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33卷 第 5期 生 态 科 学 33(5): 984990
2014 年 9 月 Ecological Science Sep. 2014
收稿日期: 2013-11-12; 修订日期: 2014-01-03
作者简介: 袁莲莲(1988—), 女, 山东潍坊人, 硕士, 从事植物生理生态研究, E-mail: yllwsw11@126.com
*通信作者: 任海, 男, 博士, 研究员, 主要从事植被生态恢复研究, E-mail: renhai@scib.ac.cn
袁莲莲, 王少平, 刘楠, 等. 毛黄钟花(Tabebuia chrysantha)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及其播种繁殖技术[J]. 生态科学, 2014, 33(5):
984990.
YUAN Lianlian, WANG Shaoping, LIU Nan, et al. The ec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wing propagation techniques
of Tabebuia chrysantha [J]. Ecological Science, 2014, 33(5): 984990.
毛黄钟花(Tabebuia chrysantha)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及
其播种繁殖技术
袁莲莲 1,2 , 王少平 1 , 刘楠 1 , 张倩媚 1 , 任海 1,* , 雷泽湘 2 , 盘桂波 3 , 罗建 4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 510650
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州 510225
3. 广东省阳春市陂面林业站, 广东阳春 529621
4. 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阳春 529631
【摘要】 毛黄钟花(Tabebuia chrysantha (Jacq.) Nichols.)为紫葳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系统研
究其形态解剖特征、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及其播种繁殖技术, 结果表明, 毛黄钟花为阳生性树种。毛黄钟花的枝角及叶
面积大 , 栅栏组织发育好 , 下表皮气孔数多 , 利于其对光能的吸收利用。光合速率日进程呈单峰曲线 , 无光合午休现
象。叶片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较高的光饱和点和较小的表观量子效率, 在高于光饱和点的光强下, 其叶片的光合速
率并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同时还维持了较高的蒸腾速率。毛黄钟花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
能有效吸收光能并传递到光合反应中心。播种在沙土中的种子较泥炭土中的种子发芽要早、萌发周期短且发芽率高 ,
但在泥炭土中的幼苗植株株高要相对较高且叶色较深, 这表明其萌发及栽培时可尽量选择土层肥沃的砂质壤土。研究
结果显示毛黄钟花适合生长在水热充沛、土壤相对肥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关键词:毛黄钟花; 园林绿化;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参数; 播种繁殖
doi:10.14108/j.cnki.1008-8873.2014.05.026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014)05-984-07
The ec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wing propagation techniques
of Tabebuia chrysantha
YUAN Lianlian1,2, WANG Shaoping1, LIU Nan1, ZHANG Qianmei1, REN Hai1,*, LEI Zexiang2, PAN Guibo3, LUO Jian4
1.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China
2. Zhongkai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225, China
3. Pomian Forestry Station, Yangchun 529621, Guangdong, China
4. Ehuangzhang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Yangchun 529631,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Tabebuia chrysantha is a deciduous shrub or small tree species in Bignoniaceae family, which can be used in
landscape greening.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 chrysantha and analyzed
the sowing propagation techniques of this species, and it showed that T. chrysantha is a heliophyte species. Because of the
large leaf area and branch angle, many pores on the lower epidermis and well developed palisade tissue, T. chrysantha could
obtain light energy effectively, which had a single peak in leaf diurnal net photosynthetic curve without midday depression. It
had high light saturation point, high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and low apparent quantum yield. When the radiation intensity
5期 袁莲莲, 等. 毛黄钟花(Tabebuia chrysantha (Jacq.) Nichols.)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及其播种繁殖技术 985
was higher than light saturation point, the leaves did not decline photosynthetic rates significantly but kept high transpiration
rate. Results on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showed that this species had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energy use
efficiency, which could effectively absorb light energy and transmit it to photochemical reaction center. Our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seeds of T. chrysantha sown in the sandy soil could germinate earlier, and had shorter germination term and
higher germination rate than those sown in peat soil. However, seedlings germinated in peat soil could grow higher and
produce greener leaves. It proves that sandy loam may promote T. chrysantha’s growth, and this species is suitable to be
planted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nutritious sandy soils.
Key words: Tabebuia chrysantha; landscape greening; photosynthesis;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sowing propagation
1 前言
毛黄钟花(Tabebuia chrysantha (Jacq.) Nichols.)
