苦荬 V. beccabunga 全草 化痰消肿,清热利尿 [2]
6 两裂婆婆纳 V. biloba 全草 清热解毒 [2]
7 灰毛婆婆纳 V. cana 全草 清热解毒。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疮痈肿毒。 [1,4]
8 长果婆婆纳 V. ciliata 全草 清热解毒,活血止血,祛风利湿。中药治肝炎,胆囊炎,风湿痛,荨麻疹 ;蒙药治血热,肝胆火旺。 [2,4]
9 婆婆纳 V. didyma 全草 补肾壮阳,凉血止血,理气止痛。用于吐血,疝气,睾丸炎,阳痿,白带。 [1,2,4]
10 毛果婆婆纳 V. eriogyne 地上部分 清热解毒,生肌止血。 [1,4]
11 华中婆婆纳 V. henryi 全草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活络。用于治疗小儿鹅口疮,跌打损伤。 [1,2,4]
12 白婆婆纳 V. incana 全草 清热消肿,凉血止血。主治痈疖红肿,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者。 [3,4]
13 爪哇婆婆纳 V. javanica 全草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散热。主治疮疖肿毒,乳痈,痢疾,跌打损伤。 [1-4]
14 疏花婆婆纳 V. laxa 全草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乳痈,肠痈,无名肿毒。 [1,2,4]
15 细叶婆婆纳 V. linariifolia 全草 清肺化痰,止咳解毒,止痛,祛风湿。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肺化脓症,伤风感冒,肢节酸痛,咯血脓血,外用治痔疮,风疹瘙痒,疖痈疮疡。 [1,2,4]
16 水蔓菁 V. linariifolia sp. dilatata 全草 清热解毒,利尿,化痰止咳。主治肺热咳喘,肺脓疡,咳吐脓血,疮疖肿毒,皮肤湿疹,风疹瘙痒。 [1-3]
17 长尾婆婆纳 V. longirolia 全草 祛风除湿,解毒止痛。 [2,4]
18 蚊母草 V. peregrina 带虫瘿全草 化瘀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吐血,咯血,衄血,便血。 [1,2,4]
19 阿拉伯婆婆纳 V. persica 全草 祛风除湿,壮腰,截疟。主治风湿痹痛,肾虚腰痛,久疟。 [1,2]
20 光果婆婆纳 V. rockii 地上部分 生肌愈疮,止血,治伤,止痛,清热。 [2-4]
21 朝鲜婆婆纳 V. rotunda 全草 镇咳、祛痰,消炎,平喘 [2]
22 小婆婆纳 V. serpyllifolia 带虫瘿全草 活血散瘀,止血,解毒。主治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创伤出血,口疮,烫火伤,蛇咬伤。 [1,2]
23 轮叶婆婆纳 V. sibirica 全草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血。主治风热感冒,风湿痹痛,虫蛇咬伤,外伤出血。 [1,3,4]
24 穗花婆婆纳 V. spicata 全草 清热解毒。 [2]
25 四川婆婆纳 V. szechuanica 全草 清热解毒。 [2]
26 卷毛婆婆纳 V. teucrium 全草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清利湿热。用于外感风热,风湿疼痛,膀胱湿热证。 [1,2,4]
27 水苦荬 V. undulata 带虫瘿果实的全草 和血止痛,通经止血。治吐血,经闭,跌打肿痛。 [1,3,4]
果实 治疗腰痛,降血压。 [2]
4.85 mmol Fe2+/g,这些值均低于对照品 BHT。体内抗
氧化研究表明,三种婆婆纳提取物可通过降低 TBA-
RS 水平,增加 GSH 含量来抑制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
伤,这与它们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10]。
蚊母草全草总提取物具有清除 DPPH 的作用,
表现出潜在的抗氧化活性。其甲醇提取物中的酚
酸类化合物咖啡酸甲酯和原儿茶酸表现出了显著
清除 DPPH 和抑制过氧化物的活性 [11]。蚊母草乙
酸乙酯萃取部位得到的环烯醚萜苷及酚酸类化合
物 Luteolin,Minecoside,Specioside,Amphicoside,
Catalposide,6-O-cis-p-coumaroylcatalpol 和
Chrysoeriol 7-glucuronide 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
Protocatechuic Acid 和 Verminoside 的活性与水溶性维
生素 E 相当,而其他化合物的活性则较弱 [12]。研究
发现长叶婆婆纳 V. longifolia 中的氯代的环烯醚萜苷
类成分 Longifoliosides A and B 有显著的清除 DPPH,
NO 和超氧化物的活性 [13]。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因为结构中的多酚羟基结构
