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毛瓣棘豆对小鼠的慢性毒性试验



全 文 :不容易再次形成肿胀 ,因病犬甩摇耳朵时反而因向心
力作用而促进渗出液从创口的排出 ,利于组织的修
复 。
3. 3 手术开放治疗注意事项
手术开放耳血肿后 ,应尽可能排空血肿腔内渗出
液 ,用 0. 1%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反复清创 、止血 ,并
做局部抗菌消炎处理 。在间断补丁缝合时应注意 ,一
是要从肿胀腔的四周开始向中央缝合 ,以利于耳廓皮
肤与弹性软骨从四周向肿胀腔的逐步愈合;二是缝合
线的走向应与创口的创缘或耳廓的中轴平行 ,以利于
渗出液的排出。另一方面 ,每两次缝线间的距离别靠
得太近 ,以防压迫影响血液循环对局部组织营养的供
给和炎性产物的排出 ,进而影响创口的愈合 。此外 ,
为防止创口短期内愈合 ,影响渗出液的排出再次形成
肿胀 ,因而在创口处填塞一块灭菌纱布 (固定于临近
缝线上 )以供引流用 ,该纱布块可根据病情留置引流
3 ~ 5 d,直至耳部肿胀腔基本消失后才拆掉。该创口
即使形成 1个腔隙 (耳孔 ),日后因被毛长出而被覆
盖 ,所以也并不影响犬的观赏价值。
3. 4 护理体会
为防术后局部或 /和全身感染 ,可局部配合全身
用抗生素 ,如局部交替涂擦金霉素与红霉素眼膏 ,肌
肉注射或静脉注射青霉素等;由于耳及耳根部的神经
十分丰富 ,尽量少用局部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如碘
酒 )涂擦局部 ,若术后疼痛明显可适时使用止痛药 。
若术后渗出物量多 ,可酌情输液以补充电解质和钙制
剂制止渗出。
3. 5 预防
应尽量避免犬只耳朵受外力作用 ,如减少犬只在
一起玩耍 、打斗的机会;应及时处理 、治疗引起耳廓瘙
痒的原发病 ,如外耳炎 、中耳炎或螨病等。 (009)
收稿日期:2005 09 19
作者简介:余永涛(1980 ),男 , 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王建华(1948 ),男 , 教授 ,博士 , 博士生导师 .
毛瓣棘豆对小鼠的慢性毒性试验
余永涛 ,刘志滨 ,赵兴华 ,刘利杰 ,耿果霞 ,王建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陕西 杨陵 712100)
中图分类号:S86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 7034(2006)09 0085 02
  西藏拉萨 、曲水 、乃东 、米林 、林芝 、江孜 、日喀则 、
萨迦 、白朗等地广泛分布毛瓣棘豆 , 藏语称 “饿嘎
布 ”,是疯草中棘豆属主要有毒植物之一 。近些年
来 ,西藏南部经常发生家畜毛瓣棘豆中毒 ,导致大批
家畜流产 、死亡 ,使草场利用率下降 ,严重危害着西藏
南部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目前 ,关于家畜毛瓣棘豆中
毒的病理组织学研究还未见报道 ,为初步确定毛瓣棘
豆的毒性作用 ,进行了毛瓣棘豆小鼠饲喂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植物材料 毛瓣棘豆 , 2003年采于西藏曲水
县江村 ,风干 、粉碎备用。
1. 1. 2 试验动物 6周龄昆明系小鼠 ,购自第四军
医大学 ,共 40只 ,雌雄各半 ,体重 (20±8)g。
1. 1. 3 小鼠饲料 将毛瓣棘豆草粉充分磨细 , 过
200目筛 ,按 0、15%、30%、45%、60%混合到小鼠日
粮中 ,加水搅拌 ,制成 1 ~ 3 cm3小块 ,干燥后备用 。
1. 1. 4 试验器材 CO IC BCD生物显微镜 、XSZ -
4G生物显微镜 、M IVNT显微图像分析系统 ,重庆光
电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1. 2 方法
1. 2. 1 试验动物分组及染毒 将 40只小鼠随机分
为 5组 ,每组 8只;各组又分为雌雄 2小组 (每小组各
4只 ,雌鼠分别为 Ⅰ 1 ~ Ⅴ 1 ,雄鼠为Ⅰ 2 ~ Ⅴ 2),按性别
分笼饲养 ,自由采食和饮水 ,连续 5周。 Ⅰ组为对照
组 , Ⅱ ~ Ⅴ组分别饲喂不同毛瓣棘豆含量的日粮 ,即
Ⅱ组 15%, Ⅲ组 30%, Ⅳ组 45%, Ⅴ组 60%。
1. 2. 2 小鼠临床症状的观察及体重测量 观察记录
各试验组小鼠的饮食 、行为活动及临床症状等变化 。
在第 0, 1, 3 , 5周末称量各组小鼠的体重 ,并对数据进
行方差分析。
1. 2. 3 小鼠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5周后 ,将染毒组
小鼠各处死 1只 ,采取脑 、肝脏 、肾脏 、脾脏 、心肌 、睾
丸等组织 ,经 4%甲醛溶液固定 ,石蜡包埋 ,切片经
HE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
2  结果
2. 1 小鼠的体重变化及数据分析
试验期间小鼠的体重变化见图 1、图 2 ,第 Ⅰ 、Ⅱ
组小鼠体重均有上升。第 Ⅲ组雄性组小鼠 (Ⅲ2)体