为紫葳科(Bignoniaceae)风铃木属(Tabebuia)落叶灌
木或小乔木, 又名黄花风铃木、黄钟木。其树皮鳞
片状开裂, 小枝被毛。掌状复叶, 有小叶 5片, 偶有
3 片, 卵状椭圆形, 顶端尖, 两面被毛。金黄色花冠
喇叭状顶生, 圆锥花序, 3—4月先叶开放, 花期仅十
余天[1]。毛黄钟花四季风貌不同, 有着春华、夏实、
秋绿、冬枯的独特风韵, 呈现出优良的景观效果[2],
适合列植于路边作行道树, 可与其他高大树木配植,
也是公园、庭院优良绿化树种。
毛黄钟花喜高温、高湿和阳光充足环境, 原产
南美洲, 是委内瑞拉的国树。我们在加强对具有较
高园林绿化价值的乡土植物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
也可对一些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能形成独特景观的
外来植物进行开发利用, 利用它们改善城市生态环
境、增加城市异质景观。华南植物园于 1976年从美
国洛杉矶树木园引入毛黄钟花种子繁殖, 是我国最
早引进毛黄钟花的研究单位。最近十多年来, 毛黄
钟花在我国华南地区园林绿化市场中受到欢迎并逐
渐推广应用, 但对毛黄钟花的研究却仅限于简单的
分类学描述[2]及种植技术[38]两方面, 而系统地对其
生态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却尚未见报道, 这为其引
种、驯化、栽培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带来了困难。
为此, 本文从形态解剖学特征、光合生理生态特征
及其播种繁殖技术等方面对毛黄钟花进行系统研究,
旨在为开发利用这种优良的树种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和技术指导。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013年 4—6月份, 以栽培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
物园繁育中心苗圃的一年生毛黄钟花植株幼苗作为
研究对象, 进行常规水肥管理。选取 10株长势优良
的盆栽苗进行生态生物学特性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形态解剖学特征
选取 10株毛黄钟花植株,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其
平均节间距、枝角、每株枝条数、每枝条着叶数等
指标, 并将叶片烘干后测定叶片含水量[9]。采用梁彦
等的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纵切面和叶表皮结构特
征[10]。另用数码相机对叶片进行拍照后经 Photoshop
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叶面积[11]。
2.2.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采用便携式叶绿素荧光测
定仪(PAM-2100, Germany )进行测定和计算, 重复
10次。选取晴天上午, 测定前将植物叶片进行30 min
的暗适应。测定参数中, 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 = (Fm–Fo)/Fm, 光系统II实际光化学效率
ΦPSII = 1–Fs/Fm, 光化学荧光淬灭qP=(Fm–Fs)/
(Fm–Fo); 非光化学荧光淬灭NPQ= Fm/Fm–1。其
中, Fm和Fo分别代表暗适应后的最大和初始荧光,
Fm和Fo代表光适应后的最大荧光和初始荧光, Fs
是稳态荧光[12]。
2.2.3 光合色素含量
于叶片不同部位打孔得5个叶圆片(直径0.6 cm),
设置 3 组重复, 80%丙酮提取, 用分光光度计(UV-
3802, Unico, China)对浸出液进行测定, 获得 663、
645和 440 nm处的吸光度, 并计算叶绿素及类胡萝
卜素含量[13]。
2.2.4 光合作用测定
选取 10株幼苗植株中上部完整成熟叶片 3片作
为测定材料, 用便携式光合作用仪(LI-6400, USA)测
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
等指标。采用标准叶室, 利用自然光照, 于晴朗无风
的天气(2013.6.29)测定光合作用日变化, 从 7:00—
17:00每隔 2 h测定 1次[14]。
986 生 态 科 学 33卷
于晴朗天气(2013.6.28)上午 8:00—12:00 测定光
合作用-光响应曲线。测定过程中, 用缓冲瓶控制参
照 CO2浓度, 光合仪的流速设定为 500 μmol·s–1。测
定从 1400 μmol·m–2·s–1光合有效辐射(PAR)开始, 依
次降为 1200、1000、800、500、300、150、100、
50、30、10、0 μmol·m–2·s–1[15]。记录净光合速率(Pn),
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 根据拟合曲
线估计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
非直角双曲线公式为:
2max max max
d
4
2
I A I A IA
A R
式中, A为净光合速率, I为光照强度, 为表观量子
效率(AQY), Amax为最大净光合速率, Rd为光下呼吸
速率, 为曲线形状参数[16]。
计算植物在光强 500—1400 μmol·m–2·s–1下的瞬
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 Pn/Tr) [15]和瞬时光能利用
率(ILUE= Pn /PAR) [17]。
2.2.5 繁殖技术
毛黄钟花一般采用播种繁殖法, 果实成熟后自