而表现出显著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活性。研究表
明,阿拉伯婆婆纳 V. persica 中分到的新化合物阿拉
伯婆婆纳苷 (Persicoside) 和阿克苷清除 DPPH 的活性
较强,均强于天然抗氧化剂 BHA 和 d1-α- 生育酚。
二者结构中均存在 4 个酚羟基,是电子或氢的供体,
抗氧化剂对 DPPH 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与其供氢能力有
关 [14]。其他研究也证实从阿拉伯婆婆纳中分离到的
阿克苷和 Persicoside 有清除 DPPH 的活性 [15]。从 V.
turrilliana 中分到的两种苯乙醇苷 Turrilliosides A 和 B
有显著的清除自由基的活性 [16]。从 V.pectinata var.
glandulosa 中分离到的 Ehrenoside 以及 Verpectoside A
-C 也表现了清除 DPPH 的活性 [17]。
此 外, 从 阿 拉 伯 婆 婆 纳 和 V. pectinata 地 上
部分中分到的一种酰化黄酮糖苷 Sarachoside 有很
好 的 清 除 DPPH 活 性 [18]。 从 V. thymoides subsp.
pseudocinerea 中分离到的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具有显著
的清除 DPPH 活性 [19]。
2.2 抗癌活性
五种婆婆纳属植物 V. cymbalaria,常春藤婆婆纳
V. hederifolia,V. pectinata,阿拉伯婆婆纳和婆婆纳
的甲醇提取物均对 KB 上皮癌细胞和 B16 黑色素瘤具
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细胞毒活性成分集中于氯仿萃
— 79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3年第27卷第6期Chin Med J Res Prac,2013 Nov.Vol.27 No.6
取部位,且作用强度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呈现
剂量依赖性 [20]。
采用 MTT 法对 V. cuneifolia subsp. cuneifolia 和 V.
cymbalaria 的提取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研究,尽管它
们中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环烯醚萜苷类的含量很接
近,但 V. cuneifolia subsp. cuneifolia 的细胞毒活性要
强于 V. cymbalaria [8]。
Moreno-Escobar[9] 选用 KB(鼻咽),HEP-2(喉),
HF-6(结肠癌),MCF-7(乳腺癌),PC-3(前列腺癌),
和 Ca Ski(宫颈癌)等细胞株,采用 Sulphorhodamine
B 蛋白染色法评价了包括美洲婆婆纳在内的多种墨西
哥药用植物的甲醇提取物的细胞毒活性,美洲婆婆纳
细胞毒活性最强,其对 PC-3 和 HF-6 的 IC 值分别为
1.46 和 0.169 g/L。
轮叶婆婆纳中的二萜类化合物显示了对不同种
肿瘤细胞的细胞毒选择性。二氢丹参酮 I 对 TJ905 和
HeLa 细胞生长的 IC50 值分别为 1.038 和 1.816 μg/
mL ;隐丹参酮为 3.637 和 4.391μg/mL,二者表现了
较强的细胞生长抑制括性 [21]。轮叶婆婆纳对醌 A、
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及丹参酮Ⅱ A 对 SK-N-SH
和 BEL-7402 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均较强,而弥
罗松酚和丹参酮Ⅰ仅对 SK-N-SH 肿瘤细胞生长的抑
制作用较强 [22]。
2.3 抗炎活性
研究发现五种婆婆纳属植物甲醇提取物具有显
著的抗炎作用 [20]。这些植物的甲醇提取物在脂多糖
激动的巨噬细胞上可以抑制 NO 的产生,而其对 NO
生成的抑制作用和其清除自由基有关。进一步研究显
示其活性成分集中在水溶性部分,氯仿萃取部位未显
示该活性。
蚊母草的甲醇提取物 (VPM) 通过抑制 iNOS 酶的
表达而显著抑制 NO 的产生。此外,VPM 还可减弱
另一个促炎介质 COX-2 的表达,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VPM 还可以减轻小鼠胰蛋白酶诱导的爪水肿。这些
研究表明蚊母草可能有益于治疗巨噬细胞介导的相
关的炎症疾病 [23]。
V. officinalis 是 治 疗 肺 病 的 传 统 药 物。
Grundemann[24] 等的研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其抗炎
机制。研究证明 V. officinalis 标准提取物对肥大细胞
脱粒的影响较小,但是其可以抑制 A549 肺上皮细胞
趋化因子 Eotaxin 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这个因子与肺
炎密切相关,通过募集与肺炎有关的炎症细胞而参
与炎症过程。此外,其还可以通过抑制 COX-2 在肿