重呈升高趋势 ,而雌性组小鼠 (Ⅲ 1)体重呈下降趋
势 。第Ⅳ组和第Ⅴ组小鼠体重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
总体呈下降趋势 ,第Ⅳ组雌性组小鼠 (Ⅳ2)体重在饲
85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年第 9期
喂后期略有上升 ,但仍低于试验初期体重 。小鼠增重
方差分析表明 ,第Ⅳ、Ⅴ组与第 Ⅰ组间体重差异极显
著 (P <0. 01), 第 Ⅲ组与第 Ⅰ组间差异显著 (P <
0. 05);第 Ⅰ 、Ⅱ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5);第 Ⅲ组
与第Ⅳ、Ⅴ组间差异显著 (P <0. 05);第Ⅳ、Ⅴ组间差
异不显著(P >0. 05)。
图 1 第Ⅰ ~ Ⅲ组小鼠体重变化曲线
图 2 第Ⅰ 、Ⅳ、Ⅴ组小鼠体重变化曲线
2. 2 临床症状
小鼠饲喂 1周后 ,第Ⅴ组和第Ⅳ组出现中毒反
应 ,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升高 ,惊厥 ,活动性增强 。饲喂
第 24天 ,第Ⅴ组(最高剂量组)1只小鼠死亡 ,其余小
鼠表现为精神极度沉郁 ,活动减少 ,反应迟钝 ,闭目 ,
呼吸困难 ,被毛逆立 ,无光泽。行走时双目微睁 ,头部
振颤 ,匍匐爬行 ,做转圈运动 。第Ⅳ组雄性小鼠活动
减少 ,精神沉郁 ,在饲喂第 25天出现与第Ⅴ组小鼠相
似的症状。但第Ⅳ组雌性小鼠出现症状 4 d后 ,又逐
渐恢复正常 。第 Ⅲ组雌性小鼠在饲喂第 26天表现出
活动减少 ,精神沉郁 , 1 d后恢复正常;但第 Ⅲ组雄性
小鼠未表现出中毒症状。第 Ⅱ组 (低剂量组)在试验
期未出现中毒症状。
2. 3 病理组织学变化
采取中毒死亡小鼠的大脑 、心脏 、肝脏 、睾丸等组
织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 ,可见大脑神经细胞发生
肿胀 ,胞核淡染 、消失或仅残留核影;神经细胞胞浆发
生空泡变性。心脏心肌纤维横纹消失或模糊 ,浑浊肿
胀 ,胞核染色不一 ,肌浆内有空泡变性 。肝细胞肿大 ,
细胞核萎缩 ,有的发生溶解 , 胞核大小不一 ,肝细胞
索紊乱 ,细胞浆部分空泡化;此外 ,可见局部区域出
血 ,中央静脉 、小叶间静脉和叶下静脉以及肝窦隙扩
张 、淤血 ,窦壁细胞轻度肿胀增生。有的小鼠中央静
脉周围出现由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组
成的结节 。睾丸精母细胞空泡化 ,细胞核萎缩 ,精子
数量减少 。
3 讨论
3. 1 毛瓣棘豆慢性毒性试验染毒的途径
慢性中毒试验的染毒途径主要有直接饲喂和灌
胃 。试验采用直接饲喂的方式将毛瓣棘豆草粉混入
到小鼠日粮中 ,小鼠自由采食。方法简便 、易操作 ,适
用于动物数量较大的毒理学试验。由于毛瓣棘豆叶
茎上密布绒毛 ,不易与小鼠日粮混匀 ,故必须尽可能
的将毛瓣棘豆粉细 ,以降低毛瓣棘豆的损失 。灌胃染
毒方法的剂量准确 ,浪费较少 ,但不易操作 ,且易对小
鼠造成损害 ,不适于大批动物试验。试验采用将毒草
混到饲料中的直接饲喂的方式。
3. 2 影响慢性毒性试验结果的因素及其控制
在试验过程中 ,不同的动物个体由于受遗传和环
境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产生个体差异影响试验结果 。
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很多 ,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因
素 。在试验过程中 ,试验者的操作技术娴熟程度 ,判
断力等均可造成对试验数据的读取 、临床症状的观察
和判断产生差异 。外界物质条件 ,如气候因素 、营养
因素 、理化条件 、居住环境等也会不同程度的对试验
结果造成影响 。因此 ,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必须要求
安静 、干燥 、通风 ,避免人为干扰 。
3. 3 耐受性的探讨
据报道 ,小鼠对冰川棘豆生物碱具有一定的耐受
性 。试验中第 Ⅲ组雌性鼠 (雄性未出现中毒症状 )和
第Ⅳ组雌性鼠出现中毒症状后转归。小鼠是否对毛
瓣棘豆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3. 4 毛瓣棘豆对小鼠的毒性作用
通过对中毒小鼠的临床症状的和病理组织学观
察发现 ,小鼠毛瓣棘豆中毒的临床症状与动物采食其
它疯草的中毒症状相似 ,可以导致小鼠慢性中毒 ,体
重下降 ,在大脑 、心脏 、肝脏 、睾丸等组织器官都出现
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 ,说明毛瓣棘豆导致动物中毒的
机理与甘肃棘豆 、黄花棘豆 、小花棘豆等相似 ,这为进
一步深入研究动物毛瓣棘豆的有毒成分 、中毒机理 、
诊断和防治动物毛瓣棘豆中毒奠定了基础 。 (009)
86
H e ilong jiang Anim a l Sc ience 
    an d V e te r in a ry M ed ic ine № 9 2006