然开裂, 种子易随风飘散。其部分种子为多胚种子,
产生的多胚苗数量为 2—6 株、以 2—3 株多胚苗居
多, 壮苗比率也高[4]。在园林生产育苗过程中发现,
毛黄钟花种子采收后常温下很快丧失活力, 无法正
常育苗, 一般要即采即播, 可将种子在 15 ℃下贮藏
或用 40 ℃左右温水浸泡种子以保证出苗率[6,8]。本
试验于 2012年 5月 4日采摘当年成熟的毛黄钟花种
子作为试验材料。因毛黄钟花木荚果肉质胎座含水
量高, 若种子未及时剥离肉质胎座易霉变[4], 故采
摘果实后将种子剥离胎座, 室内自然阴干, 后于 5
月 12号将种子分别播种在沙土和泥炭土中, 每天浇
一次水。每个处理 50粒种子, 设置 3个重复。
观测记录: 分别观察每个处理的首个发芽情况;
观察记录35天内的种子发芽的数量等, 计算种子发
芽率。
发芽率= (萌发种子数量/试验所用种子数量)
100%;
2.3 数据分析方法
试验所得数据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处理
和作图, 光响应曲线及各参数用SPSS13.0统计软
件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解剖学特征
从图 1 可以看出, 毛黄钟花叶片的栅栏组织排
列较为紧密有序, 而海绵组织则排列较疏松无序,
细胞呈无规则型, 有明显的胞间隙。由于毛黄钟花
与另一阳生性灌木种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同属于灌木或小乔木, 且在华南植物园的
生长及栽培条件相近, 因此将二者的形态学指标进
行比较。由表 1 可知, 毛黄钟花的平均节间距、枝
角、平均叶面积、小脉间距、下表皮气孔数、栅皮
比和脉岛数均大于桃金娘, 而每株枝条数、每枝条
图 1 毛黄钟花的叶片形态解剖图
Fig. 1 Leaf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Tabebuia chrysantha
表 1 毛黄钟花和桃金娘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Tab. 1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abebuia chrys-
antha and Rhodomyrtus tomentosa
指标 毛黄钟花 桃金娘*
平均节间距 5.21 4.57
枝角/ 60 54.1
着叶描述 整枝分布 整枝分布
每株枝条数 14 22
每枝条着叶数 4 32
单位叶面积干重/(mgcm–2) 9.73 13.37
平均叶面积/cm2 116.7 17.3
叶厚/μm 108.1 157.9
栅栏组织厚/μm 44.5 64.2
小脉间距/μm 283.8 125.5
下表皮气孔数/(个mm–2) 378 36
栅皮比 2.3 1.0
脉岛数/(个mm–2) 42 40
注: *桃金娘的形态解剖学数据来源于任海等, 2002[9]。
5期 袁莲莲, 等. 毛黄钟花(Tabebuia chrysantha (Jacq.) Nichols.)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及其播种繁殖技术 987
着叶数、叶厚、栅栏组织厚和单位叶面积干重均小
于桃金娘。这说明毛黄钟花通过其相对较大的叶面
积、枝角等来竞争到光照获取更多的光能, 而桃金
娘则通过较多的枝条和叶片来竞争能量, 相对密集
的叶脉利于其对光能的吸收转化及运输。
3.2 叶绿素含量与荧光特性
毛黄钟花的叶绿素 a/b 比值为 2.453±0.075 (表
2), 稍低于 3:1的理论值。其暗适应下叶片的 Fv / Fm
为 0.819, 接近于光能转换效率的理论值 0.832。光
适应下的叶片 ΦPSII为 0.478, qP 为 0.778, NPQ 为
2.059。
3.3 光响应曲线
图 2 为毛黄钟花光合作用光响应的实测值曲
线、拟合曲线(a)以及瞬时光能利用效率的拟合图
(b)。光响应曲线能较好地模拟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变
化(r=0.998)。光响应曲线显示, 在低光下随着光强的
增加, Pn 快速增加。当光强大于 1000 μmolm–2s–1
后, Pn的升高减缓, 逐渐趋向稳定。ILUE随着光强
的增加而减小, 与光强的相关系数为 r>0.9(图 2b),
这表明随着光强的增加, 叶片吸收的光能参与到光
化学反应的部分减少, 光合作用趋向饱和。
表 3 列出了毛黄钟花的几种光合特征参数。毛
表 2 毛黄钟花叶绿素荧光参数
Tab. 2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of
Tabebuia chrysantha
指标 数值
叶绿素 a /(μgcm–2) 13.696±0.354
叶绿素 b /(μgcm–2) 5.591±0.315
总叶绿素含量/(μgcm–2) 19.287±0.661
叶绿素 a/b 2.453±0.075
类胡萝卜素含量/(μgcm–2) 2.396±0.035
光系统 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0.819±0.015
光系统 II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 0.478±0.096
光化学荧光淬灭(qP) 0.778±0.065
非光化学荧光淬灭(NPQ) 2.059±0.534
图 2 毛黄钟花叶片的光合速率-光强响应曲线和瞬时光能利用效率
Fig. 2 Photosynthetic rate(Pn)-light response curves and instantaneous light use efficiency(ILUE) in leaves of Tabebuia
chrysantha
表 3 毛黄钟花光合作用参数
Tab. 3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of Tabebuia chrysantha