瘤坏死因子介导的 NF-κB 信号通路的表达来减少
PGE2 的释放。另一项研究表明,V. officinalis 有明显
的抗溃疡活性,可以增强胃粘膜再生 [25]。
北水苦荬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
炎、止痛作用 [26],可以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的
后爪肿胀和 p- 苯醌诱导的小鼠扭体。其中环烯醚萜
苷类化合物 Verproside 和 Catalposide 被发现具有强效
的镇痛和抗炎活性,口服不引起任何明显的急性毒性
以及胃损伤。本研究的结果与佐证了其民间传统疗效。
2.4 抗菌活性
采用琼脂扩散实验法比较了 V. amygdalina 苦叶
提取物和酸橙汁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 V. amygdalina
和酸橙汁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
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都有抑制作用,
抑制范围为18-25mm。体外研究发现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对 V. amygdalina 更敏
感,证实其为潜在的抗菌剂 [27]。
一项研究评估了 V. montana 的水提物和其主含的
酚类成分原儿茶酸在食品体系的抗菌活性。结果表
明原儿茶酸能完全抑制奶油奶酪中的李斯特菌的生
长,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使致病的细胞膜直接裂解 [28]。
检测了从阿拉伯婆婆纳中分到的环烯醚萜化合物的
抗菌活性,结果显示桃叶珊瑚苷元的抗菌活性强于桃
叶珊瑚苷,其抗微生物活性与苷元中的半缩醛结构相
关 [29]。较早的一项研究显示穗花婆婆纳 V. spicata 中
的咖啡酸有显著的抗丹毒杆菌的活性 [30]。
2.5 抑制前列腺炎和增生作用
水蔓菁总黄酮对前列腺炎有抑制作用 [31-33]。不
同剂量的水蔓菁总黄酮对小鼠、大鼠前列腺炎均有较
好的改善与治疗作用,可显著减轻相关症状,显著
改善前列腺组织形态学病理变化,且有明显的量效关
系。大、中剂量水蔓菁总黄酮对小鼠、大鼠前列腺炎
的抑制作用最好。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水蔓菁总黄酮具有抑制模型
动物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34-36],可使模型动物前列腺
腺体缩小,间质增多,使腺体的体密度下降,比表
面值增大,使前列腺细胞超微结构的病变得到改善。
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紊乱
的雌、雄激素比例,降低前列腺中刺激性生长因子水
平等作用有关。
2.6 促凝血活性
蚊母草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木犀草素有体外促凝
血的活性,凝血时间比空白对照组缩短了 46.5%[37]。
3 小结
通过整理婆婆纳属药用植物的传统疗效和国内
— 80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3年第27卷第6期Chin Med J Res Prac,2013 Nov.Vol.27 No.6
外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进展,我们发现婆婆纳属药用
植物在国内外民间都广泛使用,疗效显著,其药理
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并逐步阐释、证实其传统疗效。
目前已经从婆婆纳属植物中分到了多种生物活性物
质,主要有环烯醚萜类、苯乙醇苷类、黄酮类、二
萜类化合物,它们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其中,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抗氧化,抗菌等方面具有明显
的活性 [12,13,29],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是另一类重要而且
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近些年研究发现其在抗氧化、
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 [14-17]。这些均表
明本属植物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我国婆婆纳属植物资源丰富,有悠久的药用历史
及民间使用的习惯,因此,有必要对本属植物进行系
统的文献整理和深入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为
资源的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 中华本草 ( 第七册 ) 第 1 版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02-410.