指标 数值
最大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4.343±0.709
表观量子效率 0.034±0.006
暗呼吸速率/(μmolm–2s–1) 1.631±0.160
光合饱和光强/ (μmolm–2s–1) 1000
光补偿点/ (μmolm–2s–1) 62.72
蒸腾速率/(mmolm–2s–1) 2.879±0.051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μmolmmol–1) 1.392±0.100
瞬时光能利用效率/ (μmolmmol–1) 4.550±1.638
黄钟花一年生幼苗具有较高的 Amax和 ILUE, 同时
LCP和 LSP也较高, 而AQY相对较低, 这表明其对
强光的利用占有一定的优势, 具有阳生性植物的光
合特性。IWUE 则可以指示植物吸收同化单位 CO2
过程中消耗的水分, 表示植物对水分的利用能力。
从表 3中可看出, 毛黄钟花的蒸腾速率较高, 说明
其有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子从气孔扩散出叶外,
进而维持机体内水分代谢的平衡。较高的蒸腾效
率也导致其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同时, Rd 也
相对较高, 意味着毛黄钟花的暗下能量代谢也较为
988 生 态 科 学 33卷
活跃。
3.4 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进程
毛黄钟花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
线, 无光合午休现象(图 4a)。从 7:00开始, 随着光合
有效辐射逐渐增加(图 3a), 和气温的逐渐升高(图
3b), 净光合速率也逐渐升高, 到 11:00 时达到最大
值,并在 11:00—13:00维持一定的高峰, 之后至 17:00
净光合速率减小, 这表明栽培条件下的毛黄钟花能
够有效协调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日进程, 能适应午
间的强光照和高温条件。
毛黄钟花叶片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图 4b、4c)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图 4a)过程相似。
气孔导度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光
合有效辐射、温度、相对湿度及植物本身的调节能力
等因素可影响其变化。从早上开始, 随着光合有效辐
射的增大, 气孔逐渐打开, 气孔导度增大, 蒸腾速率
增强。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 11:00时均达到一个峰
值, 随后气孔导度降低, 蒸腾速率也同时下降。
图 3 光强及大气温度日变化曲线
Fig. 3 Diurnal variation of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Par) and air temperature(T) (meanSE )
图 4 毛黄钟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 CO2浓度日变化曲线
Fig. 4 Diurnal variation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 transpiration rate(Tr), stomatal conductance(Gs) and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 (mean SE)
5期 袁莲莲, 等. 毛黄钟花(Tabebuia chrysantha (Jacq.) Nichols.)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及其播种繁殖技术 989
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图 4d)与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图 4a、4b 、4c)的变化趋势相反, 为
午间降低型。7:00时约为 470 μmol·mol–1, 后随着净光
合速率的增加, 消耗的 CO2增多, 胞间 CO2浓度降低,
至11:00时下降到最低值300 μmol·mol–1左 右, 此时净
光合速率为最大值, 之后净光合速率降低, 在 17: 00时
胞间CO2浓度逐渐恢复到 350 μmol·mol–1左右。
3.5 播种技术
图 5 给出了毛黄钟花种子在沙土和泥炭土两种
不同种植基质下的种子的萌发情况。在温室中, 毛
黄钟花种子在播种 2—3 d后开始发芽, 一个星期后
其发芽率分别达 40.67%和 11.33%。萌发期主要集中
在播种后 4—28天, 随后萌发过程趋向结束。单胚种
子早发芽, 苗健壮, 多胚苗通常有一株较强壮, 另一
株较弱且会后萌发。与种植在泥炭土中的种子相比,
沙土基质中的种子开始萌发和结束萌发的要相对较
早, 整个萌发周期短, 且发芽率高。但是, 种植在泥
炭土基质中的幼苗植株要相对较高, 同时叶色较深
(图 6)。这表明其幼苗能够有效利用泥炭土基质的养
分, 增加更多的生物量并合成更多叶绿素分子。
图 5 不同种植基质下毛黄钟花种子的萌发过程
Fig. 5 Germination of Tabebuia chrysantha seeds in
different seeding matrix(Mean+ SE)
图 6 不同种植基质下毛黄钟花幼苗的生长情况