[2] 中国药材公司 .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M]. 科学出版,1994 :1154-1158.
[3] 朱亚民 . 内蒙古植物志 ( 第三卷 )[M]. 内蒙古 : 人民出版社,1989 :54-
63.
[4] 张仁波 ; 窦全丽 . 国内婆婆纳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J]. 科技资讯,
2009,(31) :242,244.
[5] Harput U S,Karadeniz A,Genc Y,et al. Comparative bioactivity studies
on four Veronica species [J].J Pharm Sci,2009,34(2) :67-72.
[6] Condrat D,Szabo M R,Radu D, et al . Plant species from the
Angiospermatophyta and Spermatophyta genus with antiradical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J].Oxid Commun,2009,32(4) :924-929.
[7] Nikolova M. Screening of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and polyphenol content
of Bulgarian plant species [J]. Pharmacogn Res,2011,3(4) :256-259.
[8] Saracoglu I,Oztunca F H,Nagatsu A,et al. Iridoid content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Veronica cuneifolia subsp. cuneifolia and V. cymbalaria [J]. Pharm
Biol,2011,49(11) :1150-1157.
[9] Moreno-Escobar J A,Bazald A S,Villarreal M L,et al. Cytotoxic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selected Lamiales species from Mexico [J]. Pharm
Biol,2011,49(12) :1243-1248.
[10] Zivkovic J,Cebovic T,Maksimovic Z. In vivo and in vitro antioxidant
effects of three Veronica species [J]. Cent Eur J Biol,2012,7(3) :559-
568.
[11] Ahn D,Lee S I,Yang J H,et al. Superoxide radical scavengers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Veronica peregrine [J]. Nat Prod Sci,2011,17(2) :142-
146.
[12] Kwak J H,Kim H J,Lee K H,et al. Antioxidative iridoid glycosides and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Veronica peregrine [J]. Arch Harm Res,2009,
32(2) :207-213.
[13] Jensen S R.,Gotfredsen C H,Harput U S ,et al. Chlorinated Iridoid
Glucosides from Veronica longifolia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J]. J Nat
Prod,2010,73(9) :1593-1596.
[14] Lahloub M F,Gross G A,Winkler T, et al. Ehrenoside, a new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 from Veronica bellidioides [J]. Planta Med,
1986,(5) :352-355.
[15] Harput U S,Saracoglu I,Inoue M,et al. Phenylethanoid and iridoid
glycosides from Veronica persica [J]. Chem Pharm Bull,2002,50(6) :
869-871.
[16] Kostadinova E P,Alipieva K I,Kokubun T,et al. Pheny lethanoids,
iridoids and a spirostanol saponin from Veronica turrilliana [J].
Phytochemistry,2007,68(9) :1321-1326.
[17] Saracoglu I,Harput U S,Inoue M,et al. New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from Veronica pectinata var. glandulosa and their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J]. Chem Pharm Bull,2002,50(5) :665-668.
[18] Saracoglu I,Harput U S,Ogihara Y. Acylated flavone glycosides from
Veronica pectinata var. glandulosa and V. persica [J].Turk J Chem,2004,
28(6) :751-759.
[19] Saracoglu I,Varel M,Harput, U S,et al. Acylated flavonoids and
phenol glycoside from Veronica thymoides subspecies pseudocinerea [J].
Phytochemistry,2004,65(16) :2379-2385.
[20] Harput U S,Saracoglu I,Inoue M,et al.Anti-inflammatory and cytotoxic
activities of five Veronica species [J]. Biol Pharm Bull,2002,25(4) :483-
486.
[21] Zhang F,Hu R,Zhang S,et al.Anticancer activity of diterpenes from
Veronica sibirica in vitro [J]. Zhongcaoyao,2005,36(10) :1520-1523.
[22] Teng J,Li H, Yao Z,et al. Anticancer activities of diterpenes from
Veronica sibirica in vitro [J]. Zhongcaoyao,2008,39(7) :967-970.
[23] Jeon H.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Veronica peregrine [J]. Nat Prod Sci,
2012,18(3) :141-146.
[24] Grundemann C,Garcia-Kaufer M,Sauer B,et al. Traditionally used
Veronica officinalis inhibits 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 via the NF-κB
signalling pathway in a human lung cell line [J]. J Ethnopharmacol,2013,
145(1) :118-126.
[25] Scarlat M,Sandor V,Tamas M,et al. Experimental anti-ulcer activity of
Veronica officinalis L. extracts [J]. J Ethnopharmacol, 1985,13(2) :157-
163.
[26] Kuepeli E,Harput U S,Varel M,et al. Bioassay-guided isolation of
iridoid glucosides with antinocicep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from
Veronica anagallis-aquatica L.[J]. J Ethnopharmacol, 2005,102(2) :170-
176.
[27] Ojiezeh T I,Nwachukwu S E,Udoh S J.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citrus
aurantifolia juice and veronica amygdaline on common bacteria isolates [J].
Pharma Chemica,2011,3(1) :1-7.
[28] Stojkovic D S,Zivkovic J,Sokovic M,et al.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Veronica
montana L. extract and of protocatechuic acid incorporated in a food system[C].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published for the British
Industrial Biological Research Association,2013,55,209-213.
[29] Komai K,Noguchi H,Hamada M. Isolation of iridoid glycoside from
Veronica persica and analysis of biological activity [J]. Zasso Kenkyu,
1991,36(4) :324-328.
[30] Broda B,Jaroniewski W,Swiatek L. Occurrence of caffeic acid in some
medicinal plants [J]. Acta Pol Pharm,1960,17 :301-306.
[31] 张子梅,苗明三,张玉林 . 水蔓菁总黄酮对大鼠前列腺炎模型的影响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6) :1358-1361.
[32] 张子梅,苗明三,张玉林 . 水蔓菁总黄酮对小鼠前列腺炎模型的影响 [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3) :43-44.
[33] 张子梅,苗明三,张玉林 . 水蔓菁总黄酮对大鼠炎性前列腺组织形态和
超微结构的影响 [J].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6) :3116-3118,3121.
[34] 苗明三,王智明,张玉林,等 . 水蔓菁总黄酮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
的影响 [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28(1) :4-7.
[35] 张子梅,苗明三,张玉林 . 水蔓菁总黄酮对前列腺炎模型小鼠前列
腺及相关组织形态的影响 [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9,26(2) :
112-114.
[36] 苗明三,张玉林,纪晓宁,等 . 水蔓菁总黄酮对前列腺增生小鼠模型
的影响 [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2) :63-64.
[37] Du S,Jin J. Blood coagulant effect of the 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 of
purslane speedwell (Veronica peregrina)[J]. Zhongcaoyao,1996,27(7) :
41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