Fig. 6 Growth of Tabebuia chrysantha seedlings in different
seeding matrix
4 讨论
4.1 生态生物学特征
植物的光合作用碳同化能力通常与叶面积、叶片
的分布、枝角和叶角及单叶的光合能力有关[9]。毛黄
钟花的节间距小, 枝角及叶面积大, 叶肉栅栏组织发
育好, 下表皮气孔数多, 这有利于其对光能吸收利
用、同化二氧化碳并积累干物质, 从而增加单位叶
面积的干重。同时其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程
度较大, 叶肉细胞间隙大, 这表明毛黄钟花适合生
长于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植物的抗寒能力与其叶片
的栅栏组织厚度有关, 一般栅栏组织越厚, 抗寒能
力也越强[18]。与一些植物相比, 毛黄钟花叶片及栅栏
组织厚度一般, 这表明其抗寒能力相对较差, 适合于
湿热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进行栽培种植[9,14]。
叶绿素荧光技术利用植物体内叶绿素分子作为
天然探针, 研究和探测植物光合生理状况的植物活
体诊断技术[19]。本研究中, 毛黄钟花的 Fv/Fm (0.819±
0.015)接近于光能转换效率的理论值 0.832±0.004[20],
同时在自然生长光照条件下, 其ΦPSII和 qP较高, 这
表明毛黄钟花PSII的光合电子传递活性较高, 具有
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光合色素的含量及比例可反
映叶片的光合潜能及光合初级产物的水平[21]。毛黄
钟花叶绿素 a/b比值略低于理论值(3︰1), 这说明毛
黄钟花具有相对较少的反应中心色素(主要是叶绿
素 a), 而聚光色素(主要是叶绿素 b)则相对较多, 这
样光合系统结构更加合理, 利于有效吸收光能传到
光反应中心, 并进一步转化为化学能[22]。同时毛黄
钟花具有较高的 NPQ及一定含量的类胡萝卜素, 说
明其可通过非光化学途径耗散过剩光能避免过氧化
伤害, 防御其光合机构受到不可逆的破坏。这都保
障了毛黄钟花在饱和光强下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受植物自身
的遗传特性及各种外界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23]。其
中 LSP 和 LCP 是植物的两个重要的光合生理指标,
可反映植物适宜的生长光照区间, 而AQY则可体现
植物在弱光下捕获光量子用于光合作用的能力[15]。
毛黄钟花的 LSP和 LCP分别为 1000 μmolm–2s–1及
62.72 μmolm–2s–1左右, AQY为 0.034。较高的 LCP、
较高的LSP及较小的AQY, 表明毛黄钟花是一种阳生
性植物。同时毛黄钟花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
变化过程均呈明显的单峰型曲线, 说明在水分充足的
990 生 态 科 学 33卷
栽培条件下, 其光合作用不受气孔开启程度的限制,
无午休现象。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 毛黄钟花具有较
高的蒸腾速率, 利于光合产物和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
的高效运输, 并且能降低叶片温度, 保障光合系统在
高光高温条件下正常运行。这说明光照及水肥充足利
于毛黄钟花提高碳同化速率, 积累生物量, 能适应高
温和强光照条件, 适合栽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4.2 播种繁殖技术
毛黄钟花种子采收后常温下很快丧失活力, 故
一般要即采即播[8]。试验结果表明, 播种在沙土中的
种子较泥炭土中的种子发芽要早、周期短且发芽率
高, 但泥炭土中生长的幼苗植株要相对较高, 同时
叶色较深。故栽培毛黄钟花时宜选择土层肥沃的基
质, 以砂质壤土为佳。总的来说, 将采收后的毛黄钟
花种子直接播种, 其发芽率较低, 不足 65%, 故可
考虑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一系列处理。毛黄钟花种
子属高多胚率的种子, 新收获的种子的出苗率为
203%, 但多胚苗率的发生会因贮藏时间及温度处理
的不同而不同[4]。毛黄钟花种子的多胚苗的起源或
胚胎学机制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以保证种子的出
苗率, 繁殖大量苗木, 建立高效的繁殖体系。
5 结论
本文对毛黄钟花形态解剖学特征、光合生理生
态指标及其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表明, 该种植物为
阳生性树种, 对高温和强光照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适于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水热充沛、土壤相对肥
沃的气候条件, 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热带亚热带
优良园林绿化树种。毛黄钟花幼苗喜肥, 栽培时要
选择阳光充足, 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
壤土。在生长旺盛季节, 更要保证水分的供应。因
毛黄钟花是季相变化明显的落叶树种, 在园林中能
产生强烈的季相感, 故可与常绿植物及色叶植物配
置, 通过几种植物间形态、颜色等多方面的搭配, 使
园林景色更丰富多姿, 避免毛黄钟花在落叶期所显
现的凋零凄冷的景致。
参考文献
[1] 任海. 珍奇植物[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168.
[2] 王熙. 园林树种黄花风铃木[J]. 广东林业科技, 2007,
23(2): 115–116.
[3] 王振师, 许冲勇, 曾雷, 等. 黄金风铃木、鸡冠刺桐和雄
黄豆的引种与栽培[J]. 广东园林, 2005, 27(1): 33–35.
[4] 陈妙贤, 叶振华, 赖晋灵. 三种园林绿化新树种种子繁
殖技术[J]. 建材与装饰, 2008, (5): 3–4.
[5] 曾晓辉, 刘文. 黄金风铃木华南地区种植要点[J]. 中国
花卉园艺, 2008, (14): 20–21.
[6] 王艳, 任吉君, 赵春兰. 黄花风铃木种子萌发的研究[J].
种子, 2011, 30(5): 98–99.
[7] 林文胜. 黄花风铃木的栽培技术研究及绿化应用[J]. 中
国园艺文摘, 2011, 27(12): 117–118.
[8] 黄雪梅, 杨彩群, 陈之红, 等. 黄花风铃木种子活力快速
丧失及多胚苗现象 [J].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39(12):
50–52.
[9] 任海, 彭少麟, 戴志明, 等. 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
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2, 13(12):
1529–1532.
[10] 梁彦, 汪矛, 郭洁, 等. 3 属 3 种毛茛科植物幼苗形态结
构及其系统演化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27(7):
1357–1363.
[11] 肖强, 叶文景, 朱珠, 等. 利用数码相机和 Photoshop 软
件非破坏性测定叶面积的简便方法[J]. 生态学杂志 ,
2005, 24(6): 711–714.
[12] 张守仁.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意义及讨论[J]. 植物
学通报, 1999, 16(4): 444–448.
[13] 林植芳, 李双顺, 林桂珠, 等. 水稻叶片的衰老与超氧物
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关系[J]. 植物学报 ,
1984, 26(6): 605–615.
[14] 杨勇, 赖永超, 刘楠, 等. 艳桢桐的生态生物学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19): 10040–10043, 10071.
[15] 林植芳, 吴彤, 孔国辉, 等. 8 种城市绿化攀缘植物的光
合作用和水分关系特性[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7,
15(6): 473–481.
[16] LAMBERS H, CHAPIN F S, PONS T L. Plant
Physiological Ecology[M]. New York: Springer, 1998.
[17] 崔骁勇, 杜占池, 王艳芬.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沙地植
物群落光合特征的动态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24(5): 541–546.
[18] SUN J. High light effects on CO2 fixation gradients across
leaves[J].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1996, 19: 1261–1271.
[19] 冯建灿, 胡秀丽, 毛训甲.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研究植
物逆境生理中的应用 [J]. 经济林研究 , 2002, 20(4):
14–18.
[20] KRAUSE G H, WEIS 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photosynthesis: the basics[J]. Annual Review of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1991, 42: 313–349.
[21] FILELLA I, SERRANO L, SERRA J, et al. Evaluating
wheat nitrogen status with canopy reflectance indices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J]. Crop Science, 1995, 35:
1400–1405.
[22] 潘瑞炽. 植物生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
31–32.
[23] 张红瑞, 张文波, 高致明, 等. 牛膝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
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12): 22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